鳧,鳧又叫野鴨、鶩。生長在江河湖泊中。常常幾百隻結伴飛行,它們飛行時發出的聲音很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鳧
- 別稱:野鴨、鶩
- 讀音:fú
- 倉頡:PYSN
- 部首:幾
- 筆畫:6
- 四角號碼:27217
- Unicode:CJK
- 統一漢字:U+51EB
- 結構:上下結構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QYNM
- 筆順編號:354535
- 詞性:名詞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古籍解釋
又《大雅》鳧鷖在涇。《注》鳧,水鳥。鷖,鳧屬。
又《南越志》有私鳧棲息松閒不水處,宿必以樹。
又《揚子方言郭注》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山海經》鹿台山有鳥,狀如雄雞,人面,曰鳧徯。
又官名。《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為锺。《正字通》鳧入水不溺,以名锺工,取虛浮之義。
又山名。《詩·魯頌》保有鳧繹。《注》鳧繹,二山名。
又鳧麗山。見《山海經》。
又魚鳧,人名。蜀山氏之君也。見《成都記》。
又鳧茨,草名。《後漢·劉玄傳》人掘鳧茨而食。
又《廣韻》茆鳧,葵也。俗省作鳧。《爾雅·釋鳥》鸍,沉鳧。《說文》𠘧shū部:鳧,舒鳧,鶩也。從鳥𠘧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