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一種地貌形態)

丘陵(一種地貌形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丘陵,為世界五大陸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態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 ,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由各種岩類組成的坡面組合體 ,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

丘陵坡度一般較低緩、切割破碎、無一定方向,一般沒有明顯的脈絡,頂部渾圓,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產物。

中國主要有東南丘陵、 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 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川中丘陵、 黃土丘陵,總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

丘陵在陸地上的分布很廣,一般是分布在山地高原平原的過渡地帶,丘陵地區降水量較充沛,適合各種經濟樹木和果樹的栽培生長,對發展多種經濟十分有利。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各地分類,形成原因,中國分布,東南丘陵,江南丘陵,江淮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遼膠丘陵,山東丘陵,川中丘陵,黃土丘陵,國外丘陵,

基本介紹

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起伏不大,坡度較緩,地面崎嶇不平,由連綿不斷的低矮山丘組成的地形。
丘陵一般沒有明顯的脈絡,頂部渾圓,是山地久經侵蝕的產物
丘陵在陸地上的分布很廣,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與平原的過渡地帶,在歐亞大陸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帶。丘陵地區降水量較充沛,適合各種經濟樹木和果樹的栽培生長,對發展多種經濟十分有利。
丘陵

各地分類

各地對丘陵的定義不十分一樣。在相對而言比較平坦的地方高度差50米就可能可以被稱為丘陵,而在山地附近可能在高度差100到200米以上才會被稱為丘陵。 結構丘陵的形態和結構相當“偶然”, 它沒有非常明顯的地形構造這反應了丘陵形成時風化過程的因素丘陵中的河流很少象山脈那樣流向平行。
這是因為丘陵的形成原因往往與山脈的形成原因不同。山脈一般是通過地殼運動造成的褶皺和斷層,河流一般沿這些斷層流行,因此一般在山脈平行。
丘陵中的居民點即有在高處的,也有在低處的,很少有一致的特徵,其主要原因在於過去人類建立居民點時考慮日照時間、水源、背風等因素,而丘陵地區這些因素非常混雜,因此成立的居民點也非常多樣,同樣地丘陵地區的田地排布也非常多樣,在善於耕作的丘陵地區丘陵的小結構就更加明顯了,丘陵地區內的田地面積一般比較小,每塊田地里的作物也不同,很多是糧食、蔬菜、果園和樹林混合。
按相對高度分為 :200米以上為高丘陵 ,200 米以下為低丘陵 ;
按坡度陡峻程度分為 :>25°以上稱陡丘陵,<25°稱緩丘陵;
按不同岩性組成可分為:花崗岩丘陵、火山岩丘陵、各種沉積岩丘陵,如紅土丘陵、黃土梁峁丘陵等;
按成因又可以分為:構造丘陵、剝蝕-夷平丘陵 、火山丘陵、風成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凍土丘陵等;
按分布位置可分為:山間丘陵、山前丘陵、平原丘陵,在洋底,稱為海洋丘陵等。
丘陵地區,尤其是靠近山地與平原之間的丘陵地區,往往由山前地下水與地表水供給而水量豐富,自古就是人類依山傍水,防洪、農耕的重要棲息之地,也是果樹林帶豐產之地。因其風景別致,可闢為旅遊勝地。
丘陵丘陵
丘陵

形成原因

1、小的山脈的風化,地殼運動;
2、不穩定的山坡的滑動和下沉;
3、風侵蝕造成的;
4、堆積冰川造成的;
5、堆積植被造成的;
6、堆積河流造成的;
7、侵蝕火山和地震
8、史前隕石
人造:比如露天開礦造成的堆積、古代居民點造成的堆積等等,此外還有園林工藝故意造成的丘陵地區,比如高爾夫球場、花壇綠化等。
地殼運動地殼運動

中國分布

中國的丘陵約有100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十分之一。自北至南主要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淮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兩廣丘陵等。黃土高原上有黃土丘陵;長江與淮河分界線有江淮丘陵,長江中下遊河段以南有江南丘陵;遼寧東部,山東兩個半島上,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
中國地形地貌中國地形地貌

東南丘陵

東南丘陵是北至長江,南至兩廣,東至大海,西至雲貴高原的大片低山和丘陵的總稱。它包括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蘇省、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部分或全部。海拔多在200至500米之間,其中部分主要的山脈在1000米—1500米左右。東南丘陵多呈東北--西南走向,丘陵與低山之間多數有河谷盆地,適宜發展農業。
東南丘陵地處亞熱帶,降水充沛,熱量豐富,是中國林、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的地區。
東南丘陵東南丘陵
丘陵(一種地貌形態)

江南丘陵

江南丘陵,指中國長江以南、南嶺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東的丘陵的總稱。
江南丘陵也是傳統地理、人文學上的江南地區,包括江西湖南兩省大部分和安徽南部、江蘇西南部、浙江西部邊境。該地域低山、丘陵、盆地交錯分布,以湘江贛江流域為中心。介於北緯25°~31°,東經110°~120°,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
盆地中的白堊系和下第三系紅色地層廣泛出露,形成紅色盆地,這些紅色地層被河流切割成丘陵,則稱為“江南紅色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間,盆地丘陵周圍的部分主要山脈有安徽南部的黃山、九華山; 江西東部有懷玉山雩山; 江西、湖南之間有幕阜山九嶺山羅霄山武功山; 湖南西部有武陵山雪峰山
江南丘陵江南丘陵

江淮丘陵

江淮丘陵秦嶺大別山向東的延伸部分,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東部、南部較高,海拔多在100-300米之間。東部張八嶺和鳳陽山地區,海拔一般在100-200米之間。江淮丘陵長期處於侵蝕剝蝕環境,地面基本上已被夷平,表現為波狀起伏的丘陵和河谷平原。江淮丘陵位於北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帶上,氣候、植被、土壤等都有明顯的過渡性特徵。江淮丘陵地處安徽省中部與江蘇省西部等地,主要包括有壽縣、肥東、肥西、六安、長豐、定遠、鳳陽、嘉山、滁州、天長、全椒、來安、巢湖、六合、儀征、邗江等地。
江淮丘陵江淮丘陵

浙閩丘陵

浙閩丘陵位於福建武夷山仙霞嶺、浙江會稽山一線以東的東南沿海,地形上山嶺連綿,丘陵廣布,海岸曲折,島嶼眾多,平原和山間盆地狹小而分散。有二列與海岸平行的山嶺組成地形的骨架。最西一列是以武夷山為主幹,向東北與仙霞嶺、會稽山相連。其中武夷山、仙霞嶺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主要由古老變質岩和古生界地層組成。第二列由西南向東北有博平嶺、戴雲山、洞宮山、括蒼山和天台山等,平均海拔800米左右,高峰超過1500米,主要由流紋岩和花崗岩組成。這列山嶺以東則過渡到沿海丘陵和台地,其中夾有一些河谷盆地和海積平原
本區依山瀕海,氣候受海洋影響很深,年降水量1400~1900毫米,≥10℃積溫5000~6500℃,作物一年二熟至三熟。植被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我國南方主要林區之一。保存有大面積的原始林和不少珍稀野生動物。已建有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盛產柑桔、茶、油茶、油桐等亞熱帶經濟林木。
浙閩丘陵浙閩丘陵

兩廣丘陵

兩廣丘陵廣西廣東兩省大部分低山、丘陵的總稱。東部多系花崗岩丘陵,外形渾圓、溝谷縱橫,地表切割得十分破碎;西部主要是石灰岩丘陵,峰林廣布,地形崎嶇,風景優美。主要山脈有十萬大山、雲開大山、蓮花山等。丘陵海拔多在200-400米,少數山峰超過1000米。本區屬
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1月平均氣溫10-15℃,日均溫>10℃的天數在300天以上,颱風和暴雨頻繁。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土壤為赤紅壤,盛產荔枝、龍眼、橄欖、香蕉、柑桔等水果。但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兩廣丘陵兩廣丘陵

遼膠丘陵

遼東丘陵長白山地的延續部分,呈華夏向,構造上屬華北地台遼東隆起帶。古老的基底變質岩系鐵嶺營口丹東等地廣泛出露,含有豐富的鐵礦和菱鎂礦。千山為遼東丘陵的主幹,海拔500-1000米,少數山峰超過1000米,如步雲山黑山、綿羊頂子山。山地兩側為400米以下的丘陵地,面積廣闊。因受海洋季風影響,年降水量可達650-1000毫米,偶有颱風過境,形成局部洪澇災害。地帶性植被為赤松和櫟林為主的暖溫帶落葉闊葉林,隨著地勢增高,分布有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和岳樺矮林,是中國柞蠶和暖溫帶水果基地。
遼膠丘陵遼膠丘陵

山東丘陵

山東丘陵位於黃河以南,大運河以東的山東半島上,面積約占半島面積的70%。它是由古老的結晶岩組成的斷塊低山丘陵。突兀在丘陵之上的少數山峰,雖海拔高度不大,但氣勢雄偉,如泰山海拔1524米,巍峨挺拔,自古就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喻。
半島中部的膠菜平原將山東丘陵分隔為魯東魯中丘陵兩部,在魯中丘陵區分布著一片方山丘陵,當地稱為“崮子”,如孟良崮、抱犢崮等。山東半島也是我國溫帶果木的重要產地,如煙臺的蘋果、萊陽的梨等都非常著名。
山東丘陵山東丘陵

川中丘陵

川中丘陵是中國最典型的方山丘陵區,又稱盆中丘陵。西迄四川盆地內的龍泉山,東止華鎣山,北起大巴山麓,南抵長江以南,面積約8.4萬平方千米。以丘陵廣布、溪溝縱橫為其顯著地理特徵
本區是四川東部地台最穩定部分,大部分地區岩層整平或傾角甚微,經嘉陵江、涪江、沱江及其支流切割後,地表丘陵起伏,溝谷迂迴,海拔一般在250-600米,丘谷高差50-100米,南部多淺丘,北部多深丘,為四川省丘陵集中分布區。同時軟硬相間的紫紅色砂岩和泥岩經侵蝕剝蝕後常形成坡陡頂平的方山丘陵或桌狀低山,丘坡多呈階梯狀,多達3-4級。僅劍閣和蒼溪一帶,屬由白堊系礫岩組成的地區,地表經褶皺後成為單面低山。威遠榮縣一帶也分布有石灰岩低山。
川中丘陵西緣的龍泉山為東北向狹長低山,是岷江沱江的天然分水嶺,亦是川中丘陵和川西平原的自然界線,長約210千米,寬約10-18千米,海拔700-1000米,最高處1059米。
川中丘陵川中丘陵

黃土丘陵

黃土丘陵 (loess hills)是中國黃土高原上的主要黃土地貌形態。它是由於黃土質地疏鬆,地表植被和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加之黃土高原地區雨季集 中於七、八月份、降水強度較大,被地表流水沖刷形成的。
黃土丘陵按其形 態可以分為兩種;長條形稱為“梁”,橢圓形或圓形的稱為“峁”。梁和峁的頂部面積都不大,但斜坡所占的面積卻很大,坡度一般為 10—35 度。黃土梁、峁地區地面非常破碎,溝谷密度很大。
山西省的漳河沁河上中游流域和陝北隴東黃土高原的北部,黃土丘陵分布廣泛。如革命聖地延安所在地,就是黃土梁、峁的分布區,那裡的梁、峁海拔一般在 1000—1300 米,相對高度為 60—150 米。黃土丘陵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植樹、種草, 修築梯田,進行水土保持的任務十分艱巨。
黃土丘陵溝壑區分布廣,涉及7省(區),面積21.18萬平方公里,主要特點是地形破碎,千溝萬壑,15°以上的坡面面積占50~70%。
依據地形地貌差異分為5個副區。1~2副區主要分布於陝西山西內蒙古三省(區),面積為9.16萬平方公里,該區以梁峁狀丘陵為主,溝壑密度2~7km/平方公里,溝道深度100~300m,多呈“U”型或“V”字型,溝壑面積大,溝間地與溝谷地的面積比為4:6。3~5副區,主要分布於青海寧夏甘肅河南四省區,面積12.02萬平方公里,該區以梁狀丘陵為主,溝壑密度2?4km/平方公里。小流域上游一般為“澗地”和“掌地”,地形較為平坦,溝道較少;中下游有沖溝。
黃土丘陵溝壑區是中國乃至全球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黃土丘陵黃土丘陵

國外丘陵

哈薩克丘陵(KazakhskiyMelkosopochnik)
哈薩克丘陵,亦稱“哈薩克褶皺地”,世界最大丘陵。位於哈薩克斯坦中部,北接西西伯利亞平原,東緣多山地,西南部為圖蘭低地和裏海低地。東西長約1200千米,南北寬約400-900千米。海拔300-500米。西部較平坦,平均海拔300-500米,寬達900千米;東部較高,平均海拔500-1000米,寬400千米,地表受強烈切割。
哈薩克丘陵哈薩克丘陵
哈薩克丘陵面積約占哈薩克斯坦的五分之一。有克孜勒塔斯(海拔1566米)、卡爾卡拉雷(海拔1,403米)、烏盧套、肯特(海拔1469米)和科克切塔夫等山。為古老的低山台地。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侵蝕,地表較平坦,多沙丘和鹽沼。
由於深居內陸,地面又坦蕩單調,年降水量僅200毫米左右。7月平均氣溫24℃,冬季由於北部沒有高山屏障,北方冷氣團長驅直入,氣溫可降至-30℃以下,氣溫年較差大,是典型的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屬荒漠、半荒漠地帶。
自北向南分屬草原帶(已開闢大片耕地)、半荒漠帶。東南部在巴爾喀什湖附近為荒漠帶。山區有松林。生荒地用作牧場。礦產資源主要有銅、鉛、鋅、鉻、煤、鐵、石油、天然氣和鋁土礦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