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變遷
岷江,是宕昌境內的一條主要河流。古稱宕昌河、羌水、乾江。上游源出兩處,一處阿塢河;阿塢河流至哈達鋪,又叫成了秋漠河,秋英河流至南河鄉境內的腳力鋪自然村和理川河匯集在一起,形成南河鄉以北的河流,當地人叫北河,北河流經腳力鋪 、寺卜寨、石龍河灘,路固村、小族村、大族村,向東一折,在南河鄉高橋村和南來的南河匯流在一起,這裡,便是岷江的真正源頭。
從阿塢到哈達鋪一流和理川一流兩流合注一流的河,當代人稱“北河”,據《岷州續志採訪錄》記載:《水經注》雲,北河,古稱桓水,又稱龍江。稱龍江者,以寺卜寨山坡上的白色石龍而得名。因此桓水不是岷江的別稱而是北河的古名。白龍江則是北河的別稱。
岷江真正的古名叫羌水,發源於北秦嶺分水嶺。河長100公里,流過了2239.31平方公里的面積。途徑11個鄉鎮,在河口鄉匯入白龍江。
然岷江古稱羌水,與炎帝生成有關。炎帝生成有兩說,一說陝西鹹陽的姜成堡,成於姜水,故炎帝姜姓。一說炎帝成於羌水,故為羌部落連盟之首。《辭海》釋:“炎帝,居羌水流域”,又雲“羌水“發源於甘肅岷縣東南的岷江”。又據酈道元《水經注》載:“羌水東流,經若昌城東”。所言羌水,即岩昌的岷江,古稱羌水。
岷江也曾名乾江,《岷州志》疆域載:“南到乾江頭西固界一百八十里”乾江頭,即甘江頭,為古岷州(縣)南界。西晉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族首領梁勤建立宕昌國。因河在宕昌又名宕昌河。又因宕昌縣唐、明兩代屬岷州,故名岷江。
民國27年(公元1938年)岷縣政府與地方紳士依據《辭海》注釋,誤以發源於哈達鋪轄地分水嶺的岷江為白龍江,原欲改哈達鋪為“江源“,後因取龍能治水之意和江水之名,遂改為“白龍’’。1964年6月恢復哈達鋪原名。
幹流概況
岷江發源於北秦嶺分水嶺,河長100公里,流域面積2239.31平方公里,是宕昌縣境最長的一條河流,流經阿塢、哈達鋪、南河、何家堡、宕昌、新城子、臨江、甘江頭、官亭、秦峪、化馬11個鄉鎮,於沙灣鄉兩河口匯入白龍江。
岷江上段因秦嶺山地新構造運動強烈,河流急劇下切;所以河谷一般不寬,兩岸階地尤窄。岷江中段,流經丘陵區,物質來源於黃土,紅色砂粘土和基岩分化物,質地較細;岷江下段,切穿南秦嶺山地,谷地窄狹,不寬的階地在河流兩岸斷續分布,組成質極粗,需容土方能種植作物。
水文特徵
岷江多年平均流量16.7立方/秒,最枯流量2.15立方/秒,最大流量258立方/秒,平均縱坡7.33%,岷江為本縣發展國民經濟提供了豐富的功能資源和水利資源。
自然災害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農曆7月,強連陰雨,岷江暴漲,最大流量每秒400立方米。23年農曆6月下旬,雹雨,岷江猛漲,流量突增為每秒530立方米,洪峰與宕昌大橋平,衝垮南河鄉高橋村橫跨岷江木橋。24年(1935年)7月,暴雨傾盆,山洪暴發,岷江最大流量400立方米。
1967年7月1日,宕昌以南的甘江頭、官亭、秦峪、竹院等鄉發生嚴重雹、洪,‘鄧橋、三盤子水文站附近,-zJ,時降水量達到84.7毫米,岷江水至三盤子流量,由每秒鐘40立方米猛增到170立方米,當時甘江頭鄉袁家山村社員購回銷糧經此,被洪水淹死19人。同時公路被沖毀,交通受阻.7月15日,岷江7流量增至258立方/秒,半個月內,使甘江頭、將台、簸箕等地遭受重災,成災面積10萬畝。
1976年7月25日,化馬、沙灣、新寨降特大暴雨夾冰雹,特別是化馬公社’周圍10公里以內地方,5小時降水量320毫米,是一次史無前例的暴雨,引起,石閼溝山洪暴發,石院二社背山1.5平方公里內山洪咆哮,。泥石俱下,毀滅7戶農家,淌死48人,土石流堵截岷江,淹沒石閼村,毀壞房屋數百間,阻塞甘川公路3個月,兩河口橋附近岷江流量達660立方/秒。
1976年 8月18日至23日,宕昌降大暴雨,岷江洪水沖毀縣體育場部分場地和400畝耕地。全縣衝垮河堤多處,淹沒農田達萬畝。:.‘
1978年7月20日,化馬降暴雨後,山崩地裂,110畝農田被水沖毀。元坪一帶山體滑坡,長達1990米,寬320米.下滑54米,致使建在岷江岸上的。座40千瓦的發電站和1處5台串聯水輪泵站被推入岷江,埋沒農田80畝,因山體滑動死亡經濟果樹2100棵。
主要支流
匯入岷江韻支流有理川河、南河、缸溝河、官鵝河、賈家河、紅河(巴山溝河)、車拉河、大河壩河、官亭河、秦峪河。
秦峪河:是岷江下游的一條主支流,發源於本縣與舟曲縣的分水嶺“大山",流經秦峪鄉灣子、灣泉子、崖底、付家、廟下、大村。河長12.6公里,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由大村匯入岷江,秦峪河多年平均流量0.32立方/秒,最枯流量0.15/秒,平均縱坡11.1%,流量穩定。
官亭河:系岷江下游一條支流,發源於官亭董家坪,河長11.5公里,流域面積49.5平方公里,流經趙家溝、桃園、官亭等村,於官亭匯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0.14立方/秒,平均縱坡15%,是一條林區河流.水源涵養條件好,水量穩定。
車拉河:系岷江中游一條主要支流,發源於渭河與嘉陵江的分水嶺石壘梁,河長27公里,流域面積172公里。流經車拉鄉七固、扎峪河、代家莊、車拉等村,於新城子匯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1.32立方/秒,最枯流量0.09立方/秒,平均縱坡5%,是稀性土石流河流。
大河壩河:發源於雷古山,河長21.5公里,流域面積147.6平方公里,硫經新城子鄉新坪、岳藏鋪、路崗頭、大河壩等村,於新城子匯入氓江,多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秒,最枯流量0.15立方/秒,平均縱坡8%,系一條林區河流,水源涵養條件好,流量穩定。
賈家河:發源於縣境鷂子嶺大山,流經簸箕、賈河、宕昌等3個鄉鎮,於城關匯入岷江,河長26公里,流域面積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22立方/秒,最枯流量0.095立方/秒,平均縱坡4%。
紅河(巴山溝河):發源於旋灣梁,縱貫將台鄉全境,河長13公里,流域面積53.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4立方/秒,最枯流量0.015立方/秒,平均縱坡9%。河流境內水土流失嚴重,每逢洪水季節,大量的水土流失,把河水染成“紅色",故得名“紅河”。
官鵝河:發源於馬鬃崗梁,流經官鵝鄉的鹿仁、立界河壩、瓦舍坪、官鵝等村,於岷江林業總場匯入岷江,河長21公里,流域面積9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72立方/秒,最枯流量為0.15立方/秒,平均縱坡6%。系林區河流,水源涵養條件好,水量穩定。
缸溝河:發源於舟曲、‘宕昌兩縣的分水嶺山神爺梁,流經何家堡、大草灘,缸溝、河口等村,於河口處匯入岷江,河長16公里,流域面積6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095立方/秒,平均縱坡7.5%。系林區河流,水質清潔,水量穩定。
南河:系氓江上流的一條支流,發源於宕昌與迭部兩縣的分水嶺營盤山,流經南河鄉的八路川、茹樹、任藏、南河等村,於南河口匯入岷江,河長28公里,流域面積398.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15立方/秒,最枯流量0.85立方米/秒,平均縱坡2.6%。系林區河流,水質清潔,水量穩定。
理川河:系岷江上游的一條支流,發源於龐家莊子,流經龐家、理川、大舍等鄉,於腳力鋪匯入岷江。理川河較大支流還有瓦拉子溝河、石門溝河等。河長33公里,流域面積31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23立方/秒,最枯流量0.08立方/秒,平均縱坡2.7%。除上游局部有草場外j整個流域水土流失嚴重。
流域概況
秦漢以來,宕昌羌拓地岷江沿岸,開始定居,自梁憨聯合各部建立政權後,
牧業和農業分離,農作物以青稞、小麥、養麥為主,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
明清至民國以來,隨著外地漢民的陸續遷入,農業生產有了一些發展,但
由於土司制的存在和封建地主的殘酷剝削,多數人喪失土地,部分民眾不堪忍
受剝削,迫使逃亡流徙到深山老林,刀耕火種,多以從事林業生產狩獵為生,土
地利用率不高,農業生產長期落後。
治理開發
引水
小型渠道,水輪泵站及電力提灌站90%的分布在岷江下游及自龍江流域,河堤工程分布在岷江白龍江流域沿岸;1990年代,宕昌縣共有水利工程設施421項,其中渠道工程194項,占46.1%。水輪泵工程17項,占4.05%.電力提灌站工程3項,占0.71%.河堤工程170項,占40.5%.人畜飲水工程4項,占0.94%.病改工程7項,占1.6%.小型電站工程由分布在岷江幹流和良恭河於流上,人畜飲水工程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及其支流紅河、車拉河流域。
水電
1958年縣水電局趙熹在宕昌公社玉地河大隊利用岷江水力建成本縣第一座小水電站,以木製水輪機帶動12千瓦的發電機,供玉地河、馬鞍山2個大隊4個生產隊127戶照明灌溉用電,年供電量3萬千瓦時.1960年4月,在宕昌公社董家裡牛王寺內安裝了1台、40千瓦的柴油發電組,架設低壓輸電線路800米,解決了縣城部分機關和100多戶民眾的照明用電。
1963年8月1日建成宕昌舊城電站第一台裝機80千瓦的水力發電機組,供城區生活照明和部分農副產品加工用電,年供電量126.72萬千瓦時,改變了縣城一段時期內用柴油機發電照明的狀況。隨後,又建成了新寨.、獅子等14座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306千瓦,供8個公社,16個大隊,62個生產隊,1648戶民眾照明用電,年供電量37萬千瓦時。
1970年代初期,建成了I隘江河、興化、兩河口等26座小水電站總裝機容量991千瓦,供1個公社機關,33個大隊,134個生產隊,2707戶民眾照明用電,年供電量87.4萬千瓦時.1977年11月建成宕昌縣最大的一座水電站一何家堡水電站,裝機容量3000千瓦,解決了縣城各機關單位和2個公社,3個大隊,14個生產隊,1310戶民眾生活照明用電,並向化工廠、麵粉廠、火柴廠等企業提供動力用電,年供電量143萬千瓦時。
1978年建成南陽電站,裝機容量200千瓦,供1個公社,5個大隊,24個生產隊,500戶民眾生活照明用電,年供電量38.2萬千瓦時。
棧道交通
岷江流域山高坡陡,岷江河谷成為重要的交通線路。甘南州南通四川、北通隴南常常經過岷江河谷地帶。
古代馱道:宕昌古代馱道及人行道,從有人類始,中經各朝代,直至明清時期,主要馱道及人行道沿桓水(今岷江)河谷地帶,西南通過武都、蜀地廣.元、欄潼、綿陽、蜀國都城——成都,又沿氓江、洮河經臨洮(岷縣)、狄遭(臨洮)直達金城(蘭州)。
甘川公路是溝通甘肅省會蘭州和四川省省會成都的主要幹線,屬國道212線。從岷縣轄地分水嶺289樁號至武都縣轄地年家村405樁號止,貫通全縣行程為116公里,路寬7.5米,其中柏油路面73.33公里,土石路面42.67公里,跨越岷江,經過350個主要涵洞,13座橋樑。途經阿塢、哈達鋪、南河、何家堡、宕昌鎮、新城子。臨江鋪、甘江頭、官亭、秦峪、化馬、沙灣12個鄉鎮。甘川公路開闢於民國27年(公元1938年)7月。
旅遊開發
1990年代,宕昌縣利用岷江流域大河壩、官鵝溝等流域的森林資源開發建設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郊,1999年經甘肅省林業廳批准,建立省級森林公園。2003年10月,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AAAA級風景區。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包括大河壩溝、馬圈溝、官鵝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六大景區,東西長39公里,南北寬41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85.1%。公園集森林景觀、草原景觀、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天象景觀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景觀資源整體品位高,空間布局特點突出,動植物分布多樣,生態環境優美,自然景觀奇特。依據《中國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評定》有關指標,經專家評定,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風景資源質量等級為一級。
其他特徵
全長100公里,流域面積2235平方公里,年徑流量6.07億立方米。流經
隴南山區,河床比較大,水力資源豐富。從源頭到理川河匯入點為上游,理川河匯入點到新城子為中游,以下到河口處為下游。中游右岸支流流域多森林,左岸支流源頭多為平坦草原;中下遊河谷兩岸陡峭,常有土石流發生。
流域內左右兩岸地形差別較大,右岸山勢陡峭,山大溝深,地廣人稀,降雨豐富,森林茂密,植被覆蓋良好,支流密布,是流域內的河水主要涵養區和供給區;左岸地勢相對平緩,人煙稠密,降雨較少,過度的開墾導致森林覆蓋率極低,水土流失嚴重,是河流洪水的來源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