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自然地理)

冰川(自然地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極地或高山地區地表上多年存在並具有沿地面運動狀態的天然冰體。冰川多年積雪,經過壓實、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形態和層次,並有可塑性,在重力和壓力下,產生塑性流動和塊狀滑動,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國際冰川編目規定:凡是面積超過0.1平方千米的多年性雪堆和冰體都應編入冰川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川
  • 外文名:Glacier
形成,分布分類,地貌,運動,簡介,冰川運動原因,冰川運動速度,移動最快的冰川,冰川波動,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消退,簡介,現狀,影響,原因,警示,應對措施,冰川崩裂,冰河時期,列表,第四紀冰川,融化的冰川,中國冰川,冰川分布,冰川類型及規模,

形成

冰川是水的一種存在形式,是經過一系列變化轉變而來的。要形成冰川首先要有一定數量的固態降水,其中包括雪、等。沒有足夠的固態降水作“原料”,就等於“無米之炊”,根本形不成冰川。
冰川
在高山上,冰川能夠發育,除了要求有一定的海拔外,還要求高山不要過於陡峭。如果山峰過於陡峭,降落的雪就會順坡而下,形不成積雪,也就談不上形成冰川。雪花一落到地上就會發生變化,隨著外界條件和時間的變化,雪花會變成完全喪失晶體特徵的圓球狀雪,稱之為粒雪,這種雪就是冰川的“原料”。
積雪變成粒雪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粒雪的硬度和它們之間的緊密度不斷增加,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擠壓,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以致消失,雪層的亮度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裡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粒雪化和密實化過程在接近融點的溫度下,進行很快;在負低溫下,進行緩慢。冰川冰最初形成時是乳白色的,經過漫長的歲月,冰川冰變得更加緻密堅硬,裡面的氣泡也逐漸減少,慢慢地變成晶瑩透徹,帶有藍色的水晶一樣的老冰川冰。

分布分類

世界冰川分布世界冰川分布
冰川主要分布在地球的兩極和中、低緯度的高山區,全球冰川面積1600多萬平方公里,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1%。兩極地區冰川幾乎覆蓋整個極地,稱大陸冰川,又稱冰蓋冰川。中、低緯度高山區冰川稱山嶽冰川,又稱高山冰川。地球上冰川面積97%,冰量的99%分布在南極冰蓋和格陵蘭冰蓋。山嶽冰川以亞洲中部山地最發達,喀喇崑崙山系有37%的面積為冰川所覆蓋,在克什米爾一帶有6條大冰川,每條長度均超過50千米。我國的冰川都屬於山嶽冰川。就是在第四紀冰川最盛的冰河時代,冰川規模大大擴大,也沒有發育為大陸冰蓋。以前有很多專家認為,青藏高原第四紀的時候曾經被一個大的冰蓋所覆蓋,即使國外有些專家仍持這種觀點。但是經過考察和論證,我國的冰川學者基本上否定了這種觀點。
中國冰川分布圖中國冰川分布圖

地貌

雪線:一個地方的雪線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季節變化就能引起雪線的升降,這種臨時現象叫做季節雪線。只有夏天雪線位置比較穩定,每年都回復到比較固定的高度,由於這個緣故,測定雪線高度都在夏天最熱月進行。就世界範圍來說,雪線是由赤道向兩極降低的。珠穆朗瑪峰北坡雪線高度在6000米左右,而在南北極,雪線就降低在海平面上。雪線是冰川學上一個重要的標誌,它控制著冰川的發育和分布。只有山體高度超過該地的雪線,每年才會有多餘的雪積累起來。年深日久,才能成為永久積雪和冰川發育的地區。
南極洲半島冰川南極洲半島冰川
粒雪盆:雪線以上的區域,從天空降落的雪和從山坡上滑下的雪,容易在地形低洼的地方聚集起來。由於低洼的地形一般都是狀如盆地,所以在冰川學上稱其為粒雪盆。粒雪盆是冰川的搖籃。聚積在粒雪盆里的雪,究竟是怎樣變成冰川凍的呢?雪花經過一系列變質作用,逐漸變成顆粒狀的粒雪。粒雪之間有很多氣道,這些氣道彼此相通,因此粒雪層仿佛海綿似的疏鬆。有些地方的冰川粒雪盆里的粒雪很厚,底部的粒雪在上層的重壓下發生緩慢的沉降壓實和重結晶作用,粒雪相互聯結合併,減少空隙。同時表面的融水下滲,部份凍結起來,使粒雪的氣道逐漸封閉。被包圍在冰中的空氣就此成為氣泡。這種冰由於含氣泡較多,顏色發白,容重約為0.82~0.84克/立方厘米,也有人把它專門叫做粒雪冰。粒雪冰進一步受壓,排出氣泡,就變成淺藍色的冰川冰。巨厚的冰川冰在本身壓力和重力的聯合作用下發生塑性流動,越過粒雪盆出口,蜿蜒而下,形成長短不一的冰舌。長大的冰舌可以延伸到山谷低處以至谷口外。發育成熟的冰川一般都有粒雪盆和冰舌,雪線以上的粒雪盆是冰川的積累區,雪線以下的冰舌是冰川的消融區。二者好像天平的二端,共同控制著冰川的物質平衡,決定著冰川的活動。雪線正好相當於天平的支點
冰斗:在河谷上源接近山頂和分水嶺的地方,總是形成一個集水漏斗的地形。當氣候變冷開始發育冰川的時候,這種靠近山頂的集水漏斗,首先為冰雪所占據。冰雪在集水漏斗中積累到一定程度,發生流動而成冰川。冰川對谷底及其邊緣有巨大的刨蝕作用,它象木匠的刨子銼刀那樣不斷地工作,原來的集水漏斗逐漸被刨蝕成三面環山、宛如一張藤椅似的盆地形伏。這種地形叫做冰斗。冰斗大多發育在雪線附近的高程上。
冰川景象冰川景象
一般山谷冰川,往往爬上冰坎,才能看到白雪茫茫的粒雪盆。當冰川消失之後,這樣的盆底就是一個冰斗湖泊。高山上常常可以見到冰斗湖,它們有規則地分布在某個高度上,代表著古冰川時代的雪線高度。
冰磧:水凍結成冰,體積要增加9%左右。當融化的冰雪水在晚上重新在岩石裂縫裡凍結時,對周圍岩體施展著強大的側壓力,壓力最大可達2噸/平方厘米。在這樣強大的凍脹力面前不少岩石都破裂了。寒凍風化作用不僅在山坡裸露的地方進行,在冰川底床也能進行。這是因為冰川底床有暫時的壓力融水,融水滲入谷底岩石裂縫裡,凍結時也產生強大的凍脹力。寒凍風化作用不停地在山坡上和冰川底床製造鬆散的岩塊碎屑,山坡上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滾落到冰川上,底床里的碎屑更容易被冰川挾帶著一起流動。冰川挾帶的碎石岩塊通稱為冰磧。冰川表面的岩石碎塊稱為表磧,冰川內部的叫內磧,冰川底部的叫底磧,冰川兩側的是側磧。側磧靠近山坡,碎石岩塊的來源豐富,因而側磧又高又大,象左右二道夾峙著冰川的巍巍城牆。到冰舌前端,二條側磧大多交匯在一起,連成環形的終磧。終磧象高大的城堡,拱衛著冰川,攀登冰川的人,必須首先登臨終磧,才能接近冰川。我國西部不少終磧高達二百餘米。並不是所有冰川都有終磧的,前進迅速和後退迅速的冰川都沒有終磧,只有冰川在一個地方長期停頓時,才能造成高大的終磧。兩條冰川匯合時,相鄰的兩條側磧合為一條中磧。樹枝狀山谷冰川表面中磧很多,整個冰川呈現黑白相間的條帶狀。冰磧是冰川搬運和堆積的主要物質,也是冰川改變地球面貌的證據之一。
冰川年輪:粒雪盆中的粒雪和冰層大致保持平整,層層迭置。每一年積累下來的冰層,在冰川學上叫做年層。冬季積雪經夏季消融後,形成一個消融面,消融面上污化物較多,所以也叫做污化面。污化面是劃分年層的天然標誌。有了年層,冰層就能像樹輪一樣被測出年齡來。由於冰川在形成的時候封存了一些空氣和塵埃,冰川學家能夠從中提取氣泡和塵埃分析當時的氣候
冰面湖:冰面湖的形成主要有三種形式。一種是冰川上的冰下河道融蝕冰川,產生巨大的洞穴隧道,洞穴頂部塌陷,便形成較深較大的長條形湖泊。一種是冰川低陷處積水,在夏季產生強烈的融蝕作用而形成的。另外,冰川周圍嶙峋的角峰,經常不斷地崩落下岩屑碎塊。如果較大體積的岩塊覆蓋在冰川上,引起差別消融,就能生長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冰杯形成速度很快,在冰面上形成大大小小的積水潭,在夏天消融期間,冰面積水溫度較高,有時竟達到5℃。因此積水的融蝕作用強烈,能把蜂窩狀的冰杯逐漸融合一起,形成寬淺的冰面湖泊。冰面湖給冰川景色增添了更為絢麗多彩的風光。夏天,每當朝日初升或夕陽西下的時候,碧瓤瓤的湖面上霞光萬道,燦爛奪目。
冰洞:夏季,冰川經常處於消融狀態中。冰川的消融分為冰下消融冰內消融冰面消融三種。地殼經常不斷向冰川底部輸送熱量,從而引起冰下消融。不過冰下消融對於巨大的冰川體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當冰面融水沿著冰川裂縫流入冰川內部,就會產生冰內消融。冰內消融的結果,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冰川岩溶現象,如冰漏斗、冰井、冰隧道和冰洞等(我們知道雲南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由冰內消融引起的冰川地貌很像喀斯特地貌,冰川學家稱這種冰川形態為喀斯特冰川)。
冰鐘乳:冰川上的融水,在流動過程中,往往形成樹枝狀的小河網,時而曲折蜿流,時而潛人冰內。在一些融水多面積大的冰川上,冰內河流特別發育。當冰內河流從冰舌末端流出時,往往沖蝕成幽深的冰洞。洞口好像一個或低或高的古城拱門。從冰洞裡流出來的水,因為帶有懸浮的泥距沙,象乳汁一樣濁白,冰川學上叫冰川乳。當冰川斷流的時候,走進冰洞,猶如進入一個水晶宮殿。有些冰川,通過冰洞裡的隧道,一直可以走到冰川底部去。冰洞有單式的,有樹枝狀的,洞內有洞。洞中冰柱林立,冰鐘乳懸連,洞璧的花紋十分美麗。有的冰洞出口高懸在冰崖上,形成十分壯觀的冰水瀑布。
冰塔:冰面差別消融產生許多壯麗的自然景象,如冰橋、冰芽、冰牆冰塔等。尤其是冰塔林,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地區的很多大冰川上,發育了世界上罕見的冰塔林。一座又一座數十米高的冰塔,仿佛用漢白玉雕塑出來似的,它們朝天聳立在冰川,千姿萬態。有的像西安大雁塔小雁塔的塔尖,有的像埃及尼羅河畔的金字塔,有的像僵臥的駱駝,有的又像伸向蒼穹的利劍。
冰蘑菇:冰川周圍嶙峋的角峰,經常不斷地崩落下岩屑碎塊。如果崩落的岩塊較小,在陽光下受熱增溫就會促進融化,結果岩塊陷人冰中,形成圓筒狀的冰杯,進而形成冰面湖。如果較大體積的岩塊覆蓋在冰川上,引起差別消融,當周圍的冰全部融化了,而大石塊因為遮住了太陽輻射,其下的冰沒有融化,就能生長成大小不等的冰蘑菇

運動

簡介

十九世紀初葉,在阿爾卑斯山上,有幾個登山者不幸被雪崩掩埋在冰川粒雪盆里。當時有個冰川工作者推測說,過四十年後這幾個人的屍體將在冰舌前出現。果然不出所料,四十三年後,這幾個不幸者的屍體在冰舌前出現了,登山者同伴中的倖存者很快把屍體辨認出來。
1827年,有個地質工作者在阿爾卑斯山的老鷹冰川上修築了一座石砌小屋。十三年後,發現這座小屋向下游移動了1428米。小屋本身是不會移動的,造成小屋移動的原因是小屋的地基隨著冰川向下運動,把小屋捎帶著一起移動了。
冰川運動有些和水流相似,中間快,兩邊慢。要是橫過冰川插上一排花桿,不需太長時間就可發現,中間的花桿遠遠地跑到前面去了,原來呈直線的花桿連線變成向下游凸出的弧線。許多海洋性冰川上出現的形象十分奇特的弧形連拱,就是冰川運動過程中,中間和兩邊速度不一而產生的。
冰川表面常有許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幾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說明冰川有脆性。不過,經過數百年的調查觀測,冰川上的裂隙極少超過六十米深。多數裂隙遠遠小於這個深度就閉合了。這又說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軟”的適應各種外力作用而不致發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為二層,表面容易斷裂的這層叫做脆性帶,而下部“柔軟”的那層叫做塑性帶。塑性帶的存在是冰川流動的根本原因。

冰川運動原因

物體在受力情況下,為了適應或消除外力,可作三種變形,即彈性變形塑性變形脆性變形(或稱破裂)。一般物體在受力時都有這三個變形階段。例如一根彈簧,一般情況下,作彈性變形;當受力超過彈性強度時,作塑性變形,彈簧回不到原來的位置;當受力特大超過破裂強度時,彈簧拉斷,作脆性變形。但是,這三個階段究竟有主有從,三個階段並不同樣平分秋色。到底以何種變形為主,要取決於材料本身的性質。
就冰來說,由於它容易實現晶體的內部滑動,是有利於表現出塑性變形的。但是,當外力突然增高時,很容易超過凍的破裂強度,發生脆性變形(斷裂)。只有在緩慢加荷並長期受力時,冰才能充分顯現出塑性變形的特色。我們知道,物體在長期受力時,哪怕這種力較小,也會產生塑性變形。在冰川下部,由於上部冰層的壓力和上游冰層的推力,老是處於受力狀態,使下部冰層的塑性表現得比較充分。同時,下部冰層的融點由於受壓比上部冰層稍低,使下部冰層更接近於融點,因而塑性變形更易實現。這樣,冰川下部出現塑性帶就不難理解了。而冰川表層,缺乏長期受力這個重要條件,當外力突然增加時,往往作彈性或脆性變形,成為脆性帶。
在一個暢通的山谷中,冰川流動時最大流速出現在冰川表面,愈近谷底速度降低,這種運動方式叫做重力流。如果冰川運動過程中,在前方遇到突起的基岩或運動變緩的冰塊的阻塞,就在那裡形成前擠後壓的剪應力,這種流動方式叫做阻塞重力流。在發生阻塞重力流的地方,冰中常有許多逆斷層,還有複雜的褶皺出現。

冰川運動速度

冰川運動的速度,日平均不過幾厘米,多的也不過數米,以致肉眼發覺不出冰川是在運動的。格陵蘭的一些冰川,運動速度居世界之首,但每年也不過運動千餘米而已。其它地區的冰川,像比較著名的某些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年流速不過80~150米。我國冰川大多數是大陸性冰川,冰川積累不豐富,冰川上物質循環較為緩慢,因而導致冰川運動速度比較低。
冰川運動速度是有季節變化的,夏快冬慢。天山祁連山的冰川,夏季運動速度一般要比冬季快50%(均指冰舌而言)。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之一是冰川溫度的變化。當冰川增溫時,凍的粘度迅速減小,從-20℃增高到-l℃,凍的粘度隨溫度作近直線的下降。粘度減小使塑性增加,因而冰川運動速度加快。夏天冰融水出現在冰川內部及底部是促進冰川快速運動的另一個原因。
冰川運動速度總的來說十分緩慢。但是,有些冰川的脾氣卻很古怪,它們會在長期緩慢運動或退縮之後,突然爆發式地向前推進。

移動最快的冰川

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和瓦爾迪茲之間的哥倫比亞冰川長54千米,寬4.8千米,最高點為910米。1999年它平均移動速度為35米/天,在過去的20年中它的移動速度加快了一倍。

冰川波動

爆發式推進在這類冰川上是周期性發生的,是冰川運動的一種特殊方式。人們把這種現象叫做冰川的“波動”,具有波動性質的冰川叫做“動冰川”。
冰川“波動”常引起特大洪水。在印度河上游就有一條冰川,周期性地進入主谷,當它攔截河流時,形成大湖,以後湖水潰決,又形成大洪水,造成災害。在新疆葉爾羌河周期性的發生特大洪水,也可能與冰川“波動”造成的冰湖潰決有關。

作用

侵蝕作用

冰川有很強的侵蝕力,大部分為機械的侵蝕作用,其侵蝕方式可分為幾種:
(1)拔蝕作用:當冰床底部或冰斗後背的基岩,沿節理反覆凍融而鬆動,若這些鬆動的岩石和冰川凍結在一起,則當冰川運動時就把岩塊拔起帶走,這稱為拔蝕作用。經拔蝕作用後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線是崎嶇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線。
冰川景象冰川景象
(2)磨蝕作用:當冰川運動時,凍結在冰川或冰層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壓力,對冰川底床進行削磨和刻蝕,稱為磨蝕作用。磨蝕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帶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種良好證據,其方向可以用來指示冰川行進的方向。
(3)冰楔作用:在岩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覆凍融作用,體積時漲時縮,而造成岩層破碎,成為碎塊,或從兩側山坡墜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動。
(4)其他:當融冰之水進入河流,其常夾有大體積之冰塊,會產生強大撞擊力破壞下游的兩岸岩石。
冰川侵蝕力的強弱受到下列因素的影響:
(1)冰層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蝕力強。
(2)冰層移動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蝕力強。
(3)攜帶石塊的數量。攜帶數量越多越重者,侵蝕力越強。
(4)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較易受冰川之侵蝕。
(5)底岩的性質,底岩鬆軟者較易受侵蝕。
(6)岩層之傾斜方向與冰川移動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蝕。
因侵蝕作用而造成的冰蝕地貌有:
(1)冰斗:為山谷冰川重要冰蝕地貌之一,形成於雪線附近,在平緩的山地或低洼處積雪最多,由於積雪的反覆凍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將岩石侵蝕成半碗狀或馬蹄形的窪地,典型的冰斗於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後,窪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刃脊、角峰、冰啞: 若冰斗因為挖蝕和凍裂的侵蝕作用而不斷的擴大,冰斗壁後退,相鄰冰斗間的山脊逐漸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狀,稱為刃脊。而幾個冰斗所交匯的山峰,形狀很尖,則稱為角峰。在刃脊之間的低下鞍部處,則為冰啞。
(3)削斷山嘴、U型谷、石窪地:當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處移動,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稱為削斷山嘴。又因為冰川谷的橫剖面形狀如U字形,故稱U型谷。U型谷兩側有明顯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較平直,底部寬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蝕,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峽灣:在高緯度地區,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邊侵蝕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當冰退以後,海水可以沿谷進入很遠,原來的冰谷便成峽灣。
(5)懸谷:懸谷的形成是來自於冰川侵蝕力的差異,主冰川因冰層厚、下蝕力強,故U型谷較深;而支冰川因為冰層薄、下蝕力弱,故U型谷較淺。因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匯之處,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懸殊,當支冰川的冰進入主冰川時必為懸掛下墜成瀑布狀,稱之為懸谷。
(6)羊背石:為冰川基床上的一種侵蝕地形,是由基岩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遠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稱為羊背石。其平面為橢園型,長軸方向與冰流動方向一致,向冰川上遊方向的一坡由於冰川的磨蝕作用,坡面較平,坡度較緩,並有許多擦痕;而在另一側,受冰川的挖蝕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較陡。羊背石的形成,是由於岩層是軟硬相間的排列,當侵蝕、風化的作用查行時,軟的岩層會被侵蝕的較多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蝕、風化的能力較強,所以在侵蝕、風化後,硬的岩層會較軟的岩層高,形隆起的橢園地形,一面受磨蝕、一面受挖蝕。
(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在羊背石上或U型穀穀壁及在大漂礫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當冰川搬運物是砂和粉砂時,在較緻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為發達;若冰川搬運物為礫石,則在谷壁上刻蝕成條痕或刻槽,稱之為冰川擦痕,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細,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搬運作用

由於冰川的侵運作用所產生的大量鬆散岩屑和從山坡崩落得碎屑,會進入冰川系統,隨冰川一起運動,這些被搬運的岩屑稱為冰磧物,依據其在冰川內的不同位置,可分為不同的搬運類型:
(1)表磧: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磧物。
(2)內磧:夾在冰川內的冰磧物
(3)底磧:堆積在冰川谷底的冰磧物。
(4)側磧:在冰川兩側堆積的冰磧物。
(5)中磧:兩條冰川匯合後,其相鄰的側磧即合而為一,位於會合後冰川的中間稱為中磧。
(6)終磧(尾磧):隨冰川前進,而在冰川末端圍繞的冰磧物,稱為終磧。
(7)後退磧:由於冰川在後退的過程中,會發生局部的短暫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會造成一個後退磧。
(8)漂石:冰川的搬運作用,不僅能將冰磧物搬到很遠的地方,也能將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這些被搬運的巨大岩塊即稱為漂石,其岩性和該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 冰川的搬運能力很強,但相對地,冰川的淘選能力很差。

堆積作用

冰川攜帶的砂石,常沿途拋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後,不同形式搬運的物質,堆積下來便形成相應的各種冰磧物。所謂冰磧物,是指由冰川直接造成的不成層冰積物。而冰積物,就是指直接由冰川沉積的物質,或由於冰水作用的沉積物,及因為冰川作用而沉積在河流湖泊海洋中的物質。 冰積物可分為不成層的冰積物和成層的冰積物兩者:
(1)不成層的冰積物:此種冰積物是由冰川後退時所遺留的石礫所造成,因為冰融化而遺留於地面的堆積物大小不一,石塊為少帶有稜角、表面為被磨光或帶有擦痕,堆積後為不現層理,此種雜亂無層理的冰積物,常稱為冰礫土而由冰磧物所形成的冰磧地形有:
冰磧丘陵(基磧丘陵):冰川消融後,原有的表磧內磧中磧都沈到冰川谷底,和底磧合稱為基磧,這些冰磧物受到冰川谷底地形的影響,堆積成坡狀起伏的丘陵,稱為冰磧丘陵。大陸冰川區的冰磧丘陵規模較大,而山谷冰川所形成的冰磧丘陵,規模要小的多。
側磧堤:是由側磧和表磧在冰川後退處共同堆積而成的,位於冰川谷兩側,成堤狀向冰川上游可一直延伸至雪線附近,而向下游常可和終磧堤相連。
終磧堤:終磧堤所反應出的是冰川後退時的暫時停頓階段,若冰川的補給和消融處於平衡狀態,則冰川的末端可略作停留於某一位置,這時由冰川搬運來的物質,將可在冰川尾端堆積成弧狀的堤,稱為終磧堤。大陸冰川的終磧堤高度較小,長度可達幾百公里,弧形曲率較小;反之,山谷冰川的終磧堤高度可達數百米,長度較小,弧形曲率較大。
鼓丘:鼓丘是由冰積物所組成的一種丘陵,約成橢圓形,長軸與水流方向一致,迎冰面是陡坡,背冰面是一緩坡,其縱剖面為不對稱的上凸形。一般認為鼓丘是由於冰川的搬運能力減弱,底磧遇到阻礙所堆積而成的。其主要分布在大陸冰川終磧堤以內的幾公里到幾十公里,常成群出現,造成鼓丘田;山谷冰川的鼓丘數量較少。
(2)成層的冰積物:此為冰川與融冰之水共同沉積的結果,冰川所攜帶的物質受到融化後的冰水沖刷及淘洗,會依照顆粒的大小,堆積成層,形成冰水堆積物,而在冰川邊緣由冰水堆積物所組成的各種地貌,稱為冰水堆積地貌。有下列幾種類型:
冰水沉積冰水扇、外沖平原:在冰川末端的冰融水所攜帶的大量砂礫,堆積在冰川前面的山谷或平原中,就形成冰水沉積;若是在大陸冰川的末端,這類的沉積物可綿延數公里,在終磧堤的外圍堆積成扇形地,就叫冰水扇;數個冰水扇相連,就形成廣大的冰水沖積平原,又名外沖平原。在這些地形上,沉積物呈緩坡傾向下游,顆粒度亦向下游變小。
冰水湖季候泥:冰水湖是由冰融水形成的,因為冰川後退時,前面的冰積物會阻塞冰川的通路,常可以積水成。冰水湖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夏季的冰融水較多,大量物質進入湖泊,一些較粗的顆粒就快速沉積,而細的顆粒還懸浮在水中,顏色較淡;而冬季的冰融水減少,一些長期懸浮的細顆粒黏土才開始沉積,顏色較深。這樣一來,在湖泊中就造成了一粗一細很容易辨認的兩層沉積物,叫做季候泥。
冰礫埠:冰礫埠為有層理並經分選的細粉砂所組成的,形狀為圓形或不規則的小丘。冰礫埠上部通常有一層冰磧層,冰礫埠是由於冰面上的小湖小河或停滯冰川的穴隙中的沉積物,在冰川消融後沈落到底床堆積而成,其與鼓丘不同之處,在於冰埠的形狀很不規則,且為成層狀。在大陸冰川和山谷冰川都有發育冰礫埠。
冰礫埠階地:在冰川兩側,由於岩壁和側磧吸熱較多,且冰川兩側的冰面要比中間來的低,所以冰融水就匯集在這,形成冰側河流,並帶來冰水物質,等到冰水消後,這些物質就堆積在冰川谷兩側,形成冰礫埠階地,它只發育在山谷冰川中。
鍋穴(冰穴): 冰水平原上常有一種圓形窪地,稱為鍋穴。其形成是由於冰川耗損時,有些殘冰被孤立而埋入冰水沉積物中,等到冰融化後引起塌陷,而造成鍋穴。
蛇形丘: 蛇形丘是一種狹長曲折的地形,呈蛇形灣曲,兩壁陡直,丘頂狹窄,其延伸的方向大致與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陸冰川區。蛇形丘的成因主要為:
1.在冰川消融時,冰融水沿冰川裂隙滲入冰川下,在冰川底部流動,形成冰下隧道,待冰完全融解後,隧道中的砂礫就沉積而形成蛇形丘。
2.在夏季,冰融水增多,冰積物在冰川末端形成冰水三角洲,等到下一個夏季,冰川再次後退,再形成一個冰水三角洲,如此反覆不斷,一個個冰水三角洲連起來,便形成串珠狀的蛇形丘了。

消退

簡介

由於全球氣候逐漸變暖,世界各地冰川的面積和體積都有明顯的減少,有些甚至消失。這種現象在低和中緯度的地方尤其顯著。

現狀

1980年以來,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減少了約11.5米,這主要歸咎於人類濫用煤炭、石油等燃料引起的氣候變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表聲明說,全世界冰川融化速度創下歷史最快紀錄,其中歐洲冰川損失最為嚴重,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研究人員指出,由於冰川是重要淡水資源之一,因此冰川融化速度過快會給一些地區帶來淡水危機,甚至在水源稀缺的地區醞釀爭水衝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聲明中說,從安第斯山脈到北極,冰川消融速度加快。
數據顯示,2006年,世界冰川的平均厚度減少了1.5米,而2005年該數字僅為0.5米。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說,這是有研究人員監測以來冰川消融速度最快的時期。
世界冰川監測中心工作人員說,與其他地區相比,歐洲山區冰川損失最為嚴重,其中包括阿爾卑斯山脈庇里牛斯山脈和北歐山區。非洲肯亞山冰川失去了92%,而西班牙在1980年時有27條冰川,減少至13條 。歐洲的阿爾卑斯山脈在過去一個世紀已失去了一半的冰川。2003年入夏以來,席捲歐洲各國的熱浪使當地的氣溫接近或超過了歷史最高記錄。在瑞士,3900米高的費爾佩克斯雪山山頂的氣溫達到了5℃,那裡冰川的厚度下降到了近150年來的最低點。
天山,約有22%的冰川體積在過去四十年漸漸失去。天山是中國最大的冰川區,共有冰川6890多條,總面積約9500多平方公里。新疆北部和南部的冰川都發現萎縮現象,冰川出現不同程度的後退。烏魯木齊河發源於天山的天格爾峰1號冰川,河水年徑流量為2.35億立方米,是烏魯木齊市的主要水源,1號冰川一直處於後退狀態,從1962年開始的30年內,冰川退縮了140米。20世紀末,祁連山冰川縮減,融水比上個世紀的70年代減少了大約10億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至6.5米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區的雪線年均上升竟達12.5至22.5米。
在喜馬拉雅山,一條最大的冰川從1935年以來已縮短了300多米。20世紀末,珠峰地區的東絨布冰川和中絨布冰川消融加劇,使冰川明顯退縮,20世紀60年代初,珠峰地區冰川尾部在海拔5400多米處。到20世紀80年代,由於珠峰地區對外開放,在該地區登山、探險、旅遊的人數迅速增加,當地民眾已把氂牛通道修到海拔6500米處。國際冰雪委員會一項研究表明,喜馬拉雅山的冰川正在加速消融著,喜馬拉雅山區有近50座冰川湖湖水水位迅速上升就是明證。科學家預計,在未來35年間,喜馬拉雅山冰川面積將縮小1/5。
美國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宣布,在加拿大努納武特區埃爾斯米爾島的北部海岸附近,3000歲高齡的北極冰架"老大"沃德·亨特不復存在。他們通過雷達勘察了解到,2000年,388.5平方公里大小的沃德·亨特出現一個小裂縫,2002年,這個裂縫擴大為77米,旁邊又出現了一些新的裂縫,一塊6平方公里大小的浮冰已經分離出去,飄在沃德·亨特附近,並預言沃德·亨特最終一分為二。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冰蓋,自1993年以來,其南部和東部邊緣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在變薄著。
占世界冰儲量91%的南極冰蓋,1998年以來占總面積1/7的冰體已經消失。去年底,美國地理協會報告了南極三個最大的冰川在十年內變薄而減少了45米厚度。
冰川萎縮的速度確實是相當驚人的。在秘魯利馬地區,20世紀末開始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融,而在1990年以前,消融速度每年只有3米。科學家預計,到2050年,全球大約1/4以上冰川將消失。到2100年可能達到50%,那時,可能只有在阿拉斯加、巴塔哥尼亞高原、喜馬拉雅山和中亞山地還會有一些較大的冰川分布區。

影響

正在加速消融的冰川嚴峻態勢,必將帶來以下嚴重的後果:
科學家認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冰蓋和山地冰川的融化,是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5厘米的原因之一。如今,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的數值正在不斷增加著。如果南極冰蓋發生崩解,會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近6米。如果南北極兩大冰蓋全部融化,其結果會使海平面上升近70米。
冰川消融引起海平面上升,將淹沒沿岸大片地區,使得居住在這些地區的居民不得安寧,他們可占了世界的一半人口。所有的沿海地區都將變成汪洋大海,美國紐約只能剩下聯合國大廈和幾座摩天大樓的樓頂,法國巴黎也許只能看到艾菲爾鐵塔的塔頂,而荷蘭、英國等幾十個低洼國家將不復存在。
中國海岸線長達一萬八千公里,沿海分布著的上百座大中城市,都是人口密集之地。大連天津青島上海杭州廈門廣州香港澳門深圳等城市的海拔都在20米以內。就是北京,以及南京武漢這些看似和海洋雖有一定距離,但那海拔卻都在山嶽冰川和極地冰蓋融化的"水漫"之列。更何況我國除大陸之外,更有海南,舟山、台灣等大小島嶼5000多個呢。
(2)全球氣候改變明顯
冰川,特別是極地大範圍冰蓋能大量反射太陽光,從而有助於人類居住的地球保持溫度不至於升高。然而,當冰川融化後暴露的陸地和水面就會吸收太陽熱量,從而導致冰體融化更多,由此連鎖反應勢必加速地面增溫過程,有助於氣候變暖。而北極地區冰體過度融化後較冷冰水卻會對歐洲部分地區和美國東部地區產生冷卻效應,冰水流入北大西洋,又可能會使那裡的大洋環流模式遭到破壞,反過來又影響著全球氣候變化。 造成冬季嚴寒,暴風雪成災,夏季高溫不退,暴雨、颶風、洪水泛濫。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越來越高。
冰川消融更會給局部地區帶來災害。如喜馬拉雅山冰川如此融化,在5到10年內,會使尼泊爾不丹境內近50個冰川湖決堤而引發洪水泛濫;夏季冰川快速消融也會引發印度境內印度河恆河水位上漲而造成洪災。相反,隨著冰川的退縮,大部分以冰川融水為水源的地區將會嚴重缺水,如秘魯印度北部就因冰川的加速消融而面臨著缺水危機。
(3)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冰川消融使一些動植物生活環境被破壞,也給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威脅。有報導說,與冰蓋變化有關的北極熊難以尋食而體重下降;南極的企鵝海豹也因海冰減少和氣溫上升而改變了生活習性和繁殖方式;幾百年至幾萬年前埋藏於冰蓋中的微生物因冰川消融而暴露出來,它的擴散會對人類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例如《解凍》里所說的遠古寄生蟲,就是冰川消融而暴露出來的。
20世紀末,祁連山冰川正在以每年2米至16米的速度退縮,其融水比上個世紀70年代減少了約10億立方米,對那裡的自然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影響。如民勤縣,因發源於祁連山的石羊河年徑流量銳減,不得不打深水井,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質變壞;50萬畝沙生植物焦渴而死;500萬畝草場退化;風沙日數明顯增多。因為水源減少,20世紀末來那裡自然生態環境嚴重惡化,加上北方強冷空氣南下引起的"狹管效應",北臨騰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的戈壁和沙地、綿延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地區以及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區,目前已經成為中國北方強度最大的沙塵暴源頭。

原因

(1)氣候變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專家們採用航測、衛星觀測和實地考察等手段,對尼泊爾境內3252個冰川和2323個冰川湖以及不丹境內的677個冰川和2674個冰川湖進行了長達3年的觀測,結果表明這些地區的氣溫比20世紀70年代增加1℃,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融化加快的事實又一次表明全球氣候變暖是人類在未來幾十年裡面臨的最大威脅。紐西蘭科學家對其境內48座冰川進行拍照和分析後形象地把冰川比喻為"銀行",由於這些年來那裡高氣壓盛行,西風減少,導致天氣乾燥,降雪明顯減少,以致於"銀行"入不敷出,因為冰川靠自然降雪來補充,以保持動態平衡,體現著冰川積累和消融的收支平衡。如果不利天氣繼續下去,那裡的冰川還將繼續萎縮。
(2)人為原因
我國學者對祁連山冰川研究後提出,冰川退縮除了自然氣候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脹,超載放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亂挖中藥材,濫采地下水。50年間,甘肅人口翻了一番多,而耕地僅增加了4%,人地矛盾導致新中國成立後的20年間,西北地區先後搞了三次大規模毀林開荒,到上個世紀90年代末,甘肅全省水土流失面積占總面積的85.6%,沙塵暴天氣明顯增多,氣候惡化反過來又加劇了冰川的萎縮。
雪花、粒雪和粒雪冰雪花、粒雪和粒雪冰

警示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特普費爾深刻指出,喜馬拉雅山地區冰川消融加快的研究結果,向全球發出了新的警報:拯救冰川,以拯救生命。面對冰川如此驚人的變化速度和全球氣候變暖的嚴峻挑戰,人類有義務和責任迅速採取措施,減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以降低冰川消退的速度。
在我國甘肅,則明確提出保護冰川的口號。有關方面負責人強調,要治理河西走廊的沙漠化,就必須保護祁連山冰川。要採取切實的措施,而且要尊重科學,尊重自然規律,既不能盲目開荒,也不能盲目擴大植樹造林規模,要因地制宜,適度開發,遏制祁連山周邊環境的惡化趨勢,從而有助於保護好河西走廊的生命線--祁連山冰川。
大陸冰蓋示意圖大陸冰蓋示意圖
1.加拿大冰川加速融化,北半球最大的冰蓋湖獨特的生物依存關係受威脅:2000年到2002年兩年間,加拿大北部Ellesmere島上的Ward Hunt冰蓋發生破裂,巨大的冰蓋一分為二,威脅著北半球最大的冰蓋湖迪斯雷立峽灣(Disraeli Fjord)中奇特的生物現象。在這個有著3000年歷史的峽灣中,水底的海洋微生物與水面冰層下的淡水生物和諧相處,形成了淡水生物與海水生物混居的奇特現象。然而由於冰蓋的融化,這種奇特的低鹽度海水正在慢慢的消失,截止到2002年, 96%的低鹽度棲居環境已經消失殆盡。
冰川長江源冰川長江源
2.冰川融化影響水資源:隨著山地冰川的退縮,大部分以冰川徑流作為供水源的地區將會發生嚴重的缺水危機。Quelccaya冰帽作為秘魯里利馬市傳統的供水源,冰川正以每年30米的速度在退縮,在1990年以前冰川退縮的速度每年只有3 米, 這種情況威脅到該市上萬居民的用水.厄瓜多、秘魯和玻利維亞等國的大部分地區的城市用水,水力發電都要依賴安第斯山脈的冰川融水。 然而冰川的加速退縮正不斷地威脅著這裡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地區已經開始經歷用水短缺和因為用水而引起的糾紛。
3.冰川的加速融化致使大塊冰體劃落冰川湖,冰川湖潰決引發水災:由於喜馬拉雅山的冰川退縮,1985年在尼泊爾的Langmoche冰川湖潰決潰決淹沒了可耕用土地,沖毀了橋樑房屋和一座即將建成的水電站,造成了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4.冰川融化的潛在威脅:冰川的融化會導致北埋藏在冰蓋中幾百年甚至幾萬年的微生物被暴露出來,微生物的擴散會影響人類的健康。機農藥在上個世紀的中期曾經被廣泛使用,儘管很多種類的農藥都被限制使用,但許多農藥殘留物都被峰存在了冰川中。有害物質隨空氣的流動被帶到寒冷的地方,有害物質往往就被被壓縮和儲存在冰川中。冰川的融化會使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泄漏出來,對冰川周圍的湖泊河流的影響是巨大的。

應對措施

對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催促各成員國在2009年簽訂繼承《京都議定書》義務的減排國際框架條約,應對全球氣候變暖。
喀納斯冰川喀納斯冰川
斯坦納說,來自190多個國家的代表和科學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討論了氣候變暖和溫室氣體減排等問題,爭取在2009年前達成一項新的國際協定,以作為《京都議定書》的延續。
不少氣候專家認為,由於世界上數十億人口飲用冰川融水、依靠冰川水灌溉、發電,因此冰川過度消融會給這些人口帶來淡水危機。
冰川是地表上長期存在並能自行運動的天然冰體。由大氣固體降水經多年積累而成,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資源。冰川一詞來自拉丁文 glacies(意為冰)。《世界冰川目錄資料編輯指南》把冰川面積超過 0.1平方千米者作為統計對象。以平衡線(又稱雪線)為界把冰川分為兩部分,上部為粒雪盆(又稱積累區),下部為冰舌區(又稱消融區),它們構成一個完整的冰川系統。

冰川崩裂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和《每日郵報》報導,格陵蘭最大冰川之一2010年8月發生大規模崩裂現象,斷裂的浮冰面積相當於4個曼哈頓大小,可能是歷史上有記錄以來從冰川上崩離的最大一座浮冰島。據報導,科學家2010年8月6日宣布,一塊巨大的浮冰5日從格陵蘭彼得曼冰川上崩離,形成一座260平方公里的巨大浮冰島,相當於4個曼哈頓大小,含水量可以滿足全美國120天的公共自來水需求。
2009年拍攝的彼得曼冰川上的裂縫2009年拍攝的彼得曼冰川上的裂縫
彼得曼冰川是格陵蘭現存的兩座最大的冰川之一,距北極1000公里。5日拍攝的衛星照片顯示,彼得曼冰川70公里長的冰架損失了近1/4,可能是歷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冰川崩裂。上一次類似規模的冰川崩裂發生在1962年,由於記錄缺失,科學家無法確定當時形成的浮冰島的面積。
據悉,彼得曼冰川近兩年來一直處於不斷崩裂的狀態。專家稱冰架斷裂是一個正常的過程,隨時都在發生,但是像這一次的規模卻非常罕見,還無法確定這是否與人為造成的溫室效應有關,而2010年上半年的氣溫確實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值。

冰河時期

列表

時代(百萬年)
地質時間
地點
0~2.5
更新世
北半球
235~320
石炭紀~二疊紀
南半球(南美洲、非洲、印度、澳洲)
410~470
奧陶紀~志留紀
非洲、南北美洲北部、歐洲
570~680
前寒武紀晚期
澳洲、歐洲、格陵蘭、紐西蘭、巴西、阿爾及利亞
740~825
前寒武紀早晚期
澳洲、歐洲、西伯利亞、中國、北美洲
950
前寒武紀
非洲、亞洲
2300
前寒武紀
北美洲

第四紀冰川

第四紀冰川是地球史的上一次大冰川期。在地質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氣候寒冷的大規模冰川活動的時期,稱為冰河期(ice age)以下簡稱冰期。這種冰期曾經有過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疊紀和第四紀。第四紀冰期來臨的時候,地球的年平均氣溫曾經比低 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陸為冰雪覆蓋,冰川面積達5200萬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紀冰期又分4個冰期和3個間冰期。間冰期時,氣候轉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復了生機。第四紀冰期的遺蹟最多,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峽灣,北歐、中歐、北美眾多的冰磧殘丘,阿爾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國和瑞士交界處侏羅山巨大的冰漂礫等,都是第四紀冰川作用留下的產物。

融化的冰川

凍的組成有三種:首先,冰處於水的融點時為冰水混合體,凍的體積和水的體積相互交融,這樣就不會影響水的體積;其次,水完全結為冰,但是水仍存在於凍的底部,一般結凍的湖面都有這種現象,這種水仍受到凍的壓力,體積不會被冰變化;最後,降水過程在陸地上形成冰川,這種冰是我們要接下來討論的,對於這種冰,水的體積的增量完全等於凍的融化量。
水的體積是不變化的。眾所周知,雲的多少是經常變化的,所以水的存在完全是用地表的平均體積來評價的。一般情況下,水的重量也是不變化的,而凍的形成使同體積的水分子質量下降。冰內微小的水分會影響整個冰塊的結構特性。
CO2含量對地球的氣溫產生了不到1攝氏度的貢獻;其實,這個貢獻是個平均值。平均到什麼程度了呢?某地升溫10度,某地降溫10度,對地球來說,平均氣溫是“不變的”。地球的冷熱交替主要是海洋造成的,然而某些地方氣溫異常會導致水溫變化而使洋流中斷、漸弱或改變。冷的地方變熱,熱的地方就會變冷。不平均導致了冰川的大規模破損。
1億年以前,地球可能有過全部冰雪融化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洋流作用變緩,有些地方異常乾燥而無降水。小行星並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而是氣候變化,植被減少導致。
全球氣候的變化導致了冰川的加劇分解,冰一旦落於水面,不需要融化就使水的體積增大,這是阿基米德原理。全球海洋面積占總表面積71%,如果這些面積上面放上從南、北極融化的水,會使水面增高60多米。
假設凍的融化後的體積為V,地球半徑為R,融化後地球半徑為r,已知球體積公式為4πr³/3,所以:
4πr³/3-4πR³/3=V => Δ=r-R=³√(3V/4π+R³)-R,①式
下面是數據:
北極(格陵蘭) 總面積2166086km²,冰占總面積81%。已知冰川面積1755637km²,冰川總體積2850000km³。
南極 總面積 約14000000km²,冰占總面積98%(平均厚1.6km)。冰川總體積21952000km³,占世界淡水的90%。
綜上,南北極冰川體積為24802000km³。
地球赤道半徑6378.1km,兩極半徑6356.8km,這些數據代入①式得Δ≈48m。如果只考慮海洋上部的體積,則為
4πr³/3·γ-4πR³/3·γ=V => Δ=r-R=³√(3V/4πγ+R³)-R,②式
其中γ=71%,求得Δ≈68m。
綜合①,②式結果,海水上升大概48-68米。

中國冰川

冰川分布

中低緯度帶上的冰川第一大國:中國
冰川覆蓋了地球陸地面積的11%,極不均衡地分布在世界各大洲中。其中,96.6%的冰川是大陸冰川,位於南極洲和格陵蘭。而其他地區冰川只能發育在高山上,所以稱為山嶽冰川。山嶽冰川面積居世界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加拿大、美國和中國。而在中低緯度帶(包括赤道帶、熱帶和溫帶,大體位於北緯60°—南緯60°之間),66%的冰川分布在亞洲,中國獨占30%,是世界上中低緯度帶冰川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國家。根據《中國冰川目錄》最終統計﹐中國共發育有冰川46377條,面積59425平方公里﹐冰儲量5590立方公里。
中國冰川最多的山系:天山山脈
按山系劃分,我國冰川主要分布於9個山系:即天山9035條,9225平方公里;崑崙山7697條,12267平方公里;念青唐古拉山7080條,10700平方公里;喜馬拉雅山6472條,8418平方公里;喀喇崑崙山3563條,6262平方公里;岡底斯山3554條,1760平方公里;祁連山2815條,1931平方公里;橫斷山1725條, 1579平方公里;唐古拉山1530條,2213平方公里;此外羌塘高原958條,1802平方公里;帕米爾山地、阿爾泰山、準噶爾西部山地等也有少量分布。
中國冰川面積最大的省區:西藏自治區
我國冰川主要分布在西部的6個省區:西藏自治區是我國冰川面積最大的省區,冰川面積達28664平方公里,占全國冰川總面積的48%;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冰川面積25342平方公里,占全國的43%;青海省冰川面積為3675平方公里,占全國的6%;甘肅、雲南和四川也有少量的冰川分布,三省共有冰川僅占全國的3%。
中國最東部的冰川:雪寶頂冰川
我國現代冰川作用最東部的山峰—四川岷山雪寶頂,海拔5588米,分布著8條冰川,冰川總面積為2.64平方公里,冰川規模比較小,大都是懸冰川,中值高度為4800-5220米。其中最大的雪寶頂冰川面積為1.20平方公里。
中國最南部(緯度最低)的冰川:玉龍雪山冰川
雲南玉龍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是我國現代冰川最南的分布區。山脊兩側分布著19條冰川,總面積11.61平方公里,冰川平均面積0.61平方公里。白水河1號冰川是玉龍雪山最大冰川之一,長2.7公里,面積1.52平方公里。

冰川類型及規模

面積最大、長度最長、冰儲量最大的山谷冰川:音蘇蓋提冰川
中國冰川按形態和規模分為:懸冰川、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平頂冰川、冰帽和冰原。山谷冰川是山嶽冰川成熟的標誌,規模較大,長達幾公里至幾十公里,厚度可達幾百米,具有明顯的粒雪盆和冰舌兩部分。音蘇蓋提冰川位於新疆喀喇崑崙山脈喬戈里峰北坡,冰川總長約42公里,冰舌長約4200米,冰川覆蓋面積達380平方公里,冰儲量116立方公里,名列中國境內已知山谷冰川的首位。
中國最大的冰原:普若崗日冰原
覆蓋著南北極地區的成百萬、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冰川一般被稱作冰蓋,規模次於冰蓋、成百上千平方公里大小的冰川可稱作冰原。1999年,中美科學家在西藏中部的那曲地區發現了普若崗日冰原,它位於東經89°59′至89°20′,北緯33°44′至33°04′,冰川覆蓋面積422.85平方公里,被確認為迄今為止世界上除兩極地區以外最大的冰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低緯度冰川。
最大的冰帽:崇測冰帽
冰帽是一種規模比冰原小,外形與其相似,而穹形更為突出的覆蓋型冰川。崇測冰帽位於藏西北高原崑崙山脈,北緯 35°14′,東經81°07′,頂部海拔6580米。冰川面積163.06平方公里,冰儲量38.16立方公里,是我國最大的冰帽。
中國已測得山谷冰川最大冰厚:貢嘎山的大貢巴冰川
目前我國測得山谷冰川的最大冰厚,是四川貢嘎山的大貢巴冰川,海拔4380米,厚度為263米,距冰舌末端4.47公里。
落差最大的冰瀑布:海螺溝冰川冰瀑布
冰川流動在陡坡段,冰體呈墜落或滑落狀態,形如瀑布,稱為冰瀑布。四川貢嘎山海螺溝冰川冰瀑布是我國已知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寬500-1100米。
2007年拍攝的四川貢嘎山海螺溝冰川2007年拍攝的四川貢嘎山海螺溝冰川
中國末端海拔最低的冰川:喀納斯冰川
喀納斯冰川位於新疆阿爾泰山友誼峰,是由兩支冰流組成的複式山谷冰川,長10.8公里,面積30.13平方公里,冰儲量3.93立方公里,冰川末端海拔2416米,是中國末端下伸海拔最低的冰川。
而在近幾年來,有許多冰川都打出了“海拔最低冰川”的稱號,其中較知名的幾個冰川在冰川目錄中查得其末端高度,結果如下:阿扎冰川,末端海拔2450米;卡欽冰川,末端海拔2530米;明永冰川,末端海拔2700米;海螺溝冰川,末端海拔2980米。這樣看來,喀納斯冰川似乎是當之無愧的末端海拔最低冰川,但是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許多冰川退縮非常嚴重,冰川末端海拔高度並不穩定,和冰川目錄上記錄的數據比也可能發生一定的偏差,所以嚴格意義上的末端海拔最低冰川並不能輕易判定。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宇航局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上的雷達已探測到火星岩石堆下有巨大的古老冰川,這可能是先前冰河時代覆蓋火星的大冰原的殘存冰。
行星地質學家約翰·霍爾特說,這些冰川是我們已知的火星北極之外的最大冰川。這些冰川將在未來載人探測火星任務中可用作飲用水和火箭燃料。“如果我們真的去火星並在火星上建立人類基地,你得停靠在一個大水源邊上才好,因為你隨時都能用得到水。”
美國布朗大學的地質學家詹姆士·赫德說,此冰川可能有2億年歷史,可能埋藏有火星古老生物的基因片段。冰川中的空氣泡泡還能揭示火星遠古大氣的組成。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雷達收集到的數據證實此掩埋的冰川確實存在,從山崖或山腳處一直綿延數十公里。這些冰川酷似地球南極上的冰川,都被岩石堆覆蓋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