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斗

冰斗

冰斗是一種三面環以峭壁、呈半圓形劇場形狀或圓椅狀的窪地。雪線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積雪斑邊緣的岩石因凍融作用頻繁而崩坍為岩屑,並在重力作用與融雪徑流共同作用下搬運到低處,使積雪斑後緣、雪斑下的地面則逐漸蝕低成為窪地即雪蝕窪地。積雪演化為冰川冰後,冰川對底床的刨蝕作用使窪地加深,並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檻,同時後緣陡壁受冰川刨蝕作用而後退變高,從而形成冰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斗
  • 外文名:  cirque
  • 定義:冰蝕作用造成三面環山半圓形窪地
  • 形狀:呈半圓形窪地
  • 發生地:一般發生在雪線附近
  • 形成原因:寒凍風化、冰緣作用和冰川挖掘
  • 分類: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
釋義,特點,形成,分布,

釋義

冰斗(cirque,corrie,kar )由冰蝕作用造成的三面環山,後壁陡峻的半圓形窪地。其出口向山坡前方,口上常有凸起的岩坎,整個地形似匙狀。冰斗一般發生在雪線附近。是調查冰川遺蹟的重要標誌之一。冰斗雖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局限在過去或現在發生過冰川的地方。利用冰斗底部的高程可以概略估計出當時粒雪線的高程。冰斗的高程和方向性受氣候條件所控制。冰斗常由雪蝕坑發育而來。融凍作用和溯源侵蝕是冰斗擴大和加深的主要力量。

特點

山地冰川源頭的漏斗狀聚冰盆地。是寒凍風化、冰緣作用和冰川挖掘共同營造的結果。其底部較深,四周岩壁陡立,一側冰川出口處有高起的冰檻。與淺盆狀的雪蝕凹地明顯不同。冰斗的形成與雪蝕作用有關,其前身往往是雪蝕凹地。 因雪線附近常年積雪,雪的補給豐富、冰斗均分布於雪線附近,故冰斗的分布高度,在同一地區都是大致相同的,並且均勻地向某一方向變化(升高或降低)。不同時期形成的冰斗高度,隨雪線高度不同而異。在同一山地,通常有冰鬥成層排列的現象。這是鑑別古雪線的位置及其變化的主要證據之一。雪蝕凹地同積雪有關,而雪線的存在與山地地形條件和坡向有關,故它們的分布是不規則的。珠穆朗瑪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就是一座高出冰斗底部達300米的角峰

形成

典型的冰斗三面環以高200一300米的陡崖,開口處為一高起的岩檻,稱“冰檻”,底部低洼,冰斗主要在雪線附近的河源集水盆或山坡低洼處發展而成,因窪地常年積雪,雪地邊緣頻繁融凍風化,形成陡崖,盛窪地擴大,稱“雪蝕窪地”,積雪逐漸加厚,發展成冰川,冰川對底床產生刨蝕,加深底部,在出口處有時形成坡向相反的冰檻;冰斗後壁因凍融作用和冰川,掘蝕作用而後退變高,這時即成冰斗。一般在堅硬岩石構成的山地,如花崗岩、硬砂岩和石灰岩等分布的山地區有較完整的冰斗地形;在頁岩和其他軟弱岩層的山地區冰斗欠典型,冰川消失後,冰斗積瀦流水而成小湖,稱“冰斗湖”。

分布

位於雪線附近由雪蝕凹地演化成的斗狀基岩冰川侵蝕地貌。山嶽冰川常見的冰蝕地貌類型。主要由冰川在凹地中對底部和斗壁進行旋轉磨蝕、刻蝕和拔蝕而產生。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檻組成。底部為岩盆,平面呈半圓形,三面為峭壁相圍,出口處有突起的岩檻,常可見羊背石。岩盆為封閉凹地,冰川消退後積水成湖,稱冰斗湖。典型的冰斗大多發育在冰川作用時間長的海洋氣候條件下;大陸性冰川區的冰斗往往缺乏岩盆。
按分布位置不同可以分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兩類。谷源冰斗分布位置高,一般大於谷坡冰斗,往往還有次一級冰斗分布其周圍。冰斗不斷擴大,斗壁後退,相鄰冰斗間的嶺脊變成刃狀山脊,稱為刃脊。由數個冰斗包圍形成尖狀金字塔形山峰稱為角峰,其發育程度是冰川地形發育成熟與否的標誌之一。
是山嶽冰川最典型的冰蝕地貌,冰斗位於冰川的上部,呈半圓形的劇場形狀或圈椅狀,三面環以陡峭的岩壁,開口處為一高起的岩檻,冰斗底部是一個窪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