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洞

冰洞

夏季,冰川經常處於消融狀態中。冰川的消融分為冰下消融冰內消融冰面消融三種。地殼經常不斷向冰川底部輸送熱量,從而引起冰下消融。不過冰下消融對於巨大的冰川體來說,是微不足道的。

當冰面融水沿著冰川裂縫流入冰川內部,就會產生冰內消融。冰內消融的結果,孕育出許多獨特的冰川岩溶現象,如冰漏斗、冰井、冰隧道和冰洞等(桂林的石林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由冰內消融引起的冰川地貌很像喀斯特地貌,冰川學家稱這種冰川形態為喀斯特冰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洞
  • 釋義:冰川經常處於消融狀態中
  • 類型:往往形成樹枝狀的小河網
  • 特色:十分壯觀的冰水瀑布
形成過程,冰洞分類,反季節冰洞,神奇冰洞,萬年冰洞,瓦特納冰洞,形成原因,

形成過程

冰川上的融水,在流動過程中,往往形成樹枝狀的小河網,時而曲折蜿流,時而潛入冰內。在一些融水多面積大的冰川上,冰內河流特別發育。當冰內河流從冰舌末端流出時,往往沖蝕成幽深的冰洞。洞口好像一個或低或高的古城拱門。從冰洞裡流出來的水,因為帶有懸浮的泥距沙,像乳汁一樣濁白,冰川學上叫冰川乳。當冰川斷流的時候,走進冰洞,猶如進入一個水晶宮殿。有些冰川,通過冰洞裡的隧道,一直可以走到冰川底部去。冰洞有單式的,有樹枝狀的,洞內有洞。洞中冰柱林立,冰鍾乳懸連,洞璧的花紋十分美麗。有的冰洞出口高懸在冰崖上,形成十分壯觀的冰水瀑布
從冰洞所處位置分析該地區在地質時期曾經是岩溶發育區,並且經歷了溫暖潮濕的氣候作用,逐漸形成石灰岩溶洞;而且該地區曾經是山嶽冰川發育區,在第四紀冰期間冰期時,大量的積雪、冰川融水甚至破碎冰塊堆積於洞中,經過複雜的物理變化,融化和重新凝結,再加上大氣降水的不斷滲入,在溶洞內形成各種形態冰物質的廣泛分布現象——冰洞形成;以後的年代,由於當地比較特殊的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環境因素,冰洞得以有效保存。寧武冰洞的形成是由岩溶作用冰川作用以及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奧地利埃斯瑞森韋爾特冰洞是人們知道的世界上最大的冰洞。

冰洞分類

反季節冰洞

臨汾鄉寧縣新開發的雲丘山風景區,發現我國第一大奇觀——反季節冰洞。位於鄉寧稷山新絳三縣交界處的雲邱山奇峰兀立,山巒疊翠,最高海拔一千六百多米。距洞口三步開外還是炎炎夏日,三步之內卻已是寒氣襲人,洞口掛滿冰凌,呈現了夏日裡滴水成凍的奇景。這個地方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天然冰櫃’。據史料記載,隋朝末年唐王李世民在這地方屯過兵,不少地方還有當初屯兵的遺址。在他屯兵期間,他的部下、士兵在盛夏的時候就在這地方吃過冰塊、冰棍。”經國家地質科學院有關專家考察初步分析,洞中的冷空氣是在水流過程中形成的。據推論,洞中應該有較深的地下河流,有較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神奇冰洞

一年四季,洞中永遠保持在零度左右,洞裡洞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閆鵬,畢業後就來到寧武縣旅遊局工作,在他無意中聽了這個傳說後,從小喜歡探險的他決定趁工作之餘,尋找這個傳說中的神奇洞穴。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閆鵬爬遍了附近的許多山頭,依舊沒有任何的頭緒。然而,正當他心灰意冷準備放棄的時候,一個意外出現了:一天,他和同伴來到了當地的管涔山中,當他們爬上一個山頭後,他們驚奇的發現:在山的陰面有一個洞口模樣的地方,而接下來的事情讓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一年多的渴望,讓閆鵬忘記了恐懼和危險,他決心對這個洞一探究竟。閆鵬說,他們順著洞口下去,冰洞下邊黑咕隆咚,腳底滑得根本沒有登的地方,反正是靠上邊繩子拽著,多少有點能附著在冰壁上。後來到了一個稍微開闊的地方,站穩腳後,拿著火把向四周一看,眼前豁然開朗。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仿佛置身於一座晶瑩的宮殿,四處都是凍的世界:冰柱、冰錐、冰瀑、冰筍、冰花,沒有一個人想到,小小的洞口背後,竟然是這樣一個美妙的世界。
閆鵬完全被吸引住了,直到他的腳感覺被凍僵了,他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進洞兩個多小時了,溫度計清楚地顯示,洞中的溫度為零度左右,這與初夏時節的洞外,整整相差了20多度。在接下去的日子裡,閆鵬分別在不同的季節下過冰洞,他發現洞中似乎永遠保持在零度左右,洞裡洞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閆鵬說,七八月份,洞外都是鮮花爛漫、綠樹成陰,而洞內卻是堅冰不化;冬天,洞外邊比較冷,幾乎達到零下30多攝氏度,穿著大衣,到了洞內,由於沒有風,反倒比洞外暖和了許多,有一種冬暖夏涼的感覺。
寧武縣有個暑天冰洞的訊息一經傳開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許多人紛紛猜測這種神奇現象的真正成因。

萬年冰洞

萬年冰洞在山西寧武縣城西50公里處的春景畦鄉境內,處旅遊專線旁,海拔2300米。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專家們稱,該冰洞位列全國一萬多個洞穴中僅有的九個冰洞之首。洞內制冷機制最強、冰儲量最多,現開發近百米。已開發部分分三層,有冰簾、冰鍾、冰花、冰人、冰菩薩等,不一而足。洞內壁上皆冰,堪稱一個凍的世界。
距冰洞不遠處,還有一處“火山”,做了鄰居的“火山”與冰洞形成了一大自然奇觀。有的資料介紹,“火山”距冰洞僅有二百米之遙,本人向當地工作人員了解後,兩者尚有一定距離,需要翻越一個小山丘,而且沒有公路可通。該“火山”並非科學意義上的“火山”,而是埋藏於地下的煤層因多種原因造成的歷時千年的自燃現象,在山西境內並不算罕見。在東寨鎮前往天池的三岔路口的對面山上,即可看到這種自燃現象,遙見輕煙繚繚。
山西省寧武縣,千百年來流傳著一個傳說:在當地一座深山中,有一個掛滿冰錐的冰洞。讓人費解的是:在四季分明的山西省寧武縣,為什麼會存在這么一個千萬年不化且冬暖夏涼的神奇洞穴?如果冰洞真的存在,洞裡又會是一番什麼樣的天地?山西寧武冰洞中的情形讓所有的人大開眼界,沒想到世界上真有這樣一個晶瑩剔透的凍的世界。其實,只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結凍的洞穴才能夠被稱之為是冰洞,那么,在世界上也只有像西伯利亞和南北極等地,少數緯度高而且是異常寒冷的地方才發現過冰洞,而且是數量少規模小。所以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個冰洞所處的位置既不是異常寒冷的南北極,也不是終年積雪的雪山,而是在四季都很分明的山西省寧武縣,就形成了這樣一個常年不化的冰洞。那這個冰洞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瓦特納冰洞

冰島47歲的登山嚮導埃納爾·魯納爾·西古德松(Einar Runar Sigurdsson)攜同伴划艇400英尺(約139米),深入瓦特納冰川洞穴,找尋一個未被發現的新入口,同時成為2015年進入該冰洞的第一人。
瓦特納冰川是歐洲面積最大的冰冠之一,但由於全球變暖和降雪減少正逐漸融化。埃納爾劃著名皮艇逆流進入冰洞,想要一睹美輪美奐的冰雪世界,同時也希望探尋出一個從未被發現的新入口。
埃納爾說道:“瓦特納冰洞每年的景象都不一樣,我從沒有見過一模一樣的景致。我驚嘆於冰洞內寶石般璀璨的藍色冰層,在這裡可以拍攝到最美的冰洞照片。”

形成原因

冰洞
猜測一:冰洞的形成是特殊地質結構所致?
為此,中科院地質研究所的陳詩才也專門從北京趕到寧武進行考察。然而當第一次進入冰洞後,即使見多識廣的他也連連稱奇。
陳詩才告訴記者,他看完後,感覺非常驚奇,洞內凍的類型起碼有上十種,比如冰柱、冰石筍、凍的鐘乳石、凍的渦管、冰花、冰葡萄、還有凍的結晶片等。他發現,儘管凍的厚度不一,但是所有的冰都是附著在石灰岩上的,整個冰洞高達100多米。
陳詩才說,這個冰洞的規模,絕對不會是人造的,雖然冰洞的傳說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是從現場可以推測,這個冰洞形成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幾百年,距現在差不多有100多萬年了。這個天然的洞穴是100多萬年前由水沖刷形成的,可為什麼這個並不符合結冰條件的洞裡現今卻結滿了冰?這么大數量的冰又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呢?
這時候,閆鵬忽然想到了什麼。他說:“以我自己的理解,這個地方有火山,也有水,可能是本身的地質結構發生了改變,才形成了結凍的環境。”但陳詩才卻認為這種說法並不科學。他認為,火山的發生緣于山西一帶,有煤的自燃現象。因為煤挖出來後,一些煤矸石里,含有磷、硫這類東西,一見陽光,就氧化自燃了。
猜測二:冰洞的形成得益於洞的形狀?
陳詩才經過走訪後認為,儘管寧武縣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並不適合冰洞的形成,但還是有不少的外部因素能夠減少凍的融化。由於管涔山的海拔達到了2000多米,而洞口所處的位置在山的陰面,這對凍的常年不化都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而整個洞的形狀,也對洞內溫度的保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他認為,洞是一個正口袋形,這樣在夏天,洞外溫度熱,洞底的溫度涼,它不交換。如果洞形倒過來,在夏天,洞外溫度熱、比重低,洞內溫度涼、比重高,熱量需要交換,這樣就損害了凍的保存量。
猜測三:冰洞的形成緣於冰川學說?
正是因為洞的形狀並不利於洞裡洞外空氣的交換,因此儘可能減少了凍的損害。但是,即使有了這些外在的保護因素,可是這么大數量的冰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顯然,這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這時候有人提出了冰川學說。
科學研究表明,地球自誕生以來,氣候一直在變化當中。早在幾億年前,地球就出現過大規模的冰川運動,而且只有冰川運動才會擁有如此猛烈的能量,才能形成許多地質奇觀,所以有人認為,正是因為冰川運動,使大量的冰湧進了一個沖刷成形的洞中,也就形成了今天非常神奇的冰洞。
按照這種推測,寧武縣暑天冰洞的成因就可以解釋了。但是,儘管常人看來洞中的冰都是一樣的,可經過專門的取測後人們發現,凍的年齡卻是各不相同。
陳詩才說,冰也分層,也有個核心層,核心部分的冰,從結凍的情況和它所含的一些沉積物來看,這部分冰比較老。外面的、靠近洞口或者靠近主流水道的這些冰比較新。而根據閆鵬這兩年的觀察,山上雨水多的時候,雨水常常會流進洞中並且融蝕掉不少冰,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在原來冰融化的地方,又都自動地恢復了原貌,也就是說,這個神奇的冰洞具有非常奇特的再生功能,一旦冰量減少,它還會進行自我修復。因此,陳詩才認為冰川學說似乎也存在漏洞。因為冰川學說的解釋是冰融了就融了,永遠空了,化一點就沒一點,它不會自己再生。
猜測四:冰洞的形成是地熱負異常說作怪?
其實不僅是山西省寧武縣的這個冰洞成因存在著很大的爭議,就是在整個地質界都存在著很大的分歧。如果是冰川運動時,大量的冰湧進冰洞,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冰早就應該化了。最關鍵的是,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有一年四季都結凍的氣候條件。
有一些人就提出了一個比較被認可的說法:叫做地熱負異常說。地熱正異常說指的是越向地心走,溫度越高,地心的溫度大概是6000多度,和太陽表面的溫度差不多,也就是越往下走溫度越高,這是合乎常理的。而地熱負異常說恰恰相反:它說越往下走,溫度越低,低得能夠製冷,能夠製造出大容量的冰來。
對此,陳詩才認為,這就好比空調或冰櫃,它都有一個製冷的機制,它是通過機電來製冷。而冰洞的制冷機制,從目前來推測,還是岩石下的某種機制,形成了製冷的機制,從而達到製冰的效果。那么可以猜測,正是因為山本身的最深處很可能存在我們目前仍未探明的制冷機制,它不僅能保持洞中的溫度,並且仍在日復一日地結冰,再加上相對較高的地理位置,以及洞口位置的巧合,因此,形成了這么一個神奇的冰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