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對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岩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稱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那裡有發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詞即為岩溶地貌的代稱。中國是世界上對喀斯特地貌現象記述和研究最早的國家,早在晉代即有記載,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遊記》中的記述最為詳盡。
地理分布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區。可溶性岩石有3類:①碳酸鹽類岩石(石灰岩、白雲岩、泥灰岩等)。②硫酸鹽類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鹵鹽類岩石(鉀、鈉、鎂鹽岩石等)。總面積達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總面積的10%。從熱帶到寒帶、由大陸到海島都有喀斯特地貌發育。較著名的區域有中國廣西、雲南和貴州等省(區),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區,義大利和奧地利交界的阿爾卑斯山區,法國中央高原,俄羅斯烏拉爾山,澳大利亞南部,美國肯塔基和印第安納州,古巴及牙買加等地。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廣、面積大。主要分布在碳酸鹽岩出露地區,面積約91~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和雲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區也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喀斯特地貌
- 外文名:karst
- 主要分布地區:中國,南斯拉夫,歐洲南部等
- 著名景點:雲南石林,桂林山水等
地貌類型,形成原因,中國,地帶特徵,熱帶,亞熱帶,乾旱地區,寒凍高原,開發利用,旅遊景點,相關新聞,地貌區,越南下龍灣,貝里斯大藍洞,廣西桂林,宜興善卷洞,
地貌類型
簡介
喀斯特可劃分許多不同的類型。按出露條件分為:裸露型喀斯特、覆蓋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氣候帶分為:熱帶喀斯特、亞熱帶喀斯特、溫帶喀斯特、寒帶喀斯特、乾旱區喀斯特。按岩性分為:石灰岩喀斯特、白雲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鹽喀斯特。此外,還有按海拔高度、發育程度、水文特徵、形成時期等不同的劃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產生形態上類似喀斯特的現象,統稱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黃土和粘土喀斯特、熱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區的熔岩喀斯特等。它們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構成,在本質上不同於喀斯特。
地表喀斯特形態
溶溝和石芽地表水沿岩石表面流動,由溶蝕、侵蝕形成的許多凹槽稱為溶溝。溶溝之間的突出部分叫石芽。石林:這是一種高大的石芽,高達20-30米,密布如林,故稱石林。它是由於石灰岩純度高、厚度大,層面水平,在熱帶多雨條件下形成的。
地下喀斯特形態
形成原因
中國現代喀斯特是在燕山運動以後準平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老第三紀時,華南為熱帶氣候,峰林開始發育;華北則為亞熱帶氣候,至今在晉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嶺地區還遺留有緩丘一窪地地貌。但當時長江南北卻為荒漠地帶,是喀斯特發育很弱的地區。新第三紀時,中國季風氣候形成,奠定了現今喀斯特地帶性的基礎,華南保持了濕熱氣候,華中變得濕潤,喀斯特發育轉向強烈。尤其是第四紀以來,地殼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隨之迅速發育,類型複雜多樣。隨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氣候帶頻繁變動,但在交替變動中氣候帶有逐步南移的特點,華南熱帶峰林的北界達南嶺、苗嶺一線,在湖南道縣為北緯25°40′。在貴州為北緯26°左右。
這一界線較現今熱帶界線偏北約3~4個緯度,可見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現代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中國東部氣溫和雨量雖是向北漸變,但喀斯特地帶性的差異卻非常明顯。這是因為受冰期與間冰期氣候的影響,間冰期時中國的氣溫和雨量都較高,有利於喀斯特發育。而冰期時寒冷少雨,強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發育。但越往熱帶其影響越小。在熱帶峰林區域,保持了峰林得以斷續發育的條件,而從華中向東北則影響越來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強度向北迅速降低,使類型發生明顯的變化。廣大的西北地區,從第三紀以來均處於乾燥氣候條件下,是喀斯特幾乎不發育的地區。
中國
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廣泛,類型之多,為世界所罕見,主要集中在雲貴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在中國,作為喀斯特地貌發育的物質基礎──碳酸鹽類岩石(如石灰石、白雲岩、石膏和岩鹽等)分布很廣。據不完全統計,總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鹽類岩石面積約130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7;埋藏的碳酸鹽岩石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碳酸鹽岩石在全國各省區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東部地區分布最廣。湘西、鄂西、川東、魯、晉等地,碳酸鹽岩石分布的面積也較廣。
2014年6月23日,以桂林喀斯特(廣西)、施秉喀斯特(貴州)、金佛山喀斯特(重慶)和環江喀斯特(廣西)組成的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地帶特徵
熱帶
分布於桂、粵西、滇東和黔南等地。地下洞穴眾多,以溶蝕性拱形洞穴為主。地下河的支流較多,流域面積大,故稱地下水系,平均流域面積為160平方公里,最大的地蘇地下河流域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地表發育了眾多窪地,峰叢區域平均每平方公里達2.5個,窪地間距為100~300米,正地形被分割破碎,呈現峰林一窪地地貌。峰林的坡度很陡,一般大於45度。峰林又可分為孤峰、疏峰和峰叢等類型,奇峰異洞是熱帶喀斯特的典型特徵。
亞熱帶
分布於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地下河較熱帶多而短小,平均流域面積小於60平方公里。窪地較少,每平方公里僅為1個左右,且從南向北減少,相反,乾谷的比例卻迅速增加。正地形不很典型,主要為饅頭狀丘陵,其坡度一般為25度左右,洞穴數量較熱帶大為減少,以溶蝕裂隙性洞穴居多,溶蝕型拱狀洞穴在亞熱帶喀斯特的南部較多。
溫帶喀斯特以喀斯特化山地乾谷為代表
地下洞穴雖有發育,一般都為裂隙性洞穴,其規模較小。喀斯特泉較為突出,一般都有較大的匯水面積和較大的流量,例如趵突泉和娘子關泉等。這一帶中窪地極少,乾谷眾多。正地形與普通山地類同,惟山頂有殘存的古亞熱帶發育的緩丘—窪地和緩丘—乾谷等地貌。強烈下切的河流形成峽谷,局部地區,如拒馬河兩岸有類峰林地貌。
乾旱地區
僅在少數灰岩裂隙中有輕微的溶蝕痕跡,有些裂隙被方解石充填,地下溶洞極少,已不能構成滲漏和地基不穩的因素。
寒凍高原
青藏高原喀斯特處於冰緣作用下,凍融風化強烈,喀斯特地貌頗具特色,常見的有凍融石丘、石牆等,其下部覆蓋冰緣作用形成的岩屑坡。山坡上發育有很淺的岩洞,還可見到一些穿洞。偶見窪地。
開發利用
喀斯特地區地表異常缺水和多洪災,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但地下水蘊藏豐富,徑流係數在熱帶喀斯特區域為50~80%。亞熱帶喀斯特區域為30~40%,溫帶為10~20%。在華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區,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北京玉泉山的泉水、河南輝縣的百泉、山西太原的晉祠泉、濟南的趵突泉等。合理開發利用喀斯特泉,對工農業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堵地下河,鑽井提水等方法可解決工農業用水。地下河縱剖面呈階梯狀,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可以築壩發電。如雲南丘北六郎洞水電站,是中國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電站。湘、黔也利用這種優越條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電站。喀斯特地區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庫滲漏,對壩體、交通線和廠礦建築等構成不穩定的因素。研究和探測地下洞穴的分布,及時採取措施,是喀斯特地區建設成功的關鍵。喀斯特地區有豐富的礦床,例如石灰岩、白雲岩、大理石、石膏和岩鹽等。在喀斯特剝蝕面上和窪地中沉積有鋁土礦,古溶洞和裂罅中沉積有鉛、鋅、硫化物、汞等砂礦體,地下溶洞也是富集石油和天然氣的良好場所,華北地區的一些油田就是位於喀斯特區域。有些溶洞可作地下廠址和地下倉庫。
旅遊景點
中國喀斯特發育的多輪迴和地帶性特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千姿百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和巧奪天工的洞穴奇景,是中國重要的旅遊資源。桂林山水(見桂林市)、雲南石林、四川九寨溝(見九寨溝自然風景區)、貴州黃果樹(見黃果樹瀑布)、濟南趵突泉和北京附近的拒馬河等都已成為聞名於世的遊覽勝地。
相關新聞
中國南方喀斯特
喀斯特即岩溶地貌, 是發育在以石灰岩和白雲岩為主的碳酸鹽岩上的地貌。中國喀斯特有面積大、地貌多樣、典型、生物生態豐富等特點。
“中國南方喀斯特”面積占整箇中國喀斯特面積的55%,是我國政府2006年申報世
“中國南方喀斯特”在地質地貌、生物生態、美學、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世界價值(突出普遍價值)長期以來得到了國內外的廣泛重視和認同。“中國南方喀斯特”申報自然遺產得到了中國政府和世界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的支持。
按照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規定,“系列申報”的遺產可以分期申報,“中國南方喀斯特”多個候選地中,經過充分論證,最終確定第一期申報的三個片區為:貴州荔波喀斯特,雲南石林喀斯特,重慶武隆喀斯特。第一,它們整體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第二,它們各自為“中國南方喀斯特”類型
的最好代表;第三,“中國南方喀斯特”在一統連片的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喀斯特多樣性,表現為高原地區的石林(以雲南石林為代表);高原和低地過渡地帶的峰叢喀斯特(以貴州荔波為代表);長江北部的深切峽谷喀斯特(以重慶武隆為代表)。它們的組合代表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一批申報地的特點。
“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中國第一個跨省聯合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的項目,經歷了長期的地質年代,是地球重要而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徵和喀斯特地貌形態,既保留了地質歷史時期古喀斯特遺蹟,又代表了重要的和正在進行的喀斯特過程。受青藏高原隆起等影響,演化至今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已完整形成了一個熱帶、亞熱帶喀斯特上升發育區的結構系統和演化序列,對研究現代區域水文網及長江三峽的形成等都提供了寶貴的地貌證據,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如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將推動相關地域的生態保護和旅遊升級。
世界遺產申報
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申報的項目。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風帆造型與附近的港灣大橋相映成趣,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歌劇院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最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約2500人,廳內的大風琴據稱是全球最大的機械木鏈桿風琴,由1萬多根風管組成。
印度為紅堡——享譽世界的古老伊斯蘭文化建築名勝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紅堡坐落在德里舊城東北部、亞穆納河西岸,據傳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國王沙傑汗為紀念愛妻泰姬·瑪哈爾所建,1638年動工,歷時近10年建成,為印度最大王宮。紅堡是一座用赭紅砂石建成的壯麗宮殿群,呈不規則八角形,南北長915米,東西寬548米,高34米。城堡上豎立著用白色大理石雕塑的小塔,鑲嵌黃金、鑽石和寶石。建築內原有一座世界聞名的“孔雀王座”,用11萬克黃金製成,鑲有鑽石、翡翠等寶石,台階以白銀鑄造。如今王座已不復存在,王座上方牆上留有當年沙傑汗國王下令雕刻的波斯文詩句:“倘若人間有天堂,那就在這裡。”韓國提名的世界自然遺產是濟州火山島。濟州火山島面積1845平方公里,島上屹立著韓國最高峰——海拔1950米的漢拿山。這座於1007年火山噴發留下的火山錐使濟州島顯得格外雄奇壯觀。漢拿山一個典型的火山口周長約2000米,周圍聚集了400多種溫帶植物,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日前,貴州省施秉縣舉辦施秉喀斯特申報世界自然遺產動員大會。據悉,世界遺產中心將正式授予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遺產“提名地”資格。
施秉喀斯特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境內,有著堪稱“世界最美的白雲岩喀斯特”地貌。據了解,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將於2013年9月赴施秉實地考察評估,並於 2014年4 月至6月提交世界遺產大會審議、表決。
施秉喀斯特被譽為世界最美白雲岩喀斯特
2014年6月23日(台北時間)施秉喀斯特申遺成功以來,受到輿論廣泛關注。威廉士、史密斯、桑塞爾等世界自然遺產聯盟專家譽之為世界最美白雲岩喀斯特。
申遺成功當日,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等百餘家國內外新聞媒體均及時進行了報導,引發全世界對施秉喀斯特的強烈關注,這份曾經藏於深閨的自然遺產一夜成名。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WHC)認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二期集中了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區域,是具有非同尋常的美學價值、反映地球演化歷史的傑出範例。其中,施秉喀斯特則具有全球唯一性和不可比擬的自然美,從多個方面填補了中國南方喀斯特發育演化中的白雲岩類型的空白,具有極高的全球意義。
施秉喀斯特在相對不可溶的白雲岩基岩上發育了卓越的峰叢峽谷景觀,展現了熱帶亞熱帶地區白雲岩峰叢峽谷喀斯特的發育演化過程,展示了白雲岩喀斯特獨特的地貌類型和完整的生態系統,是研究白雲岩喀斯特的模式地,使中國南方喀斯特成為完整的世界熱帶—亞熱帶喀斯特發育類型的傑出代表。
地貌區
越南下龍灣
這個海灣中密集地分布著1,969座石灰岩島嶼,矗立在海中,蔚為壯觀。每個島嶼都覆蓋著濃密的叢林植被。其中一些島嶼擁有巨大的洞穴。木樁洞是下龍灣區域最大的洞穴。19世紀末,法國遊客來此遊覽,命名該洞 Grotte des Merveilles。它的3個大型空間包括了無數的鐘乳石和石筍(以及19世紀法國graffiti)。這裡有2個較大的島嶼,Tuan Chau 和 Cat Ba,上面有永久居民。那裡擁有旅遊設施,包括旅館和海灘。在這些小島上擁有無數的令人驚奇的海灘。
其中一些島嶼上有流動的漁村,漁民,他們在這淺水區辛勤的工作,捕捉200種魚類和450種軟體動物。許多島嶼的得名是由於對它們特別形狀的解釋,例如大象、好鬥的公雞、屋頂。這些島嶼中有989個已經命名。這些島嶼上還生活著矮腳雞、羚羊、猴子和鬣蜥等鳥類和動物。
1994年12月17日,在泰國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第18次會議上,下龍灣被列為世界遺產。成為越南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
當地傳說稱很久以前,越南抵抗中國入侵,神派遣一個龍的家族來幫助守衛該地。龍的家族突然襲擊今天的下龍灣(下龍灣因而得名),開始吐出寶石和翡翠。這些珠寶變成了這些散布在海灣中的小島,互相連線組成一道抵抗侵略者的屏障。人們保衛了這片土地的自由,後來組成了越南國家。
在歷史上,在下龍灣多次發生越南反抗強鄰的海戰。先後在3場戰爭中,越南軍隊利用這些小島之間迷宮般的水道,阻止敵人登入。1288年,陳興道將軍阻止蒙古艦隊。
越南戰爭期間,許多島嶼之間的航道被美國海軍大量布雷,有些地方至今還威脅航行。
貝里斯大藍洞
貝里斯大藍洞外觀呈圓形,直徑約1000呎(304米),深約400呎(122米)。大藍洞為一石灰岩洞,形成於海平面較低的冰河時期,後來因為海水上升,洞頂隨之塌陷,遂變成水下洞穴。 現今的大藍洞是一個名聞遐邇的潛水勝地,世界著名的水肺潛水專家雅各-伊夫·庫斯托(Jacques-Yves Cousteau)將大藍洞評為世界十大潛水寶地之一,並於1971年進行探勘測繪。
廣西桂林
桂林市地處南嶺山系的西南部,平均海拔150米,屬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經億萬年的風化浸蝕,形成了千峰環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的獨特景觀,被世人美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有:象鼻山、伏波山、南溪山、堯山、獨秀峰、七星岩、蘆笛岩、甑皮岩、冠岩、明代王城、榕湖、杉湖等。而我們所說的灕江山水最精彩的一段則在陽朔境內,桂林其他縣區也有數不勝數的美景等著我們前去瀏覽,龍脊梯田、興安靈渠、貓兒山、資江漂流、五排河漂流、八角寨、寶鼎瀑布等都會為你帶來更多的驚喜。
宜興善卷洞
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位於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 全洞分上中下後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遊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 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獅象大場是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廳,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
傳說是在虞舜時,舜要將天下禪讓給賢達的善卷先生,善卷隱避在這洞內而得名。進口處為中洞,大廳為“獅象大場”。上洞名雲洞,如螺殼,終日雲霧迷漫,故名“雲霧大場”。洞中氣溫常年保持在23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環壁石鐘乳,滴出涓涓細流,匯集成池潭,有“媧皇池”和 “盤古池”等。上洞狹長,有飛瀑流水,故名“瀑布洞”。沿石級經 “波濤門”、“風雷門”、“金鼓門”,可領略到先聞細濤潺潺聲,漸 若風雷隱作聲,繼則金鼓齊鳴聲,終如萬馬奔騰。水洞,又名龍洞,也是後洞。它是一條山腹暗河,長120米,最寬處6米,最深入4.5米,水 面距頂2米左右。人們從“壑心”乘船,行經“水關”、“地鰲門”、“三灣”,船在水洞行,處處掛彩燈,宛若龍宮游。水洞盡處,頓覺“豁然開朗”,棄舟登岸,沿綠蔭小溪行,如入桃花源中。善卷洞西南,有碧鮮庵,為東晉上虞女子祝英台讀書處。庵旁有祝英台琴劍之家,並有英台閣。現已建成一座仿古園林,築亭榭,鑿池塘,1992年開放。
位於宜興市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岩山上,相傳在4000多年前,有位善卷先生避虞舜禪讓,在此隱居,因而得名。它是宜興三大奇洞之一。善卷洞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遊覽路線約為800米。上下三層,層層相連;上、中、下和水洞,洞洞相通。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善卷洞的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獅象大場是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廳石廳內可容上千名遊客,高大寬敞,上面掛滿各種形象生動的石鐘乳。石廳兩旁,屹立著一對形似青獅、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態逼真。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點一滴的石乳聚積而成,每30至50年長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萬多年。
上洞的規模比中洞還要大,洞長70米、寬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殼,終年雲霧瀰漫,冬暖夏涼,氣溫終年保持23攝氏度,因而又稱暖洞。環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萬古寒梅、綿羊、駿馬、熊貓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縫間細流瀑瀑,在地下形成水潭,頂部的石乳倒映在潭中,奇異天成。循石級盤旋而下,要穿過“風雷”、“波濤”、“金鼓”、“萬馬”4重石門。這時,你能感受到風雷隱作,波濤遠聞,金鼓齊鳴,萬馬奔騰的意境。這裡石乳滴成的奇幻景物更多,有翠綠的葡萄,橙黃的佛手,白嫩的鮮藕,振翅的白鶴,還有通天石松,梅花屏風等等,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善卷之奇,主要是下洞和水洞。下洞長約180米,寬18米,高22米。
洞外有一個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過後,飛瀑流水直瀉懸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與後洞相連的水洞,是一條極古老的地下溪河。長約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寬達6米,可常年通舟。遊人至此,可乘遊船。輕舟一葉,蕩漾其間,在此黑暗的洞穴中前行,有時需俯首側身才能通過,偶爾崖頂幾顆冰涼的“仙水”滴落在遊人的頸項。引起一聲驚叫,一陣歡笑。“船在水中行,槳在洞上劃”,兩旁彩燈閃爍,光怪陸離,好像遨遊在神話中的水晶宮。約20分鐘後,見崖壁上“豁然開朗”四個蒼勁大字,為梁代書法家陶宏景題刻。在此舍舟登岸,此時只見四壁石刻皆是古今遊客讚美洞府的詩詞歌賦。出了善卷洞,下山到了祝陵村。相傳晉代女子祝英台曾女扮男裝到此讀書。這裡原有唐刻石碑6字,現存“碧鮮庵”三字,筆跡古樸。近旁還有“晉祝英台琴劍之冢”、“吳自立大石”和三國時代的“國山碑”等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