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量

降水量

降水量(precipitation )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以mm為單位,氣象觀測中取一位小數。

1毫米的降水量是指在一畝地(666.7平方米)上面的降水量到達水深1毫米。

降水量是衡量一個地區降水多少的數據。具體是指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態和固態(經融化後)降水,沒有經過蒸發、滲透和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積聚的深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降水量
  • 外文名:precipitation
  • 單位:mm
  • 類別:氣象術語
詞語含義,相關詞語,主要分類,降水量因素,測量工具,漏斗式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計,翻斗式雨量計,

詞語含義

氣象學中常有年、月、日、12小時、6小時甚至1小時的降水量。一年中降下來的雨雪統統融化為水,稱為年降水量。把一個地方多年的年降水量平均起來,就稱為這個地方的平均年雨量。例如,北京的平均年雨量是644.2毫米,上海的平均年雨量是1123.7毫米。按氣象觀測規範規定,氣象站在有降水的情況下,每隔六小時觀測一次。

相關詞語

降水強度:單位時間的降水量稱為降水強度,常用mm/h或mm/min為單位。也稱為雨強。
可降水量:空氣柱里含有水汽總數量也稱為可降水量。它對應於空氣中的水分全部凝結成雨、雪降落所能形成的降水量。可降水量比實際的降水量約大1到2倍。但在較強的降水系統中,特別是雷雨中,實際降水量往往顯著超過可降水量,這是因為含有大量水汽的空氣不斷向降水系統中輻合造成的。可降水量在寒區小,在熱帶大。全球的可降水量的平均值大約是25mm。中國的平均值與此接近。

主要分類

降水根據其不同的物理特徵可分為液態降水固態降水。液態降水有毛毛雨、雨、雷陣雨、凍雨、陣雨等,固態降水有雪、雹、等,另外還有液態固態混合型降水,如雨夾雪等。
按降水強度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小雪中雪、大雪、暴雪、大暴雪和特大暴雪。
小雨:1d(或24h)降雨量小於10mm者。
中雨:1d(或24h)降雨量10~25mm者。
大雨:1d(或24h)降雨量25~50mm者。
暴雨:1d(或24h)降雨量50~100mm者。
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100~250mm者。
特大暴雨:1d(或24h)降雨量在250mm以上者。
小雪:12小時內降雪量小於1.0cm(折合為融化後的雨水量,下同)或24小時內降雪量小於2.5cm的降雪過程。
中雪:12小時內降雪量1.0~3.0cm或24小時內降雪量2.5~5.0cm或積雪深度達3cm的降雪過程。
大雪:12小時內降雪量3.0~6.0cm或24小時內降雪量5.0~10.0cm或積雪深度達5cm的降雪過程。
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6.0c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0.0cm或積雪深度達8cm的降雪過程。
大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12.0c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20.0cm或積雪深度達16cm的降雪過程。
特大暴雪:12小時內降雪量大於24.0cm或24小時內降雪量大於40.0cm或積雪深度達32cm的降雪過程。

降水量因素

(1) 位置:主要是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通常大陸內部乾旱少雨。
(2) 大氣:主要包括大氣環流、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對降水的影響。①大氣環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三圈環流中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其中低壓帶控制地區降水較多,高壓相反;西風帶內西岸降水多於東岸,信風帶內東岸降水多於西岸。季風環流中,夏季風降水多於冬季風。②鋒面:冷、暖鋒、準靜止鋒過境時都易產生降水。③氣旋對應的是低壓,氣流上升多陰雨;反氣旋對應高壓,氣流下沉多晴天。
(3) 地形: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會阻止水汽的進入,如新疆氣候乾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內陸以外,還由於周圍高大山脈對水汽的阻擋。
(4) 洋流: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濕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亞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陸西岸的廣大地區,除副高控制外,還受信風和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再如,英國和挪威的海港終年不凍就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5) 植被和水文狀況: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以及湖沼、水庫周圍,空氣的濕度較大,相對降水較多。
(6) 人類活動:城市濕島效應是城市多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雨島效應是城市塵埃多,凝結核多,霧和低雲比效區多。
中國降水量的時空分布
中國年平均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境內年平均降水量在494.9毫米~173.0毫米之間。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雨季和乾季分明。境內降水量在全年的分配上大部集中在5~9月,可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其中暖季(6~8月)可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由於複雜的下墊面對其上空氣的加熱作用,使空氣層結不穩定,易導致熱對流,引起陣性降水;同時,還由於海拔高、溫度低,降水不僅以固態形式為主而且以陣性降水為主。另外,夜間較多,約占總量的50%以上。
中國降水最多的地方要數台灣的火燒寮,年平均降水量達6558毫米,最多的一年為8409毫米。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則數吐魯番盆地中的託克遜,年平均降水量僅5.9毫米,年降水天數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見。在吐魯番沿公路兩旁,常見到用十字中空的土磚砌成的房屋,這就是專門用來製作葡萄乾的“晾房”,在乾旱少雨的氣候下,葡萄掛“晾房”內就能自然風乾,中外聞名的吐魯番葡萄乾就是這樣製成的。

測量工具

測定降水量的基本儀器是雨量器。如果測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則一般將其溶化成水再進行測量。

漏斗式雨量器

用於測量一段時間內累積降水量的儀器。外殼是金屬圓筒分上下兩節,上節是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盛水漏斗,為防止雨水濺失,保持器口面積和形狀,筒口用堅硬銅質做成內直外斜的刀刃狀;下節筒內放一個儲水瓶用來收集雨水。測量時,將雨水倒入特製的雨量杯內讀取降水量毫米數。降雪季節將儲水瓶取出,換上不帶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內,待雪融化後再讀數,也可將雪秤出重量然後根據筒口面積換算成毫米數。
漏斗式雨量器漏斗式雨量器

虹吸式雨量計

可連續記錄降水量和降水時間的儀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狀和大小與雨量器相同。當雨水經過漏斗導入量筒後,量筒內的浮子將隨水位升高而上浮,帶動自記筆在自記紙上劃出水位上升的曲線。當量筒內的水位達到10毫米時,藉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筆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記錄。自記鐘給出降水量隨時間的累積過程。
虹吸式雨量計虹吸式雨量計

翻斗式雨量計

可連續記錄降水量隨時間變化和測量累積降水量的有線遙測儀器。分感應器和記錄器兩部分,其間用電纜連線。感應器用翻斗測量,它是用中間隔板間開的兩個完全對稱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繞水平軸轉動,從而使兩側容器輪流接水,當一側容器裝滿一定量雨水時(0.1或0.2毫米),由於重心外移而翻轉,將水倒出,隨著降雨持續,將使翻斗左右翻轉,接觸開關將翻斗翻轉次數變成電信號,送到記錄器,在累積計數器和自記鐘上讀出降水資料。
翻斗式雨量計翻斗式雨量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