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遠,廣東省地級市。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北部,北江中下游,北面和東北面與韶關市為鄰,東南和南面接廣州市,南與佛山市接壤,西與肇慶市相連;轄清城區、清新區、佛岡縣、陽山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並代管英德市、連州市兩個縣級市,共2區2市4縣,總面積1.9萬平方千米,2018年常住人口387.4萬人。
清遠享有地方立法權,中心城區與廣州緊密相連,離廣州白雲機場約40公里,離廣州市區約60公里,距香港、澳門200公里,乘高鐵到廣州僅20分鐘,是珠三角北緣的門戶城市。清遠先後出現西漢中散大夫何丹,唐代兩度為相劉瞻,南唐詩人孟賓於等人。清遠的摩崖石刻量多質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內容廣雜,書法多彩,其中有韓愈、周敦頤、蘇軾等名人題刻。
2018年,清遠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5.2億元,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3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542.9億元,增長6.5%;第三產業增加值791.0億元,增長1.9%。三次產業結構為14.8:34.7:50.5。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40476元。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水文,氣候,自然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礦產資源,政治,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學技術,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方特產,風景名勝,著名人物,城市榮譽,
歷史沿革
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在嶺南地區設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今廣東大部分地區屬南海郡管理。南海郡下轄四縣一區,分別為:番禺縣、龍川縣、四會縣、傅羅(即博羅)縣和揭陽戍守區,郡治設在番禺(今廣州)。其時清遠市境尚無政區設定,今清遠南部地區隸屬番禺縣管理範圍,北部隸屬長沙郡管理。
秦朝末年(前206年),南越郡尉趙佗擁兵自立,建立南越國。南越國時期,清遠南部地區仍屬番禺縣管轄。清遠市境最早的政區建置為桂陽縣(今連州等地)。其設立時間一般認為在西漢文帝(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64年)初年或更早,隸屬荊州桂陽郡。
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武帝派兵南下,結束南越國的統治。同年,在今清遠市境設立中宿、陽山、含洭、湞陽4縣。其中,中宿縣隸屬交趾部南海郡,陽山縣、含洭縣、湞陽縣(含洭縣、湞陽縣為今英德市地),隸屬荊州桂陽郡。東漢時期,今清遠市境政區設定及隸屬關係略有變動。建安八年(203年),交趾部改為交州,州治廣信。建安十五年(210年),交州州治遷番禺,廣州從此成為相當於現今省級行政區的政治中心。中宿縣由隸屬交趾部南海郡相應改為隸屬交州南海郡。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陽山縣併入含洭縣。
三國時期,吳黃武五年(226年)孫權劃出交州東部的南海、蒼梧、鬱林、高涼4郡設定廣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廣州之名。吳甘露元年(265年),陽山縣復置,與桂陽、含洭、湞陽、中宿4縣歸屬新設立的荊州始興郡。清遠全境屬吳國荊州。
西晉時期(265—316年),太康元年(280年)吳國滅亡,原屬荊州的始興郡改隸廣州,清遠全境隸屬廣州。東晉時期(317-420年),始興郡由隸屬廣州改隸荊州析出的湘州,清遠全境歸屬湘州。
南北朝時期,東晉滅亡後,南方先後建立宋、齊、梁、陳四個王朝,與北方的北魏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其時行政區劃變化紛繁,許多郡縣屬地不詳。劉宋泰豫元年(472年)湘州始興郡改稱廣興郡,清遠市境屬廣興郡。南齊建安四年(479年),廣興郡改回始興郡,清遠市境屬始興郡。梁天監六年(507年),梁武帝在中宿縣地置清遠郡,轄中宿(今清城、清新)、威正、廉平、恩洽、浮護5縣(後4縣縣治不詳),隸屬廣州。清遠之名由此而始。同年,梁武帝在含洭縣地(今浛洸鎮)設立衡州和陽山郡,衡州轄陽山郡、始興郡(今韶關市境),陽山郡轄陽山、桂陽、含洭、湞陽、廣德(今連山,置縣於506年,後改稱廣澤)等縣。這一時期,清遠市境置有1個省級政區(衡州),2個地市級政區,堪稱輝煌。梁大同元年(546年),衡州分作東、西二衡州,東衡州治所在曲江,西衡州仍在含洭縣。西衡州領陽山、梁樂、齊樂三郡。陽山郡轄含洭、陽山、桂陽、廣德4縣,梁樂郡轄梁樂縣(今陽山縣地,後改稱宣樂)、洊安縣(縣地不詳),齊樂郡轄希平縣(今連南、連山縣地,後改稱熙平縣)。湞陽縣屬東衡州始興郡。陳太建四年(572年),翁源縣劃歸清遠郡管轄,市境其他政區設定不變。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鑒於南北朝濫置郡縣之弊,開始大規模調整、撤併政區。隋開皇十年(590年),廢清遠郡及其所屬的中宿、翁源等6縣,置清遠縣、政賓縣(今清新濱江一帶),隸屬廣州南海郡;廢陽山郡改置連州,西衡州改名為洭州。從此,清遠縣開始作為一個政區存在,一直延續到1988年建市,時間長達近1400年。
隋開皇二十年(600年),廢洭州置含洭縣。仁壽元年(601年),廣澤縣改稱連山縣。大業三年(607年),清遠縣、政賓縣、含洭縣屬廣州南海郡,桂陽縣、陽山縣、連山縣、宣樂縣、洊安縣、熙平縣屬連州熙平郡。大業十三年(617年),宣樂縣併入陽山縣。從這一時期開始,清遠南部地區(包括現今的清城、清新、佛岡、英德)長期隸屬廣州管轄。
唐朝行政區劃較隋有兩大變化:一是改郡為州(天寶年間曾一度改州為郡);二是在州之上設道,形成道、州、縣三級政區建制。這一時期,清遠市境政區略有變動。唐武德四年(621年),熙平縣併入連山縣。武德六年(623年),政賓縣併入清遠縣。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清遠、浛洭(627年含洭改為浛洭)、陽山3縣屬嶺南道廣州都督府;天寶元年(742年),連州改連山郡,屬嶺南道,轄陽山、桂陽、連山3縣。乾元元年(758年),連山郡復改為連州。
五代時期,劉岩在廣州稱帝,建立南漢國。乾亨四年(920年),南漢國在湞陽設英州,領湞陽一縣。乾和十五年(956年),市境政區清遠、浛洭二縣直屬興王府(廣州)管轄,桂陽、陽山、連山三縣歸連州管轄,湞陽縣歸英州管轄。
宋代行政區劃,基本襲用唐制。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全國設15路,由唐代嶺南道演變而來的廣南路分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廣東和廣西的名稱,即由此簡化而來。這一時期清遠市境政區稍有變化。北宋開寶五年(972年),浛洭改稱浛洸。乾興元年(1022年),湞陽改稱真陽。政和元年(1111年),清遠縣屬廣南東路廣州,桂陽、陽山、連山縣屬連州,真陽、浛洸縣屬英州。南宋紹興六年(1136年),連山廢縣,十二年後復縣,改稱程山縣。慶元元年(1195年),英州升為英德府。
元代在嶺南的政區設定分為省、道、路(州、府、司)、縣四級,今廣東境內分屬江西、湖廣兩行省。今清遠全境隸屬江西行省屬下的廣東道(宋代的廣南東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於程山縣置安撫司,領程山、陽山2縣。至元十五年,程山縣復稱連山縣。至元十七年,廢安撫司,置連州路總管府,治所在連山。至元十五年,英德府改為英德路總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再降為州。至元二十七年,浛洸縣、真陽縣併入英德州。至順元年(1130年),在今清遠境內所設的政區有:清遠縣,隸廣東道廣州路;英德州(除管轄已併入的浛洸、真陽地域外,另轄翁源縣)、桂陽州(轄陽山縣)、連州(轄連山縣)直隸廣州路。
明代在全國的政區設定分為布政司(初期為行省)、府(直隸州)、縣(散州)三級。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改廣東道為廣東行省(1376年改稱廣東布政司),並將海北海南道改隸廣東,廣東成為明朝的十三行省之一。而且,將過去長期與廣西同屬一個大區的雷州半島、海南島劃給廣東統轄,廣東省區域輪廓自此基本形成。這一時期清遠境內政區設定變動不大。同年,英德州降格為英德縣,屬韶州府;撤銷桂陽州,併入連山縣。洪武十三年,又在原來桂陽州的治所設立連州(即後來的連縣)。洪武十四年,連州及其所轄的陽山縣和連山縣改屬廣州府。萬曆十年(1582年),清遠政區有:清遠縣、連州及所領陽山、連山2縣,隸廣東布政司廣州府;英德縣,隸廣東布政司韶州府。
清代在全國的政區設定分為省(初為布政司,康熙時改稱行省)、府(直隸州、直隸廳)、縣(散州、廳)三級。“廣東省”名稱正式使用,所轄範圍與明代廣東布政司相同。清設“兩廣總督”管轄廣東、廣西兩省,初駐肇慶,乾隆十一年(1746年)移廣州。這一時期清遠境內政區設定總體保持穩定,最大事件是佛岡直隸廳的設立。清雍正七年(1729年),連州改為直隸州,直隸廣東布政司,轄陽山、連山2縣。嘉慶十八年(1813年),清朝從清遠、英德2縣劃地設立佛岡直隸廳。嘉慶二十一年,連山縣升格為連山綏瑤直隸廳,統管“連陽”瑤務,宣統三年(1911年)復稱連山縣。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廣東省清遠境內設定的政區有1個直隸州:連州,屬南韶連道,直隸廣東布政司;2個直隸廳:佛岡、連山,分別屬廣肇羅道和南韶連道,直隸廣東布政司;3個縣:清遠、英德、陽山,分別隸屬廣肇羅道廣州府、南韶連道韶州府、南韶連道連州。
中華民國建立後,廣東省的名稱和範圍與清代相同,但將府直轄地及州、廳皆改為縣,成為省、縣二級制,並於省、縣之間分區相繼設定綏靖區、行政區、行政督察區。民國元年(1912年),連州、連山直隸廳分別改為連縣、連山縣。民國三年(1914年),佛岡直隸廳改為佛岡縣。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國民政府設立連南縣,隸屬廣東第二專署行政督察區。
1983年7月,韶關實行市管縣新體制,清遠、佛岡兩縣從韶關地區劃歸廣州市管轄。1988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清遠縣,設立地區級政區清遠市,原清遠縣分為清城、清郊兩個市轄區(1992年清郊區改稱清新縣),並劃廣州市屬的佛岡縣和韶關市屬的英德縣、陽山縣、連縣、連南瑤族自治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為清遠市所轄。
1994年,英德、連縣改為縣級市(連縣稱連州市),由清遠市代管。
2012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清新縣設立清新區。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9年10月9日,英德縣解放;11日,英德縣人民政府成立。10月12日,佛岡縣解放;14日,佛岡縣人民政府成立。10月13日,清遠縣解放;20日,清遠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7日,連縣解放;20日,連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8日,連南解放。12月10日,連山縣解放;20日,連山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14日,陽山縣解放;15日,陽山縣人民政府成立。1950年5月16日,連南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連南與連山合併,稱連南瑤族自治區。1954年恢復連山縣建制。1955年,連南瑤族自治區改稱連南瑤族自治縣。1958年,連縣、連南、連山、陽山4縣合併,稱連陽各族自治縣。同年,佛岡併入從化縣。1960年恢復陽山縣,連陽各族自治縣改稱連州各族自治縣。1961年恢復佛岡縣、連縣、連山縣和連南瑤族自治縣建制。1962年,恢復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新中國成立後至1983年6月,佛岡縣多數時間歸韶關管轄,在1959年1月至1963年6月14日期間曾先後歸佛山、廣州管轄。英德、陽山、連縣、連南、連山、清遠縣先後由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韶關專區、韶關地區管轄。
1988年,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由省下放到清遠市,歸市農委主管;1994年,經市委、市政府批准,設立英紅綜合經濟區,賦予縣級行政、經濟管理職能,同時保留“廣東省英紅華僑茶場”的牌子;1999年3月,更名為清遠市英紅華僑管理區;2002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英紅區,設立英紅鎮,劃歸英德市管轄。
為妥善安置飛來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移民,促進庫區的經濟繁榮與長治久安,1995年9月,經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飛來峽管理區,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管轄清新縣的昇平,英德市的黎溪、連江口、水邊等4個鎮。2001年10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銷飛來峽管理區,其下轄各鎮仍歸清新縣和英德市管轄。
區劃詳情
截至2016年,清遠市轄2個縣、2個自治縣、2個縣級市,2個市轄區,有80個鄉鎮,5個街道,1371個村(含下移調整的390個),187個社區。清遠市人民政府駐地清城區人民二路。
區縣 | 面積 | 下轄區域 |
---|---|---|
1262平方千米 | ||
2171平方千米 | ||
5679平方千米 | 沙口、望埠、橋頭、青塘、東華、白沙、魚灣、大站、黎溪、水邊、西牛、九龍、大灣、大洞、黃花、波羅、橫石水、連江口、石灰鋪、石牯塘、橫石塘、英紅、下石太、英城街道 | |
2661平方千米 | ||
1302平方千米 | ||
3372平方千米 | ||
1231平方千米 | 三江、寨崗、大麥山、香坪、大坪、渦水、三排 | |
1264平方千米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清遠市位於廣東省的中北部、北江中游、南嶺山脈南側與珠江三角洲的結合帶上。全境位於北緯23º26′56″~25º11′40″、東經111º55′17″~113º55′34″之間,南連廣州和佛山市,北接湖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及東北部和韶關市交界,西及西南部與肇慶市為鄰;南北相距190千米,東西相隔約230千米,邊界線長1200餘千米。清遠市土地總面積1.9萬平方千米,約占全省陸地總面積的10.6%。
地形地貌
清遠市地質大部分是華夏活化陸台的湘粵褶皺帶,只有市區南部和陽山南部地區處於華夏活化陸台的粵西地塊。主要由石灰岩、紅色砂礫岩、石英砂岩、花崗岩四大系列岩構成。市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連州東部、陽山東北部的山嶺構成全省地勢最高峻的山地,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為陽山縣與乳源交界的石坑崆,海拔為1902米。東南部的英德、清新、清城境內的北江河谷地勢最低,大多在海拔20米以下。
水文
清遠市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水系的洞庭湖區和珠江水系的桂賀江區、珠江三角洲區及北江區。其中,北江區的集雨面積最大,占全市94.7%,洞庭湖區的集雨面積最小,僅占0.5%左右,其餘0.65%屬珠江三角洲區,4.12%屬桂賀江區。全市集雨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4條,其中集雨面積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北江、連江、潖江、濱江、滃江、煙嶺河、青蓮水等。
氣候
清遠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中,北部的陽山、連州、連南、連山屬中亞熱帶;南部的清城、清新南部地區、佛岡、英德屬南亞熱帶。一年內夏天最長,春、秋、冬季較短,南北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在18.9℃~22℃之間,雨水資源豐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631.4毫米~2149.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日降水量≥0.1毫米日數)為160~173天。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清遠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37億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千米年產水量123.70萬立方米。在各水資源分區中,平均年徑流深最大為綏江區1551毫米,其次為北江中下游區1357毫米,最小是禾洞水區910毫米及滃江區1045毫米。年徑流變差係數最大為賀江區0.39,最小為北江中下游區0.24。在市屬各縣級行政區中,平均年徑流深最大是清新,1536毫米;其次是佛岡,1392毫米;最小是連州,968毫米。全市地下水資源評價計算面積19136平方千米,分為山丘區和平原區兩部分。其中,山丘區地下水資源評價面積19117平方千米,占全市99.9%;平原區地下水資源評價面積19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市區。全市淺層地下水資源量54.86億立方米,其中山丘區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量54.80億立方米,占99.9%;平原區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資源0.06億立方米,占0.1%。
生物資源
清遠市地貌、氣候、土壤的複雜多樣性,形成以森林為主體的動植物共生競長的生態系統,並構成中國南方珍稀動植物的物種基因庫。2016年,清遠市加大濕地保護管理,建設濕地公園11個,面積1424.95公頃;建設縣區級濕地公園10個,面積1070.26公頃。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常見的植物有南方紅豆杉、伯樂樹、報春苣苔、銀杏、桫欏、廣東松、觀光木、楠木、香樟、紅春、金毛狗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蟒蛇、短尾猴、穿山甲、小爪水獺、大靈貓、獼猴、毛冠鹿、蛤蚧、白鷳、大壁虎、虎紋蛙等。林木種類繁多,用材植物近200種,以杉、松、闊葉林和針葉林等為主。水果品種有沙田柚、水晶梨、龍眼、荔枝、黃皮、柑、橘等。
礦產資源
清遠市礦產種類多,分布範圍廣,非金屬礦產規模大,大中型以上的礦產地絕大多數為非金屬礦產,金屬礦產多為小型。截至2016年,清遠市共發現礦產63種(含亞種),有礦產地751處,其中探明有儲量的礦產有35種(含亞種)。在63種礦產中,能源礦產3種,金屬礦產17種,非金屬礦產41種,水氣礦產2種,規模達中型以上的礦產地89處。能源礦產主要有煤和地下熱水。金屬礦產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錳、鉛、鋅、金、稀土及鈾礦。非金屬礦產主要的非金屬礦產有水泥用灰岩、熔劑用灰岩、硫鐵礦、矽灰石、化工用大理岩、飾面用大理岩、耐火黏土、陶瓷原料及水泥配料砂頁岩等,其中水泥用灰岩、溶劑用灰岩、化工用大理岩、硫鐵礦和矽灰石為本市優勢礦產。水氣礦產清遠市的水氣礦產主要有地下熱水和礦泉水。
政治
職務 | 姓名 |
市委常委、市委書記 | 郭鋒 |
市委常委、市委副書記、市長 | 黃喜忠 |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 呂成蹊 |
市委常委、副市長 | 魏國華(掛職) |
統計截至2018年9月,參考資料來源 |
人口
截至2018年底,清遠市常住人口387.4萬人,增長0.36%。城鎮人口201.45萬人,占比52.0%。全年常住出生人口6.68萬人,出生率14.98‰;死亡人口2.60萬人,死亡率5.68‰。自然增長人口4.26萬人,自然增長率9.3‰。戶籍人口442.9萬人,比上年增加6.1萬人,增長1.4%,其中男性人口229.7萬人,女性人口213.2萬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清遠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65.2億元,增長4.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1.3億元,增長4.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6.8%;第二產業增加值542.9億元,增長6.5%,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6%;第三產業增加值791.0億元,增長1.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3.6%。三次產業結構為14.8:34.7:50.5。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47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6117美元。
2018年,清遠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2%。分類別看,食品菸酒類上漲1.3%,衣著類上漲2.7%,居住類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上漲1.1%,交通和通信類上漲0.3%,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上漲4.6%,醫療保健類上漲10.4%。工業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上漲4.6%。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PI)上漲2.7%。
2018年,清遠的財政總收入358.3億元,下降0.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1.9億元,增長8.6%,其中稅收收入80.7億元,增長13.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1.4億元,增長11.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9.1億元,增長11.2%;教育支出69.0億元,增長0.8%;科學技術支出5.7億元,增長43.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6.8億元,增長6.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9.5億元,增長1.8%;醫療衛生與計畫生育支出40.2億元,增長4.2%。
第一產業
2018年,清遠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378.0億元,增長4.4%。其中農業產值197.0億元,增長5.2%;林業產值37.4億元,增長7.5%;牧業產值101.3億元,增長0.9%;漁業產值18.9億元,增長5.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3.4億元,增長8.4%。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530.9萬畝,增長2.5%。其中,穀物播種面積201.6萬畝,下降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79.9萬畝,增長0.5%;其他作物種植面積233.3萬畝,增長5.6%。經濟作物中甘蔗種植面積4.9萬畝,增長0.9%;油料作物種植面積54.9萬畝,下降0.9%;菸葉(未加工菸草)種植面積1.5萬畝,增長2.1%;木薯種植面積11.8萬畝,增長0.1%。其他作物中蔬菜(含菜用瓜)種植面積204.3萬畝,增長5.9%。
全年穀物產量63.7萬噸,增長0.7%;甘蔗產量36.9萬噸,下降0.3%;油料作物產量11.7萬噸,增長1.7%;菸葉(未加工菸草)產量0.23萬噸,增長2.1%;木薯產量14.3萬噸,增長0.9%;蔬菜(含菜用瓜)產量318.0萬噸,增長7.1%;水果產量73.0萬噸,增長6.9%;茶葉產量0.81萬噸,增長13.1%。
全年肉類總產量36.2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其中,豬肉產量22.4萬噸,下降0.1%;牛肉產量0.27萬噸,下降0.3%;家禽肉產量12.9萬噸,與去年基本持平。全年水產品產量13.6萬噸,增長4.6%。
第二產業
2018年,清遠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443.8億元,增長7.2%。其中國有企業增加值1.9億元,下降10.8%;集體企業增加值0.1億元,下降34.6%;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73.4億元,增長7.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167.3億元,增長7.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109.9億元,增長10.6%;重工業增加值333.9億元,增長6.0%。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加值118.3億元,增長9.3%;中型企業增加值194.1億元,增長7.4%;小型企業增加值129.4億元,增長6.0%;微型企業增加值2.0億元,下降33.2%。
在規模以上工業現代產業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127.1億元,增長12.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10.6%;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164.8億元,增長8.7%。先進制造業中,裝備製造業增長4.1%,石油化工產業增長9.3%。高技術製造業中,醫藥製造業下降1.1%,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12.8%,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0.5%,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14.6%。優勢傳統產業中,紡織服裝業下降14.5%,食品飲料業增長5.5%,家具製造業增長63.2%,建築材料業增長7.5%,金屬製品業增長33.9%,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13.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62.4億元,增長12.3%;利潤總額121.3億元,增長22.0%;總資產貢獻率11.1%,資產負債率57.1%,流動資產周轉次數1.8次,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9%,產品銷售率97.7%。虧損企業136家,虧損面20.8%;虧損總額6.7億元,增長60.9%。
2018年末全市有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分包建築企業107家,比上年增加2家;完成建築業總產值164.5億元,增長26.8%。
第三產業
2018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8.9億元,增長9.4%。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67.7億元,增長8.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1.1億元,增長12.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197.2億元,增長16.1%;零售業零售額483.3億元,增長6.9%;住宿業零售額8.9億元,增長10.7%;餐飲業零售額49.5億元,增長8.4%。
2018年,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下降2.2%,飲料類下降7.5%,菸酒類下降19.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9.3%,化妝品類增長3.8%,金銀珠寶類增長2.8%,日用品類增長2.2%,五金、電料類下降6.9%,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27.4%,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下降39.8%,書報雜誌類下降9.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8.9%,中西藥品類增長13.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8.8%,家具類增長0.9%,通訊器材類增長3.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1.4%,機電產品及設備類下降11.3%,汽車類下降6.7%。
2018年,全年進出口總額413.0億元,增長25.1%。其中,出口200.3億元,增長8.3%;進口212.7億元,增長46.5%。
全年簽訂外商直接投資項目411個,比上年增加了234個。契約外資金額45.5億元,增長208.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億元,下降1.5%。
2018年,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53.9億元,增長96.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10年不變價計算)8.5億元,增長18.0%;電信業務總量(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145.4億元,增長104.7%。快遞業務量3212.2萬件,增長25.4%。年末光纖入戶用戶92.1萬戶,增長29.5%,100M以上光纖接入用戶數70.6萬戶,光纖入戶率88.9%。年末固定寬頻接入用戶98.5萬戶,增長19.8%,家庭寬頻普及率92.4%。年末移動寬頻用戶318.8萬戶(其中4G用戶288.1萬戶),增長10.8%,移動寬頻用戶普及率82.6%。年末4G基站累計建設9907個。
2018年末擁有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19個,“3A級”景區6個。年末共有星級酒店15家。
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4398.5萬人次,增長10.4%。實現旅遊總收入346.2億元,增長11.6%。接待入境旅遊人數17.9萬人次,增長3.1%。其中,外國人1.05萬人次,增長0.8%;港澳台同胞16.9萬人次,增長3.3%。國際旅遊外匯收入1.02億美元,下降39.1%。接待國內遊客4380.6萬人次,增長10.4%;其中過夜旅遊者1274.8萬人次,增長8.5%。國內旅遊收入339.5億元,增長12.0%。
2018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336.3億元,增長8.0%。各項貸款餘額1559.7億元,增長13.7%。
截至2018年末,全市證券、期貨營業部21家,其中證券營業部19家、期貨營業部2家。全年證券經營機構實現股票、基金、權證、債券成交總額1369.9億元,其中股票成交總額879.8億元。股東開戶數21萬戶,手續費收入0.41億元,全年實現淨利潤0.07億元。
全市共有地市級保險經營主體機構47家,其中產險公司18家,壽險公司18家,中介單位11家。實現保費總收入68.0億元,增長21.9%。其中,人身險保費總收入46.1億元,增長23.6%;財產險保費總收入22.0億元,增長18.5%;健康險保費收入11.0億元,增長54.2%;意外傷害險保費收入2.4億元,增長21.9%。全年賠付總支出16.2億元,其中產險賠付總支出12.2億元,增長33.4%;壽險賠付總支出4.0億元,增長48.2%;退保金7.4億元,增長28.5%;年金給付總支出1.6億元,增長60.0%;滿期給付總支出3.1億元,下降44.3%;健康險賠付總支出4.9億元,增長48.8%;意外傷害險賠付總支出0.44億元,增長16.4%。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8年,全年登記科技成果30項,同比下降31.8%。其中基礎理論成果1項,下降75.0%;套用技術成果29項,下降27.5%。全年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3個,增加2個。全年簽訂技術契約12項,成交金額2.0億元,增長131.8倍。全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達5589件,增長33.9%;專利授權量3284件,增長72.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02件,增長47.5%。全年PCT國際專利申請量46件,增長3.6倍。年末有效發明專利量768件,增長35.2%。擁有廣東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基地)2個,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09個,清遠市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95個,地震台站6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普通學校(包括幼稚園、所)1297所,招生23.4萬人,在校生80.5萬人,畢業生20萬人,專任教師4.9萬人。全市學齡兒童淨入學率100%,國小畢業生升學率100%,國中畢業生升學率99.7%。
2018年各級各類學校基本情況表
指標 | 學校數(所) | 招生數(人) | 在校生(人) | 畢業生(人) | 專任教師(人) |
普通本專科 | 1 | 4685 | 11491 | 4327 | 485 |
成人本專科 | 1 | 2864 | 5777 | 1272 | 16 |
網路本專科 | 1 | 27 | 804 | 512 | 0 |
各類中等職業技術教育 | 18 | 13805 | 41760 | 12196 | 2280 |
普通高中 | 30 | 21764 | 67151 | 22106 | 5419 |
國中 | 149 | 48242 | 135165 | 39606 | 10120 |
國小 | 337 | 72588 | 367865 | 47607 | 19974 |
學前教育 | 753 | 69683 | 173774 | 71861 | 10254 |
特殊教育 | 7 | 116 | 840 | 83 | 225 |
文化事業
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文化館9個,文化站85個,體育館6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10個,圖書館藏書量256.9萬冊,博物館8個,紀念館3個,電影城(院)27家,放映電影20.7萬場。全市有廣播電台7座,電視台8座,廣播電視發射與轉播台9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有線數位電視用戶數49.1萬戶。
醫療衛生
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435個,其中醫院(包括綜合醫院、中醫院、專科醫院)58個,衛生院1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2個,村衛生室(含農村衛生服務中心)1561個,門診部及診所644個,婦幼保健機構(包括婦幼保健醫院)8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9個,衛生監督機構9個,急救中心(站)6個,采供血機構3個,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機構1個。全市擁有醫療床位17825張,增長6.8%,其中衛生院床位4243張。全市衛生機構擁有在崗職工26883人,增長3.3%,其中執業醫師5838人,執業助理醫師2020人,註冊護士10040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技術人員291人,衛生監督機構衛生技術人員86人,衛生院衛生技術人員6130人。全年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16種13234例,死亡44人,發病率342.85/10萬;丙類傳染病7種38234例,無死亡病例,發病率990.52/10萬。無償獻血16576人次,獻血量25540單位。
體育事業
2018年,清遠成功舉辦各類運動會40次,參加運動員(含馬拉松)4萬人次。清遠馬拉松參加人數20665人,其中,本地人數7757人,外地人數12867人,外籍人數41人。在省級以上運動會獲得金牌3枚,銀牌3枚,銅牌7枚。
社會保障
截至2018年底,清遠市各險種參保總人次774.9萬人次,同比下降2.1%。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84.4萬人,下降28.8%,其中參保在職職工67.7萬人,下降35.7%;參保離退休人員16.7萬人,增長26.4%。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157.8萬人,增長4.4%。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險401.2萬人,下降0.5%,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2.4萬人,增長4.8%;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38.8萬人,下降1.4%。參加工傷保險47.2萬人,增長10.2%。參加生育保險41.3萬人,增長6.7%。參加失業保險43.0萬人,增長14.3%。
2018年,全年社會保險各險種基金總收入118.6億元,增長27.2%;年末社會保險各險種基金累計結餘141.2億元,增長3.9%。離退休人員全年人均基本養老金1892.4元/月,增長4.5%;失業金標準1269元/月/人,同比增長31.1%。全年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2013人。至2018年底,享受低保救濟的困難民眾7.7萬人,下降18.6%,其中,城鎮居民0.46萬人,農村居民7.2萬人。
全市擁有社會福利院9個,床位3250張,收養1687人;敬老院75個,床位4435張,收住1378人。全年醫療救助38.3萬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醫療保險25.9萬人。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5.5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5億元。全年結婚夫婦31735對,下降7.5%;離婚夫婦11738對,增長1.7%。
環境保護
2018年末,林業用地面積141.8萬公頃,森林覆蓋面積138.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72.2%,林木綠化率74.7%,活木總蓄積量8570.1萬立方米。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8個(其中國家級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19.0萬公頃。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8.9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面積10.3萬畝。全市義務植樹813萬株。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7617.7公頃,綠地面積3032.3公頃。市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3.0%,綠地率39.8%,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2平方米。
交通運輸
清遠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處於粵、湘、桂三省(區)交界處,素有“三省通衢、北江要塞”之稱,位於珠三角“一小時生活圈”內,市距廣州約50千米,距新白雲機場約30千米,距香港、澳門約200千米。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快線,京珠及廣清、清連高速公路,國道106、107、323線貫穿境內,並與大、小北江航道組成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網路。其中,中心城區與廣州緊密相連,離廣州白雲機場約40千米,離廣州市區約60千米,距香港、澳門200千米,乘高鐵到廣州僅20分鐘,是珠三角北緣的門戶城市。
截至2017年底,清遠境內公路通車裡程24815.7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80.5千米。全年公路貨運量12847萬噸,增長7.6%;貨物周轉量218.9億噸千米,增長8.8%;客運量2753萬人,增長6.4%;旅客周轉量22.9億人千米,增長7.8%。水路貨運量3019萬噸,增長14.7%;貨物周轉量42.9億噸千米,增長15.1%;客運量244萬人,增長3.4%;旅客周轉量5987萬人千米,增長5.0%。全年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909.8萬噸,增長24.1%。港口貨櫃吞吐量94096TEU(標準箱),下降13.1%。年末全市民用車輛保有量80.2萬輛,增長30.5%,其中汽車53.2萬輛,增長19.4%。民用轎車保有量29.6萬輛,增長22.8%,其中私人轎車28.4萬輛,增長21.6%。
航運
服務機場為: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公路
從清遠市區出發, 60分鐘車程到廣州、90 分鐘車程到佛山、180分鐘車程到深圳。全市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廣清高速公路、清連高速公路(2009年通車)為主骨架,京廣鐵路、武廣客運專線(2009年12月26日(廣州北站-花都)通車,2010年1月30日(廣州南站-番禺)正式通車)為主動脈,大、小北江為主航線,清遠火車站、清遠客貨汽車總站、清遠港為主樞紐的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
歷史文化
清遠的摩崖石刻量多質高,早至唐代,晚至明清,內容廣雜,書法多彩,其中有韓愈、周敦頤、蘇軾等名人題刻,其中巾峰山摩崖石刻、觀音岩摩崖石刻、賢令山摩崖石刻、南山摩崖石刻、碧落洞摩崖石刻、大雲洞摩崖石刻及峽山石刻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瑤語主要分布在連南縣的三排、南崗、大坪、金坑、盤石等鄉鎮以及連山縣西部的三水鄉和大旭山林場,人口約有9.7萬人。
地方特產
清城區特產:清遠雞、烏鬃鵝。
清新特產:駱坑筍、蒲坑茶、雞心黃皮、砂糖桔。
特色小吃:白切陽山雞、麥羹(即玉米羹)等。
連南特產:猴頭菇、山楂乾、無核山楂果、無花果、山菊花、紅薯乾、蘿蔔乾、百合、蜜棗。
連山特產:沙田柚、梅洞肉姜、太保白果、連山大糯、香粳米。
英德特產:英德紅茶:英紅九號、英德綠茶:英州一號、苦丁茶、西牛筍乾、英石。
特色小吃:擂茶粥、捲筒糍、大灣菜包、東鄉蒸肉等。
佛岡縣特產:琶江雞、蘆筍、竹山粉葛。
風景名勝
清遠以山地丘陵為主,大龍山、瑤山、雲開大山與北江、連江、滃江、潖江在這裡交匯,從而孕育出雄奇險陵的高山峽谷,松濤如海的原始森林、純如深閨的湖泊溫泉,以及豪放古樸的瑤、壯民族風情。飛霞風景名勝區、廣東第一峰、清新溫礦泉、寶晶宮、英西峰林、連州地下河、湟川三峽、三排瑤寨、大旭山瀑布群、新興的以“唐風禪韻”為主體的御金街少林禪院和鳳凰台等等。清遠漂流、四驅越野車節是塑造“山水清遠,活力之鄉”旅遊整體形象。清遠旅遊發展著力打造清新生態、飛霞風景名勝、英西奇特峰林、英佛湖光山色、連陽民族風情等“五條熱線”和溫泉休閒、漂流感受、山水風光、溶洞奇觀、民族風情等“五大品牌”。
連州地下河
連州地下河位於連州市區以北25千米的東陂填。它藏在山勢雄竣的大口岩溶洞中, 分三層遊覽面積達5.3萬平方米。2011年9月6日,連州地下河正式成為國家5A級景區。
飛來峽又名禺峽、中宿峽、清遠峽、位於北江中下游,全長9千米;是北江三峽中最險要的地方。
清遠市以弘揚和體驗博大精深的中國少林禪宗文化為主導而設立的御金街少林禪院。
根據清遠《鳳城傳說》和漢朝的琴曲《鳳求凰》而設計建築的文化景觀鳳凰台。
碧落洞
通天岩
通天岩位於市區西南面8千米的長嶺鄉子貢嶺,是個尚未開發的溶洞,此岩有三大特色:
茶趣園
茶趣園位於英德市區西郊, 是充分展示著名茶鄉英德的茶文化的特色景區。這裡原是英德茶樹良種繁育場,近千畝碧綠滴翠的茶林遍布山崗坡地。
長湖
長湖位於市區東南面10千米的群山之中, 是修建水電站截流翁江河後形成的庫區湖,因群山相夾,湖的寬度僅是幾十米至二百多米之間,卻延綿25千米長,故得“長湖”之名。
著名人物
清遠先後出現西漢中散大夫何丹,唐代兩度為相劉瞻,南唐詩人孟賓於,北宋年間雙雙同登進士第陳銓和陳鑄兄弟,明代兼理連陽、清遠、英德、懷集、賀縣七縣軍務的武略將軍莫朝玉,清代嘉慶監察御史郭儀長和鄭士超,清代“精通方脈、確斷生死”的名醫陳廷佐,清代抗倭先鋒、台灣總兵吳光亮,清代末代榜眼朱汝珍,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李文楷,孫中山衛士長邱堪,農民英才賴松柏,北伐名將陳可鈺,紅七軍重要將領馮達飛,與共產黨密切合作的國民黨少將莫雄,馳名東江縱隊的“突圍將軍”鄔強等。
城市榮譽
國家園林城市 |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 中國宜居城市 | 中國最具創新力城市 |
中國十大綠色生態城市 | 中國生態休閒旅遊城市 | 中國十大特色休閒城市 | 全國社會治理創新優秀城市 |
國家衛生城市 | 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