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賜(子貢)

端木賜

子貢一般指本詞條

端木賜(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複姓端木,字子貢(古同子贛),以字行。華夏族,春秋末年衛國(今河南鶴壁濬縣)人。孔子的得意門生,孔門十哲之一,“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

子貢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國、衛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遺風”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成為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

論語》中對其言行記錄較多,《史記》對其評價頗高。子貢死於齊國,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端木賜
  • 別名子貢
  • 國籍:中國周朝(春秋末期)
  • 民族:華夏族
  • 出生地:衛國黎(今河南鶴壁市濬縣)
  • 出生日期:公元前520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456年
  • 職業:政治家、商人、外交家
  • 信仰儒家
  • 主要成就: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門十哲之一
    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
    魯國、衛國之相、中華儒商第一人
    中華儒商始祖,儒商文化創始人。
    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
  • 代表作品:《越絕書》
  • 歷史典故:萬仞宮牆,過猶不及,富而好禮等
  • 後人稱謂:黎侯,黎公,先賢端木子
  • 注音:ㄉㄨㄢ ㄇㄨˋ ㄘˋ
  • 老師:孔子
  • 封號:先賢端木子
人物成就,儒商始祖,魯衛之相,教書育人,人物故事,子貢尊師,子貢問道,子貢贖人,子貢之思辨,學習能力,時人評論,子貢與顏回,相關遺址,端木書台,子貢手植楷,子貢墓,文獻記載,史料記載,方誌記載,論語記載,史籍記載,存魯亂齊,仲尼弟子列傳,譯文,大宗世系,先祖,本人,後裔,

人物成就

儒商始祖

子貢不僅在學業、政績方面有突出的成就,而且他在理財經商上也有著卓越的成就。《論語·先進》載孔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臆則屢中”,意思是說顏回在道德上差不多完善了,但卻窮得丁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而子貢不被命運擺布,猜測行情,且每每猜對。《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亦載:“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資……家累千金”,翻譯:子貢依據市場行情的變化做買賣,以成巨富。由於子貢在經商上大獲成功,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以相當的筆墨對這位商業巨子予以表彰,肯定他在經濟發展上所起的作用。

魯衛之相

論語》僅說子貢在“言語”方面優異,這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人們對子貢在其它方面的卓越才能的認識。《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謂子貢“常相魯、衛”。他的老師孔子也認為子貢有非凡的政治才能。《論語·雍也》曾記載季康子問孔子子路、子貢、冉求是否可以從政,孔子回答說三人皆可從政,但孔於卻分別道出三人之優點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賜(子貢)也達”、“求(冉求)也藝”。從孔子列舉的三個優點看,我們覺得子貢的優點——“達”,似乎更是從政者不可或缺的。所謂“達”就是通達事理,試想一個從政的人如果能夠“通達事理”,他就會高屋建瓴,從巨觀上把握問題的全局和整體,把政事處理得有條不紊。而子路的“果”(果斷)、冉求的“藝”(多才多藝),都不過是從政必需之一端。正因為子貢通達事理,又有傑出的“言語”才能,所以他才會被魯、衛等國聘為相輔。正因為他有政治才能,他才會在出使齊、吳、越、晉四國的外交活動中得心應手,獲得圓滿成功。
端木賜端木賜

教書育人

子貢的晚年,也像孔子一樣開始教學,魯國大夫子服景伯就是他培養出的優秀人才。

人物故事

子貢尊師

相傳,孔子有七十二個有名的弟子,子貢便是其中之一。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子貢稱讚孔夫子之學問高深。子貢尊師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魯國大夫在別人面前貶低孔子,抬高子貢。子貢聽說後非常氣憤,他當即以房子打比方,說老師的圍牆高几丈,屋內富麗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過是只有肩高的圍牆,一眼就可望盡。他還把老師比做太陽和月亮,說老師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後,子貢悲痛萬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子貢問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來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長處,也必定會有短處。倘若用其長處去彌補短處,那么,天下將沒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責人的短處而捨棄其長處,那么,天下人都將被棄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愛憎,旨趣各有同異,即使是像伊尹周公這樣聖明的人和象墨翟楊朱這樣的賢能者,如果去徵求眾 人對他們的意見的話,誰能免去受譏刺和遭疑忌呢?
子貢向孔子問道:“鄉里的人都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不行啊。”子貢又問:“鄉里的人都憎惡他,這個人又怎樣呢?”孔子說道:“也不行啊。最好是鄉里的好人都喜歡他,而鄉里的壞人都憎惡他。”這是因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惡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惡小人 一樣。要想究明真實的情況,取決於慎重地聽取反映。聽取君子的話,就廢止了小人的邪道;而聽取小人的話,君子的正道就會消亡。

子貢贖人

一切大多數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偽道德。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氣那么重要。
端木賜杭州石刻像端木賜杭州石刻像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翻譯:魯國有一條法律,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有人能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貢(端木賜)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孔子說:”賜呀,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
子貢贖人”自損財物做了一件好事,本應該被樹為道德典範,孔子為何反而要批評他?其實魯國那條法律的用意是為了鼓勵每一個人只要有機會,就可以惠而不費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暫時沒有預付贖金的能力,也應該去借來贖金為同胞贖身,因為你不會損失任何東西。子貢的錯誤在於把原本人人都能達到的道德標準超拔到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如果魯國君主為子貢之舉樹為典範—大肆通報、嘉獎、宣傳乃至全國推廣,會有什麼後果?一、社會表面的道德標準提高了,人人都表態向子貢學習;二、道德水準的實際狀況其實滑坡了,因為頭頂已經高懸了子貢這樣的道德高標,誰若贖回同胞後再去領取國家的贖金就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幾個人有足夠的財力可以保證損失這筆贖金不至於影響自己的生活呢?
違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惡的東西。《道德經》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崇尚自然的本真質樸,不標榜不偏執,這是中華上古的傳統美德和智慧。因為無數的教訓已經告訴我們:把道德的標準無限拔高,或者把個人的私德當作公德,兩種做法只會得到一個結果,這就是讓道德尷尬,讓普通民眾聞道德而色變進而遠道德而去!

子貢之思辨

子貢與孔子孰賢
道德第一:孔子說,顏回賢於子貢,這是在道德與學習層次上講的,當然道德上孔子自是高於顏回的。時評第二:時時有人言,子貢賢於孔子。貢獻第三:鎖定春秋,子貢的貢獻是巨大的,通達事理,兩國宰相,能言善辯,縱橫五國,自述第四:用子貢自己的說法是:譬諸宮牆,賜(子貢)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他的話“宗廟之美”、“百官之富”,高度評價了孔子,維護了老師的名聲,但是只說了孔子的牆高比自己高,並沒有說,自己與孔子的宗廟熟美。高山流水第五:孔子如高山,子貢如流水,高山巍峨,融冰化水方有流水涔涔;流水靈動,源遠流長滋養萬物之德,由是觀之,高山與流水孰賢?

學習能力

子貢學習上的優異,首先體現在他的“言語”水平的高超上。《論語·先進》說:“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予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可見子貢是“言語”方面的優異者,也就是說子貢在說話技巧、演講技能上有獨到之處。據《左傳》等史書可知,在孔子那個時代,外交禮賓人員的語言訓練主要取之於《詩》,這已成為當時的一種習尚。孔子也曾說:“不學《》,無以言”,《詩》已成為當時語言訓練的主要教本。《詩》就是後來成為“六經”之一的《詩經》。
端木賜端木賜
在《詩》的學習中,孔子不僅要求學子們搞通弄懂《詩》的本來意義,而且要求他們能對《》“活學活用”,在外交禮賓場合能順手拈來以達己意,而這,沒有相當的靈活性和敏銳性是難以做到的。在孔子的門徒中,子貢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論語·學而》曾記載孔子、子貢師徒二人對答,子貢靈活運用《詩經·衛風·淇奧》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詩句來回答老師提問的情形。孔子認為子貢的回答十分貼切,“斷章取義”恰到好處,故而稱讚子貢:“始可與言《詩》已矣”,而且說子貢“告諸往而知來者”,認為他對該詩的理解達到了心領神會的地步。
在《論語》中給予弟子“始可與言《詩》已矣”這樣高度評價的還有另一位,那就是子夏,而子夏是“文學”上的優異者,這說明子貢不僅在“言語”上極為優異,即使在“文學”方面也毫不遜色於 子游、子夏之徒。’《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曾說:“子貢利口巧辯,孔子常黜其辯”,看來師徒二人經常爭辯一些問題。使子貢在“言語”方面才能大加發揮的當屬他赴齊、吳、越、晉四國的穿梭外交活動了。在這次外交活動中,子貢充分發揮自己的演說才能,使得四國國君對他的利害分析深信不疑,並紛紛採納他的主張。《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具體而言就是: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高超的演說技能和外交能力也在此次外交活動中發揮得淋漓盡致!

時人評論

子貢在學問、政績、理財經商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有目共睹,有耳共聞,故其名聲地位雀躍直上,甚至超過了他的老師孔子。當時魯國的大夫孫武就公開在朝廷說:“子貢賢於仲尼”。魯國的另一大臣子服景伯把叔孫武叔的話轉告了子貢,但子貢謙遜地說:“譬諸宮牆,賜(子貢)之牆也及肩;窺見家室之好。夫子(孔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手之雲,不亦宜乎?”意思是說:自己的那點學問本領好比矮牆裡面的房屋,誰都能看得見,但孔子的學問本領則好比數仞高牆裡面的宗廟景觀,不得其門而入不得見,何況能尋得其門的又很少,正因如此,諸位才有這樣不正確的看法。當時魯國的另一個大臣陳子禽聽到子貢的這通解釋不以為然,他說:“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⒇”意謂你不過是謙恭罷了,難道仲尼真的比你強嗎? 總之,所有這些對子貢的讚譽並非空穴來風,它說明子貢在當時的名聲、地位和影響,確實已不在他的老師孔子之下。司馬遷作為有遠見卓識的史學家,他在《史記》中甚至認為孔子的名聲之所以能布滿天下,儒學之所以能成為當時的顯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子貢推動的緣故。他在《史記·貨殖列傳》中這樣寫道:“七十子之徒賜(子貢)最為饒益,原憲不厭糟糠,匿於窮巷,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夫使孔子名布於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此所謂得執而益彰乎?”孔子得“執”子貢而“益彰”實是不刊之論。試想子貢當年“常相魯、衛”,出使列國,各國待之以上賓,其地位顯赫一時,而且他又有一副伶牙俐齒;每到一處在完成使命之後,每每要附帶宣講其老師的一套理論和主張,儘管孔子的那些理論主張有的與時代相李扦格,但看在子貢的面上,總要聽一聽,這在客觀上就推銷了孔子。孔子的儒學成為顯學,孔子的名聲布滿天下,實與得“執”子貢這位高足弟子有關。司馬遷對此看得很準。

子貢與顏回

儘管子貢有著多方面的建樹與成就,但他在孔子面前卻表現得非常謙。《論語·公冶長》記孔子問子貢:“汝與回也孰愈(誰更強些)?”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子貢對此是深知的,但孔子偏偏向子貢提這樣的問題。子貢相當有涵養,他說:“賜也何敢望回? 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其實到底子貢與顏回哪個強,世人有目共睹。子貢與顏回比,就政事言,顏回要交白卷;就生存能力言,顏回連生計也幾乎維持不下去,《論語》說他“屢空”,看來斷炊的事情亦經常發生,而子貢卻是“家累千金”;論彰揚其師之美名,顏回更沒有子貢那樣的巨大能量。至於孔子遇危難、遭險惡時,子貢總能挺身而出,顯其大智大勇。《史記·孔子世家》曾載孔子困陳、蔡,絕糧,情形十分危急,而當時孔子門徒個個面面相覷,不知所措,是“子貢使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子貢是孔門弟子中之最傑出者其中之一。
端木賜立像端木賜立像

相關遺址

端木書台

端木書台位於江蘇省第二大水庫、贛榆縣內的小塔山水庫攔洪大壩西端的子貢山上,是一塊圓滑平整的大石,據《光緒贛榆縣誌》記載:從明代起,端木曬書台即為“贛榆八景“之一。
相傳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在山上建端木書院(已毀),萬松山更名為子貢山,曬書石被稱作“端木書台”。
春秋時期,天下分裂,各方諸侯爭相稱霸,連年征戰,烽火狼煙。當時的魯國非常弱小,為鄰國所虎視。有一年,齊國欲興師魯國,魯國上下驚動。魯國雖小,但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卻誕生在這裡。孔子桃李滿天下,其中有一個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的衛國人,能言善辯,有著卓越的外交天才,是孔子的得意門生。為解除困難,孔子派子貢去齊國遊說。
端木書台遺址端木書台遺址
子貢不辱使命,挑起了吳齊兩大國之間的戰爭,“止吳霸越,亂齊存魯”,途經萬松山,見山谷中雲霧繚繞,山上松濤翻滾,乃乘興一游,景色宜人,於是豪情大發,取筆記思,卻不知天意不美,忽降大雨,子貢敗興而歸。此時,天空突然放晴,彩虹半掛。驚奇之中卻發現剛才端坐之石已滴水不存;子貢更加驚奇,便將濕書放置其上,書頃刻間乾燥如初,於是世間多了一塊奇石——端木書台。

子貢手植楷

在今山東曲阜孔林中尚留有子貢自南方移植到曲阜的楷木,以表達子貢在老師孔子去世時不在其身邊的歉意。
孔子去世時,子貢正在南方,聽到訊息後,帶著南方特有的樹種回到曲阜,並祈願“如果老師肯原諒他,就請讓此樹活下來”。後來,楷木果然活了下來,並在曲阜大量生長,也延伸出了楷雕技藝。
此樹今天只留有部分樹幹,前有康熙皇帝手書的御碑題“子貢手植楷”,曲阜人讀“楷”為“皆”音,也是為了紀念子貢的孝心“天下人皆應效仿”。

子貢墓

位於子貢故里,今河南省鶴壁市濬縣,墓址在濬縣縣城外東南五里許的東張莊,墳塋前是人民政府豎立的大型青石質墓碑,刻著“先賢子貢墓”,字型端莊凝重,顯示了濬縣人對家鄉這位先哲鄉賢的尊崇之情。子貢墓址今存《改正先賢黎公墓祠記》碑。碑文楷書。正文20行,滿行72字。雕龍碑首,通高490厘米,碑版高340厘米,寬94厘米。明萬曆二十二年(1549年)春二月立石。濬縣知縣寧時鏌撰文,大理寺左丞、前京畿道監察御史、邑人赫瀛書丹,前奉議大夫、四川龍安府同知李一經篆額。
子貢墓子貢墓

文獻記載

史料記載

司馬遷作《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對子貢這個人物所費筆墨最多,其傳記就篇幅而言在孔門眾弟子中是最長的。這個現象說明,在司馬遷眼中,子貢是個極不尋常的人物。我們循著司馬遷的這個思路,再細細閱讀《論語》等書,便可看出子貢這個人物非同尋常。他的影響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門弟子中無人所能企及的:他學績優異,文化修養豐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商能力高超。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一位。

方誌記載

子貢出身於商人家庭,20餘歲繼承祖業開始經商。約25歲(前495年)前拜孔子為師,但未一直在孔子身旁,時常到各國活動。魯定公十五年(前495年)初,孔子適衛時,子貢去魯國察看魯定公與邾隱公會見。孔子離衛適鄭時,子貢跟隨。魯哀公三年(前492年)隨孔子在陳國。困厄之時,子貢受命至楚,使楚昭王出兵救孔子。哀公七年(前488年),孔子再至衛國時,子貢在魯國,受季康子派遣會見吳國太宰。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孔子回魯國前,子貢在魯國協助叔孫氏辦外事。哀公十五年(前480年)子貢受魯國派遣出使齊國。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去世後,子貢在魯國孔子故里(今曲阜)服喪三年,又廬墓三年,凡六年。之後子貢仍在魯國。哀公二十六年(前469年)答衛出公求問。翌年一月前,子貢離魯,後事不詳。子貢曾任信陽令、信陽宰。
端木賜端木賜
子貢是孔子最親近的學生之一。在眾弟子中,孔子與子貢的關係超出一般。子貢欽佩和崇敬孔子,對孔子評價最高,是孔子及其學說的宣傳者和捍衛者。子貢初拜孔子為師時,感到孔子並無什麼了不起,後來慢慢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論衡·講瑞》載:“子貢事孔子一年,自謂過孔子;二年自謂與孔子同;三年自知不及孔子。當一年二年之時,未知孔子聖也,三年之後,然乃知之。”子貢稱孔子的學識高深莫測,稱孔子為聖人,比孔子為日月,任何人不能超過。《論語·子張》載,魯國大夫叔孫武叔說“子貢賢於仲尼”。子貢馬上反駁說:“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七尺為一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房舍)之富。”當有人毀謗孔子時,子貢挺身而出說:“無以為也(不要這樣做),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陳子禽懷疑孔子的偉大,對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回答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韓詩外傳·卷八》載:“子貢答齊景公曰:‘臣終身戴天,不知天之高也;終身踐地,不知地之厚也;若臣之事仲尼,譬猶渴壺杓,就江海而飲之,腹滿而去,又安知江河之深乎。’景公曰:‘先生之譽,得無太甚乎?’子貢曰:‘臣賜何敢甚言,尚慮不及耳。使臣譽仲尼,譬猶兩手捧土而附泰山,其無益於明矣。使臣不譽仲尼,譬猶兩手把泰山,無損亦明矣。’”孔子的學說大多經由子貢宣傳給社會,子貢是孔子學說最好的代言人。司馬遷說:“夫使孔子名布揚天下者,子貢先後之也。”(《史記·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崔述在《洙泗考信余錄》中說:“子貢之推崇孔子至矣,則孔子之道所以昌明於世者,大率由於子貢。”《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57次,而顏回的名字僅出現32次。
孔子對子貢非常器重,往往將其學說的真諦傳授給子貢,如何為仁,何為士,何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怎樣為政、為仁等。孔子在危難之時盼望子貢。《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唯有對子貢才如此表達情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第七》載,子貢問孔子曰:“賜何人也?”子曰:“汝器也”。又問“何器也?”子曰:“瑚璉也(祭神之重要器皿)。”孔子死後,子貢終日守在靈旁。魯哀公前去弔唁,子貢為孔子“生不能用”傷痛萬分。孔子葬後,弟子皆服喪三年,守墓“三年心喪畢,相訣而去”,“唯子貢廬於冢上,凡六年,然後去。”“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唯有子貢多守墓三年,足見子貢與孔子感情之深。
子貢“巧口利辭”,“能言善辯”,辦事通達,是卓越的社會活動家和傑出的外交家。孔子辦學時,把教學內容分為四科,即德行、政事、言語、文學。子貢系言語科之佼佼者,連孔子也自感不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論衡·書解》載:“或問於孔子曰:‘……子貢何人也?’曰:‘辯人也,丘弗如也’”。孔子答季康子問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韓詩外傳》載,孔子與子路、子貢、顏淵游於戎山之上,問三弟子興趣和志向。子貢答曰:“得素衣縞冠,使於兩國之間,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糧,使兩國相親如兄弟。”孔子曰:“辯士哉!”可見子貢有從事外交的志趣和才能。《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魯哀公六年(前489年),孔子及弟子在陳絕糧時,孔子“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後得免。”這是子貢在外交上的第一次勝利。魯哀公七年(前488年),吳國企圖稱霸,興師北上向魯國征百牢(牛、羊、豬各一百),魯哀公迎吳人,而吳人非要見季康子,季康子即派子貢去應付。子貢把吳人說得啞口無言,這又是子貢外交上的成功。魯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吳伐齊得勝後,吳王賜給魯國叔孫氏甲、劍等物,一時間叔孫氏不知所措,隨行的子貢隨即出來應酬,圓滿結束了這一外交場面。魯哀公十二年(前483年),吳國人會見魯、衛等國國君,將衛侯扣留。子貢說服吳國太宰,將衛侯釋放。魯哀公十五年(前480年),齊魯媾和,經子貢斡旋,齊國歸還它以前霸占魯國之地。子貢在外交方面的才幹,當時就受到人們的承認和稱讚。楚昭王說,楚國的外交官沒有一個能與子貢相比。魯季康子在外交上受到挫折時說,要是子貢在場的話不會遭此恥辱。司馬遷對子貢的外交才能大加讚賞。《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齊國田常欲作亂於齊,就想先出兵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公孫龍)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孔子知人善任,認為只有子貢才有解救魯國危難的能力。子貢受命,先到齊國,果然說服田常,使之放棄伐魯而伐吳。子貢又到吳國,說服吳國救魯伐齊。但吳王怕伐齊時越國在背後攻吳。於是子貢又到越國,說服越國軍隊隨吳伐齊。之後,子貢又到晉國說明吳國戰勝齊國後必然加兵於晉,讓晉國必須作好戰爭準備。後來,吳國出兵伐齊,大敗齊軍。晉國又出兵大敗吳軍。越王趁吳軍在北方大敗,從背後伐吳,終於把吳國滅掉而北上爭霸。“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子貢是著名的富商,經營商業成就斐然。《史記·貨殖列傳》共記載了十七個人的經商活動,將子貢列在第二。傳載:“子貢既學於仲尼,退而仕於衛,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子貢能言善辯,反應敏捷,經商有很好的個人條件。他能及時掌握行情,“億(預測)則屢中”,並“與時(及時)轉貨?。”《論衡·知實》載:“子貢善居積,意貴賤之期,數得其時,故貨殖多,富比陶朱。”由於子貢善於經營,使他非常富有。《仲尼弟子列傳》載:“七十之徒,賜最為饒益”,“常相魯衛,家累千金”。子貢經商不單是為了發財致富,而與政治目的相聯繫。他是孔子周遊列國經濟上的支持者。吳慧《中國古代商業史》中說:“孔子和大商人子貢生活在一起,至少是子貢做買賣,供給周遊列國的孔子和同門。”子貢是一位有學識的商人,諸侯不但需要他的貨物,也需要他的政治識見和才學。經商成為他宣傳政治主張和實現外交才幹的重要條件。《史記·貨殖列傳》載:“子貢結駟連騎,束帛之幣以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越王勾踐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貢通過經商才達到如此顯赫地位,因而成為孔子的代言人和傑出的外交家。
在治國思想上,子貢重視教化作用。在處理國與國的關係上,子貢與子路不同,反對訴諸武力,主張用外交談判解決爭端。在國內政務上,子貢主張教化。《韓詩外傳》載:“季孫之治魯也,眾殺人而必當其罪,多罰人而必當其過。子貢曰:‘暴哉治乎!’季孫氏聞之,曰:‘吾殺人必當其罪,罰人必當其過,先生以為暴,何也?’子貢曰:‘夫奚不若子產之治鄭?一年而負罰之過省,二年而刑殺之罰亡,三年而庫無拘人。故歸之如水就下,受之如孝敬父母。……賜聞之,托法而治謂之暴,不戒致期謂之虐,不教而誅謂之賊,以身勝人謂之責。責者失身,賊者失臣,虐者失政,暴者失民。且賜聞,居上位行此四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於是季孫稽首謝曰:‘謹聞命矣’”。《新書·政理》載,衛靈公問國家政務何最重要,史鰍說刑罰,子路說軍事,子貢說教化最重要。子貢在去告朔之餼羊周天子每年冬將次年的曆書頒發給諸侯,稱頒告朔。諸侯將曆書藏於祖廟,每月初一殺一隻羊祭於廟,以示敬重,曰餼羊。春秋時,多國已不用周曆,告朔餼羊之規已被破壞,故子貢主張去告朔餼羊。
問題上,與孔子相悖,表現出不墨舊禮的務實思想。《論語·八佾》載:“子貢欲去告朔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貢死後,葬在祖籍(今濬縣大伾山東南張莊)。其二世端木炅為齊卿。三世端木叔“不治世故,放意所好”,“棄其家事,散其庫藏珍寶”“不為子孫留財”,家產破敗。五世端木靜為魯下大夫。九世端木肇遇秦始皇“焚書坑儒”,去端姓木,隱蔽於魯國。十世端木庚複姓端木,遷居祖籍。東漢光武年間,十五世端木質(字子西)為博士,十七世端木融拜議郎。東漢永平十五年(72年)明帝東巡狩,“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從此以後,子貢不斷受到官府祭祀,並追加諡號,蔭及其後裔。唐玄宗開元八年(720年)子貢配享,為十哲之一。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黎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黎陽公。政和五年(1115年)都水使孟昌齡至濬州,奏準建黎公墓專祠。南宋度宗鹹淳三年(1267年)封黎公。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濬縣知縣劉台於縣城東南隅建黎公祠。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愛新覺羅玄燁皇帝西巡返京經濬縣宜溝鎮,賜給子貢七十世後裔端木謙“賢哲遺府”匾,並封其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後代世襲,遂遣太子謁子貢墓。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封先賢,稱子貢等十二人為十二哲,塑像孔子廟大成殿內東西兩旁。
濬縣乃先賢子貢故里,子貢的道德學問,識見功業影響深遠。尤其經商有道,由平常之人變為顯要之士倍受商界崇奉,“即在黎陽學子貢,何必南越法陶朱”的佳句流傳至今。

論語記載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璉瑚也。”
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溫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
閔子伺側,唁唁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槨,猶犬羊之槨。”
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曰:“敢問其次。”曰:“宗族稱孝焉,鄉黨稱悌焉。”曰:“敢問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脛脛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屑之人,何足算也。”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子貢方人,子曰:“賜也賢乎哉,夫我則不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貢曰:“何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敫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墮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
叔孫武叔毀仲尼,子貢曰:“無以為也。仲尼,不可毀也。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逾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與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勤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史籍記載

端沐賜,衛人,字子貢。少孔子三十一歲。
子貢利口巧辭,孔子常黜其辯。問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
子貢既已受業,問曰:“賜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陳子禽問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又問曰:「孔子適是國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也。」
子貢問曰:「富而無驕,貧而無諂,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貧而樂道,富而好禮。」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強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柰何?」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說曰:「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強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強,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強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強齊。智者不疑也。」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句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原也。」遂問子貢。
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棲於會稽,國為虛莽,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謀之敢慮!』」吳王大說,以告子貢曰:「越王欲身從寡人伐齊,可乎?」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不義。君受其幣,許其師,而辭其君。」吳王許諾,乃謝越王。於是吳王乃遂發九郡兵伐齊。
子貢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晉君大恐,曰:「為之柰何?」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子貢去而之魯。吳王果與齊人戰於艾陵,大破齊師,獲七將軍之兵而不歸,果以兵臨晉,與晉人相遇黃池之上。吳晉爭彊。晉人擊之,大敗吳師。越王聞之,涉江襲吳,去城七里而軍。吳王聞之,去晉而歸,與越戰於五湖。三戰不勝,城門不守,越遂圍王宮,殺夫差而戮其相。破吳三年,東向而霸。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子貢好廢舉,與時轉貨貲。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常相魯衛,家累千金,卒終於齊。

存魯亂齊

仲尼弟子列傳

田常欲作亂於齊,憚高、國、鮑、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魯。孔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夫魯,墳墓所處,父母之國,國危如此,二三子何為莫出?”子路請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子弗許。子貢請行,孔子許之。
遂行,至齊,說田常曰:“君之伐魯過矣。夫魯,難伐之國,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泄,其君愚而不仁,大臣偽而無用,其士民又惡甲兵之事,此不可與戰。君不如伐吳。夫吳,城高以厚,地廣以深,甲堅以新,士選以飽,重器精兵盡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常,何也?”
子貢曰:“臣聞之,憂在內者攻強,憂在外者攻弱。今君憂在內。吾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聽者也。今君破魯以廣齊,戰勝以驕主,破國以尊臣,而君之功不與焉,則交日疏於主。是君上驕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難矣。夫上驕則恣,臣驕則爭,是君上與主有卻,下與大臣交爭也。如此,則君之立於齊危矣。故曰不如伐吳。伐吳不勝,民人外死,大臣內空,是君上無彊臣之敵,下無民人之過,孤主制齊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雖然,吾兵業已加魯矣,去而之吳,大臣疑我,柰何?”
子貢曰:君按兵無伐,臣請往使吳王,令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許之,使子貢南見吳王。
說曰:“臣聞之,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今以萬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與吳爭彊,竊為王危之。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以撫泗上諸侯,誅暴齊以服彊晉,利莫大焉。名存亡魯,實困彊齊。智者不疑也。”
吳王曰:“善。雖然,吾嘗與越戰,棲之會稽。越王苦身養士,有報我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子貢曰:“越之勁不過魯,吳之彊不過齊,王置齊而伐越,則齊已平魯矣。且王方以存亡繼絕為名,夫伐小越而畏彊齊,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難,仁者不窮約,智者不失時,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今存越示諸侯以仁,救魯伐齊,威加晉國,諸侯必相率而朝吳,霸業成矣。且王必惡越,臣請東見越王,令出兵以從,此實空越,名從諸侯以伐也。”吳王大說,乃使子貢之越。
越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而問曰:“此蠻夷之國,大夫何以儼然辱而臨之?”
子貢曰:“今者吾說吳王以救魯伐齊,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無報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發而先聞,危也。三者舉事之大患。”
句踐頓首再拜曰:“孤嘗不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痛入於骨髓,日夜焦唇乾舌,徒欲與吳王接踵而死,孤之願也。”遂問子貢。子貢曰:“吳王為人猛暴,群臣不堪;國家敝以數戰,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內變;子胥以諫死,太宰嚭用事,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國之治也。今王誠發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寶以說其心,卑辭以尊其禮,其伐齊必也。彼戰不勝,王之福矣。戰勝,必以兵臨晉,臣請北見晉君,令共攻之弱吳必矣。其銳兵盡於齊,重甲困於晉,而王制其敝,此滅吳必矣。”越王大說,許諾。送子貢金百鎰,劍一,良矛二。
子貢不受,遂行。報吳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棲於會稽,國為虛莽,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謀之敢慮!’”後五日,越使大夫種頓首言於吳王曰:“東海役臣孤句踐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問於左右。今竊聞大王將興大義,誅彊救弱,困暴齊而撫周室,請悉起境內士卒三千人,孤請自被堅執銳,以先受矢石。因越賤臣種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領,鈇屈盧之矛,步光之劍,以賀軍吏。”
吳王大說,以告子貢曰:“越王欲身從寡人伐齊,可乎?”
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又從其君,不義。君受其幣,許其師,而辭其君。”吳王許諾,乃謝越王。於是吳王乃遂發九郡兵伐齊。子貢因去之晉,謂晉君曰:“臣聞之,慮不先定不可以應卒,兵不先辨不可以勝敵。今夫齊與吳將戰,彼戰而不勝,越亂之必矣;與齊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
晉君大恐,曰:“為之柰何?”
子貢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晉君許諾。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譯文

田常想要在齊國叛亂,卻害怕高昭子,國惠子,鮑牧,晏圉的勢力,所以想轉移他們的軍隊去攻打魯國。孔子聽說這件事,對門下弟子們說:“魯國,是祖宗墳墓所在的地方,是我們出生的國家,我們的祖國危險到這種地步,諸位為什麼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請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張、子石請求前去救魯,孔子也不答應。子貢請求前去救魯,孔子答應他。
子貢就出發了,來到齊國,遊說田常說:“您攻打魯國是錯誤的。魯國,是難攻打的國家,它的城牆單薄而矮小,它的護城河狹窄而水淺,它的國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們虛偽而中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厭惡打仗的事,這樣的國家不可以和它交戰。您不如去攻打吳國。吳國,它的城牆高大而厚實,護城河寬闊而水深,鎧甲堅固而嶄新,士卒經過挑選而精神飽滿,可貴的人才、精銳的部隊都在那裡,又派英明的大臣守衛著它,這樣的國家是容易攻打的。”田常頓時忿怒了,臉色一變說:“你認為難,人家認為容易;你認為容易的,人家認為是難的。用這些話來指教我,是什麼用心?”子貢說:“我聽說,憂患在國內的,要去攻打強大的國家;憂患在國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國家。如今,您的憂患在國內。我聽說您多次被授予封號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為朝中大臣的有反對你的呀。現在,你要攻占魯國來擴充齊國的疆域,若是打勝了,你的國君就更驕縱,占領了魯國土地,你國的大臣就會更尊貴,而您的功勞都不在其中,這樣,您和國君的關係會一天天地疏遠。這是您對上使國君產生驕縱的心理,對下使大臣們放縱無羈,想要因此成就大業,太困難啦。國君驕縱就要無所顧忌,大臣驕縱就要爭權奪利,這樣,對上您與國君感情上產生裂痕,對下您和大臣們相互爭奪。象這樣,那您在齊國的處境就危險了。所以說不如攻打吳國。假如攻打吳國不能取得勝利,百姓死在國外,大臣率兵作戰朝廷勢力空虛,這樣,在上沒有強臣對抗,在下沒有百姓的非難,孤立國君專制齊國的只有您了。”田常說:“好。雖然如此,可是我的軍隊已經開赴魯國了,現在從魯國撤軍轉而進兵吳國。大臣們懷疑我,怎么辦?”子貢說:“您按兵不動,不要進攻,請讓我為您出使去見吳王,讓他出兵援助魯國而攻打齊國,您就趁機出兵迎擊它。”田常採納了子貢的意見,就派他南下去見吳王。
子貢遊說吳王說:“我聽說,施行王道的不能讓諸侯屬國滅絕,施行霸道的不能讓另外的強敵出現,在千鈞重的物體上,再加上一銖一兩的分量也可能產生移位。如今,擁有萬輛戰車的齊國再獨自占有千輛戰車的魯國,和吳國來爭高低,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險。況且去援救魯國,是顯揚名聲的事情;攻打齊國,是能獲大利的事情。安撫泗水以北的各國諸侯,討伐強暴的齊國,用來鎮服強大的晉國,沒有比這樣做獲利更大的了。名上保存危亡的魯國,實際上阻阨了強齊的擴張,這道理,聰明人是不會疑的。”吳王說:“好。雖然如此,可是我曾經和越國作戰,越王退守在會稽山上棲身,越王自我刻苦,優待士兵,有報復我的決心。您等我攻打越國後再按您的話做罷。”子貢說:“越國的力量超不過魯國,吳國的強大超不過齊國,大王把齊國擱置在一邊,去攻打越國,那么,齊國早已平定魯國了,況且大王正借著”使滅亡之國復存,使斷絕之嗣得續“的名義,卻攻打弱小的越國而害怕強大的齊國,這不是勇敢的表現。勇敢的人不迴避艱難,仁慈的人不讓別人陷入困境。聰明的人失掉時機,施行王道的人不會讓一個國家滅絕,憑藉這些來樹立你們的道義。現在,保存越國向各國諸侯顯示您的仁德,援助魯國攻打齊國,施加晉國以威力,各國諸侯一定會競相來吳國朝見,稱霸天下的大業就成功了。大王果真畏忌越國,我請求東去會見越王,讓他派出軍隊追隨您,這實際上使越國空虛,名義上追隨諸侯討伐齊國。”吳王特別高興,於是派子貢到越國去。
越王清掃道路,到郊外迎接子貢,親自駕馭著車子到子貢下榻的館舍致問說:“這是個偏遠落後的國家,大夫怎么屈辱自己莊重的身份光臨到這裡來了!”子貢回答說:“現在我已勸說吳王援救魯國攻打齊國,他心裡想要這么做卻害怕越國,說:‘等我攻下越國才可以’。像這樣,攻破越國是必然的了。況且要沒有報復人的心志而使人懷疑他,太拙劣了;要有報復人的心志又讓人知道他,就不安全了;事情還沒有發動先叫人知道,就太危險了。這三種情況是辦事的最大禍患。”勾踐聽罷叩頭到地再拜說:“我曾不自量力,才和吳國交戰,被圍困在會稽,恨入骨髓,日夜唇焦舌燥,只打算和吳王一塊兒拚死,這就是我的願望。”於是問子貢怎么辦。子貢說:“吳王為人兇猛殘暴,大臣們難以忍受;國家多次打仗,弄得疲憊衰敗,士兵不能忍耐;百姓怨恨國君,大臣內部發生變亂;伍子胥因諫諍被殺死,太宰嚭執政當權,順應著國君的過失,用來保全自己的私利:這是殘害國家的政治表現啊。現在大王果真能出兵輔佐吳王,以投合他的心志,用重金寶物來獲取他的歡心,用謙卑的言辭尊他,以表示對他的禮敬,他一定會攻打齊國。如果那場戰爭不能取勝,就是大王您的福氣了。如果打勝了,他一定會帶兵逼近晉國,請讓我北上會見晉國國君,讓他共同攻打它,一定會削弱吳國的勢力。等他們的精銳部隊全部消耗在齊國,重兵又被晉國牽制住,而大王趁它疲憊不堪的時候攻打它,這樣一定能滅掉吳國。”越王非常高興,答應照計行動。送給子貢黃金百鎰,寶劍一把,良矛二支。子貢沒有接受,就走了。
子貢回報吳王說:“我鄭重地把大王的話告訴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說:‘我很不走運,從小就失去了父親,又不自量力,觸犯吳國而獲罪,軍隊被打敗,自身受屈辱,棲居在會稽山上,國家成了荒涼的廢墟,仰賴大王的恩賜,使我能夠捧著祭品而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懷,怎么另有其他的打算!’”過了五天,越國派大夫文種以頭叩地對吳王說:“東海役使之臣勾踐謹派使者文種,來修好您的屬下近臣,托他們向大王問候。如今我私下聽說大王將要發動正義之師,討伐強暴,扶持弱小,困扼殘暴的齊國而安撫周朝王室,請求出動越國境內全部軍隊三千人,勾踐請求親自披掛鎧甲、拿著銳利的武器,甘願在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險。因此派越國卑賤的臣子文種進獻祖先珍藏的寶器,鎧甲十二件,斧頭、屈盧矛、步光劍、用來作貴軍吏的賀禮。”吳王聽了非常高興,把文種的話告訴子貢說:“越王想親自跟隨我攻打齊國,可以嗎?”子貢回答說:“不可以。使人家國內空虛,調動人家所有的人馬,還要人家的國君跟著出征,這是不道義的。你可接受他的禮物,允許他派出軍隊,辭卻他的國君隨行。”吳王同意了,就辭謝越王。於是吳王就是調動了九個郡的兵力去攻打齊國。
子貢因而離開吳國前往晉國,對晉國國君說:“我聽說,不事先謀劃好計策,就不能應付突然來的變化,不事先治理好軍隊,就不能戰勝敵人。現在齊國和吳國即將開戰,如果那場戰爭吳國不能取得勝利,越國必定會趁機擾亂它;和齊國一戰取得了勝利,吳王一定會帶他的軍隊逼近晉國。”晉非常恐慌,說:“那該怎么辦呢?”子貢說:“整治好武器,休養士卒,等著吳軍的到來。”晉君依照他的話做了。
所以,子貢這一出行,保全了魯國,擾亂了齊國,滅掉了吳國,使晉國強大而使越國稱霸。子貢一次出使,使各國形勢發生了相應變化,十年當中,齊、魯、吳、晉、越五國的形勢各自有了變化。

大宗世系

先祖

傳說時期
世祖黃帝
世祖昌意
世祖顓頊
世祖
世祖卷章
世祖吳回
世祖陸終
世祖季連
世祖 附沮
世祖 穴熊
西周至春秋時期
世祖 鬻熊,仕於周,為文、武師。
世祖 熊端木
世祖 端木典
此段世系失考
10世祖 端木舒,智勇絕倫,隨平王東遷。
9世祖 端木徹,周大夫。
8世祖 端木緘,周大夫。
7世祖 端木適,周大夫。
6世祖 端木遲,周大夫。
5世祖 端木容
4世祖 端木宿
3世祖 端木廣單,衛獻公聘為客卿。
2世祖(祖父) 端木丕
1世祖(父親) 端木巨,仕衛靈公。

本人

端木子:端木賜,字子貢

後裔

1世孫(兒子) 端木炅,仕於齊為卿相。
2世孫端木叔,藉其先貲不治世,故放意所好,賓客在庭不絕,聲樂奉養之餘,散之宗族邑里,不為子孫留財。及其死,也無瘞埋之資,一國之人受施者,相與賦而藏之,反其子孫之財焉。假乾生稱之曰:“端木叔,達人也,德過其祖矣”。
(以下的代數,都錯了一代,都應該減去1才正確)
第4代 端木圻
第5代 端木靜,仕於魯為下夫夫。
第6代 端木乿
第7代 端木堅
第8代 端木煐
第9代 端木肇,避秦始皇焚坑之禍,去端字而姓木,隱於魯。生二子:平、庚,長無後,以幼為宗。
第10代 端木庚,字子西,仍複姓端木,回原籍。
第11代 端木叢
第12代 端木敬
第13代 端木穎,貧而樂道,不慕榮利,教子有義方。
第14代 端木質,字舍文,漢博士,通五經,尤善《書》。
第15代 端木需
第16代 端木偉,生三子:詡、融、軒,長無後,以次為宗。
第17代 端木融,漢光武拜議郎。
第18代 端木岱
第19代 端木和
第20代 端木長
第21代 端木克勉
第22代 端木庠,字文序,才高博洽,為世大儒,與孔融並顯於時,魏文帝屢召不就。
第23代 端木發
第24代 端木侃
第25代 端木從矩,晉舉孝廉。
第26代 端木中,習儒業,見祖墓荒蕪,率族人修理。生二子:智、敏,長無後,以幼為宗。
第27代 端木敏
第28代 端木炳
第29代 端木棟
第30代 端木韶
第31代 端木元震
第32代 端木昂
第33代 端木如松
第34代 端木良
第35代 端木修
第36代 端木欣
第37代 端木來麟,生三子:識、讓、訥,長、次俱無後,後,以幼為宗。
第38代 端木訥,唐元宗時官中書舍人、紫薇郎。開元27年追封子貢為黎侯,因修祠墓。
第39代 端木祥
第40代 端木亮
第41代 端木碩
第42代 端木輅
第43代 端木裕
第44代 端木范,多學善書,家貲巨萬,重修祖祠宇,凡族中有貧乏不能婚葬者,皆資助之。又設學以教族中子弟,使無愧於先賢后裔。
第45代 端木肅
第46代 端木赫
第47代 端木嘉
第48代 端木度
第49代 端木整
第50代 端木高,宋政和5年都水使,孟昌齡至濬州鑿大伾三山兩河,建天成、聖功二橋。高請修專祠,從之,建祠浮山,使高掌管以供祀事。
第51代 端木杉
第52代 端木法祖
第53代 端木雲程,生三子:璧、珏、珳,長無後,以次為宗。
第54代 端木珏,字雙玉,好學多才,瑰瑋倜儻,不拘細行,濟困扶危,時人稱為博濟翁。
第55代 端木本
第56代 端木貞
第57代 端木存德,元文宗時為尉氏縣儒學教諭。
第58代 端木郎,隨父任,因留於尉氏縣。
第59代 端木歆
第60代 端木坦
第61代 端木賁
第62代 端木甘棠
第63代 端木傑
第64代 端木大猷
第65代 端木鑄,字宜范,善岐黃,壽百有五歲。
第66代 端木正,好學博古,兼精醫學。萬曆間避寇亂,寄居濟寧,衍聖公使主廬墓堂奉祀。
第67代 端木尚儒
第68代 端木文獻,字叔尼,清順治3年山東提學準給衣頂,奉祀生員入濟寧州儒學。
第69代 端木秀,字子實,濟寧州儒學奉祀生員。生四子:鎰、晉、觀、謙。
第70代 端木鎰,秀長子,濟寧州儒學奉祀生員。
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0代 端木謙,秀幼子,字吉六,號霽青。奉祀生員,入曲阜四氏學,主廬墓堂祀。每逢霍祭赴濬祭掃,見祠墓荒涼,呈大明府回濬修理廟宇,栽培樹株。康熙38年,逢聖祖南巡,授為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1代 端木派,康熙59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2代 端木本盛,字青萬,乾隆15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生三子:元慶、元榮、元錦。
第73代 端木元慶,未襲卒,以次弟元榮為宗。 端木元榮,生子:毓振。
第74代 端木毓振,元榮子,字洪聲,嘉慶7年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5代 端木傳詩,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6代 端木繼敏,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第77代 端木廣恕,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
端木子奉祀官
第78代 端木昭琛,承襲翰林院五經博士。民國3年改為奉祀官。
第79代 端木憲楷,字蔭農,民國年間襲任奉祀官。
宗子
第80代 端木慶騏。
第81代 端木繁君,現任宗子。
第82代 端木祥波。
2011年電視劇《孔子春秋》周一圍飾演子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