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墓
基本信息
孔子墓位於
孔林中部偏南地段。封土東西30米,南北28米,高5。墓前石碑2通。前碑篆書“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陰正書“奉政大夫修正庶尹禮部郎中賜食三品祿直文淵閣永嘉黃養正書”,下款書“大明正統八年歲次癸亥十月一日五十九代孫襲封衍聖公孔彥縉五十八代孫承事郎曲阜世職知縣孔公堂等立石”。後碑篆書“宣聖墓”三字,上款正書“門生益津高 書”,下款書“甲辰春二月既望五十一代孫元措立石”。甲辰年,據推算為蒙古乃馬真(1244年)。
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酒池和石砌拜台以及磚砌花欞圍牆等。石案為明代雕刻,石鼎為清
雍正十年(1732年)製作。稍西約10米,有“子貢廬墓處”石碑1通。墓南有享殿、甬道,殿前有石鼎、石儀。石鼎為清雍正十年制。神道旁有金章宗年間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宋真宗年間立“輦路”碑,明代立孔子神道碑等。
歷史
從北邊古亭往西一轉,便看到一座高大的墳冢,這就是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的合葬墓。
魯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在魯國去世後葬於魯城北泗上。據《闕里文獻考》記載,當時孔子的墓“塋不過百畝,封不過三壠,祠,宇不過三間”,後經歷代恢擴,才日就宏麗。今孔子墓封土東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似一隆起的馬背,故稱“馬鬣封”。墓前石碑兩座,為孔子五十九代孫襲封衍聖公孔彥縉所立;後碑篆書“宣聖墓”,為孔子五十一代孫襲封衍聖公孔元措所立。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石制香爐、石砌拜台及磚砌花欞圍牆等。石台,初為漢修,唐代時改為泰山運來的封禪石築砌,清時又予以擴大。石案為明代雕刻,石鼎為清雍正十年(1732年)製作。原來在神道旁有金章宗年間立的“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碑,宋真宗年間立的“輦路”碑,明代立的孔子神道碑現已無存。
孔子的一生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主張以禮治國,曾說:“丘聞之,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禮記·哀公問》)因此,孔子推崇周禮,重視喪葬制度,把喪葬制度看作是宗法制的基礎,主張“葬之以禮”,即按照禮的規定和要求舉行喪葬。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公西華主持了喪葬儀式,《禮記》曰:“孔子之喪,公西赤為志焉。”
孔子的
葬禮集中了夏、商、周三王的禮節,但葬禮非常的簡潔。史載子夏對前去觀看的燕國人說:“聖人之葬人,與人之葬人也,子何觀焉?”意思是說,聖人為別人舉行葬禮,與普通人安葬聖人是一樣的,你們為什麼跑來觀看呢?葬禮結束後,弟子們一人一抔土,為孔子築起了一個橢圓形的墓。《孔氏祖庭廣記》載:“孔子冢去城一里,塋冢百畝,北廣十步,東西三十步,高一丈二尺。”可見,其墓制的規模很小,無法與當時的王公貴族墓相提並論。
孔子簡介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漢族人,
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理論政治家,
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編撰了我國第一部
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
陬邑昌平鄉(今
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
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
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
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
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
史記·
孔子世家》。德化社會的最高標準是“禮”,德化人生的最高價值是“仁”。孔聖人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同時精通易經《十翼》所作者,孔子是中國古代突破對自然山水宗教式態度的第一人,我愛大自然更愛自然山水,大自然包涵災難、地震、龍捲風、恐龍的滅絕等,而自然山水是永存的好風水,提出了“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論語·雍也》)的著名美學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