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周代諸侯國,國君姬姓、伯爵。周文王嫡六子曹叔振鐸分封於曹國,建都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疆域大致轄今山東省菏澤、聊城市,河南濮陽市南部地區。
曹國封域“襟帶河濟,扼控魯宋”,居於要衝,諸侯四通,是諸侯各國往來必經之地。陶丘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天下之中”,全國性經濟大都會。
西周時期,曹國實為一方大國,與魯國共守王朝東土,起過重要作用,與晉、魯同為“十二諸侯”之一。
春秋時期,周室衰微,曹國淪為中原地區的二流諸侯國。晉楚爭霸,曹國成為受害者之一。晉公子重耳落難之時經過曹國,曹共公無禮對待。晉文公即位,出兵討伐曹國,曹共公被俘。城濮之戰(今山東鄄城西南),楚國失利,曹共公歸國。此後,曹國親近並聽命於晉國。
春秋末期,曹國與宋國交惡。曹悼公被囚,且死於宋國,曹國內亂,曹聲公、曹隱公相繼被殺。曹伯陽繼位之後,好田戈之事,離晉侵宋。
曹伯陽十五年(公元前487年),宋景公出兵進攻曹國,晉國坐視不救,曹伯陽被殺害,曹國滅亡。曹國曆二十六君(經考證歷29君),立國636年(前1122年-前487年)。斷代工程認為立國560年(前1046年-前487年)。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開疆立國,諸侯會盟,晉文伐曹,會晉征戰,國亂而亡,地理位置,都會城邑,國都,城邑,曹國世系,仿山墓群,君主列表,文學作品,《曹風·蜉蝣》,《曹風·候人》,《曹風·鳲鳩》,《曹風·下泉》,《史記》記載,原文,譯文,信息簡表,
歷史沿革
開疆立國
曹叔振鐸作為西周首批封君,在滅商立國之初已經成年,且立有大功。《史記·周本紀》載:紂亡,武王舉行入城儀式,周公姬旦把大鉞,畢公姬高把小鉞,左右保衛,叔振鐸當駕馭手,師尚父牽牲,從這裡可見叔振鐸地位之重要。
西周宗法禮制盛行,曹國作為同宗之國,遵循周禮,深受周天子器重。自曹叔振鐸開國至第十位君主曹惠伯,曹國與周邊魯國、衛國、宋國皆相安無事。
西周末期,曹國發生內亂。曹惠伯三十六年(公元前761年),公子武殺死兄長石甫自立,諡號“穆公”。此後,曹國君主諡號皆稱公。
諸侯會盟
齊桓公即位,管仲輔政,尊王攘夷,曹國積極跟隨齊國步伐。曹昭公二年(公元前660年),狄人入侵邢國,曹昭公聯合齊桓公、宋桓公擊退狄人,幫助邢國遷都至夷儀(今山東聊城)。不久,狄人攻破衛國,衛國僅有七百餘人逃過黃河,曹昭公、齊桓公、宋桓公再次出兵,保護衛國,並在楚丘(今河南滑縣)幫助衛人築城復國。
曹昭公六年(公元前656年),齊國為遏制楚國北上侵略中原,齊桓公聯合諸侯軍隊南下打敗親楚的蔡國,接著進攻楚國,曹國積極參與。此後,諸侯軍隊又相繼進攻陳國、鄭國。此後,齊、魯、宋、曹、衛、鄭、許七國在葵丘會盟,齊桓公霸業達到頂峰。
晉文伐曹
會晉征戰
曹文公繼位。(文公)五年,諸侯軍隊討伐不服晉國的邾國;六年,齊軍侵略魯國,並攻打親魯的曹國;十年,諸侯軍隊討伐鄭國;十八年,討伐不服晉國的陳國;十九年,諸侯軍隊討伐鄭國。
曹宣公繼位。(宣公)六年,諸侯軍隊在“鞍之戰”打敗齊國;七年,諸侯聯軍進攻鄭國;十一年,楚國侵略鄭國,諸侯出兵救援鄭國;十四年,諸侯出兵討伐鄭國;十七年,諸侯出兵討伐秦國。
曹成公繼位。(成公)四年,諸侯出兵進攻鄭國;六年,諸侯聯軍討伐齊國、進攻鄭國、侵襲楚國和陳國;十年,楚國入侵陳國,諸侯出兵救援;十二年,楚國包圍陳國,諸侯出兵救援;十四年,諸侯聯合進攻鄭國;十五年,諸侯出兵討伐鄭國;十六年,諸侯進攻鄭國,鄭國求和;成公十九年,諸侯聯合攻打秦國;二十二年,衛國石買擅取曹國重丘;二十三年,晉國拘捕石買、孫蒯,諸侯聯合進攻齊國。
曹武公繼位。(武公)七年,諸侯聯合進攻齊國;八年,諸侯聯合討伐衛國;九年,諸侯在宋國舉行“弭兵之會”。
國亂而亡
春秋末期,曹國、宋國交惡。曹悼公朝宋,遭到宋景公禁錮,曹國發生內亂,繼任國君的曹聲公和曹隱公先後被殺,曹靖公四年(公元前502年),靖公逝世,曹伯陽繼位。
曹伯陽六年(公元前496年),曹國有一個名叫公孫彊的百姓喜歡射鳥,並將射到的一隻白雁獻給曹伯陽,還講述打獵射鳥的技巧,曹伯陽很喜歡他。由此向公孫彊詢問國家大事,公孫彊應對得體,曹伯陽更加喜歡他,加以寵信,讓他擔任司城,執掌國政。
曹伯陽十四年(公元前488年),公孫彊向伯陽陳說稱霸之道。於是,曹國宣布斷絕與晉國的外交關係,並派兵攻打宋國。宋景公率領軍隊包圍曹國,晉國不予援助。鄭國人認為宋國擁有曹國對自己不利,於是救援曹國,併入侵宋國。
曹伯陽十五年(公元前487年),宋國軍隊進攻曹國,攻下陶丘,俘獲曹伯陽和公孫彊,將二人殺害,曹國滅亡,享國636年。
地理位置
曹國疆域約南至今曹縣城南二十里一帶與宋國接壤,北至今鄄城縣南境,西至今東明縣境與當時的衛國相連,東至今巨野縣、成武縣西邊境與魯國毗鄰。版圖大約相當於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牡丹區、曹縣。後來又擴大,西南至今開封市以東,東南至今巨野縣以南地區。
都會城邑
國都
陶丘,《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陶丘,在山東省定陶縣西南七里。”《曹南文獻錄》:“曹國都城在左城東二十里。”《山東通志·古蹟志》:“定陶縣故城在(今)縣西北五里,周曹叔封國。”故認定:在今定陶縣城塔坡劉一帶。
陶丘是戰國時期水陸交通中心,曹國地處平原,道路易修,車輛易行;同時,陶丘又位於濟水南岸,濟水是主要水路通道。順濟而東,可達齊魯;溯濟而西,可抵宋、韓、魏、秦;濟水經菏水再入淮入江,可抵吳、楚;濟水本與黃河相通,沿濟水入黃河,可至趙、燕。司馬遷稱:“交易有無之路通”。
陶丘是戰國時期經濟商貿中心。司馬遷《史記》中稱陶為“天下之中”。這裡四季分明,沃野千里,是“春種一粒粟,秋收成萬顆籽”的富庶之地。古書載有“富比曹、衛”的說法,足見當時曹國的富庶為世人所欽慕。《史記.貨殖列傳》記載了天下五大都會,其中曰:“夫自鴻溝以東,芒碭山以北,屬巨野,此梁、宋也。陶、睢陽亦一都會也。”范蠡定居於此,成就了千古商祖。孔子門生端木賜(子貢)倡儒門之風,經商於曹、魯兩國之間,富致千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取其利,必先喻其義,”成就儒商之首。
城邑
《左傳》及其他文獻中多有記載曹國城邑。主要有以下幾個城邑和地區:
名稱 | 史書記載 | 地理位置 | |
---|---|---|---|
重丘 | 《左傳・襄公十七年》:“衛石買,孫蒯伐曹,取重丘”。 | 今山東荏平西南 | |
鄸邑 | 《左傳・昭公二十年》:“曹公孫會自鄸出奔宋”。 | 今山東菏澤西北 | |
郊邑 | 《左傳・定公十二年》:“衛公孟疆伐曹,克郊”。 | 約今山東菏澤西 | |
曹隧 | 《左傳・襄公十七年》:“衛孫蒯田於曹隧”。 | 約今山東鄄城北 | |
洮邑 | 《左傳·僖公三十一年》:“分曹地自洮以南,東傅於濟,盡曹地也”。 | 今山東鄄城西北 | |
清丘 | 《左傳·昭公十一年》:“盟於清丘之社”。 | 今山東菏澤西北 | |
貫邑 | 《左傳·僖公二年》:“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於貫”。 | 今山東曹縣西南 | |
重丘 | 《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諸侯同盟於重丘”。 | 今山東巨野西南 | |
釜丘 | 《竹書紀年》: “薛侯來會王(魏襄王)於釜丘。” | 今山東定陶西南 | |
鞍邑 | 《左傳·哀公十四年》:“ 魋 先謀公,請以鞌易薄。 ” | 今山東曹縣西北 | |
笙瀆 | 《左傳·莊公九年》:“乃殺公子糾於生竇”。《史記》名“笙竇”。 | 今山東菏澤東 | |
楚丘 | 《左傳・隱公七年》:“戎伐凡伯於楚丘以歸”。 | 今山東曹縣東北 | |
戎城 | 《左傳·莊公二十四年》:“戎侵曹,曹羈出奔陳”。 | 今山東曹縣西北 | |
黍丘 | 《左傳・哀七年》“(公孫彊)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鍾、邗”。 | 今河南夏邑西南 | |
揖丘 | 《左傳・哀七年》“(公孫彊)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鍾、邗”。 | 約今山東曹縣界 | |
大城 | 《左傳・哀七年》“(公孫彊)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鍾、邗”。 | 約今山東菏澤界 | |
鍾邑 | 《左傳・哀七年》“(公孫彊)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鍾、邗”。 | 約今山東定陶界 | |
邗邑 | 《左傳・哀七年》“(公孫彊)築五邑於其郊,曰黍丘、揖丘、大城、鍾、邗”。 | 約今山東定陶界 | |
濟西田 | 《左傳·僖公三十一年》: “春,取濟西田,分曹地也”。 | 今山東鄄城西北 | |
曹南山 | 《詩經・曹風・侯人》:“薈兮蔚兮,南山朝躋”。 | 今山東曹縣北 | |
句瀆之丘 | 《左傳·桓公十二年》“(魯)公及宋公盟於句瀆之丘”。《春秋》名谷丘。 | 今山東菏澤西南 | |
有莘之墟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登有莘之墟以觀晉師。” | 今山東曹縣西北 |
曹國世系
武王滅商,遷曹挾於邾地,封弟叔振鐸於曹地。曹國曆十九世,二十六君,立國六百三十六年。
曹叔振鐸,姬振鐸,曹國始封之君,周文王姬昌第六子,周武王姬發胞弟。卒,子太伯脾立。
曹太伯,姬脾,曹叔振鐸子,繼曹叔而立。卒,子仲君平立。
曹仲君,姬平,太伯脾子,繼太伯而立。卒,子宮伯侯立。
曹宮伯,姬侯,仲君平子,繼仲君而立。卒,子孝伯雲立。
曹孝伯,姬雲,宮伯侯子,繼宮伯而立。卒,子夷伯喜立。
曹夷伯,姬喜,孝伯雲子,繼孝伯而立。卒,弟幽伯彊立。
曹幽伯,姬彊(公元前?—公元前826),孝伯雲子,夷伯喜弟。繼夷伯而立。前835一前826在位。周宣王二年(公元前826),其弟蘇殺幽伯自立,是為戴伯。
曹戴伯,姬蘇(公元前?—公元前796),孝伯雲子,幽伯疆弟。殺幽伯而自立。前826一前796年在位。周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卒,子雉立,是為惠伯。
曹惠伯,姬雉(公元前?—前760),戴伯鮮子,繼戴伯而立。前796一前760年在位。周平王十一年(公元前760)卒。子石甫立。
曹廢伯,姬石甫(公元前?—公元前760),惠伯雉子,繼惠伯而立。前760年在位。既立,其弟武殺而代之,是為穆公。
曹穆公,姬武(公元前?—公元前757),惠伯雉子,石甫弟。殺石甫而代立。前760一前757年在位。周平王十四年(公元前757),卒,子終生立,是為桓公。
曹桓公,姬終生(公元前?—公元前720),穆公武子,繼穆公而立。前757一前702年在位。周桓王十八年(公元前702),卒。太子射姑(夕姑)立,是為莊公。
曹莊公,姬射姑(公元前?—公元前671),桓公終生子,繼桓公而立。前702一前671年在位。周惠王六年(公元前671),卒,子赤(夷)立,是為僖公。
曹僖公,姬赤(公元前?一公元前662),繼莊公而立。前670一前662年在位。周惠王十五年(公元前 662),卒。子班立,是為昭公。
曹昭公,姬班(公元前?—公元前653),僖公赤子,繼僖公而立。前662一前653年在位。周惠王十八年(公元前659),赤狄攻邢,邢潰。乃與齊、宋之師救之,敗赤狄。邢遷於夷儀(今山東聊城西南)。又與齊、宋之師為之築城。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參與齊桓公會諸侯與周太子鄭盟,以定周太子之位。二十四年(公元前653)卒。子共公襄立。
曹共公,姬襄(公元前?—公元前618),昭公班子,繼昭公而立。前653一前618年在位。周襄王八年(公元前645),與齊、宋、魯、陳、衛、鄭、許之君盟於牡丘(今山東聊城東北)。謀救徐伐楚。與齊師伐厲(今湖北隨縣東北)以救徐。十一年(公元前642),與衛、邾助宋襄公平齊亂,以納齊太子昭。十二年(公元前641),不服宋,宋師圍之。十六年(公元前637),晉公子重耳出亡在外過曹,公欲觀其駢脅(肋骨相連如一骨)。曹大夫僖力諫,不聽。二十一年(公元前632),晉伐曹,執公。後釋之。公乃會諸侯於許。周頃王元年(公元前618)卒。子壽立,是為文公。
曹文公,姬壽(公元前?—公元前595),共公襄子,繼共公而立。前618一前595年在位。是時,晉楚爭霸,多次參與晉會諸侯之盟。周定王十二年(公元前595),卒。子廬立,是為宣公。
曹宣公,姬廬(公元前?—公元前578),文公壽子,繼文公而立。前595一前578年在位。周簡王八年(公元前578),晉謀伐秦,征師於諸侯。晉、齊、宋、衛、魯、鄭、曹、邾、滕之君會於京師。晉率諸侯伐秦時,廬卒於師。公子負芻殺太子自立,是為成公。
曹成公,姬負芻(公元前?—公元前555),宣公廬庶子,繼宣公而立。前578一前555年在位。是時晉、楚爭霸,曹屢參與晉會諸侯,隨晉而征戰。周靈王十七年(公元前555),晉以衛石買、孫蒯違盟擅取曹重丘(今山東茌平西南),執之。晉平公會諸侯伐齊,圍臨淄,負芻卒於伐齊軍次,子滕立,是為武公。
曹武公,姬滕(公元前?—公元前528),成公負芻子,繼成公而立。前555一前528年在位。既立,屢次參與晉會諸侯之盟及征戰。周景王十七年(公元前528),卒。子湏立,是為平公。
曹平公,姬湏(公元前?—公元前524),武公滕子,繼武公而立。前528一前524年在位。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卒。子悼公午立。
曹悼公,姬午(公元前?—公元前515),平公湏子,繼平公而立。前524一前515年在位。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為聲公。悼公卒於宋,歸葬之。
曹聲公,姬野(公元前?—公元前510),平公演子,悼公午弟。繼悼公而立,前515一前510年在位。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平公之弟通殺聲公而自立,是為隱公。
曹隱公,姬通(公元前?—公元前506),春秋曹國國君。武公滕子,平公湏弟。繼聲公野而立。前510—前506年在位。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參與晉於召陵(今河南郾城東)會諸侯之盟,謀伐楚。是年,聲公之弟露殺公自立,是為靖公。
曹靖公,姬露(公元前?—公元前502),平公湏子,聲公野弟。殺隱公通而自立。前506一前502年在位。周敬王十八年(公元前502),卒。子伯陽立。
曹廢公,姬陽(公元前?—公元前487),靖公露子,繼靖公而立。前502一前487年在位,既即位,好田獵之事。曹鄙人公孫疆亦好田獵,獲白雁而獻給曹陽,且言田弋之說,曹陽便喜歡上了他,並與他商討政事,使為司成。公孫疆說服曹陽背晉伐宋。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衛伐曹,克郊(今山東菏澤境)而還。三十二年(公元前488),鄭大夫以宋人有曹,乃鄭之患,不可不救。冬,鄭師救曹,侵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宋滅曹,俘君而殺之。
仿山墓群
定陶仿山墓群,系周代曹國貴族墓地。據《定陶縣誌》記載:“仿山在縣西北十二里,層阜隆然,古曹國葬地,積壤之高,仿佛若山,自曹叔振鐸至伯陽二十五代並司祠焉。”另據《曹南文獻錄》轉引《寰宇記》亦曰:“仿山古曹國葬地。”公元前11世紀,周武王滅商紂,建立了周奴隸主王朝,為鎮壓被統治氏族的反抗和奴隸起義,鞏固其奴隸主統治政權,遂大封宗室貴戚功臣。“曹叔振鐸,周文王第六子,武王克商,封於曹。”所以,古定陶在兩周時期是曹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曹國歷代國君為顯示其經濟實力和政治權勢,將墓封土盡力加大,逐漸形成如此之高阜,即仿山。仿山現存碑刻,亦可作為此論之佐證。
仿山墓群,舉目東望,突兀隆起,綠蔭覆蓋,仿佛若山,即仿山墓群。仿山墓群由東西兩山構成:東山阜高約12米,東西寬90米,南北長340米,中間跨越50米的深谷,即至西山;西山高約4米,東西寬54米,南北長140米。兩山共占地約3.8萬平方米。堌堆之高大,工程之宏偉,在菏澤地區首屈一指。1977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君主列表
序號 | 君王稱號 | 諡號 | 姓名 | 即位時間 | 退位時間 | 在位時間 | 備註 |
---|---|---|---|---|---|---|---|
1 | 姬振鐸 | 約前1122年 | 約前1051年 | 周文王之子 | |||
2 | 姬脾 | 約前1052年 | 約前1002年 | 叔振鐸之子 | |||
墉 | 青銅器銘考 | ||||||
封 | 青銅器銘考 | ||||||
3 | 約前1001年 | 約前935年 | 曹太伯之子 | ||||
4 | 宮 | 姬侯 | 約前934年 | 約前895年 | 曹仲君之子 | ||
5 | 孝 | 姬雲 | 約前894年 | 約前865年 | 曹宮伯之子 | ||
靜 | 青銅器銘考 | ||||||
6 | 夷 | 姬喜 | 前864年 | 前835年 | 30 | 曹孝伯之子 | |
7 | 幽 | 姬彊 | 前834年 | 前826年 | 9 | 曹夷伯之弟 | |
8 | 戴 | 姬蘇 | 前825年 | 前796年 | 30 | 曹幽伯之弟 | |
9 | 惠 | 姬雉 | 前795年 | 前760年 | 36 | 曹戴伯之子 | |
10 | 廢 | 姬石甫 | 前760年 | 前760年 | 曹惠伯之子 | ||
11 | 穆 | 姬武 | 前759年 | 前757年 | 3 | 曹廢伯之弟 | |
12 | 桓 | 姬終生 | 前756年 | 前702年 | 55 | 曹穆公之子 | |
13 | 莊 | 姬射姑 | 前701年 | 前671年 | 31 | 曹桓公之子 | |
14 | 僖 | 姬夷 | 前670年 | 前662年 | 9 | 曹莊公之子 | |
15 | 昭 | 姬班 | 前661年 | 前653年 | 9 | 曹僖公之子 | |
16 | 共 | 姬襄 | 前652年 | 前618年 | 35 | 曹昭公之子 | |
17 | 文 | 姬壽 | 前617年 | 前595年 | 23 | 曹共公之子 | |
18 | 宣 | 姬廬 | 前594年 | 前578年 | 17 | 曹文公之子 | |
19 | 成 | 姬負芻 | 前577年 | 前555年 | 23 | 曹宣公之弟 | |
20 | 武 | 姬滕 | 前554年 | 前528年 | 27 | 曹成公之子 | |
21 | 平 | 姬須 | 前527年 | 前524年 | 4 | 曹武公之子 | |
22 | 悼 | 姬午 | 前523年 | 前515年 | 9 | 曹平公之子 | |
23 | 聲 | 姬野 | 前514年 | 前510年 | 5 | 曹悼公之弟 | |
24 | 隱 | 姬通 | 前509年 | 前506年 | 4 | 曹平公之弟 | |
25 | 靖 | 姬露 | 前505年 | 前502年 | 4 | 曹聲公之弟 | |
26 | 姬陽 | 前501年 | 前487年 | 15 | 曹靖公之子 |
文學作品
《國風·曹風》是《詩經》十五國風之一,其中收錄《曹風》四篇,為先秦時代曹地漢族民歌。
《曹風·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曹風·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維鵜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飢。
《曹風·鳲鳩》
鳲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鳲鳩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帶伊絲。其帶伊絲,其弁伊騏。
鳲鳩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鳲鳩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國人。正是國人,胡不萬年?
《曹風·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愾我寤嘆,念彼周京。冽彼下泉,浸彼苞蕭。愾我寤嘆,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愾我寤嘆,念彼京師。芃芃黍苗,陰雨膏之。四國有王,郇伯勞之。
《史記》記載
原文
曹叔振鐸者,周武王弟也。武王已克殷紂,封叔振鐸於曹。叔振鐸卒,子太伯脾立。太伯卒,子仲君平立。仲君平卒,子宮伯侯立。宮伯侯卒,子孝伯雲立。孝伯雲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厲王奔於彘。三十年卒,弟幽伯彊立。幽伯九年,弟蘇殺幽伯代立,是為戴伯。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歲。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因東徙,益卑,諸侯畔之。秦始列為諸侯。三十六,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殺之代立,是為繆公。繆公三年卒,子桓公終生立。
桓公三十五年,魯隱公立。四十五年,魯弒其君隱公。四十六年,宋華父督弒其君殤公,及孔父。五十五年,桓公卒,子莊公夕姑立。
莊公二十三年,齊桓公始霸。三十一年,莊公卒,子釐公夷立。釐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昭公六年,齊桓公敗蔡,遂至楚召陵。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晉公子重耳其亡過曹,曹君無禮,欲觀其駢脅。釐負羈諫,不聽,私善於重耳。二十一年,晉文公重耳伐曹,虜共公以歸,令軍毋入釐負羈之宗族閭。或說晉文公曰:“昔齊桓公會諸侯,復異姓;今君囚曹君,滅同姓,何以令於諸侯?”晉乃復歸共公。二十五年,晉文公卒。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壽立。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負芻立。
成公三年,晉厲公伐曹,虜成公以歸,已復釋之。五年,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厲公。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勝立。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立。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是歲,宋、衛、陳、鄭皆火。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九年,悼公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為聲公。悼公死於宋,歸葬。聲公五年,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是為隱公。隱公四年,聲公弟露弒隱公代立,是為靖公。靖公四年卒,子伯陽立。
伯陽三年,國人有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謀欲亡曹;曹叔振鐸止之,請待公孫彊,許之。旦,求之曹,無此人。夢者戒其子曰:“我亡,爾聞公孫彊為政,必去曹,無離曹禍。”及伯陽即位,好田弋之事。六年,曹野人公孫彊亦好田弋,獲白雁而獻之,且言田弋之說,因訪政事。伯陽大說之,有寵,使為司城以聽政。夢者之子乃亡去。公孫彊言霸說於曹伯。十四年,曹伯從之,乃背晉乾宋。宋景公伐之,晉人不救。十五年,宋滅曹,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曹遂絕其祀。
譯文
曹叔振鐸為周武王之弟,武王戰勝商紂後,分封叔振鐸於曹。叔振鐸死,其子太伯脾繼位。太伯死,其子仲君平即位。仲君平死,其子憲伯侯繼位。憲伯侯死,其子孝伯雲繼位。孝伯雲死,其子夷伯喜繼位。
公元前842年(夷伯二十三年),周厲王逃往彘地。
公元前835年(三十年)夷伯死,其弟幽伯強繼位。幽伯九年(公元前826),其弟蘇殺死幽伯,自立為國君,就是戴伯。公元前825年(戴伯元年),周宣王已即位三年。公元前796年(三十年)戴伯死,其子惠伯兕(sì)繼位。
公元前771年(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王室東遷,越發衰微,諸侯紛紛背叛王室。秦國在這一年開始被列為諸侯。
公元前760年(惠伯三十六年)惠伯死,其子石甫繼位,其弟武殺掉石甫代立為君,就是繆公。公元前757年(三年)繆公死,其子桓公終生繼位。
公元前722年(桓公三十五年),魯隱公繼位為君。公元前712年(四十五年),魯人殺死隱公。公元前711年(四十六年),宋國的華父督殺死宋殤公和大夫孔父。公元前702年(五十五年),楚桓公死,其子莊公夕姑繼位。
公元前679年(莊公二十三年),齊桓公開始做諸盟主,稱霸天下。公元前671年(三十一年),莊公死,其子釐公夷繼位。公元前662年(釐公九年)死,其了昭公班繼位。公元前656年(昭公六年),齊桓公戰勝蔡國,順勢進軍至楚國邵陵。公元前653年(九年),昭公死,其子共公襄繼位。
公元前637年(共公十六年),原先時,晉公子重耳逃亡時經過曹國,曹共公對待他很不禮貌,甚至想看重耳那長得連在一塊的肋骨。曹大夫釐負羈勸止,共公不聽,釐負羈只得暗中對重耳表示友好。公元前632年(二十一年),晉文公重耳討伐曹國,把曹共公擄回晉國,卻命令軍隊不得騷擾釐負羈一族所居之地。有人勸晉文公:“當年齊桓公大會諸侯,連異姓國家都幫助他們重新復國;現在您卻囚禁曹君,消滅同姓國家。這樣做,以後怎能號令諸侯?”晉文公才又把曹共公釋放。公元前628年(二十五年),晉文公死。公元前618年(三十五年),曹共公死,其子文公壽繼位。前595年(二十三年)文公死,其子宣公強繼位。公元前578年(十七年)宣公死,其弟成公負芻(chú)繼位。
公元前575年(成公三年),晉厲公攻伐曹國,俘獲曹成公帶回晉國,第二年又放歸。公元前573年(五年),晉國大夫欒書、中行偃指使程滑殺死晉厲公。公元前555年(二十三年),成公死,其子武公勝繼位。公元前529年(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棄疾殺死楚靈王,代立為君。公元前528年(二十七年),武公死,其子平公須繼位。前524年(平公四年)死,其子悼公午繼位。這一年,宋、衛、陳、鄭四國都發生了火災。
公元前516年(悼公八年),宋景公即位。公元前515年(九年),曹悼公去宋國朝會,被宋囚禁;曹國大臣擁立悼公之弟野為君,就是聲公。悼公最終死在宋國,後來歸葬於曹。
公元前510年(聲公五年),曹平公之弟通殺聲公自立,就是隱公。公元前506年(隱公四年),曹聲公之弟露又殺隱公自立,就是靖公。公元前502(四年)靖公死,其子伯陽繼位。
公元前499年(伯陽三年),曹國都城裡有一人做夢,夢見許多君子站在社宮那裡商議滅掉曹國;曹叔振鐸制止了他們,讓他們等待公孫彊,眾君子答應了叔振鐸的要求。做夢者天亮後找遍了曹國,也沒有公孫彊這個人。做夢者就告戒他的兒子:“我死以後,你聽說公孫彊執掌政事,一定離開曹國,免遭禍事。”等到伯陽即位後,喜好射獵。公元前496年(六年),曹國有個農夫公孫彊也喜好射獵,獵得白雁獻給伯陽,大談射獵之道,藉此商問政事。伯陽高興之極,非常寵幸公孫彊,命他做司城來處理政務。做夢者之子聽說後,逃離了曹國。公孫彊向曹伯陳說稱霸諸侯的主張。公元前488年(十四年),曹伯聽從公孫強的主意,背叛晉國,進犯宋國。宋景公攻曹,晉國不救。公元前487(十五年),宋滅掉曹,抓曹伯陽和公孫強回宋殺掉,曹國就滅亡了。
太史公說:我通過探究曹共公不聽信賢人釐負羈卻寵幸後宮美女三百人高乘軒車的事,得知共公不樹德政。至於曹叔振鐸託夢於人,豈不是想延長曹國命運嗎?無奈公孫彊卻不好好治理國家,曹叔振鐸的祭祀香菸終於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