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驚險即位
齊襄公時,齊國政治混亂。管仲、召忽保護
公子糾逃到
魯國,
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
莒國。襄公十二年(前686年),
公孫無知殺齊襄公,自立為君。次年,雍林人殺無知,並討論重立君主。高、國兩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國。
魯國聽說以後也發兵送小白的哥哥
公子糾回國,並派
管仲帶兵堵截了
莒國到齊國的路,管仲一箭射中小白的
帶鉤。小白假裝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魯國報捷。魯國於是慢慢地送公子糾回國,過了六天才到達齊國。這時小白早已兼程趕回齊國,
高傒立他為國君,是為桓公。
管仲改革
桓公被射中帶鉤,裝死迷惑管仲。躲在帳篷車裡日夜兼程趕回齊國,又有齊國貴族國、高兩氏支持,成為國君,即位以後發兵攻擊魯國,在乾時(今
桓台)大戰,魯軍敗走。鮑叔牙給魯侯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公子糾是齊君的兄弟,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公子糾的老師
召忽、管仲是仇人,請魯國把他們送來。如不從命,將要出兵討伐魯國。”魯人害怕,殺公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被囚禁。桓公要殺管仲,鮑叔牙勸說:“臣幸運地跟從了君上,君上現在成為了國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齊國,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夠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業,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能強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便聽從他的建議,假借殺仇血恨之名把管仲接到齊國。桓公和管仲談論霸王之術,大喜過望,拜其為大夫,委以政事。
齊桓公拜
管仲為相之後,君臣同心,勵精圖治,對內整頓朝政、例行改革,對外
尊王攘夷,
存亡續絕。這一時期,齊桓公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長、盡忠職守的出色人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桓管五傑”。桓公十四年(前672),陳歷公子完(即
田完)逃到齊國,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不接受,桓公就任命他為工正。
成就霸業
桓公逃亡時經過了譚國,但譚國待桓公不好,所以桓公在齊桓公二年(前684年)出兵滅掉譚國,譚國君主逃向莒國。齊桓公五年(前681年),齊、宋、陳、蔡、邾五國國君在齊國舉行“
北杏會盟”,旨在協力平息宋國內部爭奪君位的變亂,齊國首開以諸侯身份主持天下會盟的記錄,齊桓公的威望在諸侯中開始不斷升高。會盟前齊桓公曾邀
遂國國君入盟,遭到拒絕。“
北杏會盟”結束後,齊桓公吞滅遂國。
齊桓公五年(前681年)桓公攻打魯國,魯國戰敗,
魯莊公請求割讓城池平息戰爭,桓公應允,並與魯在柯地會盟。會上,魯莊公的臣子
曹沫拔出寶劍,劫持齊桓公,要求齊國歸還魯國在齊魯邊境上的
汶陽之田。齊桓公答應曹沫的要求。
事後齊桓公想不歸還土地並殺掉曹沫。管仲勸諫說:“不給汶陽之田,只是逞一時之快。失信於諸侯,天下人就不幫我們了!”最後齊桓公將汶陽之田還給了魯國。諸侯們知道這件事情後,都認為齊桓公有信譽,漸漸地都想依附齊國了。
齊桓公六年(前680年),參加過“北杏會盟”的
宋國背叛盟約,齊桓公約請曾參加“北杏會盟”的陳、蔡二國一起出兵伐宋。
齊桓公先派人帶著豐盛的禮物去朝拜周天子,說宋國不尊重周天子,隨便廢立國君,請周天子興師問罪。周天子想借齊國的力量來樹立天子威望,遂答應齊桓公要求,派大夫單伯帶部分兵力,會同齊、陳、蔡三國合兵伐宋。
宋國看到齊國打著周天子的旗號來討伐,不想背負抗禦王師、與天子作對的罪名,請求歸順王室、與諸侯和好。齊桓公覺得“拉大旗作虎皮”的辦法比自己直接出兵更有效,便又在第二年(前679年)冬天請周天子的代表單伯,約集衛、鄭、宋三國國君一起在鄄地會盟,各國諸侯看到周天子支持齊國,遂共推齊桓公為盟主,
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開始確立。
齊桓公八年(前678年),齊又約集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齊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
山戎攻打
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齊桓公出兵討伐山戎救援燕國,一直打到孤竹才回師。
燕莊公於是送齊桓公回國一直送到了齊國的境內。桓公說:“不是天子,諸侯相送不能出境,我不可以對燕無禮。”於是把燕君所到的地方盡數割予燕國,並叮囑燕君學習
召公為政,像在
周成王、
周康王時那樣給周天子納貢。諸侯聽說此事,都擁護齊國。
齊桓公二十七年(前659年)春,齊、宋、曹三國之君各率本國兵馬共同救邢。狄人退兵後,三國決定將邢國遷得離狄族遠些,齊桓公幫助邢國把都城遷到靠近齊國較為安全的夷儀(今聊城西南)。
不久狄人又侵犯
衛國,齊桓公考慮到衛國已是君死國滅,需要重新建國,便於第二年(前658年)春在楚丘幫助衛國築新城,使衛國在黃河南岸重建國都。
齊桓公二十九年(前657),桓公和
蔡姬在水中遊玩,蔡姬晃船,桓公心怕,阻止蔡姬。蔡姬不聽,晃個不停。齊桓公大發雷霆,將蔡姬送了回去。
蔡國也不高興,把蔡姬又嫁給別人。桓公便興兵討伐蔡國。秋、楚兩國進攻鄭國,齊桓公約集各國國君在“陽穀會盟”,商討伐楚救鄭。齊桓公三十年(前656年)春,齊桓公率領齊、魯、宋、陳、衛、鄭、許、曹等八國聯軍先對楚國的盟國蔡國實行軍事行動;接著,齊桓公率大軍聯合進攻楚國。兩者相持不下,通過外交談判,楚國答應遵守諸侯的本分,恢復向周天子納貢。於是齊桓公和各小國諸侯共同與楚國在召陵訂立盟約,互相結盟,各自退兵,史稱“
召陵之盟”。
齊桓公三十一年(前655年),周王室發生更立太子之事:
周惠王已立王子鄭為太子,因惠後喜歡小兒子帶,周惠王便欲廢鄭立帶。在周惠王死後,齊桓公約集魯、宋、衛、許、曹、陳等國在洮會盟,正式將王太子鄭扶上周天子寶座,是為
周襄王。
齊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齊桓公與各諸侯國在葵丘(今河南蘭考)會盟時,周襄王因齊桓公帶頭支持自己繼位,便派宰孔賜給齊桓公祭廟所用的胙肉、彤弓矢以及天子車馬,這是周天子對於諸侯國的最高獎賞。
《孟子·告子下》記載了齊桓公“
葵丘會盟”盟辭的“五禁”條款:“一是誅殺不孝之人,勿改變已確立的太子,不要以妾為妻;二是尊重賢能之人,培育人才,要大力表彰那些有德行的人;三是尊重老人,愛護孩童,不忘來賓和旅客;四是士不能世世為官,官吏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辦,不要獨攬。取士一定要得到能人,不專殺大夫;五是不要故意設堤壩,不要阻止別國人來糴糧食,也不能不報告天子就封國封邑。
”這“五禁”條款分明是齊桓公成就霸業的經驗總結。周襄王派大臣與會並送重禮,說明周襄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會上齊桓公儼然代周天子號令諸侯,標誌著齊桓公霸業達致顛峰。
昏庸晚年
魯僖公十有五年(前645年)。春,王正月,公如齊。楚人伐徐。三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候、鄭伯、許男、曹伯盟於牡丘,遂次於匡。公孫敖帥師及諸侯之大夫救徐。夏,五月,日有食之。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
魯僖公十有六年(前644年)。冬,十有二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邢侯、曹伯於淮。
魯僖公十有七年(前643年)。春,齊人、徐人伐英氏。
《國語齊語》萊、莒、徐夷、吳、越,一戰帥服三十一國。
《荀子?仲尼》" 詐邾襲莒,並國三十五"
《尉繚子·制談第三》「有提九萬之眾(諸侯聯軍),而天下莫能當者,誰?」曰:「桓公也。」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問他:“群臣中誰可以代你為相?”管仲說:“了解臣下沒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說:“
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殺掉孩子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說:“開方如何?”管仲回答:“背棄親人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近。”桓公說:“
豎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閹割來討好君主,不合人情,難以親愛。”管仲死後,齊桓公不聽管仲的話,重用三人,三人專權。
桓公四十二年(前644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於齊,齊令各國諸侯發兵救周。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齊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無虧、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黨羽爭位。冬十月七日,齊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對方,齊國一片混亂。桓公屍體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屍蟲都從窗子裡爬了出來。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齊君無虧才把桓公收殮。
陵墓
《史記齊太公世家》引《括地誌》說:“齊桓公墓在臨淄縣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一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垌。一所二墳。晉永嘉末,人發之,初得版,次得水銀池,有氣不得入,經數日乃牽犬入,中得舍蠶數十薄,珠襦、玉匣、繒彩、軍器不可勝數。又以人殉葬,骸骨狼藉也。”
為政舉措
政治
齊桓公在位時致力於劃分和整頓行政區劃和機構,把國都劃分為六個工商鄉和十五個士鄉,共二十一個鄉。十五個士鄉是齊國的主要兵源。齊桓公自己管理五個鄉,上卿國子和高子各管五個鄉。
他把國政分為三個部門,制訂三官制度。官吏有三宰。工業立三族,商業立三鄉,川澤業立三虞,山林業立三衡。郊外三十家為一邑,每邑設一司官。十邑為一卒,每卒設一卒師。十卒為一鄉,每鄉設一鄉師。三鄉為一縣,每縣設一縣師。十縣為一屬,每屬設大夫。全國共有五屬,設五大夫。每年初,由五屬大夫把屬內情況向齊桓公匯報,督察其功過。於是全國形成統一的整體。
軍事
齊桓公強調寓兵於農,規定國都中五家為一軌,每軌設一軌長。十軌為一里,每里設里有司。四里為一連,每連設一連長。十連為一鄉,每鄉設一鄉良人,主管鄉的軍令。戰時組成軍隊,每戶出一人,一軌五人,五人為一伍,由軌長帶領。一里五十人,五十人為一小戍,由里有司帶領。一連二百人,二百人為一卒,由連長帶領。一鄉二千人,二千人為一旅,由鄉良人帶領。五鄉一萬人,立一元帥,一萬人為一軍,由五鄉元帥率領。齊桓公、國子、高於三人就是元帥。
這樣軍隊組織便緊密結合在一起,每年春秋以狩獵來訓練軍隊,於是軍隊的戰鬥力得以提高。同時齊桓公又規定全國百姓不準隨意遷徙,人們之間團結居住,做到夜間作戰,只聽到聲音就可辨別敵我;白天作戰,只要看見容貌,大家就能認識。
為解決軍隊的武器,齊桓公規定犯罪了可用盔甲和武器來贖罪。犯重罪,可用甲與車戟贖罪。犯輕罪,可用值與車戟贖罪。犯小罪,可用銅鐵贖罪。這樣便減緩了軍隊裝備不足的問題。
經濟
管仲在改革中提出“
相地而衰征”的土地稅收政策,就是根據土地的好壞不同,來徵收多少不等的賦稅。這樣使賦稅負擔趨於合理,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他又提倡發展經濟,積財通貨,設“輕重九府”,觀察年景豐歉,人民的需求,來收散糧食和物品。又規定國家鑄造錢幣,發展漁業、鹽業,鼓勵與境外的貿易。桓公大力推行這些經濟政策,齊國經濟開始繁榮起來。
代表菜品
齊桓公時代國力富庶強盛,當時的人們為更好的紀念
太公望的美譽,傳承姜太公餐飲文化,並深得傳統歷史名吃“太公望紅燜雞”的精髓,把主料雞內雜與
太公望膳食古方中的輔料,完美結合,創製出了“
滷煮雞雜”這道歷史名吃,至今依然傳承在
日照市安氏一派。
家族成員
父親
齊僖公祿甫
既得到齊桓公寵愛又育有子嗣的配偶長衛姬生
公子無虧(武孟),公子無虧於齊桓公死後曾被立為齊侯;
少衛姬生
齊惠公元;
鄭姬生
齊孝公昭,他是桓公生前立的太子;
葛嬴生
齊昭公潘;
密姬生
齊懿公商人;
宋華子生
公子雍。
兒子公子無虧於齊桓公去世當年(前643年)被立為君;
齊孝公昭於前642年至前633年在位;
齊昭公潘於前632年到前613年在位;
齊懿公商人於前612前609年在位;
齊惠公元於前608年到前599年在位。
齊桓公的諸子共統治齊國四十餘年。但桓公之子不止以上說的六人,《左傳·僖公二十六年》記載,齊桓公有七個兒子去楚國做了大夫。
顧頡剛:“為了
周平王的微弱,
鄭莊公的強暴,使得中原諸國化作一盤散沙,而
楚人的勢力這般強盛,戎狄的馳騁又這等自由,夏、商、周以來積累了千餘年的文化真動搖了。齊桓公處於如此艱危的時局,靠著自己的國力和一班好輔佐,創造出‘霸’的新政治來,維持
諸夏的組織和文化,使得各國人民在這均勢小康的機構之下慢慢作內部的發育,擴充智慧,融合情感,整齊國紀,畫一民志,所以霸政行了百餘年,文化的進步真是快極了,戰國時代燦爛的建設便是孕育在那時的。這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該注意的人物!……可憐桓公一死,中原諸國依然是一盤散沙。……齊桓公的霸業已全部倒壞了。在這間不容髮的時候,黃河上游的惟一姬姓大國而且有大才幹的君主晉文公就接趴齊桓公而起,擔負了第二度尊王攘夷的責任。”
毛澤東:“齊桓公九合諸侯,訂立五項條約,其中有水利一條,行不通。秦始皇統一中國,才行得通。”
軼聞典故
管仲拜相
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管仲輔佐公子糾。為支持糾繼位,管仲曾以箭射小白,小白詐死,提前回國繼位,成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齊桓公。小白做了國君,鮑叔牙舉薦管仲,小白念念不忘一箭之仇,鮑叔牙勸道:“難得的是臣下忠於其主啊,如果你重用了管仲,以他的加倍忠心和才能,可以替你射得天下,豈射鉤可比呢?”在鮑叔牙的力薦下,齊桓公決定不計前嫌,任用管仲為相。管仲在齊國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就了齊國的霸業,而齊桓公也成為春秋五霸中最早的一個霸主。
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
燕國(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來討救兵,說燕國被附近的一個部落山戎侵犯,打了敗仗。齊桓公就決定率領大軍去救燕國。齊國大軍到了燕國,山戎已經搶了一批百姓和財寶逃回去了。齊國和燕國的軍隊聯合起來,一直向北追去。沒想到他們被敵人引進了一個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樣,沒邊沒沿,怎么也找不到原來的道兒。還是管仲想出一個主意來。他對齊桓公說:“馬也許能認得路,不如找幾匹當地的老馬,讓它們在頭裡走,也許能走出這個地方。”齊桓公叫人挑了幾匹老馬,讓它們領路。這幾匹老馬果然領著人馬出了迷谷。
風馬牛不相及
齊國征伐楚國,楚國派人對齊軍說:“你們在極北,我們在極南,真和放佚馬和牛,牝牡不能相誘相逐是一個道理,不料你們會來我們這裡,究竟為了什麼呢?”
庭燎招士
春秋時期天子和國王在接待外國使者或商討國家大事時,要在大庭中燃起火炬,叫“庭燎”,這是最高規格的接待禮儀。齊桓公因求賢若渴而“庭燎招士”,但一年過後,沒有一個賢士前來。這時,東野那裡有個地位低下的人求見,齊桓公很高興地登堂接見,他問來人有何才能,來人回答:“我會九九算術。”桓公譏笑說:“會九九算術也能算一技之長嗎?齊國這樣的人到處都是。”來人回答道:“大山不拒絕細小的石頭,所以才成了大山;大海不拒絕細小的溪流,所以才成為大海,九九算術不算什麼,但您如果對我以禮相待,還怕比我高明的人不來嗎?”桓公深感有理,便設庭燎之禮接待來人。果不其然,一個月後四面八方的賢士接踵而至。
影視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