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五霸

上古五霸

上古五霸,亦稱先秦五霸,分別指的是:夏朝昆吾氏商朝大彭氏豕韋氏周朝齊桓公晉文公

白虎通義》曰:“五霸者,何謂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韋氏、齊桓公、晉文公也。”《四書章句集注》注云:“丁氏曰:‘夏昆吾,商大彭、豕韋,周齊桓、晉文,謂之五霸。’”

上古五霸,有別於春秋五霸,它是後世學者對夏、商、周三代,曾經稱霸天下的諸侯的總結。此五霸,也是三代霸主中,最有勢力、最具影響力的五位霸主,合稱“上古五霸”。

基本介紹

昆吾氏,大彭氏,豕韋氏,齊桓公,晉文公,歷史評價,

昆吾氏

昆吾氏,又稱昆吾國,簡稱昆吾。據《路史·國名記》記載,“蘇,己姓子,忟為夏侯伯,今懷慶之武德有蘇古城。”姓氏學家斌來按:蘇氏出自己姓之昆吾,昆吾子(忟)封於蘇,後世遂以國為姓。昆吾的字義《夏小正》釋為“昆小蟲,又稱昆者眾也。”昆吾是陸終氏的分支,他們的氏族也以“眾蟲”為崇拜物,以“昆”為圖騰。
昆吾氏昆吾氏
據有關史書記載,昆吾氏經過繁衍發展,後又派生出九個姓氏,即蘇、溫、董父、叔安、鬷夷、舊許、顧、舟人、諸稽。昆吾集團在夏中晚期很強盛,是當時諸侯國十霸之一。昆吾人善於制陶、琢玉、冶金和占卜。昆吾人發明陶瓦以代替茅草蓋房,是歷史建房技術的創舉。
至夏太康時, 王政腐敗,昆吾集團組織勤王之師,聯合諸侯國自為盟主,以尊王室。太康去世後,桀繼夏朝王位。桀王暴虐荒淫,不理朝政,昆吾集團對夏桀王朝發動造反。這時殷商集團勢力也很強大,也正在策劃推翻夏王朝,企圖取而代之,所以不允許昆吾集團的舉動。於是,就以除奸討亂為藉口,命殷商集團傑出首領成湯率兵討伐昆吾。經數年戰爭,昆吾敗於殷商,被殷商所滅。隨後殷商滅夏,建立殷商帝國。
昆吾國被殷商滅後,氏族成員或四處逃散,或融入殷商之中。自公元前16世紀至11世紀商朝500年間,昆吾氏族便不再有什麼重要活動,直至商末周初,才又活躍起來。公元前11世紀,西方周部落強大,欲東取商王朝而代之,被商征服的昆吾氏便與周聯合起來滅商,擅長冶金術的昆吾氏在周國中擔任冶官。(《逸周書·大聚解》載:周武王曾“召昆吾冶而鑄之金版,藏而朔之”。)

大彭氏

大彭氏,簡稱大彭,又稱彭國。《通志·氏族略二》云:“彭氏,即大彭之國,在商為侯國。古祝融之後,有陸終氏,六子,第三子彭祖建國於彭,子孫以國為氏。又彭亦為姓。”
大彭氏大彭氏
帝堯時彭祖建大彭氏國彭城因而得名。夏商時期,大彭氏國很強盛,曾為五霸之一。大彭氏國的創始人彭祖活了800歲(按現今時間換算為130歲),是中國烹飪和氣功的創始人。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曾被孔子推崇備至,也被道家奉為奠基人之一。彭祖的飲食養生之道,對以後漢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彭城為宋邑,徐國國都、楚國國都。秦漢之際,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彭城還是西漢、東漢、三國時曹魏和西晉等三朝封國的國都,長達500多年。從這裡走出的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則一統天下,開創了歷史上輝煌的漢王朝。西漢時期,彭城為劉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國——楚國和彭城國。東漢末年,曹操遷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稱徐州。

豕韋氏

豕韋氏,簡稱豕韋,又稱韋國,古部落名。《唐書》和《繹史》載:三皇五帝之首包羲,風姓,伏羲氏子孫,彭祖孫元哲被夏帝少康封為包豕韋,後裔形成豕韋部族;豕韋國為商湯所滅,故地在今河南省滑縣 。
豕韋氏豕韋氏
《黑龍江古代民族史綱》載:包豕韋【缽室韋】北遷為東胡豕韋;《魏書》載:為木骨閭失韋;《舊唐書》載:蒙兀室韋;形成蒙古族先民。
留在南方的豕韋周朝時建立韋國,據《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在 商為豕韋氏 。” 杜預註:“ 豕韋 ,國名,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 。”
《國語·晉語八》:“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 ,在周為唐杜氏。”
漢應劭 《風俗通·皇霸·五伯》:“及殷之衰也,大彭氏、豕韋氏、復續其緒,所謂王道廢而霸業興者也。”
清 陳夢雷 《解介士傳》:“性躁而多言,且自負其先世,以為在豕韋氏之上。”
《唐書·宰相世系表》載:韋姓出自風姓彭祖之後在豕韋。

齊桓公

齊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時代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姜姓,齊氏,名小白,終年73歲。齊桓公是姜太公呂尚的第十二代孫,齊僖公祿甫的三兒子,其母為衛國人。在齊僖公長子齊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孫無知相繼死於內亂後,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位成功,即國君位為齊桓公。
齊桓公齊桓公
齊國在今山東北部,盛產魚鹽,經濟富裕,地近渤海,有山海漁田之利,是東方的一個大國。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齊國逐漸強盛。齊桓公於前681年在北杏(今山東鄄城)召集宋國陳國蔡國邾國四國諸侯會盟,是歷史上第一個充當盟主的諸侯。當時中原華夏各諸侯苦於戎狄等部落的攻擊,齊桓公採用管仲的意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團結其他諸侯,北擊山戎,南伐楚國,在諸侯國中樹立了威信。後來,齊桓公召集諸侯國在葵丘會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周王室也派人參加,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晉文公

晉文公(前697年或前671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是中國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前636年~前628年在位,晉獻公之子,母親為狐姬。晉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與齊桓公並稱“齊桓晉文”。
晉文公晉文公
晉文公初為公子,謙虛而好學,善於結交有才能的人。驪姬之亂時重耳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晉殺晉懷公而立。晉文公在位期間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對外聯合秦國和齊國伐曹攻衛、救宋服鄭,平定周室子帶之亂,受到周天子賞賜。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楚、鄭、陳等國軍隊圍攻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宋國派人到晉國求救。晉文公採納了部下的正確意見,爭取了齊國和秦國參戰,壯大了自己的力量。而後,又改善了晉同曹、衛的關係,孤立了楚國。這時,楚國令尹(官名,相當於宰相)子玉大怒,發兵進攻晉軍。晉文公為了避開楚軍的鋒芒,以及報答因晉國內而亂逃亡在外時楚王的幫助和殷勤接待(在逃亡時,晉文公允諾:若能回到晉國為君,一旦晉楚交戰,晉軍將退避三舍,古代軍隊行軍三十里叫做一舍,九十里就是三舍),命令部隊向後撤退九十里。晉軍“退避三舍”後撤到衛國城濮(今山東省憋縣)。城濮離晉國比較近,補給供應很方便,又便於會合齊、等盟國軍隊,集中兵力。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兩軍開始決戰,晉軍誘敵深入,楚軍陷入重圍,全軍覆沒。城濮之戰創造了在軍事上先退讓一步,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
此後,晉文公請來周襄王,並召集齊、宋等國在踐土(今河南廣武)和諸侯會盟。史稱:“踐土會盟”。周天子策封晉文公為“侯伯”(諸侯之長),並賞賜他黑紅兩色弓箭,表示允許他有權自由征伐。晉文公正式成為第二位霸主,開創了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

歷史評價

白虎通義·號篇》:“五霸者,何謂也?昆吾氏大彭氏豕韋氏齊桓公晉文公也。昔三王之道衰,而五霸存其政,率諸侯朝天子,正天下之化,興復中國,攘除夷狄,故謂之霸也。昔昆吾氏,霸於者也;大彭氏、豕韋氏,霸於者也;齊桓晉文,霸於者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