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一詞源自春秋時代,“尊王攘夷”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該書是解釋儒家經典《春秋》的三部專著之一。本意為“尊勤君王,攘斥外”,後來演化為具備複雜含義的政治術語,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等地區的歷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尊王攘夷
  • 外文名:honour the king and drive off the barbarians
  •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 釋義:面對外族入侵,結成民族統一戰線
  • 起源:春秋時代
  • 出自:《春秋公羊傳》
  • 經典套用:齊桓公稱霸
  • 歷史背景:齊桓公稱霸中原政治主張
  • 策劃團隊:姜小白、管仲、鮑叔牙
  • 關聯運動:葵丘會盟
詞語解釋,主要案例,中國,朝鮮,日本,

詞語解釋

名稱:尊王攘夷
釋義:“尊王攘夷”,尊:尊崇。攘,排斥、抵禦。這則典故的原意是尊奉周王為中原之主,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後來成為面對外族入侵時,結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同義詞。“尊王”,即尊崇周王的權力,維護周王朝的宗法制度。“攘夷”,即對遊牧於長城外的、狄和南方楚國對中原諸侯的侵擾進行抵禦。

主要案例

中國

背景
周朝,自平王東遷以後,周天子權威大大減弱,諸侯國內的篡權政變和各國之間的兼併戰爭不斷發生。與此同時邊境族群趁機入侵,華夏文明面臨空前的危機。
春秋時期的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經過了內政、經濟、軍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實力,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以諸侯長的身份,挾天子以伐不服。尊崇周天子,並數次發動幫助諸侯國攘斥夷狄戰爭而大獲讚賞,其事跡被後世稱為尊王攘夷。
尊王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另立太子的意向。 齊桓公會集諸侯國君於首止,與周天子盟,以確定太子的正統地位。次年 管仲,齊桓公因鄭文公首止逃會,率聯軍討伐鄭國。數年後,齊桓公率多國國君與周襄王派來的大夫會盟,並確立了周襄王的王位。
管仲管仲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宋、等國國君及周王宰孔會於葵丘。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齊桓公為諸侯長。同年秋,齊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之盟。此後遇到侵犯周王室權威的事,齊桓公都會過問和制止。
魯僖公四年(前656年),齊桓公率領諸侯進入楚國,質問楚國為何不按時向周天子進貢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導致祭祀大典無法及時進行,使得楚國承認自己的錯誤。魯僖公九年(前651年),齊桓公召集各路諸侯召開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弒,抑兼併”周襄王派宰孔參加,並賜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給齊桓公。
攘夷
公元前663年(桓公二十三年),山戎攻打燕國,燕向齊求救,齊桓公救燕。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刑國,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齊桓公採納管仲“請救邢”的建議,打退了毀邢都城的狄兵,並在夷儀為邢國建立了新都。次年,狄人大舉攻衛,衛懿公被殺。齊桓公率諸侯國替衛國在楚丘另建新都。經過多年努力,齊桓公對楚國一再北侵進行了有力的回擊。
公元前655,聯軍伐楚,迫使楚國同意進貢周王室,楚國也表示願加入齊桓公為首的聯盟,聽從齊國指揮,這就是召陵之盟。伐楚之役,抑制了楚國北侵,保護了中原諸國。齊桓公實行的“尊王攘夷”政策,使其霸業更加合法合理,同時也保護了中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巨大貢獻。
評價
尊王攘夷在中國歷史上多為正面評價。如孔子稱讚管子尊王攘夷的功績:“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朱熹亦稱其“尊周室,攘夷狄,皆所以正天下也。”顧炎武更稱其“春秋之義,尊天王攘夷狄,誅亂臣賊子,皆性也,皆天道也。"
另一方面,一些諸侯以尊王的名義互相討伐爭戰,稱霸稱雄,東周歷史上出現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屬“尊王”或者假借“尊王”名義擴張自己利益的的行為,但並非攘夷,而是華夏諸侯國之間的內戰。諸侯爭霸的行為,正是孟子所說的“春秋無義戰”。

朝鮮

在滿清入主燕京時,朝鮮士人也有“尊王攘夷”的說法,所謂“王”,指的是曾在豐臣秀吉攻擊朝鮮時,幫助抵禦日軍的中國明朝皇帝,“夷”即是“東夷”:滿清胡人。

日本

幕末時期的反幕政治運動。“尊王論”和“攘夷論”本來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源於儒學的“名分論”。但是,幕末幕藩體制矛盾的激化和因外國壓迫而引起的對外危機,使兩者結合起來,成為幕末政治運動的一大潮流。1853年(嘉永6年)佩里來日後面臨現實的外壓,盡朝廷表示要進行攘夷,但大老井伊直弼不待天皇同意就於1858年(安政5年)簽訂《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因此,反對派聯合起來,把尊王和攘夷結合在一起,以“尊王攘夷”作為反幕的口號。這個運動以下級武士浪人為首,包括豪農豪商,以及僧侶、神官、國學家等。京都是這個運動的據點。文久年間(1861-1863年)進入最高潮,長州藩是運動的中心。1863年(文久3年)5月10日長州藩炮擊外國船艦、“天誅組”舉兵、平野國臣等的生野之變,以及翌年的水戶天狗黨之亂禁門之變等,這些都是激進派發動的政治事件。但這期間策劃“公武合體”的運動也展開起來,文久3年8月18日薩摩藩、會津藩等發動政變,尊攘派被逐出京都。薩英戰爭四國艦隊炮擊下關事件。使尊攘派認識到攘夷是不可能的。尊攘運動的“名分論”觀念也逐漸克服。慶應年間(1865-1867年),從尊攘派轉化來的討幕派主張開國政策,討幕運動具體貫徹於各種現實政策之中並獲得發展。
幕府向美國的讓步,表現其務實的政治態度。但是封建藩主和武士、家臣們卻未必同意,他們認為這是屈辱投降。於是,日本人的愛國主義從攘夷開始,最終導致了尊王攘夷運動
實際上在江戶幕府的初期就有“尊王”的理論,一些學者根據儒家的學說,提出“尊王敬幕”。由於安政大獄,使舊尊王論轉變為希望實現以天皇為中心的統一國家的新尊王論。在朝廷和幕府發生激烈對立之前,尊王論者並不主張反幕。可是,幕府不顧天皇反對,擅自與外國簽訂條約,一些長期不滿幕府專權的大名和武士利用此機會,以尊王為口號,企圖參與幕政。後來當幕府政治陷入危機,而且出現了西方侵略,於是尊王論和排外論結合起來,形成“尊王攘夷”的思潮。同時由於多數下層武士經濟處境的惡化,使得他們把對幕府的不滿轉化為激烈的“尊王攘夷”行動。
武士階級是日本封建社會所獨有的特色,江戶時代的武士不單純是戰士和軍官,而且兼有行政官員和知識分子的性質。日本的封建制度是以門閥、世襲制為基礎的,幕藩體制就是其嚴格的形態。下層武士對幕藩體制早已心懷不滿,他們希望打破門閥、世襲的藩籬,使自己也能躋身權力的中心。特別是在幕府末期的幕政改革中,下級武士開始進入藩國的統治機構,這種傾向就更加強烈起來。但是,下級武士雖然“下級”但畢竟是“武士”,也是統治階級的一員,所以又有維持封建統治的一面。簡而言之,對舊有體制的維護和重建的改良主義成為下級武士的基本訴求。“尊王攘夷”就成了他們必然的選擇。
在這種形勢下,孝明天皇走出歷代天皇無所作為的陰影,重返政治舞台。
第121代天皇:孝明天皇(1831-1866)(在位1846-1866)
第122代天皇:明治天皇(1852.9.22-1912.7.30)(在位1866-191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