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夷論

江戶末期反對與外國通商、主張擊退外國的一種封建排外思想。它起源於儒學的“華夷思想”,是區別本國和夷狄的“名分論”思想。幕末時期,由於先進列強侵入亞洲而逐漸有了現實的根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攘夷論
  • 時間江戶末期
  • 思想:名分論
  • 起源於:儒學的華夷思想
簡介,形成,評價,

簡介

江戶末期反對與外國通商、主張擊退外國的一種封建排外思想。它起源於儒學的“華夷思想”,是區別本國和夷狄的“名分論”思想。幕末時期,由於先進列強侵入亞洲而逐漸有了現實的根據。特別是藤田東湖、會澤安等的後期水戶學為其典型。嘉永、安政(1848-1859豐)以後面臨對付外來壓迫的實際問題,於是針對幕府的開國政策,“攘夷論”與“尊王論”結合起來,成為反幕的口號。文久年間(1861-1863年)發生薩英戰爭和四國艦隊炮擊下關等事件,達到與外國實戰的地步,但實踐證明攘夷是不可能的。當時,在尊王攘夷運動向討幕運動發展的過程中,“攘夷論”也局部地反映了民族意識。明治初年攘夷思想仍有影響,尤其表現為不斷發生殺傷外國人的事件。

形成

幕末時期的反幕政治運動。“尊王論”和“攘夷論”本來是兩種不同的思想,源於儒學的“名分論”。但是,幕末幕藩體制矛盾的激化和因外國壓迫而引起的對外危機,使兩者結合起來,成為幕末政治運動的一大潮流。1853年(嘉永6年)培理來日後面臨現實的外壓,儘管朝延表示要進行攘夷,但大老井伊直弼不待天皇同意就於1858年(安政5年)簽訂《日美友好通商條約》。因此,反對派聯合起來,把尊王和攘夷結合在一起,以“尊王攘夷”作為反幕的口號。這個運動以下級武士和浪人為首,包括豪農豪商,以及僧侶、神官、國學家等。京都是這個運動的據點。文久年間(1861-1863年)進入最高潮,長州藩是運動的中心。1863年(文久3年)5月10日長州藩炮擊外國船艦、“天誅組”舉兵、平野國臣等的生野之變,以及翌年的水戶藩天狗黨之亂、禁門之變等,這些都是激進派發動的政治事件。但這期間策劃“公武合體”的運動也展開起來,文久3年8月18日薩摩藩、會津藩等發動政變,尊攘派被逐出京都。薩英戰爭和四國艦隊炮擊下關事件。使尊攘派認識到攘夷是不可能的。尊攘運動的“名分論”觀念也逐漸克服。慶應年間(1865-1867年),從尊攘派轉化來的討幕派主張開國政策,討幕運動具體貫徹於各種現實政策之中並獲得發展。

評價

日本德川幕府末期面臨著困難的選擇。一方面 ,幕府為了保證其封建經濟的再生產過程得以順利進行 ,必須恪守“祖法” ,堅持攘夷 ;另一方面 ,當歐美列強憑藉發達的交通工具進逼日本的時候 ,幕府缺乏迎擊外敵的經濟力量和軍事力量 ,而祖法又要求攘夷。處於進退兩難境地的幕府被迫開國 ,加入西方條約體系。而開國帶來的一系列重大政治經濟問題 ,又激起了以“尊王攘夷”為表現形式的國家民族主義觀念的勃興 ,變革幕藩體製作為一個歷史方向被提了出來。當攘夷的妄想被西方的炮艦徹底擊碎以後 ,攘夷不再是目的 ,而成為尊王攘夷論者推翻幕府統治、推進日本近代化的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