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英戰爭(Anglo-Satsuma War),又稱鹿兒島炮擊事件(Bombardment of Kagoshima,1863年8月15日——17日),是英國為了促使薩摩藩出面解決生麥事件,交涉未果,而派遣軍艦...
然而,只占東軍人數的1/3的西軍在士氣上卻占了上風,他們經過下關、薩英戰爭後,變成了裝備、訓練都西洋化的精銳部隊。僅3天便決定了勝敗的鳥羽伏見之戰,在...
生麥事件(又稱神奈川事件,過去又稱李察信事件),是一件發生於1862年9月14日日本神奈川縣生麥村的武士攻擊外國人事件。該事件導致7艘英國軍艦炮轟鹿兒島,史稱薩英...
1862年薩英戰爭結束後,因為在戰鬥中阿姆斯特朗炮屢出問題,英軍內部對火炮的可靠性及其懷疑,英國政府隨後決定組成一個委員會來處理阿姆斯特朗炮的問題。...
他從薩英戰爭的失敗中吸取教訓,深感落後的日本定會處處挨打,決心制定“富國強兵”之策。他向中央申請購買英國軍艦。送藩士到幕府海軍操作所受訓,命令藩士村田經芳...
但在薩英戰爭和參與會議分裂後,轉為討幕派,與長州藩結成薩長同盟,推進武力討幕,掌握主導權,直到明治維新。維新後成為新政府的核心薩摩閥,西鄉隆盛等一部分人因...
文久三年(1863年)8月,自江戶回藩途中的島津久光一行於橫濱附近的生麥村與騎馬郊遊的英國人發生衝突,由此引發了薩英戰爭。此戰雖使薩摩藩在攘夷浪潮中聲名鵲起,...
參加過抗擊英國人的薩英戰爭,當天在炮台開炮的炮手就是後來在日俄戰爭中擊敗俄國的滿州軍總司令大山岩元帥,搬運炮彈的除了東鄉平八郎還有一位名人——日本海軍之父...
黑田清隆(くろだ きよたか,1840年11月9日—1900年8月23日)日本第二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元老。薩摩藩人。積極投身倒幕運動,參與建立薩長聯合。戊辰戰爭時任...
薩英戰爭和四國艦隊炮擊下關事件。使尊攘派認識到攘夷是不可能的。尊攘運動的“名分論”觀念也逐漸克服。慶應年間(1865-1867年),從尊攘派轉化來的討幕派主張...
十一歲時就參加了薩英戰爭,在弁天炮台幫著搬炮彈,在一起搬炮彈的還有東鄉平八郎,炮手不是別人,就是後來日本最早的元帥大山岩(這個炮台可謂價值連城~~)。英國艦隊...
文久年間(1861-1863年)發生薩英戰爭和四國艦隊炮擊下關等事件,達到與外國實戰的地步,但實踐證明攘夷是不可能的。當時,在尊王攘夷運動向討幕運動發展的過程中,“...
文久3年(1863年)薩英戰爭。(小松帶刀、大久保利通等人也參加了戰鬥)慶應2年(1866年) 在坂本龍馬的斡旋下,薩長同盟成形。家茂沒於大坂城。德川慶喜成為第15...
8月15日,英國軍艦7艘進攻薩摩藩(薩英戰爭),薩摩藩主屈服 ,轉向公武合體(皇室公卿與幕府及各藩的聯合)。1863年9月30日,幕府勢力操縱公武合體派在京都發動政變...
任內經歷生麥事件、薩英戰爭。 亞歷山大·馮·西博爾德(通譯):德國人,後為明治政府的外籍雇員。 薩道義(通譯):日本學學者。 威廉·威利斯(公使館醫師、江戶領事...
1863年6月,幕府被迫宣布攘夷,隨之發生了美英荷法四國軍艦炮擊下關(下關戰爭),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薩英戰爭)的事件。1865年春,長州藩尊王攘夷派領袖高杉晉作提出...
薩英戰爭和四國艦隊炮擊下關事件。使尊攘派認識到攘夷是不可能的。尊攘運動的“名分論”觀念也逐漸克服。慶應年間(1865-1867年),從尊攘派轉化來的討幕派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