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是花燈的產地之一,而“吊燈”、“賞燈” 更是忠信鎮富有特色的一種傳統民俗。1730年(清雍正八年)連平周志第二捲風俗篇記載:“上元喜簇花燈作龍獅各種戲舞唱
採茶歌。”“上元”即是“
元宵節”,也有說法稱忠信花燈始於17世紀的明末清初。每年正月,粵北九連山重鎮——
連平縣忠信鎮人潮如海,彩燈爭艷,蔚為壯觀。忠信花燈造型美觀、製作精緻,是民間繪畫、剪紙、書法、對聯等方面的綜合。從20世紀初開始,“
忠信花燈節”以“文化搭橋、經貿唱戲”的形式,展示客家傳統民間工藝美術和客家民俗風情,弘揚民族文化,繁榮城鄉貿易,擴大招商引資,推動忠信乃至連平縣的經貿發展,忠信鎮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花燈之鄉”。
藝術特色
忠信花燈綜合了多種傳統藝術形式,主要體現在編織、印花、剪、刻、裱、裝飾等一系列製作工藝上。將粗大的竹子削成竹條,削好竹條後,用“手工鑽”在竹條兩端鑽竹眼。鑽好竹眼後,將竹子互相交叉銜接,此刻花燈已現雛形。第二步是剪紙,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按照各種規格裁剪各種顏色不一的紙,然後各疊成一組,接著把花紋印版放在疊紙上,用刻刀鑿成穿透的文樣,這也叫做紙雕。第三步是描畫,著色後是解花,即在著色的花樣上描上各種形狀的圖案和顏色,然後把圖形分解出來,將漿糊均勻糊在花燈的骨架上面,然後逐一將剪紙、紙雕、描畫、花穗等輕輕地糊裱在燈架上,用手或刷子粘漿糊刷平後,接著便將條狀花穗貼上在花燈下部,給花燈“穿”上裙子。
造型特點
忠信花燈造型獨特,其結構從上到下分為燈蓋、燈身、燈裙,從裡到外一般有2至4層,規格大的直徑有12米,小的也有40厘米。與其他地方花燈的小巧玲瓏不同的是,忠信花燈大而精緻,多呈柱形,花燈外層配以剪紙、圖案、紙穗等,整個燈飾五顏六色,同時集繪畫、工藝、剪紙、書法、詩詞於一體。花燈大多用竹編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與其他地方的花燈相比,忠信花燈的燈裙是最特別的,燈裙由各種各樣的花案彩色燈帶組成,燈內裝置各種形象畫片旋轉流動,堪稱民間工藝奇葩。
花燈起源
忠信花燈始於明末清初。
忠信花燈被列入第一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民間美術類,忠信吊燈習俗以民俗類被列入第二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一般花燈的遊園性質不同,忠信花燈有一個相當特別的吊燈儀式。按照忠信的傳統風俗,每年的正月初九,當地人家當年生了男孩就應該在祠堂里掛起花燈慶祝,以告知祖先和鄉親。吊燈儀式一般由放燈繩、選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道程式,其間還有客家鑼鼓、舞龍獅、祭祖、飲燈酒等熱鬧場景。吊一盞花燈就是一次盛會。
據傳明末有個畫師,名字已經湮沒,從朝廷告老還鄉,和賴志穩的老太公交好,特意以宮廷畫手法畫了幾幅圖相送。賴家是書香門第,在鄉里一直幫人寫書柬,對繪畫也頗有講究,祖祖輩輩對這些畫非常珍視,囑咐後人好好保存。當地人按照宮廷花燈的製作方法,逐漸完善了起源於宋末元初的忠信花燈。由於半路加入的宮廷血統,忠信花燈到今天還透著一股文人士大夫的清雅之氣。它綜合了多種傳統藝術形式,主要體現在編織、印花、剪、刻、裱、裝飾等一系列製作工藝上。好的花燈,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除此之外,政府每兩年或三年還會搞一次花燈節,讓花燈走出祠堂。在這個過程中,欣賞花燈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隨著風俗的演變,忠信花燈具有了不同的內涵,它象徵著百業興旺、豐衣足食。忠信有10多個花燈製作點,其中以上寮村最為出名,有花燈村之稱。
相關風俗
忠信花燈秉承了中原藝術之精華,歷代藝人的實踐創作使忠信花燈具有獨特的風格。明末清初,忠信地區相繼流行的“吊燈”、“賞燈”習俗,最初的起源叫“點燈”。“點燈”諧音“添丁”,因此凡是上一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購買或定做花燈。在除夕祭祖前,燈主便要在祠堂的樑上放燈繩,繩的一端用紅紙寫上新丁的姓名。到正月十三上燈之日的早晨,燈主先將燈帶貼在花燈燈蓋的每個角上。
燈帶將對聯、詩詞、書法等文學藝術融為一體,其內容根據個人喜好選用,大致是添丁發財、吉祥如意及祝福之類的。其次要在花燈裡面繫上百眼芋頭、大蔥、大蒜等,寄寓自己的兒子聰明好學、多子多福。再次燈主點燃花燈,期望燃燈興旺;然後將花燈升起,以示“添丁”,同時宴請親朋好友在祠堂飲燈酒,慶祝一番。在花燈結束時,當地人還舉行一種“暖燈”儀式。也就是在花燈上掛滿鞭炮,然後點燃鞭炮和花燈一起燃燒。之後在祠堂祭祖和大宴賓客,以表示“去舊迎新”。
傳承價值
忠信花燈以獨特的造型,別致的裝飾和豐富的色彩,集詩書畫於一體,是忠信花燈綜合藝術完美結合的特色,具有一定的藝術研究價值。忠信花燈中流光溢彩的走馬燈,層層掩映、卷舒有致的紋樣和濃縮古樓結構的風格,美輪美奐,極具觀賞性。在忠信花燈的紋樣里,記寓著民間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賞燈風俗里蘊藏著人類繁衍的內涵,充分體現了忠信花燈的人文價值。忠信花燈是忠信民間客家文化的組成部分,元宵節的裝扮,賞燈習俗的重要載體,已在民眾的心中紮下了深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