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信花燈是一種古老的地方傳統工藝美術品。造型獨特,其結構從上到下分為燈蓋、燈身、燈裙,從裡到外一般有二至四層,規格大者直徑有12米,小的也有40厘米。花燈大多用竹編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忠信花燈的燈裙是最特別的,燈裙由各種各樣的花案彩色燈帶組成,外用彩色燈帶點綴,燈帶上有各種各樣的花案;燈內裝置各種形象畫片旋轉流動,形成“走馬燈”動感。忠信花燈的製作,凝聚了忠信人民在地方手工藝上的卓著成就。寄寓了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忠信花燈節
- 規格:大者直徑12米,小的也有40厘米
- 花燈:融神話、傳說、詩詞、對聯等
- 工藝:編織、印花、剪、刻、裱等
花燈介紹,花燈起源,花燈工藝,忠信花燈節,花燈源流,花燈特點,文化內涵,傳承與發展,
花燈介紹
花燈是集削、鑽、扎、剪、印、刻、描、糊、裱等多種手工藝於一身,融神話、傳說、詩詞、對聯、書畫、剪紙、編織、書法於一體的地方民間綜合藝術品。
花燈起源
花燈源於中原,蘊含著豐富的客家文化元素,詮釋著客家人久遠的心靈史,隨著客家人的繁衍、遷徙而傳承發展,在南粵連平縣忠信鎮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花燈工藝
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忠信花燈綜合了多種傳統藝術形式,主要體現在編織、印花、剪、刻、裱、裝飾等一系列製作工藝上。
第一步,將粗大的竹子削成竹條,削好竹條後,用“手工鑽”在竹條兩端鑽竹眼。鑽好竹眼後,將竹子互相交叉銜接,此刻花燈已現雛形。
第二步是剪紙,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按照各種規格裁剪各種顏色不一的紙,然後各疊成一組,接著把花紋印版放在疊紙上,用刻刀鑿成穿透的文樣,這也叫做紙雕。
第三步是描畫,著色後是解花,即在著色的花樣上描上各種形狀的圖案和顏色,然後把圖形分解出來,將漿糊均勻糊在花燈的骨架上面,然後逐一將剪紙、紙雕、描畫、花穗等輕輕地糊裱在燈架上,用手或刷子粘漿糊刷平後,接著便將條狀花穗貼上在花燈下部,給花燈“穿”上裙子。
忠信花燈節
忠信花燈節是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地區獨特的節日,按照忠信的傳統風俗,每年的正月初九,當地人家當年生了男孩就應該在祠堂里掛起花燈慶祝,以告知祖先和鄉親。吊燈儀式一般由放燈繩、選燈、迎燈、上燈、暖燈、化燈6道程式,其間還有客家鑼鼓、舞龍獅、祭祖、飲燈酒等熱鬧場景。吊一盞花燈就是一次盛會。
除此之外,政府每兩年或三年還會搞一次花燈節,讓花燈走出祠堂。在這個過程中,欣賞花燈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隨著風俗的演變,忠信花燈具有了不同的內涵,它象徵著百業興旺、豐衣足食。忠信鎮周邊有10多個花燈製作點,其中以忠信鎮上坣村上寮屋最為出名,有“花燈村”之稱,該村全村人都是花燈製作傳承人,每人都從自己的先輩那學習到花燈製作的技藝,象上寮這樣全村人都做花燈的點鳳毛麟角,故此,於2017年6月,該村被連平縣文廣新局審核認定為“連平縣忠信花燈上寮屋製作基地”。
自1999年在忠信舉辦了首屆忠信花燈節後,忠信花燈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可以說,忠信花燈節為傳承和保護客家優秀文化精髓,培育文明風尚,提升忠信花燈文化品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擴大區域知名度,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006年5月,忠信花燈以民間美術類被列入第一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忠信吊燈習俗以民俗類被列入省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申報國家級項目。
花燈源流
我國的花燈相傳起源於漢代,興於唐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客家的花燈是中國元宵花燈的一個分支,忠信花燈是這一分支上的閃亮明珠。
忠信花燈,是傳統元宵賞燈習俗中的一種獨具特色的民間造型藝術。據忠信當地一些有名望的古稀老人口述,忠信花燈的歷史已有600多年,但真正有文字記載的是278年。雍正八年(1730年)盧廷俊纂修的《連平州志》[ (清)盧廷俊,顏希聖,何深纂,《連平州志》[普通古籍]:雍正十卷,廣東省連平縣檔案館圖書館,1980]卷二“風俗篇”記載:“上元喜簇花燈,作龍獅各種戲舞,唱採茶歌”。(“上元”即是元宵節)。又經專家對民間藝人收藏的花燈紋樣印版進行鑑定,也證明是清朝產物。因此,花燈於清朝時傳入忠信的可能性最大。
從《連平州志》的記載中,我們可知早期的忠信花燈與中國元宵節構成了密切的聯繫。元宵燈節,忠信人民紛紛外出賞花燈,觀看舞龍舞獅表演,唐詩人崔液曾作詩云“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宋朝辛棄疾亦作詞雲“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熱鬧的場面,一如“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但隨著花燈歷史的逐漸演變和忠信人民生活習俗的改變,忠信花燈漸漸脫離了與元宵節的關係,慢慢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習俗——上花燈[ 上,讀shǎnɡ音]。
上花燈簡稱上燈,是忠信地區特有的民間習俗,這是一項專為男子舉行的慶生儀式,在正月十三這天進行。“三”與客家方言裡的“生”諧音,當地文化館的工作人員表示,這可能是忠信花燈漸漸與十五元宵節脫離關係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上燈具體的起源時間已無從考證,在忠信只留傳著一個關於“上燈”的傳說。古時有一達官連續生了多個女兒後,晚年幸得一子,為表慶賀,第二年春節後便從外地帶回一個宮燈掛在祠堂上,以客家方言“燈”“丁”諧音,表示添“丁”。鄰里鄉親覺得這做法很新鮮,村裡的老藝人便發揮智慧,吸收宮燈的藝術精華,利用農村現成的竹篾和各種彩色紙做為材料創作出自己的“燈”,也掛在祠堂上,從此,獨特的忠信上燈習俗便這樣產生了,花燈也正式被賦予祈子盼福的意義。
上燈的起源時間雖已無從考證,但其產生的原由已逐漸被忠信人民認同:客家先民由中原輾轉遷徙落居在閩西、贛南、粵東一帶,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生存環境裡,先民們為企盼家族的繁衍壯大和人丁興旺,才借客家方言裡“燈”“丁”同音取意,上燈與上丁(即上族譜)諧音,其中盡含客居異鄉,思念故土,緬懷先輩的複雜情懷。
1999年,連平縣政府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忠信花燈,在大年初九這天特別舉辦了忠信花燈節大型活動,並正式確立大年初九為一年一度的忠信花燈盛會節日。從1998年迄今連平縣政府已舉辦了八屆廣東連平·忠信花燈節;在此基礎上,忠信花燈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忠信花燈節特地選在正月初九是因為忠信人逢農曆三、六、九出街趕集,大年初九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集日,也是唯一一個賣花燈的日子,做花燈的人早早把花燈挑出來擺賣,今 年需要上燈的人家便在這天購買合心意的花燈挑回家。從古到今,花燈的交易都在一個專門地方進行,是位於忠信鬧區的一段古舊街道,俗稱“花燈街”。如今,花燈街漸漸淡化了它最初買賣花燈的功能,成為花燈展覽街;自1999年開始,每年政府都會出資請花燈藝人製做多姿多彩的花燈掛在花燈街和廣場上供遊人觀賞。此舉使花燈得到了有力的保護。2006年5月,忠信花燈被列入第一批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花燈特點
忠信花燈是一種集民間竹藝、編織、繪畫、剪紙、書法、對聯、詩詞於一體的造型藝術,完全手工製作、設計獨特、造型美觀精緻。關於花燈的工藝,忠信地區還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客家花燈歌——“忠信的花燈啊/系好樣哎/下圓上方寓意廣哎/造型獨特/工藝精哎/燈裙飄揚/萬年長哎”
忠信花燈與傳統元宵花燈有一脈相承的地方,更有其獨特之處。中國花燈的形式普遍有吊燈、座燈、壁燈、提燈幾大類,一般用竹木、金屬、綾絹、綢緞、絲穗、玻璃、明球、玉佩、絲穗、羽毛、貝殼等材料扎制而成。忠信花燈只用竹和紙紮制而成,竹是忠信本地盛產的苗竹,紙是喜氣的大紅紙;形式上只有吊燈一種,座燈和提燈極為少見,壁燈則沒有。在品種上,元宵花燈有蓮花燈、吉利燈、猴燈、羊燈、走馬燈、龍燈、蝴蝶燈等等;忠信花燈則有狀元燈、秀才燈、繚絲燈、參燈、寶蓮燈、五福燈、龍鳳燈、伯公燈、仔燈、宮廷燈、紫燈、廊燈、磨燈等十四種之多。在形狀和結構上,元宵花燈有牛形、龍形、獅子、花船、蝴蝶、大小蝦、魚、龜、神像、觀音、天女、八仙、羅漢、模擬人物等等;忠信花燈的結構獨特在於所有花燈只清一色柱形。忠信花燈從上到下分燈蓋、燈身、燈裙三個部分,燈身竹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之分,從裡到外有2至4層,規格大的直徑達12米,最小的也有40厘米。燈裙是忠信花燈最獨特的地方,是區別其他客家花燈的精髓所在。所謂的“燈裙”是採用紅、白色紙剪成的條穗,條穗有2—8厘米寬,分內外兩層,內層燈裙為白色,較短,外層為大紅色,較長。把燈裙貼上在花燈下部,意為給花燈穿裙子,穿上裙子的花燈就算正式做好了,紅白、長短條穗對比,花燈顯得大方、飄逸,甚是美觀。
製作花燈先要扎架,再剪紙,剪鑿花紋,糊裱裝飾。花燈老藝人賴師傅說,做一盞高檔的花燈,師徒兩人協作差不多要花費一個星期的時間,可見花燈的製作工藝何等複雜。忠信花燈區別於其他客家花燈最顯著的特點是:忠信花燈大而精緻,有長長的燈裙,上下完全穿透,一次性使用。最後一個特點是應忠信上燈習俗而產生的,忠信人上燈之後要把花燈燒掉,否則會被視為不吉利。
舊時上燈習俗的全過程非常複雜,由放燈繩、買燈、迎燈、上燈、暖燈和化燈六個環節組成,要求非常講究,十分虔誠。
放燈繩。只要是生有男丁的人家,準備在來年上燈,就要在除夕之前在祖堂的大梁掛上自製的粗麻繩,俗稱“燈繩”。燈繩的另一端系在祖堂的柱子上,繩端粘有寫上“新丁”的名字的紅紙。這樣,年前村裡的人們就知道了誰家將要上燈,就該盤算準備多少份賀禮了。上燈禮俗就如孩子的滿月禮俗一樣,在男子的一生中只要舉行一次,有錢的人家往往在孩子出生的第二年就上燈,沒錢人家也可以等到家裡富足了再上,所以常常出現父親跟兒子一起上燈的趣事。故此,在樑上放燈繩的時候一般按輩分掛放定位,先掛滿上廳堂正梁,後掛副梁,再掛下廳堂,有序擺放。但在以前多生多育的時代,有人半夜三更就起來搶位置,他們認為,誰搶到了上廳正梁的位置,誰家的孩子長大後就會有出息。
買燈。買燈在正月初九,祖祖輩輩下來一直約定俗成的日子。燈主在花燈街觀賞各種花燈,看好合心水的便讓賣家出價,賣家出的價錢尾數一般帶有“9”字,圖個吉利。燈主一般要買兩盞花燈以上,一盞掛在自己家裡,另一盞掛在老屋祖堂上;如果老屋的祖先又是由其他老屋發源而來的,還要在發源地祠堂里也掛上一盞。
迎燈。迎燈也在初九這天進行,客家人視花燈為聖物,神聖的東西到村里是要受到隆重接待的。燈主挑燈快到家的時候,為顯燈威壯聲勢,遠遠的已有迎燈隊伍在村口做好準備,點燃鞭炮,鑼鼓齊鳴,舞龍舞獅,場面十分壯觀。把燈迎進大門,燈主開始接受村里老者的祝福——“添丁花燈靚又亮,男女老少喜洋洋;送到貴府掛錦梁,財丁興旺萬年長”(客家方言),這時燈主要紅包酬謝迎燈隊。上燈。上燈普遍在正月十三舉行,燈主先在花燈裡面繫上柏葉、紅毛巾、彩帶、百仔芋頭、大蔥和大蒜等,寄寓於新丁聰明好學,多子多福;再把預先備好的燈聯貼在花燈燈蓋上,其內容是些吉祥如意,添丁發財及祝福之類;接著,把花燈提到祖堂上,把花燈內的燈盞點亮,祈盼人丁興旺之意。燈主擺好三牲貢品,燈主妻子或母親抱著新丁全家一起拜祖,爾後,用燈繩綁好花燈,花燈在鞭炮聲、鑼鼓聲中冉冉升起,穩穩地懸掛在祖堂的紅樑上。當天,燈主要擺宴席,親朋戚友帶著鞭炮、新丁新衣或者實用的毛毯棉被等禮物前來道賀,鞭炮聲中歡聚一堂“飲燈酒”。當晚更是熱鬧非凡,村裡的青年舞起老人們用禾稈、香燭紮好的香火龍到每一戶燈主家串門並恭賀燈主添丁發財,這時燈主就會爽快地派紅包給這支火龍隊伍。燈主家不管是有錢或沒錢的這一晚也都會買來好多煙花燃放,喻意新丁以後輝煌騰達。
上燈至化燈期間,燈主每晚要“上燈火”,即把燈油添加到燈盞上(村里通電後人們普遍用電燈代替火盞,喊作“長明燈”),意在延續香火,祈望家族丁旺財旺。
曖燈。暖燈一般在正月十六或十八,各家燈主提三牲貢品到祖堂里拜祖,由族長組織眾鄉親以家族公款擺酒席宴請燈主,為家族又添新丁而慶賀,為家族的壯大而祝酒。
化燈。化燈環節一般在正月二十,最遲的在二月二;還有的把暖燈和化燈一起在正月十六或十八進行。化燈是上燈結束前的高潮,化燈前村裡的小孩子提前聚集在祠堂里等待,隨著燈主把花燈徐徐放下,他們便急忙爭搶花燈上他們早已心儀的小飾物,有小鏡子、漂亮紋樣、彩帶等。婦女們有時也會和孩子們一起搶,多半是沒有生娃或生了幾個女娃沒男娃的婦女,她們搶百仔芋頭、柏葉燈等,有時不注意,燈主家的燈繩也會被搶了去。在放燈時,燈主有意讓花燈時起時落,使爭搶場面更加熱鬧;隨後,燈主便把被孩子們拆散的花燈碎片與吉祥草堆在一起,由宗族中子孫滿堂、福德深厚的老人點火燒掉。在燃燒前,燈主要準備“傳丁火”,“傳丁火”所用的竹把是事先特製的,年前由家人把竹子砸破、浸泡、涼乾,裁成約二米左右,在竹子中間圈一圈紅紙繫上柏葉。當吉祥草和花燈碎片燃燒時,燈主就在燃燒聲和鞭炮聲中把竹把點燃,然後傳回家中,這就叫“傳燈火”,寓意丁火分化,世代相傳。
古老的忠信上燈習俗,抒發了忠信人孝宗敬祖的情懷,極大地增進了宗族間和諧共處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這種傳統習俗載體,對忠信花燈文化的保護、弘揚和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大大地豐富了民間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2007年4月,忠信上燈習俗正式被列入廣東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花燈以其古老的形式流傳了幾百年,承載著幾百年來忠信人的生命歷史、忠信人的生活以及他們的精神世界。筆者認為,其實任何一種客觀物體其本身並沒有意義,是人類的意識形態或精神內涵需要宣洩,從而賦予它的一種寄託。從忠信的上燈習俗中可以看出忠信人的恐懼心理。他們害怕死亡,害怕疾病,害怕自然界帶來的不穩定。初生的嬰兒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人們害怕這幼小的生命受到傷害;於是忠信人把敬畏生命的意識寄托在花燈上,祈盼孩子上燈之後便消災消難,多財多福。
文化內涵
一直以來,忠信花燈秉承著中原花燈藝術之精華,經過歷代老藝人的實踐創作,使得忠信花燈具有獨特的風格。忠信花燈蘊含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洋溢著濃郁的山鄉民俗風情,是難得的傳統文化財富。
忠信花燈蘊含豐富的人文精神
忠信花燈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忠信花燈的結構下圓上方,方的燈蓋,有四角、八角、十二角之分,寓意四通八達;圓的燈身,寓意團團圓圓。忠信花燈的紋樣有“山水花鳥”、“連年有餘”、“龍鳳呈祥”、“金雞報喜”、“和合美滿”、“喜鵲登梅”、“麒麟送子”、“竹報平安”等等傳統題材,寄寓了民眾的美好願望和祈盼,期盼國泰民安、生活富裕、人世昌隆、人壽年豐。
忠信上燈習俗里蘊藏著人類繁衍的內涵,充分體現了忠信花燈的人文價值。以客家方言“燈”“丁”諧音,寓意“添子添丁”。中山大學康保成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忠信的上燈習俗雖有一定程度上的迷信,但這是民間百姓的信仰,應理性、寬容地對待這些問題。”
忠信花燈體現儒家“男尊女卑”思想
忠信的上燈習俗專為男子舉行,女子無緣介入,這裡體現了儒家文化中男尊女卑思想。舊時上燈習俗對女子的排斥,隱隱透露出忠信客家人骨子裡的某些思想意識。
中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重男輕女思想早在西周時期便已出現。儒家文化崇尚以男性為主導的家族和權威力量,傳統文化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育觀念。戰國末年的韓非甚至把重男輕女從一種思想意識發展到“產男則相賀,產女則殺之”的地步。客家先民輾轉遷徙過程中,生存環境非常惡劣,他們認為男丁是最重要的;所以極力渴望神的力量能夠保護他們,便把這種意識形態寄托在花燈上。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世襲的傳承觀念慢慢發生變化,沿襲了幾百年的古老習俗才打破了唯有男子才上燈的陳規,使新生的女子也得到隆重的祝福。但是在忠信地區的一些周邊農村,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仍較為嚴重。忠信古老的上燈習俗只有加入創新的內容,才能得到更有力的保護,才能延續不衰。但如前輩們文章中所說,在新婚嫁娶、喬遷新居、升學、就業、參軍、祝壽、開業等都進行隆重的吊燈儀式,這未免有點泛濫成災,扭曲了上燈的意義所在,忠信上燈是為保護生命而進行的儀式。
新時代,我們急需把傳統習俗里的舊思想剔除,首當其衝的是刪除儒家文化男尊女卑的思想,重新注入新鮮文化。把中國文化深層的祖先崇拜和孝文化注入忠信上燈習俗里,這種區域的民俗才能長存不衰。因為這種文化正是中國社會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係,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係,這也是一個節日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民間根基。
忠信花燈表達宗族凝聚力
忠信花燈表達了濃郁的宗族凝聚力。客家文化的內蘊實質是一種移民文化,而這種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屬被動移民文化,是一種無意識的文化轉移現象。在客家民系的遷徙、聚散過程中,客家文化始終作為維繫客家人親緣情感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花燈文化在客家宗族社會裡,是一種聯絡感情和維護家族權威的輔助手段,並以花燈活動強化客家人的宗親情結,使族人達到一致性和一體化。這種一致性和一體化是客家人在極其艱苦、惡劣的生活環境裡,所必備的生存條件之一。這一點在上燈習俗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上燈當日,燈主家需擺宴請客,要做的事情特別多,這時,同一個家族的人就會主動前去幫忙。宴席上鄰里鄉親們的頻頻舉杯祝福,深深體現了宗族的凝聚力。
花燈文化繁榮客家經濟
花燈作為一種文化產品,雖然大部分花燈和花燈展示不進入流通領域,但花燈節作為一種民間活動,也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為此忠信政府採取“文化搭台,經貿唱戲”的方式,加大財力、物力、人力確保每年花燈節如期舉辦,不斷提升花燈的數量和質量。
雖然客家花燈對客家經濟發展僅僅是附比功能,但花燈文化活動營造了客家地域的節日氛圍,給客家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提供了一個空間,也帶來了節日經濟效應,使人們從中感受到農耕文明狀態下客家民系文化與經濟的單簡、調和式的演進。2007年舉辦的第七屆忠信花燈節演出可謂氣勢非凡,連平縣政府聯手央視舉辦《激情廣場》大型歌會,央視3套直播全場活動盛況,以此品牌活動為載體,提高了忠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促進了招商引資和旅遊事業的發展,推進了忠信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傳承與發展
花燈,在忠信地區一直被人們視為是神聖之物。通過一年一度的花燈節演出,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外化。但從筆者回家鄉忠信所作的實地調查,再綜合其他花燈愛好者的田野調查來看,忠信花燈的前景不容樂觀。
首先,忠信花燈的製作師傅越來越少,忠信花燈在有生命的活體傳承上出現嚴重危機;花燈的類型也在逐漸減少,花燈製作總體而言比較粗糙。據文化館資料記載,忠信花燈在“文革”時期曾一度沉寂。那個非凡時期在“破四舊”、“移風易俗”的口號下,幾乎任何傳統的東西,無論是有形的和無形的統統在反對之列,忠信花燈在那個時代銷聲匿跡,祖祖輩輩傳承的上燈習俗也被迫中斷。改革開放後重現的忠信花燈就出現了問題,一些花燈藝人在“文革”時受到迫害,許多花燈紋樣的印板在“文革”時期被燒毀;據忠信花燈製作師傅“上寮屋花燈基地”的賴海明說,現今市場上銷售的製作傳統花燈的材料越來越少了,特別是細如毛髮的銅絲在市場上銷聲匿跡,現今只能做一些簡單的人物騎馬旋轉流動的動作,比較複雜的人物動作如釣魚、扇扇子等就無法完成了。
忠信花燈作為一種地域文化可能只會存於忠信地區,但作為一種工藝品卻有可能走出河源甚至更遠。而這種工藝品其致命的弱點是易碎、容易破損、生命力不強。這就要求我們在加大力度搶救忠信花燈文化的同時,要加大力度創新忠信花燈的製作工藝。只有不斷創新製作工藝,才能讓忠信花燈走得更遠。
其次,上燈習俗漸漸被人們忽略。隨著商品經濟對社會文化的廣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忠信花燈這一純手工製作的民間俗物愈來愈脫離鄉土氣息;而鄉土社會中也會漸漸失去日常生活中廣泛參與花燈文化活動的熱情與創新衝動。如今在農村城鎮化趨勢中便可體現,遠離鄉村泥土住進城鎮街道里的人們,越來越多以嫌麻煩為由不再上燈,只有少數闊氣的人家會回到老屋的祖祠里去大搞一番;上燈習俗里蘊含的意味也漸漸被現代的忠信人忽略遺忘。
但是,花燈畢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這些年來,通過政府和文化館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忠信花燈已經走出山區,正逐步走向全國,走出國門,享譽海內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一些有頭腦的企業家也開始把目光投向花燈,他們利用花燈在廣大民眾中的深厚基礎,利用花燈的工藝特點和文化內涵,在花燈上做起了文章,搞起了花燈品牌的產品。連平縣政府投巨資修建了用以舉辦花燈節活動的“忠信人民廣場”。
以上這些舉措無疑為忠信花燈的發展和振興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經驗,更進一步促進了花燈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非常重視,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搶救和保護,忠信花燈也在其中。只要我們抓住這大好時機,充分利用花燈文化的豐富資源,用忠信花燈這條金線串起一系列客家民俗民風,形成一條功能齊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旅遊鏈,以花燈為載體,全力打造旅遊品牌,開發旅遊文化,忠信花燈就一定能夠發展和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