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緣起
客家服飾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唐末及兩宋時期由於中原戰亂南遷,
客家先民把優秀的中原文化藝術、人情風俗帶到了贛閩粵,並與當地土著風情文化不斷交融,形成了由中原文化藝術元素為基礎變化發展而來的文化藝術形式,客家服飾也毫不例外地在這時期得到了較全面的充分的傳承、發展,創造了以簡潔大方、舒適耐磨的客家服飾,成為中華文化多元化展示藝術寶庫當中的最重要一員。
演變
清朝時男女老幼幾乎全部穿“側襟衫”,長袖,直領,布扣,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脅,里襟裝袋。褲是一律“大襠褲”,又寬又大,另接四五寸闊的腰頭,腰不開口,多餘部分摺疊於肚前,以帶系住。褲管又稱褲腳,寬約0.3米。婦女衣服領邊加滾飾,開襟、袖口、褲腳加花邊等。
清末上層社會的男子出外或會客多穿長衫,有時加馬褂套在長衫上面。農村女子普遍繫著的一種圍裙“掩腹”,其實可以掩胸,下擺寬及兩側,上端縫花刺繡,另加“頸鏈”、“腰鏈”和“牙牌”、“手鐲”等服飾。姑娘梳辮,少婦盤髻。另外,小腳婦女還有穿繡花鞋、系羅帕的裝束。在清朝社會影響下客家婦女仍然堅持不纏腳,老婦則系羅帕。
清末民初上層社會男子戴有帽頂的禮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線織的筒狀爪子帽,後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婦女冷天包羅帕,很少戴帽子。
民國時期,男子的側襟衫逐漸淘汰,長衫馬褂增多,後來出現中山裝,在知識界開始盛行。勞動者則多穿對掛短衫的,俗稱褂哩。婦女則仍保持側襟衫為主,只有少數讀了書的女性改穿旗袍或藍衣黑裙,衣袖明顯縮短至掌根。讀了書的男子多改著西式褲,用皮帶或吊帶,女褲則一直以大襠為主。
鞋襪方面,清朝時多穿布鞋,是家庭婦女自製的。婦女鞋加繡花,小腳女人的鞋尖而翹,長度僅14-15厘米。雨天多打赤腳;或穿木屐底布鞋,稱“鞋屐”;或布鞋底加厚並塗以桐油。
出遠門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編的草鞋。到了民國,外地運進來膠鞋、雨鞋、皮鞋,只少數人穿用。一雙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襪子舊時用布縫製,清末開始有了紗織襪子。
結構功能
客家服飾主要由內衣、上衣、褲子、鞋襪等幾部分組成,客家婦女的服飾還有擋風遮日的冬頭帕、用以蔽胸腹的圍裙。男裝是正面開縫,用布作紐扣,女衫比男衫稍長,開襟由領口斜向右腋,沿側縫直至下擺。
其內衣多為白色,其外裝為藍色或黑色,但冬頭帕和圍裙又是由紅、綠、藍、白、黑幾種顏色的線交織成條狀彩紋的,為客家服飾添上了亮麗的一筆。
分類
客家服飾的種類繁多。先說衣服。客家人稱衣服為“衫褲”。“衫”指上衣,褲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著大襠褲”是客家人最常見的衣著打扮。
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最常穿的上衣。其服裝結構的特點是:直領、斜襟、布扣、寬袖、無口袋。客家人的大襟衫按照服裝的長度,可分為長衫、中長衫和短衫3類。長衫亦稱長袍,因衫長至腳踝而得名,多為老年男性天冷時穿。
短大襟衫與平常短衫差不多,為便於勞作,又在下擺處開小襟。中長式大襟衫的長度介於長衫與短衫之間,一般長及腿部,多在休閒時如逢年過節、走親戚、辦喜事時穿。一般來說,年輕婦女的大襟衫裝飾較多,美觀亮麗,中老年婦女的則稍為樸素、莊重。
除了大襟衫之外,客家人也穿對襟衫。對襟衫與唐裝相似,在前面中間開襟,把前襟平均分為左右相對的兩襟,所以稱為“對襟”。對襟衫與大襟衫的區別在於,大襟衫是在頜下至腋下斜開,前部是為大面襟,而對襟衫則把前襟於中間對開,分為左右兩襟。
對襟衫多為短裝,多為客家漢子勞作時穿著,女子則多用作睡衣或內衣。無論大襟衫,還是對襟衫,都分為夏、冬裝,夏裝為了涼爽、透氣,則是單衫;冬裝則為了禦寒,則用雙層,是為夾衫,有的還在中間鋪以棉絮,成為棉襖。
與上衣相關聯的,就是圍裙。客家人的圍裙裙身上及胸口,下至膝蓋,常用一塊花色耐髒的單布做成,多為客家女子勞作時穿著。嚴格說來,圍裙並不是上衣,一般不可單用,常穿於大襟衫表面,為勞作時防止弄髒衣衫而穿戴的附屬服飾。
大襠褲是客家人最為常見的下衣,幾乎在各種場合下都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大襠褲的特點是褲腰、褲腿均寬鬆、肥大,褲腿直筒裁剪,通風透氣,便於上撏下放。這種設計,是為了適應客家人田間勞作的需要,如果緊了,就不適於勞作時的彎腰邁腿。
還有一種叫“水褲”的褲子,是客家男人在夏天穿的便褲。這種褲子用較薄的軟布做成,長者可及膝蓋,短者僅遮臀部,類似現在的平角短褲,不過要寬鬆得多。
清代客家人戴的帽子有多種:勞動者戴束帽(俗稱和尚帽),富人和讀書人戴平頂的緞帽子,小市民多戴尖頂的瓜皮帽,老人戴風帽、棉紗帽,有功名的戴“頂子”和“纓帽”。
民國時期出現氈帽、軍帽和工人帽,女人裹頭巾、出工戴涼帽,男人戴竹帽。建國後,盛行五角帽及工人帽。20世紀70年代後,戴帽的人逐漸減少,部分人戴風雪帽、絨帽和草帽。
20世紀80年代,青年男女開始戴太陽帽。但是,頭戴涼帽,身穿大襟衫,背著小孩,手扶犁耙,赤足先進在田野,是傳統的客家婦女形象。客家婦女戴涼帽的習俗始於宋末。
當時,客家先民從中原南遷,為了生存,婦女亦和男人一樣耕作勞動。但婦女走出深閨,拋頭露面有失體統,於是頭戴竹笠,並罩上一塊開有兩個小孔的黑布遮面。後來,在實際使用中感到這樣不方便,便把布剪短,並縫在帽沿的四周,成為既實用又好看的涼帽。再後來,索性連布簾都除掉,只戴竹笠。
客家女服飾流傳至今已有1000多年,最初起源於
中原,後流傳到廣東、江西、湖南等地。惠州所處東江岸邊,這一帶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原分流下來的客家人,而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女衣服和涼帽、木屐,在一些農村仍保留至今。
文化特性
在長期逐步形成的觀念習俗中,對於服飾的顏色,作為一種象徵的符號,有它自身的一套規矩。如金黃色,在封建社會裡作為皇帝制服的專用色,百姓若用以做服裝,便會有想“黃袍加身”的大罪,
誰也不想去惹,客家服裝中便無此顏色:深紫色,是官宦“紫袍玉帶”的專用色,客家平民也不用;黑、白,玄、青、紅、藍便成了客家平民的常用色。在客家習俗中,紅色象徵喜慶、大紅大綠搭配象徵吉祥富貴、黑色藍色象徵嚴肅莊重、白色青色象徵素雅高潔。
客家服飾是客家文化的表象特徵,也是折射其歷史的一面鏡子。清末時期爆發的
太平天國運動,因其上層乃至士兵大量為客家人,所太平天國衣裳皆以客家服飾為主要參靠。客家服飾的款式結構、首飾佩件、裝飾圖案,都有一定的意義、一定的來源,形象而含蓄地承載著本民族的歷史。
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在色調方面遍喜穿素色,尤以藍、黑、灰色(一說白色)最為流行,質地多為粗布,漂藍緞烏成衣,自織夏布做帳。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這也許就是客家人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