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史籍記載客家婦女戴涼帽,可追溯到宋朝蘇東坡在惠州任職時期,有近1000多年歷史。深圳甘坑涼帽製作的歷史有200多年,經歷了6代人。清朝年間,深圳甘坑涼帽村的開村始祖張錦超,學到涼帽手藝後,傳給子子孫孫,全村均以織涼帽為生。解放前後幾十年,甘坑村民通過外遷把涼帽手藝帶到了深圳龍華、大鵬等地,但除了甘坑涼帽村,其他地方沒有群體集中式編織涼帽,全都是單門獨戶編織零星涼帽販賣,權作家庭副業。
民俗
客家涼帽戴在頭上,從帽穗顏色可以區分是未婚還是已婚。未婚女孩的涼帽花帶花穗是白色,已婚少婦花帶花穗是紅色,中老年婦女多用青色、黑色或紅綠黑雜色。女孩子出門、下地、趕集,都是拿白色穗帶涼帽,絕不拿其他顏色的,哪怕是母親的或臨時戴一下。寧可不戴,也不讓人誤會。戴涼帽既輕便又可防太陽輻射而涼爽,因此世代相傳,一直流行至今。
製作工藝
客家涼帽的製作主要是竹編、染織和縫紉,完成一頂涼帽的製作共有20多道工藝,為敘述簡便,作一歸納。
(一)開料:包括開篾片和外圓粗夾篾條。選用本地盛產的挺拔結節少的黃竹作原料,將竹切成1米長,用刀將它縱向破開,變成上百條竹片,將竹片削平滑後,用牙齒咬著竹片的一端往外撕,幾個來回之後,一條薄如蟬翼的竹篾就此產生。因竹片邊沿鋒利,每條竹片都需用刀削平滑。另外再將一米多長的黃竹再縱向破開成一指寬的外用粗夾篾條,將外圓粗夾篾條用彎刀削平,前期準備工作完成。
(二)織笪:包括編織涼帽的雛形和編內圓小竹辨。將一條條小竹片縱向排開,再將一條竹片交叉橫向排開,按“井”字形式不斷添加進去,編成涼帽的雛形,將竹片編內圓小竹辨。
(三)掃油:完成涼帽笪雛形後開始掃光油(以前多使用桐油,現改用光油),並將笪曬乾,壓平,一個月後掃第二次光油,並晾乾。
(四)剪圓:用鐵尺劃內圓圈和外圓圈,按內直徑15mm,外直徑44mm的規格剪成圓形帽笪。
(五)扎藤院將做好的小竹辨做成圓圈固定於內圓,用帽頭布縫好圓頂,用粗夾條各一條,將外圓圈用木碼固定,最後用細細的藤條紮緊,完成後再掃一次光油,涼帽笪完成。
(六)染布:將白色的紗帳布染成黑色,為保長時間不退色,再用“青蓮水”重新染布,曬乾後成暗褐色,可保持帽布長時間不褪色。
(七)褶布:將染好的布料用膠水褶成一層層的帽布後曬乾,將曬乾後的帽布用針線縫在外圓圈,打紅結,串線,完成涼帽的所有製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