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明置開平縣,因縣治在開平屯而得名。隸屬於廣東省江門市管轄,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五邑僑鄉中部,分布與新會、鶴山、台山、恩平、新興相連。全市總面積165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約68.83萬(2017年統計),下轄2個街道、13個鎮和1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共有269個村(社區)。
因原開平縣三埠鎮被潭江分割為長沙、新昌和荻海三個區域,與武漢三鎮有相似之處,故有“小武漢”之稱。開平是中國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及香港、澳門、台灣胞,約有75萬人,均分布在68個國家和地區。
開平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擁有廣東省首處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被納入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中國第9個、廣東省首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落戶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通過了廣東省驗收。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工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衛生事業,體育事業,交通,語言,特產,食品,名菜,旅遊,名人,
歷史沿革
秦朝,秦始皇派兵攻取南越,在嶺南設定南海、桂林、象郡,今開平地(以下簡稱開平)隸屬南海郡番禺縣。
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天下分為13州,開平隸屬交州合浦郡臨允縣。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從交州分出南海、蒼梧、鬱林、高涼4郡設立廣州,開平分屬廣州蒼梧郡臨允縣、南海郡平夷縣。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天下分為19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新夷縣,南海郡盆允、封平縣。南朝宋,設22州,開平分屬廣州新寧郡臨允、新興縣,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梁,割廣州新寧一郡立新州,開平分屬新州新寧郡新興縣,廣州新會郡新夷、盆允、封平、封樂、義寧、初賓、始康縣。南朝陳,開平行政隸屬與南朝梁相同。
隋開皇三年(583)將諸郡改為州。大業三年(607)又改州為郡,開平分屬信安郡新興縣,南海郡新會、義寧縣。
唐貞觀元年(627)設10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又分為15道,道下設州,開平分屬嶺南道新州新興縣,岡州新會、義寧縣。五代(南漢),開平分屬新州新興縣,興王府新會、義寧縣。
宋太宗至道三年(997),設15道,開平分屬廣南東路新新州興縣、廣州新會縣。
元朝,開平分屬江西等處行中書省新州新興縣、廣州路新會縣。
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布政司,開平分屬廣東布政司肇慶府新興縣、恩平縣,廣州府新會縣。
南明永曆三年/清順治六年(1649),開平立縣,隸屬肇慶府。民國初期,開平縣仍按清制隸屬肇慶府。
民國初期,開平縣仍按清制隸屬肇慶府。民國3年(1914),隸屬粵海道。民國9年(1920),撤銷道制,只留省縣級行政建制。民國17年(1928),隸屬西江善後委員公署。民國25年(1936)10月,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8年(1949)4月,改屬廣東省第十行政區。
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0月,隸屬粵中專區。1952年5月,劃入粵西行政區。1956年1月,撤銷粵西行政區,開平縣劃歸佛山專區。1958年12月,改屬江門專區。1961年2月,屬肇慶專區。1963年9月,再次劃歸佛山專區(1968年1月改專區為地區)。
1983年5月,改屬江門市。1993年1月5日,撤銷開平縣,設立開平市。1999年6月21日,將開平市人民政府駐地由三埠街道長沙沿江東路135號遷至長沙街道長沙光華路1號。
2000~2002年,開平市轄3個街道(三埠、長沙、沙岡)、15個鎮(水井、月山、水口、赤水、東山、金雞、蜆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2004年,水井鎮併入月山鎮,東山鎮併入赤水鎮。2005年5月,開平市轄3個街道(長沙、三埠、沙岡)、13個鎮(月山、水口、赤水、金雞、蜆岡、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馬岡、龍勝、蒼城、沙塘)。2005年7月28日,撤銷沙岡街道辦事處,併入水口鎮。新水口鎮全鎮總面積為80.5平方千米,總人口8.4萬人,另有外來人口2萬多人。
行政區劃
開平市轄2個街道(三埠街道、長沙街道)、13個鎮(月山鎮、水口鎮、沙塘鎮、蒼城鎮、大沙鎮、馬岡鎮、龍勝鎮、赤坎鎮、塘口鎮、百合鎮、蜆岡鎮、金雞鎮、赤水鎮)和1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翠山湖產業轉移工業園)。全市有4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26個村民委員會。
地理環境
開平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鄰港澳,北距廣州市110公里,地跨東經112°13’~112°48’,北緯21°56’~22°39’,東北連新會,正北靠鶴山,東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鄰新興。全市總面積1659平方公里,境內南北西部多低山丘陵,東、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東橫貫市腹,地勢自南北兩面向潭江河各地帶傾斜,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面積占全市面積的69%,丘陵面積占29%,山地面積占2%。潭江、蒼江相會,穿流而過,水深河寬,素有“小武漢”之稱,歷來是重要商埠和貨物散集地。
廣東省開平市
自然資源
開平市境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適合於亞熱帶植物的生長,植物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全縣共有喬、灌木315種,其中,裸子植物門有7科26種,被子植物門的雙子葉植物綱分51科256種,單子葉植物綱分3科33種。全市森林蓄積量2274.18萬立方米,森林面積430.49千公頃,森林覆蓋率46.29%;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7.75平方米。
礦產資源有鐵、錳、銅、錫、金、鈾、獨居石、鋰雲母、煤、耐火石、鉀長石等33種。農業以水稻為主,是廣東18個重點產糧區之一。
水資源豐富,河流密布,水道縱橫,主要河流是潭江,全市面積95%在潭江流域內。水庫總計144宗,總庫容為5.46億立方米,正常庫容為3.55億立方米,灌溉面積為42.78萬畝。蓄水工程共476處,集雨面積共569.74平方千米,設計總庫容5.48億立方米,正常庫容3.54億立方米,蓄水工程的灌溉面積占2.28萬公頃。
人口民族
2016年,開平市公安戶籍人口686591人,其中男性占49.95%,女性占50.05%,各鎮、街道辦事處人口為:
三埠街道121258、長沙街道75594、月山鎮45280、水口鎮69563、沙塘鎮32225、蒼城鎮31973、龍勝鎮37825、大沙鎮33181、馬岡鎮57242、塘口鎮31401、赤坎鎮44733、百合鎮25596、蜆岡鎮19306、金雞鎮20860、赤水鎮39599、翠山湖管委會955。(單位:人)
全市民族以漢族為主,其餘為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衣族、滿族、瑤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開平市是全國著名僑鄉。至2009年底止,旅居海外的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共75萬人,分布在世界上68個國家和地區。
經濟
概況
開平處於珠三角經濟發展擴張位置和在珠三角的“城郊型”位置,決定了開平廣闊的發展規律空間和強勁的後發優勢,也使開平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組成部分,為港、澳及廣大實業家投資興辦實業展示了廣闊的前景。經過多年的發展,開平工業經濟正逐步形成以水暖衛浴、化纖紡織、食品工業為代表三大傳統支柱產業,以電子信息、裝備設備、醫藥產業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
2017年開平全市生產總值341.57億元,同比增長7.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64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67.80億元,增長9.0%(工業增加值144.91億元,增長8.7%);第三產業增加值142.13億元,增長7.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8095元,增長8.04%。固定資產投資298.55億元,增長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1.83億元,增長10.19%。外貿出口額126.6億元,增長3.6%;實際利用外資3503萬美元,增長171.97%。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33億元,增長6.30%。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18.6元,增長8.74%。
開平翠山湖科技園,是開平市創新打造的經濟發展核心平台,於2009年被認定為省級產業園,納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納入江門“5+1”萬畝園區,先後被評為廣東省示範性產業園、省十大重點園區、省五星級服務園區,並獲評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範基地。園區以“五金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汽車及零部件、大健康”為主導產業。截至2018年9月,已累計引進項目163個,投資總額365億元,實現投產企業79家。迄今,已連續6年在廣東省產業園考核中獲得優秀並3年排名全省第一。
第一產業
2017年,開平農業總產值為58.19億元,綜合發展速度105.50%。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水平監測評價位列全省前三名。農業機械化水平處於全省前列。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4.39萬畝。中心城區實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鏈配送、生鮮上市”。鎮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服務站和質量檢測室實現全覆蓋。共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江門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5家,縣級農業龍頭企業25家;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5個。全市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6.67萬公頃,占耕地面積94%,灌溉水利用率達到65%。
農業
開平縣從立縣至鴉片戰爭爆發前,縣內人口尚少,大部分是農業戶,農業生產技術較為落後,但仍可維持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鴉片戰爭以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開平縣毗鄰香港、澳門,大量洋米運入,衝擊了縣內的糧食生產。隨後,由於人口增多,耕作技術無多大改進,豐年時糧食生產尚可自給,一碰到水旱為患或社會動盪,則要外地運入糧食或靠進口糧食度日。到了清末,人口增長加快,開平縣已逐步淪為缺糧縣。
民國初期,政局動盪,軍閥混戰,土匪橫行,糧食生產受到影響。為了彌補糧食的不足,每年均從外縣或港、澳運人大量糧食。到了二十年代,由於政局相對穩定,僑匯收入增加,經濟開始發展,農業生產也略有起色。抗日戰爭爆發後,戰事頻繁,農業生產又受到影響。江門、新會被日軍侵占後,水路被封鎖,無法從香港、澳門運入糧食,只靠外縣通過陸路運入糧食供應,糧價飛漲。每年冬春季,糧荒嚴重,經常發生餓死人現象。民國32年(1943年),春夏大旱,隨後又大水災,糧食歉收,全縣餓死3萬多人。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發動內戰,通貨膨脹嚴重,農業生產再一次受到影響。
共和國成立後,在共產黨和縣人民政府的領導下,1951~1953年上半年,實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的土地,廢除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民的生產力,加上肥料、水利等設施得到改善,農業生產有了好的轉機。到1955年開平縣已變為餘糧縣。1956年,全縣農村實現農業合作化,把小農經濟改變為基本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的合作經濟,從而引導農業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轉變。
“十一五”時期,市鎮兩級財政用於“三農”支出累計達15.83億元,年均增長25%。嚴格執行耕地保護制度,糧食總產量保持穩定增長,2010年農業總產值38.45億元,年均增長5.36%。效益農業和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成功創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入選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全市現有農業龍頭企業16家,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45個,帶動1.62萬農戶發展生產,戶均增收2萬元。修建、加固河堤17.89公里,完成水庫除險加固81宗。加快現代林業建設,“十一五”時期完成造林總面積1.5萬公頃,林木綠化率為40.3%。
工業
清初,開平手工行業已發展到有鐵器、竹器、木器、紡織、榨油、建築、採石、燒蚝灰、石灰、雕刻、製紙寶線香等行業。整個清朝時期,開平的勞動人民創造了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輕紡手工業品,在長沙、金山等地已有煉鐵爐用於鑄制農具和鐵鑊等,在蒼城的文廟裡曾保留下晚清的木結構建築,在已拆除的城隍廟和譚家祠里還留下一些精巧的石封、磚雕和木雕等清末手工藝品,在水口有清代時被譽為“工業之異彩”的“畫鬥神”、醬料業廣合腐乳和郭氏開辦的數家煙皮店,在黎洞古儒有用於出口的茶葉,在赤坎有盛益餅家,在馬岡高園、水口沖渡、流津美、沙坪岡有聞名的夏布和機白布(以“岡白”最為有名),在一些農村有民間土糖寮制的紅白二色食糖,在長沙有生益棧出產的“高生益豉油王”,還在一些地方出現熔制錫器、採煤、造船、養蠶等業。及至清朝末期,又出現了一些使用機械生產的工業,在荻海有旅美華僑開辦的“振業機器製造牛骨灰田料公司”。在這些手工業發展中,也有一些行業已在鴉片戰爭後由於洋貨的衝擊而逐漸衰落。
到1992年末,全縣各類工業企業354家,其中屬全民所有制的企業56家,屬集體所有制的企業274家,屬三資企業的24家。在集體所有制的企業中,屬縣二輕工業的35家、屬縣屬集體的11家,屬交通部門開辦的3家,屬其他系統開辦的33家,屬城鎮及街道開辦的22家,屬農村鎮開辦的170家。另個體戶(私營)開辦的有2229戶(在縣工商管理部門登記的)。
199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67566.8萬元(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比1978年的13431.98萬元增長27.36倍,比1950年的727.35萬元增長505.35倍。
第二產業
清初,開平手工行業已發展到有鐵器、竹器、木器、紡織、榨油、建築、採石、燒蚝灰、石灰、雕刻、製紙寶線香等行業。清朝時期,開平的勞動人民創造了地方特色的輕紡手工業品,及至清朝末期,出現了使用機械生產的工業,在荻海有旅美華僑開辦的“振業機器製造牛骨灰田料公司。
開平市工業經濟正逐步形成以水暖衛浴、化纖紡織、食品工業為代表三大傳統支柱產業,以電子信息、裝備設備、醫藥產業等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到2017年:
1、水暖衛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 80家,工業總產值153.69億,工業增加值31.24億元,從業人員合計約21581人,擁有“華藝”“雄業”“彩洲”“金牌”“希恩”“澳斯曼”等6個馳名著名商標和省名牌,以及廣東華藝衛浴實業有限公司、廣東希恩衛浴實業有限公司、開平金牌潔具有限公司、開平力蒲衛浴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其中,華藝衛浴是我國水暖衛浴生產企業,旗下擁有法蘭多衛浴、吉星衛浴、歐標衛浴等多家子公司。
2、食品行業:規模以上企業16家,工業總產值40億,工業增加值8.07億元,從業人員合計約5661人,擁有“味事達”“嘉士利”“廣合”“開蘭”等4個馳名著名商標,廣東嘉士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羅賽洛(廣東)明膠有限公司、開平味事達調味品有限公司、開平廣合腐乳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其中,嘉士利食品集團,是我國本土品牌餅乾製造商,2014年作為“國產餅乾第一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羅賽洛明膠公司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明膠生產企業;味事達調味品和廣合腐乳均於2010年被美國亨氏集團收購。
3、紡織化纖行業:規模以上企業 59家,工業總產值12.43億,工業增加值2.95億元,從業人員合計約18723人。擁有“平豐”1個著名商標,廣東泰寶聚合物有限公司、聯新(開平)高性能纖維有限公司、廣東開平春暉股份有限公司、廣東開平奔達紡織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其中,春暉股份是開平市首家上市企業(股票代碼:000976),並於2014完成股權重組。2011年,銀都拉瑪集團在開平市創立中國首家獨資企業——廣東泰寶聚合物有限公司,於2015年全資收購聯新(開平)高性能纖維有限公司,並於2017年投資5億元建設聯新(開平)高性能纖維有限公司三期。
4、電子產業:規模以上企業13家,工業總產值52.24億,工業增加值11071億元,從業人員合計約6245人。擁有海鴻電氣有限公司、開平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等,其中,海鴻電氣有限公司是立體卷鐵心變壓器生產企業,總部位於翠山湖新區,並在水口鎮和蒼城鎮建立分廠,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古吉拉特邦建立合資公司,2017年投資1.16億元創建新公司——廣東敞開電氣有限公司。
5、裝備設備業:規模以上企業17家,工業總產值45.99億,工業增加值10.28億元,從業人員合計約4957人。擁有“海鴻升”“永遠”“三威”等3個馳名著名商標,廣東建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百匯精密塑膠模具(深圳)有限公司、高美空調設備有限公司、廣東科仕特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其中,高美空調是一家集自主設計、自主研發、自主品牌於一體的行業龍頭企業,並於2017年1月建成國家級中央空調測試中心,成為華南地區第二家擁有國家級同類產品測試中心的企業。
6、醫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4家,工業總產值2.56億,工業增加值1.20億元,從業人員合計約1073人。擁有“彼迪”“龍心”2個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牽牛生化製藥有限公司、龍心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其中,彼迪藥業是香港中大集團旗下的獨資企業。自1989年成立至今,已發展成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現代化製藥企業——牽牛生化。
第三產業
2016年開平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全年地方財政科學技術支出9.47億元,同比增長20.10%。完成工業技改投資32.38億元,同比增長142.10%。累計有高新技術企業357家;省級科技項目48項。專利申請量13365件,其中發明專利3244件;專利授權量6762件,其中發明專利544件。翠山湖和水口水暖衛浴雙創基地獲評江門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
批發零售業銷售旺盛,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09億元,同比增長10.73%。房地產市場也得到穩步發展,商品房成交金額48.27億元,增長10.08%。旅遊業煥發勃勃生機,被納入了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創建單位,獲評廣東省縣域旅遊業綜合競爭力指數第一名;赤坎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馬降龍村成為國家級傳統村落,全年接待遊客598.85萬人次,旅遊收入63億元,分別增長4.50%和20.94%。
社會
科技事業
2017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77家,江門市科技型小微企業193家,省級以上創新平台27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26家。我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41.47%,主營業務5億元以上企業研發機構覆蓋率100%。開平市衛浴谷衛浴產業基地運營管理公司被認定為“江門市科技企業孵化器試點”;金山創客空間被認定為“江門市小微企業眾創空間”。
我市每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26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25件,PCT專利申請量21件。2017年,海鴻電氣有限公司的“立體卷鐵心H級絕緣非包封乾式電力變壓器”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教育事業
2017年,開平共有中國小88所,其中,完全(高、職)中學10所,獨立國中19所,國小56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另有開平開放大學和特殊教育學校各1所。擁有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2所(開平一中和開僑中學)中職學校2所(市機電學校和吳漢良理工學校),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1所(市機電學校),全國示範性基層電大1所(開平開放大學),廣東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學校1所(吳漢良理工學校)。全市在校中小學生總數99942人,其中,小學生53513人,國中生24960人,普通高中生15712人,職業高中生5620人,特殊教育學生137人。
全市現有幼稚園91所,其中,市直公辦幼稚園3所(分別是長沙幼稚園、新昌幼稚園和祥龍幼稚園),鎮級公辦幼稚園18所,民辦幼稚園70所。全市在園幼兒26643人,學前三年入園率為98.35%。其中,公辦幼稚園在園幼兒8125人,民辦幼稚園在園幼兒18518人。
文化事業
開平市先後被評為“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攝影之鄉”“中國碉樓之鄉”“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等。2007年,“開平碉樓與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廣東省首處世界遺產。
2016年,全市有民眾文化藝術館8個、文化站74個。擁有公共圖書館8座,藏書量269.3萬冊,全年流通人數達160.7萬人次。擁有博物館6個,博物館文物藏品6.35萬件,其中一級藏品5件。擁有地級市廣播電視台1座,縣級廣播電視台5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有線廣播電視用戶數92.46萬戶。
開平積極落實關於文化建設的新任務,繁榮文藝創作,強化僑鄉文化傳承,規範文化市場秩序,推動文化建設上新台階。開平15個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均達到省一級標準,其中三埠街道、長沙街道、大沙和金雞4個綜合文化站達到省特級站標準。積極推動文藝精品創作,鼓勵各藝術門類的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採風創作,文化事業欣欣向榮。
習俗:每年農曆正月十三日水口鎮泮村都會舉行舞燈會,是一種大型的民眾性民間藝術活動。泮村有48個自然村,1.5萬多人口,全部姓鄺。各村民眾和民間藝人用竹、木和各色彩紙,製成1丈多高的大花燈,裝飾精緻 華美。燈會之日,由各村選出的青壯年組成舞燈隊伍,伴以幾頭瑞獅,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遊行到各個村莊。舞燈開始,青年小伙子抬著花燈,在醒 獅、旗隊的簇擁下,在鑼鼓喧天、瑞獅歡舞、鞭炮聲中,逐村逐場地舞動,非常熱鬧。許多在外工作的人、港澳同胞和旅外華僑也專程回鄉觀賞燈會。這個習俗,相 傳始於明朝,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泮村一帶都是黑石山,山形似象、獅、虎、牛、羊“五獸”,被稱為“五獸地”。
衛生事業
2017年,開平市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59間(個)。其中,公立醫療機構23間:包括綜合醫院3間、中醫院1間、婦幼保健計畫生育服務中心1間、精神病醫院1間、結核病防治所1間、皮膚病防治站1間、麻風醫院1間、衛生院14間;民辦醫療機構236間:包括醫院2間;社會辦門診部、個體診所共35間;醫務室11間、農村衛生站186間;公共衛生機構2間,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衛生監督所。
全市開放病床2808張,每千人口擁有病床數4張;共有執業醫師數1490人,每千人口擁有醫生數為2.1人;註冊護士1770人,每千人口有護士數2.5人。全市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編制內和編制外全部職工3677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才2997人,占81.51%。在全部職工中,屬於編制內的有2329人,占63.34%。編制內的衛生專業技術人才2058人,占編制內職工88.36%。
體育事業
2016年,開平市擁有體育場館23個,市級體育類社會協會38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3229人。市體育中心全年服務民眾健身12.3萬人次,舉辦體育賽事和問題活動93場次,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舉辦了第四屆“中國體育彩票·最美翠山湖”自行承騎游活動、春季健走馬拉松活動、江門市第十七屆“體育節”活動暨2016開平市“8·8”全面健身日廣東省第二屆百街千鎮桌球(開平賽區)、足球聯賽、籃球聯賽等大型體育賽事(活動)11項。
交通
開平市範圍內已建成通車高速公路有3條總長41.80公里,分別是佛開高速、開陽高速、江羅高速。其中,佛開高速途經水口鎮,在水口鎮設有出入口;開陽高速途經水口鎮、月山鎮、翠山湖、沙塘鎮、塘口鎮,在水口鎮、翠山湖、沙塘鎮、塘口鎮設有出入口;江羅高速途經月山鎮、蒼城鎮,在月山鎮設有出入口。一級公路144.97公里,二級公路144.49公里,三級公路250.94公里,四級公路690.96公里,等外公路503.89公里,公路密度達到107.19公里/百平方公里,有大、中、小公路橋樑382座12065延米。2018年7月1日,江湛鐵路開平段正式通車,開平正式進入“高鐵時代”。
開平三埠港列為國家一級口岸,全市航運通航里程104公里,港口經營企業共18家,生產經營性泊位30個。其中,較大型港口經營企業3個(廣東泰寶集合物有限公司、廣東省三埠港客貨運輸合營有限公司、開平市裕海物流有限公司)。開平有汽車客運站16個,其中,一級客運站場1個(義祠客運總站),二級客運站場2個(開平汽車總站、翠山湖客運站)。
開平市正推進重大交通項目:環城公路,該項目由東環、南環、西環、北環組成。採用雙向六車道城市快速路技術標準(結合一級公路),設計速度為80km/h,路基寬度北環為51m(江恩城際輕軌併線);東、南環為48m;西環為47m(預留八車道路基寬度)。項目全長27.073公里,其中大橋兩座約4公里。其中,南環段已於2016年春節前開通。
語言
特產
食品
廣合腐乳:開平廣合腐乳採用優質黃豆為主要原料,再配以各種傳統輔料醃製而成,既是家庭佐餐佳品,也是茶樓、酒家、飯店烹調的配料,具有色澤金黃、鹹淡適口、鮮香嫩滑,入口即化等特點。產品曾多次獲國家金獎,遍銷全國各地,並出口至美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金山火蒜:金山火蒜於清光緒年間首先在水口書廈的青龍里種植,後逐漸流傳到寺前、新屋、金山大面積種植,成為開平主要出口農產品,由於在金山碼頭大量出口,所以稱為“金山火蒜”。特點為肉質瓷白、厚實、含油量高,味道濃郁,膠質豐富,切面為珠樣脈狀體。
水口白菜:水口白菜是開平市水口鎮著名傳統特優產品,已有300多年歷史,其特點是:矮腳、莖肥、菜葉呈匙羹狀,莖白葉色深綠,形似花瓶、葉綠素、維生素含量豐富,清甜爽口。水口白菜乾除內銷外,還出口港澳及東南亞等地。水口白菜是是在變異的白菜中通過篩選、提純,自留種子繁育的。一年四季均可種植,生長周期短,適應性廣、抗逆性強,易種易管,產量較高。
陂頭桂味荔枝:陂頭桂味荔枝產於馬岡鎮陂頭嘴村,為加拿大華僑吳文璽於1915年由增城移植。特點為果肉厚脆,有桂花香味,近果肩有墨綠色斑塊,故稱為鴨頭綠桂味。不少華僑,港、澳同胞都喜好組團到陂頭嘴啖荔枝,陂頭嘴桂味荔枝在省、港、澳一帶均享有盛名。
聯竹果蔗:聯竹果蔗產於沙岡街道辦事處聯竹,是開平著名特產。聯竹一帶地臨潭江,土質肥沃。百多年前,這裡的鄉民培植出一種外形修長,蔗節肥大,皮色淺黃的甘蔗品種,稱為臘蔗。後因這種甘蔗極具水果鮮甜味道,又有清涼不上火的特點,所以被俗稱為“果蔗”。果蔗一般每年2至3月份種,12月份收成,現聯竹一帶的村民幾乎家家有蔗田,每戶都要種植1—2畝果蔗。
金雞番葛:原名土瓜,又名沙葛,因產乾金雞鎮而得名,是開平名土特產。金雞番葛自1891年起即有種植的歷史,具有皮薄、色白、甜脆、汁足、口感滑爽等特點,既可生食也可熟食,以熟食味道最佳。其中以添田村和高西村一帶產量最豐,且品質也較為出眾。
龍勝楊桃:龍勝甜橘1969年即開始種植,特點為皮薄色好,香甜核少,富含維生素和果酸,品種有陽山橘、十月橘、年橘。而楊桃、番石榴、石番果則均引種台灣,其中楊桃果大肉嫩,清甜可口;番石榴原名芭手又稱芭苯,清甜爽脆,品種有世紀芭、四季芭、珍珠芭、水晶芭、無子芭等;石番果則為飲料上的佐料,也可鮮食,果肉金黃且有一股清香。
嘉士利餅乾:由開平市嘉士利餅業公司生產,其中多個餅乾系列被評為全國優質產品。如鴛鴦夾心餅1994年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營養早餐餅、“B”字餅、花式威化餅等獲1994年全省輕工業優秀“四新”產品獎,鮮蔥梳打餅1997年獲部優質產品獎。
味極鮮醬油:味極鮮醬油是由味事達(集團)調味品有限公司生產,曾於1991年獲得“部優”產品獎,1994年又被評為全國食品行業名牌產品。該品選用優質黃豆和麵粉為主要原料,經傳統工藝並結合現代加工方法精製而成,其色澤光亮紅潤,豉香鮮美濃郁,並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鑫鑫香蛋品:由開平市鑫鑫香蛋業公司生產,旗下的皮蛋、鹹蛋等蛋類製品,選用本地優質鮮蛋源,從傳統工藝中融入了現代化技術,因而成為了當今綠色菜譜的優秀選擇。
東山蜂蜜:產於東山鎮,該鎮山林面積廣,蜜源豐富,是釀造蜂蜜的絕佳之地。其所產的蜂蜜以在冬季釀成的“掃管仔”質量最好,且產量頗豐。現鎮內專事養蜂的專業戶就有近300家,占全鎮所有農戶的9%左右。
馬岡鵝:廣東省地方優良鵝種之一。種源於開平市馬岡鎮,故名“馬岡鵝”,特點是:體型適中,頭、嘴、腳皆烏黑色,羽毛灰黑色,頭大頸粗、胸寬、腳高,皮薄,肉紋纖細,肉質好,脂肪適中,味道鮮美。另外,馬岡鵝抗病力強,粗食早熟、易長,產蛋較多,暢銷國內外。
潭碧冬瓜:產於蒼城鎮的潭碧冬瓜,已有200多年的種植歷史。潭碧冬瓜的特點是:比一般冬瓜稍小,單瓜重約3千克,肉厚瓤少,肉質堅實,清甜爽脆,耐貯藏,久貯不失水,不霉爛,有清暑解熱之功效。
豬仔薯:豬仔薯具有“清、補、涼”滋養強身的功效,蒸煮後外部微苦薯心清甜與紅薯等相比較味道較淡。“鮮豬仔薯豬骨湯”,是四季皆宜的上湯品,用於祛濕熱、清腸胃炎症,其功效特佳。“鮮豬仔薯燜臘肉”也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式。豬仔薯切片曬乾,加黑豆煲糖水,既清熱,又潤肺,口感上佳。其實,豬仔薯最大的功效是“祛除煙積”,對長期吸菸而引致的嘮咳,比較有效;此外,經常熬夜、作息混亂而激發的心火旺盛、暗瘡冒臉,也可通過飲食豬仔薯來調理身體,所以“豬仔薯”稱得上是開平的地標特產。
名菜
1.開平燒肉:色澤金黃,入口爽脆而不膩,有獨特的醬香味。
2.金鰻起舞:用鰻魚燒烤而成,色澤金黃。
3.家鄉豆腐角:採用本地豆腐為原料,精工製作。
4.回味豬手:選用肥瘦適中的原只豬手,配與多種名貴中藥精心泡製,皮爽肉滑。
5.五山五香肉:特選農家飼養肉狗,製法獨特,肉質爽滑。
6.番薯芋頭煮芥菜:選用新鮮番薯、荔芋和芥菜調烹而成,口感清爽、新鮮,解膩開胃,是一綠色健康食品。
7.沙姜切雞:精選本地上等閹雞,配與頂級上湯精心烹製,皮脆、肉滑、雞味香濃。
8、秘制白切乳羊:精選乳羊,秘法製作,肉鮮、皮脆,入口清香、爽滑。不含膽固醇,對人體有多種補益功能。
9.芋仔炆馬岡鵝:選用本地芋仔與遠近聞名的馬岡鵝,經獨特烹製,味道鮮美,有健脾益元、開胃消食之功效。
10.潭碧白玉伴圓魚:選用蒼城潭碧地道冬瓜及圓魚,原汁原味,肉滑香醇,有滋補養顏之功效。
11.腐乳:豆腐發酵,加白砂糖蒸入味之後味道更佳,也可以用來炒通菜。
旅遊
開平市屬南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區,年均氣溫21.5度,年降雨量1700-2400毫米,是旅遊度假勝地。
擁有廣東省首處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被納入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中國第9個、廣東省首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旅遊可持續發展觀測點落戶開平,碉樓文化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工作通過了廣東省驗收。近2年來,開平積極探索旅遊發展新模式,全力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實現全域旅遊加快發展。
自力村、馬降龍、錦江里等碉樓群都是當地特色。除了碉樓,開平的名勝古蹟遊覽景點還有立園、赤坎歐陸風情街、南樓紀念公園 、梁金山風景旅遊區、孔雀湖旅遊區、開元塔公園、風采堂、旅遊購物街、加拿大村、周文雍陳鐵軍烈士陵園等。
開平積極推動廣東省重點項目——開平赤坎古鎮華僑文化展示旅遊項目建設,赤坎是一個擁有濃厚華僑文化的古鎮,中西文化在赤坎碰撞交匯,留下了規模宏大、保存完整、別具風格的騎樓建築群。
2008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97.1萬人次,同比增長35.72%;實現旅遊總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37.02%。2009年,全市主要旅遊景點有5個(立園、自力村碉樓群、馬降龍碉樓群、赤坎影視城、南樓);星級旅遊飯店5家、床位1100多張;酒店10多家,社會旅館131家,餐館200多家。經營旅遊的企業共14家,其中旅行社5家,營業部9家。市區到各景點均設有專線車,2009年12月,開通開平碉樓——澳門世界文化遺產旅遊專線車。全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28.82萬人次,同比增長10.68%;實現旅遊總收入17.53億元,同比增長16.02%。
2010年,開平市以碉樓為中心整合旅遊資源,組建廣東開平碉樓旅遊發展公司,基本建成碉樓文化展示區。加強旅遊招商和展示工作,舉辦碉樓文化旅遊節,開平市2010年接待遊客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分別是2005年的2.3倍和3倍。
名人
司徒美堂:旅美華僑僑領,洪門“大佬”,中國致公黨創始人。抗日戰爭期間因組織華僑捐款著稱;
方伯梁:塘口人,第一批官費留美學生。中國早期電訊專家。
吳尚時:中國著名地理學家、教育家,嶺南近代地理學開山大師。
梁湘:海南省省委副書記、海南省第一任省長;
司徒法正:被稱為澳門猛鬼王。自幼修習六壬淳風道學,精通道家風水、增運、改運、道術之大法。
司徒華:香港立法會前議員;
司徒渝: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張雲:天文學家。中國變數研究的開創者;
關海東:中華民國廣東省政府秘書長;
譚三:著名音樂演奏家;
張德能:著名愛國將領,抗日名將;
周文雍:著名革命烈士,革命英雄事跡“刑場上的婚禮”人物;
利國偉:香港著名財政金融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世界經濟著名人士,恒生銀行前董事長;
周潤發:國家一級演員,華人世界頂級巨星,國際巨星;
關智斌:香港藝人;
黃淑儀:香港資深藝人;
側田:本名羅定偉,香港歌手;
余安安:香港藝人,周潤發前妻;
梁榮忠:香港資深藝人;
草蜢:香港著名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