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卓英(國民黨陸軍上將)

羅卓英(國民黨陸軍上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羅卓英(1896—1961),字尤青,號慈威,國民黨陸軍上將。1896年3月19日生於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鎮。7歲入鄉私塾讀書,1914年畢業於該縣官學,次年入大埔中學。1922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

羅卓英早年參加東征北伐中原大戰等役,由下級軍官累升至國軍第11師師長及第18軍軍長,並積極參與江西剿共。抗日戰爭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羅店爭奪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平滿納戰役等重大戰役,歷任第十六軍團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武漢衛戍總司令兼第5兵團總司令、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兼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司令長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青年軍總監、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抗戰勝利後,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1946年晉升為陸軍上將。1947年8月赴瀋陽,任東北行轅副主任(主任陳誠)。1948年2月,隨陳誠離職南下,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協助陳誠經營台灣,改編整訓敗逃的國民黨軍隊。金門戰役初起,羅卓英與胡璉從台北抵達金門,原意以胡璉取代湯恩伯李良榮,惟正值戰事激烈進行,羅卓英以第18軍老長官身份於旁督戰,但未參與指揮。不久,長官公署撤銷,改任台灣政權“總統府”戰略顧問、國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職。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於台北。其族人多隨之遷往台灣,鄉居屏東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羅卓英
  • 別名:原名東潘,譜名高哲,學名典蓀,字尤青,別號慈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鄉曲灘村宜洋坪
  • 出生日期:1896年3月19日
  • 逝世日期:1961年11月6日
  • 職業:軍人
  • 畢業院校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取得上高會戰勝利
  • 代表作品:《呼江吸海樓詩集》、《正氣歌注》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東征北伐,中原大戰,圍剿紅軍,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南撤台灣,人物成就,經典戰役,軼事典故,戰鬥序列,個人著作,人物故居,

人物簡介

羅卓英(1896年3月19日-1961年11月6日),原名東潘,譜名高哲,學名典蓀,字尤青,別號慈威(又作慈衛),1896年3月出生於廣東省大埔縣百侯鄉曲灘村宜洋坪,幼年過嗣與同縣湖寮鄉嶺下村的叔父。中華民國11年(1922年)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畢業。先後任炮兵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副軍長、軍長、第十五軍團司令等職。是著名的抗日名將,抗日戰爭時期,率部先後參加了淞滬會戰羅店爭奪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南昌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仁安羌大捷平滿納戰役重大戰役,歷任第十六軍團司令、國民革命軍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武漢衛戍總司令兼第5兵團總司令、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太平洋戰區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軍令部次長、青年軍總監、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等職。
羅卓英上將羅卓英上將
羅卓英出身農家,幼年既耕且讀,7歲入私塾啟蒙,後入大埔官學和大埔中學
1918年,中學畢業後北上,報考保定軍校不第,次年考上該校第八期炮科,與同學陳誠結為莫逆之交。因而他後來成為陳誠派系的主要骨幹和智囊人物。
1922年6月,從保定軍校畢業回到家鄉,先後任大埔中學教務主任、湖山官學校長。並倡辦湖山中學。
1923年,羅卓英曾受鄒魯推薦,任潮梅軍少校參謀,但旋即辭職。
1925年,東征軍回師廣州,進行大改編,羅卓英正式投身於軍界,並參加了討伐劉、楊之役。第二次東征時,任第一師炮兵連連長,在惠州攻城戰中指揮炮兵準確地摧毀城樓,打開缺口,使持續兩天、屢攻不下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戰功。隨後率部隊由河婆入揭陽、黃崗,升任炮兵副營長,參加了1926年10月殲滅孫傳芳周蔭人部的戰役。接著隨軍由閩、浙入蘇。此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一師參謀處長、參謀長(師長陳誠)、浙江警備師上校團長、第十一師參謀長、第三十三旅旅長、第十一師副師長、第十一師師長。
好友陳誠將軍好友陳誠將軍
1928年秋,因其“整軍經武,屢建殊勛”,提升為第18軍副軍長。嗣後,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軍長、駐贛綏靖預備軍總指揮、粵漢鐵路警備司令、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先後參加蔣介石發動的對革命根據地中央蘇區的第一、二、三、四、五次圍剿,晉銜陸軍中將。 羅卓英是頗有文學修養的儒將。從軍期間,在炮火弭漫,戰況緊張之際,也從不輟筆。
1931年9月時任第11師中將師長。1932年7月1日升任第18軍中將副軍長。1935年9月7日升任第18軍中將軍長。1937年9月30日升任第16軍團上將軍團長兼第18軍軍長。10月4日升兼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11月12日升兼第15集團軍上將總司令。
1937年8月至11月淞滬會戰中的羅店爭奪戰是其率部參與的抗日首仗。他時任國軍第18軍軍長,統領麾下官兵奮戰於羅店、寶山,與日軍反覆較量;“三來三往”,“十盪十決”,“一個子彈一個敵,一寸河山一寸血”,堪稱“血肉磨坊”!他運籌帷幄,指揮若定,乃至日軍未能跨越瀏河、嘉定之線一步,因而擢升為第16軍團長、第15集團軍副總司令和總司令。
1938年6月舉行武漢會戰,國軍投入兵力逾百萬,陣線綿延數千公里。其間,羅卓英獨樹一幟:多次臨危受命,歷任第19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總司令和第5兵團上將司令,驅馳縱橫多個戰區、省域作戰而畢其役。信陽失守,蔣介石嘗詢羅卓英:“武漢尚能守幾日?”他堅定地回答:“兩周當可無虞!”蔣氏甚喜,指令:“你守十日可矣。”他果真不負重託,掩護武漢大批軍民、物資完成安全有序的撤退轉移。
在1939年2月的南昌會戰中,日軍集結陸、空、海軍協同作戰,並組建陣容強大的機械化攻擊部隊,氣勢洶洶地大舉來犯。時任第9戰區前敵總司令的羅卓英精心地調兵遣將,設局布防,先發制人,“精神奮起作刀槍,鋤姦殺敵勇難當”。經過將近三個月激戰,終因敵強我弱、配合不力等緣故而惜乎功敗垂成。
1941年3月至4月間,在江西省上高縣,羅卓英親率第19集團軍將士,與當地民眾同仇敵愾,幾番調整戰略部署,創造抗日戰爭中 “變內線被包圍為外線反包圍”的成功戰例:完勝日軍的兩個師團及一個混成旅團,敵寇傷亡總數高達15000餘人,還擊毀、擊沉或擊傷敵軍轟炸機和汽艇,繳獲大批戰利品。此役被譽為“堪與媲美台兒莊大捷”、“抗戰以來最精彩之作戰”,他本人亦獲得最高當局褒獎。
從1939年9月至1942年1月,日軍又向湖南省長沙連續發動三次瘋狂進攻。時任第9戰區前敵總司令兼任第19集團軍總司令的羅卓英,初期直接指揮贛北各軍守備禦敵,中期開展異常猛烈的夏季攻勢,最後率部扼守於東山、郎梨市各渡河據點,形成百里側擊之勢,切斷日軍退路。敵遭慘敗,狼狽北遁,他又擔任追擊軍總司令,周密籌措,緊逼窮寇,大展神威,終至“我軍民合力構築倭寇萬人冢 於瀏陽河畔”!
1942年初,羅卓英出任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統帥十萬大軍,並以大兵團作戰序列跨出國門,馳騁緬甸,協同盟軍,揮戈異域,意義殊偉。雖說數月內連奏“同古大捷”、“仁安羌大捷”及 “東枝大捷”凱歌,然而緣於複雜的戰場因素而告失利。他率部轉入印度,任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負責在藍姆伽訓導抗日將士。嗣後奉調回國,任軍令部次長、東南訓練團教育長(蔣介石任團長)及全國知識青年志願從軍編練總監等職,悉心教誨青年遠征軍官兵,日後參加緬北、滇西大反攻,奪得抗戰最終勝利。
概而言之,抗日疆場百戰多。羅卓英憑藉其保土衛國的民族大義、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英勇無畏的鬥爭精神,完成了“軍人事業在戰場”的神聖職責,實現了“揚威橫覽太平洋”的光榮夢想,譜寫了一曲雄渾激越的抗日戰歌!
抗戰勝利後,1945年8月底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1946年晉升為陸軍上將。1947年8月赴瀋陽,任東北行轅副主任(主任陳誠)。1948年2月,隨陳誠離職南下,任東南軍政副長官,協助陳誠經營台灣,改編整訓敗逃的國民黨軍隊。不久,長官公署撤銷,改任台灣政權“總統府”戰略顧問、國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職。1961年11月6日,因患糖尿病逝於台北。其族人亦多鄉居屏東縣。育有兩子一女。其中一子名為中郎。

人物生平

東征北伐

1922年6月畢業回到家鄉,先後在大埔中學任教務主任,在湖山官學任校長,並倡辦湖山中學。1923年,羅卓英曾受鄒魯推薦,任潮梅軍少校參謀,但旋即辭職。1925年,東征軍回師廣州,進行大改編,羅卓英才正式參軍,並參加了討伐劉、楊之役。第二次東征時,任第一師炮兵連連長,在惠州攻城戰中指揮炮兵準確地摧毀城樓,打開缺口,使持續兩天、屢攻不下的惠州城得以迅速攻破,立了戰功。隨後率部隊由河婆入揭陽、黃崗,升炮兵副營長,參加了1926年10月殲滅孫傳芳、周蔭人部的戰役。接著隨軍由閩、浙入蘇。1927年,陳誠升第二十一師師長,羅卓英即歸其麾下,任師參謀處長、參謀長。1928年春,陳誠任陸海空總司令部警衛司令,羅被委任浙江警備師上校團長,但不久即為何應欽裁撤。是年秋,蔣介石成立陸軍第十一師,任命陳誠為副師長,羅隨之任參謀長。1929年春,陳誠升師長,羅卓英被任命為第三十三旅旅長,旋即升副師長。
中國遠征軍中國遠征軍

中原大戰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後,第十一師經徐州、碭山、杞縣進擊,與馮玉祥部激戰於歸德。7月奉令與蔡廷鍇部共解曲阜之圍,大敗閻錫山的軍隊,並乘勝追擊,占領了濟南、鄭州。陳誠升第十八軍軍長兼第十四師師長,羅卓英也升任第十一師師長。羅卓英帶兵很注重抓緊時間進行休整、訓練,並對官兵灌輸忠於蔣介石和陳誠的思想。

圍剿紅軍

1931年5月,第十一師與第十四師作為圍剿紅軍的主力,從撫州、南城攻打中央蘇區,企圖找紅軍主力決戰,卻被紅軍聲東擊西的戰術,弄得在黎川、南豐、廣昌、寧都一帶疲於奔命,士氣低落。在進攻中央蘇區的同時,羅卓英秉承陳誠的意旨,乘機吞併雜牌軍。羅卓英因“整軍經武,屢建殊勛”,提升為第十八軍副軍長。此後,陳誠升第三路總指揮兼十八軍軍長,羅卓英則代陳誠指揮該軍。
1933年2月,蔣介石發動對中央蘇區的第四次圍剿,羅卓英部作為第一縱隊出宜黃,擬先攻樂安再犯廣昌。由於第十八軍下轄師太多,為指揮方便,陳誠請準蔣介石,臨時決定成立第五軍,升羅為軍長,下轄第五十二、五十九師。2月28日至3月1日,第五十二師在行進中被紅軍圍殲,師長李明受傷自殺。第五十九師企圖增援,途中又被紅軍包圍全殲,師長陳時驥被生俘。這樣,第五軍尚未正式成立便全軍覆滅。第四次"圍剿"失敗後,羅卓英仍回十八軍任副軍長,代行陳誠的軍長職權,有時陳誠的第三路軍總指揮部和十八軍部駐在一起,連總指揮的權亦由羅代為執行。
1935年,羅卓英晉銜陸軍中將
1936年,第十八軍駐粵漢鐵路南段。8月4日,蔣介石頒布平定桂軍戰鬥序列,羅卓英被任為前敵總指揮,率軍南下,陳兵西江,迫桂軍就範。8月11日,蔣介石到廣州設行營,任命羅卓英為行營辦公廳廳長兼代參謀長、粵漢鐵路警備司令。次年,任國民黨廣東省黨部特派員。

抗日戰爭

淞滬會戰
1937年,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當國家民族處於此危難的時刻,羅卓英率領千萬健兒與日寇血戰沙場,譜寫了人生最光榮的一頁。
淞滬會戰中,羅卓英的十八軍被編入左翼軍序列,參加寶山羅店、瀏河一帶的防守。8月23日凌晨,日軍在小川沙、獅子林、炮台灣等地同時登入,向寶山、羅店、瀏河猛烈進犯,其中又以羅店、嘉定方向作為重點,企圖切斷京滬線,包圍上海的國民黨野戰部隊;8月25日,日軍又從吳淞鎮、蘊藻浜、張華浜開始登入,重點仍是指向羅店。由於該地瀕臨長江口,離大場、閘北不遠,日艦的炮火可以直接命中陸上的目標,又有制空權,便於海陸空協同作戰。日軍集中重兵,對這一帶猛攻,其中羅店爭奪戰最為激烈。全部到達上海時,羅店已經失陷。羅卓英即令第十一師將其奪回,其後一個多月里,羅指揮部隊與日軍反覆爭奪羅店、瀏河一帶。白天,日軍在飛機、坦克、大炮的配合下奪取陣地;夜晚,羅部將陣地奪回,戰鬥非常艱苦和激烈,官兵傷亡慘重。在這次戰役中,羅卓英先後升為第十六軍團長、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不久改歸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陳誠,由薛岳代),羅為副司令。9月6日,羅部奉命負責防守金家宅、羅店西南、南北的周宅、曹莊至朝王廟、雙龍墩、沈家橋、瀏河等地,與日軍開展陣地戰,大量殲滅日軍,從而打破了敵人企圖打通長江右岸,包圍上海的計畫。
淞滬會戰作戰圖淞滬會戰作戰圖
彭湖戰場
11月5日,日軍從設防空虛的曹涇鎮、金絲娘橋一帶登入,攻陷松江,上海防線動搖,守軍不得不全線撤退。13日,羅部向吳縣、福山一線轉移。15日,與日軍激戰於常熟、福山、興隆橋,擊沉日艦四艘。19日,向錫(無錫)、澄(江陰)線撤退。此時正值冬寒,陰雨連綿,道路泥濘,士氣低落。第十九集團軍退到江蘇、浙江、安徽交界處,開始了游擊戰時期。
淞滬會戰要圖淞滬會戰要圖
11月19日,羅卓英被任命為南京衛戍副司令長官,協助唐生智守衛南京。日軍爭奪中華門時,南京城防副司令長官羅卓英親自指揮反擊,將攻入城內的日軍全部擊斃,暫時穩住了局勢。12月12日,日軍對南京的攻擊達到最高潮。中午前後中華門首先失守,南京城防全線動搖,城防司令唐生智意識到按原計畫14日晚撤退已來不及,遂決定提前至當晚撤退。12月12日下午,唐生智召集師以上指揮官開會,宣布了蔣介石11日晚發來的擇機撤退的電報,部署撤退計畫。月底,南京即告失守,羅重回蘇、皖、浙邊區,接替薛岳為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歸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指揮。
1938年6月至8月,羅部在彭湖戰場上與日軍激鬥,於流澌橋一帶殲滅了大批敵軍,並多次挫敗日軍在湖口一帶的登入企圖。9月12日,羅卓英代替陳誠,任武漢衛戍總司令之職。10月25日,武漢淪陷後,羅的第十九集團軍歸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陳誠(薛岳代)指揮,參加南昌會戰,羅卓英任戰區前敵總司令,負責直接指揮。
南昌會戰
1939年3月,日軍岡村寧次率四個師團的兵力進攻南昌,3月24日陷吳城鎮,並強渡修水,與羅部激戰於萬家埠、安義一帶。27日,奉新、南昌相繼淪陷。羅卓英下令各部避開敵鋒,逐漸建立起修水以南,贛江以北的抗日根據地,與日軍第一○一、一○六師團對峙。4月下旬,羅負責全面部署並指揮本集團、上官雲相集團及高蔭槐集團的一部,對南昌之日軍反攻,試圖奪回該市。21日晚,羅統率三軍,以分兵合擊之勢對南昌進擊,由於未能切斷南潯鐵路,使日軍得以增援,加之在反攻南昌的關鍵時刻,遭日軍反擊的第七十九師師長段朗如違令畏縮,至誤良機,使第一次反攻只得暫停。5月1日再次反攻時,日軍藉助其空炮火力支援,頑強扼守南昌外圍陣地,並進行反擊,羅軍傷亡十分嚴重,無力攻堅。5月9日,全線停止反攻。反攻南昌城後,羅卓英集團放棄了對城市的爭奪戰,改為消耗敵人有生力量為主的游擊戰。此後羅指揮第十九集團軍參加了1939年9月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掃蕩戰、1940年夏季配合第五戰區的掃蕩戰,殲滅了大批敵軍有生力量。
羅卓英(國民黨陸軍上將)
立功授勳
1940年2月,羅升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仍兼十九集團軍總司令。汪精衛投敵叛國後,他與薛岳、王陵基、楊森等聯名通電討汪。
羅卓英(國民黨陸軍上將)
日軍進攻長沙受挫之後,深感必須首先消滅或趕走贛江撫河流域一帶的國民黨野戰軍,掃清障礙,才能直搗長沙右側,打通粵漢鐵路,便於1941年3月發動了鄱陽湖掃蕩戰。由日寇三十三、三十四師團、池田混成旅團,及遠藤少將指揮的第三飛行團組成的掃蕩部隊,共出動了四萬餘人,飛機百餘架,坦克四十餘輛,分三路合擊第十九集團軍的指揮中心上高。羅卓英指揮劉多荃的第四十九軍、李覺的第七十九軍、王耀武的第七十四軍和趕來增援的七十二軍李良基師,共六萬餘人,採取兩翼牽制敵軍,使其不能形成合圍之勢,並大膽集中重兵,轉移外線,誘敵從中路深入,在上高一帶殲滅敵人的戰略。是役,敵三十四師團幾乎被全殲,該師團步兵指揮官宕永少將因重傷至斃。據當時戰報說,日軍被斃傷24000餘人,被俘72人。羅卓英因此役而獲青天白日勳章
瀏陽之戰
12月中旬,羅卓英將該集團軍司令部由上高遷到瀏陽,指揮肖之楚第二十六軍、夏楚中第七十九軍及郭禮伯第一九四師,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羅將此兩軍一師布置於瀏陽、醴陵株洲一帶,與王陵基集團相配合,對長沙近郊成百里側擊之勢。
1942年1月1日,來勢洶洶的日軍渡過瀏陽河,羅、王部靜伏不動,待敵進入長沙近郊,即全線出擊。羅令二十六軍出永安市,楊楓壩向槊梨市,七十九軍及一九四師出馬經營黃花市亦攻槊梨市,急速進軍,與楊森、王陵基集團密切配合,形成對敵包圍圈。經過四天血戰,挫敗日軍的攻勢。隨後,羅卓英任南方追擊軍總司令,率三軍窮追猛趕,追至桃林忠場一帶,與日軍對峙。與此同時,贛北之敵亦全線出動,進犯高安修水地區,配合長沙作戰,羅卓英在瀏陽遙控指揮,粉碎了敵軍的牽制計畫。
中國遠征軍
1942年4月2日,國民黨最高軍事委員會任羅卓英為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歸史迪威和英軍太平洋戰區司令指揮。4月5日,羅與蔣介石乘飛機到達臘戌與史迪威部署平滿納會戰,打算將日軍引到該線的有利地帶殲滅。計畫定下後,正準備施行,但英軍決定撤往印度,已全部集中西線,原有防地均放棄。羅部接替防務,進行了皮尤河前哨戰、同古戰鬥和斯瓦逐次抵抗戰鬥,掩護了英軍的撤退。4月18日,因東西兩路告急,棠吉、瓦城動搖,史、羅只得放棄平滿納會戰,退守瓦城,重新計畫瓦城會戰,準備在瓦城附近與日軍一決雌雄。但他們未重視把守通往臘戌的要道東枝等地,而是以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日軍來攻瓦城。
羅卓英在印度羅卓英在印度
然而,日軍卻不採取正面強攻的戰略,而是迂迴出擊,派一部佯攻瓦城,一部襲擊東枝。占領東枝後,得悉羅部集兵瓦城,便以機械化部隊急攻臘戌。當史、羅獲悉臘戌危急時,已赴援不及。28日,臘戌失陷。瓦城處於被包圍之中,史、羅這才如夢方醒。30日,急令各部向伊洛瓦底江後撤,急援八莫密支那,試圖先固後方,再圖進取。可是一切已為時太晚,日軍占臘戌後,繼續沿東線急進,5月3日,占領中緬邊境重鎮畹町,飛兵莫八,全速搶占密支那。5月8日,密支那失守。9日,騰衝亦淪敵手。
至此,十萬入緬軍的歸路被切斷。5月1日,史、羅下令放棄瓦城,開始了悲慘的大撤退。全軍被迫丟掉車輛輜重,突破日軍封鎖線,進入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岭,穿越原始森林,一部分於8月初回到滇西。羅卓英的長官司令部及新三十八師則經巴曼克、曼坎、荷馬林、泰南進入印度。入緬軍十萬人損失五萬餘,其中三分之二死於撤退途中。第二○○師師長戴安瀾將軍因重傷得不到治療,而壯烈犧牲。
羅卓英進入印度後,於6月11日率參謀長楊業孔及官兵四十餘人到新德里,14日參加聯合國慶祝大會,23日返重慶述職。10月,與史迪威和韋維爾等會談,決定將中國入印的第二十二、新三十八師在加爾各答西北設訓練基地,取消中國遠征軍第一路長官司令部,成立中國駐印度總指揮部,由史迪威和羅卓英分任正、副指揮。為了保持中國軍隊的獨立性,另設副總指揮部,由羅節制。由於史迪威要求營以上的軍官由美國人擔任,因而與羅產生了矛盾。蔣介石不同意史迪威的要求,為了解決糾紛,便以撤銷副總指揮部,調回羅卓英為條件與史迪威妥協。是年冬,羅卓英離印返渝。
轉戰印度轉戰印度
1943年5月,羅出任軍令部次長,不久即調軍事委員會桂林乾訓團教育長,“與駐華美軍合作,首用輪帶式教育法,訓練反攻部隊”。

國共內戰

1945年5月,羅卓英被選為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國民大會代表;8月底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主席。羅卓英任廣東省政府主席之初,曾鼓吹為鄉梓建設盡力,提出建設廣東的五大方針。1947年初又提出廣東建設的五年計畫。
同年8月底,陳誠接替熊式輝為東北行轅主任。陳妄想創造奇蹟,以挽救國民黨在東北的敗局,因而把羅卓英請到瀋陽,任行轅副主任之職。羅卓英到東北後,協助陳誠整頓軍隊,裁併機關,控制金融等。

南撤台灣

1948年2月,陳誠在一片責罵聲中離職,羅也隨之南下,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協助陳誠經營台灣,改編整訓的國民黨軍隊。
不久,長官公署撤銷,羅卓英改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國防研究院副主任等職。旋即自請退為預備役養閒。1961年11月6日,羅卓英因糖尿病在台北去世,蔣介石授予他忠貞為國,殊堪旌揚的旌忠狀。

人物成就

土木系靈魂人物
日冦侵華,民族危難,各省軍閥摒棄前嫌,公推蔣介石為最高統帥領導抗日。蔣介石用人標準,主要有所謂浙、保、黃三系,即江浙籍貫、保定與黃埔軍校畢業。諸將之中,陳誠(字辭修)為浙江青田人,保定八期畢業,後為黃埔教官,悉合三大標準。且對蔣氏極其忠誠,蔣氏于軍國大計最為倚重陳誠,其口頭禪“中正不可一日無辭修”,向為世人所習聞。而眾人亦呼陳誠為“小委員長”,可謂位高權重。故稱陳誠所部為國軍第一嫡系王牌實不為過。陳誠人稱“袖珍總裁”,而羅卓英則被稱為“袖珍智囊”,關係非他人可比。
陳誠與羅卓英為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炮科同班同桌同學,之後義結金蘭,終身追隨。蔣介石以黃埔軍校起家,尤以陳誠、羅卓英所部為班底,視為第一親信嫡系部隊,藉以擴充實力。1925至1937年十二年間,東征北伐、中原大戰蔣桂戰爭、以至圍剿紅軍,一統中國,皆以陳、羅為主力。而陳、羅二將亦忠貞不貳,矢志追隨。其間陳誠所部十一師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陳誠任軍長,羅卓英繼任師長。十一為土,十八為木,故該軍師別稱“土木系”,是國軍第一王牌部隊,亦為日後抗戰之主力中堅。後羅卓英以“整軍經武,屢建殊勛”而升任第十八軍副軍長,代行軍長職責。
後陳誠轉參蔣介石高級樞密,土木系一應軍務,悉委羅卓英代領。故羅於抗戰期間,實為土木系之具體操盤手。且蔣陳重大軍事決策,亦須交由心腹親信施行,始可確保無虞,而其人則非羅氏莫屬。
羅亦不負所望,先後以軍長、集團軍總司令、戰區正副司令長官以及大型會戰正副總指揮等身份,親率中央軍主力部隊,勇往直前。凡遇硬仗,總是沖在最前面,與悍敵周旋鏖戰於華東、華中、中南以及滇緬各大戰場,在國民黨軍內素有“救火隊”之譽。
第十八軍先後產生五名一級上將、四名參謀總長、兩任海軍總司令、一名空軍總司令、一名勤聯總司令、二十多名軍長,為各軍出產人才第一。此雖由陳誠提攜所致,而羅卓英維持培育之功亦不可沒。
八年抗戰期間,羅卓英自淞滬會戰開始即首當其衝,繼而轉戰常熟廣德,拱衛首都南京,指揮保衛武漢,組織反攻南昌,獲取上高大捷,乃至三次長沙會戰,一度緬甸遠征,直至最後勝利,可謂南征北戰,幾至無役不與。
後來羅卓英在台去世,陳誠親撰祭文《哭尤兄》曰:“假令論及昔年報國,與其謂誠稍有貢獻,毋寧悉以屬之於兄。”情雖謙抑,譽非過實。
戰績彪柄,揚威國際
八年抗戰,論作戰次數之頻繁,戰區跨度之大,戰績之輝煌,所有國軍將領中,實難有人能超過羅卓英。
1.最慘烈之拉鋸戰:上海羅店爭奪戰
1937年“八·一三”凇滬會戰,羅店為雙方必爭之地。第十五集團總司令陳誠率部把守,決心不惜任何代價,明確指示:“只要能夠完成任務,即使全軍打光打盡,也在所不惜!”
羅卓英軍長親率中央軍主力第18軍,開撥淞滬會戰前線,把守最緊要陣地,抵死抗爭,有進無退。其壓力及艱辛程度,可想而知。
羅店爭奪戰自8月23日清晨起,至9月18日止,歷時27日。戰至酣時,每小時傷亡上千人。日冦為之膽寒,稱之為“血肉磨坊”,“一寸山河一寸血”之說即由此得來。據其部下王楚英少將回憶,總指揮羅卓英不避矢石,親臨督戰,幾為日寇機槍擊中,幸被部屬及時按倒,始免於難。
其時有人進言:“敵人火力旺盛,不如退守崑山,以避其鋒。”羅卓英憤然答曰:“羅店者,乃我家之店也。此正吾人摧敵破陣之地,何懼焉!”(楊力翔《淞滬風雲羅店血———羅卓英率部首戰日寇》,《羅卓英將軍紀聞》上冊第43頁)
羅卓英指揮堅守東戰場長達83天,幾與會戰全程相始終。直至淞滬會戰結束,日軍始終未能跨越瀏河、嘉定之線一步。痛殲倭奴,威震敵國,乃至“扶桑童稚知名姓”。
2 .雙方投入兵力最多之決戰:武漢會戰
1938年,首都南京已失陷,武漢為臨時首都,故日本大本營認為,攻占武漢即可迫使中國屈服。為求速戰速決,結束對華作戰,本次大會戰,日方先後投入兵力多達40餘萬人,超過在華總兵力三分之一。
而與之相應,中國政府擬定以確保武漢為核心之持久抗戰計畫,將全國軍隊劃為十大戰區,並設武漢衛戍總司令部與江防部隊,其中尤以第5戰區與第9戰區為重點,分別由李宗仁與陳誠擔任司令長官。中國政府共投入129個師110多萬人。雙方投入兵力之多,交戰時間之長,作戰戰線之長,戰爭規模之大,置諸八年抗戰歷史,可謂空前未有。會戰自1938年6月11日始,至10月27日止,歷時4個多月。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之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量消耗日軍有生力量。
縱觀整個武漢會戰,羅卓英每每臨危受命,知難而進,力挽狂瀾,獨支殘局。始則馬當失守,奉命抵死反攻;繼而信陽陷敵,領銜北上阻敵;終則武漢撤退,請纓掩護轉移。自始至終,參與其役。其所跨越戰區,先由第3戰區到第9戰區,後到武漢衛戍區,再到第5戰區作戰;地域則由長江沿岸、大別山麓至鄂湘邊界,軍職則由第19集團軍總司令、武漢衛戍總司令到第5兵團總司令。可謂馬不停蹄,人不下鞍,軍內“救火隊”之譽由此得來。
而最後放棄武漢,也全仗羅率部死守半月,始得從容不迫,全身而退,不至重蹈南京覆轍。如此作為,求諸眾多高級將領,實惟一人。然其任務之重,壓力之大,處事之智,臨敵之勇,遠非單一戰區,某一戰役、某一將領所堪比擬。陳誠謂其“每當艱苦盤錯之時,軋攘袂爭先,義形於色”,復稱其“默運智略,消弭無形”,由此可見一斑。至於其“見事之卓,決策之深,思慮之縝密,臨陣之忠勇”,則陳誠“知之尤深”,當時已有公論。
3 .開戰以來最精彩之戰:上高大捷
1941年,抗戰相持階段,日本大本營妄圖儘快結束中日戰爭,以便解脫主力,抽兵南下,發動太平洋戰爭。於是遣重兵掃蕩贛北,意圖速戰速決。中國軍隊以上高為中心,在贛西北地區,與日軍大規模會戰,3月15日-4月9日,歷時26天,最終制勝,是為上高會戰。
上高會戰國軍以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兼19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為總指揮,投入總兵力約9.5萬人,實際參戰兵力約7萬人。日軍以11軍團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為總指揮,進犯總兵力約6.5萬人,並配有戰車40輛,飛機150架,實際參戰兵力4.2萬人。
據第19集團軍《上高會戰詳報》記載:會戰斃傷日軍官兵15729人,日軍第34師團參謀長櫻井德太郎因戰敗自殺,第11軍團司令官園部和一郎被大本營撤職。國軍傷亡20533人,其中陣亡9541人。
時中央通訊社、國民日報、長沙光華日報、江西國民報、大江日報、長沙陣中報、東南日報等各媒體爭相報導,將上高大捷與台兒莊大捷媲美。如1941年4月1日《東南日報》報導:這次大捷是“與台兒莊戰役前後輝映的第二次大捷”。4月15日《重慶大公報》報導:“此役俘虜之多,為八一三以來所未有”。4月17日《桂林掃蕩報》盛讚:通過上高會戰,世界人民足以看到,在遠東牽制日軍的主力是中國軍隊,從而更“樹立了中國成為亞洲反侵略勢力中的地位”。
是役以劣勝優,且力保陣地不失,較之台兒莊戰役勝敵而失地,尤覺勝果輝煌,李宗仁亦未免折服。軍委會總參謀長何應欽電賀第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羅卓英曰:“捷音遠播,舉國騰歡,收贛北空前未有之戰果,作戰國最後勝利之先聲。”並在國民參政會上以及面對記者採訪時得意斷言:上高會戰是我軍抗戰四年來最精彩之作!蔣介石則譽之為“空前勝利”,並稱為“勝利之年開勝利之先河”。
勝利之得來,實與總指揮羅卓英及主要將領參謀之果敢決策密不可分。會戰至第三天,實為危急關頭,其時是守是撤,爭議激烈。副參謀長黃華國力主“撤離上高,不予決戰”,附和者過半。羅卓英力排眾議,堅持決戰,曰:“上高以西,無陣地可守!”時某軍參謀長來電反對固守上高,羅即予大聲呵斥,而戰局亦為之扭轉。
4 .最具國際影響之戰役:仁安羌大捷
國際結盟,共御強敵,羅卓英由最高統帥欽定為遠征軍司令長官,臨時空降異域,以調和內外,折衝樽俎。其間部屬連獲大捷,揚威國際,可謂史無前例。
1942年4月19日,羅卓英上將命令孫立人師長馳援仁安羌被困英軍,以一千兵士,救出七倍於己之盟軍,轟動國際。
時羅將軍賦詩一首,以婉謝國際記者宣傳其事:“救人從井吾何惜,急難鴒原正此時。四海一家須共喻,乾坤大道不為私。”此詩經記者傳播,遠揚國際,深入人心。
戰功顯赫,難以比肩
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抗戰期間,決定戰局走向之重要因素,當屬十大戰區歷任正副司令長官暨四十大集團軍歷任正副總司令。故欲論名將之貢獻,可以十項重要指標,即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大型會戰副總指揮、總指揮、單位集團軍參與會戰次數、殉國將領、授銜上將、青天白日勳章等為依據,對集團軍副總司令及授銜上將以上高級將領予以集中考量。
經統計,以上十項指標,共得666人,1283頻次。前十名將領分列如下:羅卓英(21頻次)、孫連仲(19頻次)、薛岳、楊森、唐式遵、李品仙(以上各14頻次)、陳誠、王陵基(各13頻次)、王纘緒、孫震、湯恩伯(各12頻次)。
其中羅卓英以21頻次獨占鰲頭,具體指標如下:戰區司令長官1次、副司令長官2次、集團軍總司令2次、副總司令1次、會戰總指揮1次、副總指揮4次、親率集團軍參與會戰次數8次、授銜上將1次、青天白日勳章1次。
若以集團軍總司令身份而論,羅卓英於22次大型會戰中參戰8次,僅次於楊森、唐式遵與王陵基等三名川軍總司令(均參戰10次),與孫震、王纘緒及盧漢在全部116任總司令中並列第四。優於孫連仲李品仙(均7次)、湯恩伯(6次)、陳誠、薛岳、顧祝同、吳奇偉、朱德、王耀武(以上6人均為2次)等無數名將。
若以戰區計,羅卓英連續轉戰於抗日各大戰區,全國十大戰區,羅卓英曾經征戰之處,至少有第1、第3、第5、第7及第9戰區,加上南京衛戍區、武漢衛戍區以及滇緬印戰區等,可謂跨越國境過半。民國元老於右任稱其“行三萬里程,打二百回仗”,確非虛譽。
儒將風流,文武全才
羅卓英身經百戰,馬上英姿早已載入史冊。少為人知的,是他文採風流,精擅律絕。戎馬倥傯之際,幾乎無役不詩。抗戰勝利後,他出版有《呼江吸海樓詩集》,收入183題共593首詩,皆創作於1937年7月至1946年11月,涵蓋整個抗戰時期,時羅卓英在四十二至五十一歲之間。其中多數篇章,如《蘆溝曲》、《羅店》、《吊寶山殉城姚營官兵》、《上高會戰奏捷四首》、《遠征軍賀捷詩三首》等,經戰地記者轉載傳播,一時膾炙人口,乃至蜚聲國際。
三進南海,維護主權
羅卓英先生,大埔縣湖寮嶺下村人(出生於百侯宜洋坪),保定軍官學校畢業。他在滬東前線、江西上高、長沙會戰、保衛武漢、印緬等地英勇殺敵抗日之事已名聞遐邇,他抗戰勝利後回粵主政時,三進南海策劃收復南海諸島一事卻鮮為人知,這是他主政廣東最有意義的一件事。
羅卓英(國民黨陸軍上將)
南沙群島鄭和下西洋前,為我國統稱“七洲洋”之一部,1931年前稱團沙群島。
1933年,法國人對西沙群島懷有野心,曾照會我國駐法國大使館,聲稱西沙群島隸屬安南(今越南,當時為法國殖民地),被我國政府嚴厲駁斥,法人自知理屈,此事自行平息。法人在向我交涉西沙群島同時,出兵占領我南沙群島,並向全世界宣布。當時,法國報紙報導:“在安南與菲律賓島之間,有一群珊瑚島,浮沙暗礁錯雜,航行者視為畏途,未敢輕易接近。但該地也有草木繁多之處,廣東一帶的中國人,有居於該島以從事漁業為生者……”
我國政府當時向法方提出嚴正抗議,並據法人自己的報導:“島上居民都是從事漁業的中國人”,並非無人居住,依照國際慣例,凡新發現島嶼,其居民屬何國人,即可證明其主權屬於何國,南沙群島隸屬中國,不容置疑。
1939年春,日軍在大舉進占江西上高、高安等地,妄圖掃除占領長沙障礙的同時,出兵侵占了我國西沙及南沙群島和台灣,驅逐了原駐島法軍(前被法人占領)。同年四月將南沙群島改名為新南沙群島,同時將東沙、西沙一併劃歸台灣總督管轄,隸屬高雄縣
中國人民經過八年浴血抗戰,終於使日軍臣服,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羅卓英先生因抗戰殊功升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兼保全司令。羅上任伊始,即受命前往南海諸島,收歸廣東省管轄。
羅卓英先生受命後,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接收南海諸島事宜。他親自過問,選派工作人員,擬定接收計畫,指定省府三名高級官員負責監督實施。省政府從有關各廳局抽調技術人員數十人,又在海南島崖縣及榆林等地征雇漁民及石工近百人。漁民經常進出諸島,熟悉航道。石工則在軍艦上勒制地名石碑,供上岸後各島立碑定名使用。
11月5日,接收人員由榆林港乘“太平”、“中業”兩艦出發,中途遇大風暴而兩次折返榆林。12月9日,再次啟航,經過三天三夜艱苦航行,12日晨6時抵達南沙群島,在當地居民歡呼聲中,登入執行任務,日軍自行退出。其主島原稱長島,改為太平島,以示我海疆太平之意,在島上立碑升旗。有關人員留在諸島上兩月有餘,分別從事各島之測量、調查、立碑等,還採集動、植物標本,滿載而歸。
羅卓英 (號慈威)先生三進南海諸島,從始至終都十分關注,經常垂詢,聽取報告,提出意見,果斷決策,使之圓滿完成,為維護我國領土主權完整,及今後開發南海諸島作出重大貢獻。國民政府中央特指定一島命名為“南威島”,以作羅先生接收之紀念。
羅卓英從1945年8月13日起卸下戎裝,履新之後,主政南粵,心繫南海,不忘初衷。據其《追憶南沙》記載,先後三次巡視海南島全境(謹按:當年隸屬於廣東省)。某次,“佇立於已有雛形建設的榆林港(謹按:在三亞市),臨風遙望,頓解舊懷,倍加關注。當時以為,大戰之後,生息有機,國防經濟,相提並舉,此其時矣。”果然,翌年9月,國民政府依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之規定,在勝利收復台灣之後,再作重大決策:由國防部、內政部和海軍總部擔綱,組建艦隊南下,收復南海諸島,並飭令廣東省政府予以配合。另傳此舉亦屬針鋒相對——雖然侵占南海數島的日軍投降並撤離,但是已經察覺當時管治南越菲律賓的法、美殖民主義者有妄圖爭奪島嶼之異動。
羅卓英自稱,奉命之後,感到“十分興奮和重視”。他以“艱險定疆”四字,高度概括此項使命之目的、作用和意義等,意蘊尤為深刻。“艱險”者,是指必須不懼任何艱難險阻,務必旗開得勝;“定疆”者,即謂仰仗軍政同心戮力,確定我國領土主權、領海疆域和海洋權益等。此後,他在三個多月的收復過程之中,運籌帷幄,宵衣旰食,處事果斷,事必躬親。“除召集會議,選派員工,訂定接收步驟外,並指定省府高級人員三位,負責進行。”(謹按:即各率省府有關廳局數十名技術人員隨艦出發,登島居留、考察、勘測、查證、採集標本等。)“並在海南島崖縣、榆林等處各征雇漁民及石工數十人同往。石工是在艦上鑿石刻碑,預備登入後豎立紀念;漁民則用為領海嚮導。”(謹按:皆因他們經常進出諸島,熟悉水性、航道、風向和汛情等。)“當時廣東各界人士,聞此訊息,曾掀起一次熱潮,對於被擔任此項任務的人員,幾目其為英雄人物。”(引文見《追憶南沙》)
南海主權既復,艦隊凱旋,報導連篇累牘,民眾奔走相告,羅卓英也是如釋重負,欣喜若狂。他不僅為艦隊將士舉行慶功宴會,讚頌備至、勖勉有加,而且親撰收復歷程文字,鐫刻於象牙質紀念牌,頒發給官兵,人手一枚。省府還成立“西南沙群島志編纂委員會”,他兼任主委,組織一批專家學者論證南海主權,並為深入開發海南島及西、南沙群島擬訂規劃。編委會又在廣州舉辦一場“西南沙群島物產展覽會”,披露極其珍貴的大量圖片、實物標本、文獻資料等,形象展現南海海域及其諸島。展期5天,盛況空前,參觀者達30萬人次。此外,正式出版富有文獻價值的《東西南沙群島資料目錄》,由他親筆題寫書名。
羅卓英還認為:“吾國為太平洋之大國,為求太平洋之太平,必須共同維護。我們必須穩站此南海三大群島,方能負起和平之使命。此為義務,亦為責任,更為安定太平洋、保障世界和平之基礎。”(引自2012年8月11日《羊城晚報》竇聰先:《南海諸島物產展覽會》)因此,廣東省府整理隨艦登島人員獲取的翔實資料,專題呈報中央行政院轉飭內政部,予以核准和公布;除了將南海各大群島以及眾多島礁分別命名或更名之外,還特批將南沙群島的一個島礁稱作“南威島”,以示褒獎羅卓英(別號慈威)居功至偉。如今該島已被越南強占,設立南沙第一線軍事指揮中心;新的台灣當局則在圖謀“租借”太平島給美、日兩國,令人痛心疾首。假若羅卓英泉下有知,情何以堪!
熱心教育
羅卓英熱心教育,曾先後在家鄉與鄉人倡辦湖山中學(現更名為虎山中學),在江西贛州創辦卓英學校、宜山國小。羅卓英是頗有文學修養的儒將。無論是從軍期間,還是在炮火弭漫,戰況緊張之際,也從不輟筆,曾著《呼江吸海樓詩集》二冊、《正氣歌注》一冊及《從政言論集》、《抗戰言論集》、《贛行吟草》等。

經典戰役

羅店戰役
羅店戰役中能與日軍精銳師團對攻的第18軍。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第18軍於8月14日在第二任軍長羅卓英的率領下開赴淞滬前線參戰。
軍長羅卓英畢業於保定軍校第八期炮兵科,與同學陳誠是莫逆之交。北伐戰爭結束後,羅卓英一直在陳誠麾下效力,既是陳的得力幹將,也是土木系的智囊,其地位僅次與陳,但凡陳誠高升,遺缺必定由羅繼任。因此,羅卓英在第18軍、乃至整個土木系中都擁有很高的威望,一旦陳誠不在,他必是號令"土木系"的唯一人選。
8月22日,軍長羅卓英帶著第18軍軍部抵達無錫,隨即根據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的命令開赴羅店、月浦一線布防。一天后,日軍第11師團步兵第44聯隊在小川沙口登入,並在突破守軍56師的防禦陣地後占領羅店。羅店雖是一小鎮,卻是瀏河至大場和嘉定至吳淞、寶山間交通樞紐。羅店一失,淞滬戰場西北門戶洞開、京滬交通線受到威脅。在時任第15集團軍總司令陳誠的力主下,收復羅店的任務交由羅卓英率領的第18軍來完成。
8月23日下午1時,第11師師長彭善親抵羅店以南督戰。2時50分,第33旅在師山炮營的火力掩護下發起進攻。經一個半小時激戰,胡璉指揮的第66團成功突入羅店,並擊斃日軍川村大尉以下80餘人。此後第18軍主力即以羅店為中心,與日軍第44聯隊激戰數日,期間擔負主要防守任務的第67師201旅傷亡慘重,旅長蔡炳炎、團長李維藩、營長張培雨等相繼陣亡。
8月27日夜,日軍第44聯隊在得到第22聯隊增援後繼續向羅店發起猛攻。第67師398團同日軍在羅店鎮內展開逐房逐屋的巷戰,但由於寡不敵眾,戰至28日下午還是被迫放棄了羅店。
軍長羅卓英為收復羅店,集中第18軍主力,並會同友軍第51師和第58師在8月28日至9月8日之間多次圍攻羅店,試圖全殲在羅店的日軍第22聯隊和第44聯隊,但由於溝通不暢以及裝備差距過大,沒能成功收復羅店。但在這10多天的苦戰中,第18軍卻給日軍第11師團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日軍戰史在《上海敵前上陸》中,甚至將羅店稱之為"屍山血河的城鎮"。
說到羅店,我們想到最多的當屬"血肉磨坊",而日本人在提到羅店戰役時卻不斷提到一個叫"白璧之家"的地方。白璧之家是日軍給位於羅店鎮南面一個白色大院所起的俗稱,這個由第18軍據守的院落從8月28日至9月23日,一直是釘入日軍防線的一個釘子,日軍第44聯隊幾乎每天都要向這個院落髮起進攻。在9月6日的一次攻擊中,第44聯隊第2大隊長淺間長之助被第18軍擊斃,而圍繞這個院子的激戰只是羅店南方第18軍與第11師團慘烈陣地戰一個縮影,日軍從沒想到,一個小小的院落居然會進攻一個月都束手無策。
10月26日,傷亡慘重的第18軍奉命陸續撤出羅店,至南翔整補。至此,為期兩個多月羅店戰役告一段落。第18軍羅店一戰,傷亡達1萬2千餘人,而日軍第十一師團在羅店地區的傷亡也達到近6000人。
羅店戰後,日軍驚訝於居然有中國軍隊能在海陸空立體攻勢下頑強防守如此之長的時間,日軍第十一師團步兵第22聯隊的老兵三好捷三在他的回憶錄里開篇第一句話就是:"中國軍隊強大!羅店是極其慘烈的地獄一樣的戰場"。在羅店被圍攻的日軍步兵第22旅團也曾在8月29日的戰報中提到:"和我們交戰過的中國軍隊中,第11師是裝備、素質、士氣最為優良的"。
上高會戰
震驚中外的上高會戰,是中國人民八年抗戰中,戰績最為輝煌、並取得關鍵性勝利的著名戰役之一。
1941年,日本法西斯分子為了儘快結束長達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喪心病狂地妄圖一舉消滅國民革命軍精銳軍隊,通過“掃蕩戰”、三光政策”製造無人區,在政治和軍事上造成白色恐怖,以達到迫蔣投降、使中國迅速淪為它的奴役國和戰略後方,從而實現其抽兵南下、進一步侵略東南亞諸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目的,以圓其“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夢。3月5日-4月9日,日本侵略軍集結第33師團、34師團和第20混成旅團共六萬五千餘重兵,在100餘架飛機的狂轟和掩護下,兵分三路,從安義等地出發,孤注一擲,瘋狂發動“鄱陽湖掃蕩戰”,企圖消滅國民革命軍王牌軍隊羅卓英所部的第19集團軍、突破上高天險,從而達到罪惡目的。
上高會戰戰略示意圖上高會戰戰略示意圖
以羅卓英將軍為總司令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九集團軍,下轄第70軍,49軍,74軍及第30集團軍之72軍、江西保全隊近10萬將士,在其內部中共地下黨員和以黃賢度(合法身份為上高縣長)為首的中共上高地下黨的策動和密切配合以及上高民眾的全力支持下(據史實記載:當時上高有四分之一的百姓冒死支前捐糧、運送給養、彈藥、傷兵等,不少人還直接參戰,這也是本次會戰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在數百里戰線上,以上高為核心陣地,在以上高為中心的10多個縣內,與日軍展開大規模會戰,歷經26天浴血奮戰,國民革命軍終於以犧牲9千餘英烈為代價,取得了斃、傷日軍2萬4千餘人、繳獲無數武器彈藥的“上高會戰”大捷,徹底粉碎了日寇的如意美夢,取得了以劣勝優的輝煌勝利。上高會戰是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取得的可與台兒莊大捷齊名的又一重大勝利。
上高會戰還被譽為:是“抗戰以來最精彩之戰”、“開勝利之年勝利之先河”,受到了當局最高領導人的嘉獎和讚頌,李宗仁、蔣經國、何應欽等其他大批當局政要紛紛撰文予以表彰,國民革命軍第七十四軍被羅卓英稱之為“抗日鐵軍”,74軍亦獲得“飛虎旗”這個軍隊最高榮譽,張靈甫亦升任58師師長。隨後,王耀武、張靈甫率部參加了常德會戰、長衡會戰,均取得輝煌戰績,後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軍司令,張靈甫升任國民革命軍第74軍軍長。
上高會戰在政治和軍事上,給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大大減輕了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深重苦難,延緩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正義戰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因而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
上高縣委、縣人民政府重建抗日烈士陵園時,時任中國國防部部長的張愛萍上將,也欣然題寫了“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匾額,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等著名抗日紀念場所,均將上高會戰置於顯要位置予以展示。當年,《中央日報》等大量媒體紛紛重磅報捷,全國人民為之奔走相告、“舉國騰歡”,為奪取抗戰的最後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振奮了民族精神。
江西上高烈士陵園江西上高烈士陵園
上高鏡山建立了陣亡將士陵園,豎有紀念碑。
下面是羅卓英所做紀念詞:
《上高會戰奏捷》
上高會戰總指揮羅卓英
又報前線戰鼓催,
寇氣直犯上高來。
休夸掃蕩侵三路,
且看包圍奮一錘。
諸葛陣圖終有價,
臨淮壁壘不容開。
應知萬馬埋輪日,
莫使蝦夷片甲回。

軼事典故

“出戰恆呼破陣子,填詞喜作定風波”
破陣子”、“定風波”均為詞牌名,蘇東坡辛棄疾各有以此為題的佳構傳世;羅卓英曾經數次將其巧妙入詩,則饒有一番新意:既充分地表達對蘇、辛的歆慕、景仰與欽佩之情,又貼切地反映出自身卓越的資歷、異稟和特質——文武兼備,智勇雙全;既可領兵“出戰”,除寇“破陣”,又能秉筆“填詞”,消弭“風波”。
他不僅是一位軍功卓著的職業軍人,而且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的傑出詩人。早在大埔中學求學期間,他便以“作英”為筆名,投稿於該校校刊及上海發行的學術雜誌,得以發表,廣受好評;其詩風浩然鬱積,寄託深遠,蘊藉中每見神奇,令耆老宿儒刮目相看。他還將此雅興貫穿其一生,無論在刻苦求學的青年時代,還是在戎馬倥傯的征戰途中,抑或在治理南粵的政務之餘和旅居台灣的田園休憩,孜孜不倦,了無間斷,佳作頻現。詩詞遺著有:處女作《獅崖集》,作於1915年至1917年大埔中學讀書期間;《北蹄草》,作於1918年至1923年,記錄在保定軍校前後的活動閱歷;《南槳吟》,作於1924年夏秋之交,他遠赴南洋為創辦湖山初級中學募捐善款,歷時五個多月,成詩百首紀行;《層雲集》,作於1925年至1937年,述其軍旅重大戰事和感想體會;《呼江吸海樓詩》,作於1937年至1946年間,計183題593首,涵蓋八年抗戰全過程,被稱作“戰時之詩史,詩中之戰史”,並有影印本存世,也是迄今唯一可以看到的詩集全本;《回園詩存》,作於1947年至1961年,主要是遷台之後的縈懷故土之作。《紅酣室詞》則是其生平詞作匯總,尚未結集付梓,多數亦已散佚。另有《藉廬楹存》收入楹聯作品近百副。畢其一生,詩、詞、聯作品總數逾千首(副),這在古今中外的軍事家中委實罕見。
羅卓英也是一位熱心辦學、扶掖晚輩的優秀教育家。1921年春,他因保定軍校一度停辦而返鄉,即被公推為湖山官學校長,倡導“文武合一”的新法教學,尤為注重體育、國文、修身、史地和各種自然科學的教育。翌年,他畢業於保定軍校後再度返鄉,先是應聘為大埔中學學監,不久再應鄉民邀請,復任湖山官學校長,並不辭勞苦前往南洋募集籌辦新校基金。積極創立虎山公學則是其關愛教育的又一個驕人功績,他領銜掛帥,親力親為,邀約多位鄉賢,悉心策劃、督辦、興建這所學校,即便是在抗戰的兵荒馬亂之中,依然眷顧頻仍。歷時20餘月,首期工程告竣,並於1938年3月錄取國中新生入學。他在前線聞訊,至為欣喜,致電祝賀,且自任學校董事會董事長,親撰“虎山公學”校名及“正靜信進”校訓,親擬《虎山公學教師信條八則》,托人帶回。翌年4月18日,主體工程全面完工,他再次發來賀電,並贈詩勖勉鄉親師生:“寄語故鄉諸父老,十年樹木看成林”,“寄語故鄉諸教導,殷勤培護作良師”,“寄語故鄉諸子弟,莫將溫飽負平生。”
他還是一位雄才大略、深謀遠慮的非凡政治家。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8月至1947年9月,他受命於百廢待興之際,卸下戎裝,出任廣東省政府主席兼保全司令,開始主政南粵兩年。他制訂《廣東省政府施政綱領》五大方針,有效療治戰爭創傷,促進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各項社會事業切實步入正軌。其間,他非常重視解決南海諸島紛爭問題。此前,日軍通過驅趕占據南沙部分島嶼的法國軍隊和越南漁民,強占南沙主島和西沙永興島,國民政府議決:必須依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規定,予以收復主權。他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認真研究具體接收事宜,並以“艱險定疆”四字為此項任務命名。從1946年底而至翌年初,“太平”、“中業”、“永興”、“中建”四艘軍艦毅然奉命啟航,衝破驚濤駭浪,費時51日,歷程2000海里,先後成功地將西沙、南沙、東沙諸島嶼再次歸入我國版圖。捷報傳來,舉國歡騰,民眾揚眉。為了紀念、表彰其對此壯舉所建樹的勳業,國民政府還將其中一個島礁正式命名為“南威島”(羅卓英別號慈威)。
“長河曲注繞村隈,大好湖山入望來”
俗諺云:“美不美,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客家先民都是來自中原大地,千百年來,履艱蹈險,輾轉流徙,飽受欺凌,因而懷鄉念土、思親戀舊、愛家敬業的思緒情結較為普遍、濃郁與鮮明。身為客家後裔的羅卓英亦不例外,甚至超乎常人,更加感人。他背井離鄉,身居要職,卻從未忘卻“胞衣跡”;既 “深藏於心”,“喜形於色”,又“溢於言表”,“付諸行動”,時常深長地宣洩其思親戀故、念土懷鄉之情,正如其詩中雲“長河曲注繞村隈,大好湖山入望來。”
他在政權鼎革、攜眷遷台之後,晚年旅居於台南屏東縣城“回園”,因而其《回園詩存》還有更多遙憶“雙屏山”、遐想“梅潭河”之詩作,因涉及政治敏感,恕不引用。眾所周知,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國內道路交通極其不便,任何人對於千里迢迢的還鄉探親之旅都是視若畏途。然而,據其年譜顯示,他自青年時代離家外出而至闊別大陸止,回歸故里的次數竟達十餘回。鄉居日子,或尋宗祭祖,或拜師誼友,或訓誡族親,或探訪民情……諸如此類,不勝枚舉。坊間還有若干關於其如何獻策興縣、恤孤濟貧、襄助公益、尊老愛幼之類小故事,口口相傳,逸趣橫生,亦因限於篇幅,不克贅述。

戰鬥序列

十五集團軍
兼總司令 陸軍中將陳誠
副總司令 陸軍中將羅卓英 (後任總司令)
右翼軍
第十八軍 兼軍長羅卓英中將
第十一師彭善少將(軍校一期,後官至武漢警備總司令)
第六十七師李樹森少將(軍校一期,後官至湖南省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
第九十八師 夏楚中少將(軍校一期,後官至廿集團軍總司令)
炮兵第十六團
左翼軍
第卅九軍 軍長 劉和鼎中將(保定三期,原賴世璜部皖軍)
第五十六師劉尚志少將
第十四師霍揆章少將(軍校一期)
江蘇保全第二、四團 預備兵團
第七十四軍 軍長俞濟時中將(軍校一期)
第五十一師王耀武(軍校三期)
第五十八師 俞濟時(兼)
第六師 周碞中將
第九戰區贛北地區指揮系統如下:
第九戰區前敵總司令部
總司令 陸軍上將羅卓英
參謀長 陸軍中將羅為雄
第十九集團軍
總司令 羅卓英上將
參謀長 羅為雄中將
第四十九軍
軍長 劉多荃中將
第一○五師 王鐵漢少將
預備第九師 張言傳少將
第七十軍
軍長 李覺中將
第十九師 李覺中將(兼)
第一○七師 段珩少將
第三十二軍
軍長 宋肯堂中將
第一三九師 李兆瑛少將
第一四一師 唐永良少將
第一四二師 傅立平少將
第七十九軍
軍長 夏楚中中將
第一一八師 王嚴少將
第七十六師 王凌雲少將
第九十八師 王甲本中將
預備第五師 曾戛初少將
第三十集團軍
總司令 王陵基上將
參謀長 宋相成中將
第七十二軍
軍長 韓全朴中將
新十四師 范楠宣少將
新十五師 鄧國璋少將
第七十八軍
軍長 夏首勛中將
新十三師 劉若弼少將
新十六師 陳良基少將
湘鄂贛邊區游擊指揮部
總指揮 樊崧甫中將
第八軍
軍長 李玉堂中將
第三師 趙錫田少將
第一九七師 丁炳權少將
第七十三軍
軍長 彭位仁中將
第十五師 汪之斌少將
第七十七師 柳際明中將
軍委會直轄預備隊
第一集團軍 (滇軍系列)
總司令 盧漢 二級陸軍上將
代總司令 高蔭槐中將
參謀長 趙錦雯中將
第六十軍
代軍長 安恩溥(上將頭銜、中將 實差)
第一八二師 安恩溥中將
第一八三師 楊宏光少將
第一八四師 萬保邦少將
第五十八軍
軍長 孫渡中將
新十師 劉正富少將
新十一師 魯道源少將
新十二師 龔順璧少將
第七十四軍
軍長 俞濟時中將
第五十一師 王耀武少將
第五十七師 施中誠中將
第五十八師 馮聖法少將

個人著作

1、《抗戰言論集》
2、《從政言論集》
3、《贛行吟草》
4、《呼江吸海樓詩集》等

人物故居

羅卓英故居——位於廣東省大埔湖寮鎮嶺下村的村東頭,有一座典型的客家民居圍龍屋-“江東小築”。
羅卓英將軍大埔縣故居“江東小築”羅卓英將軍大埔縣故居“江東小築”
江東小築”是外門樓的屋名,進入外大門有一個外天井,外大門坐北向南。主體建築名為“曉亭公祠”,座東向西,背山面水,直面是風景秀麗的梅潭河。該建築屬磚木結構,規模雄偉,氣勢宏大;布局合理,左右對稱;前低後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為上、下二堂,中間有一大天井,兩邊各有一排橫屋,橫屋亦有內外天井。屋內梁架拱斗雕有龍獅花鳥等圖案,工藝精美,屋脊中間和兩端用灰沙塑有鯉魚含草,頗為美觀。大門兩側壁畫彩繪甚多,古樸典雅。整個建築進深34.2米,面寬41米,占地面積1402.2平方米,建築面積1091平方米。
羅卓英熱心教育,曾先後在家鄉與鄉人倡辦虎山中學,在江西贛州創辦卓英學校、宜山國小。羅卓英是頗有文學修養的儒將。無論是從軍期間,還是在炮火弭漫,戰況緊張之際,也從不輟筆,曾著《呼江吸海樓詩集》二冊、《正氣歌注》一冊及《從政言論集》、《抗戰言論集》、《贛行吟草》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