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沔渡鎮位於炎陵縣北部。面積124.8平方千米,人口1.45萬人(2005年)。轄沔渡墟1個居委會,小里、上關、花園、泮坑、下關、蒼背、瑞口、上老、曉陽、長江、獅頭、龍巷、蘇洲、洞裡、石橋、大江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沔渡圩,距縣城15千米。
沿革
以地處沔水渡口而得名。1949年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改鄉,1990年建鎮。1996年,面積124.5平方千米,人口1.4萬,鎮政府駐曉陽,轄小里、上關、花園、泮坑、下關、蒼背、曉陽、大江、上饒、瑞口、獅頭、長江、龍巷、蘇洲、洞裡、石橋16個行政村和沔渡墟居委會。
代碼
【郵編】412501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0225101:~001 121沔渡墟居委會 ~201 220小里村 ~202 220上關村 ~203 220花園村 ~204 220泮坑村 ~205 220下關村 ~206 220蒼背村 ~207 220瑞口村 ~208 220上老村 ~209 121曉陽村 ~210 220長江村 ~211 220獅頭村 ~212 220龍巷村 ~213 220蘇洲村 ~214 220洞裡村 ~215 220石橋村 ~216 220大江村
行政區劃
2015年,
炎陵縣鄉鎮區劃調整,將原沔渡鎮全部行政區域與原
石洲鄉(不含大院農場代管區域)的行政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沔渡鎮;
沔渡鎮轄沔渡圩居委會,小里、上關、花園、泮坑、夏館、倉背、瑞口、上老、曉陽、長江、獅頭、龍巷、蘇州、洞裡、石橋、大江、青石、石壩、安坑、雙江、太源、馬坳、高車23個建制村,總面積214.74平方千米,總人口2.05萬人,鎮人民政府駐沔渡圩(原沔渡鎮人民政府駐地)。
地理位置
沔渡鎮地處湘東南邊陲,東鄰江西省
井岡山市,是革命初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開國領袖曾在此從事革命活動。這裡山高林密、四季蒼翠,鐘靈毓秀,是神州第一陵——
炎帝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谷
原始森林公園、中國革命第一山——井岡山三個著名景區的
交通銜接點,也是通往
江西、
廣東等地的重要途徑,在古代便有“吳楚要津”之美譽。
經濟發展
發展現狀
農、林、牧、
漁總產值3549.7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434.4萬元,
林業產值1299萬元,
牧業產值717萬元,
漁業產值99.3萬元。
耕地17947.1畝,其中
水田16661.1畝,旱土1286畝;
農作物播種面積29495畝,其中糧食作物23940畝,經濟作物4225畝,其它作物1330畝,主要產品產量:糧食9437噸,其中
稻穀8759.3噸;
油料113噸,其中油菜籽80噸;
茶葉7噸;
水果464噸,其中
柑桔210噸;
水產品64噸,其中鮮
魚45噸;生
豬出欄8360頭,牲豬年末存欄6070頭,耕牛年末存欄1356頭;家禽出籠3.7萬羽;全年完成筍竹林開發3240畝,完成退耕還林1562畝,宜林荒山造林1115畝,全年完成採伐證發放7200立方米。 科技示範戶53戶,科技推廣項目5項;全年培訓科技人員1100人(次);全鎮有學校5所,在校學生1659人,學齡兒童入學率100%,
國小鞏固率96.2%,國小畢業率99%,
中學畢業率89%。年末鎮圖書室藏書110000冊;全鎮電視履蓋率100%,其中
有線電視入戶2090戶。年末全鎮程控電話1850部。鎮有醫院1所,村組合作醫療室16個。
吸納外來資本
厚重的客家文化和淳樸的民俗風情,使沔渡鎮在吸納外來資本投入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今,
陶瓷、化工、木材、
食品加工等已成為沔渡三大支柱產業。沔渡鎮客家文化的發展吸引了一批外地客家商人前來投資建廠,這也是沔渡鎮招商引資工作的一大新的亮點。江西省的客家人張柱平、陳平先後在沔渡成立神農和恆達陶瓷公司,進一步促成沔渡陶瓷和
江西井岡山市瓷業加工的對接。
沔渡鎮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4.5#羅漢湯等生活用瓷生產基地,年產值達2億元以上。恆達、神農陶瓷正成為中國日用瓷市場的新秀,產品銷售遍及全國各地以及港、澳、台等地。華豐、九星、華盛等化工企業,投資過億,年可創稅收逾千萬元。華盛化工(加拿大外資)的入駐,更是填補了沔渡鎮外資企業投資的空白。筍竹林成了沔渡人的“綠色銀行”,獲得高標準開發,在市場上很受歡迎。花炮桿加工是沔渡鎮木材加工的龍頭產業,
產品銷往
花炮的主產地湖南的醴陵、瀏陽及
江西、
廣東等地,成為中國最具規模的花炮桿生產基地,年產值突破千萬元。除此之外,藥酒釀造、藤茶加工、草繩編織等加工業迅速興起,為沔渡鎮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打造客家名鎮,創建湘東奇葩”是沔渡鎮黨委、政府的工作目標。
記者有理由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這裡將成為一個
工業上規模,
農業變產業,
旅遊形
品牌,環境成典型的具有濃郁客家風情的經濟新鎮。
農業就業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縣委1號檔案
精神,加快
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沔渡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農民就業空間,總結出了四條大有潛力可挖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渠道,即:向城市轉移的“離土離鄉”就業渠道;立足農村,開闢二、三產業的“離土不離鄉”就業渠道;農業產業進程中的“離鄉不離土”和“不離鄉不離土”就業渠道。一是拓展城鎮(市)就業空間。利用鎮勞動保障站、招工點為視窗,建立
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外出務工人員台帳,與廣東、福建等沿海發達地區進行勞務合作,積極向外輸出勞動力。上半年新增外出勞動力170人。二是拓展農村第二產業的就業空間。加大鎮內的招商引資力度,新引進恆達瓷業公司、沔渡玩具廠、大禾塘站等數家企業,為當地民眾提供就業機會800餘個。三是拓展第三產業的就業空間。利用沔渡鎮遠近聞名的客家文化和客家食文化及地處湘贛邊界的優勢,開發建設一條集餐飲、
休閒、娛樂、購物於一體的具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半島街”,吸引農民到鎮區落戶、就業,為農民提供就業機會1000餘個。四是拓展農業內部的就業空間。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對鎮內的農副產品加工業和特色種養業給予政策、資金扶持,
同時通過現代
遠程教育,辦培訓班等形式,讓黨員幹部和民眾學有一技之長。現在全鎮已有15名村幹部創辦了筍、竹、木業加工和山蒼籽加工等企業。農副產品加工和特色農業開發為沔渡鎮解決了1600餘人的就業難題。
遠教致富
瑞口村在村書記、主任許友華的帶領下,瑞口村農民養殖蜜蜂成了當地民眾增收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依靠小小的
蜜蜂,2006年瑞口村年增加收入20多萬元。 瑞口村地處山區,人均耕地少,瑞口村村支部書記許友華為了帶領民眾脫貧致富,他整天盤算著如何利用現有資源,發展產業,2003年,他到鎮遠教室參加網路學習,看到一編養蜂致富的信息,很受啟發,聯想到本村植被覆蓋率高,正是養殖蜜蜂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想歸想,哪來的養蜂技術,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多次到鎮遠教辦諮詢,上網查找相關資料,他於2003年冬購買了15箱蜜蜂作為
蜂種,開始了蜜峰養殖,經過幾年的辛勤勞動,2006年,他養蜂達到112箱,產
蜂蜜1200多公
斤,收入4萬多元。作為一名村幹部,他致富沒忘記鄉親們,為了帶動村民養殖蜜蜂致富,他經常組織民眾到他的養蜂場參觀、學習,給鄉親們傳授技術,並免費給鄉親們提供蜂種20餘箱。當鄉親們給許友華付錢時,許友華說:“現在你們剛起一步,投入還要很多錢,等你們賺了錢時給我也不遲。”就這樣,在許友華的帶領下,該村農戶養蜂的積極非常高,全村已有30餘戶農戶開始養蜂,該村僅養蜂一項,年人均純收入可達1000元。
客家文化
由來
沔渡名稱的由來很有趣。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寬闊的沔水河面使過往的人們只能擺渡過河,遇雨季河水猛漲,便只能望河興嘆,因此人們總是渴望有一座
橋,以免於擺渡過河。久而久之,人們便把這河的兩岸取名叫沔渡,大概是期望有一天過河可以真正地“免渡”。
規模
沔渡鎮人口還不滿千人,一條不足百米的小巷穿鎮而過,整個鄉鎮的房屋多為解放前的建築,人窮、街舊,屬於典型的老區邊遠貧困小鎮。沔渡人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在十年的時間內,鎮區面積由原來的0.2平方公里拓展到現在的0.98平方公里,由一條小巷發展到“三縱三橫一環線”的公路網路、經濟發展來勢喜人、具有濃郁客家
風情的特色新鎮。
風俗
沔渡鎮以客家人為主,據統計95%以上的居民都是客家人。他們的祖先在南遷的時候,帶來了大量
風俗習慣和傳統技藝,經過幾百年的
歷史沉澱和客家人自身勤勞睿智的融合,得到了充分的傳承和發展,形成了當地獨特的客家文化。客家的標誌性建築──方屋圍獨具特色,成為世界很多
建築專家考查、研究的對象。客家方言溫和婉轉,《詩經》、
唐詩、宋詞中的用韻隨處可見客家方言的語言特徵,因此客家話又有古代
漢語“活
化石”之稱。
特色當地的龍、獅表演及客家山歌更是名揚神州。2005年,三人布龍表演被收錄到
湖南省非物質
文化遺產名錄,並獲得第五屆全國
少數民族傳統
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一等獎。2006年沔渡鎮被湖南省文化廳授予“龍獅藝術之鄉”稱號。客家山歌在2006年的“泛
珠三角地區優秀客家山歌邀請賽”中,作為湖南省惟一代表隊參賽,並獲大賽金獎。為了更好地發展客家文化,沔渡鎮政府精心組織了豐富多彩的
民俗文化節活動,比如2006年的元宵燈會拉開了炎陵縣大型民眾文體活動的序幕,2007年舉辦的第一屆“客家文化藝術節”,又將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事業推向了新的高潮。
歷史事件
朱毛初會
為建立井岡山根據地,毛澤東一直在尋找南昌起義後的朱德部隊。當得知朱德部隊和陳毅的
湘南起義農軍向井岡山轉移的訊息後,3月下旬,毛澤東率部隊由中村出發前往湘南迎接。而此時朱德已離開湘南,向炎陵方向進軍。4月中旬,毛澤東回師炎陵,19日到達縣城,住
洣泉書院。此時,湘敵已經尾隨朱、陳部隊開向炎陵。毛澤東聞訊後,旋即部署在縣城西郊的接龍橋狙擊敵人。20日下午,毛澤東親自指揮狙擊戰,經過7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擊潰湘軍兩個團。此時,朱德部隊和湘南農軍八千餘人已順利來到炎陵縣沔渡墟。毛澤東隨即從茅坪走山路前來迎接。三支部隊在沔渡會合,兩位偉人在十都第一次見面,並商定整編和召開誓師大會等事項。從此,“朱、毛”二字和人民軍隊、中國革命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張經武, 共和國的開國中將。又名
張仁山,1906年7月(一說10月)出生於湖南酃縣(今炎陵縣)沔渡鎮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瑞金紅軍學校政治營
營長,軍委軍事教導團團長,廣昌基地司令員,中央軍委五局副局長,會昌教導團
團長,軍委直轄教導師
師長,軍委第二野戰縱隊參謀長,陝甘支隊第三縱隊參謀長,軍委二科科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司令員,陝甘寧留守兵團副司令員,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晉綏軍區參謀長,中共駐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副參謀長、
參謀長,西北軍區參謀長,西安市警備司令部司令員。
宋代公主墓
趙玉蝶,生卒年月不祥。宋朝淑德皇后族尚宋諸王女、長沙郡主。後隨夫尹鵬飛遷居酃縣霞陽留田(今沔渡鎮上關村)。死後皇帝遣專使諭祭。所立碑、碣俱依侯家禮制。
趙玉蝶這位大宋皇族公主是宋朝炎陵籍大將尹鵬飛原配夫人。墓葬位於炎縣城東22公里的沔渡鎮蒼背村黃煙鋪。築於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清乾隆十一年(1746)重修並立碑。墓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墓碑仍存三台九級拜堂遺蹟。墓碑為青石質,碑文陰刻楷書:“宋司馬平陽侯尹鵬飛翁元配長沙郡主趙玉蝶之墓”。在離墓地約300米遠的107國道旁有“下馬石”的碑刻和“下馬台”的小地名。宋盛時,凡路過墓前的官員都得下馬祭拜。北宋紹興二年(1132)岳飛攻打曹成,由江西進入湖南,路過墓地特下馬祭拜,並為其夫婦遺像合贊題詞。民間相傳,1928年,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時,途經墓地,也下馬步行到墓前憑弔。
二○○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趙玉蝶墓被株洲市人民政府列為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