洣泉書院

洣泉書院

洣泉書院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洣泉書院始建於宋代,原名烈山書院,清嘉慶2年(公元1797年)增修齋舍,因縣境內有耕熟嶺,山下出泉,清純不染,涓涓不息,是為洣水之源,學者誠如泉水,則百川歸海,無所不包,故改名為洣泉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洣泉書院
  • 占地面積:不詳
  • 景點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始建宋代
簡介,歷史沿革,建築結構,革命典故,

簡介

洣泉書院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始建於宋代,普通的磚木結構,古樸而雅致,歷經風雨滄桑,文脈延續近千年,已屬非常不易。1928年3月,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二團攻克炎陵縣城,第一團團部設在洣泉書院。1928年4月中旬,毛澤東率部隊從井岡山來到炎陵,迎接朱德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起義部隊,毛澤東就在後廳左廂房住宿、辦公,親自部署、指揮了接龍橋阻擊戰,掩護了朱德部隊向井岡山轉移。
洣泉書院洣泉書院

歷史沿革

洣泉書院位於炎陵縣城西北角(今大操坪內),始建於宋嘉定年間,原名黃龍書院。
乾隆十八年(1753年),由知縣周仁魁重修,並拔官田充實經費,更名為烈山書院,取炎帝誕生地之意(《帝王世紀》曰:“神農氏又號魁隗氏,本起於烈山。”)。
洣泉書院洣泉書院
嘉慶二年(1797),知縣趙宗文增修書房,見縣內有洣水,發源於羅霄山脈西麓的枝山脈,自東南流向西北,縱貫全境,源遠流長,為寓意雙關,即“山下出泉,泉為水源,學者誠能如泉水之涓涓不息,則百川學海無可不至”,以勉勵諸生,故易名為“洣泉書院”。
道光五年(1825),知縣沈道寬將院址遷至北城外校射場(今高尚坪),新建院舍,“按酃湖在郡(衡陽)東四十里,縣襲湖名,院故襲縣名”,命名為“酃湖書院”。
鹹豐五、六年(1855、1856),酃湖書院遭戰爭破壞而荒蕪。邑紳萬典璋於鹹豐末年,“撤酃湖故材”,在洣泉書院舊址,獨資新建。
同治二年(1863),邑紳萬典璋將書院遷回原址,復名洣泉書院。此後洣泉書院興學不斷,當時書院有學田272畝,年收租谷548石以供經費,著名的山長有安仁周元和、寧鄉王開卓等。
光緒三十年(1904),孟廣榮與熱心改革的士子倡議將洣泉書院改為高等國小堂。
民國元年(1912),又更名為私立樂群高等國小校。
洣泉書院洣泉書院
1928年3月,為聲援酃縣“三月暴動”,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攻克酃縣城。革命軍團部設在洣泉書院,毛澤東在這裡住宿和辦公,並在洣泉書院前的大操坪召開千人民眾大會,向民眾宣傳革命道理。
1928年4月,為策應朱德陳毅率領的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部隊向井岡山轉移,毛澤東在洣泉書院部署並親自指揮了城西接龍橋阻擊戰。
1928年—1938年,朱德陳毅肖克彭德懷騰代遠張雲逸王震李天柱等先後率部來酃縣開展革命活動,都曾在洣泉書院住宿和辦公。
1928年秋因遭兵亂書院被焚,僅存後棟,後經書院當事人主持修復,繼續辦學。
1949年解放後,書院成為縣大隊、縣婦聯會等單位辦公地址,1961年,歸農業局、水產局和縣招待所使用。
1968年,酃縣縣委按同治年間原貌修復洣泉書院,1970年落成,同時在書院左側興建了“毛澤東在酃縣革命活動陳列館”,陳列了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老—輩革命家和工農紅軍在炎陵縣的革命活動及奉縣的革命鬥爭史。1977年9月15日,郭沫若親自題寫了陳列館館名。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部分人員留影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部分人員留影
1984年,洣泉書院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炎陵縣人民政府重新公布洣泉書院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公布其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1996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洣泉書院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縣財政投入23.7萬元對洣泉書院全面維修,並更新陳列內容。
2002年,對洣泉書院主體建築的瓦面重新翻蓋。
2003年,完成書院前坪道路水泥硬化,維修、油漆陳列室廊柱。
2011年,洣泉書院被中央黨史研究室確定為全國革命遺址精品點,是株洲市唯一獲得精品點確定的單位。
2013年,洣泉書院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洣泉書院處於洣水發源地,背青台、面鹿原,遙望雲秋,諸山而列,書院坐北朝南,以南北為中軸線,東西兩廂房對稱,屋檐施石溝滴水,封火山牆,房檐四角起翹高挑,玲瓏別致,屬江南清初祠堂建築形式。洣泉書院大門兩側鐫制的對聯,“莫嘆山城書院小,緣儀楚地聖賢多”,道出了洣泉書院樸實典雅的建築風格和人才輩出的歷史淵源。
洣泉書院
洣泉書院為土木結構,三進兩廂式建築,建築面積1942㎡,兩廂為學生學舍,有大小房間58間,或許正因為狹小而恰恰給人一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的寒窗書香氣氛,整個書院古樸幽靜,校舍之間有走廊相環,天井相通,院前四根大園木柱威武挺立於兩側,氣勢非凡,院內古樹蒼綠青翠,後院有花壇,魚池裝飾別有一番情趣。
站在大門口一眼望去,建築中軸設有大門、講堂、大成殿三進,依次增高寓意步步高升,書院一進為天井式室內庭院,院內兩株古桂花樹,每到農曆8月便是滿院芳香,入大門沿迴廊,經講堂兩旁狹長的通廊,可進入大成殿和東西齋舍,交通流線明確合理動靜相宜。二進是中廳,即書院的核心部分講堂,為歷代老師授課的場所,門首高懸一塊木匾“魁星點斗”,為道光年間大清翰林孔繼勛在此講學時所題,目的自然是希望學子們,學有所成,金榜題名。講堂兩邊的走廊上方是拱形門。
洣泉書院洣泉書院
正面為大成殿,殿內中原設有孔子神位,兩側為先生寢房,洣泉書院大成殿的後側,原是書院老師的住室,左右兩間、中間為天井,花池是整個書院的後花園,在書院的東側齋舍,共有號舍20間,每間不足5平方米,是名符其實的斗室,兩側齋舍與此對稱布局,形制大小及數量基本一致,生員每兩人一間,寒窗苦讀,齋舍有時也兼作考場,自宋至清,炎陵考取進士11人,舉人43人,貢生374人,大部分人都在洣泉書院就讀過,可以說洣泉書院不僅是頗有古色古香民俗文化特色的觀光勝地和學子成才的搖籃。也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中國革命艱難曲折的歷史見證,啟迪後人的宣傳教育陣地。
洣泉書院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中國革命艱難曲折歷史的見證地,啟迪後人的宣教陣地,也是頗具古色古香民俗文化特色的觀光勝地。1997年省文物局定為“中國工農紅軍在炎陵縣革命活動紀念地”並改館,注入三部分宣教內容,以圖文並茂形式再現歷史事實,對外開放展出。第一部分為《中國工農紅軍革命活動紀念館》,第二部分為《十八年改革開放建設成就展》,第三部分為《炎陵縣博物館炎陵名人陳列》。

革命典故

毛澤東與洣泉書院的親密接觸
書院部署伏擊戰
洣水,發源於井岡山麓炎陵縣的枝山腦,曲折迂迴,最後從衡東而入湘江。洣水兩岸群峰簇擁,風光旖旎,宛如一幅神奇而美妙的山水畫,又因流經炎帝之寢陵,而被世人稱為“聖水河”。炎陵縣城霞陽鎮是一座群山環抱的山城,蜿蜒而來的洣水給其增加了幾分秀美與靈氣。
洣泉書院位於炎陵縣城西,走近“洣泉”,我們感覺其如一位尊厚的長者,顯得寧靜而平和。書院院門赫然高懸著“洣泉書院”的匾額,兩邊掛著一副對聯:“莫嘆山城書院小,緣移楚地聖賢多”。
洣泉書院
登上15級石階,便進入書院的院落,裡面分前院、講堂、寢堂三進,乾淨整潔。講堂為核心部分,門首懸著一塊匾牌:“魁星點斗”;兩旁一副長聯,左為“宋黃龍明烈山清洣泉芳名雅頌乾轉坤旋萬代宗師繩祖武”,右為“聖科第賢政要仁勳業俊彩星馳龍飛鳳舞千秋懿士裕後昆”;講堂如今陳設著毛澤東當年在這裡的辦公桌椅。寢堂擺設著毛澤東睡過的床鋪。書院的第三進為大成殿,門兩側一副對聯:“苦讀詩有責,豪飲酒無榷”,是清代酃縣知縣府沈道寬所題。大成殿正中陳列著毛澤東主席石膏像,為上世紀70年代所立。左廂房復原陳列毛澤東住室。
洣泉書院總建築面積1486㎡,屬於精緻小巧型。
井岡山革命鬥爭時期,毛澤東率部隊多次進入炎陵(當時叫酃縣)進行一系列革命活動,據考證其中三次在洣泉書院住宿和辦公。1928年4月中旬,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第一團回師炎陵縣縣城,團部設在洣泉書院。毛澤東在此指揮部署了接龍橋戰鬥,擊潰了尾追朱德、陳毅部隊的湘軍。
洣泉書院
為了紀念那段珍貴的歷史,1970年,炎陵縣在書院左側興建了“工農紅軍革命活動炎陵紀念館”,以豐富的革命文物和翔實的歷史資料,真實記錄了第一次連隊建黨、毛澤東與朱德第一次會面、根據地第一次土地改革、第一次政治培訓等根據地一系列首創性革命活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景點。
接龍橋與洣泉書院只有幾分鐘的車程,她因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戰鬥而被寫入中國紅色革命的歷史。
洣泉書院
接龍橋位於炎陵縣城的西邊,橫跨草坪河,南北走向,南連湘山,北接106國道,是炎陵縣城西連南北的交通要道。該橋建於1851年,至今還保留了當年建橋時留下的文字。橋的正中陰刻楷書“接龍橋”三個大字,上款書“鹹豐元年冬月吉日”,下款書“羅紹顏、羅廷明仝建”。
該橋為一座三孔石拱橋,麻石結構,石拱由柚油、豆汁、石灰混合砌成,建築工藝非常獨特,歷經160多年堅固如舊。
接龍橋旁邊有兩座小山峰,叫天河山、湘山,是扼守這裡的交通要道。
接龍橋戰鬥舊址——接龍橋接龍橋戰鬥舊址——接龍橋
1928年4月22日,敵湘軍一個團和茶、攸挨戶團尾追朱德、陳毅部隊,逼近炎陵縣城。為掩護朱德部隊向井岡山安全轉移,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在縣城西郊接龍橋地段發起了阻擊戰。當時的毛澤東率領的紅軍第一團只有一、三兩個營編制,而敵軍有一個正規團和兩個民團。紅軍兩個營搶先占領天河山、湘山兩個制高點,以少勝多,擊潰敵軍,為朱毛兩軍勝利會師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