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解放初為東關鄉,1953年為城關鎮,1959年因酃縣與茶陵縣合併,更名酃縣鎮。
1961年析置酃縣,為縣城。
1981年8月撤銷城關公社,復名城關鎮。
原城東鄉1949年屬東關鄉,1953年為松樹坪鄉,1956年為城東鄉,1958年為城東公社,1984 年復置鄉。
1996年12月將城關鎮與城東鄉合併組建霞陽鎮。
2015年11月,
炎陵縣鄉鎮區劃調整,霞陽鎮、
三河鎮成建制合併設立霞陽鎮。
行政區劃
霞陽鎮轄6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西門工礦、南街、北環路、東街、北門壠、西街;山壠、石子壩、顏家、中團、春塘、塘壠、吉利、禾倉源、黃沙壠、坎坪、草坪、旱田、石玉、馬道、蔬菜、沿城。鎮政府駐馬道。
2015年,炎陵縣鄉鎮區劃調整,調整後的霞陽鎮轄33個建制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231平方千米,總人口6.98萬人。
地理環境
霞陽鎮水利、交通、通訊、信息、旅遊等城市基礎設施完善,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湘贛邊境人流、物流中心。城西有炎陵縣九龍工業園,城南有株洲炎陵縣經濟開發區霞陽鎮電子工業園。
106國道和S321省道貫穿全境,同時也是
衡炎高速公路、炎汝高速、炎睦高速、
吉衡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優越的區位條件,豐富的自然資源,獨特的生態環境,深厚的文化底蘊,完善基礎設施,使之成為最適合創業和人居地方。
經濟概況
霞陽鎮有工業企業3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家。2008年完成企業總產值4.45億元,增長11%,完成工業總產值16560萬元,同比增長1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00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673萬元,規模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78萬元。完成財政收入947萬元,其中國稅460萬元、地稅275萬元、財政212萬元。稅收收入同比增加114萬元,增長18.35%。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8年底農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531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9393元。
霞陽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 全鎮人民,以構建和諧霞陽為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狠抓工作落實。全面實施“特色興鎮、開放強鎮、縣域重鎮”的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實力霞陽、魅力霞陽”步伐,努力把霞陽建設成為湘東南和湘贛邊境的興業福地、人居佳地、旅遊勝地。
現代農業初具特色和規模
以服務縣城,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快新農村建設。一是在種植業上,積極開發早春時鮮、延季蔬菜等。早季茄子、黃瓜深受顧客的喜愛,占全縣總產值的一半以上。利用森林覆蓋率大的優勢,積極培育特色水果,柑橘在省農博會上獲得金獎,黃桃、楊梅也是人們最愛的水果。2008年全鎮蔬菜種植面積4439餘畝、水果種植面積2883畝,水果產量3824噸。二是在養殖業上,積極扶持養殖大戶,炎陵鵝以其味道可口,營養健康迅速在全省颳起了一場炎陵風。我們還積極發展養豬業,50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有7戶,並創建了豬—沼—果(蔬)立體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培育綠色農產品和有機食品。三是在休閒農業上,建設了一批集種、養、加美食、品茶、休閒垂釣、文化表演和交流一體化的生態休閒旅遊項目。這些新型休閒農業拉動了我鎮經濟發展,幫助轉移了返鄉農村勞動力,增加了就業人數。
新型工業形勢頭良好
作為全縣的工業大鎮,全鎮已有企業31家,其中規模企業7家,涉及冶金、金屬材料、木材加工、陶瓷、竹地毯和竹炭等行業。湖南省林業加工龍頭企業霞陽鎮板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竹製貨櫃底板,獲得國家免檢產品稱號。神龍竹木製品有限公司的竹炭產品是一種新型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竹製品,深受顧客近年來全鎮的企業總量大幅增加,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對財政的貢獻上升,主體和基礎財源進一步鞏固,進入了良性循環又好又快的發展軌道
房地產及相關產業效益明顯
作為交稅大戶,華聯建設集團、昌華建築公司等為全鎮完成稅收發揮突出作用。在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房地產行業社會、經濟效益明顯,幫助返鄉農民工在家鄉就業,今年來共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緩解了就業矛盾。
旅遊服務等第三產業潛力巨大
霞陽鎮旅遊資源豐富,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提升。炎陵縣作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進行了建黨建軍的創舉。省級森林公園湘山公園和紅軍革命紀念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湘山寶塔、氵米泉書院等均座落在此。頗具特色的炎陵廣場,人來人往的炎陵步行街,讓人們在這個富有歷史文化背景的鄉鎮中感受到了極富現代的都市風情。憑藉著自身的優勢,我鎮邊境商貿發達,擁有酒店數十家,大型購物超市5家,休閒娛樂中心、KTV數家。
招商引資
霞陽鎮始終把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做為鎮域經濟快速發展的突破口,不斷轉變觀念,穩抓各種發展機遇,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並及時調整充實發展思路,把招商引資工作擺在了突出位置,項目工作和引資不斷加大使全鎮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趨勢。
該鎮認真研究國家擴大投資的方向和重點,超前謀劃、積極對接,圍繞基礎設施、民生工程、生態環境建設、產業結構調整等重點領域,精心策劃包裝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我鎮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有:投資1000萬的霞陽鎮綜合服務中心大樓的建設(建設綜合服務中心辦公用房2970平方米,及國策樓、企業大樓、幹部宿舍大樓及其它配套設施,合計總設計面積166674平方米,需征地45.182畝。)、優質水果基地建設、社區建設(四個社區居委會新建辦公場所)、草坪村草坪橋修復工程(根據交通部門橋樑地質勘察,新建橋長45米、寬5米、橋高5米,鋼筋混凝土拱橋。)、人畜飲水工程建設(在13個村建設十三座儲水池,總容量在6500立方以上,新建循環沉澱池和消毒池各十三座。)等。立足我鎮自身特點,精心策劃,努力發展的項目有:霞陽鎮垃圾處理項目(預計投資800萬元,其中征地費50萬元,傳送設備與焚化爐500萬元,其他配套設施250萬元。)、河流域治理項目(草坪河流域1500萬元、石子壩河流域1400萬元,綜合治理面積353826公頃,占流失面積的38.53%,分林草措施和水保、防洪保全工程等。)、吉利生豬養殖生態園(總占地面積10畝,建商品豬豬圈50間,能繁殖種豬豬圈20間,魚塘4口,沼氣池及一些配套設施。)、霞陽鎮五里排立體生態養殖(擬建100畝自然牧場,周圍建設圍欄,中間建設、完善飲水、嬉戲小河,飼料投餵場等設施,計畫養殖家雞5000隻、本地黃牛200頭。)等
該鎮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加快發展的戰略選擇和根本舉措。認真研究招商引資面臨的新形勢,不斷創新招商引資方法,以加快承接產業轉移為突破口,大力推進工業招商。全鎮已有企業31家,其中規模企業7家,企業總投資11017萬元,其中規模企業投資8997萬元。08年新增企業3家(湖南福來喜鵝業有限公司總投資5000萬元、炎陵聖火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總投資7000萬元、鑫發科技生態園總投資1641萬元),到08年底全鎮企業完成企業總產值44500萬元,同比增長11%,完成工業總產值16560萬元,同比增長10%,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800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4673萬元,規模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878萬元,企業實繳稅金847.1萬元(其中國稅549萬元,地稅298.1萬元)。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和下崗職工2300餘人,為其發放社會工資2000餘萬元,極大程度地為失地農民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及下崗職工解決了困難,起到了巨大的社會效益。霞陽鎮將繼續本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真誠的邀請社會各界企業來霞陽鎮投資創業。
鄉鎮文化
霞陽鎮人文歷史深厚,省級森林公園湘山公園和紅軍革命紀念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湘山寶塔、氵米泉書院座、全國第一個紅軍博物館就在該鎮,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進行了建黨建軍的創舉。
客家人紅白喜事中的宴席因碗碗是肉,俗稱"十碗葷"。主要材料是,三魚、三肉、三養生(客家人稱家禽為養生,即雞鴨鵝,又稱三鳥)。在出菜順序上也有要求,第一碗菜俗稱頭碗,又名什樣錦。有肉丸子、雞蛋、香菇、木耳和雜燴。肉丸子有兩種,一種是用蒸熟的糯米飯用手摶成小球狀的丸子,再放到油鍋里炸成棕黃色,這叫"大燒丸";還有一種是糯米飯加上瘦肉末,用刀剁成泥茸,再挑一點放在手心上用刀兩面一拖,拖成有脊背的條狀,俗稱"幫刀丸"。這幫刀丸(包括釀豆腐和包餃米粿)外形類似餃子,是客家人飲食中的中原遺風。這頭一碗是用大品碗盛菜,由多種菜餚合成,碼得高高的。東坡肉之後就輪到出扣肉(客家人又稱整肉或四方坨)上桌時還要嗚炮,表示宴席已進入高潮。最後一碗是魚。寓意是有食有餘。也是主人與客人之間的互相祝福。客家十碗葷的烹飪特點是:油重、色濃、味辣、量足、主味突出,具有濃厚的客家風味。
鄉鎮稱號
霞陽鎮政通人和,1999年被評為省級文明縣城;2002年被評為省級衛生縣城;2004年,經國家六部委批准,被首批列為國家重點鎮;2008年被株洲市授予“平安鄉鎮”稱號。境內山清水秀、氣候宜人,森林覆蓋率達62%,是中南地區綠化最好、綠色最濃的城鎮之一,先後被株洲市授予“小康鄉鎮”、“綠色城鎮”和“水果之鄉”稱號。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2279 |
男 | 16352 |
女 | 15927 |
家庭戶戶數 | 963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0359 |
家庭戶男 | 15138 |
家庭戶女 | 15221 |
0-14歲(總) | 6503 |
0-14歲男 | 3296 |
0-14歲女 | 3207 |
15-64歲(總) | 23674 |
15-64歲男 | 12042 |
15-64歲女 | 11632 |
65歲及以上(總) | 2102 |
65歲及以上男 | 1014 |
65歲及以上女 | 108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29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