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過程 文明探源 “
中國 ”、“
中華 ”、“
華夏 ”乃同義詞(古指中原或
中原王朝 ,當代指中國國家),源於
中原地區 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其流傳年代久遠,與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印度的其他三大古文明大概同時期產生。流傳地域廣至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影響層面包含政治意識、思想宗教、教育、生活文化。其文化圈概念亦被稱為“華夏文化圈”與“
漢文化圈 ”。
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歷史源遠流長,若從
黃帝 時代算起,已有5000年。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
文明古國 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多個,而其中又以
黃河文明 和
長江文明 為主,黃河與長江被人們稱為
中華民族 的“
母親河 ”。
史前時期 智人時代,已經開始出現文化,此時期考古發現有織縫衣物和葬禮,
新石器時代 已經開始懂得耕作。在湖南已有文獻記載有第一個的人工耕作,群居文化開始出現,形成氏族公社。在中原地區考古發現西元7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
裴李崗文化 、
賈湖文化 等,已經進入以原始農業、畜禽飼養業和手工業生產為主,以漁獵業為輔的原始氏族社會。
後來陶器和玉石和文代開始興起,其中以
仰韶文化 以彩陶(在紅底上描繪出彩色的陶器)與
龍山文化 的黑陶為主要特色。仰韶文化年代約為西元前5000年~前3000年前,屬於新石器時代前期的範疇。生產工具以發達的磨製石器為主,常見有刀、斧、錛、鑿、箭頭、紡織用的
石紡輪 等,
骨器 也相當精緻。各種水器、甑、灶等日用陶器以泥紅陶和夾砂紅褐陶為主,主要呈現紅色,紅陶器上常彩繪有幾何型圖案或動物型花紋,是仰韶文化最明顯特徵,故也稱為彩陶文化。從挖掘的墓地遺蹟證據顯示,仰韶時期為母系社會。後來在黃河下游與長江中下游發現的龍山文化,出土了大量黑色陶器,而且擁有更先進的建築技術,除了石鋤和石鍬與獸骨與木製的鍬之外,還使用石制的菜刀與鐮刀與貝類制的刀子,陪葬品多在男性的墓中,似乎變成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了。
傳說時代 從前21世紀到前17世紀的河南洛陽
二里頭文化 已有出現中國最早的都城,
二里頭遺址 其中青銅爵是所知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還有鑲嵌錄松石的獸面銅牌飾,是所知最早的銅鑲玉石製品。玉器有圭、璋、琮、鉞、戈、刀等用品,與製作精美的陶器。而二里岡文化的遺址經研究確認為商的初期王朝所在,商初期到中期政權歷經多次變動,盤庚遷都到殷墟之前,應該已經遷都多次,二里頭遺址可能也是被廢棄的首都之一。
除了黃河下游出現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以外,還有處於西元前2500年~前1500年的
河姆渡文化 ,這些遺蹟說明了在新石器時代的前半期,無論在中國的北方與南方都已經發展出農耕文化。隨著
三星堆遺址 的發現古代四川一帶也有非常高的程度的文明,證明巴蜀地區等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是同等為中華古文明發祥地。而且各地的文化互有交流,並且一起繼承之前的文化遺產,也可證明中華文化早期也是多元發展的,而中原文化是主體。
夏商周三代 中原夏王朝的崛起,正是匯聚融合周邊地區先進文化與生產要素後進一步創新的結果。商周王朝將中國青銅文明推向高峰。
夏商周 三代王朝發展出的青銅文明,奠定了以中原為中心的華夏文明在中國早期歷史中的重要地位,並成為整合中華文明從多元走向一體的重要力量。至此,以中原華夏文化為主幹,包括周邊多個地域文化,形似“重瓣花朵”的中華文明體系初步形成。
西周 尊夏為正統,將周王室和各諸侯國冠以“夏”這一稱謂,稱為“
諸夏 ”或“
諸華 ”。“諸夏”“諸華”在頻繁的交往中,又通過各種禮儀活動強化彼此間的共同文化認同。在共同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周王室與各諸侯國聯結為一個以華夏為名義的政治與文化共同體。
黃帝 的後裔周族人建立周朝,繼續擴展疆域,周王朝自稱為夏,周王朝把分封的這些諸侯國家也稱作夏,這就是後來
諸夏 這個名稱的來歷。《
詩經 ·
周頌 》裡面就稱分封出去的諸侯為“
時夏 ”。發展到春秋時期,文獻裡頭又對諸侯換了一種稱呼,叫
諸華 。為什麼稱作諸華,因為華、夏兩個字也是音同通用。《左傳》裡面有時候稱諸夏,有時候稱諸華,都是一個意思。稱諸華還有一層意思,就是華字還帶有華美、文采這樣一層意思,
華夏 有了後來的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有禮儀之大,謂之夏” 的內涵。
西周分封促進了
宗周 禮樂文化 的大範圍傳播。西周受封諸侯前往邊陲建邦立國,帶去了祝宗卜史等官吏、周之典籍以及各種天子賞賜的禮器等。宗周禮樂文化在各地區的傳播和認同,進一步促進了華夏共同體的發展。
周族人在封國中是居於統治地位的階級,宗周文化是當時華夏諸侯國政權所認同的主流文化。在民族大融合的潮流中,周文化與各地的土著文化相互融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
齊文化 、魯文化、
晉文化 、
秦隴文化 、曾
楚文化 、
燕趙文化 、
巴蜀文化 、
吳越文化 等地域文化。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但都融入了大量的
周文化 要素,從而形成了華夏文明多元一統的文化格局。
類別劃分 神話傳說
符號圖騰 一隻
龍 與一隻
鳳 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和鳳,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國的民族標誌。
龍圖騰
中國人自稱是“
龍的傳人 ”。中國的帝王自稱“
真龍天子 ”,具有權威的象徵。龍是一種在中國傳說中虛構的動物,具有蛇身、蜥腿、鷹爪、蛇尾、鹿角、魚鱗、口角有須、額下有珠的形象。龍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龍與
鳳凰 、
麒麟 、
龜 一起並稱“
四瑞獸 ”(也有許多典籍和史書著作中提到“四瑞獸”分別為:
猰貐 、居、
貔 、
狻猊 )。
青龍 與
白虎 、
朱雀 、
玄武 是中國天文的
四象 。
哲學及思想 綜觀中華民族文明史,各個朝代都創造了燦爛的思想文化,如先秦諸子之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樸學等。
在
春秋戰國 時代,諸侯們互相討伐,促成了
中央集權制度 的萌芽。中國的知識份子或探討救世的學問,或發明各種學術以利
諸侯爭霸 ,造就了中國思想史上最活躍的年代。這一時期產生的各學術,總稱為
先秦 諸子百家 。先秦學派眾多,號稱“
百家爭鳴 ”,可以用“諸子學”概括這一時期的理論形態。其實,先秦的主要學派,大體上就是
司馬談 所概括的
六家 ,即陰陽、儒、法、墨、道、名。先秦時期的百家爭鳴,最後以
法家 勝出而宣告終結。法家學說被
秦始皇 選為官方話語,並且獲得付諸實踐的機會。但是,秦王朝二世而亡,同樣以實踐證明了法家學說的偏激性。漢代秦立,再次統一中國,必須吸取秦朝迅速滅亡的教訓,到法家之外去尋找理論支持,鞏固“
大一統 ”的
中央集權制 。在這種語境中,哲學家的使命在於適應維護“大一統”的需要,幫助皇帝找一種足以“平天下”的哲學理論。先秦諸子儘管不能割捨政治哲學情結,但畢竟保持多維發展的態勢;而在漢代,政治哲學則成為核心話題。漢代“百家爭鳴”不再,
經學 掌握主流話語。在漢代,經學特指經漢儒整理而成的儒家典籍。“經”有了“
大經大法 ”的新含義,成為人們必須遵循、不能違背的信條。相傳
孔子 曾整理古典文獻,編定
六經 ,即《
詩 》《
書 》《
禮 》《
樂 》《
易 》《
春秋 》。
到魏晉時期,東漢劉氏王朝解體。在新的語境中,“半是哲學,半是神學”的經學,遭到了冷遇;那種束縛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的政治哲學話語,更是令人生厭。
玄學 雖然沒有完全擺脫名教話語的糾纏,但其畢竟再次跨入自由思考的哲學門檻,開啟了半政治哲學、半人生哲學的新時代。集中表現在解構經學家“天在人上”觀念,把天人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於是,他們便由
天人之辯 ,演繹出體用之辯,實現了中國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次變形。“體”的提出,是玄學家的一大重要發現,標誌著他們已達到了
本體論 意識的自覺。玄學家追問何者為體,涉及個人的精神安頓問題,但他們沒有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路徑。他們游移於政治哲學與人生哲學之間,最終的落腳點是前者,而不是後者。玄學只構成中國哲學發展過程中的過渡環節,還不是成熟的理論形態。
玄學把如何搭建個人精神世界的問題突出出來了,可是儒道兩家的資源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引進新的思想資源,這就是
佛教 。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哲學,理論優勢在於撇開了名教話語,只關注個人精神世界如何搭建的話題,給中國思想界吹來了一股新風氣。於是,中國哲學的發展,進入宗教哲學時代。佛教般若學改變中國固有哲學的思維方式,不再肯定世界萬物真實性,也不肯定人生的價值,而是構想出來一個彼岸世界來。佛教哲學的超越本體論思想的引入,擴大了中國哲學的資源,有利於中國哲學的發展。中國佛教學者把“兩個世界”逐漸地納入“一個世界”的框架。從隋代開始,中國佛學家大都強調此岸與彼岸的一致性。
華嚴宗 講的“
一即一切 ”的
般若學 、
禪宗 講的“
頓悟成佛 ”的解脫學,都是中國佛學家取得的創新性成果。佛教的“
五蘊 ”教義說,人生的本質是不自由,是苦;因為人受諸物質和精神條件的制約,生滅無常,沒有存在的獨自性和永恆性。“
十二因緣 ”的教義還說,人的真正本原,不是傳統上講的“陰陽合氣”、“父母構精”之類,而是出於思想糊塗,沉淪情慾。佛教主張自作善惡自受苦樂,個人行為,個人承擔後果。這種思想,曾在
士大夫 中間引起強烈反響,成為中國宗教觀念中最有影響力的一種。早期流傳於中國的
大乘 思想主要是般若學;經過
鳩摩羅什 介紹印度
中觀派 論著,亦稱“三論學”。在它看來,認識的本質是矛盾,而矛盾就是荒謬和虛妄。語言概念不是溝通客觀世界的橋樑,而是達到真理的主要障礙。凡認識涉及的範圍,都屬幻化不實,此即謂之“空”。它也否定一切權威,不管是世俗的還是神聖的。般若學解釋現實世界的根源是“憶想分別”。把這一思想擴大和系統了的是“
唯識學 ”。唯識學的標準命題是“
三界唯心 ”、“
唯識無境 ”。佛教大乘中有阿彌陀淨土和兜率天宮兩個彼岸的世界,為某些僧俗所信仰。對中國哲學影響較大的,則是哲理化了的彼岸世界,即“
涅盤 ”、“
法身 ”和“
佛性 ”。“涅盤”的本意是熄滅煩惱,而後被說成有“
常樂我淨 ”四種屬性的理想境界。
梁啓超 就曾以“涅盤”的這些屬性作為“
大同 ”世界的說明。所謂“法身”,既是世間一切現象的制約者,又是一切善淨、出世間的客觀依據。作為一種哲學觀點,對
宋明理學 中主張“理在事先”的
客觀唯心主義 影響很大。所謂“佛性”,是指成佛的原因、根據和可能性。佛性論者高唱“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皆能成佛”,要求把人生的全部活動都納進促使“佛性”實現的軌道。這種思想成了宋明理學中以“心即是理”的
主觀唯心主義 的重要來源。
經過中國佛學家的詮釋,佛教文化資源已經漸漸地融入中國文化傳統,為宋明理學出現做好了鋪墊。理學家從儒家資源中演繹出“
天理 ”本體論理念,證明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和唯一性,解構了“兩個世界”的宗教世界觀。“禮者,理也”。天理既是存在的本體論依據,也是價值的本體論依據。與“理”相對應的哲學範疇,叫作“事”,泛指人們所有的行為實踐。“理”對應著“天”,“事”對應著“人”。理學家本體論意識的形成,顯然受到華嚴宗“一”的觀念的啟發。他們借鑑佛教的理論思維成果,找到了講儒家本體論的話語方式。正統理學家比較重視儒家內聖學,卻忽視了儒家外王學;比較重視“
窮理盡性 ”,卻忽視了“
經世致用 ”;比較重視“
獨善其身 ”的人生哲學,卻忽視了“
兼濟天下 ”的實踐哲學。正是由於正統理學存在著這些局限,引發了清初
樸學 思潮。他們懷著“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對儒學做出再整理。他們十分重視儒家經典的研究,喜歡做扎紮實實、樸實無華的學問,故而後人把他們的儒學思想稱為樸學。他們擅長考據,促使
考據學 在清代有了長足的發展,故而又稱他們的儒學思想為考據之學。清初儒學家承接著漢代古文經學講究名物訓詁的傳統,所以又稱他們的儒學思想為“新漢學”。
宗教 儒釋道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儒教 不同於儒家,其通過宗廟和祠堂祭祀,以及文廟、武廟的供奉得以延續,並通過君主的教化獲得
正統 思想的地位。此外還有其他各種中國本土及各地地方性信仰,如
關公 信仰、
媽祖 信仰、
三山國王 信仰、以岳王崇拜為代表的忠烈信仰等等。祭祀祖先
軒轅黃帝 、
祭孔 都是代表性的具有信仰色彩的活動。
道教 是中國本土巫教借鑑佛教、
玄學 產生的宗教形式。道教是以長生不老之道作為最高信仰的宗教。
輪迴轉世 、
因果報應 等關鍵性的宗教觀念在南北朝時期已成為道教的有機組成部分。道性論、三寶說、法身說在南北朝時受佛教的刺激而產生並在南北朝末期已經形成。總體來說,道教吸收佛教思想並獨立推衍、發展教義是在唐代初期就已經基本完成了。
服飾 從
三皇五帝 到明代千年歲月中代表了中華文明的主體服飾叫
漢服 ,明朝末年滿清進入關內後,通過
剃髮易服 的方式強制漢族人民身穿滿族服飾,使得華夏衣冠一度中斷。當前很多年輕人參與到復興
漢服運動 中。
女性漢服
漢字 漢字不僅在中國地區中存在,也被日本等漢文化圈國家使用,是傳承中華文化的主要載體。漢字是在圖形符號的簡化過程中形成的。在山東省泰安市發現“大汶口陶符”距今約6000年,已是漢字誕生的雛形,比
殷墟甲骨文 要早2000多年。雖然在
二里頭文化 中發現的夏朝刻符是否為文字存在爭議,但很多人相信夏朝的文字比商朝成熟。商朝的
殷墟 出土的動物甲骨上的
甲骨文 為所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漢字。同時青銅器上的
鐘鼎文 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先秦 的文字頗不統一,
春秋戰國 時期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將漢字發展分化,到
秦朝 改
大篆 為
小篆 。小篆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有新的形聲會意字出現,讓文字記載更為準確精密。小篆筆畫以曲線為主,後來逐步變得直線特徵較多、更容易書寫。到
漢代 ,
隸書 取代小篆成為主要書體。隸書的出現是漢字的一大進步,奠定了現代漢字字形結構的基礎,成為古今文字的分水嶺。人們書寫方式有隸書、
楷書 、宋書、
行書 等等。由於現代中國大陸進行
漢字簡化 運動及改革,如今的華人社會裡存在
正體中文 (俗稱
繁體字 )和
簡化漢字 (俗稱
簡體字 )兩種主要書寫體系。
漢字演變
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在宋明時代發展到最高峰,期間有對東漢
雲台二十八將 、唐朝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歷史的文學演繹,在明代,出現大量小說影射和諷喻社會及政治現實,也有不少作品專注於愛情的描寫(如
三言二拍 )。
紀元與史學 古代中國使用
夏曆 、乾支紀年,同時使用年號紀年,紀元第一年稱為元年,第二年稱為二年,以此類推。
戊戌變法 時
康有為 、
梁啓超 提出“孔子紀元”(也稱“
孔子紀年 ”),以孔子出生時的公元前551年為元年。後
劉師培 提出“
黃帝紀元 ”並受到
宋教仁 倡導,主張以黃帝登基時的年份為元年,
民國 時《
民報 》以
西曆 前2698年為元年。而《
黃帝魂 》則以公元前2709年為元年。《
江蘇 》等報刊以西元前2489年為元年。後經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文 、總統
蔣中正 提倡,確立民國紀年,以1912年為元年。一些機構仍然一直使用黃帝紀元,甚至有學者提出恢復黃帝紀元,社會上亦有恢復年號紀年的呼聲等復古思想。
教育 19世紀末,
辛亥革命 元老中國現代教育奠基人
何子淵 、
丘逢甲 等人開風氣之先,排除頑固守舊勢力的干擾,成功引入西學,創辦新式學校,將平民教育納入滿清朝廷的視野。清政府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對教育革新網開一面,於1905年末頒布新學制,廢除
科舉制 ,並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式學堂,西學逐漸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然而直到宣統元年(1909年),沿襲中國300多年的“
八股取士 ”制度才真正廢除,地方
科舉考試 才真正停止。但是,教育方式的這一根本性變革,從
思想體系 上動搖了滿清皇權的根基,大批思想進步銳意創新的社會精英,以及血氣方剛的年輕新銳隨即脫穎而出,為
辛亥革命 積蓄了巨大能量,為滿清王朝的覆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大陸地區主要實行高考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台灣地區則是以學力測驗制度來選拔學生進入大學。
建築 佛寺
道觀
商朝:商王宮;
周朝:鎬京西周王宮、洛陽東周王宮、韓王宮、趙王宮、魏王宮、楚王宮、燕王宮、齊王宮、宋王宮等;
三國:魏皇宮、蜀皇宮、吳皇宮;
兩晉:西晉皇宮、東晉皇宮;
南北朝:北魏皇宮、南朝皇宮;
兩宋:開封皇宮、杭州皇宮;
八大名窟
除此之外,中國古典建築還有
牌坊 、
祠堂 等,都為中國古代的建築文化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藝術 中國傳統民族音樂多為
古琴 、
琵琶 、
笛子 、
編鐘 等樂器演奏,周代有
禮樂文明 ,古典音樂或陽春白雪,或下里巴人,音律曼妙,莊重和諧,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代舞蹈
現代舞蹈
京劇 又稱京戲,是漢族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京劇是十九世紀中期,融合了
徽劇 和
漢劇 ,並吸收了
秦腔 、
崑曲 、
梆子 、
弋陽腔 等藝術的優點,在北京形成的。京劇形成後在清朝宮廷內得到了空前的繁榮。京劇的腔調以
西皮 和
二黃 為主,主要用
胡琴 和
鑼鼓 等伴奏,被視為中國
國粹 。
正在表演京劇的男演員
粵劇 ,原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
南戲 ,自明朝
嘉靖 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
唱做念打 、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
中原音韻 ,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知識分子和進步的士大夫們為了方便宣揚革命,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
廣州話 ,使廣東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名錄之內。
潮劇 ,又稱潮州戲,用
潮州話 演唱的地方劇種,潮劇歷史悠久,是中國最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
青銅器、漆器、陶器、瓷器、玉器
漢字書法和中國畫是中國獨特的藝術。
范曾所作國畫
經濟 從東晉
衣冠南渡 後,江南形成了特有的
門閥政治 和
士大夫 文化,其影響力大概為江東、浙西、浙東,並大大促進了江南的開發,最終在宋代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而與之配套的則是文學藝術的高度發達。
景德鎮瓷器 、
南宋官窯 相繼出現,為宋元明清四代的瓷器文化最終的定型作出不朽的貢獻。有資料顯示,中國最早的瓷器,正是起源於南方。
著作 永樂大典 是中華文化最絢爛的瑰寶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
類書 。全書共22,877卷,11095冊,現今全世界僅存800冊左右,不到原書的4%。大典正本早已去向不明,今存僅剩的800餘冊全是嘉靖副本。
蘭亭集序 是另一種形式的中華文化瑰寶,其書法價值和藝術性堪稱一流。然而,蘭亭序的失蹤,是中國文化瑰寶的又一重大損失。
科技與學術 而中國古代的科技主要是先秦
諸子百家 當中的兩個學術派別在兩千多年帝制時代進一步發展而推動的:
兵家
兵家 (英文:School of the Military)為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的一家,研究討論的主要是
軍事哲學 思想(英文:The philosophy of war),學說重點在於“統兵作戰”、“用兵”,即戰略戰術問題。春秋戰國之後,那些通曉軍事的用兵者,學者也往往歸入或稱為“兵家”。它是春秋戰國時期重要的學派之一,按照《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分類,兵家可以分為四個學派:
兵權謀派 :側重於軍事思想和戰略、策略、謀略等等;
兵形勢派 :側重於用兵之形勢,因勢利導;
兵陰陽派 :以陰陽五行論兵,且雜以鬼神助戰之說,實際上是藉助鬼神激勵士氣,穩定軍心;
兵技巧派 :以兵器發明製造及其使用技巧為主要內容。
兵家並不主張以戰爭治國,有時主張以戰止戈,有時主張以戰爭保衛家園,止暴治亂,比如
吳起 ,他在《
吳子兵法 》中主張國家應當少發動戰爭,攻城為下,把國家治理好,自然不需要戰爭就可以服眾,倘若有外敵來犯,也可以有足夠國力對抗,
兵技巧家 也主張推動兵器科技的發展。春秋戰國時代直至兩漢,鐵器的高度發展使得
弩 普及開來。
兵家思想在整箇中國古代都影響深遠,歷朝歷代都有供奉
武廟 的習慣,到了唐代,又開武舉,且後代武舉科考必須通過
武經七書 的考試。
到當代,日本有“兵學者”一詞,現代
商戰 中也時常用到兵家思想。
兵家思想對中華文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古典名著《
三國演義 》隨處可見兵家思想的影子。兵家思想推動了古代由
青銅器 到鐵器
冶鐵業 的發展,以及後來
神臂弓 、
火銃 的出現。
農家
農家 (英文:Agriculturalism)是一種實用科技哲學,其主要影響大多集中在農業文明的發展和農耕技術的進步方面。由於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家思想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在當今都與農村人口的生活密不可分。
主張
反對國君設倉庫儲存米、榖,有府庫積聚財貨,認為這就是傷害人民來供養自己,並否定國君擁有倉庫、府庫的物權。
主張依據產品的長短、大小等數量、質量規定價格,不贊成商人居中剝削,反對抬高物價的欺詐行為。
強調農業的重要性,倡導“務耕織”。
調劑豐歉,即農業經濟學。
發展
飲食 中華飲食文化,在日本和韓國稱為
中華料理 或中國料理,歐美稱之為唐餐,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深遠的影響了東亞地區的飲食文化。米食和麵食是主要的兩大類型,中國南方和北方種植稻類地區,以米食為主,種植
小麥 地區則以麵食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糧食作物,例如
玉米 、
高梁 、穀類、
薯類作物 作為雜糧也都成為不同地區主食的組成部分。中國東南方仍以米食為主,大米製品種類繁多,如米飯、米糕、米粥、飯糰、米麵、糍飯、湯圓、粽子等;西北、華北則以麵食為主,饅頭、包子、麵條、烙餅、餡餅、餃子等都為日常喜愛食物,其他如
山東煎餅 、
陝西鍋盔 、
山西刀削麵 、西北、華北
抻面 、
四川擔擔麵 、江蘇過橋面等都是有名的面制風味食品。菜譜來源於中國各個地區的菜餚,漢族菜主要
八大菜系 組成;“八大菜系”是指
川菜 (四川菜)、
湘菜 (湖南菜)、
粵菜 (廣東菜)、
蘇菜 (江蘇菜)、
魯菜 (山東菜)、
浙菜 (浙江菜)、
閩菜 (福建菜)、
徽菜 (安徽菜)。著名菜餚有
北京烤鴨 、
牛肉麵 、
麻婆豆腐 、
拉麵 等,
日本拉麵 亦源自中國。起源於中國的食具
筷子 亦為流傳至東亞飲食文化。
茶文化
中華茶文化與歐美的茶文化的分別很大,亦有
中國十大名茶 與
台灣十大名茶 ,並以茶藝以區分,茶風格各地不同,最有名氣的要數四川成都的
蓋碗茶 和廣東潮州的
功夫茶 。日本
茶道 等其他亞洲地區的茶儀式雖源自中國,但自行發展後有很大分別。中國的茶葉相傳是
神農氏 發現的。而茶文化起源於宋朝。
粵菜
由於廣東處於中國大陸南部,位於
南嶺 之南,屬嶺南地區,
北回歸線 橫穿境內。它背山靠海,區域內有沿海、有內陸、有山地、有丘陵、有平原,也有一些小海島。海岸線長達3368公里,平原上河網交錯,土地肥沃,山地丘陵,樹林茂密。該地區處於熱帶、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使得物產豐饒,四季富足,奇花異草遍野,珍禽野味滿山,海鮮水產生猛,瓜果時蔬常青,家畜家禽滿欄,糧油糖醬充足。廣東夏長冬短,天氣偏於炎熱,使得粵菜菜口味以清鮮為主,講究口感的脆、嫩、爽、滑,即清而不淡,清中求甜,甜中取鮮。
粵菜
粵菜 的基本特徵有:1.選料廣、博、奇、精、細,鳥獸蛇蟲均可成菜。2.菜餚注重良好的口感,講究清、鮮、爽、脆、嫩、滑,有濃郁的嶺南特色。3.五滋六味,調味基礎;因料施味,味型鮮明;慣用醬汁,濃淡得宜。4.成菜講究刀工、火候,造型美觀。5.烹調技法以我為主,博採中外為我所用,尤其擅長
軟炒 、
軟煎 、
軟炸 、煨、燉、蒸、煲、熬、焗、鹵、浸等;烹調方法運用靈活,創新品種層出不窮。6.粵菜講究
料頭 的使用。7.
廣州菜 、
客家菜 、潮州菜相互交融,爭相輝映,各出其色。
廣州菜 的特點有:選料精奇、品種眾多、範圍廣泛、口味講究清鮮爽脆嫩滑,技藝精湛,善於變化,尤其擅長炒、浸、煨、焗、炸、煲等烹調方法,自古有“食在廣州”的美譽。
客家菜 的特點有:客家菜的主料突出,樸實大方,口味偏於濃郁,尤其擅長砂鍋菜,具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潮州菜 的特點有:由於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潮州菜受到了
閩南菜 和客家菜等影響,以烹製海鮮見長,湯菜功夫獨到,擅烹素菜與甜食,滷菜也別具風味,口味清醇,注重保持原料的鮮味,偏重香、鮮、甜。
魯菜
因為山東是中國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儒家思想的奠基人——
孔子 的故鄉。
大汶口文化 、
龍山文化 出土的紅紗陶、黑陶等烹飪器皿、酒具,反映了
新石器時代 齊魯 地區的飲食文明。春秋戰國時期,
魯國 孔子提出了“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的飲食主張,並從烹飪的火候、調味、飲食、衛生、飲食禮儀等多方面提出了要求,北魏時期有一書《
齊民要術 》中有關烹飪的論述,都對齊魯的烹飪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魯菜以後歷經唐、宋各代的提高和錘鍊,逐漸北方菜的優秀代表。明、清時期,魯菜深入宮廷成為了御膳珍饈,並且遠播華北、東北和京津等地,著名的
豐澤園 就是魯菜餐廳。《
金瓶梅 》和《
水滸傳 》都曾生動地描述過山東地區的市井飲食生活。改革開放後,魯菜發展迅速,餐飲市場繁榮,傳統魯菜精品不斷被挖掘出來,又在消化吸收川、粵、蘇等地菜餚風味的基礎上,創製出一大批魯菜新餚。
魯菜由濟寧、濟南、膠東等
地方菜 組成。濟寧菜歷史久遠,選料講究,加工精細,素以烹製河鮮以及乾鮮珍品見長,同時宴席禮儀規格也莊重分明,具有中國傳統的宴席規格和特色。
濟南菜 以濟南為中心,流行於德州、
泰安 一帶。其烹調方法擅長爆、燒、炒、炸,菜餚以清、鮮、脆、嫩著稱。特別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製。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調製方法精美細緻。
膠東菜 以烹製海鮮見長,擅長爆、炸、扒、蒸等烹調方法。口味以鮮為主,偏重清淡,注意保持主料的鮮味。
總體上看,魯菜常用的烹調方法有炸、熘、燒、扒、炒、爆、蒸、氽、燉、燜、烤、熬、熏、拔絲等,其中尤以爆、炒最能體現魯菜快速成菜的特色。魯菜講究調味純正,以鹹鮮為主,善於蔥、蒜,常用的味型還有鹹甜、酸辣、糖醋、椒鹽、蒜泥、純甜等。
川菜
四川省(包括
重慶市 )位於中國西南的
長江 上游。地形為高原、盆地、山地,主要河流為長江及其支流。氣候受地形影響,差異較大。東部屬於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具有冬暖、春早、夏長、和多雲多霧的特點;西部為溫帶,、亞熱帶
高原氣候 。四川、重慶的食物原料豐富而有特色,自古就有“
天府之國 ”之稱。川渝地區盛產“三椒”(
辣椒 、
花椒 、
胡椒 ),為其基本風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川菜
川渝菜有“一味一菜,百味百菜”之稱。川菜以家常小炒為主,渝菜以
火鍋 為主。
川渝菜以擅烹飪肉菜、禽蛋菜、水產品菜見長。在菜品形態上是古樸與精巧並重,新品菜藝術性較強。常用的烹調技法有:蒸、炒、爆、煸、炸、熘、煎、燒、燜、燴、氽、煮、燉、熏、鹵、拌、熗、醃、糟等數十種,其中蒸法使用廣泛,最能表現其用火特色的是小炒、
乾燒 、小煎、乾煸等技法。
川渝菜的常見味型有:鹹鮮、鹹鮮辣(家常味、蒜泥味、煳辣味等)、鹹鮮
甜酸 (糖醋味、荔枝味等)、鹹鮮麻(椒鹽味、椒麻味)、鹹鮮酸、鹹鮮麻辣味、鹹鮮酸甜辣(
魚香味 )、鹹鮮酸辣(酸辣味、芥末味)、鹹鮮甜酸麻(陳皮味)、鹹鮮甜酸辣麻(怪味)、甜香味等。尤其以麻辣、魚香、怪味更具特色。質感以嫩、酥、脆、糯、軟爛為主。
川渝菜菜式多樣、葷素並舉、湯菜並重、樸實無華,經濟實惠,家常性強,大眾氣息濃郁,具有深厚的食客基礎。
蘇菜
淮揚菜
江蘇位於中國東南,東臨黃海,中貫運河,長江貫穿腹地,氣候溫和,文化名城眾多,一年四季水產禽蔬聯翩上市,海味山珍不絕於時,是舉世聞名的“魚米之鄉”,是名廚輩出的地方。
江蘇菜 菜品精美,烹飪文化歷史悠久。據
淮安 青蓮崗、
吳縣 草鞋山等遺址出土的文物表明,至遲在距今6000多年前,江蘇先民已用陶器烹調。夏、商、周三代,為江蘇菜的早期階段。春秋戰國時期,江蘇已經有全魚炙、露雞,吳羹和講究刀工的
魚膾 等。兩漢、三國和南北朝時期為江蘇菜最初發展時期,出葷素菜餚外,麵食、素食與醃製食品之類已達到一定水平,隋唐、兩宋時期是江蘇菜發展的第一個高潮,不少海味菜、糟醉菜成為貢品,有“東南佳味”之稱的美譽。明清時期,是江蘇菜發展的第二個高潮。
江蘇菜菜式組合亦有特色。除日常飲食和各檔次宴席的菜式搭配,講究層次,各有章法之外,還有三類宴席具有獨到一處:一為船宴,二為齋席,三為全席。
金陵菜 以南京菜為代表,製作精細,玲瓏細巧,可分可合,講究刀工,注重火候,在口味上兼有四方之美,適應八方之味。其菜口味平和,鹹淡適宜,辣而不烈,肥而不膩,以鮮、香、酥、嫩著稱,烹調方法以燉、燜、烤見長。清真菜的烹製獨特居全國之首。
淮揚菜 以揚州、
鎮江 、南通、鹽城菜為代表。淮揚菜選料講究,製作精細,講究刀工,突出主料,力求鮮活,一物一味,重火候,精於調湯。烹調方法以燉、燜、煨、焐見長,口味保持原汁原味,擅長
制湯 ,清澈見底,濃則乳白,鹹甜適中,其菜品鮮嫩、酥軟、清新味美、
蘇錫菜 以蘇州、無錫、常州、常熟為代表。蘇錫菜水產最甚,濃淡各異,適口益身,注重火候,調味、白汁、清燉別具一格,善用細曲、糟制調味,以烹製河鮮、湖蟹、蔬菜見長,味清爽甜蜜、鮮香酥爛、甜鮮合一。
徐海菜 以
徐州 、連雲港為代表。連雲港海產豐富,徐州蒜苔、韭黃、山楂糕等名揚四海,鹹鮮適度。
除
四大菜系 外,中國菜餚還有許多
風味流派 ,各有其濃厚的地方特色。少數民族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飲食文化模式,曾出現了不少著名的菜餚風味流派,主要有
清真菜 、蒙古族菜、滿族菜、
朝鮮族菜 等。
酒醋文化是獨立於飲食文化之外的兩種特殊文化。其中
酒文化 內容豐富,甚至牽扯到了文學,如
阮籍 醉酒後寫出的詠懷詩《
詠懷八十二首 》;以及“李白斗酒詩百篇”的佳話。
中國古代的酒又稱“
醴 ”,傳統上多用果物製作,是一種甜度高、酒精濃度較低的飲料酒,因為味道甘甜所以常見古人愛飲酒,其實就類似現代人愛喝含糖飲料的習慣一樣,也因酒精濃度不高才會有千杯不醉之類的形容詞。日本自古以來受中華文化影響深遠,也保留許多古中華的文化典故,故在日本“醴”一字皆是甜酒的專稱,其他酒類都不能稱為醴。
然而中國酒與古希臘等西方世界最早的
葡萄酒 不同,中國人最早是以穀物為原料釀酒的,其創始人據傳說是
杜康 (也有說法是
儀狄 )。酒在中華民俗活動不可分開。近現代民間風俗的婚禮酒、喪葬酒、月米酒、生期酒、節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可以在周代風俗文化的“八禮”中尋找到源頭。諸如農事節日、婚喪嫁娶、生期滿日、慶功祭奠、奉迎賓客等民俗活動,酒都會在活動出現。也常在祭祀、
會盟 、
祝捷 等公務活動出現,還出現於民間的喜喪禮儀、歡聚迎送等場合。
中國在
龍山文化 時期出現了自然發酵的果酒;後來發展了將穀物
糖化 再酒化的技術;先秦時期出現了曲法釀酒;漢代以後發展了制曲技術;東漢引進了葡萄酒;宋代出現了
藥酒 ;元代、明代出現了用
蒸餾法 釀製的
燒酒 。
《
周禮 》有
酒正 、
酒人 、
漿人 等官職的記載,酒人“掌為五齊三酒,祭祀則共(供)奉之”(出自《周禮·天官·酒人》),“酒正”是當時的酒官之長,《周官‧酒正》有五齊、三酒、四飲的記載。
老人生日,子女必為其操辦生期酒。擺酒宴請鄉鄰好友,並作攜贈禮品以賀等。提親與結婚亦是常備有酒,各種禮品其中又必不可少酒。婚禮後新人入洞房必要共飲“
交杯酒 ”。洞房儀式完畢,新人要雙雙向參加婚禮酒宴者敬酒致謝,此時也亦會向新婚夫婦勸酒。
祭拜酒因襲於遠古對祖先諸神的崇拜祭奠。一般在立房造屋、修橋鋪路要行祭拜酒。凡破土動工,有犯山神地神,就要置辦酒菜,在即將動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祭拜儀式要備上酒菜紙錢以求保佑。工程中,凡
上樑 、立門均有隆重儀式,其中酒為主體。然後逢年過節、遇災有難時,要設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戶要準備豐盛酒菜,燃香點燭化紙錢,請祖宗亡靈回來飲酒過除夕,娛神活動其形式仍是置辦水酒菜餚。在傳統意識中,認為萬物皆有神,若有擾神之事不以酒菜祭拜,就不會清靜。端午節也會噴灑雄黃酒,小孩要掛香袋並在額頭上用雄黃酒畫一個“王”字;大人喝雄黃酒。
中國酒文化 和詩歌、戲曲也有著豐富的聯繫,如“阮籍三哭”、“
太白醉酒 ”、“武松醉跌”、“魯智深醉打山門”、“醉八仙”等,現代流行文化亦有以出現創作的功夫電影《
醉拳 》等。
儒家 並不反對飲酒,但反對過度飲酒,《尚書·酒誥》云:“王曰:‘封,汝典聽朕毖,勿辯乃司民湎於酒。’”飲酒文化與儒家文化交織出絢爛的文學和思想意境。
中國有
四大名醋 ,各有特點。其中
鎮江香醋 為鎮江爭得了“中國醋都”的美號。中國的醋是在釀酒過程中產生的。醋的食用方式一般是“
蘸 ”。
體育和競技 中國人在古代發明了
中國象棋 、
圍棋 和
五子棋 等重要棋類遊戲。武術是中華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國也是古代足球的故鄉。中國還是
相撲 的起源地,
司馬遷 在《
史記 ·黃帝本紀》中曾記載:“
蚩尤氏 頭有角,與黃帝頭,以角牴人,今
冀州 為
蚩尤戲 。”直至西元七世紀,在
允恭天皇 的葬禮上(西元四百五十三年),中國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被認為是中國相撲首次傳入日本,對日本原有的相撲造成一定影響。
中國武術 (英文:Chinese Kung Fu)分
門派 ,各門派大多講究
輕功 。而蹴鞠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
醫學 社會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古代中國分為
士農工商 四種身份,除了士的階層被學者、專家、
知識分子 取代外,其他各種階層都在中國保留。不同的階層擁有不同的文化,如農民擁有田園之樂的文化等。此外,中華文化亦強調
民系 、
族群 的分別,各民族都形成了特有的
民族文化 ,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華人 的社會關係是一個典型的互惠型的社會關係。這種社會關係通常是以“家庭”的稱呼進行表達的,例如“世家”、“帝王家”、“武家”、“天家”、“大家”等。除了這個之外,還有諸如“書院”、“門派”、“宗教”等稱呼。
個人與社會的聯繫被稱作“關係”,而這種聯繫裡面的情感被稱作“感情”。華人之間的
社會關係 是以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儀”為核心的。這一傳統,最早的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
周禮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整理出來的《
春秋 》等《
十三經 》,助推了“禮儀”在中國
本土文化 的發展。
華人的社會關係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是面子的概念。這一點,跟華人對權利、名利等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關係。此外,還有一些跟宗教或者自身修養等相關的概念。這些概念亦影響了華人對事情及人物的觀感,往往以利害關係來判斷事情好壞。
和其他民族、社會習慣於把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比喻為大小箱子關係的觀點不同,華人更趨向於把社會關係比喻為“網”。因此,華人評價與他人的社會關係的好壞是親疏遠近而不是里外。
中國古代非常講究
諡號 ,帝王的諡號一般由一字到十餘字不等,大臣諡號多為一字謚或兩字謚,宋朝以後,諡號最好的是
文正 、
文貞 、文成、文忠、文端、文定等。諡號一般認為最早起源於周公所定的《
諡法解 》,記載於《
逸周書 》,但
王國維 認為諡法起於宗周
共王 、
懿王 諸王以後(參見王國維《
觀堂集林 ·通敦跋》)更據適簋銘文稱穆王、獻侯鼎銘文稱成王等,認為周初諸王如文、武、成、康、昭、穆皆生時稱號而非死後之謚,
郭沫若 認為《逸周書》是戰國時期的偽托之作,蒐集前代諸王名號,穿鑿附會形成諡號的多種解釋(參郭沫若《
金文叢考 ·諡法之起源》),因而諡號產生於戰國時期;而廟號起源於商朝,源自中國人和的先人崇拜;如
劉邦 諡號為高皇帝,廟號太祖。諡號和廟號,在中國古代形成了獨特的諡號文化和
宗廟 文化,在此基礎上還形成了一定的詩文文化。
風俗 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存在一定相似,但同時也存在差異。中國有句古話叫“十里一風,百里一俗”,以此來說明習俗風格隨地理位置的不同而不同。風俗分為民風和習俗兩個部分。
從整箇中國範圍來說,漢族大的習俗是大體相同的,比如都要過
春節 、
清明節 、
端午節 、
中秋節 等
傳統節日 ,端午節一般會舉行
賽龍舟 、插
艾草 辟邪、吃
粽子 等,但實際上各地的節日習俗不盡相同,另外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也有相似的風俗。婚喪嫁娶存在地域差異。
在春秋戰國時期,列國民風已經產生,《
詩經 》的《
國風 》詳細的記載體現了各國的民風。到了戰國,
秦國 人好戰勇猛、
燕國 人謙謙守禮、
韓國 人剛毅忠正、
魏國 人銳意進取、
楚國 人彪悍粗獷、
齊國 人精於生意、
趙國 人任性暴烈。同時,各國的美女也反映了當時的民風,如趙女嫵媚迷人且能歌善舞、楚女熱烈奔放且不擇手段、魏女溫婉賢淑且細膩溫柔、齊女玲瓏巧思且謀略超群。
當代的民風形成主要是北方經歷
民族大融合 、南方經歷
衣冠南渡 等事件後,如江南吳越之地民風淳樸、溫文爾雅卻錙銖必較,嶺南粵地民風開放、偏執且剛直激烈,四川巴蜀之地民風熱情火辣,兩湖民風彪悍,北方民風粗獷,各地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禮儀 中國自古被稱為
禮儀之邦 ,《
儀禮 》、《
禮記 》、《
周禮 》等文獻記載了古代中國的各種情形下的禮儀,主要有
五禮 。中國傳統的禮儀文化與從西方傳來的
商務禮儀 截然不同,而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當代中國禮儀已經簡化成講
禮貌 等。
最初周公制定喪禮時,嚴格劃分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和平民喪禮的
停靈 時間。中國人仍使用停靈三日的喪禮。
古代男子20歲為
弱冠 ,需要行加
冠禮 以表示成年,冠禮內容主要是將男子頭飾更換為帽。
古代女子15歲至16歲(以成親年齡為準,最遲不超過20歲)達到及笄之年,需要改束髮為簪發,為
笄禮 。
揖禮 即
作揖 ,多為右手抱拳、左手貼於四指,用於見面時的禮節。
古代
席地而坐 ,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儘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儘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中國古人對坐姿很有講究,把它作為禮儀的一個重要方面。傳統的坐禮主要有四種:“
趺坐 ”,即雙足交迭,盤腿而坐,類似佛教中修禪者,所以又稱“跏趺坐”;“
箕踞 ”,即兩腿前伸,全身像簸箕形狀;“
跽 ”,即跪坐,臀部壓在後曲的小腿和腳上。“帶踞”,腳板著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其實就是蹲。
在沒有賓客時,坐姿可以隨便一些,“跏趺坐”“箕踞”“帶踞”均可,但是如果和尊者,長者,朋友交談,或在議事,宴會和招待客人時,就要採用禮貌的姿式——“跽”了。跽坐是正坐,在正式場合下,必須正坐,否則就是失禮。
古時,坐禮失禮會讓人恥笑,
原壤 踞坐等候
孔子 (箕踞或蹲著),便被孔子用拐杖打小腿,斥責為“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陸賈 奉
漢高祖 之命出使
南越 ,南越王
趙佗 在會見陸賈的場合下,居然箕踞而坐,陸賈當面指了出來,趙佗很不好意思,馬上正坐起來,並說:“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可見傳統的坐禮是華夏文明的標誌之一。
傳統坐禮秩序井然,坐席有著嚴格的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弟子規 》有言:“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
禮記·曲禮 》亦道:“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何種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規,如果盲目坐錯席位,不僅主人不樂,自己事後也會為失禮之事追悔莫及。
在古代,室內座次以東向為尊,即貴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東席上作陪。年長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輩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規矩是,飲食時人體儘量靠近食案,非飲食時,身體儘量靠後,所謂“虛坐盡後”。有貴客光臨,應該立刻起身致意,以示敬重,而後坐下,維持端正的坐姿。歷史上,中國傳統坐姿傳入了韓國等東亞國家並保留至現今。
地域分布 中國 地域遼闊,各地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逐漸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並且具有中華文化的共性。中華文化主要可分幾個地區:晉、冀、秦、魯、豫一帶的黃河流域;四川、雲貴一帶的長江上游;兩湖、江西一帶的長江中游;安徽、江浙一帶的長江下游;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新疆地區;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區;兩廣一帶的珠江流域,福建的閩江流域等。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不斷碰撞交融,也因此產生了現代江淮文化、楚文化、嶺南文化與北方文化碰撞的歷史現象。
黃河文化(北方)
長江文化(南方) 大陸文化 海洋文化 主要影響 自古以來,中華文化對中國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中華文化圈、
儒家文化圈 ,這一地區除了中國外,還包括日本、朝鮮、韓國、越南、
琉球 等地。
中華文化也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了重要影響: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文化,以及
科舉制度 、
四大發明 、航海造船等等,是歐洲近代
啟蒙運動 的思想源泉之一。
中華文化在古代曾經對周邊國家造成深重影響。一般把中國和受到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統稱為
東亞文化圈 、漢文化圈或者中華文化圈,因中國古代儒家學說的正統地位又被稱作儒家文化圈。
漢字文化圈是指中國以及受中國皇帝冊封的周邊國家或民族,包含了
日本 、
韓國 、
安南 故地(越南北部)、馬來亞半島和
新加坡 (即
東洋 和
南洋 )。這些中國周邊的國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為交流的媒體,從中國歷代王朝引進國家制度、政治思想並發展出相似的文化和價值觀。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國家或民族與中國保持著相對的獨立性。
日本文化是指在
日本群島 形成的獨特文化。日本文化在歷史上曾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
韓戰 後
朝鮮半島 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
朝鮮 現代文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朝鮮半島傳統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不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比,朝鮮半島的傳統文化略有不同和獨特之處。
越南 北部(
交趾 )由於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一部分,越南南部(
占城 )雖常年對中國朝貢,卻受印度文化影響頗深,直到近代
越南共和國 成立後才逐漸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所以其文化特徵和中國文化非常接近,亦是
漢字文化圈 的一部分。
琉球 曾是中國的
藩屬國 ,在中日
甲午戰爭 之後被日本占領並長期進行殖民統治,但琉球文化亦屬於中華文化圈。
2022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強調,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賡續中華文脈,傳承紅色基因,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