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兵家是中國古代對
戰略家與軍事家的通稱,又特指先秦對戰略與戰爭研究的派別。兵家的重要著作有《孫子兵法》、《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六韜》、《三略》、《尉繚子》、《握奇經》等。
兵家集大成者是
孫武的《
孫子兵法》。中國自古以來兵家一直是受到重視的。兵書在中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兵書產生於
西周,成熟於春秋。如何從巨觀上把握戰爭,是兵法的關鍵。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關係到一國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或被人奴役的大事。兵法也可以將它看成既是一部如何統治國家,制定國家戰略的指引;又是一部如何領兵打仗,制定戰爭戰略與策略的書本。兵家是春秋戰國“
百家”中的一個重要學派,以研究作戰、用兵為其主要宗旨。《漢書·藝文志·兵書略》將兵家著作分為四類:兵權謀類側重於軍事思想、戰略策略;兵形勢類專論用兵之形勢;兵陰陽類以
陰陽五行論兵,且雜以鬼神助戰之說;兵技巧類以兵器和技巧為主要內容。
兵家主要代表有
孫武、吳起、
孫臏、
尉繚等。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
孫子兵法》、《
吳子兵法》、《
孫臏兵法》、《
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道之所在
世間萬事萬物,由小到大,由弱而強,都有其客觀的變化發展規律,人們只有順應和利用這些規律,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是對於事物之發生!發展直至滅亡的一般規律的認識"事物的自身發展既不可違背,那么,只有順應規律的發展,正確套用自然法則,戰爭才能勝利,天下才會久治"這是先秦兵書樸素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又一重要思想"對事物表面的膚淺認識,往往會造成人們實踐上的偏差,用這種膚淺的認識去指導戰爭實踐,勢必引發不堪的後果"因此,先秦兵書的作者們為了提高實踐的成功率,深深懂得並掌握了戰爭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縱觀先秦兵書,大多數作者把戰爭規律歸結為道。我們就以此為切入點,進一步探討先秦兵書的有關哲學思想"
戰爭的普遍規律與“道”
先秦兵書在論述戰爭的普遍規律時,夾雜了《老子》中關於“道”的思想理念。“道”的涵義之一,即如同今日所說的自然規律,或者說是萬物生長的總原理,是人類必須遵循的規律,因其不變性,故又稱為“常”。先秦兵書所反映的戰爭原理均可由此尋找到思想淵源。
先秦兵書繼承了道家心靈“專一”的境界形態,並超越了這一形態,將其運用於複雜的戰爭形勢中。《孫子·軍爭》雲:“夫鼓金族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鑼鼓、漣旗統一了士卒的耳目,士卒的耳目達到協調一致,全軍上下嚴整劃一,故攻則勇,退而不亂。《九地》篇又說:“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己也。”善用兵者,因其能使整個部隊號令統一,故率全軍作戰如攜一人。在此,孫子指出了一個用兵之道,即“一”。《六韜》承襲了這一謀略思想,明確了“用兵貴一”的概念。其《兵道》篇提出“兵道”之觀點,作者認為:“凡用兵之道,莫過乎一。”何謂“一”?“一”是道家理論體系里的至大實數,也是宇宙實體的起點,因而是一個神聖而又深邃的理論範疇。作者使用這個概念,高度概括了軍隊這個戰爭工具的運用,必須達到統一、集中、和諧的根本要求。作者用“能獨來獨往”對“一”做了解釋,可理解為軍隊指揮權的統一,也可理解為全軍意志相同、行動一致之意。故“一”字包含了精微的兵學奧妙。作者還引用黃帝的話解釋“一”:“一者,階於道,幾於神。用之在於機,顯之在於勢,成之在於君。故聖王號兵為兇器,不得己而用之。”前句是黃帝的言論,後句則出自《老子》二十三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兵貴一的軍事思想,用之。”這裡,作者把“一”視為兵學的最高境界。所以,是先秦兵書的一個卓越之見。軍隊的統一、集中與協調,是勝利的根本保證,很多軍事家都論及這一問題,如《尉繚子·兵權》說:“兵以靜固,以專勝。”《武議》又說:“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故也,性專而觸誠也。”這兩個“專”即專一。顯然是對《孫子》這一理論的繼承。這些兵家以道家特有的哲學思想來融構自己的兵學理論,是對我國古代軍事思想的一大貢獻。
知兵要“達於道”
《孫臏兵法》論“道”多達五十餘處,《威王問》中,孫腆分別作答齊威王和田忌所提出的問題,最後有一段話:“孫子曰:‘明主、知道之將,不以眾卒幾功。’孫子出而弟子問曰:‘威王、田忌,臣主之問何如?’孫子曰:‘威王問九,田忌問七,幾知兵矣,而未達於道也。……’”孫腆所言意在說明指導戰爭必須通曉用兵之道和掌握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作為一個統治者,不僅要知兵,還要“達於道”,即要掌握戰爭的一般規律。《吳子》也認為事物的產生、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人們的行動必須合乎客觀規律,他將這種規律稱之為“道”,如“安國之道”、“知兵、料人、固國之道”、“陣必定、守必勝之道”、“敵必可擊之道”以及“進兵知道”、“行軍之道”等等。因此,他認為人的行動必須“綏之以道”、“舉順天人”,否則,“若行不合之道”,“患必及之”《圖國》。如安國之道,要“先戒為寶”《料敵》;進兵之道應懂得“四輕、二重、一信”《治兵》;行軍之道“無犯進止之節,無失飲食之適,無絕人馬之力”,否則,“以居則亂,以戰則敗”《治兵》,等等,皆說明,戰爭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即“道”。
知“道”即可知勝
老子以道為宇宙本體,既無名無形,又不可言喻。“道之為物,唯恍唯惚”“視之不見”,“聽之無聞”,“搏之不得”。①然而它又“淵兮似萬物之宗”,在天地之先,“可以為天地母”。②清心寡欲,勤勉治國,至於民眾是否要這樣則未必,治國的關鍵在於因勢利導,順應民心,此乃典型的黃老道家治國之道。這裡的“道”皆指人生、社會所達到的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這個境界就是以“周禮”所規範的理想社會。先秦兵書承襲了這一理念,也將“周禮”所規範的“道”融入到戰略思想中,《孫子》有二十餘處說到“道”,其意較廣,總之主要是指國家和君主的政治修明問題,重在言“政”治國。如《計》篇以“道”居於“五事”之首:“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孫子之“道”,將政治與民心聯繫起來。 既然知兵要“達於道”,那么,“達於道”的結果是什麼呢?《孫腆兵法·纂卒》篇給了具體的答案:“知道即可知勝。”孫腆在該篇列舉了“恆勝有五”、“恆不勝有五”的五個條件,其中“知道”與“不知道”即各占其一,“知道,勝”,“不知道,不勝”。孫腆又在《客主人分》篇又寫到:“眾者勝乎?則投算而戰耳。富者勝乎?則量粟而戰耳。兵利甲堅者勝乎?則勝易知矣。故富未居安也,貧未居危也;眾未居勝也,少未居敗也。以決勝敗安危者,道也。”可見對戰爭起絕對作用的不是人數的多寡,也不是糧食的多少,更不是兵器、盔甲的利鈍,而是“勝有道矣”,即真IF起決定因素的是依據客觀規律達到制勝的目的,這種客觀規律就是“道”。《尉繚子》提出了作戰要靠“道勝”的原則,其《戰威》說:“凡兵,有以道勝,有以威勝,有以力勝。講武料敵,使敵之氣失而師散,雖形全而不為之用,此道勝也。審法制,明賞罰,便器用,使民有必戰之心,此威勝也。破軍殺將,乘湮發機,潰眾奪地,成功乃返,此力勝也。王侯知此所以三勝者,畢矣。”這裡的“道勝”實指“講武料敵”,戰勝敵人的戰術,其“形全”意為敵人不損一兵一卒,但使其喪失戰鬥力,在戰爭中夾雜“道義”原則。明劉寅《直解》說:“夫道,不止講武料敵,必先修德,行政,養民,致賢而己。如文王伐崇,三旬不克,退修教而復伐之,因壘而降。”
“道”乃規律
先秦兵書還有對於“天道”的論述,此觀點亦源於道家。關於“天道”的概念,《老子》第七章說:“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將“天”視為與地相對的自然天空。天與地一樣,並不是有意識的客觀存在,而是一個無意識的、無知、無欲的物質客體。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當狗”(第五章)。天沒有感情意志,任其自生自滅,充分肯定了天道的客觀存在性。《老子》還探討了“人”與“天道”的關係,《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欽?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對天人關係己做出精闢的論述。另外, 《老子》還有一種天道自然的思想:“功遂身退,天之道”(第九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第十七章)這也是老子思想體系中表現的順其自然的觀念。
這一思想被先秦兵書的作者加以利用並有所發揮,如《六韜·守國》一篇就是從“天道”觀的角度,對“仁聖之道”作了哲學上的論證。作者認為,在自然界,“天生四時,地生萬物’,,在社會上,則是“天下有民,仁聖牧之”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斂冬藏,如此循環往復,不知始終,“聖人配之,以為天地經紀”。這也是聖人所以偉大之處。作者認為,君主順應百姓的固有性情進行統治,而民眾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這就難免產生爭端。所以聖人治國,總是具有秋冬的蕭殺,又有春夏的溫暖,兼用刑德,剛柔並施。作者還認為,聖人總是在亂世進行救世,一旦戰亂停止,就悄然隱退,這正如春夏生長,秋冬斂藏的規律。所以聖人總是順應時勢,而又領導時勢,按照自然規律調節社會,這樣,“與天地同光”,達到君主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從《六韜》的內容看,其基本理論與範疇多來自道家的經典著作《老子》。
不僅如此,在了解了天道之後,還要掌握天道的一般規律,《孫臏兵法·八陣》說:“孫子曰:知不足,將兵,自恃也。勇不足,將兵,自廣也。不知道,數戰不足,將兵,幸也。夫安萬乘國,廣萬乘王,全萬乘之民命者,唯知道。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知理,內得其民心,外知敵之情,陣之知八陣之經。見勝而戰,弗見而淨,此王者之將也。”孫腆指出了戰爭的決定因素是“知道”,作為“王者之將”就要諳熟戰爭規律之“道”,發揮主觀能動性,將帥要知道天時、地理、民心、陣法、道路的險阻和遠近等六種情況的要求,體現了主觀指導也要符合客觀規律。這一作戰指導原則,既要求將帥通曉自然、社會的一般規律,又要掌握戰爭的特有規律。
總之,既然客觀世界的各種事物,都有其自身發展變化的規律,那么人們進行各種活動時,也只有遵循事物的規律去做,才能獲得成功;否則就會處處碰壁。先秦軍事家們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故於兵書作品中以“道”來揭示戰爭實踐的一般規律。
社會背景
春秋戰國之際,分封制度的解體,導致了上層貴族地位的下降和下層
庶民地位的上升。於是,在貴族和庶人之間興起了一個士階層,士的人數迅速增加,他們的
社會作用也日益重要。隨著貴族階級的衰落,
官學或私家傳授出現了危機,於是民間聚眾講學之風應運而起,文化知識也由貴族轉移到士的手裡。
戰國時期,講學成為時尚,士階層迅速擴大。士由於掌握了文化知識,而為統治者所重視,一時“
禮賢下士”之風大盛。統治者招徠並敬重賢士,以謀富國強兵。各國有權勢的大臣也多養士為
食客,這些食客或為主人出謀劃策,奔走遊說;或代主人著書立說,如
信陵君之編《魏公子兵法》,
呂不韋之編《呂氏春秋》等。士的地位空前提高,推動了學術文化的發展。當時
諸子並起,代表不同
階級、集團的利益,他們議論時政,闡述哲理,形成了“
百家爭鳴”的盛況。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之間不斷暴發戰爭,從事軍事的智謀有識之士,總結軍事方面的經驗教訓,研究制勝的規律,這一類學者,古稱之為兵家。凡論述軍事的兵家著作,稱為
兵書。《漢書·藝文志·兵書略》著錄漢以前兵家著作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圖四十三卷,分為權謀、形勢、陰陽、技巧四家。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兵家》謂:“陰陽、技巧之書,今已盡亡。權謀、形勢之書,亦所存無凡。大約兵陰陽家言,當有關天時,亦必涉迷信。兵技巧家言,最切實用。然今古異宜,故不傳於後。兵形勢之言,亦今古不同。惟其理多相通,故其存在,仍多後人所能解。至兵權謀,則專論用兵之理,凡無今古之異。兵家言之可考見古代學術思想者,斷推此家矣。”
代表人物
孫武像
孫武,齊國人,字長卿,春秋時兵法家。曾以《兵法》十三篇見
吳王闔閭,經
伍子胥的推薦,被任命為將,率
吳軍攻破楚國。他認為:兵者,國之大事,提出: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注重了解情況,全面地分析敵我、
眾寡、強弱、
虛實、攻守、進退等矛盾雙方,並通過對戰爭客觀規律的認識和掌握以克敵制勝。他還提出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強調了戰略戰術上的
奇正相生和靈活運用。
孫武著作有《
孫子兵法》一書,為中國最傑出的兵書,並深受世界各地所重視。
孫臏,
齊國阿鄄人,孫武的後代,大致與
商鞅、
孟軻同時,為戰國時兵法家。他曾與
龐涓同學兵法,當龐涓作
魏惠王將軍時,忌其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
臏刑(即去膝蓋骨),故稱孫臏。後經齊國使者秘密載回,被
齊威王任命為軍師,協助齊將
田忌,設計大敗魏軍於
桂陵、
馬陵。他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把道看作戰爭客觀規律,提出了以寡勝眾、以弱勝強的戰法,主張以進攻為主的戰略,根據不同地形,創造有利的進攻形勢,重視對城邑的進攻和對陣法的運用。著有《
孫臏兵法》一書。
代表作品
兵家主要代表有孫武、吳起、孫臏、尉繚等。他們的著作留傳下來的有:《孫子兵法》、《吳起》、《孫臏兵法》、《尉繚子》等。這些著作均是當時戰爭和治兵經驗的總結,其中提出了一系列戰略戰術原則,包含有豐富的
軍事辯證法思想以及治兵作戰的哲理。
兵家著作中以《
孫子兵法》(以下簡稱《孫子》)影響最大,該書成於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末期,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軍事理論著作。《孫子》作者
孫武,字長卿,人稱
孫武子、吳孫子,春秋末期齊國人,生卒年月尚不詳,大約與
孔子同時代人。據《史記》記載,公元512年,孫武從齊國出走至吳。經
吳國大臣伍子胥推薦,以兵法進見吳王闔閭。他以
驚世駭俗之宏論,卓越遠見之
謀略,使吳王為之動心,於是重用。此後,他被任為將軍,和伍子胥共同輔助
吳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章、晉,顯名諸侯”。孫武主張改革圖強,畝大稅輕,“士少”、“富民”,鼓勵發展
小農經濟,以求富國強兵。從公元前512年至公元前418年,他在吳三十年,戰功顯赫,使吳國崛然而起,奪取
晉國的霸主地位。
《
孫子兵法》今存十三篇。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
孫子兵法》殘篇,其中,除與今存之十三篇同外,尚有《吳問》、《四變》、《黃帝伐赤帝》、《地形》、《見吳王》等五篇佚文。
《
孫子兵法》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同時,它在
世界軍事文庫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受到了國內外的普遍重視。《孫子》被尊為“歷代兵家之祖”,“世界古代第一兵書”,“兵學聖典”。宋代時,被列為“
武經七書”之首。十八世紀之後,《孫子》陸續有了英、法、德、捷、俄、芬等
譯本。它不僅受到了軍事界的重視,而且漸漸受到了外國管理界的重視。至本世紀,日、美等國管理學者研究《孫子》者日多,美國
哈佛大學商學院和日本的許多大公司都把《孫子》作為培訓企業經理人員和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必讀教材。美國管理學家喬治在《管理思想史》中甚至說:“你若想成為管理人才,必須讀《
孫子兵法》”。八十年代以來,日、美學者多次來華作關於孫子兵法
管理思想的學術講演。
吳起是兵家另一位代表人物,歷史上常把他的兵法和孫子聯繫在一起,合稱“孫吳兵法”。吳起是戰國時衛國人,先後擔任魯、魏、楚的將軍,屢立戰功。他也是個改革家,曾輔助
楚悼王變法,使楚“兵震天下,威服諸侯”。《吳起兵法》今存六篇,其主張是“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他還依起兵原因把戰爭分為“
義兵”、“
暴兵”;並提出“
審敵虛實而趨其危”等軍事原則。
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兵法家。他是
孫武的後代,任齊威王軍師時,設計圍魏救趙,大敗
魏軍,其兵法書大約於三國時佚失。1972年
銀雀山漢墓發現其
竹簡,整理為上下編三十篇。書中繼承和發展了孫武的軍事理論和辯證思想,特彆強調“內得民心,外知敵情”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條件。
還有
尉繚,他是戰國
魏人,與惠王論用兵之道,主張分本末,別賓主,明賞罰。著有《
尉繚子》三十一篇,今存二十四篇。
其它著作
《太公六韜》,舊本題周
呂望撰。《太公》,西漢國家藏書目錄《漢書·藝文志》道家類曾有著錄曰:“《太公》237篇,《謀》81篇,《言》71篇,《兵》85篇。”班固注“呂望為周師尚父,本有道者。”清沈欽韓說:《謀》者即太公之《陰謀》,《言》者即太公之《金匱》,《兵》者即《太公兵法》。《太公》一書多佚,僅存《六韜》傳世,即《太公兵法》。(嚴可均案,《陰符》謂陰符之謀。《戰國策》“蘇秦得《太公陰符》之謀”,《史記》作“周書《陰符》”,蓋即《漢志》之《太公謀》八十一篇矣。雲“周書”者,周時史官紀述,猶《六韜》稱周史。諸引周書《陰符》,或但稱“周書”,驗知非《逸周書》。錄附太公之末,與《六韜》、《陰謀》、《金匱》互出入,不嫌復見也[1]。)
《
三略》,又稱《黃石公三略》,是中國古代著名兵書,
宋神宗元豐年間被列《武經七書》之一。舊題
黃石公撰,傳與漢初張良得以問世(據《史記·留侯世家》記載,黃石公傳與張良的書為《太公兵法》,而非《
三略》)。據當今學者考證,《
三略》成書於西漢末年,其真實作者已不可考。《
三略》是中國古代第一部專講戰略的兵書,以論述政治戰略為主,兼及軍事戰略。該書問世以來,受到歷代政治家、兵家和學者的重視。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該書還先後傳入日本和朝鮮,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三略》分上略、中略、下略3卷,共3800餘字。現存之最早的刊本為南宋孝宗、光宗年間所刻《武經七書》本。
現實意義
即使在非戰爭時期,人們依然需要軍事思想和軍事作風。
兵家是最講究實際功效的一家。兵家的目的很明確:取勝。以戰屈人之兵也好,不戰屈人之兵也好,
火攻也好,
用間也好,所有一切手段都為著一個清晰的戰爭目的:勝利。在生活、學習或者工作中,常常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然而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對目標沒有清晰的認識,經常兜圈子,轉來轉去,精力被分散,不能全力以赴,遲遲不能解決問題。
《孫子兵法》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必要把任務或目標當成一個項目來看待,當作一場戰爭來處理,應當追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打贏戰爭。將軍帶兵打仗,與經理帶領員工做項目,二者之間沒有區別。從兵家的思想裏尋找管理學的因素,能有很多新的發現。
在非戰爭時期,戰爭的威脅依然時刻存在。任何國民均不可喪失警惕。《司馬法》說:“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漢唐時期,中國絕不缺乏
陽剛之氣。宋明兩朝,沒有什麼出息。有人說,北宋是中國古代最好的時候,北宋人很富有,北宋人的生活豐富多彩。但是國家屢屢受辱,嚴重影響了國民性格。
人可貧賤,不可受辱;可富有,不可糜爛。國民不必好戰,但必有血性與陽剛。見義不為,無勇也。丈夫胸有浩然之氣,雖仁愛,不失剛強。故《
司馬法》說:“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
以戰止戰,雖戰可也。”
君子“以仁為本,以義治之”,故君子必不敢
忘戰。
兵家至聖孫武
孫武所處的時代在春秋後期。他出生於武將世家,因而他有條件受到良好的教育,並掌握軍事文獻和有關的檔案材料。春秋中後期,戰爭十分頻繁,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他總結自
姜太公以來到春秋後期的豐富的戰爭經驗和規律,使之上升為軍事理論,寫成《
孫子兵法》這部偉大著作,成為兵家至聖,是自姜太公之後的兵家
集大成者。。
我們說孫武是兵家至聖,這是從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的兵家而言的。兵家的出現,適應了春秋戰國封建製取代奴隸制的激烈鬥爭的需要。"國之大事,在祀與戎"。①即國家重要的事情是祭祀與帶兵打仗。因此,一些有識之士,紛紛研究如何"擒敵立勝"的軍事理論而著書立說,從而形成了一批軍事理論家,這就是兵家。
為什麼兵家至聖是
孫武呢?比孫武略早的
司馬穰苴也曾作兵法,司馬穰苴是田完的後裔。因為他官為大司馬,故稱司馬穰苴。後來在齊威王時,"使大夫追論古者《司馬兵法》,而附穰苴於其中,因號曰《司馬穰苴兵法》。"②現存的《
司馬法》多講古代軍法制度,其內容與《周禮》所記往往相符合。我們可以看出是由稷下先生依據《
司馬法》與穰苴所作兵法整理而成書的。由此可見,比孫武的《
孫子兵法》早的古《
司馬法》,主要內容是
軍禮、軍制。真正講軍事理論,總結戰爭規律的兵書,應以《
孫子兵法》為最早。宋代元豐年間,選定歷代七部兵書編成《武經七書》,作為官方的軍事教科書,就把《
孫子兵法》列在首位,稱為"兵經",可見它在兵書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不僅如此,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書,在世界軍事思想史,特別是在戰略思想上有突出的貢獻,得到美國軍事理論家柯林的高度讚譽。他在1973 年出版的《大戰略》一書中說:"孫子十三篇可與歷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後
克勞塞維茨的著作媲美。"正是在這種意義上,我們說
孫武是
兵家至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