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黃石公,曲陽人,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流派之一,與鬼谷子齊名。嬰兒時被棄於黃山,謂之黃公。他隱居黃山著書立說,留下《
太公兵法》(兵書)、《黃石公略》和《雕刻天書》。他把《太公兵法》、《黃石公略》傳給張良,把《雕刻天書》傳給曲陽的宋天昊、楊藝源二位弟子,才使曲陽人學會了雕刻,後來曲陽縣成為“雕刻之鄉”,聞名於天下。
人物經歷
黃石公,
下邳人(今江蘇睢寧
古邳鎮)。世人稱黃石公“
圯上老人”、“下邳神人”。黃石公本為秦漢時人,後被道教納入神譜。
皇甫謐《
高士傳》:黃石公者,下邳人也,遭秦亂,自隱姓名,時人莫知者。
黃石公,是下邳人。遇上秦時候的戰亂,自已隱姓埋名,當時的人沒有知道他的。起初
張良改名換姓,藏在下邳,在
沂水的橋上去散步遊逛時,遇到一位老人,還沒有互相拜見,黃石公故意把鞋拋到橋下,看著張良說:“小子,下去把鞋取上來!”張良預先不知道是詐,有些愕然想揍他;因為見他年歲大了,才強忍怒火,下了橋,給他把鞋取上來。於是就跪著給他穿上。那位老人伸出腳來,讓張良把鞋穿好,笑著走了。張良感到很驚詫。他大約走出一里遠,又返了回來,對張良說:“年輕人倒是可以教育的!五天后的清晨,你在這裡和我會面。”張良更覺得奇怪,又跪下說:“是。”五天后的早晨,張良去了約定的地方,黃石公生氣的說:“你與老人約定,為什麼後來?”再五天后的早晨約定,張良天不亮就去了,黃石公又早在那裡了,又生氣的說:“為什麼晚來?”又五天的早晨的約定,張良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黃石公也來了,高興的說:“孺子可教也!”於是拿出一本兵書給
張良,說:“你回去讀他,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三年之後,你見到的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於是離去,看不見了。張良天亮翻開書一看竟然是《
太公兵法》。張良認為這事很神異,於是把自己的學說四處遊說,他們都不採納。後來與
沛公在
陳留相遇,沛公採納他的話,最終有了功業。十三年後,跟隨高祖退到濟北谷城山下,得到一塊黃石,張良於是像對寶貝似的建祠供奉起來。一直到張良死,將他與石頭一起埋葬了。
主要作品
案黃石公事見《
史記》,《
三略》之名,始見於《隋書·經籍志》,雲
下邳神人撰,成氏注。唐宋《藝文志》所載並同。
嘉錫案:《
困學紀聞》卷十云:“魏李蕭遠《運命論》
張良受黃石之符,誦《
三略》之說,言三略者,始見於此。”自注云:“漢
光武詔引《黃石公記》,未有《
三略》之名。”是則《
三略》名之源起,《
困學紀聞》已明言之,其名初不始於《隋經籍志》;《紀聞》非僻書,《提要》乃略不一考,何也?
相傳其源出於太公,
圯上老人以一編書授張良者,即此。蓋自漢以來言兵法者,往往以黃石公為名。史志所載,有《黃石公記》三卷、《黃石公略注》三卷、《黃石公陰謀乘斗魁剛行軍秘》一卷、《黃石公神光輔星秘訣》一卷。又《兵法》一卷、《三鑒圖》一卷、《兵書統要》一卷。今雖多亡佚,然大抵出於附會。是書文義不古,當亦後人所依託。鄭瑗《井觀瑣言》稱其剽竊老氏遺意,迂緩支離,不適於用,其知足戒貪等語。蓋因子房之明哲而為之辭,非子房反有得於此。其非圯橋授受之書,明甚。然後漢光武帝詔書引黃石公“柔能制剛,弱能制強”之語,實出書中所載軍讖之文,其為漢詔援據此書,或為此書剽竊漢詔,雖均無可考,疑以傳疑,亦姑過而存之焉。
案史志所載之書以黃石公為名者,《隋書·經籍志·兵家》有《黃石公內記敵法》一卷、《黃石公
三略》三卷、〔原注云
下邳神人撰,成氏注。梁又有《黃石公記》三卷,《黃石公略注》三卷。〕《黃石公三奇法》一卷、〔原注云梁有《兵書》一卷。《
張良經》與《
三略》,往往同,亡。〕《黃石公五壘圖》一卷、《黃石公陰謀行軍秘法》一卷、〔原注云梁有《黃石公秘經》二卷。〕《黃石公兵書》三卷。《五行家》有《黃石公北斗三奇法》一卷。《舊》《新·唐志·兵家》除《黃石公三略》、《成氏三略訓》〔《舊志》無成氏二字〕各三卷外,有《黃石公陰謀乘斗魁剛行軍秘》一卷。〔疑即《隋志》之《陰謀行軍秘法》,而名不同。〕《宋史·藝文志·兵家》除《成氏注
三略》三卷外,有《黃石公神光輔星秘訣》一卷,又《兵法》一卷、《三鑒圖》一卷、《兵書統要》三卷、《三略秘要》三卷。《五行家》有《黃石公備氣三元經》一卷、《黃石公地鏡訣》一卷、《黃石公公宅》一卷。《提要》隨手拾掇,不完不備,觀其去取,漫無義例,不知其何說也。至於其書之真偽,則《
史記·
留侯世家》
明雲:“父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旦日,觀其書,乃《太公兵法》也。”使
張良果有受書之事,則其書當即在《
太公兵法》八十五篇之中。蓋良既親受之於老父,知其為太公書,則其後與韓信序次兵法,定著為三十五家,〔事見《漢志·兵書略》〕自當次入太公一家之內,不應別有所謂《黃石公記》與《
三略》也。使良並無其事也,則即因《
太公兵法》而附會,蓋流俗人震於留侯之籌策如神,因轉相傳言,以為是嘗受太公之書於
下邳神人云爾,尤不當別有此書也。此其出於偽作,可據《
史記》一言而決,何必更較量其文義耶?
人物軼事
黃石公與天書
概述
張良得“天書”,“天書”是黃石公所贈。這段故事在
邳縣流傳最廣,大人、小孩都會講,可是要問起黃石公的姓名和身份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據傳,黃石公是
秦始皇父親的重臣,姓魏名轍。始皇父親莊襄王死後,輪到秦始皇坐朝當政,他獨斷專行,推行暴政,忠言逆耳,聽不進忠臣元老的意見;魏轍便掛冠歸隱,策馬離開朝廷。秦始皇聽說魏轍走了,想想一來自己還年輕,雖已登基,但立足未穩,身邊需要人輔佐;二來魏轍是先皇老臣,如若走了會讓天下人笑話自己無容人之量。於是就帶親信人馬追魏轍到
驪山腳下,用好言好語千方百計挽留,魏轍決心已定,一個勁不願回去。後來,他就隱居在邳州西北黃山北麓的
黃華洞中,因人們不知道他的真實姓名,就稱他為黃石公。
書寫好後,他就四處尋找合適人物,目的是委託重任,以實現他為國效力的意願。
一日,黃石公在
圯上(圯,即橋)與
張良相遇,便以拾鞋(即古書上說的納履)方式試張良,看到張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知道他胸懷開闊,將來必有一番抱負,絕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
素書》相贈。此書共一千三百三十六言,分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道、
宗道、
遵義、安禮六篇。書中語言明貴,字字精當,張良愛不釋手,秉燭細讀,大悟大徹,心領神會,沒多少天,便把一本《
素書》從頭到尾背得滾瓜爛熟。
後來,張良做了
劉邦的謀士,佐高祖定天下、興漢邦,大部分運用《
素書》中的知識。久而久之,這段故事越傳越神,《
素書》也就被後來人說成了“天書”。
史記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從容步游於
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歐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 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
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節選自《
史記·
留侯世家》
評價
黃石公雖然隱居,但內心一直憂國憂民,就把一生的知識與理想傾注在筆墨上。按現代人的說法,他既是文學家,也是思想家、軍事家、政治家,神學和
天文地理知識也相當豐富。
黃公三略
簡介
共分上、中、下三略:《上略》多引《軍讖》語,主要通過對“設禮常,別奸雄,著成敗”的分析,論述以“柔弱勝剛強”為指導、以收攬人心為中心,以“任賢擒敵”為宗旨的治國統軍的戰略思想及其實現的方法。《中略》多引《軍勢》語,主要通過“差德行,審權變”,論述君主馭將統眾的謀略。《下略》主要內容是“陳道德,察安危,明賊賢之咎”。
特點
《黃石公三略》是《武經七書》之一,它兼采眾家之長,而又自成體系,是我國古代第一部專門從戰略上論兵的兵書,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它重視人民民眾在戰爭中的作用,指出:“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英雄者,國之乾;庶民者,國之本。”“夫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破敵者,眾也。”“以弱勝強者,民也。”注重收攬民心,重視民事,“興師之國,務先隆恩。攻取之國,務先養民。”重視對戰略要地的控制,提出“獲固守之,獲厄塞之,獲難屯之。”它提倡將帥要愛護士卒,與士卒同甘共苦,將帥“必與士卒同滋味而共安危,敵乃可加。”“良將之養士,不易於身,故能使三軍如一心,則其勝可全。”“蓄恩不倦,以一取萬。”要求將帥要有優良的品質和廣博的知識。做到“能清、能靜、能平、能整、能受柬、能聽訟、能納人、能采言,能知國俗,能圖山川,能表險難,能制軍權。”主張“仁賢之智,聖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所宣聞。”在將帥的選拔和使用方面,它反對任人唯親,主張任人為賢,因人而致用,“賢者所適,其前無敵。”“賢人所歸,則其國強;聖人所歸,則六契約。”“使智,使勇,使貪,使愚。知者樂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貪者邀趨其利,愚者不顧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無使辯士談說敵美,為其惑眾,無使仁者主財,為其多施而附於下。”它在哲學方面,初步揭示了人們的認識是客觀現實的反映,對戰爭的認識不能超越客觀條件的許可,“端末未見,人莫能知。天地神明,與物推移。變動無常,因敵轉化。不為事先,動而輒隨。”初步認識到對立的事物能夠相互轉化的辯證關係。“柔能制剛,弱能制強。”認識到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向其反面轉化,“造作過制,雖成必敗。”它從《老子》的反戰觀點中引出了積極支持正義戰爭的主張,認為戰爭是不好的,但是戰爭不會自行消滅,要用正義的戰爭消滅非正義的戰爭,“不得已而用之,是天道也。”在論述士與民、將與眾、德與威、仁與法、柔與剛、強與弱等關係時,注意到對立事物的兩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片面性。如提出賢士是國家的骨幹,民眾是根本,將卒並重,德威相濟,仁法兼施,剛柔強弱相宜等觀點。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在政治上還提出了“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的思想。梁興揚道長參考《黃石公三略》《武經七書》
全文
原始章第一
黃石公畫像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鑑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茍得,此人之傑也。
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獨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先莫先於修德,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明莫明於體物,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敗莫敗於多私。
遵義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後令繆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近色遠賢者昏,女謁公行者亂,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廢。以過棄功者損,群下外異者淪,既用不任者疏,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念舊而棄新功者凶,用人不得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失其所強者弱,決策於不仁者險,陰計外泄者敗,厚斂薄施者凋。戰士貧,游士富者衰;貨賂公行者昧;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安禮章第六
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預定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飢在賤農,寒在墮織。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來,貧在棄時。上無常操,下多疑心。輕上生罪,侮下無親。近臣不重,遠臣輕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山峭者崩,澤滿者溢。棄玉取石者盲,羊質虎皮者柔。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顛。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國殘。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須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鐘。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與理違。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國,可也!
人物名言
1、內貪外廉,詐譽取名;竊公為恩,令上下昏;飾躬正顏,以獲高官;是謂盜端。
2、夫高鳥死,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亡者,非喪其身也,謂奪其威,廢其權也。《
三略》
3、故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謀可深而不可疑。士驕,則下不順;將憂,則內外不相信;謀疑,則敵國奮。
4、軍井未達,將不言渴;軍幕未辦,將不言倦;軍灶未炊,將不言飢。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三略》
5、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鑑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苟免,見利而不苟得,此人之傑也。《素書》
6、利一害百,民去城郭;利一害萬,國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澤;去一利萬,政乃不亂。《三略》
7、夫聖人君子,明盛衰之源,通成敗之端,審治亂之機,知去就之節。雖窮,不處亡國之位;雖貧,不食亂邦之祿。潛名抱道者,時至而動,則極人臣之位;德合於己,則建殊絕之功。故其道高,而名揚於後世。
8、廢一善,則眾善衰。賞一惡,則眾惡歸。善者得其佑,惡者受其誅,則國安而眾善至。
9、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人先弊。《素書·安禮》
10、夫為國之道,恃賢與民。信賢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則策無遺。所適如支體相隨,骨節相救;天道自然,其巧無間。《三略》
11、賞罰明,則將威行;官人得,則士卒服;所任賢,則敵國震。《三略》
12、用兵的要義,在於注重禮節,厚給俸祿。注重禮節,智謀之士便會前來投奔,厚給俸祿,忠義之士便會視死如歸。《三略》
13、群吏朋黨,各進所親;招舉奸枉,抑挫仁賢;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謂亂源。《三略》
14、如此,君人者乃作樂以節之,使不失其和。故有德之君,以樂樂人;無德之君,以樂樂身。樂人者,久而長;樂身者,不久而亡。
15、吏多民寡,尊卑相若,強弱相虜;莫適禁御,延及君子,國受其咎。
16、聖王之用兵,非樂之也,將以誅暴討亂也。《三略》
17、一令逆,則百令失;一惡施,則百惡結。故善施於順民,惡加於凶民,則令行而無怨。使怨治怨,是謂逆天;使仇治仇,其禍不救。治民使平,致平以清,則民得其所,而天下寧。《三略》
18、夫能扶天下之危者,則據天下之安;能除天下之憂者,則享天下之樂;能救天下之禍者,則獲天下之福;故澤及於民,則賢人歸之;澤及昆蟲,則聖人歸之。
19、莫不貪強,鮮能守微;若能守微,乃保其生。聖人存之,動應事機。
20、柔能制剛,弱能制強。柔者,德也;剛者,賊也。弱者人之所助,強者怨之所攻。柔有所設,剛有所施;弱有所用,強用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三略》
21、仁賢之智,聖明之慮,負薪之言,廊廟之語,興衰之事,將所宜聞。《三略》
22、夫人之在道,若魚之在水;得水而生,失水而死。故君子者常畏懼而不敢失道。《三略》
23、德同勢敵,無以相傾,乃攬英雄之心,與眾同好惡,然後加之以權變。故非計策,無以決嫌定疑;非譎奇,無以破奸息寇;非陰謀,無以成功。《三略》
24、使義士不以財。故義者,不為不仁者死;智者,不為暗主謀。
25、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素書·安禮》
26、世能祖祖,鮮能下下;祖祖為親,下下為君。下下者,務耕桑,不奪其時;薄賦斂,不匱其財;罕徭役,不使其勞;則國富而家娭,然後選士以司牧之。
27、體降可以圖始,心降可以保終。降體以禮,降心以樂。《三略》
28、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祿。禮崇,則智士至;祿重,則義士輕死。故祿賢不愛財,賞功不逾時,則下力並,敵國削。
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三略》
29、犯上者尊,貪鄙者富,雖有聖王,不能致其治。犯上者誅,貪鄙者拘,則化行而眾惡消。清白之士,不可以爵祿得;節義之士,不可以威刑脅。
故明君求賢,必觀其所以而致焉。致清白之士,修其禮;致節義之士,修其道。而後士可致,而名可保。《三略》
30、上行虐,則下急刻;賦斂重數,刑罰無極,民相殘賊;是謂亡國。《三略》
31、夫統軍持勢者,將也;制勝破敵者,眾也。故亂將不可使保軍,乖眾不可使伐人。《三略》
32、出軍行師,將在自專;進退內御,則功難成。《三略》
33、奸雄相稱,障蔽主明;毀譽並興,壅塞主聰;各阿所以,令主失忠。
34、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素書·安禮》
35、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36、釋近謀遠者,勞而無功;釋遠謀近者,佚而有終。佚政多忠臣,勞政多怨民。
故曰,務廣地者荒,務廣德者強,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殘滅之政,累世受患;造作過制,雖成必敗。舍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亂之招,順者治之要。
37、賢人之政,降人以體;聖人之政,降人以心。《三略》
38、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顛。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素書·安禮》
39、眾疑,無定國;眾惑,無治民。疑定惑還,國乃可安。《三略》
40、夫主將之法,務攬英雄之心,賞祿有功,通志於眾。故與眾同好靡不成,與眾同惡靡不傾。治國安家,得人也;亡國破家,失人也。含氣之類,鹹願得其志。
41、賢臣內,則邪臣外;邪臣內,則賢臣斃。內外失宜,禍亂傳世。《三略》
42、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素書·安禮》
43、世世作奸,侵盜縣官,進退求便,委曲弄文,以危其君;是謂國奸。《三略》
44、主,不可以無德,無德則臣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失權。臣,不可以無德,無德則無以事君;不可以無威,無威則國弱,威多則身蹶。《三略》
45、夫人眾一合而不可卒離,權威一與而不可卒移。還師罷軍,存亡之階。故弱之以位,奪之以國,是謂霸者之略。故霸者之作,其論駁也。《三略》
46、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素書·安禮》
47、夫將,拒諫,則英雄散;策不從,則謀士叛;善惡同,則功臣倦;專己,則下歸咎;自伐,則下少功;信讒,則眾離心;貪財,則奸不禁;內顧,則士卒淫。
將有一,則眾不服;有二,則軍無式;有三,則下奔北;有四,則禍及國。《三略》
48、根枯枝朽,人困國殘。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素書·安禮》
49、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於後代。《素書》
50、絕嗜禁慾,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仁;任才使能,所以濟務;殫惡斥讒,所以止亂;
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後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51、將之所以為威者,號令也;戰之所以全勝者,軍政也;士之所以輕戰者,用命也。《三略》
52、英雄者,國之乾;庶民者,國之本。得其乾,收其本,則政行而無怨。《三略》
53、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
故夙興夜寐,禮之制也;討賊報仇,義之決也;惻隱之心,仁之發也;得己得人,德之路也;使人均平,不失其所,道之化也。《三略》
54、枝葉強大,比周居勢;卑賤陵貴,久而益大;上不忍廢,國受其敗。《三略》
55、豪傑秉職,國威乃弱;殺生在豪傑,國勢乃竭;豪傑低首,國乃可久。殺生在君,國乃可安;四民用靈,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三略》
56、善善不進,惡惡不退;賢者隱蔽,不肖在位;國受其害。《三略》
57、賢人所歸,則其國強;聖人所歸,則六契約。《三略》
58、怨在不捨小過,患在不預定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素書·安禮》
59、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須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素書·安禮》
60、賢去,則國微;聖去,則國乖。微者危之階,乖者亡之徵。
61、故兵有全勝,敵有全因。昔者良將之用兵,有饋簞醪者,使投諸河,與士卒同流而飲。
62、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
63、千里迎賢,其路遠;致不肖,其路近。是以明王舍近而取遠,故能全功尚人,而下盡力。
64、傷賢者,殃及三世;蔽賢者,身受其害;嫉賢者,其名不全。進賢者,福流子孫,故君子急於進賢,而美名彰焉。
65、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