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徽腔形成,徽劇發展,藝術特點,表演,音樂,行當,樂器,戲服,臉譜,曲牌,道具,流派藝術,徽劇嫡派,流行地區,代表人物,主要劇目,徽劇劇團,早期徽班,現代劇院,保護現狀,傳承影響,保護措施,
發展歷史
徽腔形成
徽腔的前期
中國戲劇的繁榮,往往同聲腔的廣泛流傳和發展分不開。徽劇聲腔的形成,是徽劇賴以成立的基礎。
元朝末期,南戲與北方雜劇分庭抗禮。弋陽腔流傳到安徽衍化成徽州腔和
青陽腔,並以此為主體,形成了徽劇的前身——徽池雅調。並相繼產生了徽州腔、青陽腔、太平腔、四平腔等多種聲腔。徽州腔的產生約在明嘉靖年間,至萬曆而盛行。當時在中國戲壇上有兩種傾向,一種是以弋陽、徽州聲腔為代表的適合普通老百姓口味的戲曲,另一種是以崑腔為代表的適合文人口味的戲劇。
以弋陽腔代表的徽劇聲腔
明
嘉靖年間,在徽州腔產生的當時,全國頗有影響的
餘姚、
海鹽、
弋陽、
崑山四大聲腔相繼流入徽州。其弋陽腔用金鼓鐃鈸按節拍,用人幫腔,貼近普通老百姓而受到徽州民眾的歡迎,為使弋陽腔的唱法更適合徽州村鎮平民的口味,徽州藝人在演出時往往雜人土語,並在劇本中增加大量解釋性字句,連唱帶說,通俗易懂,擴大和增強了原作表現生活的能力。這種保持
徽州語音聲調,吸收弋陽腔特點,增加“
道白”或稱“滾”,所創造出來的新戲聲腔,時稱“徽調”或“徽州腔”,成為徽劇一種的聲腔特色。
以崑腔代表的徽劇聲腔
明嘉靖年間,崑曲也在徽州一帶流傳。崑腔劇本文詞艱深,溫文爾雅,以絲竹等樂器托腔伴唱,悠揚動聽,頗受文人欣賞。當徽州腔在徽州本地流行之時,一些流寓在外的徽商卻喜歡附庸風雅,以聽崑腔為時尚,甚至專門蓄養家班唱崑調。這些演唱崑腔的徽商家班,隨著主人回到徽州演出,也把崑腔帶到徽州。徽州腔同崑腔的交流,使徽調又有了新的創造,一變為四平調。四平調又名二黃平板,也是後來四大徽班進京時所唱的主要唱腔。
徽腔的成熟期
清康熙、乾隆時期,徽州腔憑藉徽商的推動和提倡,進入全面繁榮時期,僅揚州一地就有江春的德音班、春台班,徐尚志的老徐班,黃德、汪啟源、程謙德的家班。這一時期,徽州腔更是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先後吸納秦腔、吹腔、高拔子、梆子腔、羅羅腔等聲腔藝術和劇本優點,形成以徽調為主,融合眾長,唱、念、做、打並重的劇種——徽劇。
徽劇發展
鼎盛期
清乾隆中葉,徽劇的主要聲腔均已形成。徽劇進京不久,漢劇也進京,徽劇又從漢劇中吸收了西皮,進一步豐富,發展了自己的聲腔。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另一塊《碑記》則記有
榮升、
春台、
有福、上明、翠慶、集慶、保和、文秀、上生等九個徽班班社。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名藝人高朗亭率三慶班入京演出,轟動京師。之後,在乾隆、嘉慶年間進京的還有四慶徽、五慶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其中,以三慶、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為有名,人稱“
四大徽班”。
嘉慶、
道光年(1796-1850年)間,徽班在北京更加興旺發達。
衰落期
清
道光八年至十三年(1828-1832年)間,漢調藝人王洪貴、李六等在北京加入徽班,使徽、漢合流,出現變“諸腔雜陳”為“以皮簧為主”新劇種。而南方的徽班也受到京劇和其他各新興地方劇種的衝擊。
道光二十年(1840年)由於徽漢兩個劇種的血緣關係,長期同台演出,彼此融會吸收,逐漸使徽漢兩班合作,徽漢兩調合流,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並形成一個新的劇種——
京劇。
鹹豐、
同治(1851-1874年)後,徽劇班社逐漸減少,加上原先徽商的地位已被新興的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勢力所取代,使徽班逐漸失去原先徽商在經濟上的支持,活動區域日漸縮小,只流行於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四省的部分地區。但其藝術形式卻保留了下來,並與京戲分為兩個系統,稱為“徽戲”。
民國十年(1921年)以後,徽班雖仍然活躍,但改調
京腔者日漸增多,至抗日戰爭前夕,大多數職業班社解散,藝人多改學京戲或棄藝從農或改行經商,只有少數班社勉強維持。
民國十五年(1926年)左右,由於京、滬等地京劇的蓬勃興起,徽劇漸漸衰落,解放前夕幾成絕唱。
在1951年進行的老藝人普查、登記中,當時的徽戲老藝人僅有72人。同年5月,安徽省第一個徽劇團休寧“群樂徽劇團”成立。
搶救期
1956年,“安徽省徽劇團”在徽州籌備成立,劇團成立後搶救挖掘、蒐集整理了近千個劇目和大量的徽劇聲腔、音樂、臉譜等珍貴資料。兩年後遷往合肥。1959年和1961年,該團兩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公演。
1961年,休寧“群樂徽劇團”改為“徽州地區徽劇團”。1978年重新成立“徽州地區京徽劇團”。
198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派專家與錄像隊,專門到黃山市進行徽劇、
目連戲錄像,其中徽劇錄下《水淹七軍》《百花贈劍》《出獵回書》《借靴》《打龍篷》《烏盆計》等6個節目,並列入國家藝術檔案長期保存。
現階段
1990年在紀念徽班進京200周年的演出盛會中,徽劇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再次轟動京城。
1991年至1997年間,安徽省徽劇團多次應邀赴
香港、
澳門、
台灣地區和日本演出,
1999年夏,又應邀赴
西班牙參加第20屆朝聖國際藝術節、
西班牙奔牛節和馬德里夏季藝術節的演出。
2013年,應美國旅美專家協會邀請,黃梅戲劇院與安徽省徽京劇院共同組成“徽風皖韻美洲行”演出團踏上了2013春節訪美演出的行程。
藝術特點
表演
徽劇在表演藝術上善於兼收並蓄,博採眾腔之長。演出容量大,表現力豐富,能以多種聲腔表現各種複雜人物情感,以多種表演技藝塑造舞台人物形象。其表演題材廣泛,即能演出諸如《八陣圖》《水淹七軍》《龍虎鬥》《七擒孟獲》等歷史題材的大戲,又能表演如《踢球》《鬧燈》《罵雞》等生活小戲。其表演場面或委婉細膩,如生旦排場戲《贈劍》《斷橋》《醉酒》,或火爆熾列,如武打戲《烈火旗》《八蜡廟》《英雄義》等。其表演形式也靈活多樣,可分可合,可大可小,單折戲、
連台戲均可演出。
徽劇藝術以樸實、粗獷、重排場、擅武功、具有濃厚生活氣息為特色,徽劇表演歷來講究功底紮實、技術全面、陣容整齊、色藝兼優,歌、舞、樂、白高度綜合。要求演員能文能武,唱念做打具佳。即重視排場,講究舞台藝術完美,如以“三十六頂網子會面,十蟒十靠,八大紅袍”來顯示班社陣容強大和行當齊全,又重視表演樸實、粗獷。如《八達嶺》中,單龍套就有十至十四堂之多,還有八紅蟒、四官衣,演員邊歌邊舞,再配以嗩吶、鑼鼓,表現出千軍萬馬的聲勢。演員舞台動作強烈鮮明,技術性強。即講究人物亮相和舞台畫面的雕塑美,又重視平台、高台的武功表演,在一些戲中還有不少特技表演。如《水淹七軍》中
關羽、
周倉、
關平三人表演的一系列身段亮相,特技表演高台如《
一箭仇》中的史文恭要翻三至七張桌子,平台如跳圈、竄火、竄劍、飛叉、筋斗等。徽劇中其他角色的表演也各有特色,並吸收民間武術如“紅拳”等成為武打中具有特色的招式。如旦角的表演,早期因無水袖,故有許多指法,淨角亮相時雙手過頂,似舉千斤,五指岔開,形如虎爪,用“滾喉”喑鳴叱吒,輔以頓足,用以表現角色憤怒時的情感,顯得粗獷激越。徽劇在表演上具有動作粗獷、氣勢豪壯的特點,是因繼承了安徽旌陽(今
旌德)一帶
目連戲藝人的技藝。此外,徽劇中尚有不少“絕活”,如《滾燈》中的頂燈、《活捉》中的矮步、《三岔口》中的辮子功、《雙下山》中的甩念珠、《月龍頭》中的打紅拳、《伐子都》中的三變臉等。徽昆以演出《七擒》《八陣》《八達嶺》《英雄義》等摮:嫦窋和武戲形成自己的特點。
徽劇的表演講究群歌齊舞的雄偉氣派,高台、平台的武功技巧均注重舞台畫面和身段、亮相的雕塑美。
旦角的表演因早期沒有水袖,故有很多手腕、手指的舞蹈動作。淨角亮相雙手過頂,似舉千斤,用“滾喉”
喑嗚叱吒,輔之以頓足。
音樂
徽劇的唱腔通俗易懂,節奏爽朗明快。其多聲腔,主要包括:拔子、四平、吹腔、二黃,也兼唱昆弋腔、高腔、花腔小調、西皮。後來又增加了反二黃、反西皮、花西皮、花撥子等新腔,唱腔變得更豐富。唱腔為不太嚴格的聯曲體,昆弋腔和吹腔為聯曲體向板腔體的過渡形式,也用笛子伴奏,既可演唱長短句,也能演唱七字、十字對偶句,比較靈活。撥子、二黃和西皮都有一套完整的板式,它們的唱詞,除回龍、疊板外,均為七字、十字的對偶句。
行當
徽劇中的腳色行當由生、旦、淨、醜四行發展形成了較細的分工。根據不同的腔調、時期、地方,角色分工各不同。
青陽腔的角色行當有:生(正生)、旦(正旦)、末、淨、醜、外、小生、夫旦、花旦、貼旦等十行,另有四個龍套兼演雜角。
“四大徽班”進京時的徽戲行當有:生、小生、外、旦、貼、夫、淨、末、醜等九行。
到了徽州的徽班時期,角色行當有:老生、武老生、正生、小生、武小生、正旦(青衣)、花旦、武旦、大花(銅錘)、二花(架子)、跌打二花(武花臉)、三花(醜)、武三花等十四行。
浙江一帶徽班的角色行當有:老生、老外、副末、小生、正旦、花旦、作旦、老旦、武小旦、三娘旦、大花、二花、醜(小花)、四花、雜(為龍套、老虎、狗,兼管道具箱)十五行。
正生 正生,表示嚴肅端莊的意思。劇中的男主角,多扮演的是中年男子,表演是以唱工為主,同時也有做、念功夫。如《水淹七軍》中的關羽、《八陣圖》中的諸葛亮等。 | |
老生 老生分文武老生,多扮演中、老年男子,表演要求唱、念、做、舞並重,還須具備紮實的武功基礎和靠把功夫。文戲所扮角色如《舉鼎觀畫》《跑城》中的徐策,《追韓信》的蕭何,武戲角色如《三擋》中的秦瓊,《定軍山》中的黃忠等。 | |
小生 小生分文武,多扮演青、少年男子,唱念要求真假聲結合,唱腔剛勁秀美;身段動作講求儒雅瀟灑、風流倜儻,並掌握一定的翎子功、把子功及翻滾跌扑等武功技巧。文戲所扮角色如《銀桃山》中的周珠明、《鳳凰山》的海俊、《打金枝》的郭曖等,武戲角色如《臨江會》的周瑜、《白門樓》的呂布、《紅桃山》的花榮等。 | |
大花大花又稱淨,分白臉、黑臉、花臉、紅臉。表演上以唱為主,要求聲音洪亮、有炸音;做工講究雄渾凝重、氣宇軒昂。所扮角色黑臉如《鍘包勉》的包拯、《玉靈符》的項羽等,白臉戲如《打嚴嵩》的嚴嵩、《二進宮》的徐延昭等,花臉戲如《打龍篷》的鄭子明、《 定軍山》的夏侯淵等,紅臉戲如《古城會》的 關羽、《太平橋》的 李克用等。 | |
二花二花即 副淨,重做工,念白鏗鏘有力,扑打火爆熾烈,還會一些特技表演。所扮角色如《收張奎》的張奎、《醉打山門》的魯智深等。明清時期有吳老黑、王石等“二花”名角。 | |
三花三花即 醜行,分文武。多扮演性格詼諧、幽默的角色,兼演丑旦,表演上講求唱念做打俱全。文戲所扮角色如《九錫宮》的程咬金、《借靴》的劉二等,武戲角色如《九龍杯》的楊香武、《花蝴蝶》的蔣平等。丑旦角色如《罵雞》的王婆、《巧姻緣》的奶娘等。 | |
正旦 正旦又稱青衣,主要扮演穩重端莊的中、青年婦女,重唱工,唱腔講究珠圓玉潤、委婉細膩,善於表達人物情感,身段動作要求樸素、莊重。所扮角色如《處獵》的李三娘、《雙別窯》的王寶釧等。 | |
花旦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潑、嫵媚明快的年輕女子,重做工,表演講求細膩秀美,動作,動作要求美、媚、脆。所扮角色如《 戲牡丹》的白牡丹、《殺嫂》的潘金蓮等。花旦一詞,來自元代 夏庭芝的《 青樓集》:“凡妓,以墨點破其面者為花旦。” | |
武旦武旦多扮演英勇善戰的女將、女俠、女仙、女妖等。重武打和翻撲,講求身手矯健;唱念和做工講究在嫵媚中顯出剛勁、挺拔的氣質。所扮角色如《 破洪州》中的穆桂英、《 十字坡》的孫二娘等。 | |
老旦老旦多扮演各種不同身份的老年婦女。重唱念功夫,表演上講究神態、步伐穩重。老旦的表演特點,是唱、念都用本嗓,用真嗓,但不像老生那樣平、直、剛勁,而像青衣那樣婉轉迂迴。所扮角色如《 四郎探母》的佘太君、《 牧羊卷》的春登母。 | |
樂器
伴奏樂器多以徽胡、笛、嗩吶為主。徽胡又稱科胡,
木桿、
絲弦,琴筒內直徑為二指,用短弓弓法,配以揉、滑等指法,有獨特風味。另有一種樂器,稱為“先鋒”亦叫“挑子”、“蝦須”,喇叭形,長五尺,銅製,分三截,可伸縮,用於出將、法場、出鬼怪。打擊樂器有
單皮鼓、牙板、
大堂鼓、雲鼓、徽鑼、
大鈸、
小鑼、
小鈸、
雲鑼等。
戲服
服飾種類
徽劇傳統的服裝包括
蟒、靠、
褶、盔帽、靴鞋等附屬檔案,又名戲衣,俗稱
行頭,人物的冠戴即稱盔頭。過去
徽班有“江湖行頭”“內班行頭”“私房行頭”與“官中行頭”之分。戲鞋分為靴、鞋兩類,靴可以分為厚底、薄底和方頭三種。戲服的穿戴規制,早在宋、元時期已有“
披秉”“素扮”“
道扮”“藍扮”等。明代後期,由於上演的劇目不斷更新,表演藝術的發展提高,使歌與舞有了進一步的綜合,演員行當的分工更加具體明確,以及戲班經濟條件改善,從而在舞台美術方面出現了一個戲衣、盔帽、化妝、裝置等全面發展。雖然傳統的徽劇服飾成型於清代,但其規格式樣基本上是以明代服飾為基礎,並參酌唐、宋、元、清等朝代服飾之典型,加以綜合與美化創造的。
服飾顏色
徽劇服裝具有很濃烈的民族性與服飾性。它在設計中充分運用和體現了中國傳統的色彩學和工藝美術的繪畫諸原則。服裝用色為五類,分別為紅、黃、藍(綠)、白、黑。其官衣、褶子用藍色不用綠色,蟒、靠、龍套用綠色不用藍色,繡花以
龍紋居多,線條較粗。後來受到其他劇種的影響,有所變化。
臉譜
徽劇
臉譜中,“草臉”為通用臉譜,其餘的專用臉譜都富有寓意,如包拯的前額上畫一粉紅色肉包,因傳說他幼年時曾被惡嫂陷害,推入枯井所至,
張飛的前額上畫有一個大桃,象徵著“
桃園結義”,
魏延的印堂上畫三條反骨,表明其造反等等。
曲牌
徽劇多以演武戲為主,用大小嗩吶伴奏,配以大鑼大鼓,氣勢宏偉。吹腔以笛和小嗩吶為主要伴奏樂器,有曲牌、板式變化加
曲牌體、板式變化體等三類唱腔結構體制。撥子以棗木梆擊節,初用彈撥樂器伴奏,與吹腔結合後改用嗩吶,笛和徽胡。二簧除老二簧用嗩吶伴奏外,其他都以徽胡為主,分男女宮,有導板、原板、回龍、哭板、散板、流水等板式。西皮也以徽胡為主要伴奏樂器,有文、武導板、
散板、
搖板、
二六(亦稱慢垛子)、
流水(亦稱緊垛子)、
原板、疊板、哭板等板式,分男女宮,有
西皮、
反西皮兩類。
徽劇的文場
曲牌也豐富多樣,青陽腔和徽戲各有一套
鑼鼓經,打擊樂音色低沉、渾厚,並常以大鈸和大鼓的悶擊,造成獨特效果。
道具
徽劇的道具有著自身的特色,有紙糊的砌末、紙紮十八羅漢像、三換衣等等。
流派藝術
徽劇嫡派
徽劇因徽班的推動發展為各個流派。如浙江的
婺劇、江西的
贛劇等,差不多都是徽劇的
嫡派。雲南滇劇、廣東粵劇的主要聲腔都是“二黃”,主要來自徽劇,並吸收了徽劇的武功。湖南
湘劇中的“南北腔”,就是徽調的“二黃西皮”,廣西
桂劇也以“二黃西皮”為主調,吹腔則稱“安慶調”。在安徽省內,徽劇又有江南、江北、徽州等各具特色的流派。江南徽劇以唱功見長,聲調純樸渾厚,韻味足,江北徽劇以武功見長,有些筋斗、檔子,為其他劇種所少見。
流行地區
主要範圍
影響範圍
代表人物
早期徽劇代表人
程長庚(1811~1880),名椿,譜名程聞檄,清朝同治、光緒時京劇表演藝術家,由演唱徽調、崑腔衍變為京劇的奠基人之一,譽為徽班領袖、京劇鼻祖,被清末畫家沈蓉圃繪入《同光十三絕》畫譜。他曾任三慶班主,精忠廟廟首,三慶、春台、四喜三班總管,同仁尊稱其大老闆。他腹笥淵博,能戲300餘出,與四喜班
張二奎、春台班余三勝並稱老生三傑、老生三鼎甲。雖比余、張享名較晚,但其威望極高,名列“
三鼎甲”之首。
余銀順(1888~1974),徽劇名角演員,安徽績溪
大源鄉坦頭村人。晚年定居
尚田村。15歲投師學徽劇,攻鬚生,學藝6載,拿手戲有《打金枝》《大紅袍》《渭水河》等,後因大嗓倒去,改用小嗓,學
青衣,演文武花旦,以《寶蓮燈》《重台別》名於世。民國3年改攻小生,長於《昭君》《水斗》《思凡》、奇雙會》等傳統戲目。
程松順(1880—1966),男,漢族,安徽省
歙縣長陔鄉石門坑人,徽班藝人,老生演員。其十三歲拜“桂春”班(二黃班兼演目連戲)王順田為師習老生。出師後相繼在“上升”、“丹桂”、“長春”、“二陽春”、“柯長春”等大小戲班唱戲。
現代徽劇傳承人
章其祥,國家一級演員。1944年出生,黃山市屯溪高梘人。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56年開始學戲,1957年入安徽省徽劇團,在徽劇《水淹七軍》《情義千秋》《
淤泥河》《
快活林》《磨房會》中飾演主要角色。
李龍斌,安徽省明光市人,1956年生,安徽省徽京劇院副院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劇”代表性傳承人,1992年,憑藉作品《
臨江會》獲得上海第三屆“白玉蘭”表演藝術獎,1993年,因出色扮演了徽劇《呂布與貂蟬》中的呂布一角而獲得第十一屆“
梅花獎”。
汪亦萍,
黃山市省級非遺徽劇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一位將京、徽劇藝術傳承藝術家。從藝33年來,她不但在京、徽劇演出、研究中作出貢獻,還將京、徽劇演到了國門之外,傳進了校園和社區。
主要劇目
安徽省徽劇團建團以來,搶救挖掘、蒐集記錄了近千個劇目和大量的徽劇聲腔、音樂、臉譜等珍貴資料。徽劇共有傳統劇目1404個,存安徽省徽劇團手抄劇本753個。徽劇的音樂唱腔以吹腔、撥子為主,另有青陽腔、四平腔、徽昆、昆弋腔、二簧、西皮及花腔小調共九類聲腔。徽劇的曲牌共有100餘種,經常演出使用的約50多種。徽劇傳統劇目非常豐富,其中徽崑劇目以武戲為主,西皮戲,多與漢劇類同。
聲腔名稱 | 劇目名錄 |
徽崑劇目 | |
昆弋腔劇目 | |
吹腔、撥子劇目 | |
西皮劇目 | |
皮簧劇目 | |
花腔小戲 | 《罵雞》《李大打更》《探親相罵》等。 |
青陽腔和四平腔劇目 | |
經過整理較有影響的徽劇劇目 | |
安徽省徽京劇院徽劇的保留劇目 | |
徽劇劇團
早期徽班
“三慶徽班”進京祝壽演出成功後的第一代班主是
高朗亭,其嘉慶二年(1797年)接任余老四的。第二代班主陳金彩,於
道光初年(1821年)接任(有說是1834年)。第三代班主是程長庚,其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接任,其時新劇種--京劇已基本形成。光緒六年(1880年)程長庚故後由楊月樓接任第四代班主。第五代班主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
楊月樓去逝由
王楞仙接任,此後一年多,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三慶班解散。
“四喜徽班”的班主,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和
鹹豐元年(1851年)是京劇奠基人之一張二奎,同治四年(1865年)由
姚增祿領班,同治十一年(1872年)由梅巧玲接任至光緒八年(1882年)。巧玲故後由其子梅雨田接任,民國二年(1913年),由
嗣子(即侄)梅蘭芳掌管。
“春台徽班”在道光七年(1827年)由陳孔蒸任班主,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班主是京劇奠基人之一餘三勝,光緒元年(1875年)班主為
時小福。
“和春徽班”在道光八年至十二年(1828-1832年)由王洪貴執掌班主,後因缺少台柱,力量薄弱,經營不振,於道光十三年(1833年)報散,當時京劇還在“孕育”期中。
現代劇院
安徽省徽京劇院
安徽省徽京劇院是在原安徽省徽劇團、安徽省京劇團基礎上於2005年11月18日合併組建成立的。安徽省徽劇團始建於1956年。在職職工160人,擁有副高以上職稱的演職員占在職人數的40%,多人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文華獎、上海戲劇“白玉蘭”獎、中國曹禺戲劇獎和中國戲曲“紅梅”獎。安徽省徽京劇院以演出國粹京劇和安徽特有地方戲徽劇為演出主體,劇院積累大量優秀傳統京劇和徽劇劇目。
2006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安徽省徽京劇院院申報的徽劇名列其中。劇院申請的“徽班”註冊商標獲得國家著作權局的批准。
徽州地區京徽劇團
1951年,進行的老藝人普查、登記中,當時的徽戲老藝人僅有72人。同年5月,安徽省第一個徽劇團休寧“群樂徽劇團”成立。1956年,“安徽省徽劇團”在徽州籌備成立,兩年後遷往合肥。1961年,休寧“群樂徽劇團”改為“徽州地區徽劇團”。1978年,重新成立“徽州地區京徽劇團”。1989年,中國藝術研究院派專家與錄像隊,專門到黃山市進行徽劇、目連戲錄像,其中徽劇錄下《水淹七軍》《百花贈劍》《出獵回書》《借靴》《打龍篷》《烏盆計》等6個節目,並列入國家藝術檔案長期保存。
保護現狀
傳承影響
傳統戲曲一般由傳承人的口傳身授而得以代代傳遞和發展的,飽含著歷久彌新的歷史文化價值。隨著時代的變遷,新的文化娛樂方式的衝擊,人們的生活環境以及消費方式發生變化,很多民間風俗活動不再舉行,與此相關來自鄉野、自編自演的徽劇徽戲,也慢慢淡出人們的生活。因此,對傳統徽劇進行搶救、挖掘、保護、傳承,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徽劇正面臨著種種現實困難,其中最重要的三點影響到徽劇的傳承與發展。
一是徽劇的藝術特色消融,有出現“京劇化”的潛在危機,安徽省徽劇團由原先的徽劇團合併為徽京劇院,“徽京合併”導致徽劇特色逐漸消融,使徽劇傳承工作業態萎縮,生存狀況令人堪憂。
徽劇與京劇,同根同祖,一脈相承,徽、京之間,無論從劇目、聲腔、曲調、念白以及行當角色、表演程式等方面,彼此差異大致相同,徽京合併會造成劇種界限被打破,表演特色被融合。特別是演員之間長期同班、同台、同戲、同演,使徽劇藝術特質逐漸消解,與京劇同化合流,會使徽劇失去自身藝術特色,亦會影響徽、京兩個劇種的藝術發展。
二是藝術人才的匱乏,傳承後繼無人,徽劇正面臨的主要困境是演員老化、行當不全,藝術人才斷檔嚴重。
三是徽劇缺乏精品力作,社會影響力逐年下降。
徽劇藝術這一珍稀文化遺產,保留它的活態演出不僅對觀眾、對研究中國文化的學者是福音,對於世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故宮博物院尚存清廷“
昇平署”一庫房徽劇劇本及文字材料亟待整理,而徽劇
劇種的消失將會使這批文物成為無法解讀的“天書”。對這樣一份中國戲劇文化遺產,理應倍加珍視,並加以搶救和保護,也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保護措施
2013年7月,為了將徽班進宮演出資料的保護與整理,故宮博物院將1萬1千件徽班進宮演出資料進行了第一輪整理,挑出了品相相對完好的300多件資料,進行了影印。
2013年10月,黟縣戲聯遵照黃山市委、市政府領導關於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指示要求及市文化委具體工作安排,組織老徽劇演員傳幫帶,排練徽劇《楊貴妃後傳》,以實際行動傳承徽劇演藝,搶救徽劇表演藝術,為傳承徽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做出自己的貢獻。
2016年,安徽省懷寧縣將選址“戲曲之鄉”石牌鎮,建立首箇中國徽班博物館,將收入大量關於徽班與徽劇的相關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