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牌

曲牌

曲牌是傳統填詞制譜用的曲調調名的統稱。俗稱“牌子”。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崑山腔﹑弋陽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通稱作“曲牌體”唱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牌
  • 俗稱:牌子
  • 分類:器樂曲牌和文詞曲牌
  • 句式:多作長短句,少用齊言
簡介,歷史,分類,分類簡介,內容類別,基本形式,特點,曲牌格律,曲牌名一覽,

簡介

曲牌的文字部分須“倚聲填詞”,多作長短句,少用齊言。各曲的句數﹑用韻﹑定格(何處可加如“也羅”之類的和聲),以及每句的字數,句法和四聲平仄等,都有一定格式,從韻文文體來說,曲牌即為此種文體的格律譜。每支曲牌唱腔的曲調,都有自己的曲式﹑調式和調性﹐以及本曲的情趣。各曲的分句分讀,和唱詞常相一致;曲調進行的高低升降,可因唱字的四聲調值和曲詞的思想感情不同,而有所變化。曲牌有長有短,節拍有定有散,但都有首有尾,自成起訖。

歷史

明王驥德《曲律》說:“曲之調名﹐今俗曰‘牌名’”。可見“曲牌”之稱由來已久。古代詞曲創作﹐原是“選詞配樂”﹐後來逐漸將其中動聽的曲調篩選保留﹐依照原詞及曲調的格律填制新詞﹐這些被保留的曲調仍多沿用原曲名稱﹐如〔折楊柳〕﹑〔後庭花〕﹑〔虞美人〕﹑〔懶畫眉〕等﹐遂成“曲牌”。從漢魏樂府﹑唐宋詞調以至金元劇曲散曲﹑明清歌謠俚曲﹐曲調屢有增減。明沈璟《九宮詞譜》共列曲牌685種﹔清乾隆十一年(1746)編成的《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匯集南北曲曲牌2094種(同名異體共達4466支)﹐每種曲牌各有專名。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戲曲聲腔﹐如崑山腔﹑弋陽腔﹐以及由明清俗曲發展成的戲曲劇種﹐大多以曲牌為唱腔的組成單位﹐通稱作“曲牌體”唱腔。
曲牌牌名來源不一﹐有以地名命名﹐如〔梁州序〕﹑〔伊州袞〕﹑〔福州歌〕﹑〔東甌令〕等﹔有以曲牌節拍或節奏特點命名﹐如〔長拍〕﹑〔短拍〕﹑〔急板令〕﹑〔節節高〕等﹔有以樂曲曲式結構命名﹐如〔三段子〕﹑〔四換頭〕﹑〔三疊排歌〕﹑〔三部樂〕等﹔有的以來源命名﹐如〔文序子〕﹑〔大迓鼓〕﹑〔賣花聲〕等﹔有因字面錯訛﹐轉義為名﹐如〔朝天子〕原是名種牡丹〔朝天紫〕﹔〔醉翁子〕原是唐人諷詠醉公子的篇名。此外尚有其他民族語言的音譯﹐如〔者古〕﹑〔魔合羅〕﹑〔拙魯速〕﹑〔阿納忽〕等等﹐以及歌者創用牌名。
曲牌原為聲樂曲﹐後在戲曲中有改為用器樂演奏的﹐遂演變為器樂曲牌

分類

分類簡介

曲牌有器樂曲牌與文詞曲牌之分,前者按宮調系統、律呂分類來體現各地各流派各自的音樂風格,後者則是按句式、平仄、韻位所作的曲文曲字。曲牌在曲的長篇大論中沒有清楚地分為器樂曲牌和文詞曲牌,因為劇本作者既精通二十律呂、九宮十三調的器樂格律,又熟識內涵廿九韻、十九韻詩詞曲格律。既是戲劇家,又是詩詞家、曲藝家。劇本之中已全面標明,不必分工,如:板眼由鼓師處理,音樂宮調由樂師處理,曲文曲字由詩詞家處理等等。
內容多樣內容多樣
器樂曲牌有南曲北曲之分。北曲較單純,南曲隨地方劇種、語言音樂、傳統風格不同而不同,如:莆仙方言區所流傳的曲牌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不僅套用範圍廣,而且只要你說出曲牌,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哼出。莆仙方言區的曲,除戲曲之外,還有“師公曲”“經師曲”“鼓頭曲”“和尚曲”,農村結婚用的“金文曲”。大同小異,“題頭”基本一樣,可惜文詞曲牌卻均已失傳,戲曲劇本只用五、七言排句,偶爾派用部分長短句也不是按曲牌格律譜的。(“金文曲”中的一支“出燈金文”還偶爾保留較完整的《駐雲飛》格律。)

內容類別

1.西皮小開門:京劇胡琴曲牌,多用於配合帝王、后妃升殿時的儀仗、先導,以及他們本身念引、入座和大臣們參拜等動作,如《宇宙鋒》 中秦二世的升殿等,有時也可以配合一般動作,切不限於人物身份,如《空城計》中的老軍掃街,《群英會》 中魯肅放置假信等,均奏[西皮小開門]。
2.胡琴曲牌 :京劇的胡琴曲牌基本上和笛子曲牌一樣,也是用於打掃,更衣,梳妝,設宴,行禮,慶賀,祭奠,行路過場以及舞蹈等處,還有在配合啞劇式的表演動作時也經常使用。由於胡琴弦樂器操作靈便自如,適應力強,所以胡琴曲牌在舞台上的運用比笛子曲牌更為靈巧。胡琴曲牌大部分是從崑曲用的笛子或嗩吶曲牌移用過來,如[小開門]、[萬年歡]、[柳搖金]、[山坡羊]、[川撥棹]、[傍妝檯]等。也有來自民間絲竹樂曲的,如[花梆子]、[東方贊]、[小磨房]、[海青歌]等。這些曲牌改用胡琴演奏之後,由於胡琴各種定弦的特色和演奏時的弓法、指法的運用以及和二胡月琴弦子等的配合,往往會出現更為新鮮的效果。
胡琴曲牌又名絲弦曲牌,一般不用鑼鼓伴奏,有時只用單皮鼓或大小堂鼓擊奏花點。絲弦曲牌也有只用彈撥樂器演奏而不要用弓弦樂器的,這是為了表現某種特定的情調,如《空城計》中諸葛亮在城樓撫琴所用的“琴歌”等。
3.吹打曲牌:凡嗩吶曲牌中的清曲牌,笛子曲牌,均稱吹打曲牌。
八板京劇胡琴曲牌八板京劇胡琴曲牌
4.乾牌子:乾牌子又名乾念牌子,原是可以唱的曲牌,後來改唱為念,去其曲調,僅留下鑼鼓伴奏的部分,以鑼鼓的音響節奏來襯托乾念台詞的節奏,如[水底魚]、[撲燈蛾]、[四邊靜]、[金錢花]等都屬此類。這種乾牌子有時也去其念白,僅以鑼鼓節奏來配合舞台上特定的身段動作。
5.大字牌子京劇曲牌依其配器形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類別,凡帶有唱詞,以民眾齊唱形式出現,並有嗩吶加鑼鼓伴奏的曲牌,就稱為大字牌子。所謂大字就是曲詞,過去的工尺譜,是把曲詞用大的字型寫在中間,而曲譜是附在大字旁邊的,故名。又稱混牌子,混曲牌,鑼鼓曲牌。
6.混牌子:凡把大字牌子去掉歌詞,僅由嗩吶吹奏曲調,並加鑼鼓伴奏的,名為混牌子。
7.清牌:凡把混牌子減去鑼鼓,僅由嗩吶吹奏的曲調,名為清牌子。
8.八板京劇胡琴曲牌,[八板]又名[老八板],是中國民間流行很廣的器樂曲。京劇多用於活潑輕鬆的舞蹈場面,如《紅娘》中的撲蝶(用西皮),《桑園寄子》中的綁子(用二黃),及《打花鼓》的舞蹈等,均奏[八板]。
9.八岔京劇胡琴曲牌,[八岔]是從八個曲牌里選出八個樂句,經糅合聯成一個完整的曲牌,因而得名。[八岔]的曲調順暢,旋律優美,音調與四平調相近,故多用於四平調或二黃原板的前面。如《梅龍鎮》 、《問樵鬧府》等劇,均用[八岔]伴奏。
10.二黃小開門京劇胡琴曲牌,用法與[西皮小開門]相同,只是用於二黃戲中。如《賀後罵殿》中的趙光義和《大保國》中的李艷妃上場,以及《問樵鬧府》中范仲禹酒醉被送往書房,《清官冊》中寇準更換服裝等處,均奏[二黃小開門]。
11.反二黃小開門京劇胡琴曲牌,不一定用於唱反二黃的劇中,而是與正二黃的小開門變換使用。如《貴妃醉酒》中高、裴二力士及宮娥們向楊玉環進酒時,即奏[反二黃小開門]。

基本形式

一,由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聯成一套
二,主要有一支曲牌多次重複(其中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構成一套
三,古人所說的“子母調”,即除引子、尾聲之外,基本上由兩支曲牌互動循環而成。類似纏達。在南曲、北曲中都有,如北曲的正宮套曲內常有[滾繡球]與[倘秀“一宮到底”。南曲發展到崑曲時期,宮調的運用日益成熟,在嚴格之中又有其靈活性,一組套曲可以用二至三個宮調。但這些宮調也必須是相通的(屬於一種笛色,即屬於同宮系統),以求得調性上的統一和諧。此外,古人認為不同的宮調具有不同的聲情(調性色彩),可根據劇情選用相應的宮調。
套曲中的曲牌排列有一定的層次。基本上是慢曲在前,次為中曲,急曲在後,依次遞變。前面的引子和最後的尾聲常用散板,因而形成:散——慢——中——快——散的規律。套曲的名稱,往往以第一支曲牌以及所屬的宮調命名。如第一曲為正宮的[端正好],則稱為[正宮·端正好]套,如第一曲為[新水令]屬雙調,則稱為[雙調·新水令]套等。套曲就音樂來說,可分為北套與南套北套為北曲,南套為南曲。崑曲中兩者兼用,但在用北套時,仍保持著北套一宮到底與一人主唱的特點。此外,還有南北合套與南北聯套的套曲形式,以表現人物性格的矛盾衝突和戲劇情節跌宕起伏。並可以用集曲、借宮、犯調等創作手法以豐富其表現力。曲牌聯套的演唱形式是多樣的,除獨唱、對唱外,還有合唱(即齊唱)作為穿插。

特點

曲牌是崑曲中最基本的演唱單位。全國共有300多種戲曲曲種,在音樂體系上分為兩種:板腔體和曲牌體。絕大多數劇種是板腔體,少數是曲牌體。而崑曲的曲牌體是最嚴謹的。據國年間的曲學大師吳梅統計南曲曲牌有4000多個,北曲曲牌有1000多。常用的也僅200多個。最流傳的南曲曲牌如《遊園》 中的[步步嬌],[皂羅袍],[好姐姐]、《琴挑》中的[懶畫眉],[朝元歌]。這兩齣戲也是用來為男女演員打基礎的。故崑曲中有女學《遊園》,男學《琴挑》 的說法。
曲牌是崑曲中的基本演唱單位曲牌是崑曲中的基本演唱單位
北曲如“端正好”,“新水令”,“醉花蔭”,“點絳唇”,“粉蝶兒”,“斗鵪鶉”,“一枝花”,“集賢賓”,等八套。崑曲中在套用曲牌時構成聯套,(又稱套數)通過聯套的選用、調劑、對比組成一個整本大戲的音樂和文學結構,基本上一齣戲是一個套數。
曲牌的音樂結構和文學結構是統一的。由於曲牌是由詞發展而來,又稱詞餘,在文字上是長短句式,寫作就是填詞。一個曲牌有多少字,幾句,每個字的平仄聲,都有規定。而且重要的詞位嚴格到仄聲中應有上(∨),去(\ )之別。如不根據平仄聲就要形成倒字,很難譜曲和演唱。這也是寫作和演唱崑劇難度很高的一個原因。
曲牌演唱的特點是“以字行腔”,腔跟字走、在演唱上也有一定的腔格,不同於其它戲曲可以根據演員個人條件隨意發揮,而是有嚴格的四定:定調、定腔、定板、定譜。

曲牌格律

曲牌格律譜和詞譜一樣,是記述,標誌每支曲牌固定的字數、句數、句式、平仄、韻腳的辭書,和填詞一樣,按這個固定的譜序填入需要的字、詞,組成一支完整的曲,如:《滿庭芳》北曲中呂小令(全曲十句九韻,只引頭三句)。
西窗酒醒(韻),衾閒半幅(句),鼓轉三更(韻)。
平平仄仄平平仄耠 仄仄平平
曲牌格律譜是天下統一的,好象詩詞格律,作品符合率高低,直接體現作者的創作水平,也直接展現了優劣的文學素質。曲韻、曲牌、曲譜在制曲過程中必須熟練掌握,廣泛套用,因為詩詞是文人俊造“小天地”,而曲是人民大眾化的口頭語,是民族“大觀園”,它的口語化便於唱,便於誦。 (武亞木)

曲牌名一覽

醉花陰 喜遷鶯  出隊子 刮地風 四門子 水仙子 塞雁兒 神仗兒
節節高 接接高 者刺古 柳葉兒 寨兒令 塞兒令 六么令  九條龍
興隆引 興龍引 文如錦 女冠子 願成雙 傾杯序 彩樓春 拋球樂
晝夜樂 人月圓 紅納襖 紅錦袍 賀聖朝 端正好 滾繡球 叨叨令
倘秀才 塞鴻秋 脫布衫 小梁州 醉太平 呆骨朵 靈壽杖 靈壽歌
貨郎兒 伴讀書 笑和尚 笑歌賞 芙蓉花 雙鴛鴦 蠻姑兒 窮河西
黃梅雨 普天樂 菩薩蠻 月照庭 六么遍 柳梢青 黑漆弩 學士吟
鸚鵡曲 甘草子 漢東山 怕春歸 春歸犯 普天樂 錦庭芳 端正好
賞花時 點絳唇 混江龍 油葫蘆 天下樂 元和令 上馬嬌  游四門
勝葫蘆 後庭花 柳葉兒 寄生草 青歌兒 哪吒令 鵲踏枝  六么序
醉扶歸 金盞兒 碎金盞 醉中天 醉雁兒 一半兒 憶王孫  玉花秋
四季花 穿窗月 大安樂 雙燕子 雙雁兒 翠裙腰 六么遍 上京馬
尚京馬 綠窗愁 綠紗窗 瑞鶴仙 憶帝京 襖神急 襖神兒  六么令
錦橙梅 柳外樓 太常引 黃鶯兒 踏莎行 蓋天旗 垂絲釣  應天長
憑闌人 美中美 大聖樂 一枝花 占春魁 牧羊關 罵玉郎 瑤華令
感皇恩 採茶歌 楚江秋 玄鶴鳴 哭皇天 烏夜啼 賀新郎  草池春
芍藥 四塊玉 梧桐樹 玉交枝 玉嬌枝 鵪鶉兒 乾荷葉 翠盤秋
醉鄉春 金字經 閱金經 楚天秋 神仗兒 粉蝶兒 醉春風 迎仙客
石榴花 鬥鵪鶉 上小樓  快活三 朝天子 謁金門 四邊靜 滿庭芳
賀聖朝 紅繡鞋 朱履曲  鮑老兒 鮑老袞 紅芍藥 剔銀燈 蔓菁
普天樂 古鮑老 黃梅雨  柳青娘 醉高歌 最高樓 十二月 堯民歌
喜春來 陽春曲 鬼三台  播海令 古竹馬 賣花聲 昇平樂 酥棗兒
齊天樂 紅衫兒 山坡羊 四換頭 喬捉蛇 鶻打兔 鴛鴦兒 賣花聲
念奴嬌 百字令  六國朝 卜金錢 初問口 歸塞北 望江南 喜秋風
怨別離 淨瓶兒  好觀音 麻婆子 牆頭花 耍孩兒 魔合羅 催花樂
擂鼓體 常相會  青杏子 青杏兒 憨郭郎 蒙童兒 還京樂 催拍子
荼縻香 驀山溪 女冠子 玉翼蟬  鷓鴣天 喜梧桐 惱殺人 伊州遍
天上謠 瑤台月 木蘭花  糖多令 于飛樂 青玉案 集賢賓 逍遙樂
掛金索 金菊香 醋葫蘆  梧葉兒 知秋令 浪來里 賢聖吉 雙雁兒
雙燕子 望遠行 賀聖朝  鳳鸞吟 涼亭樂 上京馬 酒旗兒 皂旗兒
八寶妝 二郎神 水紅花 定風波 玉抱肚 秦樓月 憶秦娥 桃花浪
桃花娘 滿堂紅 滿堂春 半鵪鶉 金蕉葉 調笑令 含笑花 小桃紅
禿廝兒 耍廝兒 小沙門  聖藥王 麻郎兒 絡絲娘 東原樂 綿搭絮
拙魯速 天淨沙 天淨紗  鬼三台 三台印 耍三台 雪裡梅 雪中梅
酒旗兒 眉兒彎 送遠行  寨兒令 柳營曲 黃薔薇 慶元貞 古竹馬
踏陣馬 青山口 鄆州春  看花回 南鄉子 梅花引 憑闌人 糖多令
新水令 駐馬聽 雁兒落 得勝令 凱歌回 陣陣贏 喬牌兒 甜水令
滴滴金 折桂令 天香引 蟾宮曲 步蟾宮 蟾宮曲 折桂令 錦上花
碧玉簫 攪錚琶 清江引 江兒水 步步嬌 潘妃曲 落梅風 壽陽曲
喬木查 慶宣和 水仙子 凌波仙 湘妃怨 馮夷曲 慶東原 慶東園
沽美酒 瓊林宴 太平令 夜行船 掛玉鉤 掛搭沽 掛打鼓 掛搭序
荊山玉 側磚兒 竹枝歌 春閨怨 牡丹春 對玉環 五供養 殿前歡
鳳將雛 殿前喜 鳳引雛 月兒彎 行香子 天仙子 天仙令 蝶戀花
神曲纏 醉春風 快活年 朝元樂 沙子兒 海天晴 一機錦 好精神
農樂歌 雁兒落 動相思 新時令 十棒鼓 秋江送 襖神急 楚天遙
播海令 青玉案 皂旗兒 皂旗令 酒旗兒 枳郎兒 川撥棹 七弟兄
梅花酒 收江南 喜江南 小將軍 撥不斷 續斷弦  太清歌 太平歌
漢江秋 楚江秋 荊湘怨 荊襄怨 阿忽令 阿納忽 阿那忽 風入松
一錠銀 胡十作 亂柳葉 豆葉黃 豆葉兒 搗練子 胡搗練 小陽關
早鄉詞 石竹子 山石榴 醉娘子 真箇醉 相公愛 小拜門 不拜門
金盞兒 金盞子 慢金盞 大拜門 也不羅 野落索 喜人心 風流體
忽都白 古都白 倘兀歹 唐兀歹 青天歌 大德歌 大德樂 華嚴贊
得勝樂 德勝樂 慶豐年 秋蓮曲 落風花 珍珠馬 雕刺鴣 雕剌雞
掛打燈 棗鄉詞 山丹花
刮地風犯 古水仙子 神仗兒後 神仗兒犯 節節高犯 古寨兒令 侍香金童
黃龍袞 殿樂三疊 神仗兒煞 村里秀才 啄木兒煞 上馬嬌煞 後庭花煞
村里迓鼓 八聲甘州 梁州第七 菩薩梁州 朝天子犯 山坡里羊 蘇武持節
貨郎兒犯 雁過南樓 蒙童兒犯 燈月交輝 初生月兒 陽關三疊 林里雞近
淨瓶兒煞 啄木兒煞 好觀音煞 玉翼蟬煞 芭蕉延壽 浪來里煞 紫花兒序
絡絲娘 天淨沙煞 眉兒彎煞 駐馬聽近 沉醉東風 平沙落雁 銀漢浮槎
玉鉤序 掛搭鼓序 月上海棠 小孩婦兒 金娥神曲 駙馬還朝 魚遊春水
醉也摩挲 小喜人心 大喜人心 雁兒解紅 隔尾叫聲 道和哨遍
金殿樂三重 金殿樂三台 轉調貨郎兒 九轉貨郎兒 金殿喜重重
番馬舞西風 三轉小梁州 攤破天下樂 河西後庭花 低過金盞兒
高過金盞兒 三番玉樓人 攤破採茶歌 古調石榴花 鮑老三台袞
攤破喜春來 雁過南樓煞 百字知秋令 古調水仙子 高過浪來里
河西後庭花 秋風第一枝 百字折桂令 河西錦上花 河西水仙子
間金四塊玉 減字木蘭花 攤破清江引 二犯白薴歌 三犯白薴歌
萬花方三台 驟雨打新荷 河西六娘子 高過金盞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