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戲曲

徽派戲曲

徽派戲曲是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明末清初,西秦腔等亂彈聲腔流入,經過衍變,形成徽調主要唱腔吹腔撥子,其後又衍變成二黃腔。清代中期,徽劇風靡中國,形成一個唱、念、做、打並重的完美劇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徽派戲曲
戲曲形成,戲曲發展,

戲曲形成

徽州人善歌舞,東晉時新安歌舞就已蜚聲海內。明代徽州人對戲劇的嗜好尤甚,各地族社每借祭祀儀禮、婚喪喜慶之際,聚眾演戲,甚至在訴訟之後也有罰戲的習俗。徽州在外埠的富商,常以聲伎相隨,列歌舞、宴賓客。由於徽州戲劇活動較為普遍,觀眾主要是村鎮平民,藝人在演出時,對曲詞中那些高深典雅的戲文,往往予以改造,力求通俗。因而,逐步形成徽州戲劇獨有的特徵。
明嘉靖間,徽州藝人在吸收弋陽腔的基礎上,形成徽州腔,是為徽劇的先聲。徽州腔在寓意較深的曲詞中,增加了大量的解釋曲文,聯綴曲辭,發揮劇情的“滾唱”,形成通俗易懂的“新體曲文”。並注意增加便於理解曲詞的道白,如淨醜間的戲謔語,彼此的設問、對答等,給觀眾以更多的戲劇性,擴大和增強原作表現生活的能力。明萬曆間,徽州、旌陽戲班上演目連戲,把民間雜要融入劇中,蹬桌、翻梯、飛叉、滾打、走索、跑圈、竄火、竄劍等,成為表演武戲的特殊招式,並運用火彩、幻術等特技,逐步形成徽劇的特殊風格。

戲曲發展

乾隆五十五年,徽劇三慶班進入北京演出,同以後興起的四喜、春台、和春合稱“四大徽班”。道光間湖北漢劇進京,徽劇的二簧調和漢劇的西皮調結合形成京調,產生京劇。
清代後期,京劇興起後,徽劇藝人紛紛改學新腔(京劇),徽劇日漸衰落。但是,徽州部分農村仍然盛行徽劇,“夜不唱京”,凡廟會祭祀,都請徽班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