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

諡號

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隻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總的來說,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

古代東亞(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帝王及其后妃、諸侯、臣僚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內務府根據其生前事跡與品德,而給予他一個中肯的稱號。此外,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一些鄰近國家亦有使用,但不是每個東亞古代國家都用諡號。

根據對西周青銅銘文的研究,約周穆王時期,給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死者加謚的做法已比較普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諡號
  • 外文名:posthumous title
  • 流行地東亞古代王朝
  • 發源時間西周
  • 解釋:正史評價
  • 舉例:文忠、襄武 體仁、致孝、莊烈
  • 無諡號皇帝:秦始皇
  • 評定時間:去世之後
  • 依據書籍:《諡法解》
歷史,含義,形成,種類,發展,等級,諡法,對象,獲謚,分類,字數,古解,規則,工具書,上諡法,中諡法,下諡法,類別,皇帝,群臣,名人,

歷史

含義

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長短字數不定,或一兩字,或二十餘字,字數不定,情況較為複雜。

形成

諡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謚。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
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諡號制度。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繫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廟號,隋煬帝就是諡號,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最早的皇帝諡號用得多,後來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夏商時代的帝的稱呼多數用乾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前面一個字據考證是一種祭祀方法(參考《歷史的荒原》),後面的一個字則表示在哪一天進行祭祀。例如盤庚是指在庚日用盤這種祭祀方法祭祀祖先,祭祀也是對先祖執政歷史的一種總結。盤是指敲打磐磬的祭祀方式。諡號是周朝開始有的,但周武王不是諡號,是自稱,周昭王周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所謂諡號,就是用一兩個字對一個人的一生做一個概括性的評價,算是蓋棺定論。像文、武、明、睿、康、景、莊、宣、都是褒謚,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漢惠帝、晉惠帝都是沒什麼能力的,質帝、沖帝、少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厲、靈、煬都是惡謚,哀、思也不是好詞,但還有點同情的意味,一般用作朝代中後期君主,如明末崇禎皇帝追謚為思宗。政變中被推翻的稱廢帝(後人稱呼,不是正式的諡號)。亡國君主稱末帝。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諡號都有個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獻。漢獻帝是他死去之後曹魏給他加的諡號,他的諡號為孝獻皇帝,“獻”為平謚,意為“聰明睿智”,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曹魏政權其實是十分認可漢獻帝劉協的。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廟號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廟號是東亞地區皇帝於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一般認為祖有功宗有德。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太祖,劉徹是世宗,劉詢是中宗,劉秀世祖等,不是每一個皇帝身後都有廟號。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號稱中興的皇帝。

種類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謚”、“平謚”,沒有“惡謚”。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行政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謚為“厲”,另外還有“私謚”。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 上謚,即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康”表示“安樂撫民”;“平”表示“布綱治紀”。
  • 下謚,即批評類的諡號,如:“煬”表示“好內遠禮”,“厲”表示“暴慢無親”、“殺戮無辜”,“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幽”表示“壅遏不通”、“靈”表示“亂而不損”等。
  • “下謚”之“惡謚”:周厲王是一個貪婪的君,“國人”發動暴動,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東北)並死在那裡,“厲”便是對他予以斥責的“惡謚”。
  • 平謚,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懷”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上述三類諡號,一般屬於官謚
  • 私謚: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謚”始於周末,興盛於漢朝。

發展

  •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一個年號用一輩子(一世一元),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裡面只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正統天順),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奪門之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祺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有時候,不做皇帝的,死後追尊為皇帝,如曹操司馬懿父子等,還有一個是多爾袞,他死後被福臨尊為成宗義皇帝,但那只是權宜之計,不出一個月,福臨囚禁了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等人,然後宣布多爾袞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義皇帝的稱呼自然也沒了。
    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周公旦太公望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謚。這是諡法之始。《周禮》說:“小喪賜謚。”小喪,指死後一段時間。《逸周書·諡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一九二七年六月二日,著名學者王國維自沉身亡,溥儀“詔”謚“忠愨”,墓碑上刻著“王忠愨公”。愨:行見中外曰愨;執德不惑曰愨;誠以致志曰愨;表里如一曰愨;誠心中孚曰愨;率真御下曰愨。陳寅恪在其碑文中說:“思想不自由,毋寧死耳!”這是中國諡號制度的終點。
    秦始皇看到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將“皇”、“帝”連起來開始稱“皇帝”。“皇帝”比上謚更加溢美,所以歷朝最高統治者欣然接受。西漢又恢復了諡號。

等級

  • 帝王與群臣之間有嚴格區別,帝王的諡號,在隋朝以前均為一字或二字,如西漢的皇帝劉盈謚惠帝、劉恆諡文帝、劉啟謚景帝,東漢的皇帝劉秀謚光武帝等即是。但是從唐朝開始,皇帝的諡號字數逐漸增加,例天寶十三年,玄宗李隆基決定將先帝的諡號都改為七個字如李淵為“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唐後各代皇帝的諡號,一般都偏長,其中稱冠的清太祖努爾哈赤,諡號竟長達二十五個字“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將美言懿語如此堆積,亦為奇葩。
    命謚的用字,有特定的規範,不可隨意用字,也不可對立謚之字任意解釋。
    從最早的經典文獻《逸周書,諡法解》開始歷朝歷代的諡法著述在百種以上,載錄謚字約四百個,每個字都有特殊限定的意義。

諡法

    對象

      獲謚

        分類

          字數

            古解

              規則

                工具書

                  上諡法

                    中諡法

                      下諡法

                        類別

                          皇帝

                            群臣

                              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