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
扁鵲春秋時代齊國盧邑人,也有記載為
渤海郡州人,或
勃海郡鄭人。“扁鵲”並非真名實姓。人們把他和
黃帝時的扁鵲相比,並且稱呼他“扁鵲先生”。連史書也以扁鵲稱呼他。扁鵲
原姓秦氏,名
越人。由於扁鵲是盧人,所以人們又稱他為“
盧醫”。扁鵲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著名醫學家,也是歷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傳記的醫學家。
扁鵲能夠採取實事求是的態度研究醫學,並能吸取民間的醫療經驗,在醫學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在人民民眾中享有很高的聲望。扁鵲長期在民間行醫、走遍齊、趙、衛、鄭、秦
諸國。
公元前310年,忌妒他賢能的秦
太醫令李謐派人在
崤山設伏,刺殺扁鵲,終年九十七歲。
事跡
有一年,
扁鵲進見
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著看了一會兒,扁鵲說:“您有小病在皮膚的紋理中,不醫治恐怕要加重。”
桓侯說:“我沒有病。”扁鵲退出以後,桓侯說:“醫生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為自己的功勞!”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侯,說:“您的病在肌肉和皮膚裡面了,不及時醫治將要更加嚴重。”桓侯又不理睬。扁鵲退出後,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又進見桓侯,說:“您的病在腸胃裡了,不及時治療將要更加嚴重。”桓侯又沒有理睬。扁鵲退出後,桓侯又不高興。又過了十天,扁鵲在進見時遠遠看見桓侯就轉身跑了。桓侯特意派人問扁鵲為什麼轉身就跑,扁鵲說:“小病在皮膚的紋理中,是
湯熨的力量能達到部位;病在肌肉和皮膚裡面,是針灸的力量能達到的部位;病在腸胃裡,是火劑湯的力量能達到的部位;病在骨髓里,那是司命管轄的部位,醫藥已經沒有辦法了。現在病在骨髓裡面,我因此不問了。”又過了五天,
桓侯身體疼痛,派人尋找
扁鵲,扁鵲已經逃到
秦國了。桓侯就病死了。
倉公
淳于意(約前205—?),西漢初齊
臨淄(今山東淄博東北人),姓淳于,名意。淳于意曾任齊
太倉令,精醫道,辨證審脈,治病多驗。曾從
公孫光學醫,並從公乘陽慶學
黃帝、
扁鵲脈書。後因故獲罪當刑,其女
緹縈上書文帝,願以身代,得免。《
史記》記載了他的二十五例醫案,稱為“
診籍”,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淳于意自幼熱愛醫學,曾拜公孫光、
公乘陽慶為師,學黃帝、扁鵲的
脈書、藥論等書,精於望、聞、問、
切四診,尤以望診和切脈著稱。
淳于意為使自己專志醫術,辭去官職,不營家產,長期行醫民間,對封建王侯卻不肯趨承。
趙王、
膠西王、
濟南王、吳王都曾召他做宮廷醫生,他都一一謝絕了。因常拒絕對朱門
高第出診行醫,被富豪權貴羅織罪名,送京都長安受
肉刑。其幼女
淳于緹縈毅然隨父西去京師,上書
漢文帝,痛切陳述父親廉平無罪,自己願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動,寬免了
淳于意,且廢除了肉刑。
淳于意診斷疾病,注意詳細記錄病案。他將典型病例進行整理,寫出了
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
醫案—《
診籍》。
淳于意不但是一個著名的醫學家,而且是一位熱心傳播醫學的教育家。他廣收弟子,精心傳授。據《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就有宋邑(
臨淄人)、
馮信(臨淄人)、
唐安(臨淄人)、高期、
王禹、
杜信等6人。
高后八年時(公元前180),
公孫光又將倉公推薦給臨淄的公乘陽慶。當時公乘陽慶已年過六十,收下
淳于意為徒,讓淳于意把過去所學的醫方都丟棄,將自己珍藏的黃帝、扁鵲
脈書、根據
五色診斷疾病、判斷病人預後的方法、以及藥物方劑等書傳給他。三年後倉公出師四處行醫,足跡遍及山東,曾為
齊國的
侍御史、齊王的孫子、齊國的
中御府長、
郎中令、
中尉、
中大夫、齊王的侍醫遂等診治過疾病。當齊王
劉將閭為陽虛侯是(公元前176~前164年),淳于意曾為其治癒了關節炎一類疾病,還隨從將閭來過長安(今陝西西安),並為安陵(今鹹陽東北)阪里的項處診治
牡疝病。
齊文王(公元前178~前167年在位)患肥胖病,氣喘、頭痛、目不明、懶於行動。
淳于意聽說後,認為文王
形氣俱實,應當調節飲食,運動筋骨肌肉,開闊情懷,疏通血脈,以
瀉有餘。可是有一庸醫施以灸法,使文王病情加重致死。於是王公貴族誣滔
倉公“不為人治病,病家多怨之者。”加之同時趙王、
膠西王、濟南王請倉公為其治病而未至。官府聽信誣告,把淳于意傳到長安受刑。淳于意生有五女,當皇帝詔書進京問罪時,他感傷無男隨行。於是小女兒堅持隨父進京、並上書朝廷,申述父親無罪,並願意為奴以換取父親的自由。經漢文帝詔問,遂使
淳于意被赦免而回故里。淳于意在應詔回答漢文帝詢問時敘述了自己學醫、行醫的經過,業務專長、師承、診療效果、病例等,史稱:“
診籍”(即診病的簿記)總計25個病案。他所答詔的病案格式一般均涉及病人的姓名、年齡、性別、職業、籍里、病狀、病名,診斷、病因、治療、療效、預後等,從中反映了淳于意的醫療學術思想與
醫案記錄上的創造性貢獻。“診籍”中還真實地報告了治療效果:25例患者有10例醫治無效而死亡。反映了中國古代醫家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
淳于意象秦越人一樣,並沒有把醫學經驗的傳授限定在神秘而狹小的範圍內,而是廣泛傳授醫術,他因材施教,培養宋邑、高期、王禹、馮信、杜信、唐安等人,是秦漢時期文獻記載中帶徒最多的一位醫家。
華佗
華佗(約公元145-208),東漢末醫學家,漢族,身高約合現今1.61米。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
譙城區)人。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
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髮童顏的記載。據此,
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華佗生活的時代,當是東漢末年三國初期。那時,軍閥混亂,水旱成災,疫病流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一位著名詩人
王粲在其《七哀詩》里,寫了這樣兩句:“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這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目睹這種情況,華佗非常痛恨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十分同情受壓迫受剝削的勞動人民。為此,他不願做官,寧願捍著金箍鈴,到處奔跑,為人民解脫疾苦。
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
醫聖。
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南陽市
鎮平縣)人。生於東
漢桓帝元嘉、
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
建安最後幾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
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
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
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
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藥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年輕時曾跟同郡
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
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張仲景刻苦學習《
內經》,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
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
辨證論治的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在方劑學方面,《
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創造了很多劑型,記載了大量有效的方劑。其所確立的六經辯證的治療原則,受到歷代醫學家的推崇。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是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臨床大夫的重視。
《
傷寒雜病論》序中有這樣一段話:“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表現了仲景作為醫學大家的仁心仁德,後人尊稱他為“醫宗之聖”。
葛洪
葛洪,字稚川,號
抱朴子,人稱“葛仙翁”,
丹陽句容縣(今江蘇省句容縣)人。約生於晉
太康四年(公元二八三年),卒於東晉
興寧元年(公元三六三年)。晚年,他隱居在廣東
羅浮山中,既煉丹、採藥,又從事著述,直至去世。對他的一生,明代
陳嘉謨在《
本草蒙筌》中引用了《歷代名醫像贊》的一首詩來概括:“陷居羅浮,優遊養導,世號仙翁,方傳肘後”。但這隻說出了他煉丹採藥,隱逸求仙的一面。而他另外的一面卻被忽略了。其實,他是古代一位鼎鼎有名科學家,在醫學和
製藥化學上有許多重要的發現和創造,在文學上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的著作,約有五百三十卷。不過,大多已經散佚,流傳至今的,主要有《抱朴子》和《肘後救卒方》。《抱朴子》是一部綜合性的著作,分內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內篇說的是神仙
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病等事,屬於道教的著作。但其中《金丹》、《仙藥》、《黃白》等部分是總結我國古代
煉丹術的名篇;外篇說的是人間得失,世道好壞等事。其中《鈞世》、《尚博》、《辭義》等篇,是著名的文論著作。《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是他在廣東編著的一部簡便切用的方書。收錄的方藥大部分行之有效,採藥容易,價錢便宜。而且,篇帙不大,可掛在肘後隨行(即今天所說的袖珍本),即使在缺醫少藥的山村、旅途,也可隨時用來救急。所以,受到歷代民眾的歡迎。
葛洪的醫學著作,據史籍記載,尚有《
金匱藥方》一百卷,《神仙服食方》十卷,《服食方》四卷,《玉函煎方》五卷。
孫思邈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藥學家。被人稱為“
藥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莊及
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
太白山(在今陝西
郿縣)學道,鍊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
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
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
太一神精丹”。
顯慶三年(658),
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
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
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鹹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
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
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
遺令薄葬,不藏
明器,祭去牲牢。
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
妙應真人。
李時珍
李時珍,字東璧,號瀕湖,性別男,身高約合現今1.63米,湖北
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
蘄州鎮)人,生於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
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民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
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
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藥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
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藥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
瀕湖脈學》、《
奇經八脈考》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