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簡介,歷史沿革,佛經翻譯,淨土經典,東林起信,善導弘揚,萬善同歸,高僧輩出,宗門特色,無上大教,三昧有度,五經一論,法門之要,修持綱法,方法抉擇,印祖開示,十念記數法,歷代祖師,修持疏解,淨土宗祖庭,
淨土宗簡介
一、淨土宗的來源與影響
在淨土宗十三位祖師中,初祖
東晉慧遠(334-416)依據的是《
般舟三昧經》,側重於禪觀念佛,無論是依據的經典還是念佛的方式,實際上都與後世的淨土宗不同;從
北魏曇鸞(476-542)開始提倡口稱念佛,經
隋朝道綽(562-645),至二祖
唐朝善導(613-681),以“
三經一論”為教材,以“
持名念佛”為方式的淨土宗宗義和行儀得以完備地組成,所以善導為公認的淨土宗實際創立者。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善導大師是純正的淨土思想,其他祖師的淨土思想是不純正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善導之後,淨土宗分化為三流,即:專稱佛名的少康流、重悟解的慧遠流及教禪戒淨兼修的
慈愍流,三流都從不同層面繼承了善導大師的思想,而且三流的劃分也只是應機的差別,並無實質性高下,如同春蘭秋菊,各有其美,淨土思想同樣也並不存在純正與不純正之分。
唐朝中期之前,學習佛教的多是社會上流人士,而曇鸞、道綽和善導開創出的持名念佛,以其簡便易行的修持方法,打開了通往民間的大門,奠定了民間佛教的信仰格局,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和里程碑的重要意義。
唐武宗滅佛後,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但淨土宗卻呈現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強大生命力,宋代開始的禪淨合流,帶動了天台、華嚴、法相和律宗同歸淨土。明清以後,淨土宗更是一枝獨秀,成為中國民眾宗教信仰的中心,一句“阿彌陀佛”,不僅是中國佛教的名片,也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摘自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2015年第7期"淨土宗持名念佛的理論與修持探析”
二、淨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門
他力指的是十八願,即徹底投誠皈依,仰仗彌陀願力。自力指的是修淨業三福和自性念佛。能否往生靠的是他力,往生後品位的高下靠的是自力,自力和他力之間相互促進,共同增長。
此法門屬於理事雙修的彌陀中道圓融信仰,既符合淨土三經的整體邏輯思想,又與善導大師的教理要點一致;既有特異法門之方便,又有通途法門之內涵。
只要建立起堅如金剛、固若磐石的信心並維持到臨終不改變,就已經拿到了往生的保證書,因為由信啟願,由願導行,只要真信,“信願行”三資糧就自然具足。但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極少數善根極其深厚的人可以生而信之以外,其他絕大多數人,都要學而信之和修而信之,即通過教理的學習、念佛、修淨業三福等來培育、建立和鞏固信心,這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修淨業三福雖非往生的必要條件,但也應依照個人的實際情況加以選擇性的修持,既可促進信心的增長,亦可提高往生的品位,一舉兩得。自性念佛指的是明了自身本具佛性,當體具足自性彌陀的大乘原理後,字字清楚,句句不亂,耳聽心入、自念自聽的念佛,這種念佛就是彌陀念彌陀。有了堅固的信願心和明晰的教理認識,再隨著功夫的深入,就可以水到渠成地逐漸進入“事一心不亂”及“理一心不亂”的高層次念佛,這與修天台宗的止觀、密宗的三密相應、唯識宗的轉識成智、禪宗的開悟等他宗修法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大集念佛三昧經》曰:“當知如是念佛三昧,則為總攝一切諸法”,印光大師也教導我們要“老實念佛,莫換題目”。因為念佛可以得到修他宗的利益,但修他宗卻得不到念佛殊勝圓頓的利益。當然從能否往生的目標來說,只要信願堅固,散心稱名一樣能成就,但還是鼓勵取法為上,儘可能地嘗試和實踐自性念佛。
除了如法修行外,平日裡既要有定能往生的正面思維,又要經常檢驗自己的信願心是否堅固,逐漸建立起以彌陀信仰為重心的生活方式;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在家做個好成員,在單位做個好職工,在社會做個好公民;對彌陀本願沒有懷疑,對世間紅塵沒有眷戀;臨壽終時,彌陀應願現在其前,觀音勢至迎上金蓮,如願往生到功德無比莊嚴的極樂淨土。
摘自中國佛教協會會刊《法音》2015年第3期"淨土宗他自二力念佛法門”
思想宗旨
淨土宗,是以“往生西方極樂淨土”為目的的宗派。因本宗以稱念佛名為主要修行方法,希望藉著彌陀本願的他力,往生於西方極樂淨土,所以又稱為念佛宗。中國淨土宗從廬山慧遠大師倡導淨土思想,歷經北魏曇鸞、唐朝道綽、
慈愍等大師的大力推弘,隨著時代的遷移,愈為後代人所奉行,是影響中國佛教民間信仰最為深遠的宗門。
一般所謂淨土,主要是指彌勒淨土、
彌陀淨土。彌勒淨土的信仰,以東晉
道安大師為最早,他著有《
淨土論》六卷,倡導往生
兜率天的彌勒淨土;唐代
玄奘與
窺基大師,也以彌勒淨土為行持依歸。但自此以後,由於修者少,弘揚者更少,漸形衰微,代之而起的是彌陀信仰的興隆,彌陀淨土便成為諸佛淨土的代表。早期弘揚彌陀淨土信仰的,以東晉慧遠大師為最力,他在廬山結
白蓮社,與大眾共修
念佛三昧,以期能往生見佛,是我國結社念佛之始,也是我國淨土的主流。
北魏宣武帝時,
菩提流支譯出世親的《
往生論》,曇鸞為之註解,著《
往生論注》一書,書中採用
龍樹《
十住毗婆沙論》中(易行品)的說法,明示佛法修行的難、易二道,也就是他力法門、自力法門的不同,闡揚淨土信仰的本旨在於他力法門,主張依靠他力本願為五濁惡世中方便易行之道,始闡揚淨土立教的本義,並強調藉著持名念佛來求生淨土。到唐代,道綽、善導等大師繼承曇鸞的教旨,極力強調佛的本願力,主張往生淨土就是相應於末法時代的信仰。道綽著有《
安樂集》一書,論破諸師的謬解,開示末世眾生的要路,並依曇鸞難易二道之說,創立聖道、淨土二門的教判。善導撰《
觀無量壽佛經疏》,楷定古今各家的謬見,確立淨土的教義、教相,並厘定修行上的正行、雜行之別,奠定了淨土教義獨立系統的基礎。其後,有懷感著《釋淨土群疑論》,針對各宗對往生淨土的質疑,一一闡論。
睦州的
少康,也大力弘揚稱念阿彌陀佛的功德。自曇鸞至少康,被稱為的“震旦五祖”。當時在長安等地,諸師也撰寫了不少解釋《
阿彌陀經》、《觀經》等註疏。在這個時期,淨土經典的研究達於高峰。
唐代
開元初年,
慧日大師自印度歸國,看到當時禪家把淨土信仰視為引導一般愚民的方便教說,便激烈反對,而提倡念佛往生的必要,主張戒淨並行、
禪淨雙修、教禪一致,而以一切修行都回歸於往生淨土的旨趣。
承遠、
法照、
飛錫等人紹繼他的主張,以念佛三昧為無上深妙的禪門,極力排斥禪僧的空腹高心。於是,我國淨土宗在唐代,可分為三種教系,即慧遠系統、善導系統、慈愍系統。 當時,在禪門中有認同慧日一派的,如六祖門下的南陽
慧忠提倡解行兼修。到
後周法眼文益的嫡孫永明延壽,更大力弘揚禪淨雙修。元代以後,禪淨雙修的風氣更加盛行,
中峰明本、
天如惟則等人都歸心於西方淨土。到明代,
楚山紹琦、雲棲
袾宏、
憨山德清等人,相繼倡導禪淨合一,尤其以雲棲袾宏精進修持念佛三昧,更是著稱於世。他除了註解《阿彌陀經》外,還著書立論,大力弘揚禪淨一致之旨,對當時教界影響很大。
天台一門也有很多信仰淨土的高僧大德,如宋代四明
知禮,他所撰的《觀經疏妙宗鈔》,就是主張台淨融和的論著,為歷來的
天台宗僧所重視。明代的靈峰
智旭提倡三學一源論,認為禪、教、律三學的歸趣就在淨土法門。到了清代,不少在家居士也提倡淨土信仰,如
彭紹升、
彭希涑父子,編《
淨土聖賢錄》。康熙、乾隆年間,
實賢法師在杭州結蓮社,教化遠近,尊奉曇鸞、道綽、善導為淨土三祖。民國以後,除了
楊仁山的大力提倡,
印光大師也主張淨土法門為佛陀出世的本懷,致力於社會救濟事業,各地僧俗漸次興起結社念佛的風氣。今日台灣佛教,不論
禪寺、律寺,乃至
顯教、
密教,都普遍藉念佛法門來引導信徒修持。這是由於稱名念佛簡單易行,因此能普及於一般社會大眾,形成近代以來中國佛教的一大主流。以念佛法門為中心的念佛會、蓮社、
居士林等,相繼成立,呈現了佛教各宗並容,多彩多姿的面貌。
淨土思想主要依據的是“三經一論”,“三經”是《
無量壽經》、《
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一論”是指佛陀入滅後八、九百年左右,
世親菩薩所造的《往生論》。歷來的淨土宗祖師大多依據“三經一論”以及
馬鳴、龍樹等諸論師贊述“三經”的要義來弘傳此宗。
淨土宗淨土宗三大經典之中,《阿彌陀經》描述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種種莊嚴的事相,並說明發願往生的意義及方便,讚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這部經的經文較短,很容易誦讀,被奉為淨土宗修行者必誦之經。《無量壽經》詳述阿彌陀佛在因地為
法藏比丘時所發的四十八願,以致果地圓滿成佛,莊嚴國土,攝受十方念佛眾生,並說明
三輩往生的條件。《觀無量壽經》旨在說明想要往生西方極樂國土的眾生所必修的
淨業正因,並以
十六觀法諦觀阿彌陀佛的
身相及極樂淨土相,又解釋
九品往生的因果。至於《往生論》,則說明修習“
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令眾生得以往生安樂國土,面見阿彌陀佛。
本宗的宗旨,是以修淨土者的“心行”為“內因”,以彌陀的“
願力”為“外緣”,內外相應,往生極樂淨土。因此,修持淨土法門必須先
發菩提心,也就是企求無上佛道的
願心;其次是發厭離心、欣求心,就是厭離這個眾苦煎迫的穢土而欣求清淨莊嚴的佛土之心;再來是發至誠心、
深心、
回向發願心等“
三心”:一、至誠心,是真實為了脫生死而求生彼國,不是為求名聞利養而現精進相的心。二、深心,對於阿彌陀佛在因地攝受一切眾生的四十八大願,抱著毫不懷疑的信心,專心一念地稱念佛號,藉由佛力加持而往生極樂。三、回向發願心,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資糧,全部發願回嚮往生西方;再將功德回向一切眾生,願所有有情眾生也都往生極樂淨土。
歷史沿革
佛經翻譯
公元前後的古印度,正是口頌佛經書面化的時代。幾乎同時代中國開始的佛典翻譯事業,是以皇室官方組織,嚴謹制度下的書面系統翻譯。隨著
漢明帝打開官方迎請佛教的大門,隨後數百年間,天竺西域與中原兩地傳經、取經之高僧絡繹不絕,
鳩摩羅什、
真諦、
法顯等。到了唐朝的
玄奘法師遍參天竺數十國取經,並在大小乘各派均取得最高成就圓滿歸唐後,
印度佛教各派主要經典之後都漸翻譯到了漢地。此時的東土,各大宗派紛紛成熟,高僧輩出,證者無數,從教理研釋證悟到民間百姓的廣泛傳弘,大乘佛教在中國的輝煌實踐與隋唐盛世交相輝映。隨著公元8到9世紀以後印度教在印度的興盛,佛教的沒落,世界佛教的中心也漸轉移到了中國,並進而傳播影響到日本、韓國、越南、新加坡及我國的西藏等地。而印度佛教此後則日趨沒落而消亡了。中國翻譯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比較全面、系統和完整的。
淨土經典
淨土宗典籍的翻譯,始於
安世高與
支婁迦讖兩大譯經師。安世高本是
安息國太子,讓國位與叔父,出家修道,博通經藏。東
漢桓帝建和初(公元179年)來洛陽。二十年間詳出176部經卷,多屬
小乘,間譯大乘經。支婁迦讖,
月氏國人,桓帝
永康元年(公元167)來洛陽。十餘年問,譯經21部,多屬大乘經典。此兩大譯經師都曾翻譯過淨土宗典籍。據《
開元釋教錄》記載:安世高曾翻譯《
佛說無量壽經》二卷,惜已佚。支婁迦讖於後
漢靈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譯出《佛說般舟三昧經》,此即中國淨土宗經典傳譯之開端。繼而又譯出號稱淨土宗第一經的《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到了三國時代,吳月氏優婆塞
支謙(公元222年)譯出《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曹魏印度沙門
康僧鎧譯出《佛說無量壽經》(公元249年)。姚秦鳩摩羅什(公元401年來洛陽)譯出《佛說阿彌陀經》、《
十住毗婆沙論》等。北涼
曇無讖譯出《悲華經》(公元419年),
劉宋噩良耶舍譯出《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公元424年),北魏
菩提流支譯出《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公元508年),唐玄奘重譯《阿彌陀經》,名《稱讚淨土佛攝受經》(公元650年),
唐南印度三藏菩提留志譯出《
無量壽如來會》(此本出《
大寶積經》),
趙宋西域沙門法賢譯出《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無量壽經》自漢迄宋有十二譯,上面所列乃存世之五種)。
上面所述乃淨土宗主要經典,帶言淨土的大乘經典尤多,諸如《
華嚴經》、《
法華經》、《
楞嚴經》、《
楞伽經》等大乘經典。隨著淨土宗經典的次第譯出,古印度佛教淨土思想在東土廣泛傳布,在原有的儒道文化土壤的滋潤下,開花結果,逐漸發展為
大乘佛教的一道浩蕩洪流。
東林起信
淨土信仰,大致曾分為
彌勒淨土和
彌陀淨土兩種。彌勒淨土信仰由道安首倡,一時盛行於北魏,
梁齊間還有所聞,不久即衰。
彌陀淨土信仰在中國的流行始於東晉
慧遠大師。相傳
慧遠大師於東晉太元十五年(390)在江西廬山東林山住錫,夜夢山神託夢“此處足可棲歇辦道”,並得山神幫助從運木池運送大批木材,於是在此建起了
東林寺。大師建立東林寺後,皈心淨土,精進辦道,翻譯經典,數十年足不出山,東林寺發展成為當時南方佛教中心。大師還組建了蓮社(亦稱
白蓮社),參加的僧人、各界
士大夫名流居士123人。他們於阿彌陀佛像前,建齋立誓,專修念佛三昧,共期往生西方,並令
劉遺民著文勒石,以明所誓。其中大多都獲得很高的淨土修行成就,證得念佛三昧,或親見彌陀,或命終蒙佛通知而自知時至,更有劉遺民定中到
極樂世界勝境遊覽後回娑婆,因喝了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八功德水而周身毛孔散發奇妙清香數周者,與佛典所記載的無二無別,且皆有往生瑞相,開創了淨土宗在中國弘揚的開始。慧遠大師指出:“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
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變,應不以方。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緣以成鑒。鑒明,則內照交映,而萬象生焉。非耳目之所暨,而聞見行焉。於是睹夫淵凝虛鏡之體,則悟靈根(相)湛一,清明自然。察夫玄音以叩心聽,則塵累每消,滯情融朗。非天下之至妙,孰能與於此哉”。江西廬山東林寺被譽為
淨土宗祖庭。
此後,有
曇鸞於北方
超化寺等地專修淨業,傳
龍樹菩薩大乘難行、易行二道之說,主張以彌陀如來本願力為根本。曇鸞以後有
道綽,曾講《
觀無量壽經》200餘遍,並勸人用
麻豆計數,精進念佛。自己日誦佛號七萬遍。著《
安樂集》2卷,立
聖道、淨土兩門,指出末法時代對大部分眾生而言淨土
念佛法門是當生了生脫死的唯一出離之路。
善導弘揚
善導大師(613-681)是道綽的弟子,俗姓朱,
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幼年出家,誦《法華》、《維摩》諸經。貞觀十五年(641)冬,赴
玄中寺拜謁道綽,聽講《觀無量壽經》,道綽授以念佛往生法門。道綽卒後,善導大師入長安
光明寺也叫溫國禪寺現西安市長安區西湖村東,勤篤精苦,晝夜禮誦,如救頭然。每入室長跪唱佛,不到力盡,終不休歇。寒冰天氣念佛,亦要念到汗濕衣襟才止息。出則演說淨土法門,三十餘年,未嘗睡眠。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心絕念於名聞利祿,從不舉目見女人。律己俊嚴,待人慈愛寬恕。凡美味佳肴皆供養大眾,粗糲飯食則留給自己。佛前的燈,常年不熄,三衣瓶缽,不用人替自己拿。從不與人聚談世俗之事,恐怕耽誤淨業。大師念佛功深,成就殊勝,念一聲佛,則有一道光明從其口出;念十百千聲,便有十百千道光明從其口出,自證境界不可思議。大師聖德高風,本跡不可測度。據《天竺往生略傳》雲,善導是阿彌陀佛化身。
大師所得均施財,“寫《阿彌陀經》十萬卷,畫淨土變相三百壁”(《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敦煌千洞中《觀無量壽經》曼荼羅的成立,即是大師親作,流傳於世。唐高宗敕於
洛陽龍門興造大盧舍那佛像,命他負責監製。自古迄今,這尊佛像,以其
豐頤秀目,既莊嚴雄偉又不失睿智慈祥的風格,予人類以心靈的震撼。他的佛教活動影響極廣,弟子不可勝數,“以其化者,至有誦《阿彌陀經》十萬至五十萬卷者,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同上)。善導大師著作有:《
觀無量壽佛經疏》四卷、《往生禮讚》一卷、《淨土
法事贊》二卷、《般舟贊》一卷、《觀念法門》一卷等。此外,還有他與道鏡共集的《念佛鏡》二卷。
《觀無量壽佛經疏》又稱《
觀經四帖疏》。因它主要闡述淨土法門的教相教義,故又可名為“教相 分”或“解義分”,而其他著述則因主要闡述淨土法門的行事儀式,故名之為“行義分”。《觀經疏》宣稱,“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皆可依靠阿彌陀佛願力往生
極樂淨土。它把稱名念佛歸為“正業”,而把讀經、
禮拜等視為“助業”。《往生禮讚》詳細介紹晝夜六時禮讚阿彌陀佛以及觀音、勢至兩大菩薩的儀式。《淨土法事贊》具體說明《阿彌陀經》轉讀、行道的方法。《般舟贊》介紹修習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觀念法門》則敘述觀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場念佛、懺悔發願的方法。《念佛鏡》分十一門,闡述念佛的原理、方法、意義,意在照明修行念佛者,增益信心。在《念佛鏡》中,善導把往生淨土的行業分作正、雜二行。“正行”指專依淨土經典所作的修行,雜行是其餘諸善
萬行。善導的淨土法門,便是舍“雜行”而歸“正行”,專念阿彌陀佛
名號,念念相續不斷,以往生淨土為期。善導繼道綽之後,完備了淨土宗的教義和行儀,把他力往生和稱名念佛視為自宗的根本內容。 善導弟子有懷感、
懷惲、淨業等人。懷感原系長安千福寺沙門,初學唯識,博通經論,不信念佛往生之說。後謁善導,善導命他入念佛道場修持念佛法門。於是他精進念佛,三年後得念佛三昧,並著《釋淨土群疑論》七卷,具體解釋有關念佛往生的各種疑問。
萬善同歸
五代至宋淨土宗一直盛行,淨土法門深受民間百姓歡迎,教、禪、律、淨諸宗繼續呈現融合兼修。五代末杭州永明寺(
淨慈寺)永明
延壽大師,作為禪宗祖師禪法眼宗三祖及蓮宗(淨土宗)六祖,著宗門巨著<
宗鏡錄>,作<
萬善同歸集>,融合諸宗,推弘淨土思想。大師每日定做一百零八件佛事為常課,持咒、禮佛懺悔、誦經、坐禪、放生、說法等,每夜則於曠野施食予鬼神等類。大師每日定念十萬聲
阿彌陀佛聖號,常往別峰經行念佛,隨從者
常達數百。時人常聽聞螺貝天樂響於天際。此外,在北宋開寶三年(9 70),步入晚年的延壽大師奉詔於
錢塘江邊的月輪峰,督建高達五十餘丈共九層的
六和塔,以作鎮潮之用,巍巍立於錢塘江邊,蔚為杭州一大景觀。
作為禪、淨兩宗的
祖師,最能凸顯延壽大師修持思想的,莫過於世人熟知而被贊為“大藏之綱宗,修行之龜鑑”的“四料簡”了。其文如下:“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大意為:若人明心見性而又念佛求生淨土,其人威猛猶如帶角的老虎;現世堪為人間導師,來生即可成佛作主。若人未能開悟但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則萬人信願念佛萬人得以往生成就;彼土花開面覲阿彌陀佛,又何愁不大徹大悟?!若人雖"有禪"卻不信願念佛求生淨土,十人中有九人會蹉跎耽擱;假若臨命終時中陰身現前,隨其業力重者受生於相應的善惡道中。若人既未開悟又未念佛求生淨土,臨終現出地獄的鐵床與熾熱的銅柱,於中經受萬劫與千生的劇苦,無有善業感召他人來作救助。 大師四料揀,言簡義豐,立意精當,無論何種根機的眾生,均能從中獲得無窮的受用。上跟利器無妨禪淨雙修,中下根性自應穩守淨土宗陣地,老實念佛,總以西方淨土為最後指歸。大師身體力行,理事雙修,為後人樹立了不朽的榜樣。以延壽大師個人來說,禪淨雙修是他理想的修持法門。
永明延壽大師的名字與阿彌陀佛名字(阿彌陀佛即無量光無量壽也)的含義也暗合,教界古德多指其為阿彌陀佛再來。雍正帝更稱永明延壽大師為“六祖後古今第一大善知識”。
高僧輩出
明代弘傳淨土大師輩出,作為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杭州雲棲
蓮池大師,融禪淨教律為一體之大成者,指禪淨不二,念佛含攝萬法之旨。大師遍參宗門後,即轉而專修淨土
念佛三昧。傳是年杭州大旱,民請祁雨。大師曰:老僧不會作法,只會念佛。乃責杭州市民齋戒十日。是日,領眾于田徑念佛,“木魚所到之處,雨下如注”。大師以正法眼藏與淨業功行,破斥邪見,開導迷茫,厥功甚偉。他說“此一心(指念佛之一心不亂境界)即
實相,即同乎法界,即定中之定,即菩薩念佛三昧,即
達摩直指之禪,即是轉識成智。故知念佛總攝一切佛法”。大師著作包括《彌陀疏鈔》十餘萬言等,
總持圓頓諸經,融會事理,指歸一心。
另一位明末四大高僧之靈峰藕溢大師,初由儒入佛,參宗門開悟後,深入天台教理,又三遍閱
律藏,後專修念佛三昧。大師佛學思想無比豐富,包羅了禪宗、天台教理、
律宗教法,但又歸於淨土,同時融合了一些儒家學說。其著作弘豐,十卷《靈峰宗論》深入天台教理,被尊為
天台宗靈峰宗祖師。大師更作著名的“淨土十要”,其中之首篇《彌陀要解》更是獨步古今,印祖評說:“理事各臻其極,為自佛說此經來第一註解,妙極確極。縱令古佛再出於世,重注此經,亦不能高出其上矣!”為淨業行人必讀之作。
滿清乾隆以來,國家日漸衰亡,尤其滿清取消了隋唐以來漢地一直實行的嚴格的出家考核(度牒)制度,佛法日趨衰落。不過,淨土一宗尚有普仁行策
截流大師,梵天實賢
省庵大師、資福際醒
徹悟大師等續佛慧命。
宗門特色
無上大教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理機雙契,不可思議。無論佛經佛語,還是古來歷史上無數證悟的祖師大德,讚嘆淨土之法語章句無以計數。彌陀經中,十方佛均出廣長舌相,讚嘆西方淨土殊勝超妙。各大乘經典,處處讚嘆指歸淨土。禪、教、律、密大乘各宗,亦或兼修念佛亦或行歸淨土。“《華嚴》海眾,盡遵十大願王。《法華》一稱,悉證
諸法實相。最勝方便之行,馬鳴示於《起信》。易行疾至之道,
龍樹闡於《婆沙》。釋迦後身之智者,說《十疑論》而專志西方。彌陀示現之永明,著《四料簡》而終身念佛。匯三乘五性,總證真常。導上聖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鹹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誠可謂一代時教之極談,一乘無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歷劫難逢。既獲見聞,當勤修習。”《 印祖文抄(正)印施極樂圖》
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中,如此讚嘆念佛人:
若念佛者,當知此人,則是人中芬陀利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其勝友,當坐道場,生諸佛家..
三昧有度
淨土念佛法門方便易行,人人能修,安全穩妥,而義理深妙。
念時宜萬緣放下攝心內聽,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久久自得三昧。念佛時即能仰承佛力感應加持,以佛之真如薰習我輩的無明,攝受
佛的智慧福德光明熏修吾輩業力凡夫,如念佛圓通章所說的“如染香人,身有香氣”。再配以淨業三福:深信因果,五戒十善等行為修持,在生能淨化心靈,提升品格,業消智朗,健康身心,增福增慧,幸福人生;臨終又能蒙佛關懷而接引往生
佛國淨土:“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佛及聖眾,親來迎接”,而得不退轉,最終成就無上菩提。
五經一論
佛教傳入中國後,淨土宗經論隨之次第翻譯,專談淨土以及帶說淨土的經論,有兩百種之多。歷代祖師大德在如此宏富的淨土經論中,經歷一千餘年的選擇,從最初的三經一論,到近代印光大師手中才最後定局。
淨土五經一論的選定,使淨土宗的修學與弘傳有了明確的依歸。大凡淨土緣起、因果、事理等精義,五經一論都非常詳盡。因為釋尊說法的時間和聽法弟子的根機不同,所以五經內容詳略互異,側重面有所不同。
[佛說無量壽經]
(曹魏康僧鎧譯)
介紹了阿彌陀佛最初的因地:棄國王位,出家修行,發四十八大願普度眾生。經過無量劫修行,福慧圓滿,得證佛果。所建的極樂世界,莊嚴無量,諸佛鹹共讚嘆。
十方世界的一切眾生,只要俱足
信願行,仰承佛力,決定往生。被譽為淨土第一經。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劉宋畺良耶舍譯)
1.淨業三福:三世諸佛淨業正因,是淨業行人成就之資糧。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
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
觀無量壽佛經》,開示淨業三福:第一人天之福,第二小乘聲聞緣覺之福,第三大乘菩薩之福。“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初、二多屬戒學,三則三學圓具。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2.十六妙觀:1日觀,2水觀,3地觀,4樹觀,5池觀,6總觀,7華座觀,8像觀,9佛身觀,10觀音觀,11勢至觀,12普觀,13雜觀,14上三品觀,15中三品觀,16下三品觀。
3.九品因果:說明西方極樂世界各個品位的正因,因往生者的因行有勝劣,往生之相有等差,往生後見佛成佛有疾緩,從而分有上、中、下的三輩九品。西方極樂世界是無上善人聚會之美妙莊嚴的佛土,佛慈悲為普度眾生故,以佛願力特開帶業往生的該法門,業力凡夫乃至曾作五逆十惡懺悔之人,只要信願行俱足亦可仰承佛力往生。但業力凡夫業障惡習深重,往生後按照各自因行先住在蓮花苞心(或邊地疑城,裡面依然美妙快樂勝三禪天只是暫不能外出)里剷除業障習氣,熏修
梵音佛法,增養菩提,然後再花開見佛。按照眾生因行優劣而分三輩九品。最上品之人往生後即刻花開見佛,而最下品之人則須住蓮花苞心懺罪熏修多劫方花開見佛。吾輩宜依佛教導,努力信願念佛,發大乘菩提心,持五戒十善等三福,提升往生品位。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描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妙果,令聞者生信、發願求生、執持佛名。信、願、行是淨土三資糧,不論是現生得"一心不亂"的上根之人(是人但念阿彌陀,既是無上深妙禪,依祖師指,一心不亂即念佛三昧),或臨終方聞佛名而生大懺悔、深信切願者猛利念佛十聲乃至一聲,皆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本經被大乘諸宗奉為晚課內容。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唐般刺密諦譯)
念佛法門的心法上,作為大乘佛教最重要經典之一的
楞嚴經,其中的《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做出了最妙開示,經中
大勢至菩薩指示:"...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普賢行願品]
(唐般若奉詔譯)
華嚴經被推為大乘諸經之首。行願品為華嚴最後一品。講善財遍參知識,末後於普賢座下,蒙其威神加被,所證者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普賢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與
華藏海眾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而為華嚴一經歸宗結頂之法。"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及未破無明之權位菩薩。最下者,即為圓教初住。其人已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及隨類現種種身,以度脫眾生。此後從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迥向、十地、等覺,位位倍勝。是諸菩薩,皆以十大願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與彼抗。由是知念佛法門,實為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總持法門。故得九界同歸,十方共贊,千經並闡,萬論均宣。以其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而即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也。"(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致廣慧和
尚書) 。
淨業行人,作為發菩提心之大乘行者,能隨份隨力依
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行持,就能逐漸向佛菩薩的無我利他的心行靠攏,積累資糧,提升往生品位。
[往生論]
古印度的天親菩薩(又稱世親菩薩),佛
涅槃後九百年頃,生於北印度健陀羅國之富婁沙富
羅城。他和兄長無著菩薩,是大乘
瑜伽行派(有宗)的祖師。天親菩薩作的《
唯識二十論》和《
唯識三十頌》等,是印度唯識宗的經典代表著作。三弟“獅子覺”也在有部出家,亦證得阿羅漢果。
天親菩薩早年亦在有部出家,遍通十八部意,作《
阿毗達摩俱舍論》,成一代著名
小乘論師,且曾誹謗大乘。後在兄長無著菩薩的點化下,幡然醒悟,欲以割舌懺悔。無著菩薩說:誹謗之罪,縱割千舌不能滅,不如以此誹謗大乘之舌,弘揚大乘。天親菩薩遂深入大乘佛法,徹悟妙諦,廣造大乘經論五百部,成一代大乘論師。在其主著《攝大乘論釋》結尾,有如下語句:“我說句義所生善,因此願悉見彌陀,由得淨眼成正覺。”如是可察天親菩薩最後之皈命,乃在西方淨土。《往生論》即是天親菩薩修學淨土法門的心得著述。在該論中,天親菩薩對於淨土宗不可思議的事理、因果、性相,與佛境界的狀態,和盤托出。從該論可以學習到古印度大乘菩薩淨業行人對淨業修持的詮釋開示。
法門之要
淨土法門統攝律、教、禪、密之宗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極平常,益極殊勝。良(誠然,的確)由以果地覺,為因地心[1],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2]。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
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等覺菩薩,不能超出其外。逆惡罪人,亦可預入其中。統攝律、教、禪、密之宗,貫通權、實、頓、漸之教。於一代時教中,獨為特別法門,其修證因果,不得以通途教義相繩(衡量)。(《無量壽經頌》序)
[1]以果地覺,為因地心:令友所問,以果地覺,為因地心者。以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即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包攝淨盡。念佛眾生,果能懇到執持憶念。則以彌陀果德,薰染自己業識妄心。熏之久久,業盡情空。心與佛合,心與道合。全眾生心,成如來藏。(印光大師《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問一則》)
[2]因該果海,果徹因源:該,即賅,包括,包含。徹,通。念佛眾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彌陀佛的果覺之海,阿彌陀佛的果覺之海貫通了念佛眾生的因地之心源。
念佛法門,乃律、教、禪、密諸宗之歸宿,人、天、凡、聖成佛之捷徑。一切法門,無不從此法界流。一切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小知見人,均謂是愚夫愚婦之法門。豈知華嚴會上,善財以十信後心[1],受文殊教,遍參知識,隨聞隨證。末後至普賢菩薩所,蒙其加被開示,所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普賢為其稱讚如來勝妙功德,令其發十大願王,以此功德,回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並勸盡華藏世界海諸菩薩,一致進行,求生西方。夫華藏海眾,無一凡夫、二乘及未破無明之權(權宜,變通)位菩薩。最下者,即為圓教初住。其人已能於無佛世界,現身作佛,及隨類現種種身,以度脫眾生。此後從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位位倍勝。是諸菩薩,皆以十大願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與彼抗?(致廣慧和尚書)
[1]十信後心:十信位的最後階段,如果再進一步破一分無明,即入圓教初住菩薩位而證法身,從此成為法身大士。
俾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與當人信願念佛之力,感應道交,得此巨益。較比專仗自力者,其難易天地懸殊也。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當。亦有學者,大乘自命,不屑修習。須知五逆十惡之人,臨終地獄相現,善友教以念佛,未滿十聲,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興起[1]矣。《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歸宗,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回嚮往生西方,普勸善財及華藏海眾,一致進行,求生西方,以期圓滿佛果。此之法門,何敢視作小乘?況善財已證等覺,海會悉證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習?豈但高豎慢幢,直是毀謗《華嚴》。欲張大乘之虛名,親造謗法之極禍。(《念佛懇辭》序)
[1] 興起:因感動而奮起。
大矣哉,淨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xùn不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更加)宜(應該)挹其高風[1]。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如時雨之潤物,如大海之納川。偏、圓、頓、漸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大、小、權、實一切行,無不還歸此法界。不斷惑業,得預補處[2]。即此一生,圓滿菩提。九界眾生離是門,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3]。。(印施《極樂圖》序)
[1]挹其高風:挹,這裡同揖yī,作zuō揖。對它的高風作揖,即仰慕它的高妙。
[2]得預補處:預,參加,加入。補處,一生補處的簡稱,菩薩階位的最高位,即等覺位。因經此生的系縛即可補佛位處,故稱一生補處。得預補處,即獲得加入到一生補處之位。
[3] 群萌:這裡指眾生。萌,民。
[4]三乘五性: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性,定性聲聞、定性緣覺、定性菩薩、不定性、無性(即一闡提,意譯為信不具、斷出世間善根之人)。
[5] 真常:真實常住,這裡指不生不滅的佛果。
修持綱法
方法抉擇
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把淨土修行的方法分為
正行和雜行兩類。正行又分為讀誦、觀像、禮拜、稱名、讚嘆供養等五種,此中又特別把稱名作為正業,其他四種為助業,顯出稱名念佛為最重要。念佛的方法凡有四種:1、專稱念佛的名號,稱為持名念佛;2、觀佛的塑像與畫像,稱為觀像念佛;3、觀想佛的妙相(包括《觀經》
十六觀門),稱為
觀想念佛;4、觀佛的法身,即諦觀實相,以般若智照,了達此
一切法,當體全空,親見本具妙真如性,稱為實相念佛。
印光大師也指:持名、觀像、觀想、實相,
四種念佛,唯持名最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
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
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印光大師全集問答擷錄》)。
印祖開示
印光大師指出:“如來一代所說一切法門,雖則大小頓漸不同,權實偏圓各異,無非令一切眾生就路還家,複本心性而已。然此諸法,皆須自力修持,斷惑證真,了生脫死,絕無他力攝持,令其決於現生入聖超凡,成就所願也。唯淨土法門,仗佛誓願攝受之力,自己信願念佛之誠,無論證悟與否,乃至煩惑絲毫未斷者,均可仗佛慈力,即於現生往生西方。”(《印光法師文鈔(續)》“
淨土十要序”)"。
“至於修持法則,常當如子憶母,行住坐臥,語默周旋,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任何事緣,不令間斷。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能如是者,決定往生。又須心念仁恕,氣象渾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常思己過,莫論人非。等覺菩薩,二六時中,禮
十方佛,懺除宿業。況在凡地,常當慚愧,何敢自恃。..."(文鈔續編卷下淨土指要)。
印光大師指出,淨業行人,須持守淨戒(在家為五戒十善),發菩提心,深信因果,信願念佛。信願行三資糧,缺一不可。末法凡夫雖戒難持清淨亦須努力去持,菩提心亦要發,有此去惡向善之心方與佛氣氛相應而感應道交,仰承慈悲佛力帶業往生。否則真信切願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在方法上,雖念佛法門可深可淺,但對教理的正確學習領會是念佛實修的基礎,也很重要。在
念佛方法上,以持名念佛最為穩妥,但
宜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念。可以視情況選擇專念阿彌陀佛,或念
觀世音菩薩為輔等。並根據自己的情況與因緣選擇與早晚功課,禮拜懺悔,誦經,五戒十善等行持主輔調節配合,但這些助行的功德都需回向一心往生淨土,體現專修原則。對
根基中下或初學等一般信眾,宜專修最受益而少障。對上根
利智或久修大士,則境界不妨廣大,可萬善圓修,以期福德智慧圓滿。正如印光大師所說:“敦倫盡份,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真為
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
十念記數法
特推薦印祖開示的十念記數法。“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
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純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涌妄波,即用十分念心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淨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飩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盡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做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做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注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淪,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心,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臥,皆無不宜。(復高邸麟書四)
歷代祖師
中國淨宗十三祖分別是:慧遠、善導、承遠、法照、少康、延壽、省常、祩宏、智旭、行策、實賢、際醒及印光大師。
慧遠大師、善導大師以後,淨土宗繼續流傳,歷代名師輩出。
先有
承遠大師、懷感大師、
法照大師、
少康大師等繼續弘揚。以上被稱為善導派或善導系,在淨土宗歷史上有很高地位。另外在唐開元時出現了慈愍三藏即
慧日,他曾由南海去古印度等七十餘國遊歷,學習淨土經義,凡十八年,著有《淨土慈悲集》、《
般舟三昧贊》等,提出禪淨一致的
念佛禪,融會諸宗,其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淨土宗初祖廬山東林遠公大師(334年-416年)
東晉廬山慧遠大師(HuiYuan),雁門 (山西代縣) 人,幼年好學,通達六經,精曉儒道。年廿一禮道安大師出家,誓弘佛教,於廬山建東林寺,鑿池種蓮。集緇素百二十三人共結蓮社,立誓念佛求生西方。居廬山三十年,著書立說倡導念佛法門, 為世所崇。乃中國佛教淨土宗之創始人。
淨土宗二祖長安光明導公大師(613年-681年)
唐朝長安光明寺善導大師(Shan Dao) ,山東臨淄人, 字淨業,一生精苦勤篤,嚴持律儀,絲毫不犯。少年出家,居長安三十餘載,精勤念佛, 廣弘淨土。為淨土三經註疏,寫《阿彌陀經》十萬餘卷,畫<西方淨土聖相> 三百餘壁。師因念佛口出光明故,世人尊為"光明和尚"。日本淨土宗更奉為高祖之一。
淨土宗三祖南嶽般舟遠公大師(712年-802年)
唐朝南嶽承遠大師(ChengYuan) ,漢州(今四川錦竹縣)人。出家之後曾四處游訪參學, 慧日三藏教之依《無量壽經》修念佛三昧, 乃篤志淨土。居南嶽衡山(今湖南省)設淨土教法,生活檢朴,刻苦辦道。建彌陀寺(今祝聖寺, 修持<般舟三昧念佛> 法門, 受其教者萬計, 後被唐代宗恭稱為《般舟道場》。
淨土宗四祖五台竹林照公大師(生卒年籍貫皆不祥)
唐朝五台法照大師又稱五會法師(Fa Zhao),少年為僧, 仰慕東林遠公遺教, 至心念佛, 定中得見二祖授真傳。居衡洲雲峰寺精勤修行。於缽內見五台聖境,後詣五台,親見文殊,為說念佛法門。大曆四年,於湖東寺開設《五會念佛》道場,從宮廷至庶民感應殊勝。遂於五台山建竹林寺廣弘淨土法門,唐代宗於京城感應師於五台念佛之聲, 禮請入宮尊稱為國師, 教導五會念佛法, 故又稱五會法師。
淨土宗五祖新定烏龍康公大師(770年-805年)
唐朝新定少康大師(Shao Kang) ,縉雲(浙江麗水) 人。少年出家, 博通經論,志心淨土, 專修念佛。曾為方便施教故, 將乞食錢散誘小兒念佛,接引群生信受念佛法門。師念佛時,口出光明現阿彌陀佛像。後於睦州烏龍山建淨土道場,集眾念佛, 大弘淨土。
淨土宗六祖杭州永明壽公大師(904年-975年)
宋朝杭州慧日山永明寺延壽大師(Yan Shou) ,(浙江坑縣)人。又名智覺禪師, 將軍出身, 行善好施, 戒殺放生. 初出家本為禪門法眼宗第三代祖,後歸心淨土, 精進念佛,每日訂功課一百零八種,日持佛號數萬,作四料簡提倡禪淨雙修。著有《宗鏡錄》百卷及《萬善同歸集》等傳世。
淨土宗七祖杭州昭慶常公大師(959年-1020年)
宋朝杭州省常大師(Xing Chang)浙江人, 字造微,童真入道, 精進修持, 戒行嚴謹, 通《大乘起信論》, 修天台止觀。住杭州西湖昭慶寺,雕刻佛像,刺血書寫《華嚴經》等。結淨行社, 率眾共修, 使念佛求生淨土蔚然成風。
淨土宗八祖杭州雲棲宏公大師(1532年-1612年)
明朝杭州雲棲寺祩宏大師(Zhu Hong) ,錢塘(浙江杭州)人,號蓮池(Lian Chi) 亦稱雲棲大師。年十七歲中秀才,以學問德行著稱。出家後博學經教,融通禪淨二宗,以禪理疏《彌陀經》。制定水陸儀文,瑜伽焰口法,以濟幽冥之苦.著作甚豐, 有《雲棲法匯》刊行於世, 為明朝四大高僧之一。
淨土宗九祖北天目靈峰旭公大師(1598年-1655年)
清朝靈峰智旭大師(Zhi Xu) ,吳縣(江蘇木瀆)人,即澫益大師,自號八不道人。初時受學儒家作《闢佛論》數篇。十七歲閱讀蓮池大師《竹窗隨筆》始悟,隋即痛改前非,出家後博學諸宗教義,主張儒釋道三教一致,統禪教律三學為一, 而歸淨土,謂"靈峰派"學說。著有《靈峰宗論》、《淨土十要》等注釋和論著共六十餘種。其中《澫益大師淨土集》為其淨土教法之專著。
淨土宗十祖虞山普仁策公大師(1627年-1682年)
清朝常熟虞山普仁寺行策大師(Xing Ce) ,江蘇宜興人, 字截流。二十三歲出家,參習禪定, 精進五載,頓悟諸法要義。後於江浙一帶專弘淨土, 大闡淨土宗。復興蓮社, 倡導集眾七日念佛共修, 乃"佛七"之開始。撰《蓮藏集》《淨土警語》《勸發真信文》等書。
淨土宗十一祖:杭州梵天賢公大師(1686年-1734年)
清朝杭州梵天禪寺實賢大師(Shi Xian),江蘇常熟人, 號省庵,字思齊。十五歲出家, 修行用功, 廣學多聞。禪、教、性、相,無不精通。曾於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前, 五次燃指供養,發四十八大願,感得舍利放光。晚年居杭州梵天寺,結社念佛,專修淨土,著有《往生傳》、《勸發菩提心文》等書。
淨土宗十二祖:紅螺資福醒公大師(1741年-1810年)
清朝紅螺際醒大師(JiXing) ,號訥堂,乾隆時人,既通達禪宗又通達教理,而後卻獨獨歸心極樂淨土。率眾精修,蓮風遠播。晚居紅螺山,歸者愈眾,遂成淨土宗道場。
淨土宗十三祖:蘇州靈岩量公大師(1861年-1941年)
民國蘇州聖量大師(Sheng Liang ),陝西合陽人,即
印光大師,別號常慚愧僧。年幼時隨兄長讀儒家書籍,二十一歲在今陝西省
安康市雙溪寺出家。博通經藏及各宗教法,但力倡念佛。復建天台宗江蘇靈岩山寺,教人以倫常因果為基礎,念佛生西為歸宿。在蘇州創辦弘化社, 印經布施, 廣結善緣。晚居靈岩山寺, 改成淨土專修道場。著有《印光大師文鈔》《印光大師全集》等書。
修持疏解
本宗主要經典為五經一論:無量壽經(曹魏-
康僧鎧譯)、觀無量壽佛經、阿彌陀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往生論。
在行持中,分難行、易行。在五濁惡世,並無佛住世,修六度萬行,永不退轉地修行為難行。信佛所言,憑藉彌陀願力便得往生入不退轉為易行。
淨土法門,唯依彌陀行願,普收三根,徹上徹下無所不該。上至文殊、普賢、龍樹、馬鳴,莫不發願導歸;下至思夫愚婦,無不可依此法門而往生。阿彌陀佛在《無量壽經》中,發了四十八大願,願生者壽命無量,國上莊嚴,入不退轉。其中度生之願為第十八願最懇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故此世尊應末世之根機,開此法門,勸令往生極樂。
1、信願行
往生西方以信、願、行為三要素。非信無以發願,非願無以導行,非行不足滿所願,證所信,三者缺一不可。
信:信娑婆之苦,極樂之樂,信念佛能往生。
願: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立深音願,遠離惡法,誓不更造。勤修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覺,誓度眾生。淨土得生與否,全視願力之真切與否,即信而發願,起真實修行。
行:此行專指念佛法門。念佛行業為內因,以彌陀願力為外線,內外相應,決定往生。念佛有稱名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三種。
稱名念佛,又雲持名念佛、即口稱佛號。其中有默持、金剛持、高聲持。此外還有和緩念、追頂念、禪定念、參究念。
此持名念法是依《阿彌陀經》中的“……執持名號,若一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觀想念佛:觀佛相好功德。實相念佛:觀法身非有非空中道實相。
2、正助雜三行
專依淨土經而修行業為正行,修餘一切諸善萬行為雜行。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嘆供養阿彌陀佛為五正行。但讀誦、觀察、禮拜、讚嘆供養為正行中之助行,唯稱名為正行中之正行。善導大師的淨土法門是舍雜歸正,專修正行,旁修助業,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不捨,以期往生淨土。
3、三輩九品
念佛的目的是願求往生極樂世界,但隨行人的根機不等而往生的程度也有上中下之別。《觀無量壽經》中說:“行人必須有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方能往生。”此為往生的根本依證,但所修淨業正因深淺有別,而往生的品位有高下不同。上中下三品,各有上中下三生,為九品、上品必須具足戒行,讀誦大乘,深信因果,發無上道心,願求往生等條件。中品必具戒行,不造五逆,孝養父母等條件。下品雖造罪,隨其造罪深淺,但於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念念佛而生者。
修淨業不可不知修福之助緣,《觀無量壽經》云:“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
印光大師開示不可舍持名而修觀法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舍之而修觀像、觀想、
實相等法。夫四種念佛,唯持名最為契機。持至一心不亂,實相妙理,全體顯露。西方妙境,徹底圓彰。即持名而親證實相,不作觀而徹見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門,成佛之捷徑。今人教理、觀法,皆不了明。若修觀想、實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墜。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與徐福賢女士書)
然念佛法門,亦有多途,求其妥當,惟有持名。即如觀像、觀想,亦有流弊。以心地不明,觀法不知,或起魔事。若觀實相,則誰能徹契?是故念佛之人,不可務為高遠,當事(奉行)實行也。緬甸一後生,念佛甚切,頗現淨妙境界,自以為得。光令但期一心,勿希境界,否則難免著魔。是年四月間來信,所有境界,極其險惡。光與彼書,當攝心靜念。所有境界,皆作幻化。好勿歡喜,惡勿怖畏,自可消滅。須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若到心佛相應之時,有境界無境界皆可。未到心佛相應之時,妄欲即見勝妙境界,即是招魔之根。(淨業社開示法語)
念佛一法,約有四種,所謂持名、觀像、觀想、實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攝機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觀,必須熟讀《觀經》,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淨佛現,境非外來,唯心所現,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則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則觀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觀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現,此則全體是妄,與佛與心皆不相應,即伏魔胎。因茲(此)妄欲見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現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業所現,遂大生歡喜,情不自安,則魔即附體,喪心病狂。縱令活佛現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須自量根性,勿唯圖高勝以致求益反損也。善導和尚云:“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粗境細,觀難成就。是以大聖悲憐,特勸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繼即生。”誠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詳審。又至誠懇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盡心力以行之則幸甚。(復吳希真居士書一)
觀雖十六,行者修習,當從易修者行。或作如來白毫觀,或作第十三雜想觀。至於九品之觀,不過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與後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為作觀也。觀之理,不可不知。觀之事,且從緩行。若或理路不清,觀境不明,以躁心浮氣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觀境現前,若心有妄生喜悅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復致退前功。故《楞嚴》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為千穩萬當之行。待至心歸於一,淨境自會現前。(復崇明黃玉如書)
觀想本佛所開示,但以世人每每不能徹底息滅妄想,以躁妄欲得之心修觀,則甚危險。古今來著魔者,多坐(因,由於)此故。故古德謂,境細心粗,觀難成就,或起魔事。非謂絕不許人修觀,亦非謂修觀通皆著魔也。今以馬君一人有效,遂並從上祖師真實為人之語而疑,可見汝與諸友,同皆在重今輕古之流派中。似此見解,必致見異思遷,以求所謂奇特玄妙者。異日有提倡高超玄妙之餘法惑人,於少時間便成佛道之誑言,定當隨之而舍此修彼。(復慧昭居士書)
念佛必須攝心,使雜念無由而起。若欲攝心,則當諦聽。若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自然心不至於大散。雖不作觀,亦同作觀。若心不能攝,觀境不清,理性不明,妄欲得生上品,任己意以作觀,則著魔發狂者多多矣。往生上品,豈作觀方能哉?念至一心,並有大菩提心,又復自行化他,廣行六度,誰不能登上品?而以作觀為上品之因,亦一往[1]之說也。攝心念,為上中下共修之道,其得益則隨人而分大小。作觀,則不知所以然者,斷斷不可盲修,以其或致著魔也。(復李吉人居士書)
[1]一往:一時。
以上摘自印光大師《佛法修行止偏法要》
淨土宗祖庭
香積寺位於現在
西安市長安區,也是中國淨土宗祖庭,寺廟的旁邊寬闊的
子午大道即將修通。
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善導圓寂,弟子懷憚為紀念善導功德,修建了香積寺和善導大師供養塔,使香積寺成為中國佛教淨士宗正式創立後的第一個道場。唐朝的香積寺位於古都西安城南約35華里處,
終南山子午谷正北
神禾原西畔,這裡南臨
滈河,北接風景秀麗的
樊川,滈河與
潏河匯流縈撓於其西,整個寺院幽而不僻,靜而不寂。
香積寺是個令我感到親切的地方,寺院布局和寺廟裡的和尚等都讓人感到安詳適意,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走在寺廟中,忽然間轉到林木深處古代高僧的舍利塔前,靈光一現,頓時有一番欣喜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