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道(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聖道,本意指聖者之道、聖人之道、聖賢之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聖道
  • 本意:指聖者之道、聖人之道、聖賢之道
  • 出處:《莊子·天道》
本意,其他含義,聖道之劍,神佛宗教,其他相關,

本意

[span]
如: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萬物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莊子·天道》)“竊見孝武皇帝聖道,孝宗廟,慈愛骨肉,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並日月,威武洋溢,遠方執寶而朝,增郡數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禪梁父,巡狩天下,遠方珍物陳於太廟,德甚休盛,請立廟郡國。”(《漢書》)“今聖道大明,儒風復振,恐須革正,以贊鴻猷。”(韓愈《請復國子監生徒狀》)“見聖道之全者惟顏子。”(王守仁傳習錄》)

其他含義

聖道之劍

聖道之劍,即聖道軒轅劍,又稱軒轅夏禹劍,為眾仙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聖道指聖帝、聖王之道。聖道軒轅劍,象徵勇氣、智慧、仁愛、正義,位居中國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首。
遊戲中的聖道之劍遊戲中的聖道之劍

神佛宗教

佛教
聖道,神佛宗教中借用“聖道”,指本宗教中的神聖之道。
佛教中有四聖道:聲聞、緣覺、菩薩、佛。
加上六道總稱十法界
佛是世、出世間,最究竟圓滿的聖者,度眾功行圓滿,達到自覺、覺他、覺滿,能夠利益一切眾生,是出世聖人中最高的境界。
佛祖佛祖
菩薩 為“菩提薩埵”之簡稱,意為“覺有情”,謂既能自覺,又能覺悟一切有情。菩薩發大慈悲心,除了轉化自己的煩惱,並廣修六度萬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漸圓滿一切功德。
緣覺 又稱“辟支佛”,分為二種:一種是生於佛世,聞佛說十二因緣,修證成道,稱為“緣覺”;另一種是生於無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觀自心、外境的變遷而悟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證到緣覺果,稱為“獨覺”。
聲聞 聲聞修習觀音法而得證聖果。聲聞極果為阿羅漢,羅漢含有三義:一、殺賊義,謂殺盡煩惱賊。二、應供義,謂已斷盡三界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養。三、不生義,謂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道教 道教徒稱習道為聖道。《重陽立教十五論·第十二論聖道》:“入聖之道,須是苦志多年,積功累行。高明之士,賢達之流,方可入聖之道也”。聖道正壇,道教的一個支派,屬全真派,供奉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三清呂祖王重陽、邱長春、九天玄女、斗姥元君等仙聖神明。
羅馬街道聖道(Via Sacra)是古羅馬的主街道,從卡比托利歐山山頂,經過古羅馬廣場的一些最重要的宗教遺蹟(這裡是最寬的一段),到達羅馬鬥獸場
這條路是傳統的凱旋式路線(開始於羅馬郊區,經過古羅馬廣場)。

其他相關

十法界
佛法界: 法界一心,三覺行圓,萬德具足,成佛之心。
十法界十法界
菩薩法界:心存利他,廣修六度,中道而行,菩薩之心。
緣覺法界:悟十二緣,體念入空,樂獨善寂,緣覺之心。
聲聞法界:行四諦道,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羅漢之心。
神法界:五戒十善,慈心修德,護國佑民,天道之心。
人間法界:五戒堅持,全則富貴,缺則貧賤,人道之心。
修羅法界:戒善同天,心高意忌,妒忌諂諍,修羅之心。
畜生法界:愚痴不道,無禮敬業,橫行強作,畜生之心。
餓鬼法界:慳貪妄取,不義自盜,福消氣盡,餓鬼之心。
地獄法界:強梁無知,違上欺下,暴逆亂理,地獄之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