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注音】:zǐ wǔ gǔ/gǔ/yù
【釋義】:谷名。在今陝西省
秦嶺山中,為川陝交通要道。據《長安志》載,谷長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
南口曰午,在漢中府洋縣東一百六十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
歷史事件
在古代,穿越
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
陳倉道、
褒斜道、
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
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占據險要,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卻是這六條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所以,有史學家才發出了"秦嶺六道,子午為王"的感嘆。
子午谷的地理路線,大概是從
杜陵(今西安東南)起,然後穿秦嶺到達漢中。它開闢於秦代,在默默無聞了百年之後,首次登上戰爭舞台的時間是在秦末,當時正是"劉項相爭"的時期,
劉邦被迫前往漢中就任漢王,正是從子午谷通過,道路的艱難激發了漢軍士兵對抗
項羽的決心,最終,他們殺回了關中,奪取了天下。到了東漢時期,漢中太守
王升專著《
石門頌》,讚揚子午道對漢軍士兵士氣的激發:"高祖受命,道由子午,興於漢中……"
三國時代,蜀漢丞相
諸葛亮於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前,《
三國志》載大將
魏延曾提出子午谷之計,“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
潼關,如
韓信故事”。但諸葛亮認為此計太過冒險而拒絕。諸葛亮之所以未采此計,其中非常重要得原因就包括了子午谷區域多變難測的天氣,以及艱塞險阻的地理。不過,魏延所謂“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也很有可能並非指由子午谷出兵,而是由儻駱道。至曹魏大將曹真伐蜀時,則明確說明取子午谷、斜谷等道進軍,可是遇上連雨天氣,兼之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被迫撤退。魏延的計謀後來也有人試過,但都失敗了,如東晉
桓溫北伐前秦,就是像魏延一樣偷渡子午谷,結果還沒出谷就中了秦軍的埋伏。
儘管子午谷以難行著稱,但在歷史上,這條路在唐代時被平整過,成為了一條令人震驚的"高速公路"。
這段歷史,和那個著名的"
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傳說有關。因為在唐代,子午道被賦予了另一個稱呼:
荔枝古道。據史料記載:公元742年,
唐玄宗為滿足
楊玉環吃新鮮荔枝的喜好,頒旨在
涪州(今重慶涪陵)建優質荔枝園,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道路,從涪州置專驛,換人換馬不換物,接力快速傳送,建起來一條全程1000多公里,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這段古道從涪州起,經宣漢、萬源、通江等地,最後進入子午道到達長安。
儘管蜀地荔枝在質量上不及嶺南所產,但比之從嶺南進貢,路途可節省一兩千里,於是,荔枝古道便成了唐代最繁華的一條驛道。那么,當年從重慶至西安需要多久呢?這條古道給了人們一個震驚的答案:只需7天。據《大唐久典》記載:唐代動用上萬人力,驛道每隔20里設定1個驛站,然後把採摘下來的荔枝經過土法保鮮後裝籠上馬(比如將荔枝帶葉密封在竹筒中),每隔二十里換一個人,六十里換一匹馬,日夜兼程,保證在七天七夜的時間內把鮮荔枝送到長安。
古道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但實際上,這條路的效率卻是人們用血肉乃至生命堆砌出來的,為了運輸荔枝,運輸人員常常"人馬斃於路者"。清代學者
童顏舒則用一首《子午谷·藥木關》寫出了當年驛人的心酸:"武侯不肯行軍處,唐主翻教貢荔來。今日坦途千里望,誰知猶是玉環開。"現今在子午谷中,還能見到許多當年荔枝古道的遺存,比如攔馬牆、飲馬槽、關牆、營盤等,依舊全都存在於大山秦嶺之中,長長的石梯和石板鋪成的道路,被歲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駁,漫步其間,倍感歷史的厚重與滄涼。
或許是受了大秦嶺的豪氣影響,生活在谷中的人似乎從出生開始,骨子裡就秉承著一種彪悍的個性,正如這裡的山歌所唱:"山歌子來把山頭,閻王見我也發愁。孔夫子見我就下馬,皇帝見我也低頭。"
在明代,大山中的人曾組建過一支隊伍,因為驍勇善戰,被後人稱為"明末三大王牌軍"——秦軍(另二者為關寧鐵騎和天雄軍)。這三大軍中,秦軍僅次於關寧鐵騎排名第二。歷史學家評價,關寧鐵騎強悍,是因為機動能力強,天雄軍善戰,是因為團結,而秦兵的戰鬥力來源,正是因為大秦嶺賦予給士兵們的個性。
子午谷曾經讓不知情的兵家吃盡了苦頭。最為突出的例子就是闖王
高迎祥,他甚至因為無知還在子午谷中丟了性命。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7月,闖王高迎祥率領全部主力進入子午谷,企圖偷渡這裡,然後奇襲西安占領陝西。但他首先忽略了子午谷的天氣與險峻的道路:由於道路狹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幾萬大軍走了好幾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馬乏,物資損失嚴重。當他艱苦行軍終於到達子午谷黑水峪的時候,卻發現早已有兩萬明軍埋伏在此。
明軍之所以在子午谷的黑水峪耐心等待,是因為統帥
孫傳庭知道,艱苦跋涉完子午谷之後,出現於他面前的高迎祥和他的部隊都是十分脆弱的。兩軍相遇,隨即開戰,高迎祥率軍發動多次突擊,但由於子午谷的明軍太猛,而且士兵中多有熟悉地形地貌的當地人,高迎祥的進攻完全沒用——明軍男女老幼齊上陣,喊一嗓子就能動員一群親戚,即使防線每次被衝垮,但過不了多久就會再次聚攏……最終,雙方激戰四天,縱橫世間七年的闖王高迎祥被俘,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有一支駐紮在陝西的
生力軍,在其新任師長的率領下,受命出子午谷直逼漢中“
勤王”,因中途事變已經和平解決,該師隨即在漢中駐防。這個師的番號是:
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一師,師長的名字叫
王耀武。
三國演義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準備收復
中原時,
魏延曾提建議自己引兵從子午谷的小路過,讓
孔明帶大部隊從大路過,長安太守
夏侯楙並非將才,魏延就可以殺他個措手不及,鹹陽以西就能得。但諸葛亮由於謹慎,擔心風險太大所以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堅持從
大路進軍。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國。蜀將魏延向諸葛亮多次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計,但諸葛亮沒有採用。對此,史書和小說里都有敘述。
史書里是出自
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的“
魏略”:
夏侯楙為
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
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
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
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魏延之計
關於魏延的偷襲關中計畫,主要有兩個版本:
《魏略》的記載,前面《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已有提到。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
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兩個版本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大致是用一萬輕裝部隊出子午谷偷襲關中,不同的是後半部分:第一個版本是計畫占領長安一帶,待諸葛亮主力自斜谷來會合,目標是一舉拿下鹹陽以西的
關中地區;第二個版本則是要搶占潼關天險,將魏軍增援拒於關外。
在此之前,大部分文章和資料均以為第一個版本是魏延的計畫,其實不然,理由如下:
1、軍事上第一個版本不合理,所以也遭到普遍的批評。因為根據第一個版本,即使魏延計畫完全獲得成功,也僅是控制了關中的西半部分。當魏國中原增援大軍趕到後,必將在長安附近的平原地區與蜀軍展開激戰,這對擅長山地作戰的蜀軍可是非常不利的;
2、長安一帶沒有任何險要可守,這對於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魏延來說,不會不清楚在這樣的地形與騎兵和
重裝步兵為主的魏軍決戰是什麼結果;
3、一旦關中成為戰場,雙方則均不能依靠當地供應糧草,10萬蜀軍的糧草需要依靠漢中翻越秦嶺來供應。而魏軍可以依靠河東、中原進行補給(有
渭河水運),比較方便(
曹操當年攻關中就是依靠河東的糧草的),這樣蜀軍必不能長久;
3、魏延是想按照西漢韓信的模式進行此次作戰,應當是要全取關中。(這將在歷史比較中談到)
4、長安是魏國西京,又是雍州治所,僅城牆一周就有80里長。即使魏延擊敗或趕跑魏守軍占領長安,也根本守不住。
5、攻占長安,只能切斷關中魏軍逃走道路,但是不能阻擊增援大軍。
因此,魏延計畫的第一個版本,從軍事上看是很不合理的。而魏延計畫的第二版本,則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所以我認為,《三國志魏延傳》所記載的偷襲關中計畫才是魏延向諸葛亮提議的真正的計畫——既第二版本計畫,是比較符合軍事規律和歷史規律的。
這個計畫就是:偷襲關中——以輕裝兵快速出子午谷到長安,不攻長安而迅速東進奪取潼關等險要,大軍出斜谷攻略關中各地,並與子午谷部隊儘快會合,堅守潼關、
武關等險要,直接奪取關中,拒魏軍於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