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現狀,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質構造,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系水文,土壤類型,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區委,區政府,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體育事業,衛生事業,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福利,脫貧攻堅,基礎建設,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歷史文化,風景名勝,風味小吃,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春秋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年)滅西虢,於今虢鎮設虢縣。戰國秦在今區東置陳倉縣。
秦屬內史。
東漢虢縣廢入雍縣。
北魏太延三年(437年)今虢鎮為武都郡治,
孝昌二年(526年)於長蛇鎮(今區西北縣功鎮附近)設長蛇縣,於今區西北香泉鎮設南由縣。西魏大統四年(538年)廢南由縣,十三年於今虢鎮設洛邑縣,屬武都郡。北周
保定四年(564年)復置南由縣,並移治金陵河東岸(今縣功鎮北),屬
隴東郡。
隋開皇十三年(593年)長蛇縣移治縣頭鎮(今縣功鎮),十八年因縣西有吳山,長蛇縣改名吳山縣,後廢;大業三年(607年)洛邑縣改名虢縣,屬扶風郡;義寧元年(617年)復置長蛇縣,後又改名吳山縣。
唐貞觀八年(634年)廢虢縣,天授二年(691年)復置;至德二年(757年)以陳倉縣南陳倉山(今雞峰山)傳說有石雞啼鳴為祥瑞,改陳倉縣為
寶雞縣。元和三年(808年)降南由縣為鎮入吳山縣,屬隴州。
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分禥陽縣地於南由鎮設隴安縣,金初廢,
泰和八年(1208年)復置。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降虢縣為鎮入寶雞縣,七年廢隴安、吳山2縣入禥源縣。後境內大部為寶雞縣地。
民國時期,寶雞縣屬陝西省關中道、直隸陝西省、陝西省專員公署轄,縣城駐今寶雞市。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解放寶雞縣城(今寶雞市),28日撤離,此間設寶雞縣人民政府;7月14日,寶雞縣城第二次解放,遂設寶雞市與寶雞縣,縣人民政府遷至石羊廟。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1月寶雞縣人民政府由石羊廟遷駐虢鎮,屬
陝甘寧邊區寶雞分區管轄;1950年1月1日,寶雞縣屬寶雞分區管轄,10月11日陝西省寶雞分區改名寶雞專區,寶雞縣屬寶雞專區管轄。
1956年寶雞專區撤銷,寶雞縣直隸陝西省管轄;1958年11月9日,撤銷寶雞縣,其地併入寶雞市;1961年9月10日,復設寶雞專區、
寶雞縣。
1971年12月28日,寶雞地區撤銷,轄區劃歸寶雞市,寶雞縣隸屬寶雞市轄;1979年3月1日,恢復寶雞地區,寶雞縣屬寶雞地區轄。
1980年8月1日,寶雞地區與寶雞市合併,設省轄寶雞市領導縣、區體制,寶雞縣屬寶雞市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以寶雞縣的城區及郊區為其行政區域設立寶雞市,與寶雞縣化歸新設立寶雞分區管轄;寶雞縣駐地遷往石羊廟。11月,寶雞市的虢鎮區劃歸寶雞縣。
1950年7月,將寶雞縣駐地由
寶雞市市區的石羊廟遷至寶雞縣虢鎮。
1953年6月,設立太白中心區(縣級),寶雞縣的終南區劃歸。
1954年10月,
鳳縣的仙龍峪鄉(3個自然村)劃歸寶雞縣。
1955年8月,寶雞縣的馬營、譚家村、渭濱、古橋4鄉全部及相家莊、清水、雞峰、馮家原、任家灣、八魚、高家村、臥龍寺等8鄉的部分地區,共76個自然村劃歸寶雞市。
1956年9月,將原屬寶雞專員公署領導的寶雞縣由省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61年8月,恢復
寶雞縣,以合併於寶雞市的原寶雞縣行政區域為寶雞縣的行政區域;鳳翔縣陳村公社汧河以西的花園生產隊劃歸寶雞縣;寶雞縣劃歸新設立的寶雞專員公署管轄。
1962年1月,寶雞縣虢鎮車站西閘口以西、石羊廟及汧河管區的川道地區、金陵和陵南管區的南部劃歸寶雞市。
1964年6月,寶雞市西虢區及馬營、八魚、汧河、石羊廟4公社,譚家村、金陵、益門、長壽、石壩河等公社的部分地區劃歸寶雞縣。
1970年8月,寶雞縣渭河以南的馬營、李家河、太平莊、高家村、甘峪、晃峪6個公社,渭河以北的金河、陵原、峽石、坪頭、固川、拓石、顏家河、胡家店、鳳閣嶺、通洞、香泉、赤沙、新民13個公社劃歸寶雞市。
1971年10月,寶雞縣劃歸新設立的地級市寶雞管轄。
1971年12月,寶雞市的坪頭、固川、顏家河、胡家店、拓石、通洞、鳳閣嶺、赤沙、香泉、新民、馬營、甘峪、晃峪、峽石、金河、陵原16個公社劃歸寶雞縣。
2003年3月,撤銷寶雞縣,設立寶雞市陳倉區,將原寶雞縣的胡店鄉、
虢鎮、天王鎮、
拓石鎮、坪頭鎮、
賈村鎮、縣功鎮、陽平鎮、橋鎮、千河鎮、周原鎮、香泉鎮、鳳閣嶺鎮、慕儀鎮、新街鎮、
磻溪鎮、赤沙鎮、釣渭鎮劃歸陳倉區管轄。區人民政府駐虢鎮。將原寶雞縣的金河鄉、陵原鄉、硤石鄉、蟠龍鎮劃歸寶雞市金台區管轄,晁峪鄉、八魚鎮劃歸寶雞市
渭濱區管轄。
區劃現狀
截至2018年,陳倉區下轄3個街道,15個鎮。陳倉區政府駐
虢鎮街道人民街6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名稱 |
610304001000 | 虢鎮街道 |
610304002000 | 東關街道 |
610304003000 | 千渭街道 |
610304101000 | 陽平鎮 |
610304102000 | 千河鎮 |
610304103000 | 磻溪鎮 |
610304104000 | 天王鎮 |
610304105000 | 慕儀鎮 |
610304106000 | 周原鎮 |
610304107000 | 賈村鎮 |
610304109000 | 縣功鎮 |
610304110000 | 新街鎮 |
610304111000 | 坪頭鎮 |
610304112000 | 香泉鎮 |
610304113000 | 赤沙鎮 |
610304114000 | 拓石鎮 |
610304115000 | 鳳閣嶺鎮 |
610304116000 | 釣渭鎮 |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陳倉區位於陝西關中八百里秦川西端,南依秦嶺與
太白縣、
鳳縣毗鄰,北靠
隴山余脈與
隴縣、
千陽縣、
風翔縣接壤,西沿渭水與
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
清水縣隔河相望,東與
岐山縣相連,三面環圍寶雞市
金台區、
渭濱區二區。介於東經106°18′24″—107°34′58″,北緯34°7′24″—34°44′38″之間,東西長約119.49千米,南北寬約67.78千米,總面積2057平方千米。西距寶雞市中心區22千米,東距省會
西安市147千米。
地質構造
陳倉區地處秦嶺緯向構造帶與祁呂賀山字形構造前弧的交吻部位。南部為秦嶺元古代褶皺山系;中部為新生代渭河地塹;西北部為隴西旋扭構造插入的地台區,地質構造複雜。根據各種構造形跡的力學性質、展布方向及其相互的組合關係和生成聯繫,境內構造主要有:秦嶺緯向構造體系;祁、呂、賀山字型構造體系;隴西旋扭構造體系以及體系歸屬不明的北西向及北東向構造形跡等五種構造體系。
地形地貌
陳倉區地處中國大陸槽—秦嶺北麓、隴山支脈、黃土高原和渭河地塹交吻區。南、北、西三面環山,中部低凹向東敞開,西高東低。渭河自西向東從中穿過,地形山、川、原皆有,可分為南部秦嶺北麓山地和西部(西北部)隴山山地,東部渭河和千河河谷平原、黃土台塬,丘陵溝壑區四種類型。山地占80.2%,平原占19.8%。境內秦嶺北麓山地和隴山南麓山地最高海拔2706米,最低1200米;渭河、千河兩岸川道地區最高海拔600米,最低海拔507米。
氣候特徵
陳倉區地處中國西北內陸地區,屬中緯度大陸季風區域暖溫帶半濕潤、半乾旱氣候。因境內地表結構複雜、海拔高度差異較大,各地氣候差異亦很明顯,東北部為川原氣候,西南部及秦嶺北麓為山地氣候。又因位於
青藏高原東側偏北,受
東亞季風環流控制,冬季受極地大陸氣團影響,盛偏北風,空氣乾燥,氣溫較低,常有霜凍,寒潮侵入;夏季受熱帶海洋氣團影響,盛偏南風,空氣中水氣含量增大,降水較多,氣溫高,天氣炎熱,春、秋為過渡季節,3—5月氣溫回升較快,降水量不足,易形成春旱。秋季降雨較多,常出現秋霪雨。多年平均氣溫12.8℃,1月平均氣溫零下0.2℃,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8.4℃(1991年12月28日);7月平均氣溫25.3℃,極端最高氣溫41.7℃(2006年6月17日)。最低月均氣溫零下7.8℃(1977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33.6℃(1991年7月)。平均氣溫年較差25.5℃。無霜期年平均224天,最長達254天,最短為19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913.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47.1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數為100天,最多達126天(1988年),最少為77天(199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985.6毫米(201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383.0毫米(197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8月最多。
水系水文
陳倉區境內河流,均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全區有一級支流37條、二級支流21條、三級支流13條、四級支流2條,各支流在兩岸均呈不對稱羽狀網系。北岸(左岸)較大支流有通芙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等,源自北山,穿黃土台塬,源遠流長,水流較緩,含沙量大;南岸(右岸)較大支流有清水河、馬尾河、伐魚河等,源自秦嶺北麓,大都源短流急。一、二級支流長度在10—19千米的有21條,長度在5—9千米的4條,其餘長度均在5千米以下。
土壤類型
陳倉區自然環境比較複雜,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其成土過程,形成複雜多樣的土壤類型。根據1984年土壤普查資料查明,全區共有11個土類、24個亞類、63個土屬、142個土種。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耕地保有量62.08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39.19萬畝。
植物資源
野生林木
華山松、山楊、白樺、側柏、遼東櫟、麻櫟、栓皮櫟、槲櫟、槭漆椴、三尖杉、黃連木、核桃、栗子、柿子、桑、棗、桃、杏、花椒等。
牧草
禾本科的有早熟禾、草地早熟禾、華東早熟禾、鵝冠草、梯牧草、雀麥白茅、畫眉草、狗牙根、狗尾草、藎草、落芒草、野燕麥、黃背草等14種;莎草科有白綠苔草、青綠苔草、異穗苔草、楔、囊苔草、長芒苔草、膨囊苔草、亞柄苔草、圓穗苔草、亮鞘苔草、披針苔草、點葉苔草、異鱗苔草、彎喙萏草、點囊苔草、大理苔草、書袋苔草等16種;豆科有三齒萼野豌豆、米口袋、小苜蓿、天蘭苜蓿、香豌豆、矮香豌豆、廣播野豌豆、大葉豌豆、杭子稍、木蘭、白刺花、草大樨、紫穗槐、達呼里胡枝子等14種。
有害草
鬼針草、狼把草、牛蒡、竊衣、蒼耳等5種。
有毒草
假爹包葉、大戟、甘遂、搏落回、黃瑞香、半夏、唐松草、翠雀花、小橡子、槲樹、野棉花、毒麥等12種。
藥用植物
黨參、大黃、天麻、白朮、白芷、遠志、蒼耳子、木賊、金銀花、香附、茵陳、菊花、桃仁、苦杏仁、酸棗仁、五味子、蘆根、寄生、車前、百合、二醜、荊芥、防風、黃芪、黃柏、柴胡、半夏、伏苓、生地、元岐、薄荷、艾葉、益母草、當歸、川芎、玄參、貝母、芸香、山萸肉、板藍根、秦酒、燈芯、蒲公英、紅卒、淫羊藿、冬花、管仲、馬兜鈴、羌活、參葉、蒼朮、天花粉、大青葉、破故紙、萊菔子、夏枯草、蒿本、茴香、毛柏子、山楂、白蒺黎、白桑皮、地骨皮、白茅根、地丁草、甘遂、茜草、何首烏、女貞子、木通、麥冬、朱苓、一枝箭、烏葵、細辛、巴戟天、三七、前胡、水仙根、薑黃、良姜、麻黃、連翹、馬鞭、王不留、旋復花、苧麻根、使君子、山豆根、免絲子等90種。
其他纖維植物
野芋麻、野棉花、葛條、桑皮、構皮、椴皮、胡麻、馬連等8種。澱粉植物:柏子、葛根、蒴根、百合、薯芋、蔓陀蘿子等6種。油料植物:油桐子、烏柏子、漆子、花椒子、核桃、芥子、柏子、椿子、水冬瓜子、藥樹子、蒼耳子等10種。
化學原料植物
樺皮、枸殼、皂角、栓皮、生漆、五倍子、蓖麻油等7種。
動物資源
屬於國家一類保護的動物有黑獾;二類保護動物有大天鵝、鴛鴦;三類保護動物有錦雞、血雉、豹、青羊。
獸類
麝(又名香獐子、獐子、山驢子)、豹:有金錢豹、狗豹、黑豹之別、青羊(又名麻羊、野羊、斑羊、山羊)、豹貓(又名山貓、貓豹子、狸子)、水獺(又名水狗、獺子、水貓)、麂子(又名小麂、黃麂)、狍子(又名羊鹿子、黃羊)、花里狸(又名果子狸、白鼻狗、大狸貓)、豬獾(又名沙獾)、黑熊(又名狗熊、黑瞎子)、狼(又名山狗、土狼)、黃鼬(又名黃鼠狼、黑狼子、黃狼)、草兔(又名野兔、兔子)、鹿、野豬、褐家鼠、長尾鼠、小家鼠、黑線倉鼠、長尾倉鼠、棕色田鼠、大倉鼠、豺(又名豺狗子、紅毛狼)。其它尚有狐、刺蝟、刺豬、壁虎、蜥蜴、蝙蝠、蟾蜍、蠍子、蛇等。
禽類
錦雞(又名金雞)、血雉、灰喜鵲(又名山喜鵲、馬尾鵲)、大天鵝、鴛鴦、啄木鳥、貓頭鷹(又名長耳鸚、鳥綱、鶚形目)、紅雀、烏鴉、斑鳩、野雞、雁(又名大雁)、黃鸝、八哥(又名鸚鵡)、伯勞、鷹(又名山鷹、老鷹)。其它坯有布穀鳥、麻雀、畫眉、白臉山雀、燕子鶴、白頸烏鴉、紅嘴烏鴉、黑頭灰喜鵲、石雞、鷂子、岩鴿、斑鴉、梟、鵪鶉、黃鴨、火斑燕等。
水生類
草魚、黃鱔、泥鰍、綿魚、螃蟹、蝦類、蝸牛類、蛙類、蚯蚓、水蠍、螞蝗、蚌等。
昆蟲類
蜻蜓、食蚜蟒、瓢蟲、盲椿象、椿象、介殼蟲、金小蜂、金龜子、磕頭蟲、象鼻蟲、蚜蟲、瓜蟲、菜蚤、粘蟲、玉米螟、地老虎、日飛蛾、蚊子、蟋蟀、棗尺蠖、蜿豆象、麥蛾、潛葉蠅、蒼蠅、螻蛄、蘋果食心蟲、菜蠅、天牛、梨食心蟲、蘋果星毛蟲、螳螂、土元等。
礦產資源
經陝西省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礦產隊勘查,陳倉區有礦點10處,礦藏6種,拓石望家坡硫鐵礦,品位較好的(含硫量9—15%)藏量約150萬噸,品位差的(含硫5—6%)藏量約226萬噸;大理石藏量約20餘萬噸,銅、鉛、鋅、鐵、白雲母、石英石、石灰石等均有一定藏量。砂、石子等建築材料,分布極廣,藏量很大,年開採量約60萬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總戶數16.59萬戶,戶籍總人口60.11萬人。年末常住總人口60.4萬人,城鎮化率48.62%(按城鎮人口占比計算)。全年出生人口6412人,出生率10.63‰;死亡人口3640人,死亡率6.04‰;人口自然增長率4.6‰;出生人口性別比108。
政治
區委
區委書記:霍鐵橋
區委副書記、區長:王萬慶
區委副書記:張曉軍
區委副書記:強峰
區委常委、紀委書記:蒙科建
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李省堂
區委常委、宣傳部長:魏林
區委常委、組織部長:裴振強
區委常委、統戰部長:韓景鈺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馬霄
區委常委、區政府副區長:苟曉明
區委常委、人武部部長:李新東
區政府
區長:王萬慶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馬霄
區委常委、副區長:苟曉明
副區長:高君
副區長:黃暉
副區長:姚俊峰
副區長:劉雋一
副區長:陳穩亮
(截至2019年4月)
經濟
綜述
2018年,陳倉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12.84億元,同比增長7.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43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增加值133.33億元,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57.08億元,增長6.7%。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0.54:62.64:26.82。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212元,折合5253美元(匯率為1美元兌6.7027元人民幣)。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123.34億元,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為57.95%。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陳倉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4.8%。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和跨區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9.2%。在固定資產投資中,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7%。
財稅收支
2018年,陳倉區地方財政收入3.89億元,同口徑增長8%。稅收收入3.47億元,增長28.6%;非稅收入0.42億元,下降19.3%。
2018年,陳倉區財政支出20.41億元,同比增長12.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86億元,增長35.4%,教育支出5.33億元,增長4%;醫療衛生和計畫生育支出1.79億元,增長35.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0.12億元,下降25.2%。
人民生活
2018年,陳倉區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8元,比上年增長9.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83元,比上年增加2363元,增長8.2%。城鎮居民人均生產消費支出21448元,增長9.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3元,比上年增加1005元,增長9.1%。農村居民人均生產消費支出9316元,增長11.5%。全區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60:1,較上年縮小0.03。
第一產業
2018年,陳倉區完成農林牧漁及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40.02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農業總產值21.09億元,畜牧業總產值15.28億元,林業總產值1.53億元,漁業總產值0.38億元。
種植業
2018年,陳倉區糧食總產量達到19.73萬噸,增長1.31%,其中:夏糧產量12.05萬噸,下降1.69%;秋糧產量7.68萬噸,增長6.39%。蔬菜全年產量18.22萬噸,增長3.84%。水果產量5.29萬噸,下降7.80%。
林業
2018年,陳倉區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防護林等林業重點工程造林1547公頃,其中人工造林347公頃,封山育林1200公頃。全區退化林修復1067公頃,森林撫育面積2000公頃。林業生產總產值突破12億元,森林公園接待遊客接近700萬人次,森林旅遊綜合收入近3億元。全區以核桃、花椒為主的乾雜果經濟林生產產值達到7.5億元。
畜牧業
2018年,陳倉區肉產量3.32萬噸,增長2.15%。蛋產量0.74萬噸,增長10.19%。奶產量1.27萬噸,增長10.19%。
第二產業
工業
2018年,陳倉區全部工業增加值93.12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5.64億元,同比增長10.1%。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82.49億元,同比增長13.4%。其中:國有企業產值9.85億元,下降0.1%;集體企業產值0.60億元,下降4.5%;股份制企業產值364億元,增長14.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產值0.22億元,下降0.2%;其它經濟類型企業產值1.03億元,下降30.1%。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完成總產值89.81億元,同比增長4.7%;重工業完成總產值285.9億元,增長16.4%。按控股情況分:國有控股企業完成75.3億元,增長9.0%;非公有工業完成299.5億元,增長14.6%。
建築業
2018年,陳倉區建築業增加值40.7億元,比上年增長16.69%。全區20戶資質以上建築業企業全年簽訂建築契約額63.85億元,增長27.6%;完成建築業總產值75.06億元,比上年增長25%;竣工產值27.47億元,下降3%;房屋施工面積298.94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118.02萬平方米。
第三產業
國內經濟
2018年,陳倉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9.55億元,同比增長12.0%。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劃分,城鎮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50億元,增長13.4%,鄉村實現零售額11.05億元,增長4.3%;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業零售額10.31億元,增長24.6%,商品零售額69.24億元,增長10.3%。年末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39.67億元,增長20.1%。
對外貿易
2018年,陳倉區外貿進出口總額2.1201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36%。
房地產業
2018年,陳倉區房地產開發企業年內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4億元,同比下降41.2%。商品房施工面積43.02萬平方米,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5.78萬平方米;商品房竣工面積9.4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7.04萬平方米,增長25.5%。
郵電通信
2018年,陳倉區郵電業務總收入3.44億元,下降2%。其中,郵政業務收入0.51億元,增長4.1%;通訊業務收入2.93億元,下降3.0%。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固定電話用戶2萬戶,行動電話43.3萬戶,其中4G行動電話用戶31.84萬戶。年末網際網路用戶12.93萬戶。
旅遊業
2018年,陳倉區接待國內外遊客人數750.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2.18億元。至年末,有旅遊自然景區4個,其中,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2個。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28.57億元,同比增加14.64億元,增長6.8%,其中,住戶存款餘額185.09億元,增長6.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102.64億元,同比增加9.72億元,增長10.5%,其中,住戶貸款45.60億元,增長22.5%;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57.04億元,增長2.4%。
交通運輸
交通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公路總里程3208.912千米。其中縣道241.65千米,鄉道206.15千米,專用公路56.83千米,村道2704.282千米。陳倉區境內高速公路62.7千米,國道92.2千米,省道60.4千米。
陳倉區境內
隴海鐵路橫貫東西,寶成、寶中鐵路通往南北,310國道和西寶高速公路、西寶北、中、南線穿境而過,距鹹陽國際機場130千米、省城西安150千米,城內路網呈現“七縱五橫”框架,交通便利。
運輸
2018年,陳倉區有道路運輸業戶2576戶;客運企業2戶,客運線路55條(跨區32條,區內23條),危貨企業2戶。營運車輛3192輛,其中貨運車輛2097輛,客運班車156輛,區內公交120輛,危險品運輸車輛819輛。年完成客運量283萬人次,完成客運周轉量3123萬人次千米。完成貨運量438萬噸,完成貨物周轉量56958萬噸千米。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8年,陳倉區共爭取中、省、市科技計畫項目8項,爭取財政資金420萬元。完成專利申請261件(發明專利95件,實用新型144件,外觀設計22件),完成技術契約交易額2.75億元,占全年任務103%,完成全社會科技研究與開發投入4.6億元,占全年任務4.56億元的100.8%。獲得寶雞市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5—2017年度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獎勵資助項目2個。年內申報2018年度省、市級科技計畫項目17項。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6戶,通過高企年審6戶;通過陝西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20戶;認定陝西省民營科技企業6戶。年內創建陝西省智慧型機器人創新中心1個,陝西省智慧財產權示範眾創空間1個,陝西省星創天地1個,寶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1個。
教育事業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共有職業高中和中等專業學校3所(根據辦學類型撤銷統計2所),招生946人,在校學生4412人;普通高中4所,招生2276人,在校學生7205人;普通國中20所,招生3610人,在校學生11123人;普通國小50所,招生3662人,在校學生20583人;幼稚園63所,新入園幼兒4863人,在園幼兒11164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招生7人,在校學生121人;全區共有教職工5153人,其中專任教師4197人。
文化事業
截止2018年末,陳倉區有文化館1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1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國家二級)1個,農村鎮(街)綜合文化站14個,電視台1個。全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國家級1個、省級10個、市級17個、區級58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122人。全年組織城鄉周末廣場文化活動34場、“虢鎮城區月月有秦腔”演出12場,鎮、街公益性送戲下鄉演出160場,周周有電影放映52場,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放映3984場,為貧困戶免費安裝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8291套。
體育事業
2018年,陳倉區先後舉辦2018“九龍山杯”陝西寶雞·陳倉生態半程馬拉松賽、2018陳倉區首屆幹部職工太極拳比賽、第八屆中財管道杯周末籃球聯賽等精品賽事10餘次,承辦2018年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初高中組總決賽、2018寶雞市青少年校園足球市級決賽、被省教育廳評為“組織貢獻獎”。陳倉區虢鎮中學、實驗國小分別奪得全市決賽高中組和國小甲組的亞軍。銷售體育彩票3300萬元,較往年同期提升1282萬元,增長率達67%。
衛生事業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計生服務機構353所,其中:醫院7所,衛生院20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所,村衛生室240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所,新農合經辦機構1所,單位衛生所、門診部、個體診所共74所。全區共開放床位2624張。全區共有衛生人員3155人,比上年增長3.20%,其中,衛生技術人員2730人,比上年增長3.29%。執業(助理)醫師843人,比上年增長5.58%;註冊護士962人,比上年增長11.47%。2018年全區總診療量為199.57萬人次,出院8.42萬人次。
勞動就業
2018年,陳倉區城鎮新增就業675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03%以內。完成創業就業培訓3437人,發放創業扶持貸款7584萬元。
社會保障
2018年,陳倉區累計發放社會保障卡28.8萬張。年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0.3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6857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參保7149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26986人,城鎮居民和少兒醫療保險參保33425人,工傷保險參保44540人,失業保險參保13627人。全區新農合參合居民49.5727萬人,平均參合率99.44%。新農合住院補助11.1752萬人,補助金額3.4258億元。
社會福利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敬老院2個,床位數490張,入住245人。救助站1個,全年救助流浪乞討人員148人次,發放救助金16.4萬元;救助孤兒34名,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和監護人勞務補貼45.4萬元。辦理婚姻登記4178對,離婚1113對。全區社區指導服務中心1個,城市社區服務站16個,登記管理社團組織123個,民辦非企業組織58個。全區城市低保戶756戶1286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城市低保金761.89萬元;農村低保戶3602戶9678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發放農村低保金4095.06萬元;農村五保戶770戶838人得到政府救濟,全年撥付五保供養金725.2萬元,其中集中供養249戶253人;實施臨時救助1449人,救助金額574.84萬元;全面落實老齡工作政策,共發放老齡補貼3.2萬人2381.70萬元;積極落實優撫政策,發放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資金1996.24萬元。
脫貧攻堅
2018年,陳倉區實現28個貧困村摘帽退出,1813戶6375人擺脫貧困。脫貧工程實施到村產業項目70個,累計覆蓋貧困戶12468戶次。實施貧困戶扶貧移民易地搬遷507戶2007人。實施危房改造865戶2462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8年末,陳倉區建成區面積14.8平方千米,城區人口151570人,城區道路長度86.5千米,人均道路面積7.88平方米,路燈3699盞;城區供熱管網12千米,供熱面積292萬平方米;城鎮居民用氣總戶數5.62萬戶,燃氣普及率96%;城區供水管網總長度48.6千米;建成區綠地率36.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9平方米。
環境保護
2018年,陳倉區環境空氣品質二級及以上天數達到202天,空氣品質優良達標率55.3%。PM10濃度均值119微克/立方米,PM2.5濃度均值66微克/立方米。全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比上年削減2.5%、2.5%、3.7%,城區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污水集中處理率95%,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9.8%。
安全生產
2018年,陳倉區1—12月份全區共發生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20起,死亡5人,受傷27人。其中:全年未發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較大事故;未發生農機生產安全事故和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
歷史文化
陳倉區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濃厚,是中華民族文明和周秦文化的發祥地。在距今10—1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定居,史有“伏羲所治,炎帝所生,黃帝所都”之載。新石器時期這裡已成為高度發達的原始農耕文明地區,中華始祖炎帝在這裡誕生,開創了中國農耕文明史。堯、禹、夏時期,這裡是黃帝後裔雍州陳國的屬地,相傳伏羲遷徒沿經陳倉,黃帝曾建都於陳。商周時是一等諸侯大國——西虢的都城和京畿要地,春秋戰國時是秦國兩次建都處,秦漢嚴王朝時中國神權中心,北魏時期是武都郡址,北周時是朔州州府,隋、唐、宋、元時是虢縣縣治,明清時是西北重鎮。在這神奇的土地上,商未姜子牙隱居垂釣;秦末韓信“暗度陳倉”;唐宰輔楊炎(字公南)創立“兩稅法”,達800餘年。
陳倉區名勝古蹟眾多,不僅有姜太公隱居垂釣的釣魚台,簫史弄玉吹簫引鳳的鳳女樓,秦王兵養馬的馬跡山,元國師邱處機養生傳道的磻溪宮等名勝古蹟,還是著名的秦晉泛舟之役,漢劉邦暗度陳倉,諸葛孔明兩伐祁山,吳玠吳磷兄弟大敗金兀朮等重大歷史事件的主要陣地;這裡是唐代著名理財家、兩稅法創製者楊炎,清朝“大清律”的制定者黨崇雅(俗稱黨閣老)的故鄉;也是唐末叱吒風雲、稱雄西北的秦王李茂貞、元末割據一方的顯赫人物李思齊的百年之地。這裡先後出土了一大批珍貴文物。唐代初年出土的石鼓,其石刻文字是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被視為中國石刻的鼻祖;清代出土的“虢季子白盤”、“散氏盤”,以及建國後出土的“何尊”、“夨王簋蓋”為研究西周的歷史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社火
社火屬於
祭祀文化範疇。人們期待新的一年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家業興旺,人丁健康,逢正月十五前後,裝扮成各路神仙、歷史名人的小故事,在街道庭院游轉,以避邪驅鬼圖大吉大利。社火游演陣容龐大,百面鑼鼓震天動地,千面彩旗獵獵舞動,火銃鞭炮轟鳴震撼。社火必須以社為單位組織,但往往在晚間進行,需點上火把照明,所以民眾很自然地把這類活動稱之為“社火”。幾千年來社火表演不斷豐富、完善、發展、不光晚上進行,其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如馬社火、車社火、背社火、抬社火、山社火、高芯社火、
血社火等等。
陳倉區是社火藝術之鄉,各村都有耍社火的傳統和服裝道具。對傳統的民間社火進行了藝術創新,使這項古老的藝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一絕,不只是春節時表演,現已成為舞台和廣場表演的藝術形式,先後應邀赴德國、泰國、香港等地演出,每到一處都受到當地政府和民眾熱烈歡迎。
社火馬勺臉譜
李繼友製作的馬勺臉譜色彩鮮亮、線條明快,地域色彩濃厚、審美價值高。曾獲“全國首屆中國風俗畫大獎賽”特別獎,“首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和優秀創作獎,作品被中國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家及院館收藏。
泥塑
衛紅指的泥塑作品以精製細膩的描繪展現出人物面部表情,提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民眾的讚嘆。他的作品曾獲陝西省首屆民間藝術絕活大賽一等獎。其中《陝西風情系列》、《七十二行系列》獲寶雞市“藝林杯”、“多新杯”
工藝美術作品特等獎、一等獎。
其它工藝品
張翠香的刺繡作品、楊清俊的布製品、
王衛東的剪紙作品也遠銷海內外,這些精品成為陳倉區文化產業發展的亮點。
風景名勝
| 姜子牙釣魚台渭河南岸、秦嶺北麓的磻溪河谷中的釣魚台是融自然與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旅遊景區,系姜太公隱居垂釣之處。據《 呂氏春秋》、《史記》、《水經注》等典籍記載,此地曾是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姜太公隱居垂釣之地,歷史上“姜子牙釣魚、周文王訪賢”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釣魚台,亦名磻溪、茲泉、璜河、璜溪,在周人滅商的歷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距寶雞30千米,景區南北長30千米,東西寬6.5千米,總面積約200平方千米,地形呈帶形,南部為葫蘆形石台,北部為開闊的川道,伐魚河貫穿其中。據《漢書·地理志》載:釣魚台自漢代始設神修廟,至唐代盛極一時,經宋、元、明、清歷代多次重修、擴建,共有廟宇、祭堂殿、樓、亭台古建築百餘間,形成了以文王、太公廟為主體的廟宇建築群。 |
| 九龍山 九龍山位於陳倉區坪頭鎮,距寶雞市區45千米,北連千北公路,東應雞峰山,西托方山塬。景區地勢險峻,山清水秀,九峰匯集,相依相抱,狀如蓮花盛開,又似九龍騰空。山水林木崖峰窟洞混合集中,突顯秀美。玉皇洞、無量洞、藥王洞、三仙洞、八仙洞、穿天洞、蓮花峰、妖桃崖、雷神池各有天地,無一雷同,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九龍山古建築群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自古就是關中西部佛,道教文化聖地之一。 |
| 安坪溝 安平溝位於陳倉區坪頭鎮,秦嶺山脈廟王山下,總面積約20平方千米。景區為條帶形溝壑,寬敞平坦,東西被茂密的森林掩映,民風淳樸,景色優美。織女河水常年清澈,河灘慧星石層疊起伏,周圍山花叢生,雲霧飄浮,氣候濕潤涼爽,環境嫻秀宜人,是修身養性的絕佳去處。庵坪旅遊資源的特點是:自然風光四季如畫,農特產品品種繁多,名貴藥材遍地叢生,野生植物屢見不鮮。除此之外,庵坪還有眾多民間傳說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如黑虎山、臥龍嶺、湘子洞、觀音殿、雙龍河、猴頭石、鮮桃洞、將軍台、玉女潭等,每逢古歷廟會唱戲、敬神、朝山、遊人如織。 |
| 南昌宮 南昌宮位於西秦村五組北約200米處的台地上,地勢北高南低,呈緩坡台地狀。南昌宮始建於元代,清道光年間重葺,民國時修繕。南北長約80米,東西寬約40米,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米,坐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有山門、通明閣,兩側有武司殿、三娘殿、武三司殿、文三司殿,玉皇殿。後院為東西對應的武三司殿和文三司殿,均為清代建築。玉皇殿位於南昌宮院內最北端,為2003年新建建築。南昌宮為清代建築群,對於研究陳倉區清代建築風格及式樣具有較為重要的價值。 |
| 關桃園遺址 關桃園遺址位於拓石鎮拓石村關道塬(自然村)內外,地處渭河北岸二級台地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呈緩坡狀。遺址東至澗溝河西岸,南至渭河北岸,西北至駱駝山根兒。遺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東西長約800米,南北寬約500米,面積約400000平方米。關桃園遺址曾在2000年因鐵路建設由寶雞市考古工作隊、2001年由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寶雞市考古工作隊聯合組隊進行過搶救性發掘,採集有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陶缽、陶罐、尖底瓶等殘片,龍山文化的陶罐殘片,紋飾有繩紋、線紋、籃紋等。關桃園遺址為研究陳倉區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等提供了實物資料。 |
| 大水川景區 大水川草場位於陳倉區香泉鎮,海拔1900-2300米,總面積60平方千米。景區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森林茂密,草場廣闊,植被極好,風景如畫。大水川有各類高等植物2100多種,有蕨類植物110種,林中有雲杉、白皮松、白樺等40餘種珍貴林木,還有160多種野生中草藥。動物種類也非常豐富,國家保護的錦雞、血雉、冠鹿、青羊、獐子、獾、狐等動物隨處可見,河谷中的國家二級保護魚類——秦嶺細鱗鮭,隨手就可以捉到幾條。林區一年內溫差不大,酷暑時山外氣溫高達三十幾度,這裡仍然涼風習習,是一處可供遊人騎馬、射箭、打獵、避暑休閒的好去處。 |
| 吳山 西鎮吳山位於陳倉區新街鎮,距寶雞市區四十多千米,為中國五大鎮山之一,既是吳姓氏族發源地,也是中國最早祭祀炎、黃二帝的地方。景區總面積33.4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2069米,林木覆蓋率達95%,為省級森林公園。吳山有大小山峰十七座,其中以鎮西峰、會仙峰、大賢峰、靈應峰、望輦峰最為壯觀,清康熙欽頒“五峰挺秀”牌匾。吳山風光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黃山之奇於一身,與西嶽華山並稱“二華”。陝師大、西安美院、寶雞文理學院、寶雞國畫院等院校已把吳山作為寫生基地。陳倉區先後2次成功舉辦了“中國五大鎮山——西鎮吳山文化旅遊節”。 |
| 靈寶硤 靈寶硤自然風光景區東距寶雞市45千米,位於寶雞市陳倉區香泉鎮石堯村境內,總面積10平方千米。靈寶峽峽體為赤色陸相沉積沙岩石質,狀如天門巨壁逼空,古時為隴州八景之一,也是隴東通往關中的要道——回中道的交通咽喉,歷史上許多戰爭都在這裡發生。靈寶硤的自然景觀有:深硤絕壁、滿壁峰洞、靈寶倒影、激流險瀑、神奇鼓聲、龍誕神泉、仙硤雲霧、鎮水寶珠、果老仙洞、皇后棲身岩、御林軍駐兵處、鑽龍洞穴、麥磊山等13處景點。人文景觀有白音古寺、皇后行宮、二王古廟、駐軍遺址、孤魂廟、魁星閣、五聖廟、關樓等8處景點。 |
| 禪龍寺 禪龍寺位於陳倉區陽平鎮北1.5千米秦家溝渠南,是陳倉區規格最高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建於隋朝,興盛於唐。據舊志記載,該寺占地53.3公頃,常住僧眾500餘人,僧房和客堂300餘間。該寺屬皇家寺院,當時平陽公主常來該寺朝拜禮佛,後經戰亂,毀於明末。清初康熙八年(1669年)修復,解放前和“文革”時期遭到破壞,荒草叢生,一片廢墟。1988年開始,民間人士籌集資金修復禪龍寺。1994年陳倉區政府落實宗教政策,在該寺內成立了陳倉區佛教協會並批准該寺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4月27日舉行三聖殿佛像開光慶典。 |
| 秦嶺森林雪山洞 雪山洞位於寶雞市區東南39千米的秦嶺北麓的磻溪鎮,總面積1335公頃,最高海拔1850米,植被覆蓋率為89.9%。雪山森林公園,由雪山洞和石階溝兩部分組成。雪山洞洞窟自然形成,洞深23米,高5米。相傳金大定十四年(1174年)道教全真派代表人物丘處機在此洞隱居修煉六年有餘。現有洞外廟群是朝觀者1997年後自發修建的,其七層洞窟樓閣倚山而築,外形似塔,秀美壯觀,具有道教文化價值和特有的建築風格。 |
| 磻溪宮 磻溪宮在陳倉區虢鎮城南3千米的磻溪鎮楊家店村之地,南依秦嶺,北擁渭水,被譽為陳倉八景之一,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磻溪宮是宋末元初道教全真派七真之一丘處機修行的道觀,古為寶雞第一道場,後因成吉思汗頒詔改觀為宮。為彰其德,元代官吏楊文葆大興土木,營造殿堂,環繞鳳女樓,遙對鳳凰台,建成二郎廟、玉皇廟、三清觀等大小廟宇百餘間,後被毀,唯蕭史弄玉吹蕭引鳳之鳳女台猶存。 |
| 黃梅山 黃梅山在陳倉區橋鎮北部,俗稱黃米山,相傳周穆王西巡馬死,葬於此,又稱馬跡山。她北依千陽縣界,南傍橋鎮北灣村,東畔馮家山水庫,西望西鎮吳山。相傳,秦穆公曾在此居住數年,故遺蹟甚多。尚存的有閱兵台、一桿旗、聖旨溝、放馬灘、跑馬嶺、秦王洞、飲馬泉、老爺嶺、菩薩殿、妖崖十八洞。其中有一洞長達4.5千米,直通至千陽縣的陳家山村,相傳唐僧取經路過此地。 |
風味小吃
| 豆花泡饃 豆花泡饃是陝西省西府地區(即今鳳翔縣)漢族傳統風味名小吃,其饃採用獨特工藝加調味料烙成,厚過寸,鍋形,敲之有聲,俗稱“鍋盔”,對火候、口感要求嚴格,色金黃,外脆內韌,嚼之勁道麥香醇厚,用快刀削成薄片,形似金葉;豆花用品質上乘的黃豆土法做成,鮮嫩爽滑,煮而不散。豆花泡饃在寶雞一帶非常流行。 |
著名人物
虢叔:西周初人,文王母弟,封於虢(今虢鎮),亦稱西虢。《
左傳》載: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賈逵云:“虢仲封東虢(今河南滎陽東北)制是也,虢叔封西虢虢公是也。”
徐敖:西漢虢人(今虢鎮),為右扶風椽,受《
尚書》於胡常,又受《毛詩》於解延年。故,舊志有“敖一人然已兼通二經”之載。徐除精通《尚書》、《毛詩》外,還授《毛詩》於王璜和塗惲子真,子真又授予桑欽君長⋯⋯是為徐敖在漢代古文化交流方面,起承前啟後作用。
楊炎:字公南,天興縣石鼻寨(陳倉區千河鄉魏家崖)人。楊青年時好學,在千、隴一帶有“小楊山人”之稱。唐天寶十年(751),任河南節度使呂崇賁慕下掌書記。大曆十四年(779)五月,唐德宗李适即位,宰輔崔佑甫薦楊入相,旋即拜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
楊從儀:南宋抗金將領,字子和,天興(今陳倉區)人。初補鳳翔校尉執天興縣事。1130年,在吳玠部下領兵,鳳翔一帶作戰,升秉議郎遷副將。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年),拒金兵於仙人關。紹興十三年(1143年),出御愛山,抵大池原,斷金兵糧道。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奪大散關,占和尚原,升安康郡開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