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平原(關中平原)

渭河平原

關中平原一般指本詞條

關中平原(Guanzhong Plain),又稱渭河平原(Weihe Plain),渭河盆地、關中盆地,是由斷層陷落地帶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沖積平原,和渭河谷地渭河丘陵一起構成渭河盆地,居晉陝盆地帶的南部。

關中平原位於陝西省中部與山西省南部,介於秦嶺和渭北北山(老龍山嵯峨山藥王山、堯山、黃龍山、梁山等)之間,西起陝西省西部,東至山西省南部,長約500餘公里,海拔約323~800米,面積約4.7萬平方公里。因在函谷關(後亦稱潼關)和大散關之間(一說在函谷關、大散關、武關蕭關之間),古代稱“關中”,亦有稱“秦中”之說,西窄東寬,號稱“八百里秦川”。

渭河平原是斷層陷落區即地塹,後經渭河及其支流涇河洛河等沖積而成,屬於渭河斷陷盆地帶的關鍵主體部分。這裡自古灌溉發達,盛產小麥、棉花等,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產區,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渭河平原境域包括陝西省鹹陽市西安市渭南市寶雞市和山西省運城市臨汾市等秦晉兩省6座城市 ,約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15%。為陝西省主要的糧棉生產基地,糧食產量約占全省的40%以上,棉花產量約占90%左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渭河平原
  • 外文名:Weihe Plain,Guanzhong Plain
  • 別   名:關中平原、渭河盆地、八百里秦川
  • 地理位置:中國中部,晉陝盆地帶的南部
  • 面   積:3.6萬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型氣候
  • 降水量:500~1000毫米
地理環境,地貌特徵,氣候特徵,平原四關,潼關,大散關,武關,蕭關,水系狀況,人文歷史,遠古時期,先秦時期,秦時期,西漢時期,魏晉南北朝,隋朝時期,唐朝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軍事作用,四周屏障,防守優勢,物產,

地理環境

關中斷陷盆地,南依秦嶺,北連黃土高原,為一西狹東闊的新生代斷陷盆地,渭河橫貫其中。盆地兩側地形向渭河傾斜,由洪積傾斜平原、黃土台塬、沖積平原組成,呈階梯狀地貌景觀。旁有渭河谷地汾河谷地,居晉陝盆地帶的南部。
(一)沖積平原:位於盆地中部,系渭河及其支流沖積而成。眉縣以西,渭河河谷狹窄,發育有四至五級階地。以東河谷變寬,發育有三級階地。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寬廣平坦,連續分布,三級以上階地多斷續分布。二級階地以上各級階地均為黃土覆蓋。渭河北岸,涇河以東的涇、石、洛沖洪積三角洲平原,寬達10—24km。渭洛兩河之間為在階地基礎上形成的沙丘地。
(二)黃土台塬:可分為兩級黃土台塬。一級黃土台塬是在下更新世湖盆基礎上形成的,黃土厚100餘米,塬面高程540—880m,高出沖積平原40—170m,分布於渭河北岸及西安、渭南、潼關等地。塬面上有窪地,塬周斜坡陡峭,沖溝發育。當斜坡下部有隔水的軟弱土(岩)出露時,斜坡穩定性差。二級黃土台塬主要分布在寶雞、乾縣、藍田、白水、澄城等地,高600—1000m,高出一級黃土台塬或高階地50—150m。二級黃土台塬是在第三紀末準平原或山前洪積扇上形成的,黃土厚度一般小於100m,溝壑發育,地形破碎。如藍田橫嶺塬呈丘陵狀地貌形態,溝谷切深逾200m,大多切入第三紀地層,侵蝕強烈。
(三)洪積平原:分布於秦嶺和北山山前,由多期洪積扇組成。由於所處地質環境和物質來源不同,組成岩性亦異。秦嶺山前以粗粒為主,北山山前則以細粒物質為主,且多被黃土覆蓋。
關中斷陷盆地基底構造複雜,具有南深北淺、東深西淺的特點。

地貌特徵

關中盆地(居晉陝盆地帶的南部)包括渭河平原和渭河谷地、渭河丘陵,夾持於陝北高原與秦嶺山脈之間,為喜馬拉雅運動時期形成的巨型斷陷帶。盆地兩側均為高角度正斷層。斷層線上有一連串泉水和溫泉出露。南北兩側山脈沿斷層線不斷上升,盆地徐徐下降,形成地塹式構造平原。
關中關中
渭河平原形成後,不僅有黃土堆積其間,更重要的是渭河及其兩側支流攜帶大量泥沙填充淤積其中,第四紀鬆散沉積,最大厚度達7000餘米。因地殼間歇性變動和河流下切,形成高度不等的階地。
一二級階地組成關中平原的主體,當地稱“塬”,自上而下如階梯狀的頭道塬、二道塬、三道塬。三道塬相當於二級階地。塬面受渭河南北支流切割而破碎。
渭河以北,從西向東有西平塬、和尚塬、周塬、積石塬、始平塬、畢塬、美塬、許塬等;渭河以南從西向東有五丈塬、細柳塬、神禾塬、少陵塬白鹿塬、銅人塬、陽郭塬、孟塬等。

氣候特徵

渭河平原屬於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2~ 13.6,年降水量為550~660mm。受季風氣候影響,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的7~ 9月。由於這一地區處於較明顯的雙峰型雨型區,因而出現7月和9月降水量較大,8月降水量相對較少的狀況。

平原四關

潼關

潼關為四關之首,潼關在東漢以前還沒設關城,到東漢末,曹操為預防關西兵亂,才於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始設潼關,並同時廢棄函谷關。古潼關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潼關以水得名。
《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潼浪洶洶,故取潼關關名,又稱沖關。這裡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漢潼關城在今城北村南。北臨黃河,甫靠大山,東西百餘里,開路於斷裂的山石縫中,“車不容方軌,馬不得並騎”,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過之險。
就是這險峻的兵家必爭之地,令長安穩如泰山,避過關外的烽火戰亂。

大散關

大散關亦稱散關,在寶雞市境內。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
渭河平原(關中平原)
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70餘次。
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宋於富平之戰失敗後,宋將吳玠即收拾殘兵,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
陸放翁為記此戰,特作詩曰: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武關

關中南大門,春秋時期設定。當時商洛一帶為晉國疆域,為防楚國,在少習山構建關隘。據《左傳》記載:公元前490年,楚人謀北方,“將通少習以聽命”。戰國時四方拓展的秦國占據後改稱少習為武關,寓含以武力討伐東方諸國之意。最早提出這一觀點的是西晉杜預:“少習,商縣武關也。”武關扼居關中通往長江中游大道的咽喉,“秦未得武關,不可以制楚”,足見其戰略地位之重要。因設定武關而得名的武關道,由長安東南行,溯霸河而上,過了秦嶺,又沿丹水而下。
據《水經注》記載:“武關在析縣西百七十里”。漢析縣在今河南省西峽縣,以里程推算,武關應在陝、豫、鄂三省交界處紫荊關附近。占主流的說法認為,唐代開鑿了由藍田至河南內鄉約700里的新道,武關也隨之移到陝西省丹鳳縣之南了。對此觀點持有不同意見者認為,從保留至今的秦楚分界牆以及對少習、武關名稱變化的分析,確證“析縣西百七十里”的秦漢武關延續至今未曾遷移過。
富饒的渭河平原富饒的渭河平原
和武關道聯繫的道路有兩條:其一是通過今陝西省山陽縣東南漫川關的上津道。上津是隋唐舊縣,在今湖北省鄖西縣西北,當地還有上津鎮。這條通道循金錢河而上,過鶻嶺,經陝西省山陽縣,再越流嶺,至商州區和武關道銜接。鶻嶺與流嶺都是秦嶺的支脈。金錢河匯入漢水處,在今白河縣的西北。其二是由商州區東北行,經蘆靈關通到弘農河上古函谷關。
武關道為關中和長江中游雙方相互進攻必經的捷徑。秦昭王曾致書楚懷王“願與君會武關而約結盟”。當楚懷王應約到武關,則被秦作為人質,終生囚禁。漢高祖劉邦入武關滅秦之戰,東晉桓溫進攻前秦的白鹿原之戰,劉裕進攻後秦之戰,都是由長江中游直赴關中。西漢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東晉前秦進攻襄陽,南北朝西魏進攻江陵,元代駐守陝西的貼木奇進攻江陵的懷王等,則是由關中出襲長江中游的行動。武關道的重要戰略地位正如《讀史方輿紀要》所言:“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
武關道以及控制通道的武關由於位於函谷關和潼關以南,往往成為來自中原對函谷關和潼關進攻時的迂迴路線,如西漢赤眉軍兵分兩路,一路入陸渾關,一路入武關。入武關並沒有直趨長安,而是於武關附近折而北上,在古函谷關和入陸渾關的一路會合。由此可見,武關及武關道固然重要,但從東西對立的格局來看,只能算是函谷關和潼關的側翼。

蕭關

蕭關,為古代西北邊地著名關隘秦漢帝王出巡,漢唐文人出塞,都與蕭關有緣。蕭關方位在何處,向有爭議,但在寧夏固原縣(今固原市原州區)東南這一大略方位是沒有爭議的。
渭河平原(關中平原)
蕭關不是一個獨立的關塞,它與秦長城的戰略地位是密切相關的。秦長城以及在環縣境內沿長城修築的城鎮堡寨,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另外縣城周圍的果兒山、玉皇山、城東塬三大烽燧及城子崗、沈家台、城東溝口的城障,將縣城團團圍在中央,構成牢固的人工屏障。三大烽燧築在蕭關的制高點上,既可遙相呼應,又能俯瞰環江、城西川,城東溝三水交匯的所有地域,關內、外5平方公里的河谷、山川、道路、村舍等盡收眼底,高下縱橫形成立體防禦體系,其設計之精心,布局之巧妙,令世人嘆為觀止。
秦漢蕭關,應該是指三關口至瓦亭峽這一險要的地帶。這裡雖非絕壁,卻險峻雄奇。處在這一防禦地帶上的瓦亭,地處六盤山東麓邊緣,實質上是蕭關的重要屏障。這裡不但雄峰環拱,深谷險阻,易守難攻,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而且有涇水南出彈箏峽三關口,是蕭關由南向北天然形成的一個防禦體系。
唐代沿襲秦漢時之蕭關,旨在重振秦漢蕭關之雄風。其大致方位應在今寧夏海原縣石峽口一帶,與宋蕭關遺址大致方位相同。一說在今寧夏海原縣東北的高崖一帶;一說在同心縣南紅古城。其實,石峽口要隘與紅古城古址,均為宋蕭關防禦體系上的軍事設施,應包括紅古城與石峽口在內,為宋蕭關遺址。
蕭關故道亦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對於隴右人民安居樂業、發展經濟、交流文化、繁榮商貿、方便交通皆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說長城是中華文化史上一條極為重要的文化帶,那么蕭關亦是這一文化帶上璀璨的一顆明珠。王維曾有《使至塞上》:腳踏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水系狀況

渭河由西向東橫貫關中平原,幹流及支流涇河、北洛河等均有灌溉之利,中國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如鄭國渠、白渠漕渠成國渠龍首渠都引自這些河流。關中平原自然、經濟條件優越,是中國歷史上農業最富庶地區之一。又因交通便利,四周有山河之險,從西周始,先後有、西漢、隋、唐等13代王朝建都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
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小麥占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於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近些年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人文歷史

遠古時期

藍田人屬我國早期人類化石。根據古地磁法測定,公王嶺和陳家窩古猿人化石層位先後有三個不同的數據。一般可以說公王嶺距今約115萬年左右,其地質年代為中更新世早期,或早更新世晚期。陳家窩化石距今60萬年左右,屬中更新世中期。在公王嶺藍田猿人化石出土地附近,伴出舊石器時代人類使用的許多生產工具,有尖狀器、砍砸器、刮削器和石片、石核等打制石器。尖狀器一面有刃,另一面保留石塊原狀,適於手握。刮削器有直刃、凹刃、凸刃和復刃四種形式,用於刮削木製工具和剝取獸皮。這些工具製作粗糙,以單面加工為主,多不經第二步加工即行使用。公王嶺還出土了40餘種動物化石,而最引人注目的這些動物化石中具有強烈的南方色彩,如劍齒象大熊貓爪獸毛冠鹿水鹿等。這說明藍田猿人所生活的秦嶺北麓,在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繁茂,林木叢生,很適合於原始人類繁衍和生息。
藍田猿人藍田猿人
新石器時代原始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存在關中西安、臨潼、渭南等地多有發現。屬於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仰韶文化的有半坡人、姜寨人和史家人等,以半坡人最為典型。半坡人生活的時代距今約6000年左右,主要經營農業,同時從事家畜飼養、捕魚打獵和採集等。生產工具主要為石器和骨器。石器有斧、錛、鑿、刀、鏟、敲砸器、磨棒、磨盤、箭頭、網墜紡輪等;骨器骨針魚鉤等。當時種植的穀物是,蔬菜有白菜、芥菜。農業和採集主要由婦女承擔,男子主要從事漁獵。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先秦時期

關中從西周時期起,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周是關中一個古老的部族。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周族始祖名棄,“好耕農”,“帝堯聞之,舉棄為農師,帝封棄於邰(今楊凌示範區),號曰后稷,別姓姬氏。”棄傳了三代,到公劉做部落首領時,率族眾遷到邠(今鹹陽旬彬縣一帶)。公劉以後經過九代,即古公亶父(約公元前12世紀)作首領時,周人渡過漆水,翻過梁山,來到渭河北岸岐山南麓一塊美麗富饒的黃土平原定居,並用自己的族名命名這塊土地叫“周原”(今寶雞扶風縣同岐山縣交界處)。古公亶父在這裡指揮族人開墾土地,挖渠排水,種植莊稼,發展農業;營建廟堂、宮殿、住宅,修築城牆,設定官吏,建立軍隊,並多次打退前來騷擾的戎、狄部落。正式定國號為“周”,表明周人跨進了階級社會——早期奴隸制。
古公亶父傳季歷,季歷傳姬昌周文王),這段時間周國力量有了很大的發展,全部占有了關中平原。公元前1136年左右,周文王把國都從周原遷到了灃(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村一帶)。周文王死後,其子姬發(周武王)繼立,於公元前1133年又遷都於鎬(今長安區斗門鎮一帶)。武王以姜太公為師,弟周公旦為輔,繼續向東發展。約在公元前1027年(武王十年),經過牧野之戰,周滅建立了西周王朝。
關中之名始於戰國時期,因為西有散關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故取意四關之中(後增東方的潼關和北方的金鎖兩座)。四方的關隘,再加上陝北高原和秦嶺兩道天然屏障,使關中成為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戰國時期,魏國曾在洛河下游建上郡,楚國在漢江中游設漢中郡。秦統一後,分天下為36郡。關中北部為上郡,治所在膚施(今榆林市南部);陝南為漢中郡,治所在南鄭(今漢中市);渭河流域設內史,主管京都附近的畿輔區域。
秦朝建立前後,關中的農業已相當發達,土地大量開墾,牛耕普遍採用,已經出現了鐵犁,還修建了鄭國渠,灌田4萬頃。秦始皇陵西側出土的銅車馬和御俑及其它兵器,工藝水平很高,說明秦代手工業已有很大發展。

秦時期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秦人的祖先是黃帝的孫子顓頊的後裔,曾“與禹平水土”,又“佐舜調馴鳥獸”,被舜賜姓嬴氏。周在關中崛起後,秦人與周親善,曾為周王室養馬,周孝王因其有功,封於(今甘肅省清水縣一帶),族號秦嬴周平王東遷秦襄公率兵護送。周把岐(今寶雞岐山縣)以西之地賜封秦襄公。秦襄公受封后,建都汧邑(今寶雞隴縣),開始了與戎狄爭奪關中的曠日持久的戰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終於鞏固了在關中的統治地位。
秦國鎧甲秦國鎧甲
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秦將國都從平陽(今寶雞岐山縣)遷往(今寶雞鳳翔縣),在此歷時近300年。秦獻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將都城向東遷往櫟陽(今西安閻良區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秦又遷都鹹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即位後,在統一戰爭中,每滅一國,在鹹陽北原上仿建其宮殿一處,號稱“六國宮殿”。統一後秦始皇又將全國富豪12萬戶遷到鹹陽,從而使這裡人口激增到將近百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巡遊途中病死於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西北)。其子胡亥即位,是為秦二世。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大澤鄉(今安徽省宿縣東南)起義,9月,劉邦項羽分別在沛縣(今屬江蘇省)和(今蘇州市)起義。公元前207年8月,趙高在鹹陽殺秦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嬰,貶號為秦王。公元前207年10月,劉邦率軍取道武關(今商南縣)、藍田(今藍田縣),到達霸上(今西安市東南),子嬰投降,秦朝滅亡。

西漢時期

公元前206年2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把關中和陝北地區分封給秦朝的3名降將;章邯為雍王,轄鹹陽以西地區,都廢丘(今興平市);司馬欣塞王,轄鹹陽以東地區,都櫟陽(今臨潼區);董翳翟王,轄陝北地區,都高奴(今延安市一帶)。關中代稱“三秦”一詞由此得名。公元前206年8月,漢王劉邦軍偷渡陳倉(今寶雞市以東),襲擊關中,章邯自殺,司馬欣、董翳投降,關中遂為劉邦所占。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以項羽失敗而告終。
劉邦建立西漢,2月即皇帝位於氾水(今山東曹縣附近);5月漢高祖劉邦接受婁敬張良建議將國都遷往關中。先都於櫟陽(今西安市臨潼縣
區),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從櫟陽遷都長安,又稱西漢京師。
西漢時,將秦的內史管轄的渭河流域地區一分為三:即京兆尹,轄渭河以南地區;左馮翊,轄渭河以北、洛河中下游地區;右扶風,轄今鹹陽以西地區。史稱為“三輔”,治所均在長安城。
西漢長安西漢長安
西漢京師長安,位於今西安城西北10公里處,是先有宮城,後有外郭。漢高祖劉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漢在原秦興樂宮的基礎上建了長樂宮。公元前200年,又始修未央宮,兩年後竣工。長安城的修建,據《漢書》記載,是從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正式開始的,於公元前190年9月基本完工。據史料記載:漢長安城周長65里(約合今26公里),城牆高12米以上,下寬12-16米。周圍共有12個城門,東邊為宣平門(又稱東都門)、清明門(又稱籍田門)、霸城門(又稱青門),南邊為復盎門(又稱杜門、端門)、安門(又稱鼎路門)、西安門(又稱平門),西邊為章城門(又稱光華門),直城門(又稱直門)、雍門(又稱西城門),北邊為橫門(又稱便門)、廚城門、洛城門(又稱高門)。每座城門各有3個門洞,寬約6米。城外有壕水環繞,寬3丈,深2丈。由於城牆建於長樂、未央兩宮之後,走向隨宮殿建築位置而變化。除東城牆為直線外,南、西、北處都有曲折,整個城呈一個不規則的方形,南像南斗星,北像北斗星,因此有“斗城”的稱號。城內總面積973頃,有8條大街,160個巷裡,分東市、西市等9個市區。城內中、南部為宮殿、官署和高官顯貴居住區,約占全城面積的2/3以上;東部和西部為商業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公元2年,長安城內人口“為戶八萬八百,人口二十四萬六千二百”。有關專家認為,這個數字偏低,每戶以5口人計算,當在40萬人以上,50萬人左右。長安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城市,當時世界上只有歐洲的羅馬城可以與之媲美。
西漢時期是關中的興盛時期。漢武帝時(公元前140-前88年),西漢的國勢達到頂峰。據《漢書·食貨志》記載,“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史記·貨殖列傳》中也說:“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西漢時期關中農業經濟發達,主要得益於水利事業的發展和農業技術的提高。關中先後開鑿了漕渠龍首渠六輔渠白渠、靈軹渠和成國渠等6條漕運和灌溉渠道,從而使關中平原形成了灌溉渠道網。
漢武帝劉徹漢武帝劉徹
漢武帝時期搜粟都尉趙過創造了代田法,還創製了耬車(一種三腿的播種工具)和耦犁(三人二牛的耕作方式,深耕、翻土、培壟一次進行)。這些新的耕作方法和農具的推廣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漢成帝年間議郎氾勝之寫了一部農學著作,後世稱為《氾勝之書》,系統地總結了關中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操作技術。當時鐵器已廣泛使用,並在全國產鐵和冶鐵之地設定有鐵官,在今關中境內就設定有5處,即鄭縣(今渭南市華州區)、夏陽(今韓城市)、雍城(今鳳翔縣)、漆縣(今彬縣)、沔縣(今勉縣)。西漢時期紡織業也有很大發展,朝廷在長安設有東、西織室,集中了織工數千人,專門為皇室生產高級絲綢綾絹。
1957年5月在西安灞橋出土了西漢早期裹銅鏡用的紙張殘片,是用大麻和苧麻纖維製成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張,已被定名為“灞橋紙”。1956年在長安縣洪慶村西漢墓出土了一對人字紋齒輪,說明當時已經懂得了用齒輪傳動力。建築業在西漢時期達到了一個新水平。西漢建築遺址上遺留的漢磚,質密、體大、量重,分有長形、方形與空心磚多種,磚的正面多有裝飾圖案;漢瓦當質地優良,一般為圓形,面上裝飾有陽紋的圖案或文字。西漢時期長安城內有9個集中的市場,其中西部6個,東部3個。每個市場都有圍牆;市場中修建了高達5層的市樓,名叫旗亭。這說明西漢時期商業也有較大發展。
西漢時期,長安的文化教育事業也有發展。長安當時藏書很多。劉邦入關時,蕭何首先把秦丞相府的文書檔案收存保護起來。公元前191年,漢惠帝劉盈解除了民間不準藏書的禁令。漢武帝“建藏書之策,置寫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皆充秘府”。漢成帝劉驁“使謁者陳群求遺書於天下”,並分類整理、收集到長安的書籍共596家、13269卷,分藏在長安城內的石渠、延閣、廣內、蘭台、麒麟、天祿等閣。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今關中韓城市人)就曾參考這些藏書,在長安寫成了我國第一部歷史名著《史記》。劉歆在繼承其父劉向整理書籍的事業中,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目錄學著作《七略》。學校在漢初尚不發達。漢武帝在長安設立太學,起初僅為博士官置弟子50人,到漢成帝末年(公元前7年前後),學生增加到3000人,並且形成許多學派。全國各地都選送青年到長安留學。
西漢時期,長安同西方許多國家建立了友好往來的關係。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今陝西城固縣人)帶領一百多人出使西域。13年後(公元前126年)張騫返回長安,報告了旅途經過和西方各國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等各種情況,使西漢王朝對西方各國有了正式了解。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率領300人,攜帶大量財物出使西域,到達烏孫(今伊犁河流域)後,張騫分遣副使去大宛(今中亞費爾乾納)、康居(今中亞撒馬爾罕)、月氏(今阿姆河北)、大夏(今阿姆河南)等國。後來烏孫和這些國家都先後派代表隨漢使者來到長安,“於是西北國始通於漢矣”。張騫以後,長安形成了出使西方各國的熱潮。西漢王朝每年都要派出使團,多則十餘次,少則有五、六次,每次使團人數少則十餘人,多則一百餘人。張騫和他以後的使臣帶回了西域的葡萄、胡桃、石榴、胡豆、黃瓜、苜蓿、蔥、蒜、芝麻等植物種子,西方各國的使者和商人,帶來了駿馬、香料、寶石、火烷布(石棉布)和許多珍禽異獸;我國的絲綢、漆器、竹器、黃金、白銀以及鑄鐵和農耕技術,也從長安傳往西方。
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

魏晉南北朝

9年,王莽孺子嬰,建立新朝。23年2月,綠林軍擁立劉玄為皇帝(年號更始),9月攻入長安,王莽被殺。24年2月,劉玄遷都長安。25年6月,赤眉軍在華陰劉盆子為皇帝,9月攻入長安,推翻劉玄。赤眉軍後被劉秀所敗。
25年6月,劉秀在洛陽建立東漢王朝。關中仍保留“三輔”稱號,長安仍維持京兆府的名義,漢中郡由益州刺史轄(治所在成都),陝北屬并州刺史轄(治所在晉陽)。
十六國形勢十六國形勢
東漢末年(190),關東軍閥推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董卓挾漢獻帝劉協西遷長安。192年4月,王允呂布等謀殺董卓。6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樊稠等攻入長安,“放兵虜掠,死者萬餘人”。195年,李傕、郭汜、樊稠又互相攻殺,關中經歷了一次大浩劫,“長安城中,盜賊不禁,白日虜掠……人相食,白骨累積,臭穢滿路”。“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
三國時期,關中屬魏的雍州所轄,治所在長安;今石泉以東陝南各縣,屬魏的荊州所轄(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野);陝南西部為蜀的益州所轄(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陝北各處,為羌胡各族的遊牧地區。
313年,晉懷帝被殺,司馬鄴在長安即位,是為晉愍帝。316年8月,劉曜進兵關中,11月,晉愍帝出降,西晉從此滅亡。319年,劉曜改國號為趙,定都長安,史稱前趙。前趙時期,關中和商洛地區為其所轄。陝北由後趙占據,漢江上游為成國占據,今石泉以東地區為東晉轄地。328年,後趙石勒在洛陽生俘劉曜,次年進軍關中,取長安,前趙亡。
350年,氐人苻洪乘後趙內亂進軍關中,次年其子苻健在長安稱帝,史稱前秦。357年,苻堅即位。370年,苻堅用謀士王猛的建議,遷燕地王公及鮮卑人4萬餘戶到長安;次年,又遷關東豪強和其他少數民族15萬戶到長安和關中,關中經濟較前有所恢復。384年3月,鮮卑人慕容泓據華陰,自稱雍州牧、濟北王,4月建元燕興(史稱西燕)。385年,慕容沖西燕兵戰敗前秦入長安。
王猛王猛
386年4月,姚萇乘西燕內亂攻入長安,改國號大秦,史稱後秦。後秦時期,關中和陝北為其統治,陝南地區為東晉所占。417年8月,東晉劉裕攻入關中,後秦亡。
413年3月,曾投奔後秦姚興的匈奴人赫連勃勃(於407年建立大夏國),在朔方之北、黑水之南,建國都統萬城(今陝西靖邊縣紅墩界鄉)。418年,赫連勃勃率大軍南下,攻陷鹹陽,占據長安,稱帝,改元昌武。419年,赫連勃勃還都統萬城,留太子守長安。425年,赫連勃勃死。次年,北魏攻占了統萬城和長安。
535年,鮮卑人宇文泰立南陽王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西魏時期,關中、漢江上游,均為其控制。556年,宇文泰死,其子宇文覺嗣爵。
557年,宇文覺稱天王,建立北周。581年,北周為隋所代。

隋朝時期

581年2月,北周相國楊堅廢周建隋,是為隋文帝。隋初仍都漢長安城。582年,由太子左庶子宇文愷設計,開始在龍首原南邊(漢長安城在龍首原北)營建新城大興城(因楊堅在北周時曾被封為大興公,故用此名)。大興城先建宮城,583年遷都於此。隋煬帝楊廣大業九年(613)修建了外郭城。大興城平面布局十分規整。外郭城近方形,東西長9721米,南北寬8556米,周長36.7公里,總面積84平方公里。外郭城的東、西、南三邊共設9座城門:西牆由北往南為開遠門金光門延平門;南牆由西往東為安化門、明德門、啟夏門;東牆由南向北為延興門春明門、通化門。除了正南門明德門設5個門洞外,其餘的門均開3個門洞。外郭城以北是大興苑。《長安志》六卷記載,大興苑“東西二十七里,南北二十三里”。隋煬帝在營築外郭城的同時,並開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引滻河、交水、潏水入城。城內靠北牆中央為宮城,正殿稱大興宮。宮城正南為皇城。城內還有14條東西向街道和11條南北向街道,以朱雀大街為南北中軸線,兩側主相對稱。全城有109坊。
華清池華清池
隋代,文帝廢郡存州,煬帝改州為郡。關中分由17個郡(州)管轄。其轄地全在關中境內的有9個郡(州):京兆(雍州,治所在今西安市),馮翊(同州,治所在今大荔縣)、扶風(岐州,今鳳翔縣)、上郡(敷州、今富縣)、雕陰(上州,今綏德縣)、延安(延州,今延安市)、上洛商州,今商州市)、漢中(梁州,今漢中市)、西城(金州、今安康市);其轄地部分在關中境內的8個郡(州):榆林勝州,治所在今內蒙古準格爾旗)、朔方夏州,治所在今靖邊縣北)、鹽川(鹽州,治所在今定邊縣)、弘化慶州,治所在今甘肅慶陽)、北地豳州,治所在今甘肅寧縣),河池(鳳州,治所在今鳳縣),順政興州,治所在今略陽縣)、義城(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廣元)。

唐朝時期

604年楊廣弒父殺兄奪取帝位後,施行暴政,激起民變。617年9月,從太原起兵的李淵渡過黃河,攻占朝邑(今關中大荔縣東),11月占領長安,立代王楊侑為恭帝,自為大丞相。618年5月,李淵逼恭帝禪位,正式稱帝,定都長安,建立了唐王朝。
唐長安城沿用隋大興城的舊制,不斷修建。唐高宗永徽五年(654)3月和11月,工部尚書閻立德率人重修外郭城。據今實測,唐長安外郭城東西寬9500米,南北長8470米,周長35.5公里。城內由宮城、皇城、市民居住區組成。宮城位於全城正中的北部,唐初只有太極宮一處(原隋大興宮),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居住三十多年。貞觀八年(634),李世民在宮城東北角禁苑內的龍首原上修永安宮,讓其父李淵居住,次年改名大明宮。唐高宗李治龍朔二年(662)開始對其加以擴建,次年唐高宗從太極宮搬到大明宮居住和處理朝政。此後,唐歷代皇帝都住在大明宮。唐玄宗開元二年(714),唐玄宗將原來的舊居改成興慶宮,並幾度擴建。皇城在宮城的南面,東西與宮城相等,北和宮城的承天門、南和外郭城的明德門相對。城內南北7街,東西5街,其間並列尚書省太僕寺御史台鴻臚寺都水監等百官辦公的衙署。市民居住區以承天門大街為中軸,分為東西相等的兩部,有南北大街11條,東西大街14條,供老百姓居住和商賈之用的坊市共114坊。整個長安城中,宮城約占全城總面積的3.7%,皇城約占6.3%,居民區114坊約占63.8%,其餘為道路、河渠等設施所占。
攻入長安的唐高祖李淵攻入長安的唐高祖李淵
唐代的行政設定,在州(郡)之上加設道一級。唐初全國為10道,今關中的關中和陝北屬關內道管轄,陝南屆山南道。唐中葉,全國分15道,關中屬4個道管轄:從關內道分出京畿道,轄今長武韓城一線以南,寶雞鳳翔以東地區,治所在長安;關內道由京官遙領;今安康市以東屬山南東道,治所在今湖北襄樊;今安康市以西為山南西道,治所在今漢中市。唐代還在關中境內設了三個府:京兆府(治所在長安)、鳳翔府(治所在今風翔縣)和興元府(治所在今漢中市)。
唐代是中國古代的鼎盛時期,也是古代關中最繁榮的時期。唐代長安人口最多時超過100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代的瓷器製作,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唐三彩是陶瓷工業的新品種,耀州青瓷也很有名,今在唐代皇陵和貴族墓葬中多有出土。
唐代長安是全國的商業貿易中心。城內的東市和西市,是專門經營商業的地方,朝廷設有東西市局、平準局進行管理。西市有衣肆、墳典肆、藥材肆、波斯邸、絹行、秤行、麩行、帛行、寄附鋪等各種行業,還有專為大商人存放錢幣的櫃坊。商業分工很細,有以專賣穿錢繩為生的商人。東西市之外,在興道務本、長興、靖安、宗仁、永樂、宣平、布政等坊內都有旅舍、寄舍,頒政坊有餛飩曲,勝業坊有賣餅的,長樂坊出酒,宗仁坊多樂器店。唐代一般使用銅錢,攜帶不便,在唐憲宗時,長安出現“飛錢”(亦稱便換),類似現在的轉賬支票,為商品交易提供了很大方便。
唐長安城內集中了全國著名的畫家和畫工。唐初的閻立德、閻立本,盛唐時期的吳道子李思訓韓乾張萱,中唐時期的周昉韓晃,都在長安留下了不朽之作。唐代壁畫水平十分高超。關中地區發掘、整理的諸唐墓中,有大批精美的壁畫。
唐代長安的教育也十分發達。唐代在長安城設立的國子監為最高教育機構,下轄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前三學主學儒家經典及時務策論,律學學律令,書學學書法及《說文解字》等文字學,算學學《九章》《綴術》等算術。門下省還設弘文館,東宮設崇文館太醫署、太僕寺等朝廷機構也設專業學校。唐文宗開成二年(837),將《周易》、《尚書》、《毛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孝經》、《論語》、《爾雅》等十二經,刻石成碑,共用114石,表里刻字,共228面,立於國子監之內,作為範本。因作於開成年間,史稱開成石經,現存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西安碑林
唐代的長安是一個開放的城市。《唐六典》記載,唐王朝曾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國人通過陸路或海路前來長安。長安設有鴻臚寺、禮賓院等機構,專門負責接待。大明宮內的麟德殿是唐代宮廷接見外國使臣的重要場所之一。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合葬墓乾陵前的61座王賓使臣雕像和章懷太子墓道東壁的禮賓圖,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唐代中外友好往來的場面。同唐朝關係較為密切的主要有波斯(伊朗)、日本、印度等國。當時在長安西市有許多波斯商人經商,設有波斯邸。在西安出土的多枚波斯錢幣,就是證明。據史書記載,唐代200多年間,日本派遣唐使達19次之多;唐代長安的外國學生中,以日本學生為最多。
大明宮復原圖大明宮復原圖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6月,安祿山軍攻破潼關,唐玄宗等倉皇逃出長安。叛軍在長安大肆燒殺搶劫3天,長安城被掠奪一空。757年9月,唐代名將郭子儀(華州鄭縣,即今渭南市華州區人)收復長安。“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國勢逐漸衰敗。881年,黃巢率農民起義軍攻入長安,在大明宮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883年2月,沙陀貴族李克用帶兵進入關中,4月黃巢率軍退出長安。904年,朱溫強迫昭宗遷都洛陽,長安城被徹底破壞。

宋元時期

北宋建立後,行政設定改道為路。宋初設關中路。之後,行政區劃變化,關中的大部分歸興軍路(治所在今西安市)管轄;今麟遊、周至以西,南至鳳縣留壩、屬秦鳳路(治所在今甘肅省天水市);今佛坪鎮巴以西屬利州路(治所在今漢中市);今寧陝、石泉以東屬京西南路(治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今神木府谷佳縣河東路(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今榆林橫山靖邊定邊等縣為西夏據有。
陝西行省陝西行省
宋朝時期,關中經濟特別是農業經濟有較大的恢復和發展,以水利事業較為突出。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關中灌田面積由宋初2000頃擴大到6000頃,回升到唐中期的水平。北宋中期,關中糧食連年豐收。宋仁宗皇佑三年(1051),關中轉運使包拯上奏云:“關中累歲豐熟,今秋又大稔”。耀州瓷的生產在北宋達到鼎盛時期。石油的使用和開採也始於宋元。沈括在陝期間,對陝北石油進行了詳細考察,斷定:“石油至多,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范仲淹經略西北時,已以石油作軍中照明與燃料之用。沈括還親自試驗以石油燃燒產生的煙黑制墨,獲得成功。到了元代,陝北石油的開發與利用又有新的發展。當時已在延長、延川鑿井採油。石油除用於照明、制墨、軍用之外,還用於治療牲畜疥癬等皮膚病,政府已把石油納入正式貢賦之中。
1206年,蒙古汗國建立。1222年11月,蒙古將領木華黎率軍先後占領同州(今大荔縣)、蒲城。1230年6月,蒙古軍破金京兆(今西安市);10月占領同(今大荔縣)、華(今華縣)等關中東部;次年4月占領鳳翔,8月破鳳州(今寶雞西南),占興元(今漢中)、洋州(今洋縣)。1234年,金滅。1253年,蒙古大汗分封諸王,關中成為忽必烈的封地。1271年,忽必烈遷都燕京(後改為大都),國號為“元”。1272年,忽必烈封第三子忙哥剌安西王,建藩於關中。元代在路之上設行中書省。關中行省(治所在今西安市)的轄地包括今關中全境,還有甘肅蘭州以東和內蒙古伊克昭盟中部以南各地。元代中葉,安西王府被廢除,安西路改名奉元路

明清時期

1368年1月,朱元璋稱帝,國號明。1369年3月,明軍徐達部進入關中。4月占領奉元城,遂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同月克鳳翔。5月克延安。8月關中平。
明代在元的行省基礎上,除北京、南京外,在全國設13個承宣布政使司。關中布政使司轄今關中全境和甘肅嘉峪關以東、今寧夏和內蒙古昭盟的大部、青海湖以東部分地區。明代實行封王建藩,關中布政使司境內有7個藩王,其中3個封在今關中境內:洪武十年(1378)封於西安的秦王、宣德九年(1429)封於鳳翔的鄭王、天啟七年(1627)封於漢中的瑞王。
但是為了消滅殘元勢力繼承控制元朝最後一個實土行省嶺北行省,朱元璋仍有遷都之念。而南京皇宮是填湖所建。建成之後,由於地表下沉,逐漸形成南高北低的態勢,在風水上是不祥的徵兆。公元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遣太子朱標考察關中地區,為遷都西安作準備。然而第二年朱標病逝,沉重打擊了朱元璋,令其不願再勞師動眾地更換京師 。
一直到洪武朝後期,建都問題仍是朝廷的重要議題。永樂遷都北京後,這一爭議才停止。
明代對西安城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唐末昭宗遷往洛陽後,公元904年駐守長安的佑國軍節度使、京兆尹韓建,放棄了被朱溫徹底破壞的外郭城和宮城,僅將原來官署所在的皇城加以整修,封閉了皇城的朱雀(南城中門)、安福(西城北門)、延禧(東城北門)三座城門,北開玄武門,整修的新城區面積大大縮小。1374-1378年間,都督濮英主持擴建了西安城垣,西、南兩面城牆在韓建時的基礎上增高加固,東、北兩面城牆在原城郭之外新建,使西安城的長、寬均比元代奉元路城擴大了30%,城區面積擴大了80%。1526年,巡撫王藎重修了城樓。1568年,巡撫張祉給城牆(原是土牆)外面砌了一層青磚。崇禎年間,關中巡撫孫傳庭加修了4座關城。明代還在西安城內修建了兩座醒目的建築——鐘樓和鼓樓。
明長城明長城
1556年1月23日午夜,關中華縣發生了八級(據當今科學家估算地震烈度達11度)大地震。關中東部的華州、渭南一帶頃刻間變成一片廢墟,90多個縣(除關中外,還有今甘肅、山西、河南等省)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直接死亡人數83萬。
李自成李自成
1628年11月,府谷縣人王嘉胤率農民起義,白水縣農民王二率眾與之會合。同時,清澗縣人王佐掛在宜川縣、安塞縣高迎祥、漢南王大梁先後回響。1636年高迎祥犧牲,李自成(米脂人)被推為闖王。1643年1月,李自成在襄陽建立政權。當年10月,李自成兵分兩路進軍關中,破西安,11月占領關中、陝北。1644年1月,李自成改西安為長安,號為西京,正式建國,國號大順。1644年3月,李自成攻占北京。1644年6月,李自成從北京退返西安。1644年12月,清軍攻入陝北,1645年1月攻破潼關,李自成率軍經藍田商州、退往湖廣。1645年2月,清軍占據關中全境。
清代廢去明布政使司的稱號,仍稱行省或省。清初關中省轄今關中全部,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東部。康熙二年(1663),以關中右政使駐鞏昌(今甘肅省隴西縣),五年(1666)改為甘肅布政使,移駐蘭州;左布政使仍駐西安,管理西安、延安、鳳翔、漢中四府及興安州。從此陝甘分治,關中的區域最後確定。明清兩代關中省治均在西安。清順治六年(1649),將明西安城東北部劃作駐防城,通稱滿城。
1900年,在義和團運動影響下,關中也發生了反洋教鬥爭,燕子砭(屬寧強縣)教案、三邊(靖邊、定邊、安邊)教案是其中兩次規模較大的反教會鬥爭。
1900年8月,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慈禧太后光緒皇帝西逃,於10月26日到達西安。《辛丑條約》簽訂後,慈禧等於1901年10月6日由西安起程回京。
西安城牆西安城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10月22日,關中革命黨人領導新軍在西安起義回響,是北方第一個回響起義的省份。23日下午,起義軍攻破滿城,西安光復。10月27日,關中軍政府成立。西安光復後,除漢中(1912年4月光復)外,全省大部於11月底光復。

軍事作用

四周屏障

關中南面有秦嶺連綿,隔絕南北;北面有北山,阻隔了西安與北方的交通;東面有崤山縱列,作西安的屏障;西面有汧山、隴山相接,抵擋了西方少數民族的侵擾。

防守優勢

關中地勢險要,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後的情況下,守軍只要堅守四面山嶺上的關隘,敵人是難以攻入西安的。因此古人說關中“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不少君主為了首都的安全,都選擇在關中的名城西安建都。
關中關隘:長安所在處的渭河平原區之所以被稱為關中,因為東有潼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四關之內,故稱關中。

物產

西周始,先後有、西漢、隋、唐等10代王朝建都於關中平原中心,歷時千餘年。
關中平原為中國工、農業和文化發達地區之一,全國重要麥、棉產區。小麥占耕地面積50%左右,棉花主要分布於涇惠渠、洛惠渠、渭惠渠3大灌區,植棉區由西向東轉移,是陝西省重點產棉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