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河

涇河

涇河是渭河一級支流,也是黃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第一大支流,即黃河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南源出於涇源縣老龍潭,北源出於固原大灣鎮,至平涼八里橋匯合,東流經平涼、涇川於楊家坪進入陝西長武縣,再經政平、亭口、彬縣、涇陽等,於高陵縣陳家灘注入渭河。

涇河全長455.1公里,流域面積45421平方公里。涇河幹流河谷開闊,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涼至涇川間,谷寬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條件。

支流長度大於幹流。涇河支流馬連河河長達374.8公里,馬連河入涇處(政平鎮)以上的涇河幹流長不足210公里,支流長於幹流160多公里。是黃河水系輸沙量最大的二級支流。由於彬縣斷涇以上為白堊系紅色砂岩及第四系黃土,質地疏鬆,極易沖刷,再加秦漢後大量開墾,這裡水土流失嚴重。據張家山站測定,涇河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每年有3.1億噸泥沙輸入黃河,是輸沙量最大的二級支流。水力資源豐富。自彬縣早飯頭至涇陽張家山河段,沿途多跌降險灘,主要因為交替出現的砂頁岩及灰岩地層,抗蝕力不同,形成許多瀑布急流,落差一般3~7米,具有豐富的水力資源,已建成了彬縣斷涇、永壽東方紅等水電站。開發利用歷史悠久,公元前246年就修建了鄭國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涇河
  • 英文名稱:Ching River
  • 所屬水系:黃河水系
  • 流經地區:寧夏固原,甘肅平涼、慶陽,陝西鹹陽等地
  • 發源地: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六盤山東麓馬尾巴梁東南
  • 河長:455.1公里
  • 河流面積:45421平方公里
  • 平均流量:17.40億立方米
  • 落差:2540~363米
  • 所屬國家:中國
幹流概況,河道走向,河道特徵,主要支流,上游支流,中下游支流,水文特徵,徑流,泥沙,開發利用,水利建設,灌溉,水電,水庫,河谷交通,歷史事件,水源保護,涇河傳說,涇河龍王,柳毅傳書,流域概況,地形氣候,自然資源,文物古蹟,生態環境,水土流失,水質惡化,

幹流概況

河道走向

涇河的位置及流向涇河的位置及流向
涇河與北洛河一樣,也是渭河一級支流,即黃河二級支流。它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南源出於涇源縣老龍潭,北源出於固原大灣鎮,至平涼八里橋匯合,東流經平涼、涇川於楊家坪進入陝西長武縣,再經政平、亭口、彬縣涇陽縣等,於高陵縣陳家灘注入渭河,全長455.1公里,流域面積45421平方公里。陝西境內河長275.3公里,流域面積9236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47%。
涇河,渭河主要支流。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六盤山東趁老龍潭,東北流經腔桐峽入甘肅省平涼市。東流有領河、小路河、大路河及播楊澗河由北岸匯入。至徑川縣南匯吶河,北納紅河、蒲河、馬蓮河。再折向南流入陝西長武縣境,有黑河、達溪河注入,再東南流至高陵縣南注入渭河。全長450公里,流域面積4.78萬平方公里。甘肅省內長171公里,流域面積3.1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最 (楊家坪水文站) 8.63億立方米,主要靠夏季降雨補給,年徑流量有60%以上集中在5~10月,流經黃土高原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量9460萬噸,最大含沙量為每立方米875公斤。有“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之說。徑河谷地甘肅境內寬闊、平坦,灌溉便利,是重要的農耕區。
涇河幹流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六盤山東麓馬尾巴梁,河源高程2540米,由西向東流,在平涼市大陰山下崆峒峽入甘肅省境,流經平涼、涇川、寧縣、正寧等縣,流出至陝西省長武縣,在陝西高陵縣張卜蔣王村注入渭河。總河長455公里,省內河長177公里,總流域面積45421平方公里,省內流域面積1412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0.25%,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7.40億立方米 (楊家坪水文站),自產水資源總量12.3億立方米。
發源於隴山東麓寧夏涇源縣老龍潭,全長451公里,在陝西高陵縣匯入渭
河。自王村鄉墩台村入境,向東偏南流經王村鄉政府所在地,至光明村折向正東
流至縣城。訥河自西南匯入,過縣城後,流向轉為東偏北,形成第一個彎曲。至何
家坪河灘突然變窄,過羅漢洞鄉政府所在地後,逐漸恢復原來寬度。至三山堡流
向轉為東南,形成第二個彎曲。紅河於曹頭景家自西北匯入。過涇明鄉政府所在
地後,流經吊堡子和蔡家咀兩處峽谷,於長慶橋入寧縣。
涇河在縣內長58公里。全年80%以上時間為常水、枯水期,年平均流量
9.22立方米/秒,常水流量6.23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1立方米/秒(1937年2
月25日),最大洪水流量1700立方米/秒(1973年4月28日)。常水期河水澄
清,一般河段水深0.4至0.7米,可涉水而渡。河床比降1/300。年平均含沙量
3.31%,最大含沙量50%左右,年平均輸沙量1676.4萬噸。
涇河為縣內最大河流,水利灌溉比較優越。
涇河幹流發源於六盤山東麓涇源縣的馬尾巴梁東南1公里的老龍潭以上,源頭位於於涇源縣和莊浪縣交界的湫頭山北麓。源頭流域河流密集,水量豐盈。,涇源縣境內幹流全長38.9公里。境內主要有涇河源頭各支溝、盛義河、香水河、胭脂峽等較大河流,自西向東流淌,進入甘肅平涼市崆峒峽水庫。境內流域面積455平方公里,河道落差大,河道比降17.4‰,多年地表水資源量10142萬m3。
涇河進入甘肅省平涼市區,西起安國鄉白楊林,東至花所鄉八里堂,長75公里,在廟川一帶為峽谷地段,河谷深切。至廟川以下,河谷驟然開闊,最窄處有1.5公里,最寬處達3.5公里。至花所以下又變窄。河床坡降八里橋以西約9‰,八里橋以東約為5—6‰。
長武縣境內,由甘肅省涇川縣東流,自馬寨鄉湯渠村入境。河水渾濁,灘涂占地較多。經馬寨、地掌、彭公、相公、芋園、冉店、亭口鄉,從安華村出境。境內流程56公里,河谷寬1000米,河床平緩,比降1.55‰。一年四季流量變化明顯,年均流量42.2秒立方米。最大流量510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1.03秒立方米。年均輸沙量1.41億噸。境內有涇河、黑河(汭河)、南河(達溪河)3條河流,還有磨子河(渠)。年均流量為49.94秒立方米,年均過境客水徑流總量為15.75億立方米。水位不穩定,含沙量大,季節變化懸殊。涇河流量較大,其它河流遇到持續大旱易乾涸斷流。冬季均有結冰現象。涇河、黑河水能蘊藏量為9500千瓦,可開發利用3855千瓦。已建成涇河朝陽水電站,裝機容量2100千瓦。各地沿河建成抽水站87處,提水量為5.1秒立方米。全縣年均提水量為762.6萬立方米。過境河水徑流利用率僅0.47%。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在亭口鎮設水文站。五十年代,先後在亭口、張河、張家溝設水文站,常年觀測,積累水文資料,為開發利用水利資源提供服務。《太平寰宇記》、《陝西通志》記,長武縣境有涇水,出甘肅平涼笄頭山,東流自涇州入長武界。黑水出甘肅華亭縣,至長武亭口注入涇水,黑水一名汭水,又名宜祿川。南河(達溪河),自馬成寺入境,合於黑水。陶林溝水出縣東北,流入於涇。龍女泉,縣東北30里,即柳毅傳書處。馬刨泉,縣西南20里。秀水,縣南10里。通濟泉,縣城北。雙泉,縣城北崖下,二泉湧出,交流百步。三泉,縣西北25里。清乾隆二年(1737年)五月,陝西巡撫令飭各縣相地鑿井,以廣灌田,至十一月奏報,邠、枸、長3縣鑿井140眼。道光年間《秦疆治略》記,長武“縣境雖北有涇河,南有黑水河,河身(深)均在窪下之處,兩岸地勢過高,難興水利。夏秋偶有泛漲,亦不至於漫溢為害。”
彬縣境內,涇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發源於寧夏六盤山東麓,有二源:南源出涇源縣老龍潭,北源出固原縣大灣鎮,至甘肅平涼八里橋會合後,向東南經過涇川,於長武縣馬寨鄉湯渠村流入陝西省,至高陵縣陳家灘注入渭河,全長455.1公里,流域面積45421平方公里。涇河幹流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長武縣亭口鎮會合黑河後,在北極鎮雅店村進入了本縣境內,至龍高鄉陵灘村出境。境內全長104公里,流域面積(包括兩岸)37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三分之一,是本縣境內第一大河。
涇河幹流在境內河道蜿蜒曲折,曲流發育,彎曲係數1.6。特別是早飯頭以上河段,谷地開闊,階地廣布,川道一般寬1000~1500米,縣城附近寬達2800米,河床平緩跌水少,多沙灘,平均比降1.0‰。河寬8~2000米,平均流速1.2米/秒,最大流速4.73米/秒,最小流速0.24米/秒。平均徑流深為42.1毫米。年平均流量57.6立方米/秒,最大洪峰15700立方米/秒(1911年),最小流量1.0立方米/秒(1973年)。涇河是含沙量和輸沙量最大的河流,境內涇河的多年平均含沙量為155公斤/立方米,最大含量超過1400公斤/立方米,平均年輸沙量為28300萬噸;實測最大侵蝕模數為16900噸/平方公里·年。故“洪水一石泥八斗” 。
涇陽縣境內,涇河 源自寧夏回族自治區涇源縣,自謝家溝入境,張家山出谷,東南流至桃園村附近出境。縣內河長77公里,流域面積634平方公里。出谷後河流不斷向右侵蝕,幾處河段緊貼南部黃土台塬,在右岸造成大小不等的窄長河漫灘,左岸形成寬闊開敞的沖洪積傾斜平原。張家山斷面以上流域面積4312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8.67億立方米,平均流量64.1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9200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流量0.7立方米/秒,年輸沙量2.74億立方米,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張家山谷口建有著名的涇惠渠引水樞紐,設計引水能力46立方米/秒,為本縣地面灌溉的主要水源。
高陵縣境內,涇河渭河最大支流。源出寧夏回族自治區六盤山東麓。自涇陽縣高莊鄉和崇文鄉的東界入縣境姬家鄉,流經崇皇鄉至馬家灣鄉涇渭堡村東北入渭河。境內流長13公里,河寬1公里左右。多年平均徑流量0.66億立方米。每年7~9月為洪汛期,12月至翌年2月為枯水期。最大流速5米/秒。輸沙量每年從5月後逐漸增加,8月達到最高值,9月開始呈有規律遞減,年輸沙量2.84億噸。沙、卵石河床。汛期突漲猛落,水位落差大,涇河汛期含泥沙量較渭河為大,相對呈現濁水;非汛期,含泥沙較渭河為小,相對呈現清水,故在汛期是渭清涇濁,而在非汛期是涇清渭濁。二水在匯 流後的一段河道內像兩條平鋪的清色和淡黃色布帶拼在一起,向東移動,色澤界線非常鮮明,形成舉世皆知的“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

河道特徵

涇河幹流河谷開闊,一般在1公里以上,平涼至涇川間,谷寬2~3公里,川地平坦完整,有良好的灌溉條件。政平以上的上游段大部分位於甘肅、寧夏境內,湯渠到政平段為陝甘界河。
政平至張家山為中游段,其中又可公為三段。政平到停口段,河流切入砂頁岩層,谷道狹窄,曲流發育,亭口到早飯頭段,谷地比較平坦,階地發育,谷寬1000~1200米,彬縣城附近寬達2700米,河床平緩,比降為2%~7%,跌水少,多沙灘,河床為沙峁石組成。早飯頭到張家山段,河流穿行於三疊、二疊系砂頁岩及寒武奧陶系灰岩峽谷中,峽谷長100公里,谷窄崖陡,曲流十分發育,河道多跌水險灘,落差3~7米,險灘多為孤石及連山石樑所構成。
張家山至河口為下游段,本段為關中沖積平原,水流平穩,河段平均比降1%。張家山至船頭段,上游帶來的沙石出峽谷後在此大量沉積,故多礫石險灘,河床為砂卵石河床及泥沙河床。
涇河發育在黃土高原上,水網密布,主要支流有馬連河、蒲河、納河、黑河等。各支流呈輻射狀集中於政平及亭口附近,狀若雞爪。除馬連河外,其餘支流均深切於黃土丘陵與黃土高原中,河谷狹窄,一般寬300~600米,河道呈“S”狀。

主要支流

上游支流

頡河,在平涼市西部,徑河支流。源千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境的六盤山東鹿,在高店以東的芡麻灣入甘肅省境,經平涼市安國鎮,至八里橋處匯入徑河。河長50.5公里,平均比降12.9編,流域面積421平方公里,年均掛流量3452萬立方米,年輸沙量28.5萬噸。
汭河,涇河支流。古稱藥水、油水。在甘肅省東部。上游匯集了華亭縣境隴山東麓的馬峽、西華等支流。東流有策底河、南川河注入。再東過峽谷,經崇信縣北,至徑川縣城西入徑河。全長120公里,流域面積1671平方公里,年徑流總量2.19億立方米。中下游流經黃土高原溝壑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年輸沙量623萬噸,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894公斤。
洪河,發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新集鄉的六盤山東麓,河源高程2330米,由西向東南流,經固原、鎮原、涇川等縣,在涇川縣洪河鄉的王家嘴入甘肅省境,至羅漢洞鄉曹頭景家注入涇河。河口高程977米,河長187.2公里,平均比降3.38‰,流域面積1336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0.6077億立方米。
蒲河,涇河支流,在甘肅省東部。上游名白家川,源於環縣毛井鄉二條檢,東南流入鎮原縣,有康家河、大黑河由左岸注入,再東南流為鎮原與西峰市之間的界河,匯西來的茹河後,至寧縣長慶橋入徑河,全長204公里,流域面積7470平方公里,年徑流量2.50億立方米 (毛家河站)。流經隴東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量4670萬噸,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992公斤,建有巴家嘴水庫。。
馬蓮河,涇河支流。古有馬嶺河、泥水之稱,在省境東部。因河谷中馬蘭草叢生,馬蘭草俗稱馬蓮,故名。上游有東西二支,西支是正源,名日環江。環江有二源,一為西川,源出環縣北部邊境之天他;一為東川,源於陝西定邊縣高天池北。二水匯合於洪德後稱環江。再東南流西納馬坊川、城西川、合道川,東有安山河、馬嶺源溝注入.至慶城與東支會合。東支名柔遠河,又名華池河,源於子午嶺西雙,南流西納元城川,東納城瀟川,會西支後稱馬蓮河。南流經合水、寧縣,東匯合水川、城北河、九龍河,西納米糧川、太樂溝、蓋家川、賀家川,至政平匯入涇徑河,全長374.8公里,雨落坪以上流域面積1.9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4.70億立方米。流徑隴東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嚴重,年輸沙量1 340萬噸,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 050公斤,為徑河泥沙重要來源。
黑河,涇河支流。在甘肅東部,陝酉省西部。源於華亭縣東南部的上關罐子梁背後,東流經華亭、祟信、靈台、徑川,至陝西省長武縣亭口鎮注入徑河。河長168公里,平均比降2.9%,流域面積4255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1.02億立米。黑河上游森林茂密,稍林草坡植被較好。中、下游流經黃土溝谷區,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大。
黑河:又名汭河。屬涇河一級支流。發源於甘肅省華亭縣上關,由甘肅省涇川縣東流,自丁家鄉劉主河村入境。河水澄清,河床較為穩定。經丁家、棗園、羅峪、冉店、亭口鄉,從亭南村匯入涇河。境內流程37.7公里,河谷寬100米,比降1.72‰,年均流量10.3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16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0.1秒立方米。年均輸沙量1290萬噸。
南河:又名達溪河,屬黑河一級支流,發源於陝西省隴縣河北鄉北廟坡和甘肅省崇信縣宰相莊,由甘肅省靈台縣東流,自巨家鄉馬成寺入境。河水時渾時清,季節流量變化較大。經巨家、棗園鄉,從河川口村匯入黑河。境內流程12.5公里,河谷寬200米,比降1.72‰,年均流量4.85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010秒立方米,最小流量0.02秒立方米,年輸沙量866萬噸。
磨子河(渠):發源於陝西省麟遊縣亢家店村.由甘肅省靈台縣邵寨鄉北流,自路家鄉冢豐村入境。經路家、亭口鄉,從安華村匯入涇河。境內流程12.3公里,河寬1米,比降1.25‰。年均流量0.12秒立方米,最大流量1秒立方米,最小流量至乾涸。年均輸沙量100噸。
大路河大路河又名大蘆河、蘆水。屬常年河,發源於固原縣蒿店鄉炭窯溝,從青龍鄉入境,流經西陽、寨河、楊莊、草峰鄉,從四十里舖鎮瑤峰頭匯入涇河。在其徑流區域內,有60多條小溪從兩側注入此河。境內全長65公里,河床寬50至100米。集水面積219平方公里。據1976年至1977年資料,年平均徑流量為0.289立方米/秒。7、8、9三個月的徑流量占全年徑流量的59.1%,4、5、6三個月的徑流量僅占全年徑流量的14.2%。
小路河小路河又稱小蘆河或蘆水。屬常年河,發源於青龍鄉峴子梁東側,流經青龍、西陽、寨河、香蓮鄉,從四十里舖鎮廟底下村匯入涇河。在其徑流區域內,有60多條小溪從兩側注入此河。全長64.6公里,河床寬50至100米。流域面積24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25升/秒。豐水期流量479升/秒(1977年9月),枯水期流量46.38升/秒(1978年4月)。
潘澗河《太平寰宇記》載為潘谷水。屬常年河,發源於寨河鄉高寨村。經楊莊、草峰鄉,至花所鄉的潘口注入涇河。在徑流區域內,有35條小溪從兩側流入。此河是平涼市和鎮原縣的分界線。全長52公里,河床寬70至100米,流域面積24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41.7升/秒。一鴉兒溝鴉兒溝河,發源於崆峒鄉南部山區的三道溝延北東向流入柳湖鄉八里橋西側注入涇河。全長11.6公里,集水面積18.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0.9萬立方米。
甘溝,發源於麻武鄉麻武溝,流經崆峒鄉的甘溝窯、榆樹等村莊,通過西新橋北注入涇河。全長14.6公里,集水面積23.6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74.46萬立方米。甘溝水以滲漏的方式補給地下水,在上游山口測流為11升/秒,至溝I=I全部滲入地下。柳湖公園的泉水,主要是甘溝的潛流補給,匯集流量達22.16升/秒。
大岔河《太平寰宇記》稱大殺谷。屬常年河,發源於麻川鄉馬夫林官北側灌木林中,經峽門鄉境四十里舖鎮馬坊村西側入涇河。全長20公里,河床寬約50米。流域面積9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水量72.1升/秒。
四十里舖河又名四十里舖溝。屬常年河。發源於康莊鄉居家溝兩側的基岩山區,流經桂花營、廟莊等地,從四十里舖鎮東側向北東進入川區於閻寨村西面注入涇河,全長22.2公里,河床寬約40米,流域面積79.43平方公里。豐水期流量483升/秒(1977年9月),枯水期流量20.416升/秒(1978年4月)。
澗溝河又名南楊澗河,屬常年河。發源於大寨鄉老山北的灌木叢林中,流經石佛峽、水泉子、楊澗、段堡等村,環繞白水鎮東南向北東注入涇河。全長28公里,河床寬40至100米,流域面積140。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為492.3升/秒。在徑流區域內,有雨林溝、老頭溝、寨子溝、安家溝等11條小溪注入此河。
紅河,發源於寧夏固原縣新集,由紅河鄉任家川入境,向東南流經柳王、東莊,至吳
家街子溝川道逐漸變窄,基岩裸露,並在紅河鄉政府上下連續形成兩個“]L”字形
彎曲,然後進入水泉張至上趙一段石峽。古峽長約3公里,深4至8米,寬3至5
米,兩岸壁立,底平坡陡,水流湍急,若遇驟雨,洪水奔騰咆哮,聲震遐邇。特別是
寺山根一帶河床下切甚深,下寬上窄;有一處兩岸岩石突出,相距不過2米,上架
石橋,即聞名全縣的“龍王橋”。過上趙後,川道開始變寬,基岩逐漸隱沒。河流沿
原方向經楊呂村入羅漢洞鄉,過北坡、挽頭坪,於曹頭景家匯入徑河。
紅河在縣內長26公里。年平均流量1. 93立方米/秒,常水流量1. 22立方米
/秒,最枯流量0. 056立方米/秒(1965年8月22日),最大洪水流量1710立方
米/秒(1966年7月26日)。常水期,一般河段水深0. 2至0. 4米.河床比
降1/250。年平均含沙量3.3500,最大含沙量43. 300,年平均輸沙量1319. 3萬
噸。
1.1.3 暖水河:暖水河發源於涇源縣惠台的馬場溝,由西向東流經惠台、米崗、沙塘川進入甘肅省的崆峒峽,海拔高度2642~1941m。境內主河道長27.4公里,流域面積173平方公里,地勢由西向東傾斜,河道比降17.5‰,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3028萬m3。
1.1.4 頡河:頡河發源於涇源縣大灣鄉紅溝,由西向東流經什字、蒿店兩鄉,於莧麻出境,在甘肅省平涼市八里橋匯入涇河幹流,流域面積285平方公里,主河道長29.8公里,河道平均比降28.2‰,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3705萬m3。
1.1.5 茹河:發源於涇源縣大灣鄉水溝掌由五里山入彭陽縣境內,縣境內流域面積74平方公里,主河道長9.1公里,河道平均比降53.3‰,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849萬m3。
1.1.6 紅河:發源於涇源縣六盤山鎮馬家灣由馬蓮灘入彭陽縣境內,縣境內流域面積19平方公里,主河道長4.5公里,河道平均比降66‰,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63萬m3。
策底河:策底河發源於涇源縣石溝陽窪廟廟梁,自西向東流入甘肅省涇川。境內主河道長16.8公里,流域面積107平方公里,河道比降27.5‰,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2461萬m3。

中下游支流

涇河中下游主要支流特徵表
河流河道長度(公里)平均比降(‰)流域面積(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億立方米)
馬連河
374.8
1.35
19086
------
85.8
7.94
732.5
0.63
168.0
2.90
4255
3.02
126.8
2.74
2537
1.81
紅岩河
77.1
9.00
717.3
0.36
122.0
6.91
1319
1.26
泔河
95.6
10.8
1171.6
0.59
達溪河,達溪河位於甘肅省靈台縣境內,屬於涇河的主要支流,源自關山山脈。全長一百二十里。
泔河,發源於永壽縣永平鄉北部的罐罐溝腦,向東南流經永壽、乾縣,於禮泉縣烽火鄉百靈宮注入涇河,全長91公里,流域面積1136平方公里,河床高程1416~410米,平均比降11.1‰。其乾支流主要流經黃土殘原溝壑區,河床深切,河谷狹窄,比降大,洪流急,水土流失嚴重,降水量小,地表水流少,地下水源差,是流域的主要特徵。
紅岩河,紅岩河系涇河左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子午嶺西側,流經甘肅省正寧縣、陝西省旬邑縣、彬縣,於彬縣高渠村匯入涇河,流域總面積715平方公里,幹流全長78.7公里。
四郎河,四郎河發源於甘肅省慶陽市正寧縣艾蒿店子,最後在長武縣雅口流入涇河,總長80公里,在慶陽市70公里,流域面積783平方公里,慶陽市644平方公里,其中塬地占19.1%,山地占77.7%,川地占3.2%,四郎河多年平均徑流總量0.288億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0.91立方米/秒,均徑流深44.7mm,徑流模數1.41L/s/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輸沙率108L/s,平均含沙量119kg/立方米。
三水河,上遊河段稱馬欄河,發源於馬欄山區北部,即楊家洞站西北部與黃陵縣分界(分水嶺)的西南側(北緯35°30′,東經109°42′),從源頭向東南流,到楊家洞站後,轉為北南向,從關門子又轉為東北—西南向,經轉角、馬欄、縣城,於本縣丈八寺鄉蔡家河灘出境流入彬縣。境內河長113.5公里(全長128.6公里),為境內最長的一條河。
支黨河,源於甘肅省正寧縣東子午嶺山區,稱山甲河,自東北向西南流,到本縣職田鎮文家川村入境,流綞陝甘邊界,再經底廟鄉店子河、劉家店村後,至萬家川入彬縣,再匯入涇河,境內稱支黨河,彬縣境內稱紅岩河。縣境內河長14.9公里,流域面積129.2平方公里,平均比降6.1‰,主要支流有北川、身底溝、西窪嘴和張家溝等。多年年平均自產徑流量630萬立方米;客水徑流量2461萬立方米。
姜家河,源於境內石門山東南的暗門子附近,向西南流經水溝口、窯上、嶺村後,轉向南並成為本縣和淳化縣的界河,至土橋鎮胡同同村進入淳化縣,再注入涇河。縣內河段稱七里川,界河以下稱姜家河。境內河長20.4公里(全河長41.6公里),流域面積69.95平方公里,占總流域面積的49.3%,多年年平均徑流量361萬立方米。七里川流經土石山區,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輕微。七里川建有水庫,位置在土橋鎮指甲坡村石溝口,控制流域面積27.4平方公里,多年年平均徑流量240萬立方米,平均流量76.1公升/秒,平均含沙量2.16公斤/立方米。

水文特徵

徑流

涇河多年平均徑流量21.40億立方米,陝西境內為6.02億立方米。徑流的分布以黑河及三水河較多,徑流模數分別為2.80公升/秒·平方公里和2.69公升/秒·平方公里,而幹流較少,涇河張家山站年徑流模數只有1.52公升/秒·平方公里。徑流的多年變化是支流大於幹流,黑河及三水河年徑流變差係數為0.50及0.55,而涇河張家山站只有0.40。
涇河涇河
涇河徑流的年內分配也不均勻,幹流夏季大於秋季,冬季最小。張家山站,夏季占42.7%,秋季為31.6%,冬季占10.1%。汛期最大四個月(7-10月)流量占年徑流的62.9%,最大月(8月)占21.9%,比春季徑流還要大。支流三水河則以秋季徑流最多,占年徑流的39.9%,春季徑流反而大於夏季,最大月徑流推遲到10月,其原因在於較好的植被。
涇河洪水猛烈,是渭河及黃河洪水主要源地之一,涇河一場洪水即可對下游構成威脅。陝縣1933年8月8日發生的特大洪水,主要由涇河洪水所造成,當時,張家山洪峰流量達9200立方米/秒,洪量為14.6億立方米。景村1966年7月27日,洪峰流量為8150立方米/秒,可見涇河洪水流量很大。
北部支流蒲河、馬連河,洪水峰高量小,年水量小。南部支流黑河、納河、涇河幹流,峰小量大,年水量較大。涇河洪、枯水變化很大,張家山站歷年最大實測流量為9200立方米/秒(1933年8月5日),而最小流量只有1.94立方米/秒(1977年4月15日),相差達4742倍。若考慮歷史特大洪水,則相差更大。張家山道光年(1841~1849年)發生過18800立方米/秒特大歷史洪水,景村調查到1911年8月3日15300立方米/秒特大歷史洪水。支流三水河洪、枯水變化也很大,歷年實測最大流量1160立方米/秒(1960年7月5日),而實測最小流量為0.01立方米/秒(1960年7月2日),洪、枯水相差1000倍以上。可見涇河水系洪水特大,枯水特小,洪、枯水變化極為懸珠。

泥沙

涇河含沙量很大。張家山站從1932年到1970年,實測最大含沙量為1430公斤/立方米(1958年7月11日),多年平均含沙量141公斤/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模數7150噸/平方公里·年,每年向渭河輸送3.09億噸泥沙,是渭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地。涇河流域1971~2003年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3.02億m3,輸沙量為21559萬t,近33年來總體變化趨勢是輸沙量略有下降而徑流量下降比較明顯。其中涇河幹流(楊家坪以上)的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59億m3,輸沙量為5445萬t,其水沙變化趨勢是輸沙量基本沒變但徑流量下降顯著。
涇河泥沙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90%的泥沙集中於汛期(7、8、9三個月),1933年8月7日至12日,涇河張家山站輸沙量達8.4億噸,占該年涇河輸沙量的72%。枯水期泥沙很小,冬季河水清澈見底。陝西境內支流的泥沙遠小於幹流,如三水河多年平均含沙量只20.9公斤/立方米,輸沙模數1780噸/平方公里·年,這說明涇河泥沙主要來自上游甘肅省境內。

開發利用

水利建設

灌溉

涇河水系的水利事業歷史悠久,特別在下游的關中平原地區,早在2200多年前(前246),就修建了影響深遠的大型水利工程——鄭國渠,引涇河水東注洛河,乾渠長300公里,灌溉今涇陽、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等4萬餘頃(280萬畝)土地,關中自此無災年。西漢武元鼎六年(前111),在鄭國渠上游南岸,今涇陽、三原縣境內開六條輔渠,用來灌溉鄭國渠旁地勢較高的田地。漢武帝太始二年(前95),因渠堰毀壞,水不入渠,趙中大夫白公上移渠口,稱為白公渠,從谷口引涇水到櫟陽(臨潼縣北30里)入渭,長200公里,灌溉涇陽、三原、高陵、臨潼等地4500餘頃土地。鄭國渠與白公渠同引涇水,灌區連成一片,統稱鄭白渠。漢以後到明清,歷代都有改修,大抵皆以堰口毀壞而上移之,鑿石成渠,屢易其名。到清乾隆二年(1737),因涇水毀渠堤,淤渠身,在大龍洞之下,築壩拒涇,專引泉水改稱為龍洞渠,灌田減至700頃,又減至200頃。1928年~1930年,陝西發生大旱,李儀祉先生主持修建了涇惠渠,它的前身為鄭國渠。該工程於1830年12月動工,1932年夏天,渠首樞紐及主要乾支渠竣工,六月放水灌溉,1935年全部工程完成。
渠首樞紐工程位於涇陽縣王橋鄉張家山,在涇河上築攔河壩一座,三孔進水閘一座,隧洞長667.2米,石渠長1174.4米,並設節制閘與退水閘,調節進渠流量,設計引水流量16立方米/秒,設計灌溉面積64萬畝,1949年實灌不到50萬畝。在1935年、1949年及1952年三次加高大壩,1938年和1952年兩次擴建引水隧洞,引水流量增加到23.5~25立方米/秒。解放後,工程屢經改善,效益逐年提高,60年代初期,灌溉面積擴大到120萬畝。1966年7月27日,涇河發大水,洪峰流量達7520立方米/秒,將攔河大壩沖毀。當年在距老壩16米的下游,重新修建了高14米、頂長87.5米的混凝土攔河壩,新建進水閘四孔,擴展引水洞,加高石堤並改建其他建築物,使渠道引水能力增加到50立方米/秒。灌區有總乾渠一條,乾渠四條,小水庫五庫,總庫容2212萬立方米,有池塘九個,蓄水量22萬立方米,機電井13186眼,灌溉涇陽、三原、高陵、臨潼及閻良等縣區的135.5萬畝土地,其中旱澇保收、高產穩產農田120萬畝,占灌區面積的88%。
四合渠。1953年8月15日,丁家鄉劉主河、陳家河、張河、柳家河4村,聯合動工修建,在黑河上游的劉主河村建攔水土石壩,依山修渠8里,建渡槽、橋涵41座。工程移動石方0.56萬立方米,土方1.07萬立方米,總投工1.8萬個,投資14萬元(折新幣)。其中地方財政資助10.5萬元。1954年春季建成投入使用。引水0.8秒立方米,可澆地1358畝。1956年8月因暴雨山洪,沖毀渠系。地方財政投資3000元,重新修復。1966年3月,修建張河水電站,渠首延伸至甘肅省涇川縣境響河村,建成砌石滾水壩和進水閘,改造渠道,調整比降,增加引水流量。1969年7月建成,平時發電,旱時澆地。1977年10月,張河水電站停止使用,四合渠仍為灌溉渠道。1985年以來,縣水利水保局投資1.08萬元。所在村分段整修維護,健全水管隊伍和制度,基本保證受益區農田灌溉需要。1989年,保灌面積1100畝。
(一)鄭國渠
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6),其時韓國因懼秦,遂派水工鄭國入秦,獻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資財,削弱秦軍隊。此舉適得其反,促進秦國更加強大。《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折今110萬畝),收皆畝一鐘(折今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鄭國渠首位於“瓠口”(今王橋鎮上然村西北)。渠線沿王橋、橋底鎮東進,過寨子溝後東北折,經掃宋鄉公里、椿樹呂村一線,於蔣路鄉水磨村附近橫絕冶峪河,至甘澤堡後東折,於龍泉鄉鐵李村入三原境。本縣境內長約30公里。其渠首工程設施無考,灌溉方式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二)白公渠
建於漢太始二年(前95),由趙中大夫白公主持修建。此時鄭國渠已廢,渠首已不能上水,故白公渠渠首另開,選於鄭國渠渠首上游約14米處(在今小龍王廟遺址附近)。其首段渠線較直,至船頭村西北處,與鄭國渠故道相匯。因鄭國渠和白渠自交匯點以後,一直為固定兩千年之古渠,故習稱為“鄭白渠”。涇惠渠開通後,此段古渠尚保存,至70年代平整土地時夷為平地。鄭白二渠至寨子溝處為分岔點。鄭國渠由此轉向東北,白公渠則轉向東南,取低位而行,東經雪河鄉漢堤洞後東北折向,經雲陽鎮滑里村,至雪河鄉灣子楊村南入三原境,縣內全長約31.5公里。
秦鄭國渠、漢白渠遺蹟和涇惠渠現狀示意圖
白渠漢時無分支,南北朝時,支渠有二。唐時,設三限閘(在今漢堤洞村附近),分白渠為北限、中限、南限三渠(系乾渠),因此白渠也稱三白渠,又於中限渠上設彭城閘(今永樂鎮東北),續開分乾渠1條、支渠4條、分支渠1條。渠系分級漸次定型。《玉海經》記載:“涇溉田四萬頃,唐永徽中亦溉田萬頃,今才及三千餘頃。”白渠運用1000餘年,至宋上水明顯困難,雖用臨時性簡堰雍水入渠,但很難維持。
(三)豐利渠
建於北宋末年(1068—1109),先後兩次施工,一期由侯可主持,工期九年,完成總工程量約30%,因遭荒年而中止。二期工程於大觀二年(1108)開始,兩年完工,由趙佺主持。豐利渠渠首規模和艱巨程度比鄭、白二渠大得多,是引涇史上第一座建立在岩石河岸上的工程。石渠尚保存97米,為矩形斷面。渠口之內,兩岸各有閘槽一道,係為控制停水或防淤之設,閘槽左側刻有水尺。石渠與河道之間砌石堤以保護渠道,防備洪水衝擊。
豐利渠建成後,效益大增。《侯可開渠記略》《涇渠故實》等記載:“凡溉涇陽、禮泉、高陵、櫟陽、雲陽、三原、富平七縣田三萬五千九十三頃,賜名‘豐利渠’。”
(四)王御史渠
又稱王御史新渠。元至大元年(1308),西台御史王琚建議,在豐利渠口上游111米處續開石渠,長51丈(156.7米),寬1丈,深5尺。自延佑元年(1314)動工,五年完成。此渠下段與豐利渠並行十餘米後,折向匯入豐利渠。
(五)廣惠渠
建於明成化初年(1465),由陝西巡撫項忠倡議並組織修建。工程更有突破性,施工時間亦最長,並開始鑿築隧洞,是明盛世時修建的大型工程。
廣惠渠口位於大壩下游小龍潭的左岸上。南行百餘米進入小龍山隧洞(現稱一號隧洞,長120米),出洞接明渠249米後入大龍山隧洞(現稱二號隧洞,長320米),出洞接明渠189米轉向西南匯入王御史渠。據現存渠首《撫院明文》碑載,明天啟初年(公元17世紀20年代初),廣惠渠灌溉面積7.5萬畝,其中本縣6.4萬畝。
(六)龍洞渠
清初,渠道工程漸次衰敗,效益銳減。乾隆二年(1737),朝廷部分官吏及翰林院學士上書皇帝,陳述引涇問題,建議惟有修好渠堤防止涇水,堵絕廣惠渠口,引用泉水入渠,方能確保渠道之利。本縣知縣唐秉剛和淳化知縣汪碧奉命負責工程事宜。工期兩年,自乾隆二年(1737)十一月起,四年(1739)十月告竣。動用工日6萬餘個,石料18000餘立方尺,花費白銀5360餘兩。
龍洞渠不再引涇,因以龍洞、篩珠、瓊珠、鳴玉等泉水為水源,遂改稱龍洞渠。
此渠使用近200年,其灌溉面積道光二十二年(1842)為6.7萬畝,其中本縣占5.7萬畝;光緒二十五年(1899)減至3.9萬畝,惟本縣受益;至民國,僅剩2萬畝,王橋、橋底、雪河一帶最有保證。
利民渠 ,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三月,羅明、李經倡導籌資開鑿,歷時4個月
通水。渠線從平涼城北暖泉至涇州(今涇川)城東南山范家溝、北山的白水溝,合計
大小渠道61條,長近100公里,可灌地300餘頃,
普濟渠,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修建,渠寬2米,長12.5公里,自涇河北郭家
園子到潘原城。灌溉哈家灣(今梁家河灣)、軍張、民張農田。多次修復,改稱老官渠。
1983年修建時投資2.7萬元,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設計效益3000畝,後併入北
乾渠。
涇源渠,清光緒六年(1880)秋,左宗棠命平涼知府廖傅明主事,用僱請的德國
技師和在德國買的開河機器,從涇源到平涼修乾渠100公里。翌年四月,涇源水暴
漲,渠道湮塞,後繼續施工,於當年冬完工。
平豐渠,1940年民國省政府擬建平豐渠(原名經濟渠),1945年5月,平涼縣政府接受保管平豐渠財產。1952年又重新修平豐渠,投工18571個,從馬坊至四十里舖,渠長10餘公里,灌地15000畝。後併入南乾渠。
安同渠,1956年2月開工,12月建成,翌年投入灌溉。進水口位於安國鄉油坊莊,為無壩引水,自流灌溉,渠線沿涇河北岸到虎山溝全長20公里。
涇河南乾渠 ,1956年省水利廳勘測設計,1957年11月7日動工,翌年7月竣工通水。乾渠全長41.2公里,從雙橋子引水到花所下王溝,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利用跌水修電站10座(容量744瑤)。1970年修建躍進渠、團結渠補充下游用水。躍進渠於店子溝口設閘從涇河引水至馬蓮村北南乾渠18號陡坡下游乾渠。全長3.82公里,引水流量1.5立方米/秒。灌溉白水公社13個大隊的1.42萬畝川地。團結渠自澗溝口引涇水,渠道經田堡、張寨、川澗溝、王溝、寺溝與南乾渠27號陡坡入乾渠,全長5。53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灌溉白水、花所公社6個大隊的1.24萬畝耕地。1982年建成永樂渠,渠長1.72公里,全部襯砌。灌溉面積1500畝。1984年崆峒總乾渠動工修建,涇河灌區由崆峒總乾渠、涇河南乾渠、躍進渠、團結渠、永樂渠組成灌溉網。總設計灌溉面積9.3萬畝,水渠主要由崆峒水庫控制,並由南乾、躍進、團結3個進水口從涇河引水補充,川區灌溉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崆峒渠 ,從崆峒峽聚仙橋南岸無壩引水至柳湖鄉境,渠長12.5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秒,工程面積1.2
萬畝。1957年2月開工,同年11月竣工,修建築物33座,開支渠11條。1958年通水,保灌1萬畝。1959年4月,利用跌水修電站1座,裝機容量16配。支渠7條,長5.04公里(襯砌4.1公里),建築物141座。1984年3月,崆峒渠與新修的崆峒總乾渠連通,11月5日崆峒渠管所併入涇河南乾渠管理所。
涇河北乾渠,1958年11月至1960年3月,修建從八里橋到軍張的乾渠,全長26公里,引水流量1.06立方米/秒,修建築物80座,設計效益1萬畝。1967年11月,修改渠線,加大斷面。1968年5月動工,進水口從八里橋改到馬家莊,修進水閘,乾渠至小路河口泄水,1970年lo月竣工通水。渠全長16.8公里,設計流量2立方米/秒。直開斗渠50條,全長45.88公里,襯砌8條,長4000米,建築物489座。距乾渠11公里處有補充進水渠1條。涇河北乾渠保灌面積9400畝。
安國渠,建於1958年,從陡坡河至土橋,長3.5公里,設計流量1立方米/秒。1972至1974年改建擴大,乾渠跨越丁家溝和頡河溝,修建鋼筋混凝土渡槽1座,乾渠全長9.1公里(襯砌3.15公里)。支渠1條,斗渠17條,全長11.02公里,建築物123座,保灌面積1900畝。
柳湖渠,清同治八年(1869)左宗棠率軍過平涼時開兩渠,民間稱頭道磨渠、二道磨渠。水磨加工軍糧,渠水灌田。後有崆峒山杜道人又開三道渠。後來磨渠從柳湖一直延伸到十里舖,建水磨12盤。柳湖渠於1965年至1967年分段改建和擴建,從龍隱寺南引涇水,至十里舖接入南乾渠,全長12.87公里,設計引水流量2.5立方米/秒。1970年改建後有建築物46座,支渠9條,長9.4公里。柳湖渠灌溉柳湖鄉的八里、天門、柳湖、涇灘、保豐、十里舖6村的川地,是全市蔬菜、果品生產基地。隨著崆峒總乾渠的修建,柳湖渠為總乾渠代替。
崆峒總乾渠,系崆峒水庫配套工程。總乾渠全長19.898公里,西起水庫進水閘,東至十里舖大岔河涵洞前接入南乾渠。引水流量7立方米/秒,加大流量8.5立方米/秒。1984年5月正式開工。至1985年底,修乾渠10.605公里,建築物64座。

水電

崆峒水庫發電站 1980年8月,由縣水利局主持動工修建崆峒水庫發電站,
於1982年12月竣工,共投資159.6萬元,安裝臥式水輪發電機組3台,1890珏。
1983年4月機組運行,向崆峒鄉供電。1985年4月10日開始併網發電。電站為全
民所有制企業。1985年,有職工29人。固定資產原值158.7萬元,發電534萬度,
產值24.7萬元,實現利潤7.6萬元。

水庫

崆峒水庫位於崆峒前峽出口,是平涼市最大的防洪、灌溉、發電樞紐工程。先
後由黃河勘測設計院、甘肅省水利廳勘測設計院規劃設計。防洪標準按50年一遇
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總庫容2970萬立方米,調節興利庫容2230萬立方米,死
庫容600萬立方米,灌溉17萬畝,發電3X 630配。屬中型水庫,
1970年下半年籌建,1971年6月正式開工,1979年底竣工。
大佛寺水庫 該水庫是攔蓄涇河水源的省辦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清理壩基,確定壩軸線。1959年12月15日開工。設計水庫建成後,補充涇陽、三原、高陵等縣灌區用水。由省水電廳勘察設計與施工,後由於國家經濟困難、資金匱缺、停建。

河谷交通

涇川河谷自古就是穿越六盤山區的交通要道。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於公元前220年,帶領大隊隨從,“巡隴西、北地二郡,出雞頭山,過回中”,開通了關中通往隴右的一條馳道——雞頭道。雞頭道此道因經過雞頭山(平涼崆峒山)而得名。這條馳道以鹹陽為起點,循涇水河谷經陝西淳化、旬邑入甘肅,由寧縣西行經平涼市崆峒山前峽,再過寧夏涇源縣北面河,逾隴山至涇源辛店,過莊浪、水洛,西達隴右諸地。
隋、唐之間開鑿涇川道,涇河川道是從平涼西行,經三關口、瓦亭到固原北去的大道。這條道路的關鍵在三關口和瓦亭之間的險阻,險阻打通之後,不翻深溝,不越大山,平坦易走,遂逐漸代替了陽晉川(今鎮原紅河川)道。宋代瓦亭很重要,又置獅子、攔馬、平泉3個堡,都是保護這條道路的。此道沿途多險,是和平時期運輸路線,在戰爭中多不用。
宋代開通從渭州(平涼市)東行沿涇河至涇州直達長安的驛道。民國時建設了幹線公路·西蘭公路西(安)蘭(州)公路是國家公路交通大動脈,也是橫貫平涼市境的一條主要幹道。此路沿涇河川走向,在市內長72.3公里。

歷史事件

夏(約前21世紀——前1 7世紀),帝孔甲《史記·周本紀》:帝孔甲不窟奔戎狄之間(今涇河流域)。
周襄王二十九前(前632)秦穆公伐戎,獲全勝。吞併12個戎國,成為西戎霸主。涇河上游的烏氏(戎族名,居今市境)等少數民族歸附秦王。
1935年8月31日,紅軍由崇信經四十里舖,渡涇河,上什字塬經草峰去陝北。

水源保護

2014年4月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上,關於保護涇河水源的條例(草案)提交審議。條例(草案)規定,在涇河水源保護區內,禁止破壞水源涵養林、護岸林以及水源保護相關植被;非法採礦、采砂、採石;傾倒、填埋、儲存、棄置礦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廢棄物和其他污染物;在堤防和護堤地打井、鑽探、爆破、挖築魚塘、取土、建房、開渠、挖窖、墳葬、開採地下資源、考古發掘等;擅自設定排污口等八大行為,違規者將依條例及相關規定進行處罰。條例(草案)單條規定,禁止在水源保護區內新建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對已建成不能達標排放污染物、危及水源區水體治療的建設項目,由縣級以上政府責令限期治理,治理後仍未達標的,責令拆除或關閉。

涇河傳說

涇河龍王

傳說唐朝貞觀年間,有涇河龍王與江湖神課袁守誠爭賭,故意把玉皇赦旨要降的雨水剋扣了若干寸,結果觸犯了天條,天庭著魏徵問斬涇河龍王。因魏徵是唐太宗的人臣,所以刑前頭一天晚上,該龍王託夢向李世民求情,叫救他一命,李世民應允了。次日中午時分,李世民單宣魏徵進殿陪他對弈,想拿這個辦法把魏徵栓住,下不得手。
棋下到了一半,魏徵托著下巴睡著了,李世民心疼他日夜操勞累,就沒驚動他。孰料魏徵一覺醒過來,說是把涇河龍王給斬了。此事後,李世民受到了驚嚇,夜夜夢見涇河龍王提著血淋淋的龍頭來問他索命。後來的事情大傢伙都知道,秦瓊尉遲敬德兩員虎將為唐太宗守值,後來畫成了肖像貼在了門扇上慢慢衍化成了鬥神。

柳毅傳書

一百多年後的唐貞元年間,老龍潭又演繹出柳毅傳書的千古佳話。涇河老龍王被斬後,其子繼位,洞庭龍王按照玉皇大帝的旨意將獨生女嫁給涇河小龍王,但涇河小龍王性情殘暴、喜新厭舊,將龍女流放到涇河灘上牧羊。進京趕考落第的湖南書生柳毅,到涇陽尋訪好友途經此地奇遇龍女,遂幫龍女傳書洞庭,龍女的三叔父錢塘龍王率兵三千將其救回,後龍女變為凡女,與柳毅結為夫妻。至今,老龍潭附近的懸崖下還有“龍女洞”。相傳那位家喻戶曉的活佛濟公,曾在新民鄉張家台石窟修行;穆桂英掛帥鎮守三關時,曾在今黃花鄉境內“兩峰如柱”的鞦韆架身著戰袍盪過鞦韆。
柳毅傳書柳毅傳書

流域概況

地形氣候

涇河流域位於東經106°14′~108°42′,北緯34°46′~37°19′,地處黃土高原中部,處於六盤山子午嶺之間。
涇河流域涇河流域
全流域有黃土丘陵溝壑區、黃土高原溝壑區、土石山區、黃土丘陵林區和黃土階地區5種土壤侵蝕類型,其中黃土丘陵溝壑區和黃土高原溝壑區分別占流域總面積的41.3%和39.7%,這兩種類型區的水土流失也最為嚴重。流域內地形西北高,東南低,總體地勢是東北西三面向東南傾斜,涇河及各級支流均深切於梁、塬、峁,黃土溝壑鑲嵌其中,黃土地貌景觀獨特。
流域多年平均氣溫8℃,年降水量在350~650mm之間,主要集中於夏季,夏季降水量一般占到年降水量的60%以上,且降水強度大,同時年際間變化差異顯著。

自然資源

涇河流域土地平坦,農業發達,礦藏豐富,經濟開發潛力很大。耕地占全流域面積近1/3,是西北地區著名的產糧區。陝西涇河兩岸黃土高原各縣及涇惠渠灌區是陝西主要商品糧油基地;流域內還蘊藏有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油母頁岩、建築材料等礦產,如長慶油田。但是,由於長期的過度開發和氣候變遷,涇河已不堪重負,流域內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尤其是水資源總體缺乏已成為涇河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文物古蹟

涇河流域的文物古蹟之多久已馳名中外,1973年在甘肅合水縣西北8公里處蓮河西岸發現個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劍齒象化石,距今約有250萬年。華池縣城西南45公里趙家岔舊石器遺址,平涼市西崆峒山道院建築、涇川縣王母宮石窟和南石窟寺(東方洞)。慶陽縣西峰鎮南的北石窟寺等都是甘肅有名的古剎名寺。陝西長武縣的唐代昭仁寺,大殿建築別具一格,寺內有唐初大書法家虞世南的書刻石碑。彬縣城西的大佛寺,是唐貞二年(628)李世民為其母慶壽所造。大佛高達24米。水口鄉有秦天苻堅的墓葬。此外,還有周部落姜嫄墓、公劉墓禮泉縣唐太宗的昭陵更是中外馳名,“昭陵六駿”石刻是舉世皆知的瑰寶。在昭陵周圍尚有魏徵、李靖、房玄齡、尉遲敬德等157座名臣武將,妃子公主的陪葬墓。涇陽縣有鄭國渠遺址、明代崇文塔和惠梁寺等名勝。西蘭公路大體上是漢唐以來絲綢之路的關中北線的途徑。

生態環境

水土流失

嚴重的水土流失,造成“涇水一石,其泥數斗”,涇河濁流滾滾,使農業遭受摧殘。唐代詩人杜甫曾有“秦山忍破碎,涇渭不可求”的感慨。涇河流域森林銳減,水土流失,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形成十年九旱,數次斷流。

水質惡化

過去涇河水富含氮、磷成分,宜於灌溉,但進入21世紀以來涇河污染現象較為嚴重,特別是2000年以來,河水污染逐年加劇,冬春灌溉期間,水色變紅變黑,漂浮著大量泡沫,氣味刺鼻。涇河污染的禍源是城市排污、工業廢水和水土流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