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國渠
- 外文名:Zhengguo Canal
- 地區:陝西關中地區
- 年代:戰國後期
- 榮譽: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工程介紹
鄭國渠首位於“瓠口”(今王橋鎮上然村西北)。渠線沿王橋、橋底鎮東進,過寨子溝後東北折,經掃宋鄉公里、椿樹呂村一線,於蔣路鄉水磨村附近橫絕冶峪河,至甘澤堡後東折,於龍泉鄉鐵李村入三原境。本縣境內長約30公里。其渠首工程設施無考,灌溉方式為引洪淤灌(大水漫灌)。
渠系管理
官方管理組織
民間管理組織
明時出現“水手”,即固定的巡渠渠工,幫助斗長維護用水秩序,巡查管理渠道。清則出現“值月利夫”,即輪流值月服務的利夫(古代以土地面積享有灌溉權的農戶戶主),協助斗長工作,是一種義務工。明清時期還有“水老”之設,水老較斗長的地位高一級,仍然來自民間,主要協調上下幾個斗門的關係,人選要求更有聲望的人。唐至清,涇渠民間管理以中小地主和鄉紳為主體。民國水老(段長)和斗夫(斗長),亦大體由農村中產以上的人擔任。
歷史背景
歷史作用
歷史意義
地理位置
石川河古稱“沮水”,也稱“漆水”,“漆水”只是石川河上游的一條之流,因此,石川河就是“沮水”。古書早有記載,石川河為沮水,東流入“澤”(雷澤),然後與洛水匯合後入渭(河)。《詩經·綿》有“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漆沮。”之句。《漢書?地理志》:“直路(今富縣西南),沮水出,東入洛”,清末陝西大儒牛兆濂為祖父任明都撰寫的墓志銘,內有詩一首,其中有: “漆沮之側,荊山之陽,殯隱君子,後福無疆。”之句。《雍錄》見其卷六第121頁所載:禹貢漆沮石川河之 條下寫道:“《禹貢》漆沮,惟石川河正當其地,它皆也。”第123頁又寫道:“《禹貢》之謂漆沮者,即富平縣石川河,至白水縣入洛,而與洛水俱自朝邑入渭者也……。”
但是,後世又對與“沮水”爭論不休,源於沮水的流向有了變化,以至於有人直接將鄭國渠、白渠認為是“沮水”。其實,“沮水”就是石川河,石川河就是“沮水”。之所以後人產生了眾多誤會,是因為石川河在古代的確進行了九十度的改道,並且這次改道還是人為的,這個人就是大禹。
所謂的大禹治水就是將石川河改道,將石川河在荊山塬處由以前的東流入洛,改為南流入渭。具體就是先在荊山塬斷塬處到渭河之間修上一條渠,然後再將斷塬處打開一條豁口,引石川河水南流而下。大禹之所以要治水,我在《大禹治水在閻良》一文中已有論述,一是因為石川河東流入要經過今天的鹵陽湖(古稱雷澤)然後才與洛河匯流進入黃河或渭河(因為古代這一塊總是泛濫,黃渭不分)。而鹵陽湖地區範圍寬廣,當石川河一發大水,就會洪水四溢,淹沒大禹部落的村莊和耕地;二是要開鑿一條渠來灌溉今天閻良和臨潼的一大片土地。
當然,要一條水渠逐漸成為一條河流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還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水源要不斷有保障,二是水渠的河床要不斷地下陷。而這兩個因素石川河全都具備,一是古人不斷地取荊山塬的土來填堵石川河東去的河道,另一方面是從石川河入渭處從一開始就不斷地塌陷,以逐步後退向北的狀態在地面形成一個深溝。
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才有了“沮水”東流入洛和南流入渭兩種常態,使得古人究竟搞不清閻良和臨潼這段石川河究竟是“河”還是“渠”。
過了大約兩千到一千年以後,在這片大地上又出現了一個崇拜“大禹”的水利工程師,他就是韓人鄭國。鄭國將涇河之水通過一條人工渠注入到了秦國故都櫟陽城的南邊石川河,也就是今天的相橋鎮。鄭國本來就沒打算將渠修到涇河,而是修到今天的三原縣城,將流量較小的清河進行截留,抬高水位入渠。本來這就算完工了,可是秦國又不允許,嫌水量太小,讓他繼續向西修,要將涇河之水也引過來。鄭國也明白引涇河水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截留涇河在古代是根本無法實現的。可秦國政府威脅鄭國,如果不修的話就是就殺了他,並且說他是來“疲秦”而不是“助秦”。鄭國無法,只好將渠繼續修到涇河,築壩引水。
可是,官僚主義害死人。鄭國死後,涇河大壩也沒有保留多長時間就被水衝垮了,但是估計秦國為了面子還不斷地讓人再繼續築壩。最後,秦國滅亡後,幾經戰亂,到了漢朝建立的很長一段時期,鄭國渠真正發揮作用的也就是現在的三原到相橋段。漢朝吸取了秦國教訓,總結經驗,認為在涇河築壩那是不科學的,但是光靠清河的水也是不夠的,再說了也想超越秦國灌溉更大的土地面積。因此,漢武帝下面又有一個偉大的水利專家叫白公,他有一個新的建議,可以一舉兩得,既能給鄭國渠注入更大的水量,又能灌溉更多的農田。那就是從鄭國當年的涇河引水處再繼續向西修渠,一直修到今天的禮泉縣,將那裡的一條和清河流量相當的泔河進行截留,既能灌溉禮泉到涇河之間的農田,並且還利用用這條水的下泄之勢經過涇河注入到鄭國渠里。<p align=\"left\">那么我的推論有根據嗎?是在胡編亂造的臆想嗎?請看:《史記·河渠書》和《漢書·溝洫志》都說鄭國渠是:“鑿涇水自中山西邸(抵)瓠口為渠。”《水經·沮水注》則明確點出渠首說:“鑿涇引水,謂之鄭渠。渠首上承涇水於中山西瓠口,所謂瓠中也。”而對於白渠,《漢書·溝洫志》記載:“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水經·渭水注》:“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出於鄭渠南,名曰白渠。民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即水所始也。”
這是說的鄭國渠和白渠的渠首,也就是渠的起點。那么,何為“瓠口”?何為“谷口”?何為“池陽”?“瓠口”指涇河出山的河谷,“谷口”就是谷口縣也就是今天的今禮泉縣,“池陽”就是池陽縣也就是位於今天涇陽縣、雲陽鎮和三原縣之間。而“穿渠引涇水”也再明白不過了,就是白渠穿涇河引涇河水到鄭國渠里。民謠所唱的意思也就是說:“良田是從何而來?是從禮泉縣和三原縣的引水渠里來的。鄭國渠修的早,白渠修得晚,是因為有水才有的良田。”</p>
為何這么明確的解釋,我們還對白渠產生了那么大的誤會?後代為何總以為白渠是在鄭國渠的基礎上修建的?
就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承認“渠”能變“河”那樣的事實,古代帝王都是以爭天下為目的,史官都是御用的,誰會關注老百姓的生活?只是到了天下太平了,要大興土木了,才想著提高一下老百姓的生產力,因為要加稅了。老百姓雖然清楚這種小規模的滄海桑田,但是苦於自己沒有話語權,也都是關心自己的生活和生命的保障,就好比今天的你看到了清河兩岸的土崖不斷地潰塌,你會寫下來作為記錄嗎?所以寫書的人就和知道事實的人就產生了信息上的斷層,難為了那些坐在宮殿里編訂史書地理志的官員們了。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石川河的閻良臨潼段就是被大禹改道後的沮水(渠),清河的三原到相橋段就是秦國鄭國渠的下游,泔河的禮泉到涇河段就是漢代白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