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秦

後秦

後秦(公元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

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後,關中空虛,原降於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陝西耀縣東南),次年擒殺苻堅。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今陝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後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陝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後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後燕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後燕相當。伐後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克許昌,收復洛陽。後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後秦覆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秦
  • 外文名:姚興
  • 別稱:秦
  • 時間:公元384年 ~ 公元417年
  • 帝王:姚萇、姚興、姚泓
  • 都城:長安
  • 主要城市:常安、南安、隴西、雍州、鹹陽等
  • 所屬時期:五胡十六國
  • 人口數量:約300餘萬
  • 主要民族:羌族、漢族、鮮卑族
  • 國土面積:100餘萬平方公里
  • 開創者:姚萇
國號,歷史,初附兩趙,改順東晉,姚襄兵敗,姚萇立國,姚興繼位,治國方略,攻滅西秦,兵敗北魏,大興佛事,喪失河西,赫連叛秦,內部爭鬥,亡於東晉,疆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種族來源,帝王世系,

國號

後秦太祖姚萇在關中所建政權,其國號以所統治地區為戰國時秦國故地為名。《十六國春秋》始稱“後秦”,以別於前秦和西秦,後世襲用之,又以王室姓姚而別稱姚秦。

歷史

初附兩趙

西晉永嘉(307年~312年)年間,前朝大將羌族豪酋姚弋仲率本部從赤亭(今甘肅隴西)遷徙到榆眉(今陝西千陽)一帶居住,自稱護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公。所統領不僅有羌人,還有漢人和其它族人。姚弋仲率部進入關中後,與其它割據勢力相比,仍較弱小,因而不得不處於附庸地位,先後歸附於前趙劉曜和後趙石勒。後趙時石虎徙關中豪傑及氐、羌於關東,333年,以姚弋仲為西羌大都督,率羌眾數萬遷於清河之灄頭(今河北棗強東北)。
秦景元帝 姚弋仲秦景元帝 姚弋仲
永和五年(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太子石世繼位,征梁犢歸來的姚弋仲、蒲(苻)洪等人與彭城王石遵相遇於李城(今河南溫縣),共同勸說石遵起兵奪位。石遵隨後起兵,不久就殺石世繼位。然而不久冉閔就廢殺石遵,立石鑒為帝,掌握朝政。新興王石祗於是與姚弋仲及蒲洪連兵,移檄討伐冉閔。
永和六年(350年),冉閔殺石鑒並誅殺石氏宗室,姚弋仲率眾討伐,移兵至混橋。石祗於襄國即帝位,以姚弋仲為右丞相,封親趙王,殊有禮待。
永和七年(351年),冉閔圍攻襄國,姚弋仲命其子姚襄率兵救援,並配合太尉張舉,遣使向前燕求援。在汝陰王石琨、姚襄、前燕以及襄國守軍夾擊之下,冉閔兵敗,敗退鄴城

改順東晉

永和七年(351年)四月,石祗被殺,後趙滅亡。弋仲有子四十二人,常戒諸子曰:“吾本以晉室大亂,石氏待吾厚,故欲討其賊臣以報其德。今石氏已滅,中原無主,自古以來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歸晉,當竭盡臣節,無為不義之事。”乃遣使請降。永和七年,拜弋仲使持節、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單于,封高陵郡公。永和八年(352年),姚弋仲病逝,享年七十三歲。姚弋仲的靈柩後為苻生所獲,以王禮葬於甘肅天水冀縣。

姚襄兵敗

姚襄字景國,年十七,身長八尺五寸,臂垂過膝,雄武蓋世,好學博能,在南夏以才能見識著稱,士兵們都很愛戴敬慕他,便上書請願立姚襄為嗣。弋仲弗許,百姓固請者日有千數,乃授之以兵。石祗僣號,以襄為使持節、驃騎將軍、護烏丸校尉、豫州刺史、新昌公。晉遣使拜襄持節、平北將軍、并州刺史、即丘縣公。
姚弋仲去世,姚襄秘不發喪,率六萬戶南攻陽平、元城、發乾三城,攻克三城,斬殺掠奪三千多家,駐紮在碻磝津,任太原王亮長史,天水尹赤司馬,略陽伏子成為左部帥,南安斂岐為右部帥,略陽王黑那為前部帥,強白為後部帥,太原薛贊、略陽權翼為參軍。不久被前秦所敗,南走至滎陽後,才為父發喪。後在麻田與前秦將高昌、李歷交戰,馬中流箭而死,靠其弟姚萇救護才幸免於難。
襄少有高名,雄武冠世,好學博通,雅善談論,英濟之稱著於南夏。中軍將軍、揚州刺史殷浩憚其威名,乃因襄諸弟,頻遣刺客殺襄,刺客皆推誠告實,襄待之若舊。浩潛遣將軍魏憬率五千餘人襲襄,襄乃斬憬而並其眾。浩愈惡之,乃使將軍劉啟守譙,遷襄於梁國蠡台,表授梁國內史。襄遣權翼詣浩,浩曰:“姚平北每舉動自由,豈所望也。”翼曰:“將軍輕納奸言,自生疑貳,愚謂猜嫌之由,不在於彼。”浩曰:“姚君縱放小人,盜竊吾馬,王臣之體固若是乎?”翼曰:“將軍謂姚平北以威武自強,終為難保,校兵練眾,將懲不恪,取馬者欲以自衛耳。”浩曰:“何至是也。”浩遣謝萬討襄,襄逆擊破之。浩甚怒,會聞關中有變,浩率眾北伐,襄乃要擊浩于山桑,大敗之,斬獲萬計,收其資仗。使兄益守山桑壘,復如淮南。浩遣劉啟、王彬之伐山桑,襄自淮南擊滅之,鼓行濟淮,屯於盱眙,招掠流人,眾至七萬,分置守宰,勸課農桑,遣使建鄴,罪狀殷浩,並自陳謝。
流人郭斁等千餘人執晉堂邑內史劉仕降於襄,朝延大震,以吏部尚書周閔為中軍將軍,緣江備守。襄將佐部眾皆北人,鹹勸襄北還。襄方軌北引,自稱大將軍、大單于,進攻外黃,為晉邊將所敗。襄收散卒而勤撫恤之,於是復振。乃據許昌,將如河東以圖關右,自許遂攻洛陽,逾月不克。其長史王亮諫襄曰:“公英略蓋天下,士眾思效力命,不可損威勞眾,守此孤城。宜還河北,以弘遠略。”襄曰:“洛陽雖小,山河四塞之固,亦是用武之地。吾欲先據洛陽,然後開建大業。”俄而亮卒,襄哭之甚慟,曰:“天將不欲成吾事乎?王亮舍我去也!”
魏武王 姚襄魏武王 姚襄
晉征西大將軍桓溫自江陵伐襄,戰於伊水北,為溫所敗,率麾下數千騎奔於北山。其夜,百姓棄妻子隨襄者五千餘人,屯據陽鄉,赴者又四千餘戶。襄前後敗喪數矣,眾知襄所在,輒扶老攜幼賓士而赴之。時或傳襄創重不濟,溫軍所得士女莫不北望揮涕。其得物情如此。先是,弘農楊亮歸襄,襄待以客禮。後奔桓溫,溫問襄於亮,亮曰:“神明器宇,孫策之儔,而雄武過之。”其見重如是。
昇平元年(357年),襄尋徙北屈,將圖關中,進屯杏城,遣其從兄輔國姚蘭略地鄜城,使其兄益及將軍王欽盧招集北地戎夏,歸附者五萬餘戶。苻生遣其將苻飛拒戰,蘭敗,為飛所執。襄率眾西引,生又遣苻堅、鄧羌等要之。襄將戰,沙門智通固諫襄,宜厲兵收眾,更思後舉。襄曰:“二雄不俱立,冀天不棄德以濟黎元,吾計決矣。”會羌師來逼,襄怒,遂長驅而進,戰於三原。襄敗,為堅所殺,時年二十七,是歲晉昇平元年也。苻生以公禮葬之。萇僣號,追謚魏武王,封襄孫延定為東城侯。
鉅鹿公苻睿兵敗,為泓所殺,萇遣龍驤長史趙都、參軍姜協詣秦王堅謝罪,堅怒,殺之。萇懼,奔渭北馬牧,於是天水尹緯、尹詳、南安龐演等糾扇羌豪,帥其戶口歸萇者五萬餘家,推萇為盟主。

姚萇立國

384年,萇自稱大將軍、大單于、萬年秦王,大赦,改元白雀,以尹詳、龐演為左、右長史,南安姚晃及尹緯為左、右司馬,天水狄伯支等為從事中郎,羌訓等為掾屬,王據等為參軍,王欽盧姚方成等為將帥。姚萇率軍進屯北地(今陝西耀縣),渭北羌胡十萬餘戶歸附,勢力發展很快,385 年擒殺苻堅
秦武昭帝 姚萇秦武昭帝 姚萇
姚萇之弟姚碩德統所部羌居隴上,聞姚萇起兵,自稱征西將軍,聚眾於冀城以應之,以兄孫姚詳為安遠將軍,據隴城,從孫姚訓為安西將軍,據南安之赤亭,與前秦秦州刺史王統相持。十月,已據有長安的西燕慕容沖高蓋攻伐姚萇,遭後秦軍擊敗並投降。白雀三年(386年),西燕國內政變頻生,棄守長安東歸。時盧水胡郝奴乘虛入據長安並稱帝,更命其弟郝多進攻於馬嵬(今陝西興平市馬嵬鎮)自守的王驎。姚萇此時從安定東攻,逼走王驎並擒得郝多,並進攻長安,令郝奴懼而請降。
取長安後,姚萇就於同月即位為帝,改年號建初,建國號大秦。不久又擊敗了前秦秦州刺史王統,奪取秦州。同一年,前秦宗室苻登就在關中氐族殘餘勢力的推舉下與後秦對抗,不久在前秦帝苻丕遇害後更稱帝繼位。起初苻登力量甚盛,在涇陽(今陝西涇陽縣)大敗姚碩德,要姚萇親自出兵救援,更謀攻長安。不過當時前秦重將苻纂苻師奴所殺,將領蘭櫝遂與苻師奴反目,蘭櫝因受西燕皇帝慕容永攻擊而向後秦求援,姚萇以苻登遲疑慎重而少決斷,不敢出兵深入而決意親自率軍救援。最終先破苻師奴並盡收其眾,後敗慕容永並生擒蘭櫝。
姚方成亦擊敗徐嵩,徐嵩雖然被俘仍大罵姚萇不僅背叛對其有恩的苻堅,更將他殺害,不惜恩情就連狗不如。姚方成殺死徐嵩後,姚萇又掘出苻堅的屍首不斷鞭撻,更脫光屍身的衣服,裹以荊棘並以土坑埋掉,以釋心中憤怨。建初三年(388年),自春季開始夏末,姚、苻兩軍就分別據朝那(今寧夏朝那縣)及武都(今甘肅武都縣)相持並交戰,互有勝負而不能擊倒對方,於是都解兵歸還。但關西豪傑都以後秦久久未能站穩關中,反多次敗給苻登,大多都投向前秦,唯齊難、徐洛生、劉郭單等人仍然忠於後秦,提供軍糧並跟除姚萇征戰。
建初四年(389年),姚萇屢次敗於苻登,命姚崇襲擊苻登於大界的輜重又不得,而苻登就已威脅安定。面對如此局面,姚萇堅拒與苻登正面決戰,力圖以計取勝,於是乘夜率兵三萬再攻大界,終攻克大界並殺苻登毛皇后等人及生擒數十名前秦名將。姚萇隨後亦不貪勝,堅拒乘勝進擊苻登,苻登於是收餘眾退守胡空堡,但已元氣大傷。
在大敗苻登輜重後的四個月後,姚萇設計讓其將任盆詐降以誘殺苻登,雖然最終因雷惡地識破而事敗,但苻登卻忌憚雷惡地,逼其降於姚萇。次年(390年)魏揭飛攻後秦,雷惡地叛迎揭飛,雖然當時苻登正在長安附近的新豐(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但姚萇以雷惡地「智略非常」,於是親自出兵攻伐揭飛。魏揭飛見姚萇兵少就讓全軍進擊,姚萇特意示弱不戰,卻派了姚崇從敵軍後方攻擊令其混亂,接著就出兵直擊,大敗對方並陣斬魏揭飛,又再降雷惡地並不減昔日待遇。雷惡地兩度歸於姚萇,終對其心服。另外姚萇亦不怕前秦兗州刺史強金槌詐降,只帶著數百騎兵隨其訪問強金槌的軍營,以坦誠獲得了身為氐族人的強金槌的信任,令其不應其他氐族勢力的計謀而加害姚萇。
至建初六年(391年)十二月,苻登進攻安定,姚萇在安定城東擊敗他。次年三月,前秦將沒亦乾亦向後秦歸降,但姚萇不久就患病。苻登得知姚萇患病就乘機進攻安定,至八月姚萇病情轉好就親自率兵抵抗,更乘苻登出營迎擊而命姚熙隆進襲前秦軍營,令苻登懼而退兵。姚萇又讓軍隊旁出跟隨苻登,苻登得知後秦營壘空空如也,失去其影縱後更為驚懼,只得敗還雍城(今陝西鳳翔縣南)。
建初九年(394)正月,姚萇病死,其子姚興嗣立,苻登仍是後秦王朝的強大威脅。

姚興繼位

姚萇病死,姚興沒有馬上發喪。他害怕掌握後秦重兵的三位將領聞訊會發動兵變。這就是分鎮安定、陰密(今甘肅靈台縣西)的叔父姚緒、姚碩德和戍衛長安的弟弟姚崇。三人之中,以姚碩德威望最高、兵力最強,為打消姚興的顧慮,他到長安表明態度,承認姚興的領袖地位,從而緩和了後秦國內的緊張氣氛。 苻登聽到姚萇死去的訊息,非常高興。他調動大軍,全力東進,準備一舉消滅後秦。苻登先後攻占姚奴、帛蒲二鎮,到達始平附近的廢橋。始平(今陝西戶縣西)處於渭水之濱,距長安不足百里。後秦鹹陽太守劉忌奴又乘亂反叛,形勢對姚興十分不利。
秦文桓帝 姚興秦文桓帝 姚興
姚興決定暫不稱帝,自號為大將軍,以輔政大臣尹緯為長史,狄伯支為司馬,整頓軍隊迎擊苻登。首先以奇兵突襲鹹陽,將劉忌奴擒獲,消除了後顧之憂。然後,親率大軍趕赴廢橋,解救始平
先行到達始平的尹緯,接受始平太守姚詳的建議,在廢橋與苻登對峙。尹緯命令軍隊據守要塞,消耗敵人,並切斷敵人的水源。苻登的人馬缺水,渴死不少,因此頻頻對廢橋發動攻勢。尹緯認為摧毀敵人的時機已經成熟,準備全線反攻。姚興擔心苻登的力量太強,急忙進行勸阻。尹緯解釋說:“現在的形勢很不穩定,如果不鼓足勇氣打敗敵人,我們就要完了。”
皇初元年(394年)夏初,兩軍在廢橋展開決戰。這一戰,後秦大獲全勝。苻登的軍隊徹底崩潰,他本人狼狽地逃到平涼(今甘肅平涼西),躲進馬毛山里去了。
廢橋一役是決定姚興命運的一次重要戰爭。它為後秦最後消滅苻登、稱霸關隴奠定了基礎,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姚興的威望,鞏固了他的地位。廢橋戰後,姚興正式為姚萇發喪,並在始平附近的槐里即位稱帝。通過這次戰爭,姚興加深對尹緯的了解,他們之間建立起比較密切的君臣關係。尹氏是天水大族,前秦時期受到苻堅的禁錮,尹緯只當到尚書令史。姚萇對他也不甚重視,而姚興卻很倚重尹緯,先後委任他為輔國將軍司隸校尉、尚書左右僕射等重要職務。
當年七月,姚興一面命人堵劫乞伏乾歸救援苻登的軍隊,一面親自率軍攻打馬毛山。在那裡,姚興一鼓作氣擊潰苻登,把他擒獲後殺死。為了根絕隱患,姚興解散苻登的部眾,安排他們重新進行農業生產。姚興還把三萬戶民戶從陰密遷到長安,以充實由於氐人、鮮卑慕容人外徙而顯得人力不足的京畿地區。他將自己直接管轄的大營一分為四,由四軍分別統領這些民戶。
回師長安不久,姚興又消滅了盤踞在武功(今陝西舊武功)的割據勢力竇沖。經過這些努力,後秦終於控制了隴東地區。
皇初三年(396年),姚興先後占取成紀、上邽(兩地皆在甘肅天水市西),勢力達到天水郡。姚興委任有將帥之才的羌族著名軍事家姚碩德為秦州牧、領護東羌校尉,鎮守上邦,為全面奪取西作準備。
同年年底,姚興派叔父姚緒東渡黃河,攻占了原屬西燕的河東地區。兩年前,西燕被後燕慕容垂滅亡,河東地區遂為西燕大將柳恭控制。柳恭阻河自固,姚緒幾次攻打都未能得手。直到藉助汾陰大族薛氏的幫助,姚緒才在龍門偷渡成功。後秦大軍一舉拿下蒲陂,柳恭被迫而降。姚興把河東劃歸併、冀二州,以姚緒為二州牧,鎮守蒲陂。
第二年九月,姚興之弟姚崇攻擊鮮卑薛勃部,把後秦的疆域向北擴展到上郡(今陝西榆林南魚河堡)一帶。
隆安三年(399年),姚興開始蠶食東晉領土。當時坐在東晉國君寶座上的安帝是個有名的白痴,朝廷大權由昏庸荒唐的司馬道子司馬元顯父子把持,政治異常腐敗。幾個強大的方鎮覬覦著中央的權力,多次舉兵內向,兵車屢動,戰亂頻仍,社會動盪不安。姚興乘東晉衰亂,一再發兵東進,先是逼迫東晉的弘農(今河南靈寶縣北)太守、華山(今陝西華縣)太守俯首稱臣,進一步占據上洛(今陝西商縣)。在掃清一些障礙之後,姚興命令其弟姚崇、鎮東將軍楊佛嵩攻取中原古都洛陽。後秦的軍隊在金塘城下遭到東晉河南太守夏侯宗之的頑強抵抗,未能取得戰果。金墉在洛陽的西北角,城小而固,是攻戰戍守、保衛洛陽的要地。姚崇久攻不下,轉而向東掃平柏谷(今河南偃師東南),並將周圍一帶的百姓二萬餘戶盡數遷到關中。之後,後秦大軍再度包圍洛陽,指揮攻城的將軍仍是姚崇和楊佛嵩。這時,東晉的河南太守已經易人,新任太守辛恭靖一面嬰城固守,一面派人向雍州刺史楊佺期求救。楊佺期請求初入中原兵力正強的北魏政府出兵解圍。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辛恭靖堅守百餘天。然而北魏的救兵始終沒有出現。兩個月後,洛陽城被後秦攻破。洛陽城破,影響很大,淮河、漢水以北的許多地方勢力都歸附了姚興。

治國方略

在動亂的十六國時期,姚興是一位有作為的少數民族君主。在前期,他留心政事,比較好地處理了統治集團內部的關係。軍事上,姚興信任和使用兩位能征善戰的叔叔姚緒和姚碩德;政治上,他依靠的是足智多謀的尹緯。他能夠傾聽臣下的意見,注意提拔一些有才能的人擔任重要官職。攻占洛陽後,姚興命令百官為朝廷薦舉有真才實學的人。有的臣下曾抱怨世間人才太少,姚興反駁說:“自古以來,有作為的帝王使用人才,既不能找先賢,也不能等後人,他們隨時選拔人才都能取得成功。你自己沒有識人之明,怎么能說天下沒有人才呢?”兵部郎邊熙認為軍令煩苛,姚興根據他的建議刪削了過濫過重的部分。城門校尉王滿聰不滿意姚興出遊晚歸,以天黑不辨奸良,不開城門。姚興只好從別門而入。第二天,為了嘉獎王滿聰盡忠職守,姚興特意提升了他的官職。
為澄清吏治,姚興採取嚴厲措施打擊貪官污吏。對於比較清廉的臣屬,他不僅給予物質上的獎勵,還下書表彰,越級提拔他們的職務。後秦在長安辦有律學,學員都是地方郡縣的閒散官吏。經過一段時間的法律學習之後,學有成績的人被派回原地負責司法。姚興規定,凡州郡縣地方政府不易判定的案例,一律報請中央政府裁決。他本人經常在咨議堂,旁聽判決,儘量避免冤獄的發生。
姚興還曾發布命令,要求各地政府釋放因災荒貧困而自賣為奴的百姓;禁止百姓製造錦繡和過多地進行宗教祭祀;安葬陣亡的將士和撫恤他們的家屬等等。此外,他本人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從不用金銀裝飾的車馬器物。在姚興的帶動之下,後秦上下崇尚清素,達官貴人也不敢肆意奢侈浪費。這些措施,對於階級矛盾的緩和和關隴地區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無疑是有益的。
姚興繼承姚萇的政策,大力提倡儒學,興辦學校。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如天水姜龕、東平淳于岐、馮翊郭高等雲集長安,講學授徒,各有弟子門生數百人,遠道而來的求學者竟達上萬人。洛陽城內的涼州碩儒胡辨,弟子千餘人,關中不少青年人慕名前去就學。姚興特別指示各地關卡,對來往的儒生,一律放行,不許刁難。姚興素以精通典籍聲聞遐邇,政務之暇,經常在內宮召見學者,和他們一起講論道藝,錯綜名理。其中一些善於為文的人,被姚興安排在身邊,參管機密,起草詔書。姚興提倡儒學意在維護統治,但在客觀上為保存和發揚漢族傳統文化做出了貢獻。
姚興比較注意軍紀。史書上講,他的軍隊“軍令齊整,秋毫無犯,祭先賢,禮儒哲”。由於能夠作到“軍無私掠”,後秦的軍隊,最初的名聲還是比較好的。

攻滅西秦

後秦的西鄰是一個乞伏鮮卑人建立的國家。它的國號也叫作秦,史稱西秦。乞伏鮮卑人原居漠北,西晉時期開始遷徙到隴西。淝水戰後,其部落酋長乞伏國仁招集諸部,擁兵自立,有眾十餘萬人,逐漸割據隴西。乞伏國仁曾依附於苻登,受封為苑川王。乞伏國仁死後,其弟乞伏乾歸改稱河南王,建都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北)。苻登敗死後,乞伏乾歸擊殺仇池楊定,盡有隴西、巴西之地。後來,乞伏乾歸連續戰勝後涼和吐谷渾,獲取大量的人口和土地。
乞伏乾歸本來就是後秦統一關隴、進軍河西的障礙。西秦國力日強,特別是隆安四年(400年)乞伏乾歸把首都從金城東移至苑川(今甘肅榆中縣大營川地區),更使姚興感到不安。這年五月,姚興命令姚碩德將兵五萬,由南安峽進擊西秦。乞伏乾歸親自從苑川趕到前線,兩軍在隴西城(今甘肅隴西南)下形成對峙。由於深入敵境,人地生疏,樵道又被切斷,後秦軍隊逐漸陷入困境。姚興得到報告,立即封鎖訊息,遠程跋涉,親自增援姚碩德。
乞伏乾歸採取誘敵深入的辦法,準備一舉殲滅後秦主力。他預先將精銳的中軍兩萬人埋伏在伯陽川,並在侯辰谷安排四萬人的外軍作為後繼。然後,他帶領幾千騎兵迎候姚興,以引誘敵人進入包圍圈。但是,交戰時恰遇災害性天氣,大風昏霧,遮天蔽日,乞伏乾歸迷失道路,與中軍斷絕聯繫,誤入外軍陣地。作戰計畫不能照常執行,西秦軍隊措手不及,被姚興打敗。乞伏乾歸丟棄大軍,輕騎遁回苑川。失去主帥的西秦軍隊三萬六千人皆放棄武器,投降後秦。後乞伏乾歸一度依附南涼,經過輾轉反覆,最終還是歸屬了姚興。
征服隴西之後,姚興的兵馬越過黃河繼續西進,先後消滅後涼,逼降南涼、北涼和西涼,占據西方重鎮姑臧(今甘肅武威)。這樣,後秦的疆域“南至漢川,東逾汝潁,西控西河,北守上郡”(《讀史方輿紀要》),成為十六國後期國力僅次於後燕的強盛王朝。

兵敗北魏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曾遣使求婚於後秦,遭拒絕。後秦弘始三年(401)正月,北魏軍攻後秦屬黜弗、素古延等諸部。從此後秦、北魏有隙。二月,北魏軍復攻後秦,秦廷大震,遂選兵訓卒,謀伐北魏。五月,後秦主姚興遣義陽公姚平、尚書右僕射狄伯支等率步騎4萬攻北魏,自領大軍後繼,命尚書令姚晃輔太子姚泓守都城長安(今西安西北)。姚平攻北魏乾壁(今山西臨汾南汾河東岸),60餘日後拔之。七月,拓跋矽遣毗陵王拓跋順、豫州刺史長孫肥率6萬騎為前鋒,自領大軍隨後進擊後秦軍。
八月,拓跋珪至永安(今霍州),姚平遣驍將率200精騎偵察北魏軍,遭長孫肥逆擊,全部被俘。姚平引兵退走,至柴壁,閉城固守。拓跋矽領軍追至,將其圍困。姚興率4.7萬人往救,欲據柴壁對岸的天渡運糧以濟姚平。拓跋矽納部將之策,令部眾架浮橋,進至汾西(今汾河西岸),築圍以阻之。姚興至蒲坂(今永濟西南),畏北魏之強,久之始進。拓跋珪率步騎3萬迎擊姚興於蒙坑(今襄汾、曲沃之間汾河以東)之南,殺後秦軍千餘人。姚興敗退40餘里,姚平亦不敢出。拓跋矽分兵據守各處險要,使後秦軍難以接近柴壁。姚興屯兵汾西,憑壑為壘,將成捆柏樹從汾水(今汾河)上游縱下,欲沖毀浮橋。但均被北魏軍鉤起用作柴薪。十月,姚平糧竭矢盡,乘夜率眾從西南突圍;姚興列兵汾西,僅舉火鼓譟為應,但不敢逼圍。姚平突圍不成,乃率麾下投河自盡。拓跋珪命善游者鉤捕後秦軍將士,俘狄伯支及越騎校尉唐小方等40餘將,另俘後秦軍2萬餘人。姚興力不能救,數次遣使求和於北魏,未成。拓跋珪乘勝進攻蒲坂,秦晉公姚緒固守不戰。時值柔然謀攻北魏,拓跋珪遂引軍還。柴壁一戰是對姚興的一次重大打擊,從此後秦再也無力東進與北魏抗爭,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奪取中原的希望。
弘始五年(403年),後秦向南方擴張領土,取得成效。當時東晉王朝內部發生變亂,荊州刺史桓玄從上游起兵,長驅攻入建康。桓玄逼迫晉安帝禪位於己,改國號為楚。桓玄之變,加劇了東晉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一些不滿桓玄統治的官吏北上投降後秦。他們為姚興提供了南方社會虛弊的真實情況,加強了他南下用兵的信心。這一年,姚興先後攻取了東晉的南鄉、順陽、新野等十二郡土地。同年,後秦的軍隊還重創了仇池(今甘肅成縣西)的割據政權,迫使仇池王楊盛送子為質,接受姚興的封號。

大興佛事

弘始七年(405年),姚興在長安開闢逍遙園,以此處作為僧人鳩摩羅什的譯經場。鳩摩羅什之父為天竺人,娶龜茲女生羅什。七歲時,羅什隨母出家。青少年時期,他曾遊學罽賓、月氏等國,初學小乘,並旁通婆羅門哲學;後改學大乘,精研《由論》、《十二門論》等經典,稱譽西域諸國。呂光平西域,攜羅什至涼州。弘始三年(401年),姚興出兵破後涼,迎羅什到長安。鳩摩羅什至長安,時年五十八歲。初住草堂寺,收納僧徒三千人。姚興待羅什以國師之禮,尊崇備至,常親率群臣及僧眾聽他講經。羅什在涼州十八年,因此通曉漢文。他發現漢文譯經與梵文原經出入甚大,遂向姚興建議重新譯經。姚興除為羅什開闢譯經場外,還選名僧僧略、僧遷等八百餘人為其助譯。姚興不但為羅什譯經提供種種方便,有時還親自參與翻譯。他讓羅什持梵文經本譯成漢文,自己對照漢文原書,綜合理義,進行考校。《廣弘明集》中至今保留有姚興同羅什等人探研經義的一些材料。經羅什之手,前後譯經共有九十八部,四百二十五卷。在中國佛教史上,鳩摩羅什譯經是件大事。龍樹中觀宗大乘學說的主要經典,由羅什最終譯完;他還對小乘成實宗經典的翻譯,作出了大量貢獻。鳩摩羅什譯經的態度比較嚴肅,力求譯文典雅而又不失原意。從這個意義說,他的譯經活動不但有利於佛教的傳播,而且奠定了中國翻譯文學的基礎。
在姚興的提倡和鼓勵之下,後秦舉國上下崇信佛教,一時寺院佛塔林立,僅長安一地的僧人就有五千多人,各地事佛的人達到“十室而九”的地步。姚興倡導的佞佛之風,耗費大量物質財富,弄得儲用殫竭,人民疲弊,嚴重影響關隴地區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後秦的國力開始衰退,走上下坡路

喪失河西

消滅南涼、占據姑臧以後,後秦在河西地區的統治遇到一定的困難。由於這一帶從來不是羌人活動的地區,姚興為保住姑臧,每年都得投入大量的兵力。除有一支三千人的常駐軍外,大將齊難統率的四萬步騎主要也是戍衛這裡的。兵力緊張,再加上表面接受後秦封號的北涼國主沮渠蒙遜和南涼國主禿髮傉檀都覬覦著這座要塞,姚興感到壓力很大。所以到弘始八年(406年),他已有意放棄姑臧。涼州刺史王尚到任五年,政績突出。在遠離長安,困守孤城的困難條件下,他輕身率下,躬儉節用,努力發展生產,安定人心,受到涼州各族人民的擁護。後秦政權對河西地區的統治正在日趨鞏固。
這年六月,禿髮傉檀為了討好姚興,特地獻上三千匹戰馬和三萬頭羊只。姚興認為在諸涼的國主中,唯有禿髮傉檀最忠於自己。於是,他下令將王尚調回長安,改任禿髮傉檀為涼州刺史。訊息傳到姑臧,許多涼州人表示反對。他們派遣涼州主簿胡威趕到長安,請求姚興撤回成命,留住王尚。胡威埋怨姚興因貪戀小利而捨棄一方土地。指出禿髮傉檀心懷叵測,將河西五郡拱手送他,不但要給涼州百姓帶來直接的損害,而且對後秦本土也潛伏著巨大的危險。姚興意識到自己的失策,急忙派人糾正,但來不及了。禿髮傉檀用在姑臧城南駐紮的三萬大軍,迫走了王尚。隨著姑臧的喪失,後秦的勢力逐漸退出河西,唯一保留下來的只是對諸涼名義上的領屬關係。同年,姚興的另一重大失誤是將南鄉十二郡歸還東晉,極大地削弱了自身的力量。

赫連叛秦

弘始九年(407),赫連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權突然崛起在後秦的北方,成為姚興無法擺脫的威脅和災難。赫連勃勃被拓跋圭打垮後一文不名,毫無力量。自接受後秦的封號、統領舊部以來,他的羽翼才日漸豐滿起來。秦魏戰後,姚興為對付北魏,改任赫連勃勃鎮朔方,並以三交五部鮮卑及雜虜二萬餘落撥他管轄。赫連勃勃實力大增,遂決定叛秦自立。
弘始八年(406年),他把柔然可汗社獻給姚興的八千匹戰馬劫獲,並以射獵的名義襲殺了岳父沒弈乾,並其部眾。次年六月,他自稱天王、大單于,建國號為大夏。在陸續打敗一些部落和割據勢力之後,赫連勃勃開始騷擾姚興。十月,他連陷後秦的北部諸戍。有的部下建議他定都高平,赫連勃勃不同意。他認為專固一城,不能發揮騎兵高速度作戰的特點。他要採取是倏來忽往的突襲戰術,使姚興疲於奔命,防不勝防,果然奏效。在鐵弗騎兵的襲擊下,後秦嶺北地區整天處於緊張狀態,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生活。
弘始十年(408),赫連勃勃又在青石原大敗後秦軍隊,俘獲和斬殺五千餘人。姚興不能容忍赫連勃勃的一再挑釁,開始籌劃反攻。他首先改善了同赫連勃勃宿敵拓跋圭的關係,然後,命令大將齊難率領兩萬騎兵尋找鐵弗人的蹤跡,準備大戰赫連勃勃。
後秦的兵力有限,姚興本應全力對付主要敵人赫連勃勃。但是,在派兵北上的同時,他又派出以姚弼為主帥的三萬步騎進攻河西,這就使得兵力過於分散。姚興有個僥倖心理:禿髮傉檀一年前被赫連勃勃勃戰敗,名臣勇將消耗掉十分之六七,之後內亂頻生,國力大衰。姚興認為這是個打敗禿髮傉檀,重返河西的極好機會。為麻痹對方,姚興聲稱姚弼的大軍不針對南涼,它是配合齊難大軍作戰、防範赫連勃勃西逃而部署的。
姚弼到達金城,有個部下建議乘禿髮傉檀猶豫不定,輕騎突進,掩襲姑臧,但是未被採納。等到後秦兵至姑臧時,禿髮傉檀已完全明白姚興的意圖,作好了設防。禿髮傉檀把許多牛羊趕到野地,引誘後秦軍隊進行略搶。結果,秦將斂成中計,被打得大敗,部下死亡七千多人。姚弼被南涼人圍困在姑臧西苑,水源斷絕,形勢危難。幸虧姚興派去增援的姚顯及時趕到,才避免全軍覆沒。姚顯好言撫慰禿髮傉檀,得以安全退兵。從此,禿髮傉檀不再畏懼後秦,是年重新稱王,大赦改元,設定百官,與後秦完全脫離領屬關係。
北線作戰的秦軍遭到比河西更大的損失。赫連勃勃避開來勢洶洶的齊難,將大軍撤到朔方東北的河曲,然後利用後秦軍隊縱兵野掠的機會,潛師殺回。齊難猝不及防,敗退途中被夏兵活捉,全軍覆沒。這一仗使後秦聲威大降,嶺北地區原附屬於姚興的部落和割據政權,紛紛轉依赫連勃勃。
弘始十一年(409年)正月,姚興重新調整兵力,派出以其弟姚沖為主帥、大將狄伯支為副帥的四萬騎兵襲擊赫連勃勃。不料,事情中途有變,姚沖企圖回兵長安,奪取政權。狄伯支拒絕參與陰謀,被姚沖毒死。事變雖被姚興迅速平息,但是預期的軍事目的沒有達到。三個月後,赫連勃勃卻成功地襲擊了後秦的平涼,搶虜人口七千餘戶,並進屯平涼以南的依力川。
九月,姚興傾兵來到依力川附近的貳城,要與赫連勃勃決一死戰。赫連勃勃先發制人,乘後秦人馬尚未完成集結,猛地襲擊貳城的姚興老營。姚興面對如潮似涌的大夏鐵騎,一時懵頭轉向,竟然準備丟下大軍,逃到擔負糧運的後軍那裡。在群臣的苦諫之下,姚興沒有走成,但他的舉動已鑄成大錯。秦軍本來就懼怕大夏鐵騎,主帥的臨陣驚慌,更加重了恐怖情緒,結果又被赫連勃勃打敗。在姚文宗等勇將的死戰之下,姚興得以敗還長安,倖免罹難。夏軍乘勝洗劫了周圍的郡縣,將當地七千餘戶北徙到大城(今內蒙杭錦旗東南)。
赫連勃勃把南下騷擾姚興作為既定國策,導致後秦與大夏間的戰爭頻繁發生。此後一直到姚興病死,在雙方的戰鬥中,後秦很少有獲勝的機會,而驍騎風馳的夏人卻使平涼、杏城、定陽(今陝西延長縣南)等重鎮幾度易手,先後消滅秦軍近十萬人,搶掠人口兩萬多戶,牲畜財產不計其數。一而再的戰爭失利和姚碩德姚緒、尹緯等著名文臣武將的相繼去世,使姚興的處境日益困難。為了避免更多的人口落入赫連勃勃的手裡,姚興將數千戶邊鎮居民安置到內地陳倉(今陝西寶雞市東)。為了集中兵力,他將增援南燕的軍隊撤回;為了彌補國用不足,他增加在關津渡口的商稅,甚至對鹽竹山木,也巧立名目擴大稅收。姚興的這些措施,並沒有幫助他擺脫困境。撤回援燕的軍隊,造成東晉迅速攻滅南燕,轉而威脅後秦;增加稅目,極大地加重了人民負擔,激化了階級矛盾。姚興飲鴆解渴、殺雞取卵,為自己釀成了新的苦酒。
皇始十四年(412年),後秦潁川太守向姚興報告說,東晉在邊境附近的芍陂(今安徽壽縣南)一帶屯兵,應該及時採取措施。姚興認為,東晉積弱,不敢輕開邊釁,所以雖然與臣下討論了有關燒糧掠野的防禦措施,實際上卻沒有執行。他低估了劉裕收拾政局的能力,更沒有想到對方在滅掉南燕後,已有吞併關隴的構想。
這一年,原附屬於後秦的仇池王楊盛派兵侵擾祁山。姚興派出四路大軍,分別從鷲峽、羊頭峽、洴城出發,反擊楊盛。姚興本人親自帶領五千騎兵,從雍縣奔赴隴口與諸軍會師。在戰鬥中,由於一位將領畏懦不進,其他軍隊失去配合,結果被楊盛擊敗,姚興無功而還。有位臣下把這次失敗解釋為楊盛占了地勢險固的便宜,其實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後秦國力的衰敗和軍紀的渙散。

內部爭鬥

弘始十六年(414)五月,姚興突患重病。後秦皇室內部發生權力之爭,幾乎演成大規模的內戰。
亂子是由皇子姚弼謀奪皇太子姚泓之位引起的。在姚興的諸子中,皇長子姚泓並不受寵。這主要因為姚泓性格寬和、才能平庸,且又體弱多病。早在元興元年(402年)立太子時,姚興對他就頗為猶豫。姚興喜愛皇子姚弼,認為他是比較理想的繼承人,因此平素格外寵信。野心很大的姚弼逐漸滋生奪嫡的欲望。他原以雍州刺史之職,鎮守安定,經過買通姚興的左右,弘始十三年(411年)調入中央,任尚書令、侍中等職務。姚弼取得相權後,努力結納黨羽,積極製造輿論,企圖擊敗皇太子。但大多數朝臣對他比較反感。為了使別人不敢反對他,姚弼給傾向於姚泓的大臣姚文宗羅織了許多罪名,激怒父親將姚文宗殺死。他還苦心積慮地在姚興身邊安插親信,廣樹爪牙,逐漸控制一些中樞機要部門。姚興對姚弼的活動,採取縱容的態度。有人提醒姚興注意事態發展的危險後果,他假裝糊塗,不予理睬。對於姚弼的奪嫡陰謀,皇太子姚泓已有戒備。這次姚興生病,姚泓一面親自到內宮侍疾,一面在皇宮內安排下重兵,以防不測。許多忠於太子的要臣分別統領禁軍,宿衛大內。
姚泓並非過慮,姚弼在府第里已埋伏下數千甲士,準備一旦姚興去世,立即武力奪權。其他皇子也不甘示弱,在京城的皇子姚裕給鎮守蒲陂的哥哥姚懿送去密信,要他串連在外典管重兵的諸皇子,以討伐姚弼的名義,舉兵內向。姚懿得訊,立即動員軍隊,赦免囚徒,建牙誓眾,開赴長安。姚洸、姚諶等人也分別起兵於洛陽、雍縣。一時劍拔弩張、烽煙滾滾,大有內戰一觸即發之勢。幸虧姚興大病不死,緊張的形勢才得以緩和下來。姚興雖對姚弼恃寵不虔,阻兵懷貳的罪行有所認識,但仍偏愛姚弼的才氣,不忍加刑,只是免去了姚弼的尚書令職務。姚懿等人罷兵還鎮後,專程進京面諫姚興,要求懲辦姚弼。姚興把他們搪塞了過去。
在進京面諫的皇子中,以姚宣抨擊姚弼的措詞最為激烈,姚弼十分痛恨他。第二年三月,姚弼誣陷姚宣,姚興信以為真,派人到杏城將姚宣逮捕下獄。赫連勃勃乘機攻打杏城,後秦守軍臨戰易帥,戰鬥力大減,遂兵敗城陷。這時,姚興已完全恢復了對姚弼的信任,並將三萬大軍交給他,由他負責鎮守秦州。臣下尹昭反對姚弼掌握強兵,批評姚興為後秦製造隱患,但姚興不以為然。
不久,姚興再度患病。姚弼故伎重演,稱疾不朝,又開始在府第聚兵。姚興氣得發昏,在處決姚弼的幾個黨羽之後,召集群臣商討逮捕和懲治姚弼的辦法。然而姚興只是一時之怒,到火氣一消,愛子心切,故數日議而不決。訊息走漏,姚弼的黨羽磨刀霍霍,十分活躍。姚興害怕兵變,被迫下令逮捕姚弼,但又暗示姚泓出面來說情,並以此為詞將姚弼赦免。
弘始十八年(416年)二月,姚興病勢轉重,自知不久人世,遂下令太子監國。姚弼的黨羽在謀殺姚泓和劫持姚興的計畫未逞後,開始策劃入宮作亂。姚興終於下令收繳姚弼的武裝,逮捕姚弼。姚弼的死黨姚洸誤信姚興已死的謠傳,帶兵攻打端門,皇城內外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姚興勉強支撐病體,被人扶到殿前,宣布處死姚弼。亂軍失去鬥志,潰散而去。事變平息的第二天,姚興病發去世,終年五十一歲。
太子姚泓繼位,東晉劉裕北伐,進攻後秦,收復洛陽。後秦宗室卻骨肉相殘,自相削弱。

亡於東晉

東晉義熙十二年(後秦永和元年,416),劉裕在攻滅南燕和益州割據勢力、鞏固其朝內地位後,欲揚威於外,謀北伐後秦。義熙十二年正月,後秦主姚興遣兵攻東晉雍州之襄陽,被東晉雍州刺史趙倫之擊敗,為劉裕北伐找到藉口。加之此時姚興病死,姚泓新立,兄弟相殺,關中騷亂。西秦又襲擾其西,胡夏威脅其北。與其有姻親關係的北魏因連年災荒和受柔然進擾,無力對其支援。劉裕獲悉後秦內外交困,遂於三月拜中外大都督,籌備伐後秦。
姚泓姚泓
八月十二,劉裕率大軍從建康(今南京)出發,兵分五路,水陸並進。龍驤將軍王鎮惡冠軍將軍檀道濟率步兵為前鋒,自淮、淝一帶向許昌、洛陽(今河南許昌東、洛陽東北)方向進擊;建武將軍沈林子彭城內史劉遵考率水軍趨石門(今滎陽北),自汴水入河水(黃河);新野太守朱超石、寧朔將軍胡藩率部由襄陽趨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振武將軍沈田子建威將軍傅弘之率部由襄陽挺進武關(今陝西商南西南);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鋒諸軍,經泗水開巨野澤(今山東巨野北)入河水。劉裕告誡王鎮惡等:若克洛陽,須待大軍至,未可輕前。
九月,劉裕至彭城(今江蘇徐州),東晉各路軍進展順利。時後秦於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以東置有豫、徐、兗三州,屯兵薄弱,且缺乏防備。王鎮惡、檀道濟進入後秦境,所向皆捷,取後秦徐州(治今河南商丘南),進克許昌。沈林子部攻克後秦兗州州治倉垣(今開封東北)。王仲德部入河水,將逼滑台(今滑縣東),北魏兗州刺史尉建畏懼,率眾棄城,北渡河水。仲德據滑台。後秦直到東晉軍向其豫州州治洛陽逼近時,仍與大夏、西秦交戰。十月,東秦陽城、滎陽(今滎陽東北)二城皆降於東晉。王鎮惡、檀道濟會師於成皋(今滎陽西北)。鎮守洛陽的後秦征南將軍姚洸急向長安求援;但又不納部將趙玄聚諸戍之兵固守金墉(今洛陽東北,魏、晉洛陽故城西北隅)以待西援的建議,分兵出戰,皆被擊敗。道濟部進逼洛陽,姚洸出降。晉軍俘得後秦4000餘人,眾議欲盡坑之,道濟皆釋縛遣歸。後秦民歸附者甚眾。十三年正月,劉裕率水軍自彭城出發。後秦在洛陽失守後,擬派兵增援潼關,不料接連發生兩起內亂。王鎮惡等見有機可乘,不待後續大軍到達,即於二月由洛陽兵分二路:自率所部西攻潼關,檀道濟、沈林子率另一部北渡河,攻蒲阪(今山西永濟西南)。蒲阪城堅兵多,一時難下。檀道濟等遂揮師南下,與王鎮惡併力攻潼關。三月,奪取潼關,乘勝追擊。後秦大將軍姚紹率兵退至定城(在潼關西30里)據險固守,先後兩次派兵斷東晉軍糧道、封鎖水路,皆為沈林子部所敗。東晉軍前鋒因歷旬不得進,後續大軍又未至,軍中乏糧。王鎮惡遂至弘農(今河南靈寶東北)勸督民租,軍食得以續給。四月,姚紹又遣將率騎企圖切斷弘農諸縣的糧援,仍為東晉軍所破,將士死亡殆盡。姚紹雖為後秦名將,但已年邁力衰,近又屢遭挫敗,不禁憤愧而卒。後秦東平公姚贊統其眾,引兵出戰遭敗,退而堅守。
劉裕滅後秦之戰劉裕滅後秦之戰
三月,劉裕率水軍自泗水經清水(古濟水下游別名,故道起今山東梁山,經東阿等,以至於海)入河水。北魏不肯假道,遣振威將軍娥清、冀州刺史阿薄幹率步騎10萬屯於河水北岸,以遏晉師;並派數千騎緊隨劉裕軍之後,不斷襲擾。四月,劉裕為排除阻遏,遣其將丁旿率壯勇700人,車100乘,登岸設半月陣,再命寧朔將軍朱超石率領弓弩手2000,登車環射北魏兵。當魏軍逼近以肉搏攻陣時,東晉軍即用大錘短矟,左右猛擊,大敗北魏兵,斬阿薄幹。劉裕大軍西進至洛陽,於八月進抵潼關,以朱超石為河東太守,使與振武將軍徐猗之率軍北渡河,攻蒲阪,掩護主力北翼。
劉裕北伐滅後秦劉裕北伐滅後秦
時沈田子、傅弘之等率兵千餘已襲破武關,占據青泥(今陝西藍田)。姚泓原擬親率大軍至定城迎擊劉裕軍,又恐沈田子等襲其側後,故決定先滅沈田子、傅弘之部後再合力迎擊東晉軍主力。沈田子聞姚泓率數萬步騎來攻,欲擊之。傅弘之以敵眾我寡為由,勸阻出戰。沈田子認為,兵貴用奇,不在眾,乘其營陣未立,攻之可破。即率部出戰,傅弘之跟進。後秦兵合圍數重,沈田子激勵士卒決死奮戰。東晉軍踴躍奮擊,大敗後秦兵,斬萬餘人。姚泓敗奔霸上(今西安東)。時劉裕遣沈林子率萬餘精騎增援也到,隨即追擊。關中郡縣多暗地來歸。此戰勝利,有力地策應了主力西進。但攻蒲阪的朱超石部失利,退至潼關。
適逢連日大雨,河水暴漲。劉裕依王鎮惡所請,命其率水軍溯渭水趨長安。駐定城的姚贊和屯於香城 (今陝西大荔東南)的恢武將軍姚難,為王鎮惡部所逼,引師西退。因渭水泛濫,姚贊等北渡不成。王鎮惡部水陸並進,追及姚難。姚泓由霸上進至石橋(長安東北)接應姚難,並派鎮北將軍姚強與姚難合兵屯涇上(今高陵境)以拒之。王鎮惡遣部將毛德祖率兵進擊,破之。姚強戰死,姚難逃往長安。姚贊退至鄭城(今華縣),劉裕率大軍進逼。時後秦軍在長安附近尚有數萬人。
姚泓急令姚贊守霸東(今灞河之東),將軍姚丕守長安城北之渭橋,輔國將軍胡翼度守城東北之石積,姚泓自守城西逍遙園。王鎮惡部乘蒙沖小艦逆渭水而進,兵皆隱於艦內。後秦兵只見艦進而未見人,十分驚異。艦至渭橋,王鎮惡即令軍士食畢皆執兵器棄艦登岸,背水死戰,大敗姚丕所部。姚泓引兵往救,因逼水地狹,又遇姚丕部敗退,自相踐踏,不戰而潰,單騎逃還王宮。王鎮惡率眾從長安北門入城,姚泓領數百騎逃奔石橋。姚贊得悉姚泓兵敗,當夜急率諸軍馳救,擬會姚泓於石橋,但長安城諸門已為晉軍所據。姚贊部不得過,一時驚散。是月二十四,姚泓被迫請降,後秦滅亡。歷三主,三十四年。

疆域

極盛時轄有今陝西、甘肅、寧夏及山西、河南的一部分。占據關中絕大數的重要政治、經濟城鎮和關東大片領土,威服隴右、河西諸國。
後秦疆域後秦疆域

政治

後秦統治者為了補充勞動力和兵源,常將被征服地區的各族人民大批遷徙到都城長安及各軍事要地,以便控制。對於境內各族人民的統治,後秦除以州郡系統進行管理外,還實行以營領戶,以戶出兵吏的制度。營戶不隸州郡,而由姚氏宗室和達官貴人分領。一般營戶既要當兵作戰,又要提供軍糧;但由後秦皇帝親領的大營營戶則受到優復,僅從征戰。後秦又有不屬州郡而由軍鎮管理的鎮戶。
在十六國後期的帝王中,姚興是較有作為者。他為了鞏固統治,初期注意選才納諫,又相繼採取了一些有利於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措施。如:百姓因荒亂自賣為奴婢者,下令一律放免為良人;簡省法令,慎斷刑獄,獎勵清廉,懲治貪污。

軍事

十六國時期的北方諸國多實行異族分治制度,或稱為胡漢分治制度,在一國之中,實行兩種不同的軍政體制。對漢族人民,仍按漢族的傳統方式進行統治。對少數民族,則按各自的部落傳統進行統治。這使得軍事統帥被分為單于台與都督中外諸軍事並立,後來隨形勢發展漸漸合併。在軍隊形式上大致同西晉兵制,具有中軍、外軍組織及都督、將領等職務。中軍直屬中央,編為軍、營,主要保衛京師;外軍為中央直轄的各州都督所統率的軍隊。
軍隊以騎兵為主,步兵其次。國家內本民族的部落兵多為騎兵。隨著攻城戰的出現以及讓漢人編列為軍隊,步兵數量也逐漸增加。在兵役制度方面,則是實行本族全民皆兵的部落兵制。只要是凡識於戰鬥的本族人民,皆作為軍隊基本兵力。基本上中軍為終身制,其家屬通常隨營聚居,稱營戶,負責供應軍糧。鎮守各地的外軍,其隨營聚居的家屬則稱鎮戶。營戶與鎮戶都是其兵力來源。其他人民方面皆實行徵兵制,徵發各郡、縣的各族人民補充軍隊。其中漢族兵的來源,還包括來自投降的塢堡和招募的農民,一般都是終身為兵。
十六國時期各國騎兵均已強化。當時馬蹬已經十分普遍,其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雙手,騎兵開始可以靠雙腳控制平衡在馬上沖、刺、劈、擊,這大大提升騎兵的戰鬥力。馬鎧也成為騎兵較普遍的裝備,來保護戰馬免受遠射兵器攻擊。

經濟

當時黃河南北與關中地區是遭受戰禍最劇,經濟破壞最為嚴重。人民不是依附塢堡,成為塢主的部曲,就是遷移至各國首都附近,提供生產或兵役用,各國也會互相掠奪人民、財富以充實國力或是補給軍隊。由於人民頻繁的遷移,使得在初期難有經濟發展。
姚興注重刑罰,懲治貪污,關中經濟稍微恢復。但是到了晚年,因國用不足,增收關市之稅,鹽竹山木,無不有賦,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文化

394年(建初九年),萇死,長子興繼位,改元皇初。興重用叔姚緒姚碩德、弟姚崇及功臣尹緯狄伯支等。斬前秦主苻登於涇陽(今甘肅省涇川平涼縣西北),徙陰密(今甘肅省靈台縣西南)3萬戶於長安。降服仇池楊盛、上邽姜乳、鮮卑薛勃、西秦乞伏乾歸、後涼呂隆,並使南涼禿髮傉檀、北涼沮渠蒙遜、西涼李玄盛皆遣使求和。與北魏拓跋氏、夏赫連氏時戰時和。在位期間內修政事,廣招人才,免奴為良,崇尚儒學,弘揚佛教,使後秦統治地區的社會經濟有所恢復和發展,亦促使羌族進一步漢化。
設定律學,調集郡縣散吏學習法律,郡縣疑獄可上送廷尉審理;提倡儒學,允許收徒講授,長安儒生達一萬數千人。此外,又大興佛教,奉命僧鳩摩羅什為國師,譯出經論三百餘卷,境內佛教大行。
大師譯經
後秦弘始三年(401)姚興攻伐後涼,親迎羅什入長安,入逍遙園西明閣,以國師禮待,並在長安組織了規模宏大的譯場,請羅什主持譯經事業。爾後十餘年間,羅什悉心從事譯經和說法。據《出三藏記集》載,羅什在弘始四年至十五年期間,譯出經論35部,294卷。其中重要的有《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妙法蓮華經》、《金剛經》、《維摩經》、《阿彌陀經》、《首楞嚴三昧經》、《十住毗婆沙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及《十誦律》等。所譯經典極為廣泛,重點在般若系的大乘經典和龍樹提婆一系的中觀派論書,內容信實,文字流暢,有些經典後雖有新譯,仍難以取代,老幼皆宜接受,無論是老大媽小沙彌還是達官貴人,其經文幾乎家家有一本,從其譯本出現,流傳至今經歷1600多年而不衰,其家喻戶曉的流行程度有目共睹,在中國譯經佛教傳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種族來源

河湟羌即漢代所稱的西羌,與傳說中的姜羌、卜辭中的羌和羌方,在種族上可能是相同的,但河湟羌並非從前者發展而來,而系羌人中更為後進的一部分。河湟羌的種姓部落制度和家支制度是極有特色的民族社會結構形式,本書結合其社會經濟狀況加以論述。東羌是西羌內遷的部分,內遷後其種姓部落制度和社會結構都發生了變化,部落解體和與漢族社會相結合,促進了與漢族的融合。羌族姚氏所建立的後秦,並不是以羌族作為它的基礎,而是一個從民族混雜的軍事集團發展而成的繼承了漢族封建傳統的政權。

帝王世系

追認的先祖
廟號諡號姓名表字生爵生卒備註
始祖
景元皇帝
高陵郡公
280-352
姚萇追尊,萇父
魏武王
景國
 —
321?-357
姚萇追謚,萇兄
註:
  1. ”生卒及在位年限“中的”在位年限“表示在統治位置的年限。
  2. 《晉書》載:萇僭號,追謚(姚襄)魏武王,封襄孫延定(姚延定)為東城侯。
  3. 桓溫曾向姚襄故臣楊亮打聽姚襄的為人,亮曰:“神明器宇,孫策之儔,而雄武過之。”
  4. 《晉書》載:萇僭位,追謚(姚弋仲)曰景元皇帝,廟號始祖,墓曰高陵,置園邑五百家。
後秦:384~417
廟號諡號姓名表字生母生卒及在位時間年號備註
太祖
武昭皇帝
景茂
329-384-393
白雀384四月-386四月
姚弋仲二十四子
建初386四月-394四月
高祖
文桓皇帝
子略
蛇太后
366-394-416
皇初394五月-399九月
姚萇長子
弘始399九月-416正月
元子
388-416-417
永和416二月-417八月
姚興長子
後秦統治地區其他勢力
姓名
即位時間
在位年數
世系
備註
曹弘
416
1
匈奴人。汗國建立者,都平陽
416年六月,并州胡人背叛後秦推舉曹弘為大單于,征東將軍姚懿從蒲坂率兵討伐擒獲曹弘,將他押送到長安
洮陽公
彭利和
2
417
生卒年不詳
洮陽公國建立者,都洮陽。417年後秦亡後建立,419年西秦討伐漒川,軍敗逃奔仇池,國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