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城古稱長安、長安古城、古長安城等,是漢長安、三國長安、西晉長安、十六國長安所在地。還是秦鹹陽(部分)、唐長安禁苑部分。城址位於今西安市城區西北。

漢長安城是經秦鹹陽興樂宮、章台、軹道等宮殿、道路改建而成的都城。《史記》載:公元前201年,“更名鹹陽曰長安”。其先後有西漢玄漢赤眉軍東漢末年西晉(愍帝)、前趙西燕前秦後秦西魏北周(文帝)以此為帝都都城。三國·大夏後趙以漢長安城為陪都都城。隋建新城後漢長安城被規劃於隋大興城內苑(大興苑)內。唐代沿用其作為唐長安城的禁苑

漢長安城是古絲綢之路起點、發源地、決策地。因而有“東長安,西羅馬的美譽。與古羅馬城並稱的世界上最早的國際化大都市。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城市。是中國古代使用時間最長、定都朝代最多、遺蹟最豐富的都城。千餘年的都城史孕育了完璧歸趙張騫通絲路、貂蟬美人計武則天削髮為尼、元宵節起源等歷史文化故事。

2014年6月,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的起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漢長安城遺址
  • 外文名稱:胡姆丹(粟特拜占庭阿拉伯文)
  • 別名:鹹陽(秦)、長安(漢至隋)、常安(新、後秦)、古長安城(唐)
  • 政府駐地:橫門
  • 地理位置:西安市西北 二環外三環內
  • 著名景點:未央宮遺址公園、漢城湖景區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沿革,考古發掘,秦始皇辦公地,長安地下秘道,長安圖,建築格局,結構,布局,三大發展,日益凋敝,考古遺存,遺址現狀,出土文物,遺址保護,申遺成功,大遺址保護特區,保護工程,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歷史上定都漢長安城遺址的朝代政權及其主要宮殿
朝代與政權時間漢長安城地位位於漢長安城內主要宮殿稱謂
前350至前260年
秦鹹陽城部分
章台 信宮 華陽宮 興樂宮(漢稱長樂宮)
鹹陽
西漢
前206至8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長樂宮 桂宮 北宮 明光宮
長安
新莽
8年至23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定安宮(漢稱明光宮)
常安
玄漢
23年至25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長樂宮
長安
赤眉軍
25年至27年
京師 國都
長樂宮 未央宮
長安
東漢
27年至190年
陪都 西都
未央宮 長樂宮 桂宮 明光宮
長安 西都 西京
190年至196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長樂宮
長安
三國 魏
220年至265年
陪都
未央宮 長樂宮
長安 西京
西晉
265年至313年
陪都
未央宮 長樂宮
長安
313年至316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長樂宮
長安
前趙(匈奴漢國)
319年至329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長樂宮 東宮 西宮
長安
後趙
329年至351年
陪都
長安
前秦
351年至385年
京師 國都
未央宮 苻堅宮
長安
西燕
385年至386年
京師 國都
長安
後秦
386年至417年
京師 國都
常安
大夏國(胡夏國)
417年至431年
陪都
長安 南都 南台
西魏
535年至557年
京師 國都
長安
北周
557年至581年
京師 國都
正武殿 紫義宮 弘聖宮
長安
581年至583年
京師 國都
正武殿
長安
583年至618年
隋大興城內苑(大興苑)
長安故城 古長安城
618年至904年
唐長安城禁苑部分
未央宮(重建)長樂宮(重建)講武殿 鹹宜宮 崇暉殿
長安故城 古長安城

考古發掘

秦始皇辦公地

1995年夏,西安北郊漢長安城遺址北的相家巷村村民在農田中挖糞坑時,突然間,成批成批的、上邊有文字的圓坨坨泥塊(封泥)呈現在人們眼前。西安市文物局對原出土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又發現了部分秦封泥和被燒焦的秦磚。在相家巷共出土了6000多件秦代封泥,有不少是殘破的。其內容大多是當時中央官府及王室的印章,從而可以說明這裡原來就是秦王朝的重要辦公處所。
所謂的“封泥”就是辦公的文書,在紙張還沒發明時 中央各公卿機關、全國各郡縣的奏章便向這裡源源匯集。奏章被送到這裡,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親自驗查,封泥完好,確未被奸人私拆偷閱,才敲掉泥封殼御覽。
秦封泥秦封泥
據專家介紹,這批秦封泥主要是戰國秦、秦始皇和秦二世時期,由於秦朝在歷史上十分短暫,史書記載內容很少,對當時的官職、地名的文獻資料較少,而秦封泥的出現,則為研究秦的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據《漢書·刑法志》載:秦始皇“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自稱決事,曰懸石之一。服虔曰:懸稱也,石,百二十斤也。始皇省讀文書,曰以百二十斤為程(相當於今天的30公斤)。”據專家考證這裡曾是秦時秦始皇辦公的地方,因此說這些高規格的封泥封緘很有可能是經過秦始皇親手拆封過的遺物。
秦王朝上至左右丞相,下至郡縣官吏的奏章皆由皇帝親覽。日積月累,剝下的封泥數量可觀。到一定程度必須集中處理一批,或貯存或更有可能扔進垃圾堆。這些垃圾堆在現代考古發掘中被稱為“灰坑”。相家巷的農民就是幸運地碰到了一座專門處理剝下的封泥的灰坑。“從秦代的制度和相家巷所在的位置,完全可以推斷這批封泥是秦始皇和秦二世經手之物,甚至是他們親手剝下的。”龐任隆說,秦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王朝,秦始皇又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集獨裁與勤勉於一身的君王。他“躬操文墨,晝斷獄,夜理書”,每天要看120斤重的公文竹簡 ,要兩個人才能抬得動。所以,他的“辦公廳”附近的垃圾坑中發現大量的相當於今天的廢信封和郵票的封泥,也就不足為奇了。
西安數千枚秦封泥為研究秦政在中國政治史上的演進提供了重要史料,然而這些封泥的出土處在秦朝時是什麼機構呢?專家最新研究認為,其出土處很可能是秦始皇時期建設的位於新都規劃中心位置的信宮,專家研究發現,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的封泥齊備,還能看到收件人的宮殿所在地(如北宮、南宮、章台、安台),如此數量可觀的封泥集中埋藏的地點,很可能就是靠近渭水以南規劃為新鹹陽中心任務地區的極廟(秦始皇初名其為信宮,旋改為象徵天極的極廟)。
《史記》載“作信宮渭南,已而更命信宮為極廟,象天極(天帝所居星宿)。”《三輔黃圖》云:“信宮,亦曰鹹陽宮”《三輔黃圖》所云:“始皇窮極奢侈,築鹹陽宮,因北陵建設,端門四達,以則紫宮,象帝居。”紫宮又稱天極,是天帝所居之宮。象天極就是象帝居,如史記載阿房宮象天極。所以在秦始皇辦公之地出土這么多辦公文書(封泥)也就不足為奇了。

長安地下秘道

在椒房殿台基出土的時,有一條長達20多米、深約1米,南北走向的通道狀遺址,通道的盡頭還有一個小房間。在一大片凸起的夯土台基中,這條窄長的地下通道顯得十分怪異。
通道設計精良,做工考究,在南北門道坡度較大的地方,磚面上還雕刻出幾何圖形的紋飾,起到防滑的作用。專家們判斷,這可能是一條存在於椒房殿下的地下通道。
但有人質疑:它的深度大約只有一米,如果是地下通道的話,如何容下一個正常身高的成年人通行呢?
劉慶柱認為:由於歷年來的農民耕作,加上廢棄以後的破壞,原來在宮殿里的地面早已被破壞了很多,使如今的地表比西漢時期降低了1米到1.5米。如此推算,古時地下通道的實際深度應該在 2米左右。按中國人當時的平均身高,在裡頭通行的話應該是沒問題的。
在古代宮廷建築下面發現地下通道引起了考古界極大的興趣,種種猜測隨之而來。有人猜測這會不會是一條通往地下儲藏室的甬道?地道底部的那個小房間是不是儲藏室呢?專家們認為,古人會挖很深的井來儲藏食物,特別是一些肉質品,因為那裡溫度比較低,食物不容易變質。而地下通道距離地面並不是很深,應該不會是做儲藏室用的。
也有人認為,這條地下通道是用來躲避火災的。這種構想看起來合情合理。
可是,這也被專家否定了。在地下通道的兩側立有木柱,另外,在入口和出口處還設有木門,所以說,一旦發生火災的話,這裡邊是很不安全的,地下通道作為防火通道的觀點是不成立的。
在長樂宮的一處遺址中,滿地遍布著一種巨大的圓形石頭,它們叫礎石,支撐宮殿的根根木柱就立在這些礎石上。石頭上殘存的木炭,證明當年這裡曾燃起熊熊大火,從宮殿的頂部一直燒到台基。礎石分布得非常稠密,證明這座建築曾有巨大的頂部,需要如此多的木柱支撐,它很有可能就是當年長樂宮中太后的大殿。在台基旁,就有一條狹窄的地道直通大殿地下。
此外,在長樂宮大殿的東側,又發現了一條通道和兩個地下房間,從礎石的分布可以看出,地面上這座宮殿的木柱分布不如大殿稠密,面積也相對要小,具有較強的私秘性。專家推測,地下房間之上應該是當年太后的寢宮。
長樂宮這兩處地下通道所處的位置,一條在大殿地下,而另一條則是在寢宮的地下,這些都是長樂宮中極其重要的地方。
劉慶柱介紹說:“在西漢時代,外戚參與政治比較普遍。作為政治來說,從某種程度來說都有它的秘密性,尤其外戚政治,更是拿不到桌面上來,包括這個世間的一些世俗,大家知道,外戚專政本身是被非議的,皇后或者后妃的宮殿裡頭,出現了不少的地下通道,我想這些地下通道的設施,主要是政治鬥爭的需要,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在皇后的宮殿里出現地道,我覺得可能是在當時那種政治上既需要它、又不能公開它的這樣一種背景下形成的一種怪胎,這樣一種奇怪的建築現象。”
劉慶柱結合自己的推理,又參照迄今挖掘出的地下通道,進一步發現:假設從長樂宮太后議事的屋子裡的秘道口,從地面往下走四到五格樓梯,然後走上近20米左右平直的甬道,再抬腳登上四五格樓梯,就能到太后的書房。這更加印證了通道中間的小房間很可能是外戚與其朋黨的議事密室,而通道就是藏人和轉移之用的。劉慶柱的推測符合文字所記載的歷史,也恰當地反映在歷史的建築之上。

長安圖

《長安圖》是北宋名士呂大防曾慕唐長安城規劃之精,據前朝遺圖和遺址繪製了石刻《長安圖》是中國現存碑刻最早、幅面最大、範圍最廣、註記最多的古都平面圖,圖上內容之豐富、符號之多樣、註記之齊備(多達近千處)、比例之準確,在世界都市圖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為世界古都圖中一絕。現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刻城市地圖。流傳至今,《長安圖》僅存原碑殘塊及一些拓片,不足原圖三分之一。[3]
千年前《長安圖》殘片千年前《長安圖》殘片
由圖中可看出漢長安城在唐代,位於長安城禁苑內。城內宮殿櫛比鱗次,著名的長樂宮、桂宮、北宮尚存,還新建有鹹宜宮、崇暉殿、講武殿等(圖上未央宮一帶缺損)。圖上園亭尚有:明水園、西北角亭、南昌亭、北昌亭、永泰亭、臨渭亭等。東城處標註有漢太倉、漢苑亭建築等。

建築格局

結構

長安城城垣周回60里左右(漢里),城高3丈5尺,四周各開三座城門,四面都有渠水或河水環繞。南面由東向西依次為:覆盎門(杜門)、安門、西安門;西面由南向北依次為章門、直門、雍門;北面由西向東依次為:橫門、洛門、利門;東面由北向南依次為:宣平門(東都門)、清明門、霸門。由於是先建宮殿居宅後圍城垣,裡面有建築物的限制,外面西側又有泬水限制,秦漢時的渭河河道也比現在要偏南許多,緊逼著漢長安城城區,在北側也限制著城牆的修築,所以漢長安城的城牆除東面平直以外,其他三面均凸凹曲折。當時城中宮殿所占的面積還不到一半,有相當大一部分民居。漢武帝時大興土木,在未央宮北面增修高祖時草創的北宮,並新建有桂宮、明光宮等宮殿群,占去城中大部分空間,普通居民的居住區域只剩下很小一部分。
城牆全部用黃土夯築而成,高12米,寬12~16米;牆外有壕溝,寬8米,深3米。因城牆建於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把城牆建成了不規則的正方形,缺西北角,西牆南部和南牆西部向外折曲,過去稱長安城"南為南斗形,北為北斗形",或稱為"斗城"。全城共有12個城門,每門3個門道。東面自北而南為宣平門、清明門、霸城門,南面自東而西為覆盎門、安門、西安門,北面自西而東為橫門、廚城門、洛城門,西面自北而南為雍門、直城門、章城門。城內主要建築群有長樂宮未央宮北宮桂宮武庫等。未央宮由前殿、椒房殿等40餘個宮殿組成。

布局

漢長安城內的街道布局,古人有“八街九陌”的說法,詳細情況,現在還無法復原,但可知街道布局與宮殿的平面布局一樣,都不夠規整。文獻記載漢長安城的一般居民區共劃分為160個裡,但流傳下來的里名總共只有十幾個,現已無法一一復原。在長安城北面的橫門東西兩側,設有九個市進行交易;另外在覆盎門外也設有市,城南還有專門交易書籍的“槐市”。
西漢下水工程西漢下水工程

三大發展

漢武帝時期長安城在城垣外面有三個大的發展。即在城西和城南分別修築建章宮和明堂,在城西南開鑿昆明池,以及拓展上林苑。建章宮建在未央宮西側,周回30里,規模比長樂、未央兩宮都大,高可俯視未央宮,有凌空閣道,跨越城牆,連通未央宮。明堂是禮制建築。昆明池開鑿於漢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是一個大型人工湖泊,周回40里左右,占地300多頃。開鑿昆明池本是為訓練水軍,客觀上卻成為漢長安城的一座大型水庫。上林苑本是秦朝設在渭河南岸的苑囿,漢武帝三年(前138年)大幅度擴展上林苑後,其範圍周袤300餘里,苑內建有大量亭台樓閣,布滿珍禽奇獸,名木異草,漢朝皇帝秋冬季節都要在苑中射獵。

日益凋敝

漢武帝以後,長安城中再沒有大規模的興建,一直維持著原來的規模。經過西漢末年、東漢末年和魏晉南北朝期間的無數次戰爭動亂,長安城日益凋敝殘破。雖然在北周時期,還沿用漢長安城作為都城,但由於歷時過久,城中宮宇朽蠹,供水、排水嚴重不暢,不易修復,同時龍首原北側,逼近渭河,範圍狹促,難以擴大城區規模,而龍首原南側,地形開闊高爽,從南山引水方便,於是隋文帝在統一全國後,便決定在龍首原南側,另建新都。

考古遺存

遺址現狀

漢長安城遺址位於今西安市西北部未央區境內, 西為皂河,東為團結水庫(漢城湖),遺址周邊有渭、涇、灞、灃等多條河流,大尺度的歷史環境包括南部的秦嶺和北部的渭北台塬景觀體系。得益於歷代王朝與遺址區民眾的傾力保護,歷經2200多年整體格局完整保存至今,是中國現存規模宏大、遺蹟豐富、格局明確、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統一帝國的都城遺址。
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平面近方形,周圍夯築宮牆,牆基寬20米,周長1萬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宮牆的四面有門。宮內的殿址破壞嚴重。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角,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2150米。未央宮遺址現有多座夯土台基聳立地表,其中最大的前殿基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部最高處達15米。桂宮位於未央宮的北邊靠近城的西牆,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現存於夾城堡村東的夯土高台,可能是桂宮的明光殿基址。西城外的建章宮遺址保存下來的遺蹟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
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0米,內有庫房基址7處,出土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南郊的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每邊長235米,基寬1.8米,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直徑約360米,周長1156米,寬2米,深1.8米,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又各有一小水溝圍繞。此組建築建於漢平帝元始年間。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1~11號建築基址為一組,外邊圍繞每邊長1400米的方形夯土牆。12號建築基址另為一組,位於南牆的外側中部。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平面呈“亞”字形的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出土的石礎上有“始建國”年號,其位置和規模,都與《漢書·王莽傳》所載的“王莽九廟”相符。
在漢長安城內外還發現漢代制陶、鑄錢、冶鑄等作坊遺址,如城西北角的六村堡、相家巷一帶,發現燒造陶俑和鑄鐵的作坊遺址;未央宮北的石渠閣遺址,城東閻新村附近的離宮遺址,城西建章宮範圍內的好漢廟、窩頭寨,城東南的老君殿、棗園村,昆明池南滄浪河畔的西趙村,城東清明門外等處,都發現有漢代的鑄錢作坊遺址;直城門附近則出土有製造兵器的陶范;在城西南角牆外約300米處還出土了銅錠10塊。
(1)城牆,漢長安城的城牆均為板築土牆,牆高8米,牆基寬16米,最高處殘高近10米。東城牆長5940米,南牆長6250米,西牆長4550米,北牆長5950米,共有12個城門,周長約25。7公里。城內分為9個市區,街道寬闊平整,規劃整齊。長樂宮未央宮建章宮是漢長安城最著名的三大宮殿群。長樂宮位於城的東南部,周長約10公里。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部,周長約11公里。其城垣內面積36平方公里,加上建章宮等遺址,遺址保護總面積達到65平方公里,占西安四大遺址保護總面積108平方公里的60%,占到未央區全區262平方公里的四分之一。僅長樂、未央兩宮就占去漢長安城內一半面積。建章宮在城外的上林苑,占地也十分廣闊;
(2)未央宮前殿遺址,東西200米,南北350米;
(3)椒房殿遺址,東西150米,南北200米;
(4)官署遺址,東西150米,南北70米 ;
(5)少府遺址,東西210米,南北80米;
(6)天祿閣遺址,邊長20米,高10米;
(7)石渠閣遺址,東西80米,南北90米,高8米;
(8)武庫遺址,東西70米,南北350米;
(9)桂宮鴻寧殿遺址,邊長50米,高7米;
(10)羅寨遺址,東西400米,南北500米;
(11)樊寨遺址,東西100米,南北100米;
(12)講武殿遺址,邊長25米,高17米;
(13)樓閣遺址,東西700米,南北190米;
(14)未央宮夯台遺址,東西10米,南北25米,高9米。

出土文物

漢長安城出土遺物非常豐富,以陶質磚瓦建材的數量最多,還有鐵器、銅器、石器、金屬貨幣等。各個建築遺址內部都發現有大批的建築材料,如繩紋板瓦、筒瓦、脊瓦,雲紋瓦當,長樂未央、長生未央、長生無極與天無極、千秋萬歲等文字瓦當,回紋方磚、方格紋方磚,素麵長條磚以及圓筒形陶水道、陶井圈,石柱礎等。鐵兵器有刀、劍、矛、戟、鏃、鎧甲等;鐵工具有斧、錛、鑿、錘、釜等。銅器有、鼎、鍅、锺、釜及銅戈、銅鏃等。出土的貨幣有馬蹄金、麟趾金和漢半兩、五銖及王莽時的大泉五十、貨布、貨泉、布泉等銅幣。未央宮西北邊的一座工官官署遺址內,出土3萬多片刻字的骨簽,內容大多是各地工官向中央政府“供進之器”的記錄,是研究西漢經濟、官制等方面最具權威性的檔案資料。
漢長安城及城內宮殿遺址,曾出土大量建築材料、漢俑、簡冊、秦漢封泥等珍貴文物,是研究漢代歷史的重要實物資料。

遺址保護

申遺成功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大遺址保護特區

漢長安城遺址區位於西安北部城市中心區,面積龐大,大遺址保護和當地區域發展產生不可避免的矛盾。面對日益嚴峻的保護問題,2012年8月,“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管委會”掛牌成立,標誌著中國首個大遺址保護特區建設正式啟動。對“特區”來說,也希望能夠以漢長安城遺址保護為主要目的,通過深層次利用,形成一個集文化觀光旅遊區、城市生態體系規劃區、民風民俗建築特色區為一體的有歷史特色的新區域,計畫到2020年12月前完成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使其成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的重要基地。
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總體保護範圍75.02平方公里,核心區36平方公里。總面積4.8平方公里的未央宮是西漢王朝的皇宮,公元前200年由蕭何主持修建。雖歷經2000多年滄桑風雨,得益於後世沒有一個朝代在城址上進行疊壓建設,這裡仍完整地保留了當時的建築格局,而這一格局對於古代東方的城市營造產生深遠影響。正是這座城,孕育出了博大精深、傳承至今的“漢文化”“漢人”“漢族”等中華標誌文化,漫步其間,歷史縱深感油然而生。
未央宮遺址區域曾有9個村落,1.5萬常住人口。民眾生活與遺址保護互相影響,所以,遺址保護第一步就是要把區內民眾搬遷出去。民眾難離故土,特區為村民拍照,為村子錄像,刻成光碟送予村民,將被拆遷9個村的村史編成《漢宮九村寨》,給村莊留下歷史的記憶。同時,特區通過建設安置樓、培訓民眾就業等幫助他們開始新生活。在遺址區文物保護方面,特區採取原狀保護、地面礫石標識展示等方式,恢復了未央宮區域內“兩橫一縱”的漢代道路格局。
按照《西安漢長安城國家大遺址保護特區實施方案》,特區建設將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統籌城鄉、改善民生”、“文化遺產保護與城鄉建設相融合”和“統一規劃、統一領導、分步實施”等“四大原則”進行。特區規劃範圍總面積為75.02平方公里,包括城址區、建章宮遺址區、禮制建築區和景觀協調區,分三個階段實施。其中漢長安城城址區面積54.81平方公里;建章宮遺址區面積9.38平方公里;禮制建築遺址區10.83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為漢長安城城址區36平方公里。
2012年起至2013年12月為第一階段,啟動、完成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這也是特區先期啟動項目。項目範圍西至西三環路東緣,北至直城門大街北緣外擴20米,東至安門大街東緣外擴20米,南至護城河外擴30-100米不等,包括西安門外由城市快速幹道進入遺址入口區域,總計7.14平方公里。項目內容主要包括申遺區域內建築拆除、環境整治、道路系統建設、遺址保護展示、考古工作現場展示、博物館建設等。2013年7-8月接受國際專家驗收。
第二階段為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遺址考古普探成果的規劃調整和主要文物本體的保護和展示。全面啟動特區建設範圍內的基礎設施。
第三階段為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漢長安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啟動特區整體保護和建設項目並取得階段性成果,使其成為體制機制完善、管理科學高效、人民安居樂業、生態環境良好、歷史文化特色突出的城市新區,成為彰顯華夏文明歷史文化的重要基地,為建設西安富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文化支撐。

保護工程

漢長安城國家遺址公園
漢長安城國家遺址公園是在漢長安城遺址基礎上建立,是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工程是文化建設和城市建設的大手筆,是“國家背景,城市行動”的典型工程。2014年年底開工建設。
漢長安城遺址陳列館
漢長安城遺址陳列館是中國第一座完整介紹漢長安城遺址的專題性陳列館,館區主要陳列了多年來考古發掘的漢代遺物,展示西漢長安城的歷史沿革、布局規模、社會風俗,以及遺址的保護現狀、考古成果等。
漢長安城長樂宮四號、五號遺址博物館
漢長安城長樂宮四號、五號遺址博物館位於西安市未央區羅高路羅家寨漢長安城遺址內。其前身為1994年9月30日成立的西安市漢長安城遺址保管所。

價值意義

西安的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利用項目是文化建設和城市建設的重要工程,是“國家背景、城市行動”的典型工程、示範工程。西安市委、市政府承古啟動並實施了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工程,創造了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的新模式,對西安城市發展、文化建設、人居環境、經濟結構等方面產生了重大作用和影響,提升了西安的文化軟實力,擴大了城市的影響力。
漢長安城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漢族、漢人、漢語、漢文化等歷史概念誕生於此,文景之治、抗擊匈奴、獨尊儒術、漢武盛世、昭宣中興、編撰《史記》等歷史事件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漢長安城是古代絲綢之路的起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欲聯合大月氏共擊匈奴,先後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邁出了中國聯通西域的第一步,張騫鑿空西域所開闢的絲綢之路一直沿用至公元16世紀,使用時間達1800多年。漢長安城是東方土木結構建築傳統的代表,古羅馬城是石頭建築傳統的代表,分別對古代東方的城市營造和古代歐洲的城市建設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漢長安城與古羅馬城東西相對,遙相輝映,當時並稱為“東長安、西羅馬”。
作為“絲綢之路”的歷史起點,漢長安城這個烙鑄在華夏大地上的金色印記,在歷史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民族薪盡火傳、自強不息、兼容並蓄、開放奮進的不朽精神。今天,隨著絲綢之路申遺,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這座輝煌的都城遺址上。這座沉睡千年的偉大都城必將煥發出新的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