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

雍城

雍城,是中國東周時代的秦國國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獻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長達294年,有19位秦國國君在這裡執政,為秦國定都時間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為城的“城塹河瀕”,是“水上秦都”,秦以水禦敵200年後首築城牆。其位置在今陝西寶雞鳳翔境內,現有秦雍城遺址,為我國十大考古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雍城
  • 別名:秦都雍城
  • 行政區類別:國都,首都
  • 所屬地區:秦國
  • 地理位置:今寶雞市鳳翔縣南
  • 定都時間:前677年至前383年
  • 年限:294年
  • 歷史時期:東周
歷史背景,文物考古,遺址,城垣遺址,宮殿遺址,凌陰遺址,陵園和墓葬,出土文物,城垣,宗廟,寢宮,凌陰,街市,

歷史背景

周曆王、周宣王周幽王時(前781年以前),西戎勢力發展,深入關中,威脅周室,屢起戰爭。“周避犬戎難,東遷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與誓,封爵之。”從此,秦始有封地,為諸侯國。
秦襄公八年(前770)起,秦與戎、狄戰鬥不息。初,秦敗。襄公十二年(前766)再起兵伐戎、狄,獲得“岐地”。襄公歿後,秦人退回“西陲”故居。
秦文公三年(前763),率乘七百“東獵”,以年時借獵遷徙,中途與戎、狄浴血奮戰,四年(前762),秦獲“千渭之會”,(今眉縣東北15華里處),從此定居周人故地關中。
秦占領“千渭之會”後,在此築城。文公十六年(前750),率兵擊戎,戎敗走,秦國控制了岐西地域。五十年(前715),文公卒,寧公(憲公)繼位,秦由“千渭之會”遷都平陽(今寶雞縣陽平鎮),滅毫,占其都邑——盪社(今西安市西北,三原、興平之界)控制了關中西域,營建“平陽宮”(今寶雞縣陽平鎮西太公廟)。
秦德公元年(前677),始徙都於雍(今鳳翔)。此後,鳳翔為秦都。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稱霸,自此,到孝公圖強,為始皇統一中國大業奠定了基礎。
雍城遺址位於關中西部渭河北岸的黃土台原,即今本市鳳翔縣城南郊。為國務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居息繁衍。西周時為周原的一部分,屬西周王畿屬地之一。西周末,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始封諸侯,並賜岐西之地,雍地屬之。秦德公元年(前677)初居雍城大鄭宮。到秦獻公二年(前383)的290餘年間,雍城一直是秦國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的中心。經過19位國君的苦心經營,秦人在此完成了氏族社會末期到奴隸社會的過渡,又開始了向封建社會邁進,為秦始皇統一全國奠定了雄厚的基礎。作為國都,雍城築起了規模巨大的城垣,修建了壯麗宏偉的宮殿,成為當時全國發達的都市之一。秦獻公東遷後,雍城雖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作為故都,秦人列祖列宗的陵寢及宗廟仍在此地,許多重要祀典還在雍舉行。秦人因此仍不斷對這裡的宮殿建築加以修葺。
漢代在此設雍縣,雍城秦時宮殿仍繼續沿用。漢高祖還在秦國國君修建的祭祀天地的場所,即鄜畤、密峙、吳陽上畤、吳陽下畤,增修北疇。據《漢書》載,從漢文帝十五年(前165)到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西漢諸帝來雍祭祀五畤者共18次,其中漢武帝就達8次之多。
漢以後,雍城逐漸衰落,至唐改名鳳翔縣,沿用至今。

文物考古

民國22年(1933),國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徐旭生蘇秉琦及語言研究所石璋如等學者,在陝西省主席邵力子協助下,曾在鳳翔考古調查。新中國成立後,雍城的文物考古工作成果纍纍。
1959年春,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隊,在雍城經過數次調查,發現了南古城秦漢遺址,開始籌備對南古城遺址的重點勘察和發掘工作。
1959年秋,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建立鳳翔隊,開始鑽探、試掘南古城城牆。1961年發掘南古城遺址,弄清南古城城牆的形制和範圍,並確定其時代屬西漢時期。同時在鳳翔縣城之南,發現大片秦漢遺址;在南古城東北發現“年宮”和“棫”字瓦當;明確了秦統一前雍城所在地在縣城之南,南古城與馬家莊之北,瓦窯頭之西,河北屯之東。1974年,發掘姚家崗春秋秦宮殿遺址,獲銅質建築構件一窖(連同農民發現的兩窖共64件)。
1976年,陝西省雍城考古隊組成。1976~1977年,該隊發掘了姚家崗春秋秦國凌陰遺址、八旗屯和高莊小型墓葬群以及高王寺銅器窖藏。1977年1月至1986年2月,兩次大規模鑽探和試掘秦公陵區。南指揮1號大墓的發掘經過10年努力,已基本結束。1979~1980年,發掘西村周墓和秦墓。1981~1984年,發掘馬家莊春秋秦宗廟遺址,並對雍城城垣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和鑽探,發現了馬家莊三號和四號建築遺址。
通過上述調查發掘,基本搞清了雍城的位置、面積、布局;城內的三大宮殿區及城郊宮殿等建築遺址;城南規模宏大的秦公陵園及小型墓區,為秦國早期歷史和秦國考古的研究提供了大批資料。

遺址

城垣遺址

鑽探和踏察發現,雍城位於今鳳翔縣城南,雍水河之北、紙坊河以西的黃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規則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東西長3300米,南北寬3200米,總面積約10.56平方公里。
西垣。保存較好。從今鳳翔縣城西南角約50米處開始一直向南延伸,然後折向東南。最南端為南古城漢代城垣所在。長3200米,寬4.3~15米,殘高1.65~2.05米。
南垣。沿雍水河蜿蜒構築。西段一部分為現代村莊所壓,東段大部被東風水庫淹沒。現存的僅發現三段,長1800米,殘寬4~4.75米,殘高2~7.35米。
東垣。緊依紙坊河,由東南折向西北,破壞嚴重。發現三段,長420米,殘寬8.25米,殘高3.75米。
北垣。為現鳳翔縣城所壓。在鐵溝、鳳翔師範學校西端各發現一段,共長450米,殘寬2.75~4.5米,殘高1~1.85米。其中鐵溝發現的一段暴露在斷崖上,夯層清晰可辨。
城門。僅在西垣發現一座。門寬10米,有路土向東一直延伸入姚家莊宮殿區。
城壕。雍城除以自然河流作為屏障外,還在西垣外建有城壕設施。城壕長約1000米,寬12.6~25米,深5.2米。壕內當時不曾積水。
通過對城垣的鑽探可知,雍城城垣在築造時,先平整地面,然後下挖一條比城垣略寬的溝槽,口寬底窄。從溝槽底部層層夯築,夯層厚8~12厘米。當夯土層築到與溝槽口平齊時,開始板築。在西垣和南垣均發現板築時遺留的夾棍眼,眼徑為8~15厘米,間距為0.75~1.25米。
雍城的調查鑽探結果證實,實際情況與《史記·秦本紀·正義》引《括地誌》“岐州雍縣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鄭宮城也”的記載略有誤差。這一結論,與1961~1963年“對距今鳳翔縣城南約3公里、雍水北岸的南古城遺址”調查和試掘的結果,也是相符的。南古城試掘在基本搞清了南古城的城牆形制和範圍的基礎上,根據發掘情況和出土遺物認為,其城牆的時代似應屬西漢時期。

宮殿遺址

已發現的有城內姚家崗春秋宮殿、馬家莊春秋宮殿和鐵溝、高王寺一帶宮殿三大宮殿區以及城郊宮殿遺址。
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 位於雍城中部偏西,距雍城西垣約500米,當地人稱此地“殿台”。遺址東部已被破壞,北部未及清理,僅發現西南部分。殘存夯土基東西長8.9米,南北寬2.8米,厚1~1.2米。西高東低,上有夯土牆兩段,南牆殘長3.06米,寬0.96米,殘高0.1米;西牆殘長2米,寬0.8米,殘高0.2米。在該牆北端有一拐牆伸向西,似為缺口。距夯土基西邊0.6米,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殘長3.6米,寬1.2~1.4米;夯土基南亦平行鋪設石子散水一道。兩條散水厚度均在0.4米左右,多用白色河卵石,鋪設極密。根據《秦本紀》記載推斷,姚家崗宮殿就是秦康公、秦景公居住的雍高寢。
馬家莊一號建築群遺址 位於馬家莊北約0.5公里的台地上。座北朝南,方向北偏東20度,平面為長方形,南北殘長約76米,東西寬87.6米,面積約6660平方米。由大門、中庭、朝寢、亭台及東西廂等部分組成。整個建築四周有圍牆環繞,形成一個全封閉的建築群。布局井然有序,規矩整齊。
大門 門道居大門正中,面闊3.35米,殘存進深6.95米,為一長方形甬道。南端有東西的凹槽門限。踩踏面貫通門道中部,其東西側各有柱洞一列,基本相互對應。
東西塾 在門道兩側,形制基本相同,相互對稱,平面呈現長方形。東塾進深3米,面闊3.6米;西塾進深3.2米,面闊3.5~4.6米。另有東西半塾左右對稱地配置在東西塾兩側,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呈長方形。
迴廊 有東、西、南、北四部分。門道由其中部通過。有柱洞留存。東廊進深1.62米,西廊寬1.62米,北廊寬1.8米,南廊已毀。此外,在朝寢的四周和東西廂的四周亦各設有迴廊。三處迴廊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所差別。
散水 在三處迴廊之外均設有散水,平面略呈長方形,內高外低,略有傾斜。均由河卵石鋪成。
中庭 位於大門北面,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34.5米,東西寬30米。中部略凹,四周稍高出。在中庭南部,有東西向夯土路面一條,寬1.5~2.2米。
朝寢 平面呈形,兩側前突。東西面闊20.8米,南北進深13.9米。正中內收處為前朝,平面呈長方形,面闊三間;其後是後寢,為封閉式長方形。室內闊5.75米,進深3.75米。寢室內東北角有圓形灶坑;朝寢兩側突出部分是東西夾室。與北室間有隔牆。均有門分設在朝堂的東西牆上,可由朝堂出入;朝寢之後半部設有三門,有三宅,稱北三室。
階 在前朝東西兩次間的散水處設有石階,系用近長方形的麻石鋪成。兩階各南北長2米,東西寬2.2米。
亭台 建築在朝寢之北。平面呈長方形,寬5.4米,長3.8米,殘高0.09米。四周無檐牆,四角各有角柱一對。門柱與北三室中門相對。
東西廂 位於朝寢建築及中庭的東西兩側。布局、形制、規模,東西基本一致。其形制相似於朝寢建築。東、西兩廂,均由前堂、後室、南北夾室、東(西)三室及迴廊、散水等部分組成。
圍牆 東牆現存兩段,通長55.9米。南段現存東牆中門缺口,北段現存東牆北門缺口。西牆亦現存兩段,通長71.1米。北段有一長2.7米的缺口,是西牆北門,與東牆北門相對稱。南牆、北牆現僅存少部分牆段,西牆相交之處為直角。
排水設施 在西廂以北、亭台建築以西的空地上,鋪設有西南至東北走向的陶水管一列。全長6.9米,由豎向管道1節、橫向管道9節組成。陶水管每節長0.7~0.77米,大端直徑0.28~0.33米,小端直徑0.24~0.25米。東廂南散水,東端以南有長方形土坑一個,坑底西側有豎向陶水管1節,其下端與由西向東排列的橫向水管一列垂直相交。
祭祀坑 在建築群遺址上共發現牛、羊、空、人、車、牛羊、人羊等七類祭祀坑181個。這些祭祀坑絕大多數分布在中庭,少數在東、西廂兩側的空地上,僅有個別在朝寢建築及東廂內部發現。其中牛坑86個,羊坑55個。
根據遺址祭祀坑中出土的陶器器形、建築的總體布局及有關史籍的記載初步認為,一號建築群的建築年代應為春秋中期,廢棄時間應在春秋晚期。其性質應為宗廟建築。在此基礎上,有人參照文獻,分別將朝寢、東西廂、亭台建築、大門、圍牆等定名為祖廟、昭廟、穆廟、毫社、都宮門、都宮等。並進一步考證了建築各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如前朝應為“堂”,“堂”上設席行禮,為宗廟祭祀中重要活動場所。“寢”即室,為藏主接神之處。東西夾室,與史載吻合,當藏秦襄公以下、二宗廟以上各位祧主等等。
馬家莊三號建築遺址
1983年冬至1984年夏發現。東距宗廟遺址約500米,西距姚家崗春秋宮殿遺址約600米,面積約21849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平面布局規整,四周建有圍牆。從南至北可分為五座院落,五個門庭。
第一院落 長52米,寬59.5米,面積3068平方米。東、西、南圍牆寬1.5~2米。南牆正中設有一門,寬8米。門南正前方25米處有夯土牆一段。東牆正中有一門,寬2米。
第二院落 長49.5米,北端寬60.5米,南端寬50.5米,東西圍牆均寬1.5米。西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南牆寬2米,正中設一門,門寬6米,與第一院落相通。院內中部偏北兩側分別有一座建築。
第三院落 長82.5米,北端寬62.5米,南端寬60.5米,東西圍牆的北段各有一門,寬4米。東西牆南段亦各有一門,寬約2.5米。南牆正中有一門,寬4米,與第二院落相通。院落中心有一建築。
第四院落 南北長51米,東西寬70米。東西圍牆由第三院落圍牆相接處各外擴3米後向北延伸,中部各有一門,寬6米。南牆有一門,寬10米,與第三院落相通。
第五院落 是五院落中最大的一處。南北長65米,東西寬86米。東西圍牆由第四院落東西圍牆相接處各外擴8米後向北延伸。東圍牆正中有一門,寬2.8米。院內正中及前方兩側,各有一座建築,呈“品”字形分布,大小相等,均長22米,寬17米。院內南部還有二座建築,其間有路與第四院落相通。
李如圭《儀禮·釋宮》曰:“周禮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宮南鄉而廟居左,廟在寢東也。”馬家莊三號建築群位於宗廟以東,且時代相近,規模較大,故有人分析其為寢宮所在,其沿用的時期大致為春秋到戰國時期;並推斷該五座院落即為五重曲城,五個門庭即所謂皋、庫、雉、應、路五門,並以此證實先秦時代的五門制度及秦宮的僭越行為。
此外,已發現的宮殿遺址城內還有馬家莊二號建築群、馬家莊四號建築群及鳳尾村、翟家寺等遺址;城郊有蘄年宮、棫陽宮、年宮、凹里行宮等建築遺址。

凌陰遺址

1976年至1977年發掘。位於姚家崗高地的西部。該遺址為一個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土基。四邊圍以夯築土牆一周,東西長16.5米,南北寬17.1米,牆內以細泥抹光。夯土基中部有一長方形窖穴,穴口東西長10米,南北寬11.4米。窖穴四壁呈斜坡狀,坡長1.84米。在窖壁的坡底,夯築一周二層台。台內為窖底,鋪一層砂質片岩。這個平面就是窖穴使用時的實際窖穴底面,用來放置儲藏的冰塊,及需冷儲的東西。窖穴四周設迴廊。西廊正中有一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有由東向西平行的溝槽門五道。第二道溝槽門之西的通道底部,鋪設有水道一條。水道與姚家崗西南部的白起河相通。東高西低,是為排水設施。水道底部與鋪設片岩的地面大體在一個水平。
據計算,這一冰室可藏冰190立方米。冰窖古代文獻中稱之為“凌陰”,《詩經·豳風·七月》有云:“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這證實至少在周代就有了凌陰的設定。

陵園和墓葬

雍城以南5公里,雍水南岸的三畤原下,埋藏有目前所知的最重要的秦墓資料。經1976年後的鑽探發掘,這裡既有範圍很廣的秦公陵園區,又有綿延數公里的中小墓葬群。
秦公陵區 秦公陵區位於雍城南郊的三畤原上。這裡人稱北原,最初是貴族盤馬彎弓、縱情遊獵的場所。爾後,因其南臨渭水,北眺雍山,西依靈山,東接扶岐,加之土厚水深,地勢平緩,故成為秦國國君百年之後的安居之地。現已探明秦公陵區東西長約7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總面積約21平方公里。陵區的南、北、西側均發現有寬2~7米,深2~6米的隍壕作為其保護屏障。
“中”字形墓 共發現18座。墓室呈長方形,東西各有一層墓道,東道較西道長而平緩,為主墓道。較晚的“中”字形墓東墓道兩側或設有耳室。此類形制的墓中,秦公一號大墓最大,全長300米,面積5334平方米。最小的為Ⅳ號陵園M35,亦全長170.8米,面積2214平方米。這類墓除一座外,其餘均在墓上發現有繩紋瓦片,有的墓室之上還發現有成排的柱洞和建築倒塌後“凹”字形板瓦相互銜接疊壓的現象;還有散水、夯土基等墓上建築遺蹟。
“甲”字形墓 3座,墓室為長方形,僅有東側一條墓道。
“凸”字形墓 6座,長方形墓室的東側中部有一短道,形似“中門”。
刀把形墓 1座,長方形墓室,墓道在墓室的東南側。
“目”字形墓 15座,平面為長方形,無墓道或“中門”。
圓形墓 1座,平面近似橢圓。長徑9.5米,短徑7.8米,深11.3米。
這44座大墓,根據其形制、布局和隍壕設施,分為13座陵園。每座陵園由不同類型的大墓2~8座按一定布局有機地組成。陵園均座西朝東,微偏西北。墓葬布局以左為上;“中”字形大墓作為主墓居右,“甲”字形、刀把形襯葬墓依次向左下方排列。“目”字形墓或“凸”字形墓按其形狀及墓內的馬骨來看,可能是殉葬坑,排列在右前方。
每座陵園的周圍及部分“中”字形墓的周圍,都設有中隍或內隍,將陵園或“中”字形墓環圍其中。圍環中墓及陪冢有兩道壕溝,裡面的壕溝稱作內隍,外面的壕溝稱之為中隍。每座陵園的範圍是以隍壕的範圍來確定。整個陵區的外圍以外隍環繞。
已發現的13座陵園可以分為春秋中晚期、春秋晚期和戰國早期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遵循“公墓制度”,第二階段陵園都是以一位國君為中心的獨立陵園。
秦公一號大墓,經過10年發掘,於1986年9月完成清理工作。墓平面為“中”字型,座西向東。墓室為長方形,東西長59.4米,南北寬38.45~38.8米,深24米。東墓道呈平緩的斜坡狀,長156.1米,西端寬19.1米,東端寬8.7米。西墓道亦呈斜坡狀,但較為陡峭,長84.5米,東端寬14.3米,西端寬6.4米。大墓全長300米,總面積5334平方米,是目前全國已發掘的先秦墓葬中最大的一座。
大墓墓室由上到下有三層台階。第三階台階中部即為槨室,深4.2米。槨室分主副兩部分。主槨室位於墓室中部,副槨室位於主槨室西南。主副槨室平面呈曲尺形,內各有柏木槨具一套。主槨形同一座長方體的木屋,長14.4米,寬5.6米,高5.6米,用截面邊長21厘米的枋木壘砌而成,枋木銜接處有榫卯結構,四壁及槨底均為雙層,蓋3層枋木壘砌。中部有一道用單層枋木壘砌的南北向隔牆,所有南北向的枋木兩端均有榫頭伸出,湊成長方形的框式規範。副槨室亦用與主槨室同規格的枋木單層壘砌,與主槨室之間有小門相遇。槨室周圍用木炭填充,頂部木炭層以上為夯土。
在大墓的填土中,先後發現人骨20具,動物骨骼兩具。在墓室的三層台及西墓道與墓室相接處清理出殉葬166人。根據殉葬的位置和葬具的不同,可分為二大類。一類為箱殉,共72具,緊布在曲尺形槨室的周圍。另一類為匣葬,共94具,分布在箱殉以外靠墓室的四壁處。殉葬者均踡屈特甚。
秦公一號大墓雖經漢、唐、宋各代200餘次盜擾,墓內還出土有各類文物3500餘件。銅器有鏡、削等,鐵器有鏟、鐇、環、削等,金器有鳥、獸、泡、帶鉤等,陶器有鼎、豆、鬲、簋、盤、匜、器蓋等,石器有磬、石鞋底、圭、壁等,玉器有戈、璜、壁、圭、璋、佩、觽、琀等,漆器有豬、盒等。
秦公一號大墓的墓主及年代,基本確定為春秋中晚期之交,即繼共公、桓公之後的秦景公。槨室中,南北兩壁伸出的柏木榫頭,組成長方形框式規範的主槨,初步認為是我國時代最早的一套“黃腸題湊”葬具。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對秦國早期歷史和先秦喪葬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秦國小型墓葬 雍城小型墓葬區位於雍城南郊,秦公陵區以北。墓葬區以八旗屯為中心,東至高莊,南至黃家莊,西至南指揮西村,北至雍水北岸的鄧家崖。1976年以來,在這一區域先後發掘小型墓葬8批,清理墓葬174座,車馬坑7座。典型的有八旗屯秦國墓地、高莊墓地、西村秦人墓地。
雍城小型秦墓的形制大致可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壙墓和洞式墓二大類;葬式大都為墓主頭向西或稍偏北、屈肢或直肢葬兩種。秦秋和戰國早期的墓葬中,存在著殉奴現象,隨葬品種類繁多。銅器有鼎、豆、壺、簋、盤、匜、甗、盂、戈、矛、劍、弩、矢、斤、錛、削及各種車馬器。早期尚有一些實用器,進入戰國,銅器微型化,多變為明器;陶器主要有鼎、豆、壺、簋、盤、匜、甗、喇叭、口罐、盂、鬲等;金器有泡、帶鉤、金柄銅削等;玉器石器多為壁、璜、圭等;此外還有鐵、骨、蚌、料器等。
車馬坑在八旗屯墓地發現10座,西村墓地發現兩座。一般都在主墓的左側或腳下,距離主墓9~25米,豎穴土坑,東西向,車轅向東。如有一坑內埋葬一車兩馬一殉人。車的部件皆為木質,外表全部塗以棕褐色漆。車主要由一輿、一轅、一軸和兩輪四個部分組成。車馬坑中出土器物,銅器有車軎、車轄、衡冒、車蓋帷環、蓋弓帽、箍、銜、、絡飾、連環、鈴、泡、戈、鐏、鏃、手鉗、鞏斧、板斧、錛、鑿、削、轉鈕、方環、帶扣、策籐等,約130餘件;金器有金鈕銅飾,金轉鈕、金獸面飾等10件;骨器有鏃、握手、箍、環、管等共20件;石器有礪石、石勺形器等共3件。車馬坑的發現,填補了秦國車馬坑發展系列的缺環,是研究秦國車制發展變化的重要資料。

出土文物

青銅器窖藏 1973~1974年,先後在姚家崗發現銅質建築構件3窖,第一窖出土16件器物,第二窖出土21件器物,第三窖出土27件器物。出土時構件排列整齊,顯然是有意保存下來的。其中,陽角雙面蟠虺紋曲尺形構件3件,陰角雙面蟠虺紋曲尺形構件2件,雙面蟠虺紋楔形中空構件13件,雙面蟠虺紋單齒方筒形構件27件,單面蟠虺紋單齒方筒形構件6件,雙面蟠虺紋雙齒方筒形構件7件,單面蟠虺紋雙齒方筒形構件1件,單面蟠虺紋片狀構件1件,小拐頭2件。這批建築構件是與木結構結合使用於建築。
1977年9月,在高王寺發現一處銅器窖藏,出土銅器12件。其中有鼎3件,豆1件,壺2件,敦2件,盤1件、匜1件,提梁盉1件,甗1件。這批銅器除了秦器外,還有一鼎鑄銘:“吳王孫無土之膈鼎”,是為吳器;敦為楚器;豆和鑲嵌射宴圖則具有典型的中原作風。這批吳、楚、中原、秦諸地器物同在雍城出土,反映了秦和吳楚及中原諸國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
1973年3月,鳳翔城關北街發現青銅器窖藏一處,出土各類青銅器物28件。其中有斧2件,板斧1件,錛2件、鑿2件,夾刻刀1件,角刀2件,戈1件,鏃15件,帶飾2件,方策2件,蓋弓帽3件,銅泡5件。
建築材料 雍城遺址出土有大量的建築材料。除銅質構件外,還有相當多的磚、瓦、瓦當、陶水管等。
磚有條形磚、花紋空心磚、貼面磚等。
瓦有板瓦和筒瓦。板瓦表飾三角幾何紋或通體飾豎繩紋及交錯繩紋。
瓦當分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兩類。文字瓦當有“蘄年宮”當,“年宮”當,“棫陽”當,“萬歲冢”當,“長生未央”當,“巨楊冢”當;圖案瓦當有饕餮紋半瓦當,鬥獸紋當,鹿雁犬蟾蜍紋當,鹿魚紋當,雙鹿紋當,立鹿紋當,臥鹿紋當,奔鹿紋當,虎雁紋當,雙獾紋當,獾紋當,夔鳳紋當,蟾蜍紋當,蓮花紋當,房屋建築紋當,燕樹紋當,雲紋當,方格單線雲紋當,方格乳釘雙線雲紋當,斜方格單線雲紋當,斜方格乳釘單線雲紋當,乳釘雙線雲紋當,斜方格箭鏃雙線雲紋當,米字格乳釘雙線雲紋當,不規則單線雲紋當,“十”字雙線捲雲紋當,雙“十”字雙線雲紋當,雙線雲文紋當,太陽紋當,葵紋當。特別是文字瓦當的發現,為研究雍城宮殿分布等提供了確鑿的證據。而種類繁多,製作精美,造形生動的動物紋瓦當,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陶水管外飾繩紋,內素麵。一端大,一端小。大端直徑28~30厘米,小端直徑24厘米,通長71—75厘米,壁厚1厘米。
銅器 雍城遺址所出土的銅器,數量繁多,種類複雜。以用途區分,有禮器、實用器、明器。主器形有鼎、甗、壺、豆、盤、簋、匜、敦、盂、舟、勺、杯、鍪、釜、鏡、帶鉤、襟鉤、鈴、矛、戈、劍、削、斤、鏃、泡、車器、半兩錢等約40種400餘件。其中,列鼎19件,盤形鼎4件,紐索紋鼎1件,球形附耳鼎4件,甗12件,甗鍑1件,壺10件,蒜頭壺2件,豆6件,盤11件,簋1件,匜8件,敦1件,盂4件,盆6件,舟2件,勺4件,套環6件,鍪5件,釜1件,鏡6件,帶鉤和襟鉤共64件,鈴60件,矛3件,戈6件,劍5件,削44件,鏃136件。
陶器 共出土約30餘種1千餘件。其中鼎82件,簋70件,壺89件,豆58件,鬲64件,甗28件,盤22件,匜26件,盆40件,各種罐282件,盒4件,盂55件,杯22件,鍑2件,缽23件,鍅5件,甑10件,釜15件、缶20件,瓮12件,囷32件,灶1件,臼1件,房屋模型1件,牛車模型2件,編磬4套48件,鴿1件,紡輪2件,環6件。
其它文物
出土金器有帶鉤、圓策、金柱形紋絲、金鈕銅飾、金泡等,共37件。玉器有璜、塊、璧、琮、戈、帶鉤、襟鉤、環、飾件、玉管、蟬等器類,共160餘件。鐵器有釜、燈、鏟、鍤、削、鑿、鋸、鑽頭、鉤、鑷子、劍、環、帶飾等器類,共66件。還有石器、骨器、料器、瑪瑙、水晶、鉛、蚌器等器物,約600餘件。

城垣

距今約2600~2200(前677~前383)之間,位置在今縣城以南,西古城村以東,南古城村以北,塔寺河以西的廣闊平原上,東西3300米,南北3200米,總面積1056萬平方米。相當於今西安市城內總面積。
現據考證,供市區用水的白雞河穿城而過,雍水繞城東南,鳳凰泉臨城北,西有人工城壕,城市內宮殿林立,樓閣鱗次櫛比,宏偉壯觀。史載戎族使者由余面對秦都建築及倉廩積蓄驚嘆:“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宗廟

——馬家莊春秋(秦)一號建築遺址
整個建築座北向南,四圍城垣環繞,可以分為北部居中的祖廟,東部的昭廟,西部的穆廟,南部的門塾以及中庭五部分。
祖廟座北向南,平面視呈凹字形,西側向前突出。面闊20.8米,進深13.9米。凹字形上部正中,即為前廟堂,其後之長方形居處即為後寢室;朝、寢兩旁系東西夾室;朝寢之後半部,設三門,有三室,稱“北三室”。
朝堂平面呈長方形,無檐牆,中部有兩個高出地面的夯土台,系置雙楹之夯土基礎。寢室系封閉式長方形,東北角有一灶坑。東西夾室呈曲尺形。均有門通向朝堂。北三室在朝、寢和東西夾室之北部,有三門。
祖廟建築四周有迴廊,迴廊之外有散水環繞,河卵石鋪成,內高外低、稍有傾斜。
祖廟以北有一亭台式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四周無檐牆,四角均有兩個角柱,亭台四周環散水。
昭廟座東向西,平面布局與祖廟、朝寢建築相似。只是朝堂東部的南邊、北邊與南北兩夾室相通,無牆相隔。
穆廟座西朝東,但破壞嚴重,僅殘留東南角部分看,應和昭廟相對稱。
門塾位於南部,由東半塾、東內塾、門道,西半塾、西內塾五部分組成。門道南端有門限凹槽一道。
中庭為一中間凹下、四周稍高的空場,東西長30米,南北寬34.5米。
在中庭和祖廟兩夾室內發現各類祭祀坑181個,其中牛坑86個,羊坑55個,牛羊同坑1個,人坑8個,人羊同坑1個,空坑28個,車坑2個,牛羊有全牲祭祀、無頭祭祀和切碎祭祀三種。為多次祭祀的見證。兩夾室和其它建築內的祭祀坑,均打破建築地面,應該是建築廢棄後奉行的祭祀。
古雍城遺址示意圖

寢宮

——馬家莊三號建築遺址
遺址臨近鳳虢公路,東距宗廟遺址約500米,西距姚家崗春秋戰國秦宮殿遺址約600米。
遺址方向北偏東28米,長326.5米,北端寬86米,南端寬59.5米,面積21894平方米。平面布局規整,四周有圍牆,可分為五進宮院、五進門庭。
第一道宮院位於遺址南部,長52米,寬59.5米,面積3068平方米。
第二道宮院長49.5米,北端寬60.5米,南端寬59.5米,面積2970平方米。西端正中有一門,南牆正中一門與第一道宮院相通。院內中部偏北西側各有一座建築,南北長16米,東西寬12.5米,面積200平方米。
第三道宮院,長85.5米,北端寬60.5米,面積5074平方米。東西圍牆平均寬2米,北端各有一門,平均寬4米,距北牆16米。東門正東前似有一屏,東牆南端和西牆南端各有一門。正中有一門與第二道宮院相通。宮院中央有一建築,北長32.5米,南長34.5米;東寬17.2米,西寬17.7米,面積約586平方米。
第四道宮院南北長51米,東西寬70米,面積3570平方米。東西圍牆中部各有一門,南有一門與第三道宮院相通。
第五道宮院是五道宮院中面積最大的一處。南北長65米,東西寬86米,面積5590平方米。院內正中偏北及其前方兩側,各有一座建築。呈品字形排列,大小相等。院內南部有兩座建築,長35.85米,寬7.5米,面積269平方米。兩建築間有一通道,與第四道宮院相通。
其內出土凹字形三角紋瓦、繩紋板瓦、繩紋夾抹光帶筒瓦、素麵半瓦當及粗繩紋的厚瓦片等遺物看,該遺址的沿用時代為春秋戰國時期。“周禮建國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廟,宮南向而廟居左,則廟在寢東也”(李如圭《儀禮·釋宮》)。該遺址當是寢宮所在。
其它建築在雍城遺址範圍內,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建築遺址20餘處,分布點有一定規律,面積多在四、五千平方米左右,均程度不同遭到破壞,僅有暴露於地面的瓦片等遺物。其中位於鐵豐、高王寺一帶的建築遺址經初步發掘,因靠近縣城、公路,故破壞嚴重,殘存遺址面積約4平方米,顯露在斷崖上的夯土基高1.4米左右,地面堆積瓦片很多。經過發掘的6000多平方米遺址在縣棉織廠之南,獲得夯土牆基、建築基址等遺蹟資料和大量的瓦等建築遺物。

凌陰

位於石家營鄉姚家崗高地西部。遺址為一平面近似方形的夯基,其四邊夯築東西長16.5米,南北寬17.1米的土牆一周。其中部為東西長10米,南北寬11.4米的長方形窖穴,其內四壁呈斜坡狀,窖壁內上部夯築,下部生土,窖壁的坡底,夯築一周寬0.7~0.8米的二層台,通高0.32米,二層台範圍內東西長6.4米,南北寬7.35米的底窖,鋪有與二層台同高的砂質片岩一層,這一平面為窖穴使用時的實際窖底面,方形窖穴四周是迴廊。西迴廊正中有一通道,呈等腰梯形,通道由東向西平行的槽門五道。靠近窖穴的第一、第二號槽門均有槽底,槽門亦呈腹梯形,以便插合和提取木板,通道與迴廊上最大的缺口相通。在第二槽門之西的通道底部,設有水道一條,經鑽探與姚家崗西南部的白雞河相通,水道東高西低,是窖內的排水設施。水道底部與鋪有片岩的地面大體在同一水平上。
這種在宮殿附近的大型窖穴,應為宮殿內的儲藏設備,其本身設有防潮設施。可見被儲藏之物無需防潮,為儲冰之凌陰。其容積190立方米,為我國歷史上最早衛生用凍的實物例證。佐證了《詩經·國風·七月》中所載的:“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

街市

經雍城考古隊考古鑽探得知,城垣內有南北向四條大街,東西向的四條大街共有三道城門。街面寬8~10米,平行兩街之間的距離為400~800米。馬家莊、姚家崗等處大型宮殿建築群遺址和其它建築遺址,均分布在街道之間。
城市總體布局與《周禮》記載的“前朝後市”完全吻合。八條街道遺址平直寬闊,南北東西相交呈“井”字形分布,布局清晰,建築技術達到很高的水平,顯示了這座2500年前的歷史名城的嚴整、博大、恢宏。
市場遺址位於北城牆之南,中心偏東300米處。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寬160米,東西長180米,面積28800平方米。周圍是厚1.5~2米的夯土圍牆基址,四面牆的中部各有一座“市”門。已發掘的西門,南北長21米、東西寬14米,建築平面呈凹字形,門入口處有大型空心磚踏步。門上有四坡式大屋頂建築。圍牆內是封閉式的露天市場。從出土文物判斷,此市場沿用時間為戰國時期,曾有鹹陽等處器物長途運入市內銷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