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西戎是周時期中原人對西方諸部落的統稱。春秋時期有
華夏和
戎、狄、蠻、
夷的區分。中原各諸侯國而自稱為華夏,他們把中原周邊四方的小國或部落稱之為戎、狄、蠻、夷,縱使這些戎狄蠻夷同樣是炎黃子孫,比如姜戎就是
四岳的後裔。
在晚商以前,華北地區皆為華夏族群的活動地域,所謂的『戎狄』族群是下一歷史階段里從華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華夏與戎狄在血緣上本亦同源。
春秋早期,戎人的勢力很盛,中原華夏諸國受其威脅較嚴重,即使晉、齊等大國也經常要遭到戎的侵襲。從春秋中期開始,華夏各國有了較大發展,特別是通過稱霸而相互聯合,增強了對戎族的防禦能力,不少的戎族漸被華夏所征服。秦滅西戎,楚國吞併數量甚多的蠻人或濮人的小國。由於各部落長期和華夏部落聚居在一起,不斷相互影響,文化禮俗等方面的差別日趨減少。
春秋時期
秦霸西戎,吞併西戎12國。《
匈奴列傳》記
秦穆公時有西戎八國,即
綿諸(今甘肅東部);緄戎(今甘肅東部);翟、
鎔之戎(今陝西北部);
岐山、梁山(今韓城與洛川之間);涇水、漆水以北有
義渠(今甘肅寧縣西北);
大荔(今陝西
大荔縣東);
烏氏(今平涼西北甘寧交界處);朐衍(今寧夏鹽池一帶)。一般位於
隴山(今六盤山)附近。又載“秦穆公得
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
周平王二十一年,
秦文公擊敗西戎,“岐以東獻之周”。
據古書記載,戎多為“披髮左衽”。《
左傳》說姜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生活習慣、禮俗、語言的差異,把戎部落和華夏部落區分開來。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顯然他們和
周人本為同族人,只是出於歷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們
分道揚鑣,比如姜戎就是
四岳的後裔。儘管戎和華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這對彼此交往並無太大妨礙,如
晉獻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為妻。
名稱演變
王鐘翰《中國民族史(上下)》“第二編 華夏及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介紹:"戎"是中國西北古代各部落的通稱。亦稱"西戎"。
殷墟卜辭已出現“戎”字,是否作族稱,還要進一步研究。
“羌”用作為西方各部落的通稱。在周人興起時,西戎仍是在隴濟及涇洛一帶遊牧的鬼戎,其實也是許多部落的總稱,並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 在周
滅商以前,主要用來稱呼周原附近與周為敵的各部落,其勁敵集中於周原以西隴山地區,故稱為西戎。滅商以後,為表示對商的敵愾,稱之為“戎殷”或“戎衣”。自春秋時起,“戎”還偶爾與“華”並稱為“華戎”。這些都是以戎作為對所有非
華夏各部落的泛稱。
至於“西戎”,在西周到戰國,主要是指非周人的各部落,秦漢以後整個中國古代,狹義即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殷周之際,有鬼戎、余無之戎等。周時西戎,《
禹貢》認為是指織皮、崑崙、析支、渠搜等。《
史記·匈奴傳》認為是指綿諸、緄戎、翟、義渠、大荔、烏氏、朐衍,分布在黃河上游及甘肅西北部,後逐漸東遷。其中緄戎,即
犬戎,於諸戎中尤強。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犬戎與
申侯聯合,攻殺周幽王,迫使周室東遷。
周本紀記載:
后稷卒,子
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後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間。戎狄之間即陝、甘一代。
到
古公亶父在豳時,“薰育
戎狄攻之,欲得財物”。《詩·
大雅·綿》歌詠古公亶父在周原築城,
混夷遠遁。但周原的戎患仍很嚴重。
《詩·
小雅·採薇·序》說:“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
獫狁之難”。《採薇》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見戒,獫狁孔棘”等句。《
孟子·
梁惠王》下甚至說:“太王事
熏鬻,文王事
昆夷。”文王經過征服與爭取,戎狄“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國以事紂”。實際上打著商王的旗號對周圍各部落與
方國的兼併,有所謂“
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滅商準備了條件。
在西周到戰國,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在秦漢以後,狹義即指氐羌諸部,廣義則包括中國西部各民族。 分類
春秋時,戎有7種,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無終;允姓之戎,即陰戎或陸渾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稱畎犬、昆夷、緄夷;驪戎;戎蠻。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義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間,有許多部落,不相統一。
至戰國時,
義渠、大荔等與秦相接諸戎,自春秋以來逐漸並滅於秦。林胡、樓煩並滅於趙。而山戎不復見於史,東胡有其地,燕卻東胡設北邊與東北五郡。故戎或往往與胡雜處,名稱也往往相混。
鬼戎
鬼戎的“戎”是
周人加的蔑稱,其它如薰育、
熏鬻、
昆夷(夷也是
諸夏所加)、綿夷、串夷、畎戎、大戎、獫狁,實際上是同一稱呼不同時期不同的譯寫。
王國維先生指出這些不同稱謂:“余謂皆畏與鬼之陽聲……故鬼方、昆夷、薰育、獫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此一族不是一個部落,而是有相同稱謂的各部落,他們已進入階級社會,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在戰爭中各部落也許有一定的結盟統一號令。
犬戎
古代部落名,又叫
獫狁,古代活躍於今陝、甘一帶,獫、岐之間。到西周末期,長期的農耕和平環境,使得君王荒淫無度,玩物喪志,
烽火戲諸侯。君主性格軟化,無心富國強兵,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強盛約三百年的西周覆滅。此後,犬戎便成了周部落最可怕的敵人,直到唐朝,漢民族還用“犬戎”和“戎狄”代指一切西北遊牧民族。
歷史發展
氐羌西戎
與炎帝、黃帝的淵源
氐羌與炎帝、黃帝有密切的淵源關係。《國語·
晉語》記述,炎、黃二帝為兄弟,是少典氏。黃帝得姓姬,炎帝得姓姜。《
左傳》哀公九年說:“炎帝火師,姜姓其後也。”在
甲骨文中,羌從羊從人,姜從羊從女,兩字相通,表示族類與地望用羌,表示女性與姓用姜。
民國初年以來,章太炎在《檢論·序種姓》中已指出:“羌者,姜也。”後來
傅斯年在《姜原》中進一步論證:“地望從人為羌字,女子從女為姜字”。
顧頡剛在《九州之戎與戎禹》中更指明:“姜之與羌,其字出於同源,蓋彼族以羊為圖騰,故在姓為姜,在種為羌。”
與姜姓各部落的淵源
姜姓各部落,奉
伯夷、四岳為祖神。《國語·周語》說:“上帝,祚四岳國,命以侯伯,賜姓曰姜”,其後有申、呂、齊、許等國。《鄭語》又說:“姜,伯夷之後也。”
四岳又稱
太岳。《
左傳》隱公十一年說:“夫許,大岳之胤也”。
莊公二十二年又說:“姜,太岳之後也。”四岳,在《
山海經》中寫作
西嶽,形近致誤。
楊寬在《中國上古史導論》中斷言:“伯夷之稱四岳與太岳者,蓋又因伯夷本為
西羌及
姜姓民族(
部落)之岳神耳。”
姜姓在
西周為舅族之顯姓,有申、呂、齊、許等諸侯,其中尤以齊與申,為周所倚重。姜姓諸侯為
華夏的重要來源之一。但直到春秋,仍有姜姓之戎,姜戎的酋長駒支明確說:“我諸戎四岳之裔胄也。”即使姬姓,也有驪戎和狐戎,他們與晉通婚,受到了“同姓為婚”的指責。
氐羌與姜姓的關係,《
山海經·
海內經》說:“
伯夷父生西、四岳,西、四岳生先龍,先龍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與姜姓同奉伯夷、
四岳為祖神而異姓,表明了四岳
苗裔的分化。
《山海經·
大荒西經》又記述:“有互(氐)人之國,
炎帝之孫,名曰靈恝,靈恝生互(氐)人。”氐人與羌人一樣,是炎帝的苗裔。
此外,遠古神話還有關於共工與鯀是羌人的天神與祖神的內容,而
大禹出於九州之戎或西羌。在第一編遠古各部落集團一節已經述及,炎、黃二帝部落集團,起源於隴山東西,
渭水上游,是其在東發展的為華夏部落的主要來源之一,往西發展的即氐
羌族系。共工與鯀禹,源出隴山地區,而興於黃河中游。到商代他們的苗裔多已與商部落融合,有些則在商部落眼中仍是羌人。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證明
上述遠古神話關於氐羌與
炎黃的淵源關係,在考古學上得到了印證。中國的
新石器時代考古學證明,隴山東西、黃河上游與黃河中下游地區都屬於仰韶文化人群,由距今七八千年的,有陝甘接壤地帶隴山兩側的
老官台文化及
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還有河南及河北南部的磁山-裴李崗文化發展而來。大致上,
今甘肅及青海境內的馬家窖文化是從仰韶文化發展而來的。
晉南、陝西乃至甘青地區的仰韶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灣一期文化發展而來的。 隴山以西,甘青及今寧夏南部,四川西北部,繼仰韶文化發展的為馬家窯文化,年代約當公元前3300—前2050年,
基本上與黃河中游及古黃河下游的河南、晉南、陝西、冀南地區的龍山文化平行發展。這時
中原地區已進入炎黃與兩昊兩大系統各部落集團的鬥爭與融合時期,形成以
黃帝、堯、舜、
禹為代表的王朝前古國共主“禪讓”的時代。
在黃河中上游,繼
馬家窯文化發展的是
齊家文化。這是早期
青銅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分布範圍基本上重合。齊家文化的來源,可能不單純來源於馬家窯文化,也受了
隴山以東乃至關中文化的影響,年代上限相當公元前2000年,已進入
夏代編年範圍。
馬家窯文化與齊家文化,都比較集中分布在黃河中上游一些適於農耕發展的河谷地帶。從出土的生產工具和當時人的生活遺留看,都是比較原始的農耕文化,同時養畜業和漁獵經濟也占較大的比重,階級分化已經出現。
繼齊家文化發展的黃河上游青銅文化,隴山以西至
甘南洮河流域有
寺窪文化,仍以農業為主。黃河上游及
湟水流域分布的
卡約文化,則已發展為以遊牧為按照傳統的觀點,羌人似乎從起源時代起就是遊牧族群。同時傳統的看法,認為原始社會各部落的經濟發展,都是由採集、狩獵、遊牧,再發展為農業的。考古學證明這種傳統的看法是不科學的。我國所有的
新石器時代文化,除北部草原以細石器為主要特徵的諸文化可能是以狩獵或漁獵為主,其餘各種
新石器文化,包括
隴山以西,黃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早期
青銅文化,都是以農業為主的文化。
西周及春秋時代的西戎
《史記.
匈奴列傳》和《史記·
秦本紀》載:周人先祖
公劉部落在
豳(郴縣-旬邑縣),三百年後
古公亶父因西戎攻打而南遷於
周原。西周初期,居的
大駱部落被戎兵消滅,周宣王讓大駱的兒子
秦非子(
秦國始祖)率領隊伍到
西犬丘(在甘肅
天水等)養馬。專家認為西周時期黃河中游地帶的氣候巨變、乾旱導致西戎不斷東遷尋水草地,衝突不斷。
歷史溯源
姜姓部落在文化上與周人還有一些差別,在周原先
周文化中發現了一些帶羌戎文化特點的墓葬,大概就是姜姓部落的遺存。周人自身也曾包括在商王朝泛稱的氐羌之中。當周人已農業化並且日益壯大興起時,強調自己是
黃帝姬姓的嫡派,是在
夏朝衰亡時
“自竄於戎狄之間”的一支夏人。說文解字
《
說文解字》說:“戎,兵也”,兵即武器。
應劭《
風俗通義》說“:“戎者,凶也。”
周人大概由“兵”、“凶”之義引而稱呼與之為敵的氐羌各部落為戎,一方面表示
敵愾,同時也將他自身及舅族與氏羌人區別開來。
竹書紀年
到
周文王之父
季歷時,已臣附於商,並依靠商朝的支持,展開了對周圍各遊牧羌戎的兼併和征伐。古本《
竹書紀年》載:
太[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之戎,周師大敗。
太[文]丁四年,周人伐無餘之戎,克之。周王季命為殷牧師。
太[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太[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周文王繼位後,為商
西伯,曾被
紂王囚於羑里,後來獲赦釋放,紂王“賜之弓矢斧鉞,使西伯得征伐”。於是伐
犬戎、
密須。
在上述
季歷與文王征伐的諸戎中,以西落鬼戎為最強,既稱“西落”,當在周原以西汧隴地區及其以西,大概是與鬼方有共同族稱的
遊牧民族。一次戰爭被俘獲“十二翟王”,可見鬼戎部落之眾,“十二翟王”即是十二位鬼戎部落酋長。“翟”以同音與“狄”相通假,本非族稱,是
周人及
諸夏加給鬼戎的蔑稱,與“戎”具“兵”、“凶”之義引申加之於各敵對部落相同。
王國維先生說:“《經》、《傳》所記,自幽王以後至春秋隱、桓之間,但有戎號,莊、閔以後,乃有狄號。”又說:“狄者,遠也……《書》稱‘狄矣西土之人’,《詩》稱‘舍爾介狄’,皆謂遠也。乃引申為驅除之於遠方之義……凡種族之本居遠方而驅除者,亦謂之狄。”所謂“翟王”,即遠方當驅除之王。詳細見《史記》
王國維考證
商及周初的鬼部落,按
王國維先生考證當是畏部落,與媿、隗等姓相通,是漢代隸定時寫為鬼,鬼方即畏方,是一個分布很廣的部落。
西周早期銅器銘文《
小盂鼎》記述了盂在受爵以後兩年,即康王二十五年,以兩次對鬼方戰爭的勝利告捷獻俘於周廟而受慶賞的史實。其第一次僅俘虜即達“萬三千八百十一人”,“執獸三人”,第二次又“執獸一人”。此外,還掠奪了大量牲畜財物。此銘殘泐過甚,難以通讀,但從可辨釋的俘獲數字看,已表明戰爭規模之大,周對他征伐不遺餘力,也可見鬼方當是一個人眾較多的強敵。
郭沫若分析
郭沫若先生分析了俘人達萬三千多,“執獸”僅一二人,指出“足見獸之重要,蓋獸讀為酋,言生擒其酋首也”。
銘文還記述了鬼方酋長回答訊問為何反叛時說,他們因為周之伯首先進犯,才“從商”反叛的。郭沫若先生推斷此處所說的商是在商朝滅亡後逃往西北的商王遺族,並具體指為後來被秦滅亡的杜毫,他們在周初曾聯合鬼方進行反周的戰爭。
梁伯戈記載
另有《
梁伯戈》記載梁伯曾伐“
鬼方(蠻)”。
梁國,秦改為
少梁(今陝西省韓城縣),在
鎬京東北。故
王國維斷定鬼方“全境猶當環周之西、北二垂而控其東北”。
在今山西省境內,商代原有許多羌人部落與方國。周初,唐叔受封於晉南,仍“啟以夏政,疆以戎索”,受賜之民也有“懷姓九宗”。可見當時晉南仍有不少羌戎,“懷姓”即鬼方之媿姓。在
太行山東側,今河北省南部也有鬼侯城,《
史記索隱》引《
括地誌》說:“相州滏陽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蓋殷時九侯城也。”滏陽即今河北省滏陽縣,鬼方也有東遷至太行山以車古黃河下游立國為諸侯的。
在
周人興起時,仍在隴濟及涇洛一帶遊牧的鬼戎,其實也是許多部落的總名,並且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名稱。
古公亶父在豳時,“薰育
戎狄攻之,欲得財物”。《詩·
大雅·綿》歌泳古公亶父在
周原築城,混夷遠遁。但周原的戎患仍很嚴重。《詩·
小雅·採薇·序》說:“文王之時,西有
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
採薇》有“靡室靡家,獫狁之故”,“豈不見戒,獫狁孔棘”等句。《
孟子·
梁惠王》下甚至說:“太王事
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經過征服與爭取,戎狄“莫不賓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國以事紂”。實際上打著商王的旗號對周圍各部落與方國的兼併,有所謂“三分天下有其二”,為滅商準備了條件。
鬼戎的“戎”是
周人加的蔑稱,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
諸夏所加)、綿夷、串夷、畎戎、大戎、獫狁,實際上是同一稱呼不同時期不同的譯寫,
王國維先生指出這些不同稱謂:“余謂皆畏與鬼之陽聲……故鬼方、
昆夷、薰育、獫狁,自系一語之變,亦即一族之稱。”此一族不是一個部落,而是有相同稱呼的族群(
部落),他們已進入階級社會,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在戰爭中各部落也許有一定的結盟統一號令。
周王伐戎
周武王伐紂,得到了西土各國的支持,《
牧誓》所舉有羌,大概即
殷墟卜辭中作專名的
羌方。此外,
在周代的文獻中,很少見羌作部落名,原被商代泛稱為羌的諸部落與方國,其保持原有生產生活方式的都已泛稱為戎。周文王雖已使諸戎臣服,也還是叛服不常。周武王滅商以後,為保障京師的安全,“放逐戎夷涇洛之北,以時入貢,命曰‘荒服’”。
西周初,從
隴山東西到
河套、東延及今山西境內,都有諸戎遊牧部落分布,與周保持“以時入貢”、“王事天子”的關係,比較相安。從《
小盂鼎》、《
梁伯戈》的
銘文看,
康王時還發生過對鬼方的戰爭,而史書失載。
鬼方部落在商周之際與周初,是周人的勁敵,所以周人把鬼方當作遠方的通稱。
西周
中葉,與戎狄部落相安共處的局面日益難以維持。
周穆王時,周室尚稱強大,因“戎狄不貢,王乃西征
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遷戎於太原”。
穆王西徵到了什麼地方?據古本《
竹書紀年》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征,至
崑崙丘,見
西王母,乃宴。”
崑崙丘所在,各家考證不一,肯定已超過
隴山山脈,到達今甘青境內,見到了西戎部落的一位女酋長。穆王從隴以西遷戎部落至涇水上游之太原,大概是為了便於控制,後來太原之戎成為周室鄰近
王畿的威脅,完全與穆王初衷構想背道而馳。
自
周夷王以後,周日益衰敗,“荒服不朝”的局面越來越嚴重,而秦部落在隴山地區逐漸壯大,周也逐漸倚靠
秦人來制西戎。
周考王時封
非子於
秦邑(今甘肅省
天水市清水縣),為周附庸。同時接受
申侯的要求,讓非子同父異母兄弟成繼承其父大駱的酋長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成的母親是申侯之女,申的這一支對西戎部落有重大的影響,與周也保持較密切的關係,大概是姜姓
申國仍居隴山地區的遊牧部落,當他們與周為敵時,稱為申戎或姜氏之戎。
周厲王時,西戎殺
秦仲同族,即居於犬丘的一支大駱的後裔,王命伐戎,不克。
周宣王四年,使秦仲伐戎,失敗被殺,
宣王召秦仲之五子,予兵7000破戎,西戎稍卻,秦遷居
犬丘,周封秦仲之長子為西垂大夫,即
秦莊公。
宣王五年,獫狁,即犬戎。侵周至涇水北岸,宣王派南仲築城於朔方,
尹吉甫擊敗獫狁,逐至太原,一時西戎臣服。
宣王三十一年,遣兵伐太原之戎,不勝。三十六年代
條戎、
奔戎,敗績;三十八年晉人敗北戎於汾隰;戎人滅姜侯之邑;三十九年,王伐申戎。《國語·
周語》上記述,“宣王三十九年,戰於千畝,王師敗績於姜氏之戎”,此役當與《
竹書紀年》所記宣王三十九年代申戎是同一史實。千畝為周王之籍田,應距
鎬京不太遠,宣王敗後“遂料民於太原”,也就是穆王遷戎於太原之太原,在鎬西北,實際上是周之遠祖在涇水上游與戎狄部落雜處的地區,與後世所說晉陽太原不同。戎人所滅姜侯之邑,大概是姜姓之封於周原境內者。《水經·渭水注》“岐水又歷
周原下,水北即
岐山矣。岐水又東經姜氏城南為
姜水”。此姜氏城或許即戎人所滅姜侯之邑。
地理分布
晉國北戎部落
條戎在
中條山北鳴條陌,奔戎與條戎並列應相距不遠。汾、隰為晉中兩水名,漢代有
隰縣,今山西省離石縣境,其地在晉國之北,故晉人稱之為北戎。
從以上可以看出,宣王時與諸戎部落的戰爭重心在隴山地區的西戎,同時在
霍太山南北,戎人與周與晉也發生了一些規模較小的戰爭。
申的另一支,與周王保持密切的甥舅關係。
周宣王封其舅
申伯於謝邑(今河南省南陽市東謝營),控制南方。
周幽王後也來自謝邑之申國,幽王無道,失信於諸侯,寵褒姒,廢申後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公元前771年(幽王三十一年)申侯聯合增國(也在今南陽市境內)及
犬戎攻
鎬京,殺幽王,立宜臼為
周平王。為避西戎,遷都於雒邑,史稱東周;當前中國史界以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為
春秋時期的開端。
春秋諸戎部落
王鐘翰《中國民族史(上下)》“第二編 華夏及華夷五方格局的形成”介紹:進入春秋時期,諸戎分布很廣,而且在中原與周王及諸夏發生了錯綜複雜的關係。可分為
鎬京與
岐周地區、
伊洛地區、魯西及
豫北地區、晉國周圍地區、隴山與隴以西地區。
平王東遷,封
秦襄公為諸侯,命襄公從西戎手中收復岐周地區,並將岐以西賜秦。至公元前750年(周平王二十一年),
秦文公擊敗西戎,“於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東獻之周”。實際上岐以東仍為諸戎部落所占據。秦又經過幾十年與諸戎的鬥爭,至
秦武公滅戎人彭戲和小
虢,於是東至
華山。公元前677年(
周僖王五年),
秦德公遷居雍,,今陝西省
鳳翔市,,,從此秦在崤函以西發展為強國,而秦與西戎的鬥爭轉向隴山及隴以西地區。
魯西及豫北地區,主要是
戎州已氏之戎,春秋初與魯、齊、鄭等國的關係,已在本編第二章第一節述及。
伊洛地區,在平王東遷以前已經有不少戎人部落,其中見於《左傳》有名可考者有揚拒、泉皋、伊洛之戎。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帶作亂,招揚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燒東門。此後,伊洛之戎曾與魯、晉會盟,又曾攻宋,在
陸渾之戎遷來以前是伊洛地區主要的戎患。
瓜州遷戎
公元前638年(
周襄王十四年),
秦穆公與
晉惠公遷
陸渾之戎於
伊川,同時遷
姜戎於晉南。陸渾戎周詹桓伯說是“允姓之奸,居於瓜州”,晉
范宣子對戌子駒支說:“昔
秦人逐乃祖吾離於瓜州。”這個瓜州在秦晉西北,
杜預認為在敦煌,但敦煌在秦雍都以西千數百里之外,其地在漢武帝時始立郡,若遠在敦煌,對秦毫無威脅,秦也無力驅除他們。允姓,因獫狁而得姓,與鬼方媿姓相同,西戎本有九州之名,
瓜州大概為其中之一,在秦雍都附近,涇、洛二水中上游及陝北一帶。秦因陸渾與姜戎近都,務在驅除,而晉惠公原逃亡在外,得秦國支持才獲得晉侯地位,他的母親又是允姓戎之女,允姓戎是他的舅族,因而迎合秦國,招允姓陸渾之戎安置於伊水流域,
嵩山附近,而姜戎安置於晉南。
陸渾之戎,南遷後除伊川之外,還有一些分布於熊耳、外方諸山之北,黃河之南,山北水南稱為陰,所以黃河與熊耳之間稱為陰地,故陸渾戎又稱
陰戎,又因其原居地已有九州之名,稱為九州之戎。南遷後,成為周王新的威脅,在
晉楚爭霸期間,依違於晉楚之間。公元前606年(
周定王元年),
楚莊王伐陸渾,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晉國滅陸渾,陸渾酋長奔楚,而餘眾屬晉,不久晉國即完全吞滅九州之戎而築城有其地。
戎晉雜處
晉國周圍,西周以來不僅有許多姬姓與異姓諸侯,也有許多戎狄部落雜處其間。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於唐,在河、汾以東,地方百里,
唐國在今山西省
翼城縣境。其後分為翼城、
曲沃兩支。公元前679年(周僖王三年),
曲沃武公並晉湣侯之地,遷居翼城,統一晉國,並得到周王承認為晉侯。其境域仍限於汾涑平原。武公於公元前677年去世,獻公繼位,大肆擴張兼併,《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述晉國女叔侯說:“虞、虢、焦、滑、霍、楊、韓、魏,皆姬姓也。晉是以大。
若非侵小,將何所取?武獻以下,兼國多矣。”《
韓非子·難二篇》記述晉燭過說:“昔者吾先君獻公,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可見獻公以前晉國周圍小國林立。即晉獻公並國如此之多,還是“戎狄之民實環之”,直到公元前527年(
周景王十八年)晉國籍談仍聲稱:“晉居深山,戎狄與之鄰而遠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此時已是春秋晚葉,籍談的話顯然有誇大,但也反映了晉國周圍戎狄分布的複雜情形。自夏代以來,直到春秋初葉,
霍太山南北戎狄分布的基本狀況,沒有根本的改變。但到春秋中葉以前,戎與狄不加區分,
至春秋中葉,始有“狄”的稱呼,晉國及鄭、衛、邢等國北邊各部落,一般都稱為狄,有赤狄、白狄、長狄各部落,將在
北狄一節敘述。晉國境內雜居之戎及晉國南邊之戎,有名可考者有條戎、奔戎,已在前面述及。晉穆侯“七年伐條,生太子仇”,此即前所述周宣王三十六年伐條戎、奔戎,敗績,故晉侯生子取名為“仇”。
獻公結好
晉獻公一方面兼併許多小國,同時注意結好於諸戎。他“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預註:“大戎,唐叔子孫別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大、小二戎是以戎之二女年次相對而言,不是部落名稱。按上引《左傳》杜《注》顯然出於不同部落,而《
史記》說:“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春秋時戎狄經常相混,狐氏出於唐叔,與晉同祖而在戎狄部落,從狐氏對重耳在外流亡及後來奪晉侯位是為晉文公並且成為
春秋五霸之一的事業所作的突出貢獻看,狐氏的華化程度相當深。
晉獻公伐驪戎,得
驪姬,驪戎也是姬姓之在戎狄者。驪姬有寵,生子奚齊,晉獻公晚年殺太子
申生,迫重耳與夷吾出亡,夷吾逃至
秦國,在晉獻公死後得到秦穆公支持歸晉奪位,即
晉惠公。驪戎一般以為分布在今西安市臨潼附近
驪山,顧頡剛先生依當時晉東西諸國形勢推斷驪戎應是居於晉國絳都,在翼城附近為晉獻公所築新都城,東邊的“草中之戎”與“麗土之狄”,在今山西省翼城縣以東析城、王屋一帶。
姜戎部落南遷
晉國南部最活躍的是姜戎。前已述及,晉惠公招姜戎安置在晉國南部。這一部落群,大概就是周宣王三十九年所伐的申戎。申,姜姓,故稱姜戎。姜戎於公元前638年南遷,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幫助晉國邀劫襲鄭未成功的秦師於崤,俘虜秦國孟明視、西乞術、
白乙丙。可見姜戎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晉國在
晉文公稱霸以後,楚國強大起來,晉一度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69年(
周靈王三年),晉國
魏絳向晉侯建議和戎,以物產換取戎人部落的土地,並且得到諸戎的支持,數年間晉國重振霸業。戎狄與晉國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對晉國的興衰有一定的影響。
夏境諸戎
諸戎遷徙到諸夏境內,當然會接受諸夏的文化影響,但直到春秋的中晚葉,仍大體保持畜牧業的特點。公元前559年,周靈王十三年,姜戎子駒支追述晉惠公因諸戎部落是四岳之後,才把諸戎安置在晉國南部,成為晉國“不侵不叛之臣”。然而此時距南遷已80年,駒支仍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蟄幣不通,言語不達”,與姬姓華夏部落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到春秋戰國之際,情況就不同了,伊洛地區諸戎部落已被韓、魏並滅,姜戎部落也不復見於記載,其它魯西豫北及豫南地區諸戎部落,也都已被楚國及齊、魯等兼併,崤山以東諸戎部落已被吞滅,戎人部落也都已加入華夏部落行列,被華夏部落所涵化。只有隴山地區及隴以西,或與秦長期交往被華化,或在隴以西逐漸形成氐羌族群,成為秦漢以後氐羌民族的前驅。
西部羌人
只是在青銅文化有所發展,生產力水平進一步提高,當地各部落才突破自然的限制,來到廣大草原上發展了畜牧業,成為遊牧部落。西戎氐羌在起源時代,是由原始的農業各部落,到
青銅時代才發展為遊牧的各部落的,他們成為遊牧部落是在中原已建立夏、商王朝的時期。《說文》稱:“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
風俗通義》也說:“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從羊、人,因以為號。”
許慎、
應劭所作的這種詮釋,都是指夏商以來中國西部的羌人,若說氐羌起源時代,則都是以原始農業為主,兼事漁獵的各部落與部落。
到秦漢時期,西戎氐羌部落在與東方漢王朝的對抗中遂漸發展成為氐羌民族,同時,漢王朝的
九州以華夏部落為主體,加上巴蜀部落、
百越部落等諸部,開始形成漢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