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商末孤竹國君長子)

伯夷(商末孤竹國君長子)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伯夷(生卒年不詳),商末孤竹國人,商紂王末期孤竹國第八任君主亞微的長子,弟亞憑叔齊。子姓,名允,是殷商時期契的後代。初,孤竹君欲以三子叔齊為繼承人,至父死,叔齊讓位於伯夷。

伯夷以父命為尊,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伯夷叔齊同往西岐,恰遇周武王討伐紂王,伯夷和叔齊不畏強暴,叩馬諫伐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姜子牙曰:此二人義人也,扶而去之。”……天下宗周,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餓死首陽山

基本介紹

  • 本名:墨胎允
  • 別稱:伯夷
  • 所處時代:商末
  • 出生地:孤竹國(今唐山地區)
  • 主要作品:古琴曲《伯夷操》
  • :子
  • :墨
  • :允
  • 國籍:孤竹國
  • 典故:夷齊讓國,不食周粟
人物生平,史籍記載,與燕山琴派,歷史評價,文學形象,

人物生平

3000年前,冀東大地唐秦地區正是孤竹國中心轄區。孤竹建國很早,歷經了夏商和西周三個朝代。據考古資料表明,孤竹國文化發達,經濟繁榮,牲畜飼養和農副產品交易日益繁忙。釀酒、漁獵、煮鹽、冶煉以及手工業較為發達。從觚竹本意來看,以書寫的文具反映了這個國家已經有比較高的文化。
孤竹國是商王朝在北方的一個宗族國,其國君墨氏。墨氏在文獻中或作墨夷氏、目夷氏。據《史書、殷本紀》:“契為子姓,其後分封,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也就是說,孤竹國君為建立商王朝的商部落始祖契的子孫後代。據此,有史家推測,孤竹國能建立於夏代,入商為商代的同姓諸侯國。從契到唐滅夏桀建立商朝,共傳十四代。在這樣一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商部落的不斷擴大,孤竹國作為其宗族國,為商族南下以及最終建立殷商王權,起到了物資和人員輸送的戰略支撐。
到了商朝後期,孤竹國出現了夷齊讓國、叩馬諫伐、恥食周粟、甘餓首陽的美談。原來,孤竹國君有三個兒子,長子名允字公信,即後來諡號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達,即後來諡號為叔齊。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齊為嗣子,繼承他的事業。後來孤竹國君薨,按當時社會常禮,長子應該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卻說:“應該尊重父親生前的遺願讓位與叔齊。”於是他放棄自己繼承王位的權利,逃到孤竹國外。大家又推舉叔齊作國君。叔齊說:“我若繼承王位,既破壞了禮制,又於兄弟不恭。”也逃到孤竹國外,和他的長兄巧遇在趕往西岐的考察途中。國人立中子繼承了王位。
兩人走到孟津,正趕武王伐紂。兄弟二人不畏強暴,上前拉住武王馬韁說:“你父親死了不在家守孝,還大動干戈,這能稱得上孝道嗎?你作為商朝的臣民,前去弒殺自己的君主,這能算得上仁義嗎?”周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武王伐商功成,伯夷叔齊隱居求志,不與武周為伍,謝絕周武王的封賞和高官厚祿。至此,夷齊兄弟”採薇而食“,直至餓死首陽山。
伯夷叔齊的故事千古流傳。夷齊愛國守志、清正廉明、仁義禮讓、孝感天地的高尚品行,是中華民族和人類社會的寶貴財富;是中華兒女追求真理、勇擔大任、慷慨赴義的精神源泉;是遵守規則、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楷模;是國際友好、世界大同、人類生生不息的永遠豐碑和精神家園。

史籍記載

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有違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二人聽說西伯昌善養老人,合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正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後來武王克商,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伯夷伯夷
【翻譯】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要立叔齊為國君,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逃走了。國人只好擁立孤竹君的次子。這時,伯夷、叔齊聽說西伯昌能夠很好地贍養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裡,西伯昌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武王追尊西伯昌為文王,並把他的木製靈牌載在兵車上,向東方進兵去討伐殷紂。伯夷、叔齊勒住武王的馬韁諫諍說:“父親死了不葬,就發動戰爭,能說是孝順嗎?作為臣子去殺害君主,能說是仁義嗎?”武王身邊的隨從人員要殺掉他們。太公呂尚說:“這是有節義的人啊。”於是攙扶著他們離去。等到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暴亂,天下都歸順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認為這是恥辱的事情,他們堅持仁義,不吃周朝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上,*採摘野菜充飢。到了快要餓死的時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辭是:“登上那西山啊,採摘那裡的薇菜。以暴臣換暴君啊,竟認識不到那是錯誤。神農、虞、夏的太平盛世轉眼消失了,哪裡才是我們的歸宿?唉呀,只有死啊,命運是這樣的不濟!”於是餓死在首陽山。
賞析】《史記》中《伯夷列傳》的意義在於借題發揮,抒發自己胸中塊壘。借為伯夷立傳之機,對當時好人遭殃,壞人享福的社會,提出了憤怒的質問,對歷代用以麻醉慰藉人心的所謂“天道”,也提出了強烈的懷疑,這是富有批判性和戰鬥性的。同時“奔義”、“讓國”這是司馬遷所讚美的一種美德,這和漢代建國以來統治集團內部君臣、父子、兄弟之間勾心鬥角,攻伐殘殺不休形成鮮明的對照。
作者以“考信於六藝,折衷於孔子”的史料處理原則,於大量論贊之中,夾敘了伯夷、叔齊的簡短事跡。他們先是拒絕接受王位,讓國出逃;武王伐紂的時候,又以仁義叩馬而諫;等到天下宗周之後,又恥食周粟,採薇而食,作歌明志,於是餓死在首陽山上。作者極力頌揚他們積仁潔行清風高節的崇高品格,抒發了作者的諸多感慨。
上古伯夷上古伯夷
司馬遷深刻的認識到了命運與道德之間的矛盾與悖論,“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似乎很有道理,然而歷史上卻總會有這樣的例外。孔門的弟子中,顏回最為好學,而一直過著貧困的生活,最終早喪。而惡人卻常常榮華富貴,一生坦途,著名的惡人盜跖,無惡不作,卻以壽終。這正生動體現出了這一矛盾。而在“義”與“利”兩者不能兼得的時候,有道德修養的人,尤其是有儒家信仰的士大夫們,卻常常選擇為自己的志向殉道。這是伯夷叔齊的選擇,也是孔子以降千千萬萬士大夫的選擇,司馬遷本人亦不例外。他為李陵上書求情,慘遭下獄,為了父親的託付,忍受了腐刑,受盡人們的冷眼嘲笑。而讓他選擇堅持的,正是自己如同伯夷叔齊一樣的理想,而為了自己志向甘於殉道的精神,正是司馬遷將《史記》寫成最優秀作品必不可少的因素。

與燕山琴派

古之賢者多善操琴,伯夷就是一位古琴大師,他創作的古琴曲《伯夷操》流傳至今。伯夷生前主要生活在燕山南路唐山地區。燕山一帶歷來多隱逸之士,他們多善彈古琴,伯夷遺韻也因此傳之不絕。於是,漸漸的在這一帶形成了一個古琴流派,稱為燕山琴派。燕山琴派弟子們代代相傳,世世相因,琴風所致,雲開霧散,天清氣朗,為伯夷精神又增添了一大傳奇。
世人皆知伯夷賢,誰聞伯夷琴聲遠。燕山走來王燕喜,一曲“孤竹”天下傳。

歷史評價

伯夷、叔齊,為歷代聖賢和文人墨客敬仰和稱頌。姜太公曾評價說:“此義人也!”
管子曰:“故伯夷、叔齊非於死之日而後有名也,其前行多修矣。”
孔子曰:“古之賢人也。”
孟子曰:“聖之清者也。”
毛澤東:對自己國家的人民不負責任、開小差逃跑、又反對武王領導的當時的人民解放戰爭、頗有些“民主個人主義”思想。

文學形象

伯夷頌】(唐朝韓愈)
士之特立獨行、適於義而已、不顧人之是非,皆豪傑之士、信道篤而自知明者也。一家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寡矣;至於一國一州非之,力行而不惑者,蓋天下一人而已矣;若至於舉世非之,力行而不惑者,則千百年乃一人而已耳;若伯夷者,窮天地、亘萬世而不顧者也。昭乎日月不足為明,崒乎泰山不足為高,巍乎天地不足為容也。
當殷之亡,周之興,微子賢也,抱祭器而去之。武王、周公,聖也,從天下之賢士,與天下之諸侯而往攻之,未嘗聞有非之者也。彼伯夷、叔齊者,乃獨以為不可。殷既滅矣,天下宗周,彼二子乃獨恥食其粟,餓死而不顧。繇是而言,夫豈有求而為哉?信道篤而自知明也。
今世之所謂士者,一凡人譽之,則自以為有餘;一凡人沮之,則自以為不足。彼獨非聖人而自是如此。夫聖人,乃萬世之標準也。余故曰:若伯夷者,特立獨行、窮天地、亘萬古而不顧者也。雖然,微二子,亂臣賊子接跡於後世矣。
採薇歌】(先秦詩歌)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
吾適安歸矣。
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薇:一種野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