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城遺址(山東滕州雍城遺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雍城遺址,現為崮堆形,東北稍底,西南略高,呈不規則長方形; 縱橫最長150米,頂部平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考古隊及滕州博物館多次發掘考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滕州雍城遺址
  • 位於滕國故城
  • 形狀:烏龜形狀
  • 年代:西周
地理位置,考古發現,

地理位置

雍城遺址位於滕國故城(今山東省滕州市「棗莊市轄縣級市」)西北、莊裡西村以西,俗稱鬼城子、鬼修城、陰城、龜城、點將台等,舊時遺址呈烏龜形狀,為古滕國貴族墓地,被國家列“莊裡西遺址”,為棗莊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本完整的墓陵遺址,在上個世紀的六十年代後期,該處所建造的磚瓦窯廠給肆虐挖去很大一部分,以至於現今造成殘缺不全。
雍城遺址是昔日“高台聳翠、殿宇翔丹”,為滕西名勝之地。
據康熙56年版《滕縣誌》載:“太平院在雍城上,金天會年間建。”金大定十年鄉貢進士奚撰書的《太平院記》載:“今滕郡西二十里,南臨郭水,北瞻裊嶧,景甚異焉。”

考古發現

雍城遺址,現為崮堆形,東北稍底,西南略高,呈不規則長方形; 縱橫最長150米,頂部平展。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考古隊及滕州博物館多次發掘考查。
遺址土台系人工堆積而成,形成年代大約在原始社會晚期至夏商之際,在土層中曾發現石器和鹿角器。從龍山文化時期到漢代遺存都可以再次發現。
1978年在此處發現一座西周墓。出有銘銅器三件:其中吾鬲銘為“吾滕公寶尊彝”;簋二件。1980年又發現一西周墓。出土銅器六件;其中侯方鼎,銘為“滕侯作寶尊彝”。滕公簋銘為“滕侯作滕公寶尊彝”;此外還有壺和扁足鼎各二件,無銘文。特別是在此發掘的“滕皇”編锺、編馨是不可多得 珍品。上述文物的發現,為探究滕國的歷史,弄清滕城與公邱城的關係問題,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雍城之名見於清代,康熙56年版《滕縣誌》載:雍城在滕城西北一里許。《通志》云:“建置無考,其中多唐太宗功臣之故墟,俗傳所謂打球場也。按之所言,該雍城是曾埋葬過唐太宗功臣的故墟。
雍城遺址出土的元鼎雍城遺址出土的元鼎
《太平院記》誣以為公邱。
《滕國考》證為“滕城即公邱一城”。《水經·泗水注》公邱城“城周二十里,內有子城”。據麗道元之說,外城周圍二十里,應包括雍城遺址,和文公台同在一城。又引《地理志》之說,“以為公邱即滕”。清道光二十六版《滕縣誌》、《讀史方輿紀要》均引此為滕城之範圍。
但是根據考古發現,雍城並不在滕城之內,而在其城西北角之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