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關口,位於銀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距銀川市約五十多公里,是寧夏與內蒙古的交界處。這裡有一道明代時修築的長城,曲折蜿蜒,遺蹟十分清晰。三關口又稱赤木口,位於賀蘭山中部,東北距銀川約40公里,銀川至巴彥浩特的公路正由三關口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關口
- 地理位置:銀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
- 著名景點:三關口明長城
- 修建時間:公元1540年
- 記載史料:《嘉靖寧夏新志》
- 修建時期:明朝嘉靖十九年
景點簡介,寧夏固原市三關口,地理位置,歷史記載,軍事價值,相關介紹,
景點簡介
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關口處陡然平緩下來,關口地勢十分開闊,此關自古即為阿拉善高原進入寧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注意三關口的防務。據載:僅一次修關就派了4000多名軍夫。平常這裡駐守一名游擊將軍,統千軍以防之。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原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建有關隘。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於三關口築長城(明稱邊牆)設關隘,使其成為古代銀川城防的“四險”之一。
《嘉靖寧夏新志》載:三關口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從東向西設關三道。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牆相連線,夯土城牆起於北側山上,過關後向南蜿蜒而去。過頭道關順公路向西約2.5公里即為二道關,今僅關口南側的山頭上殘存一座夯土墩台。過二道關順路向西,山谷漸趨狹窄,約2.5公里後,便僅為兩壁相夾一道,十分險要,此處便是第三道關。修銀巴公路時,此關的最後一些遺址也被廢掉了。
三關口作為內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寧夏平原主要通道,歷史上曾有很多戰事發生在這裡。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時,就是把三關口作為突破口的。當時三關口稱克夷門,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這裡,蒙古軍同西夏軍展開大戰,最後驍勇善戰的蒙古軍攻占此關,兵鋒直指西夏都城中興府。明代這裡更是烽火不斷。到了清朝同治年間,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鬥爭中,三關口也是回民起義軍與清軍屢次爭奪的戰場。
寧夏固原市三關口
另一個三關口不同於賀蘭山地區的,而是位於六盤山地區的固原市涇源縣境內,現附近有三關口公路隧道,312國道經過該隧道。古名彈箏峽,又名金佛峽,俗稱三關口。古人以三關口、幸佛峽相稱,是有來歷的。地方史資料記載:風吹流水,常聞彈箏之聲,故名彈箏峽。峽中原有寺廟,廟內供有金佛,故名金佛峽。三關口,是指三個關口的要隘。至於哪三個關口,說法不一。就《民國固原縣誌》看,一說為六盤、瓦亭、蕭關這3關;一說為制勝、六盤、瓦亭3關,以蕭關總攝三關,從地理位置看,是有道理的。因為從瓦亭峽到三關口是一個長約10餘公里的防禦帶。這裡不僅是歷史上的著名關隘,也是歷史上風景奇絕之地。自古及今,人們都是這樣看待彈箏峽的。漢、唐以來歷代文人大量寫蕭關的詩作就足以說明這個問題。直到20世紀40年代葉超先生總纂《民國固原縣誌》時,仍將彈箏峽列為固原“絕景”。由瓦亭峽沿涇水往三關口而行,兩面雙峰對峙,涇水中流,愈是前行,景觀愈是奇秀,但見山勢崎嶇,峭壁迂迴,峰迴路轉;碧綠高聳的山巒,與迴轉賦形的水流相映襯,一派回中景致。蜿蜒東去的涇水流至三關口處,清風吹來,其聲如彈古箏般輕幽盪遠,韻味深長,清越可聽。古人留在三關口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不少,如“峭壁奔流”、“山光水韻”、“蕭關鎖鑰”等,但現清晰可辨的只有“山水清音”、“山水秀明”等。這些摩崖壁刻題字,既是對三關口雄險奇絕的歷史認同,也是對三關口、瓦亭一線自然風光的寫照。
地理位置
三關口山勢嵯峨,兩山之間是油黑的公路和一條幹涸的河床。長城從北面的高山上逶迤而下,跳過公路和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繼續伸向遙遠的天際。早春的陽光淡淡地撒向殘破的牆頭,洌洌寒風嗚咽著,像在訴說著幾百年前的往事。據說,當年成吉思汗率蒙古軍攻打西夏時,就是從三關口越過賀蘭山。兵鋒所過,遍地廢墟,燦爛的西夏文化從此湮沒難聞。在三關口東北約二十公里的那片開闊蒼涼的戈壁灘上,至今屹立著一座座殘敗的陵墓,它們是西夏慘遭屠滅的見證。
歷史記載
明嘉靖十年(1531年)寧夏僉事齊之耗“萬金”,修築了南起大壩堡,北連三關口,長達80公里的長城,後被風沙填平。《嘉靖寧夏新志》載:三關口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楊守禮、總兵官任傑修築,從東向西設關三道。頭道關為主關,南北與長城主體城牆相連線,夯土城牆起於北側山上,過關後向南蜿蜒而去。過頭道關順公路向西約2.5公里即為二道關,今僅關口南側的山頭上殘存一座夯土墩台。過二道關順路向西,山谷漸趨狹窄,約2.5公里後,便僅為兩壁相夾一道,十分險要,此處便是第三道關。修銀巴公路時,此關的最後一些遺址也被廢掉了。是“緩口可容百馬”之處。北側城牆沿山脊向北延伸,牆體以石塊壘砌,城牆每段拐彎處,各有墩台一座,牆、墩台已殘損,僅留部分基址。頭道關向東南延伸的長城,至今保存較為完整,牆體高約7米,基寬6.5米,頂寬3.5米,牆頂兩側築有女牆。
軍事價值
歷史上的三關口,是一處北出塞外的雄關,自古就是戰略要地。從西周時期經營涇陽,歷經秦、漢及北朝時期各少數民族、尤其是宇文泰等更是注重經營,即使像唐代這樣的盛世,三關口同樣維繫著關中的安危,一旦關中動盪,三關口就顯得尤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如“安史之亂”後,吐蕃民族乘機東進,兵鋒直達關中。此後,三關口一直是雙方較量和爭奪的要地,此後劃定以三關口(彈箏峽)為雙方相守的邊界。到了新中國建立前夕的1949年8月,人民解放軍大兵壓境之際,國民黨仍想憑藉三關口之險拒守。古今之例,足見三關口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軍事作用。
相關介紹
三關口明長城
三關口明長城位於永寧縣西北邊境的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40公里,此關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
明朝蒙古韃靼和瓦剌等部經常從內蒙古阿拉善台地進入賀蘭山赤木口(今三關口),直驅中原,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於三關口築長城。據《寧夏古長城遺址》記載,這段長城是明成化年間1465-1485年修築,是西長城的一部分,南起今青銅峽市的大壩堡,北入永寧縣境內。從寧夏由里往外,設頭道關、二道關與三道關。
據史書記載,明嘉靖十年(1531年)寧夏襝事齊之耗“萬金”修築了南起大壩堡,北連三關口,長達80公里的長城,後被風沙填平。嘉靖十九年寧夏巡撫楊守禮重新奏築修葺了舊有邊牆,增築了三關口以北長城。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到土壤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土壤、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
頭道關,中間關門已蕩然無存,此地山勢開闊,是“緩口可容百馬”之處。關口兩側拐彎處,各築一做跨牆方墩台,高出牆面2米,頂部見方3米,南北關牆與長城連線,北關牆順山樑向西延伸,南關牆施向東南,殘牆高7米,基寬6米,頂寬3.2-3.5米。牆頂兩側築有較薄的女牆,女牆殘高50-70厘米,寬25-30厘米。
二道關,頭道關向西6公里為二道關,關口南側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頭,山頭上沒有墩台,見方11米,高8米,用黃土夾沙礫夯築,台西南角有腳窩可登頂,墩台與西南山峰之間殘存有長1公里的城牆,殘高2米。
三道關東距二道關2公里,此關兩山相夾,山谷狹窄,一水中分,山險壁峭,地形十分險要,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築關時曾依山而砌有石質長城和深溝各一道。現今已闢為大道,但仍不失險峻之姿。
昔日三關口一帶綿延縱橫的長城與墩台、烽火台左右連屬,實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險。
今日三關口雖已經殘垣斷壁,但不失當年雄奇險峻,蜿蜒壯麗,仍可想像到當年金戈鐵馬,烽火狼煙的戰爭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