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貨志

食貨志

《食貨志》中國紀傳體史書中專述經濟史的篇名。語出《尚書·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史記·平準書》開食貨志先河,《漢書》始稱食貨志。以後各史食貨志篇章漸多,如《宋史》、《明史》食貨志有二十餘種子目。歷代食貨志分別記述了田制、戶口、賦役漕運、倉庫、錢法鹽法雜稅、礦冶、市糴、會計(國家預算)等制度,為了解歷代政府的經濟政策和當時社會經濟狀況提供了重要史料。

我國有著注重修史的歷史傳統,歷代史官推崇秉筆直書的職業精神。因此,歷代正史中的《食貨志》有著極高的史料價值,是研究我國經濟財政歷史發展軌跡的基本史料。但是,我國正史多是紀傳體的斷代史,《食貨志》因散見於卷帙浩繁的史書中,而顯得檢索困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食貨志
  • 創作年代:漢
  • 作品出處:漢書
  • 文學體裁:志
  • 作者:班固
  • 記述信息:經濟情況 賦稅制度
內容簡介,概念,漢書,作者簡況,漢書·食貨志,對後世的影響,歷代作品,

內容簡介

《食貨志》中詳細記載了中國歷代的全國人口數量,耕地面積,糧食總產和單產數量等統計數據,為研究中國經濟發展歷程和方向,提供了基礎數據;也記述了中國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過程,以及與此相關的財政賦稅制度的演變;記述了中國賦稅形態從勞役經實物到貨幣化的演變軌跡。對於中國歷史上非常突出的農業與工商業的關係問題,封建統治者“農本工商末”的對策,以及與此相關的專賣制度,都可從《食貨志》中找到來龍去脈。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先進耕作技術,比如區田法代田法等《食貨志》中也都有詳細記載。就思想成果來說,管仲商鞅桑弘羊劉晏王安石張居正經濟思想,以及他們改革賦稅制度以適應經濟發展的思想和實踐,在《食貨志》的記述中也都歷歷在目。
食貨志

概念

在《漢書·食貨志》里,班固對“食”與“貨”這兩個概念,做了明確的解釋:“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貨通,然後國實民富,而教化成。”可見,“食”是指農業生產,“貨”是指農家副業布帛的生產及貨幣流通
食貨志

漢書

《漢書》中記述中國西漢經濟的專篇。其主要內容,是關於西漢時期(包括王莽攝政、稱帝時期)的經濟議論,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言“食”,下篇言“貨”。中國史書記述經濟史實,以《史記·平準書》為其先驅,而《漢書·食貨志》繼承其重視經濟的傳統,內容更為充實。

作者簡況

《漢書》作者班固(公元32~92),字孟堅,東漢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市東)人,曾任蘭台令史,負責掌管皇家圖籍,典校秘書。班固與其父班彪(公元3~54),同是著名史學家,建武三十年(公元54),班彪去世,班固在其父遺著《史記後傳》的基礎上,開始撰寫《漢書》。經過他潛精積思20餘年,直到章帝建初七年(公元82),才基本上完成了這部紀傳體的斷代史。

漢書·食貨志

《漢書·食貨志》通過對西漢社會經濟狀況的考察,以“理民之道,地著為本”的思想,對西漢所施行的財政經濟措施及其得失作了探討,在如何做到“足食、安民”的問題上,提出了看法。
《食貨志》上篇  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視農業生產的思想。如管仲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孔丘的“先富後教”,李悝的“盡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戰之賞”等,繼而敘述了戰國以後直到西漢的農業經濟狀況。針對漢初的經濟凋蔽現象,記述了漢高祖乃至文、景、武、昭各帝,為改變這種局面,積極採納了賈誼的“積蓄”、晁錯的“貴粟”和耿壽昌的“常平倉”等建議,實行了旨在恢復農業經濟的措施。書中記載了“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伍而稅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的作法,肯定了對農民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必要性,對由此產生的西漢經濟繁榮局面大為讚揚,同時批判了西漢後期出現的“豪富吏民訾數巨萬,而貧弱愈困”及“天下虛耗,人多相食”的現象。特別揭露了新莽末年“枯旱霜蝗,饑饉荐臻”,造成百姓流離失所,餓死者十之七八的慘狀。班固這種明確地闡述重食、足食在鞏固封建統治中的作用,系統地評論西漢經濟政策的得失,不諱言社會矛盾的態度,是十分可貴的,它為研究西漢時期農業經濟方面的經驗教訓,提供了極為寶貴的資料。
《食貨志》下篇  敘述了自先秦至西漢統治時期貨幣演變的過程,從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出發,來說明“量資幣,權輕重,以救民”的重要意義。書中列舉了太公為周立九府圜法,管仲通輕重之權,周景王鑄大錢,以及秦時通行黃金,銅錢上、下二幣的情況。至漢興,“以為秦錢重難用,更令民鑄莢錢”,引起物價騰貴。繼而,孝文帝鑄四銖錢,造成私鑄泛濫,致使“吳、鄧錢布天下”。武帝時富商大賈財累千萬,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錢益多而輕,於是造上林三官錢,以圖穩定物價。迨至王莽攝政、稱帝,變法制,更鑄造大錢,作金、銀、龜、貝、錢、布之品,名曰“寶貨”,並屢次改變幣制,造成“農商失業,食貨俱廢”的局面。班固通過總結西漢王朝的治亂,說明貨幣流通在穩定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貨幣之所以能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必須本身價值穩定,由國家掌握其發行,管理其流通。也就是說,國家要掌握貨幣收放之權,使之調劑得當。這樣,才能使物價穩定,使“大賈畜家不得豪奪吾民”。但是,自西漢以來,由於偽造嚴重,貨幣不穩,統治者為了平抑物價,安定民心,遂進行了不少的經濟改革。該篇還詳述了桑弘羊的煮鹽、冶鐵、酒榷均輸平準等經濟政策,分析了這些經濟政策的成敗原因和利弊所在,為後世封建統治者治理經濟提供了重要的借鑑。

對後世的影響

《漢書·食貨志》為後代修史樹立了一個典範。在中國二十五史中,繼《漢書》之後,《晉書》《魏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舊元史》《新元史》《明史》,以及《清史稿》中,均仿《漢書》而專辟《食貨志》,且篇章增多,以反映歷代農業生產、副業生產及商品貨幣經濟的發展和變化。其中《宋史》、《明史》中的《食貨志》尤為詳盡,子目多至20餘種,分別記述田制、戶口、賦役、倉庫、漕運、鹽法、雜稅、錢法、礦冶、市糴、會計(國家預算)等制度。另外,唐杜佑所撰《通典》,也首列“食貨”,專門論述上溯唐虞、下迄唐天寶間的經濟問題。元馬端臨(約1254~1323)的《文獻通考》,全書二十四考,有關經濟方面的資料就占 1/3,即:田賦考、錢幣考、戶口考、職役考、征考、市考、土貢考、國用考,也是以《漢書·食貨志》為範本,將食貨問題擴大為八考來進行闡述的。這些表明了《漢書》專辟《食貨志》的深遠影響。

歷代作品

史記·貨殖列傳
漢書·食貨志
晉書·食貨志
魏書·食貨志
隋書·食貨志
舊唐書·食貨志
新唐書·食貨志
舊五代史·食貨志
宋史·食貨志
遼史·食貨志
金史·食貨志
元史·食貨志
新元史·食貨志
明史·食貨志
清史稿·食貨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