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範(春秋時期作品)

洪範(春秋時期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洪範》是《尚書》篇名。舊傳為箕子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認為系戰國後期或兩漢儒者所作,或認為作於春秋。疑古派曾推定《尚書》為漢代作品。也有認為洪範原是商代貴族政權總結出來的統治經驗,“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範”即統治大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洪範
  • 創作年代:春秋戰國或漢代
  • 作品出處:《尚書
  • 文學體裁:多體裁文獻彙編
基本信息,簡介,原文,白話譯文,來由考證,

基本信息

《洪範》,《尚書》篇名。舊傳為箕子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認為系戰國後期或兩漢儒者所作,或認為作於春秋。《漢書·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故亦稱“洛書”。托武王與箕子對話,言禹治水有功,上帝錫(此文中的錫均讀作cì,通“賜”)予其“洪範九疇”(大法九種)。其中提出水、火、木、金、土“五行”及其性能作用。
《洪範》主張天子建立“皇極”,實行賞罰,使臣民順服。又提出“正直”、“剛克”、“柔克”三種治民方法。認為龜筮可以決疑,政情可使天象變化,後成為漢代“天人感應”思想的理論基礎。董仲舒以五行之序釋孝子忠臣之行,夏侯始昌作《洪範五行傳》,劉向作《洪範五行傳論》皆參以讖緯、天人感應之說。王安石作《洪範傳》以五行為“天所以命萬物者也”。

簡介

相傳洪範為周滅商後二年,箕子向周武王陳述“天地之大法”的記錄,提出了帝王治理國家必須遵守的九種根本大法,即“洪範九疇”。它有自己的一套體系,其中第五疇“皇極”(君主統治準則)是全部統治大法的中心,其它各疇大都是為了建立好這一“皇極”所施的各種統治手段與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是,倡導一種基於上帝意志的神權政治論,強調按照神的旨意建立最高統治準則——“皇極”,以保障“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在這種神意政治前提下,君主要注意自己的貌、言、視、聽、思等“五事”(第二疇),以引起“休徵”,而避免“咎徵”(第八疇);並遵循歲、月、日、星辰、歷數的“五紀”常理,以處理政紀(第四疇);君主向上請示神意的手段是“卜、筮”(第七疇),向下統治臣民的手段是“剛克”、“柔克”、“作威”、“作福”(第六疇),也就是利用“六極”作威,利用“五福”作福(第九疇)。
這樣一篇反覆向君主提出行動規範的統治經驗,其用意在於以此來神化君權,並提高君主自身的警惕性。這一“大法”受到周王朝統治者的高度重視,並加以奉行。對後人影響極大。

原文

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
惟十有三祀,王訪於箕子。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陰騭下民,相協厥居,我不知其彝倫攸敘。”
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極。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恭作肅,從作乂,明作晢,聰作謀,睿作聖。
三、八政:一曰食,二曰貨,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賓,八曰師。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歷數。
五、皇極:皇建其有極。斂時五福,用敷錫厥庶民。惟時厥庶民於汝極。錫汝保極:凡厥庶民,無有淫朋,人無有比德,惟皇作極。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汝則念之。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而康而色,曰:‘予攸好德。’汝則錫之福。時人斯其惟皇之極。無虐煢獨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汝弗能使有好於而家,時人斯其辜。於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無偏無陂,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尊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曰:皇極之敷言,是彝是訓,於帝其訓,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強弗友,剛克;燮友,柔克。沈潛剛克;高明柔克。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占用二,衍忒。立時人作卜筮,三人占,則従二人之言。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従,龜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強,子孫其逢吉,汝則従,龜従,筮従,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従,龜従,筮従,汝則逆,庶民逆,吉。庶民従,龜従,筮従,汝則逆,卿士逆,吉。汝則従,龜従,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內吉,作外凶。龜筮共違於人,用靜吉,用作凶。
八、庶征: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一極備,凶;一極無,凶。曰休徵: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曰豫,恆燠若;曰急,恆寒若;曰蒙,恆風若。曰王省惟歲,卿士惟月,師尹惟日。歲月日時無易,百穀用成,乂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歲時既易,百穀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寧。庶民惟星,星有好風,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月之従星,則以風雨。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注釋〗
分器:武王既勝殷,邦諸侯,班宗彝,作《分器》。

白話譯文

1.周文王十三年,武王詢問箕子。武王就說道:“啊!箕子,上帝庇蔭安定下民,使他們和睦相處,我不知道那治國常理的規定方法。”
箕子就回答說:“我聽說從前,鯀堵塞洪水,胡亂處理了水、火、木、金、土五種用物。上帝震怒,不賜給鯀九種大法,治國的常理因此敗壞了。
後來,鯀被流放死了,禹於是繼承興起。上帝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的常理因此定了下來。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認真做好五事。第三是努力施行八種政務。第四是合用五種記時方法。第五是建事使用皇極。第六是治理使用三種品德的人。第七是尊用以卜考疑的方法。第八是經常注意使用各種徵兆。第九是憑五福鼓勵臣民,憑六極警戒臣民。
2.1“一、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向下潤濕,火向上燃燒,木可以彎曲、伸直,金屬可以順從人意改變形狀,土壤可以種植百穀。向下潤濕的水產生鹹味,向上燃燒的火產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產生酸味,順從人意而改變形狀的金屬產生辣味,種植的百穀產生甜味。
2.2“二、五事:一是容貌,二是言論,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容貌要恭敬,言論要正當,觀察要明白,聽聞要廣遠,思考要通達。容貌恭敬就能嚴肅,言論正當就能治理,觀察明白就能昭晰,聽聞廣遠就能善謀,思考通達就能聖明。
2.3“三、八種政務:一是管理民食,二是管理財貨,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居民,五是管理教育,六是治理盜賊,七是管理朝覲,八是管理軍事。
2.4“四、五種記時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星辰的出現情況,五是日月運行所經歷的周天度數。
2.5“五、君王的法則,君王建立政事要有法則:掌握五福,用來普遍地賞賜給臣民,這樣,臣民就會尊重您的法則。貢獻您保持法則的方法:凡是臣下不要有邪黨,百官不要有私相比附的行為,只有把君王作榜樣。凡是臣下有計謀有作為有操守的,您就惦念他們。行為不合法則,但沒有陷入罪惡的人,你就成就他們;假若他們和悅溫順地說:“我遵行美德。”您就賜給他們好處,於是,臣民就會思念君王的法則。不虐待無依無靠的人,而又不畏顯貴,臣下這樣有才能有作為,就要讓他獻出他的才能,國家就會繁榮昌盛。凡那些百官之長,既然富有經常的俸祿,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有好處,於是臣民就要責怪您了。對於那些沒有好德行的人,您即使賜給他們好處,將會使您受到危害。不要不平,不要不正,要遵守王令;不要作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作威惡,要遵行正路。不要行偏,不要結黨,王道坦蕩;不要結黨,不要行偏,王道平平;不要違反,不要傾側,王道正直。團結那些守法之臣,歸附那些執法之君。君王,對於皇極的廣泛陳述,要宣揚教導,天帝就順心了。凡是百官,對於皇極的敷言,要遵守實行,用來接近天子的光輝。天子作臣民的父母,因此才做天下的君王。
2.6“六、三種品德:一是正直,二是過於剛強,三是過於柔弱。中正和平,就是正直;強不可親就是剛克和順可親就是柔克。應當抑制剛強不可親近的人,推崇和順可親的人。只有君王才能作福,只有君王才能作威,只有君王才能享用美物。臣子不許有作福、作威、美食的情況。假若臣子有作福、作威、美食的情況,就會害及您的家,亂及您的國。百官將因此傾側不正,百姓也將因此發生差錯和疑惑。
2.7“七、用卜決疑:選擇建立掌管卜筮的官員,教導他們卜筮的方法。
龜兆有的叫做雨,有的叫做霽,有的叫做蒙,有的叫做驛,有的叫做克;卦象有的叫做貞,有的叫做悔,總計有七種。龜兆用前五種,占筮用後兩種,根據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凶。設立這種官員進行卜筮。三個人占卜,就聽從兩個人的說法。你若有重大的疑難,你自己要考慮,再與卿士商量,再與庶民商量,再與卜筮官員商量。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卿士贊同,庶民贊同,這叫大同。這樣,自身會康強,子孫會昌盛,很吉利。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而卿士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卿士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你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庶民贊同,龜卜贊同,蓍筮贊同,你反對,卿士反對,也吉利。你贊同,龜卜贊同,蓍筮反對,卿士反對,庶民反對,在國內行事就吉利,在國外行事就不吉利。龜卜、蓍筮都與人意相違,不做事就吉利,做事就兇險。
2.8“八、一些徵兆:一叫雨,一叫晴,一叫暖,一叫寒,一叫風。一年中這五種天氣齊備,各根據時序發生,百草就茂盛,一種天氣過多就不好;一種天氣過少,也不好。君王行為美好的徵兆:一叫肅敬,就象及時降雨的喜人;一叫修治,就象及時晴朗的喜人;一叫明智,就象及時溫暖的喜人;一叫善謀,就象及時寒冷的喜人;一叫通聖,就象及時颳風的喜人。君王行為壞的徵兆:一叫狂妄,就象久雨的愁人;一叫不信,就象久晴的愁人;一叫逸豫,就象久暖的愁人;一叫嚴急,就象久寒的愁人;一叫昏昧,就象久風的愁人。君王之所視察,就象一年包括四時;卿士就象月,統屬於歲;眾尹就象日,統屬於月。假若歲、月、日、時的關係沒有改變,百穀就因此成熟,政治就因此清明,傑出的人才因此顯揚,國家因此太平安寧。假若日、月、歲、時的關係全都改變,百穀就因此不能成熟,政治就因此昏暗不明,傑出的人才因此不能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百姓好比星星,有的星喜歡風,有的星喜歡雨。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就有冬天和夏天。月亮順從星星,就要用風和雨潤澤他們。
2.9“九、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三是健康安寧,四是遵行美德,五是高壽善終。六種不幸的事:一是早死,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邪惡,六是不壯毅。”

來由考證

《洪範》成書年代涉及到“五行”理論甚至中醫理論的起源問題。《尚書·洪範》記述的是周武王箕子的對話,其中談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傳統認為《尚書·洪範》、《尚書·甘誓》是西周作品。
疑古派因為戰國前著作中“五行”出現的很少,就認定戰國前出現“五行”的作品必是後人偽作。有認為這種論證是不妥當的。聶文濤指出,《左傳》所說“五材”是五行思想的套用或延伸,而不是“五行”理論的發端。“材”在春秋時期沒有“行”的含義。《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表明“五行”理論已經具有很大影響。《左傳》同一時期的《孫子》中就提到了“五行”,疑古派要證明《孫子》是戰國後期的偽作是很困難的。
疑古派曾推定《尚書》為漢代作品,但郭店楚墓竹簡證明《尚書》確非漢代人偽作的。李學勤則提供了更為翔實的證據,說明《洪範》確為西周作品。(李學勤:《帛書〈五行〉與〈尚書·洪範〉》,《簡帛佚籍與學術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